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
凸显生本意识 语文可以“学思悟行”
凸显生本意识语文可以“学思悟行”语文学习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学习文字、语法和修辞,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阅读文学作品、写作作文和进行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理解文本的内涵和作者的用意,进行分析和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这种思维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思考,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凸显他们的“生本”意识。
语文学习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重要途径。
语文课程中涉及到大量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仅具有文学价值,更重要的是可以启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通过欣赏名著、诗词和散文,学生可以领略到美的魅力,感受到作品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情感共鸣,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感和艺术鉴赏能力。
这种审美情感的培养能够使学生在生活中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美好、追求卓越,从而凸显他们的“生本”意识。
语文学习是培养学生道德意识的重要途径。
语文课程中的文学作品往往具有丰富的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通过这些作品的阅读和分析,学生可以领略到作者对于人生、道德、人性的思考,感受到作品中蕴含的善恶之辨、美丑之别、正邪之争,从而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感和人文精神。
通过语文学习,学生可以从文学作品中汲取道德养分,坚定对美好、善良、正义的追求,从而凸显他们的“生本”意识。
语文学习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语文课程不仅包括文学阅读和写作,还包括语言运用、修辞训练、课外阅读等内容。
通过这些学习活动,学生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使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得以全面发展。
这种全面发展的培养能够使学生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从而凸显他们的“生本”意识。
可以说语文学习在凸显学生“生本”意识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语文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审美情感、道德意识和综合素质,使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加自信、自主、自觉地“学思悟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社会价值。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的重要阶段,下面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进行探讨。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培养终身学习意识。
小学生对于学习语文可能会觉得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引入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如有趣的故事、诗歌朗诵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建立起对知识的渴望,从而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
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来培养终身学习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自主学习的机会,比如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阅读书目、自主完成作文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逐渐培养起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从而在学习中产生自发的学习动力,建立起终身学习的意识。
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来培养终身学习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合作学习的任务,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讨论、合作完成一些课外拓展任务,如课外阅读报告、课外写作等。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让他们在学习中领悟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建立起终身学习的习惯。
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来培养终身学习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创新性的学习活动,如创作诗歌、编写小说等,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尝试和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追求进步,建立起终身学习的信念。
综上所述,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等方式,可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追求进步,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意识
040 ) 62 0
要 你 努 力 , 自 己 潜 能 充 分 发 挥 出 来 . 一 定 会 成 为 语 文 最 把 你 好 的学 生 。” 后 , 要 他 有 一 点 进 步 . 使 是 微 不 足 道 的 . 此 只 即 我 也 郑 重 地 进 行 表 扬 、 励 , 他 的 学 习 认 真 了 , 绩 也 有 了 明 鼓 而 成 显 的提 高 。 这 件 事 对 我 的 启 示 深 刻 : 师 要 多 给 学 生 一 些 鼓 教
毒 试 周 2 。 第2 刊 叭年 3 期
如 何 培 养 学 生 的 文 自 主 学 习 意 识 语
高 国 云
( 化市第三中学 , 北 遵 化 遵 河
摘 要 :在 语 文 教 学 过 程 中 , 师 要 不 失 时 机 地 在 各 个 教 环 节 有 目的 地 激 励 、 舞 学 生 . 他 们 产 生 内驱 力 . 验 成 功 鼓 使 体 的 乐趣 , 养 学 生的 问题 意 识 , 设 学 生 生疑 的种 种 条 件 . 培 创 引 导 学 生在 不 易产 生 疑 问处 设 疑 。 发 学生 的 学 习欲 望 , 进 学 激 促 生 智 能 的发 展 . 他们 成 为 真 正 意 义上 学 习的 主 人 使 关键 词 : 文教 学 自主 学 习 意识 培 养 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提高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欣赏,可以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和人文素养。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一、通过文本选择和解读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本,涉及到历史、地理、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文本可以是诗歌、故事、名著等,通过学生的阅读和讨论,引导他们了解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例如,在教学《七步诗》时,可以通过讲解该诗出自中国古代文化名著《列子》,并引导学生了解其中的哲学思想,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二、文化背景知识的引入在语文教学中,适时引入一些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同时也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
例如,在教学《红楼梦》时,可以简要介绍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特点、宗族文化的影响等。
通过了解这些文化背景知识,学生对小说中人物行为和情节的理解将更为深入,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文化体验活动的开展在语文教学中,可以组织一些与文化相关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
这些活动可以是参观博物馆、艺术展览,观看文化表演等。
例如,在教学《古诗十九首》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展览,让他们近距离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对古代诗歌的兴趣。
四、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增加学生对文化意识的认识。
例如,在教学与地理相关的课文时,可以介绍该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该地区的民俗风情、名胜古迹等,从而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和文化意识的综合理解。
五、文化价值观的引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让他们懂得珍惜传统文化,尊重他人的文化差异。
例如,在教学中涉及到不同民族文化的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尊重并欣赏其他民族的文化特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包容性和宽容心态。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的文化意识的培养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的文化意识的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学科学习过程中所培养和形成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语文学科不仅仅是教授语法和修辞技巧,更重要的是通过语文学习,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本文将探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文化意识的关系首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基础。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运用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综合素养等。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只有通过掌握和运用语言,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传承文化。
而文学鉴赏能力则是培养学生欣赏和感受文化的重要方法,通过学习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感知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表达和思想。
文化综合素养则是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融合,通过学习历史、地理、哲学等多学科知识,使学生对文化有更全面的认知。
其次,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能够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语文学科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和欣赏名著、经典作品,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古代文学,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学习外国文学,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点。
通过拓宽视野,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到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培养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能力。
最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化自觉性和责任感。
学生在语文学科学习中,通过接触和思考各种文化现象,能够逐渐形成对文化的自我评价和审美能力。
通过学习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学生能够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增强文化自觉性。
同时,通过学习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文化责任,促使他们更加珍惜和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
二、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方法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语文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
首先,要注重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创新。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问题导入等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文化学习中来。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文问题意识
6年月号教学参考一、叫学生敢问学生上课不愿意主动提问发言,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和层出不穷的问题占据了课堂教学中的大半时间,学生作为听众只能被动地接受、反应,而无时间进行独立深入的思考。
二是学生在课堂纪律的束缚下,不敢轻举妄动,一言一行都受到老师的制约,即使有问题,也不能及时提出。
三是教师受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影响,在课堂上严肃有余,咄咄逼人的气势使学生望而生畏。
四是教师以自己的提问代替学生的提问,学生很少有机会,有时间思考并提问。
在这种接受性的学习中,学生失去了提问的权利,也失去了质疑与深层次思考的机会,最终失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改变这种现状,应叫学生敢问。
一是要树立学生质疑的信心。
学生质疑信心的建立,教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学生的提问,无论是平淡还是富有创见,都应看作是学生智慧的火花,教师应该给予热情的肯定和赞许。
教师如果能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他们微弱的瞬息即逝的求知火苗就有可能燃烧起来。
二是要引入提问竞争机制。
在竞争条件下,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清晰性、流畅性等都与非竞争条件下不同,竞争氛围可能转化成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动力。
它可增强学生提出富有新意问题的动机。
因为竞争中的优胜者在获得奖励的同时,还会品尝到成功的快乐。
这种精神上的支持会有效强化问题意识和提问兴趣。
二、让学生能问让学生“能问”就是教师不仅要给学生提供“问”的机会,让学生有机会成为“问”的主体,而且在学生有了“问”的机会后,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引导学生“带着问号”学习,来诱发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并鼓励学生“问得深”“问得妙”。
教学中要创设寻疑的情境,以引起学生认识上的论争。
可以说,学生对有矛盾性的问题很有兴趣。
只有产生矛盾时,才能使他们出现一种恢复心理平衡的要求,而正是这种心理要求,才促使学生努力思考问题。
同时,要教给寻疑的方法。
一是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要质疑。
如教学《石榴》时,我发现学生对于课文中把“石榴”比作“夏天的心脏”这一比喻不能理解,于是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第三段和第七段,让学生仔细揣摩二者的相似之处。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的文化意识的培养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的文化意识的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学科学习中所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和素养。
而学生的文化意识则是指他们对于文化的理解和认知能力。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文化意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而学生的文化意识也反过来促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首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的文化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语文学科涉及了丰富的文学作品、历史典故、传统文化等内容,通过学习语文,学生将接触到各种各样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作品和思想。
这些作品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去了解和探索文化的多样性。
通过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时代的风貌,体会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通过学习现代文学作品,学生可以了解社会发展的变迁和文化的多元性。
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敏感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其次,学生的文化意识也会反过来促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学生对于文化的认知越深入,他们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就会更有兴趣和动力。
通过对文化的理解,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阐释文学作品中的含义和内涵,从而提高对语文学科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同时,学生的文化意识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文学创作潜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学生可以体验到语文学科的乐趣和价值,进一步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
学校和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和传统文化的欣赏和理解能力,开设相关的课程和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文化活动中去。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场所,让他们亲身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文学社团、诗歌朗诵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此外,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鼓励学生广泛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培养他们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和品味能力。
总之,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的文化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培养学生语文问题意识的策略
试论培养学生语文问题意识的策略摘要:纵观我国中小学语文课堂,学生的“问题意识”普遍淡泊。
教师成为提问的唯一主角,而学生则处于一种被动回答的状态。
教师没有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对当前语文课堂学生问题意识的淡泊提出了策略。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语文问题意识,必须从学生、语文教师两方面考虑。
关键词:语文;问题意识;策略突破传统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和改变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语文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形成。
那么如何把新的教育观念与语文教学改革实践结合起来,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学生方面的策略(一)转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识通过搞一些活动,让学生意识到语文的重要性,同时语文也是培养自己审美情趣、感受生活的重要学科。
通过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错误认识。
(二)提供形成学生语文问题的智能基础就语文教学而言,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引导学生熟读精思,还要结合教材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标本、模型,并且要善于利用现代化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语言符号。
(三)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1.创设问题情境,激起需要,诱发“问”的动机根据心理学理论,动机产生是由于人的需要而引起的,当人的某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机体内部就会产生一种力量。
只有让学生感到“问”的需要,才能启动学生的思维,使之主动地去思考。
2.真心鼓励,培养学生“问”的信心自信心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它对人的学习、研究等智力活动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自信心在培养问题意识中至关重要。
(1)及时鼓励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反馈,加以肯定和鼓励。
(2)教学打破传统的灌输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以更多“问”的机会。
(3)教师要用“非指示”思想教育学生,从而为学生“问”提供更多的角度。
(四)教给学生方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质疑、解疑、答疑的过程。
但学生有时会受到知识经验的限制,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给予指导。
高一语文教案: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语感?
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语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语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文化意识和语感是语文学习的核心,也是考试的重点。
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语感呢?一、重视文化教育我们需要重视文化教育。
文化是人们社会历史上以各种方式创造的物质与非物质遗产的总和,是文明的载体和源泉。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需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比如,让学生阅读经典名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学生了解古代文人墨客的诗文,感受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同时,展开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对比和交流,让学生知晓不同的文化习惯、信仰和习俗等等,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开阔视野。
二、注重阅读和写作注重阅读和写作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手段。
阅读是增强学生语文素质的一种基本手段,也是学习语文的必修课。
通过阅读经典名著和优秀作品,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作品中的语言美和文化内涵。
同时,作文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手段之一,练习写作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规律和表达技巧,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语感。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阅读和写作的实践,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语言的美和魅力。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运用多媒体技术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手段之一。
多媒体技术可以增强学生的视觉体验和感受,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自由、灵活和有趣的学习环境。
例如,可以利用PPT、微课等方式,将文学名著中的经典语段、寓言故事等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进行展现和讲解,让学生在动态、生动的情景中感受到文化意识和语感。
四、让学生主动参与我们还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分组或小组合作,在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知识点上展开自主学习和探索,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同时,让学生参与朗读比赛、作文比赛等,通过竞争激发他们学好语文,培养其语感和文化气息,密切学生与语文学科的关系。
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和语感是语文教育的必修课。
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注重阅读和写作的训练,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强学生视觉体验,让学生主动参与更深度的学习活动和创造性思维,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语感。
浅谈学生语文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
教 育科学
教 学方法
浅谈学生语文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
陈海青 ( 河南省林州市第九中学 465 ) 55 0
成语 接龙 ”等 活动 ,让学 生积 极参 与 , 自 己主 持 , 自 学 生 是个 性 认 识 的主 体 、实 践 的 主 体 、 自我 发 展 的主 体 。 演讲 ”、 “ 己配 乐 。这 种 以学生 自主 尝试 的 综合 实践 能力 训练 ,在知 识 上 、 为此 , 《 基础 教 育课 程 改革纲 要 ( ) 试行 》提 出 了转变 学 生 的学 习 方式 的任 务 ,促 进学 生在 教 师指 导下 主动 地 、 富有个 性地 学 习 。 方法 上 更能 体现 学生 心理 上 的震 荡 ,充分 展示 学 生的 口语 交 际能 关于 自主 学 习 ,国 内外 已经有 大 量 的研究 。行 为 主义 心理 学家 认 力 ,尤其 那 些平 时不 善言 谈 、性格 内向的 同学 , 内心 的喜悦 和 惊 为 , 自主 学 习包 括三 个过 程 : 自我监 控 、 自 指 导 、 自我 强化 。 奇更 是溢 于 言表 。这 些活 动给 学 生的 时空很 广 阔 ,提 高 了学 生学 我 而认 知建 构 主义 认 为 , 自主 学 习实 际上 是学 习者 根据 自己 的学 习 习 的 自觉 性 ,增 强 了他们 广泛 收集 信 息的 意识 和 能力 ,增 加 了学 信 能力 、学科 任 务的要 求积 极 主动 地调 整 自己策略 和努 力程 度 的过 生 的 自 心 和创 新能 力 ,使他 们达 到 身心愉 悦 和 掌握 知识 的 高度 程 。华 南师 大刘 良华先 生认 为 , 自主学 习是 一种 学 习者在 总 体教 统 一 。 五 、学会迁 移 学 目标 的宏 观 调控 下 ,在教 师 的指 导下 ,根 据 自身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问题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问题意识当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也在随之转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成了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
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质疑,乐于质疑是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特点之一,语文教学尤其注重这一点。
在语文教学中必须进行创造性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下面谈谈笔者多年来在农村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几点做法:一、构建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活学生问题意识教学是师生共同的精神生活过程,民主和谐活泼的课堂氛围,不仅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思维达到最大的活跃,而且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焦虑、畏惧的心理,在平等和谐中让他们充分披露灵性展示个性,调动学生参与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
在实际教学中传统的师生关系仍然起着主导作用,学生见了教师仍有点“怕”,害怕自己说错做错,受批评或指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尊重学生,充分认识到学生是一个有着自己意识的主动活跃的人,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是一个可积极合作的对象,教师要坦率、真诚地面对学生,信任多于批评,鼓励多于指责,允许学生犯“错误”,决不能用语言或行动挫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如学生在课堂上提问或答题不严密、不完整,允许补充说明,允许学生想好再说,不同意见允许争论,必要时甚至允许学生不举手自由发表意见,教师对学生提问或不同意见都应表示欢迎,尽可能给予表扬。
教师应改变自己的角色和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应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帮助者、支持者,善解学生,平等对待学生,为学生提供平等参与机会,乐于和学生交流,学生消除了顾虑,这样学生就敢于向老师提出问题,说出自己的思想,敢于向权威挑战,提不同的见解和思考。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积极地与同学们进行双向交流,融洽师生关系,活跃学生思维,从而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激发好奇心,使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好奇”是学生的天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动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
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对新出现的情况和新发生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意识
如 何 培 养 学 生 的 语 文 自 主 学 习 意 识
安 文敏
( 化 市 第 三 中学 , 北 遵 化 遵 河
摘 要 :努 力 创 造一 种 自由宽 松 生 动愉 快 的 课 堂 气 氛 , 激 发 学生 的 学 习兴趣 . 学 生的 主 动 性 得 到 充 分 的发 挥 。 师要 使 教 不 失时 机 地在 各 个环 节有 目的地 激 励 、 鼓舞 学 生 , 他 们 产 生 使 内驱 力 : 用鼓 励 性 的语 言 , 激 励 学 生 , 学 生体 验 成 功 的 常 去 使
来 , 会 成 为最 好 的学 生 。 ” 后 , 你 此 只要 他有 一点 进 步 , 怕 是 哪 微 不 足 道 的 . 也 郑 重 地 进 行 表 扬 、 励 。 结 果 , 学 习认 真 我 鼓 他
了 . 绩 也 有 了 明显 的提 高 。 这件 事对 我 的启 示 深刻 : 师 要 成 教 多 给学 生 一 些 鼓 励 和 支 持 , 少一 些 批 评 和指 责 , 给 他 们 创 造 多
乐趣 : 养 学 生 的 问题 意识 , 设 学 生 生 疑 的种 种 条 件 , 培 创 引导
学 生在 不 易 产 生疑 问 处设 疑 , 学 生 于 无 意 处发 现 蕴 藏 的 “ 让 真 金 ”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欲 望 , 之 积极 主 动地 探 索 , 进 学 生智 ; 使 促 能 的发 展 . 他 们 成 为真 正 意 义上 学 习的 主人 。 使 关 键 词 : 文 学 习 自主 学 习能 力 自主 学 习意 识 语 生 特 别 是 “ 进 生 ” 每 一 次 哪 怕 是 很 后 的
小 的成 功 都 要 及 时 给 予 肯 定 、 励 和表 扬 , 他 们 在 获 得 成 功 鼓 让 的体 验 中不 断 得 到 满 足 , 步 看 到 自己 的价 值 和 力 量 , 生 奋 逐 产 发进取的内在动力。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在我多年的教育生涯中,常常思考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
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就像要让一棵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得精心呵护,不断浇灌。
记得有一次,我在课堂上讲一篇优美的散文,同学们都听得入神。
可当我提问时,只有寥寥几个同学举手回答。
那一刻,我意识到,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远远不够。
要让学生们拥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主动去探索语文世界的奥秘,才是关键。
那怎么培养这种意识呢?首先,得让语文学习变得有趣。
比如,在讲解古诗词时,别只是干巴巴地解释意思,咱可以搞个“诗词大会”,让同学们分组竞赛,看谁背得多、理解得深。
或者来个角色扮演,让他们穿越回古代,感受诗人当时的心境。
这样一来,语文不再是枯燥的文字堆积,而是一场有趣的冒险。
再说说阅读吧,这可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基石。
咱不能光让学生读课本上那几篇文章,得给他们推荐各种各样的好书。
就像打开一个琳琅满目的美食城,酸甜苦辣咸,各种口味都有。
而且,还可以组织读书分享会,让同学们互相交流读书心得。
我曾经碰到一个小同学,特别不爱读书。
我就给他推荐了一本有趣的童话书,他一开始还不屑一顾。
结果没过几天,他居然主动来找我,兴奋地跟我讲书里的故事。
从那以后,他慢慢爱上了阅读。
写作也是培养终身学习意识的重要环节。
不要总是布置那些千篇一律的作文题目,得让学生们写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
有个小女生,特别喜欢小动物,我就鼓励她写自己和宠物之间的故事。
她写得那叫一个生动,字里行间都透着对宠物的爱。
从那以后,她不再害怕写作,还经常主动写一些小短文给我看。
还有啊,要鼓励学生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比如说,出去旅游,看到一块有历史故事的石碑,咱们可以引导学生去了解背后的文化。
或者过年的时候,一起研究春联里的对仗和寓意。
有一次,我带着学生们去参观博物馆,一个小男生被一件古代的文书吸引住了,不停地问这问那。
那一刻,我看到了他眼中对知识的渴望。
在课堂上,也要营造一个宽松、积极的学习氛围。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意识
培养学生语文意识
培养学生语文意识浅谈《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要达到此目标,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就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
所谓语文意识,就是对如何运用语言文字的自觉关注。
一般中学生多少都有一点语文意识,问题是有没有达到“自觉关注”的程度。
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意识,是提高语文素质的有力保证。
一个没有语文意识的学生,就会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只能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决不会自觉主动地去学习。
而一个具有较强语文意识的学生,课上会主动求知,课后会主动阅读。
碰到生字词,会翻字词典;碰到优秀的文章,会情不自禁地多读几遍;碰到精彩的语段,会停下来咀嚼一番,乃至熟读成诵;碰到有意义的事情,会随时留心观察;有了这样那样的灵感,会动笔记录;听广播、看电视、读标语口号、看广告招牌、看说明书,都会思考一番:用字是否妥贴,用词是否得体,句子是否通顺,表达是否准确……由此可见,学生是否具有语文意识,对于能否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素质尤其重要。
因而,我们的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不是灌输系统的语文知识,不是把课文讲深讲透,而是要把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关键一环。
敏锐的语文意识从哪里来?就我多年对少数语文尖子生的观察来看,他们都喜欢读书,注重思考,爱好写作,他们敏锐的语文意识多半是自我养成的。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方面就无所作为。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
1.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把语文课上得有语文味,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语文学科教学,教师的讲解引导作用异常重要。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目标上,在教材内容特点上、在教学方法上、在教学媒体运用上,在课堂教学结构上都必须有通盘考虑,真正将教师传授的知识化为学生的实践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核心能力,包括言语交际能力、文化意识与创新能力、文学鉴赏和表达能力等。
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呢?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通过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课外阅读活动,选取优秀的文学作品、报刊杂志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方法培养,例如阅读理解题的训练、文章概括和归纳整理等。
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提升他们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写作可以促进学生对语言运用规则的理解和运用,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师在写作指导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策略,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
教师可以通过写作示范、写作指导和写作评价等环节,引导学生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提升他们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三、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口语表达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口语表达可以提高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互动、小组讨论和演讲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口语表达兴趣,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口语表达训练,例如辩论赛、演讲稿的撰写和朗读等。
通过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可以提升他们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与创新能力文化意识与创新能力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与创新能力,可以提升他们对语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外拓展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性表达。
培养学生语文合作学习的意识
MA N AGEMENT管理教育直接打击和间接打击作用,对制止暴力犯罪的发生,保护自身和生命财产的安全作用是重大的。
学生应了解射击学原理、手枪的精度射击和应用射击以及微冲的使用和其它非致命性武器的使用。
2.8警察驾驶技术警察驾驶技术是指对各种现代化交通工具操作的技术技能。
主要包括对摩托车、大、小汽车、轮船、摩托艇等的驾驶技术。
2.9警察战术训练警察战术训练是指导和进行技能战斗的原则和方法的训练。
其基本内容有各类缉捕战术、追捕堵截战术、反车匪路霸战术、解救人质战术、枪案临战处置。
其要素有:战术思想、战术设计原则、战术设计、战术指挥、战术信息、战术协调、战术方法和谈判等。
主要方法包括个人战术、小组战术、各警种协同作战战术、领导指挥战术。
2.10警察实战训练警察实战训练是将警察所学的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方法、综合战术在实战对抗中综合地加以运用,从而检验学习训练效果。
其内容主要包括:抓捕、堵截、查缉、格斗、救援、战术设计等综合实战训练。
教学方式有两种:一是课堂摸拟训练,二是到公安实际部门参加实战训练。
3.结束语公安院校的警体课程是实现培养合格公安人才目标的重要一环。
长期以来,旧的教学内容体系是一种粗放型的教学模式,是不适合日益发展的社会需要的。
必须建立一个适应当前公安实际工作需要的、紧贴公安一线工作的教学内容体系,围绕当前公安工作的新特点、新任务,不断改革规范警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考试方法和考试标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一线的公安民警“天天有牺牲,时时在流血”,一方面反映了斗争形势的严峻,体现了广大公安民警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怕牺牲、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公安队伍在身体素质、战术技能、克敌制胜本领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于从事警体教育工作的每一个同志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秉着对广大公安民警负责任的态度,充分认识加强警体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的紧迫性,深刻总结和吸取血的教训,加大研究的力度,切实完善和改革警体教学,科学、高效提高民警执法战斗水平,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保护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学习语文,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深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本文将从课堂教学、课外拓展和评价反馈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一、课堂教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主要场所,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实现这一目标。
1. 传授经典文学作品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向学生介绍其中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
通过朗读、解读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中的文化元素,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2. 增加文化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设置专门的文化知识学习环节,以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
比如,讲解古代的节日习俗、传统器物的功能和价值等。
通过与语文内容的结合,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3. 组织文化体验活动课堂中可以组织一些文化体验活动,如书法、剪纸、中国结等手工制作活动,让学生亲自实践,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历史古迹等,通过实地参观感受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外拓展除了课堂上的教学,学校还可以通过课外拓展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1. 组织文化课程或兴趣小组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文化课程或兴趣小组,让学生有机会深入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比如,开设国学经典课程、传统音乐舞蹈课程等,让学生在业余时间进行系统的学习。
2. 开展传统文化活动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传统文化活动,如文化艺术节、朗诵比赛、书法比赛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表现。
同时,学校也可以邀请文化专家或演员来进行讲座或表演,进一步拓展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3. 引导学生进行文化体验学校可以引导学生参观各类文化展览、演出或戏曲表演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参与文学社团或读书俱乐部等,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鉴赏能力。
三、评价反馈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需要及时的评价和反馈机制。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以下是一些建议,有助于培养高中学生的主体意识:
1. 激发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文本和话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通过使用一些生动的故事或实例,激发学生对相关话题的兴趣,让学生乐于主动地思考和参与讨论。
2. 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教师应该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一些自主学习的机会。
例如,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进行独立思考,以及进行小组合作等。
这样做有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3. 提供适当的挑战:语文教学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挑战,尤其是在解读文本和表达思想方面。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学生能力水平的文本和任务,同时也要保证一定的难度,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尝试解决问题。
4. 鼓励表达和讨论:在课堂中,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且尊重学生的意见。
通过讨论和交流,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5. 提供学习资源和工具: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学习资源和工具,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思考。
例如,可以引导学生使用词典、参考资料、互联网资源等,从中获取信息和启发,进一步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总之,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培养出主动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
摘要语文意识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重要保障,它包含朗读的标准意识,书写的规范意识等等的内容,但最重要的是阅读时的品读、积累意识,表达时的运用、达情意识,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阅读时的品读、积累意识,表达时的运用、达情意识。
本文中笔者浅述了语文意识的一些培养方法。
关键词语文意识低年级培养
语文教学要彰显学科特点,就是要高举“语文”的旗帜,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即对言语形式的一种自觉关注,学生的语文意识一旦形成,在阅读文本时,就能既得“意”也得“言”,在表达时,就会既关注”意”也注意“言”,可大大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把语文意识灌注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不断培植强化学生的语文意识。
如何去培养语文意识呢?
一、在对比中体悟中培养学生的品读意识
阅读时的品读意识,是语文意识的核心。
但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越来越强调感悟,主张“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味的读读悟悟,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处在一种混混沌沌不可言传的感觉状态中,往往是学生读得热闹,说得热闹,学完课文后,除了了解了文章的内容以外,对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妙,布局谋篇的科学等一些语文知识学生却往往没有留下什么深刻印象。
我以为,语文教学该精确的地方,还是应该精确的,完全寄希望于学生的感悟,收获一定是甚微的,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亲近语言,玩
味、体悟,潜心品读,做到读中悟,悟中读。
低段的语文教学就是要在课堂上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关注
文中极富形象与丰富情感的词句,并经常性地进行这种练习比较,培养学生“字字未宜忽”的品读意识,久而久之,这种有意关注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就会日渐敏锐,形成阅读的敏感,学生在进行阅读时,就会细品慢嚼,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学生的言语就准确了、传神了、丰满了。
二、在圈圈划划中培养学生的积累意识
语文学习就是从一个个生字、一个个新词、一个个句子开始构建或更新自己的言语世界的。
积累意识淡漠的学生,尽管书读得也不少,可记住的却不多,对于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大都不会去特别留意,事实上,正是这种不好的习惯,使他们失去了一次又一次丰富自己语感图式的机会,导致自己的语文能力总是上不去,可见积累意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及早开始进行培养。
当然,语言积累包括很多内容,有语言知识的积累,包括字、词、句、段、篇知识的逐步积累和丰富。
有语感的积累,积累语言中所蕴含的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感。
有语言法则的积累,包括词法、句法、章法和修辞法则。
还有规范语言的积累,如课文精彩片断的记忆、优秀诗文的诵背等。
而低段语文教学则应重在吸纳积累大量的词句,为日后能正确妥贴地表达准备好砖砖瓦瓦。
1.重视生字新词的积累
很多老师都比较注重对一些成语或文中用得较为精妙的语词的
积累,而在引导学生自觉关注积累文中的生字新词这一方面,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对于一些文中与表情达意并无多大关系的生词,老师往往会一带而过。
使得一提起积累,学生便把目光锁定在一些四字词语或是成语上,其实,这样的积累习惯是不正确的。
大家知道,词语是表达的“元件”,写作的基础,很多学生之所以不能正确表达,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词语掌握不足,没有足够数量的准确概念,要想正确表达自然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2.重视引导学生赏析积累佳句
对于积累文本中的经典语句新课程给予了高度重视,在现行使用的教材中,就有许多“让学生摘抄自己喜欢的语句”这样的练习,但一开始学生往往不知道该抄些什么,因此,就需要教师在初始阶段做好引领指导工作,培养正确的积累意识。
凡是一种意识的形成都是需要反复强化才能牢固的,因此,引导学生对文本生词的关注和佳句的欣赏应课课进行,时时进行,学生在课内经过一段时间有目的地培养训练之后,教师还应该让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也能圈圈生词,划划好词,同时安排一些“看谁的小眼睛最亮”等诸如此类的生词好句交流活动,并能及时反馈交流,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在阅读课外读物时就会有很强地积累生词好句的意识,就能极其敏锐地捕捉到文中的生词佳句,语汇丰富不会再是班内少数尖子生的专利。
三、在迁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运用意识
“学以致用”,无论是感受也好,积累也罢,其最终目标就是为了运用表达,但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老师们比较重视的往往是理解性阅读,感受性阅读,积累性阅读,而忽视了表达性阅读,迁移性阅读,这种“半程阅读论”导致了学生实践运用意识不强,学管学,用管用,阅读教学低效、微效,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有强烈的培养学生实践运用所学知识的意识,减少关于课文内容的一些“深耕细作”,多些时间用于言语实践。
作为起始阶段的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则应该扎实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从最根本的标点、字词开始,引导学生不断实践运用。
如何让学生把在阅读中获得的词句运用到表达上,这中间就需要教师通过引发学生生活中的类似情境,去架起阅读与表达之间的桥梁,使学生有内容可写,有方法可依,有词句可用。
上面这个片断就是如此,这种练习化时不多,学生组织语言的难度不大,可天天进行,实践证明,经常坚持这样的小练笔,能收到大面积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奇效。
我们教师应做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挖掘文本中的“表达”因子,为学生搭建扎实的语言实践平台,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意识,为后续写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语文意识虽说是一种自觉的、主动的心理倾向,但它并不是凭空形成,在初始阶段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积极引领。
在低段语文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也应该有强烈的语文意识,利用丰富的语文教育
资源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为使其最终逐渐内化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习惯打下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