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物体的内能练习
高中物理 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巩固练习 温度、物体的内能
![高中物理 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巩固练习 温度、物体的内能](https://img.taocdn.com/s3/m/38a0300a01f69e3142329426.png)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每个分子的温度都升高B .每个分子的热运动都加剧C .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D .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2.关于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热运动速率大的分子,其温度高B .热运动动能大的分子,其温度高C .物体若失去一批速率大的分子,则物体的温度必然下降D .温度相同的物体,它们分子的平均动能相等3.三个系统A 、B 、C 处于热平衡状态,则关于它们的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它们的温度可以有较大的差别 B .它们的温度可以有微小的差别C .它们的温度一定相同D .无法判断温度的关系4.关于各种温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的建立依据都是相同的B .摄氏温标表示的温度值与热力学温标表示的温度值应始终相同C .热力学温标比其他温标更科学D .温标只是一种标准,没有什么科学性而言5.有两个温度:T=35 K ,t=35℃,关于它们所表示的温度的高低,则( ),A .T >tB .T <tC .T =tD .无法比较6.(2015 南阳期中)关于热力学温度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热力学温度的0K 等于-273.15℃B .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中每一度的大小是相同的C .热力学温度的0度是不可能达到的D .物体温度可能低于绝对零度7.关于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热力学温标中的每1K 与摄氏温标中每1℃大小相等B .热力学温度升高1 K 大于摄氏温度升高1℃C .热力学温度升高1 K 等于摄氏温度升高1℃D .某物体摄氏温度为10℃,即热力学温度为10 K8.下列关于分子动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B .物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的总动能增大C .如果分子的质量为m ,平均速率为v ,则其平均动能为212mvD .分子的平均动能等于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之和与所有分子的总数之比9.对于分子势能与体积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体积增大,分子势能增大B.气体分子的距离增大,分子势能减小C.物体体积增大,分子势能有可能增大D.物体体积减小,分子势能增大10.一块10℃的铁与一块10℃的铝相比,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铁的分子动能之和与铝的分子动能之和相等B.铁的每个分子动能与铝的每个分子的动能相等C.铁的分子平均速率与铝的分子平均速率相等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11.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r0(r0是分子平衡距离)时,分子力可以认为是零,规定此时分子势能为零.当分子间距离是平衡距离r0时,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力是零,分子势能也是零B.分子力是零,分子势能不是零C.分子力不是零,分子势能是零D.分子力不是零,分子势能不是零12.甲、乙两物体由同种物质组成,它们的质量和温度均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物体中每个分子的动能都相同B.甲、乙两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C.甲、乙两物体的内能一定相同D.甲、乙两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可能不同1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机械能为零,内能不为零是可能的B.温度相同、质量相同的物体具有相同的动能C.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D.0℃的冰的内能比等质量的0℃的水的内能大14.有两个分子,用r表示它们之间的距离,当r=r0时,两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相等,使两个分子从相距很远处(r?r0)逐渐靠近,直至不能靠近为止(r<r0).在整个过程两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A.一直增大B.一直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加15.一定质量的0℃的冰熔化成0℃的水时其分子动能之和E k和分子势能之和E p的变化情况为().A.E k变大,E p变大B.E k变小,E p变小C.E k不变,E p变大D.E k不变,E p变小16.(2014 秦淮区一模)下列关于物体内能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做功才能改变物体内能B.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一定相等C.0℃以上的物体才有内能D.内能小的物体也可以向内能大的物体传递内能17.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D,乙分子沿x轴运动,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E p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图中分子势能的最小值为-E0.若两分子所具有的总能量为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分子在P点(x=x2:)时,加速度最大B.乙分子在P点(x=x2)时,其动能为晶C.乙分子在Q点(x=x1)时,处于平衡状态D.乙分子的运动范围为x≥x118.(2015 德州二模)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需用力向下压活塞,这说明气体分子间有斥力B.物体体积增大时,分子间距增大,分子间势能也增大C.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D.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二、填空题19.如图所示为实验室温度计的示意图,它的最小刻度是1℃,此时它所示的温度是________℃.三、解答题20.对于某体积不变的理想气体,温度每升高1℃,压强就增大了t0℃时物体压强的1 273,设t0℃时物体压强为p0,则温度为t时,物体压强为多少?(用两种方式表示)21.天气预报说某地某日的最高气温是27℃,它是多少开尔文?进行低温研究时,热力学温度是2.5 K,它是多少摄氏度?22.用质量为0.5 kg的铁锤去击打质量为50 g的铁钉,已知铁锤击打铁钉时的速度为12 m/s,且每次击打后铁锤不再弹起.如果在击打时有80%的能量变成内能,并且这些热量有50%被铁钉吸收,现要使铁钉温度升高10℃,问要击打铁钉多少次?[不计铁钉的体积变化,铁的比热容为460 J/(kg·℃)]【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D【解析】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不能表示每一个分子的情况。
高中物理《热力学定律》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热力学定律》练习题(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8bef509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4c.png)
高中物理《热力学定律》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物体内能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内能可以减小B .物体的机械能变化时,它的内能也一定随着变化C .外界对物体做功,它的内能一定增加D .物体既吸收热量,又对外界做功,它的内能一定不变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某一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了4810J ⨯的功,气体的内能减少了51.210J ⨯,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454810J 1.210J 410J W U Q =⨯∆=⨯=⨯,,B . 455810J 1.210J 210J W U Q =⨯∆=-⨯=-⨯,,C . 454810J 1.210J 210J W U Q =-⨯∆=⨯=⨯,,D . 454810J 1.210J 410J W U Q =-⨯∆=-⨯=-⨯,,3.关于两类永动机和热力学的两个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违反了热力学第一定律B .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C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做功不一定改变内能,热传递也不一定改变内能,但同时做功和热传递一定会改变内能D .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完全变成功是可能的4.关于固体、液体和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晶体一定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形状不规则的金属一定是非晶体B .把一枚针轻放在水面上,它会浮在水面,这是由于水表面存在表面张力的缘故C .木船浮在水面上是由于表面张力D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是三种波长不同的电磁波B .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核外电子跃迁过程中电子的电势能和动能之和不守恒C.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能先增大后减小D.只要对物体进行不断的冷却,就可以把物体的温度降为绝对零度6.关于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我们不需要节约能源B.化石能源、水能和风能都是不可再生的能源C.华龙一号(核电技术电站)工作时,它能把核能转化为电能D.能量的转化、转移没有方向性7.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B.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C.气体吸热,其内能一定增加D.0°C水结成冰的过程中,其分子势能增加8.加气站储气罐中天然气的温度随气温升高的过程中,若储气罐内气体体积及质量均不变,则罐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A.压强增大,内能减小B.压强减小,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C.吸收热量,内能增大D.对外做功,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小二、多选题9.下列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A.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自然过程都是不可逆的B.空调既能制热又能制冷,说明热传递不存在方向性C.从微观的角度看,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一个孤立系统总是向无序度更大的方向发展D.没有漏气、摩擦、不必要的散热等损失,热机可以把燃料产生的内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10.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其状态变化过程的p-V图像如图所示。
内能练习题物理
![内能练习题物理](https://img.taocdn.com/s3/m/b550b953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d6.png)
内能练习题物理内能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热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
掌握内能的相关知识和计算方法,对于理解物质的热力学性质以及解决相关问题非常关键。
下面将通过几个内能练习题,来加深对内能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练习题一:某物体的质量为0.5kg,其内能为3.6kJ。
求该物体的温度变化。
解析:根据内能的定义,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用公式表示为:Q = mcΔT其中,Q表示内能,m表示物体的质量,c表示物体的比热容,ΔT 表示温度变化。
根据已知条件可得:Q = 3.6kJ = 3600Jm = 0.5kg假设物体的比热容为c,温度变化为ΔT,代入公式解方程得:3600J = 0.5kg × c × ΔT解方程得:c × ΔT = 7200J/kg由于题目没有给出具体物体的比热容,我们无法直接计算出温度变化ΔT的值。
因此,需要额外的信息才能完成计算。
练习题二:某物体的初始温度为25摄氏度,接收了5000J的热量。
求物体的内能变化。
解析:根据内能的定义,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因此我们需要知道物体的温度变化才能计算内能变化。
根据已知条件可得:初始温度:T1 = 25℃ = 25 + 273 = 298K热量:Q = 5000J假设温度变化为ΔT,物体的比热容为c,代入公式解方程得:Q = mcΔT由于题目没有给出物体的质量,我们无法直接计算出内能变化。
因此,需要额外的信息才能完成计算。
练习题三:某物体的质量为1kg,初始温度为20摄氏度,经过加热后温度升高到80摄氏度。
求物体的内能变化。
解析:根据内能的定义,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用公式表示为:Q = mcΔT根据已知条件可得:m = 1kg初始温度:T1 = 20℃ = 20 + 273 = 293K终止温度:T2 = 80℃ = 80 + 273 = 353K代入公式计算:Q = 1kg × c × (353K - 293K)假设物体的比热容为c,代入公式解方程得:Q = 1kg × c × 60K由于题目没有给出具体物体的比热容,我们无法直接计算出内能变化。
【单元练】(必考题)高中物理选修3第三章【热力学定律】经典练习(答案解析)
![【单元练】(必考题)高中物理选修3第三章【热力学定律】经典练习(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1487f5c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52.png)
一、选择题1.下列例子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火炉将水壶中的水煮开B .汽车紧急刹车时轮胎发热C .压缩气体放气后温度降低D .擦火柴,火柴就燃烧A解析:AA .火炉将水壶中的水煮开,是通过热传递改变水内能,故A 正确;B .汽车紧急刹车时轮胎发热是通过摩擦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故B 错误;C .压缩气体放气后温度降低是通过气体对外做功使自身内能减小,故C 错误;D .擦火柴,火柴就燃烧是通过摩擦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大,故D 错误。
故选A 。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分子力不计),体积由V 1膨胀到V 2,如果通过压强不变的过程实现,对外做功大小为W 1,传递热量的值为Q 1,内能变化为∆U 1;如果通过温度不变的过程来实现,对外做功大小为W 2,传递热量的值为Q 2,内能变化为∆U 2。
则( ) A .W 1>W 2,Q 1<Q 2,∆U 1> ∆U 2B .W 1>W 2,Q 1>Q 2,∆U 1> ∆U 2C .W 1<W 2,Q 1=Q 2,∆U 1< ∆U 2D .W 1=W 2,Q 1>Q 2,∆U 1> ∆U 2B解析:B在p − V 图象作出等压过程和等温过程的变化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表示功,可知12W W > 第一种情况,根据pV C T=(常数)可知,气体压强不变,体积增大,因此温度升高,∆U 1> 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 111ΔU Q W =-则有11Q W >第二种情况等温过程,气体等温变化,∆U 2= 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222ΔU Q W =-则有22Q W =由上可得12ΔΔU U >,12Q Q >故选B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自然界中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B .气体压强越大,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就越大C .气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内能必定增加D .在绝热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少A解析:AA .自然界中进行的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故A 正确;B .气体压强越大,温度不一定很高,所以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一定越大,故B 错误; D .气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但气体对外做功,根据U W Q ∆=+,则气体内能不一定增加,故C 错误;C .在绝热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根据U W Q ∆=+得气体的内能必然增加,故D 错误;故选A .4.下列改变物体内能的物理过程中,不属于对物体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有( ) A .用锯子锯木料,锯条温度升高B .阳光照射地面,地面温度升高C .锤子敲击钉子,钉子变热D .擦火柴时,火柴头燃烧起来B解析:B【解析】【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与热传递;分析各种情景,确定改变内能的方式,然后答题.用锯子锯木料,需要克服摩擦阻力,属于做功的方式,阳光照射地面,是阳光热量传递给地面,属于热传递;用锤子敲击钉子,通过做功的方式使钉子的内能增加,钉子变热;擦火柴的过程有摩擦力做功,是通过做功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故B 正确.5.有人设想在夏天用电冰箱来降低房间的温度.他的办法是:关好房间的门窗然后打开冰箱的所有门让冰箱运转,且不考虑房间内外热量的传递,则开机后,室内的温度将( ) A .逐渐有所升高B .保持不变C .开机时降低,停机时又升高D .开机时升高,停机时降低A解析:A【解析】冰箱工作,会产生热量,即消耗电能,产生了内能,且房间与外界没有能量交换,所以房内温度会升高,A正确.6.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M开始,经状态N、Q回到原状态M,其p—V图像如图所示,其中QM平行于横轴,NQ平行于纵轴,M、N在同一等温线上。
【高中物理】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相互转化的实例
![【高中物理】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相互转化的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99cff6ec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60.png)
【高中物理】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相互转化的实例1.光能→内能:晒东西会晒烫2.光能→ 机械能:太阳帆,用强光照射物体膨胀做功。
光能→ 电能:太阳能电池4。
光能→ 化学能:光合作用5.机械能→内能:摩擦生热、钻木取火、内燃机的汽缸的压缩冲程、自行车骑久拉车胎发热、跑步可以使身体变暖、打气筒打气气筒变热6.机械能→ 光能:(我暂时不记得直接转换了)把手动发电机的连接线连接到一个小灯泡上,也就是说,机械能被转换成光能,弗林特,一种自行车。
前轮上有一盏灯。
骑行时,后车灯和轮辋摩擦灯将点亮。
这是机械能到光能的转换7.机械能→电能:水坝发电、风车发电8.机械能→ 化学能:(我暂时想不出直接转化)在一个装有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氧气的封闭容器中,用外力压缩容器,化学天平朝着生成二氧化硫和氧气的方向移动。
机械能转化为二氧化硫和氧气的化学能这个反应由机械能转化为化学能但是中间有环节-就是压缩气体时气体的内能增加从而为反应提供能量从而促使反映行,还要注意了,发生这个反映的正常情况是400-500度的高温而且还要有无氧化二钒作为催化剂。
9.电能→ 内能:电炉10。
电能→ 光能:电灯11.电能→机械能:启动机、电动机工作12.电能→化学能:给蓄电池蓄电13.化学能→内能:浓硫酸稀释放热14.化学能→ 光能:镁燃烧发出强光,萤火虫发光15。
化学能→ 机械能:爆炸16。
化学能→ 电能:电池放电17.内能→光能:电灯泡钨丝发热后会发光18.内能→机械能:火力发电、蒸汽机19.内能→ 电能:(我暂时不记得直接转换)火力发电20.内能→化学能:(暂时想不起来直接转换的)ba(oh)2+nh4cl的反应(吸热)。
31功热和内能的改变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31功热和内能的改变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8c807a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ea.png)
3.1功、热和内能的改变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一、选择题(共15题)1.关于物体的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热水的内能比冷水的内能多B.温度高的物体其热量必定多,内能必定大C.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大的物体其内能将减小,内能小的物体其内能将增大,直到两物体的内能相等D.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直到两物体的温度相同为止2.关于传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传热是高温物体的温度传给低温物体B.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不会发生传热C.比热容相同的物体之间不会发生传热D.温度相同的物体之间不会发生传热3.一定质量的0℃的冰,在它全部熔化成水的过程中A.分子平均动能略有增加B.分子平均动能不变,但分子势能和内能均增大C.总质量和总内能均保持恒定,不发生改变D.分子势能减少,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内能减少4.下列生活实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野外生存中利用钻木取火B.暖手宝可以使手变得暖和C.搓搓手可以让手变得暖和D.铁钉被锤子敲打后会升温5.下列实例说明做功改变系统内能的是()A.热水袋取暖B.用双手摩擦给手取暖C.把手放在火炉旁取暖D.用嘴对手呵气给手取暖6.下面例子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阳光照射衣服,衣服的温度升高B.用打气筒打气,筒壁变热C.将高温金属块放在水中,水的温度升高D.放进冰箱冷冻室的水变成冰块7.下列关于内能与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马铃薯所含热量高B.内能越大的物体热量也越多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流向内能小的物体D.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流向温度低的物体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当温度为0℃时,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为零D.物体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9.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从1T升高到2T,在这个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果气体体积膨胀对外界做功,则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会减小B.如果气体体积保持不变,则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会保持不变C.只有当外界对气体做功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才会增加D.不管气体体积如何变化,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总会增加10.下列关于热传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量是从含热量较多的物体传给含热量较少的物体B.热量是从温度较高的物体传给温度较低的物体C.热量是从内能较多的物体传给内能较少的物体D.热量是从比热容大的物体传给比热容小的物体11.如图所示是焦耳在研究热与功之间关系的两个典型实验,那么从焦耳的这两个实验中可得出的结论是()A.热量可由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B.机械能守恒C.在各种不同的绝热过程中,系统状态的改变与做功方式无关,仅与做功数量有关D.在各种不同的绝热过程中,系统状态的改变不仅与做功方式有关,还与做功数量有关12.下列关于内能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流通过电阻,电阻会发热,其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实现B.一定量气体经加热,其内能一定增加C.气体膨胀,它的内能一定减少D.橡皮筋被拉长时,内能增加13.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放入电冰箱中的食物温度降低B.夏天,在阳光的照射下,柏油路面温度升高C.给自行车轮胎充气时,气筒变热D.用火炉烧水,水的温度升高14.关于晶体和非晶体及分子势能,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气体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增加B.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说明蜂蜡是晶体C.分子势能可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加而增加D.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变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变为晶体15.关于物体内能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内能的多少可以用物体吸热或放热的多少来量度B.内能大的物体热量多C.两物体发生热传递,达到平衡后,它们的内能必定相等D.做功和热传递对于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二、填空题(共4题)16.如图所示,夏天,我们常常将饮料和冰块放在一起,制作“冰镇饮料”。
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50836cc77232f60ddcca1fa.png)
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动能与动能定理1.如图所示是一种特殊的游戏装置,CD 是一段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弧轨道,圆弧半径为10m ,末端D 处的切线方向水平,一辆玩具滑车从轨道的C 点处下滑,滑到D 点时速度大小为10m/s ,从D 点飞出后落到水面上的B 点。
已知它落到水面上时相对于O 点(D 点正下方)的水平距离10m OB =。
为了能让滑车抛到水面上的更远处,有人在轨道的下方紧贴D 点安装一水平传送带,传送带右端轮子的圆心与D 点的水平距离为8m ,轮子半径为0.4m (传送带的厚度不计),若传送带与玩具滑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玩具滑车的质量为4kg ,不计空气阻力(把玩具滑车作质点处理),求 (1)玩具滑车到达D 点时对D 点的压力大小。
(2)如果传送带保持不动,玩具滑车到达传送带右端轮子最高点时的速度和落水点位置。
(3)如果传送带是在以某一速度匀速运动的(右端轮子顺时针转),试讨论玩具滑车落水点与传送带速度大小之间的关系。
【答案】(1)80N ;(2)6m/s ,6m ;(3)见解析。
【解析】 【详解】(1)玩具滑车到达D 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2DD v F mg m R-=解得2210=404=80N 10D D v F mg m R =++⨯;(2)若无传送带时,由平抛知识可知:D x v t =解得1s t =如果传送带保持不动,则当小车滑到最右端时,由动能定理:221122D mv mv mgL μ-=- 解得v =6m/s因为6m/s 2m/s v gR =>=,则小车从右端轮子最高点做平抛运动,则落水点距离传送带右端的水平距离:'6m x vt ==(3)①若传送带的速度v ≤6m/s ,则小车在传送带上运动时一直减速,则到达右端的速度为6m/s ,落水点距离传送带右端的水平距离为6m ; ②若小车在传送带上一直加速,则到达右端时的速度满足'221122D mv mv mgL μ-= 解得'241m/s v =若传送带的速度241m/s v ≥,则小车在传送带上运动时一直加速,则到达右端的速度为241m/s ,落水点距离传送带右端的水平距离为241m x vt ==;③若传送带的速度10m/s≥v ≥6m/s ,则小车在传送带上运动时先减速到v ,然后以速度v 匀速,则到达右端的速度为v ,落水点距离传送带右端的水平距离为vt=v m ;④若传送带的速度241m/s ≥v ≥10m/s ,则小车在传送带上运动时先加速到v ,然后以速度v 匀速,则到达右端的速度为v ,落水点距离传送带右端的水平距离为vt =v m 。
安徽省2020届中考物理大一轮素养突破 练习题:第15讲 内能 内能的利用
![安徽省2020届中考物理大一轮素养突破 练习题:第15讲 内能 内能的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5a50d327e518964bce847c19.png)
第15讲内能内能的利用练习1基础训练一、填空题1.(2019合肥50中二模)合肥市环境监测中心会对市区环境进行监测,并对地区环境质量进行综合分析.4 月23日12 时更新的合肥PM2.5 指数为27,空气质量优.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 μm 的颗粒物,它们在空气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沉降到地面.PM2.5 在空气中的运动__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分子的热运动.2.(2019江西)当液体温度升高时,其分子________加剧,以致于表层中有更多的分子脱离液体分子的束缚跑到空气中去.气体分子间距很大,相互作用力很小,表现为气体没有固定的________和体积.3.(2019凉山州)南极洲的冰川________内能(选填“具有”或“不具有”),古人钻木取火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4. (2019怀化)云南省罗富县具有一长达27 km的连续下坡山区公路,有经验的老司机在下坡前往往先在汽车的各个轮胎上浇水,防止在下坡时因连续刹车使轮胎和刹车片过热,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用水作冷却剂是利用了水的________大的特点.5. (2019广东改编)某汽油机工作过程有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如图为________冲程工作示意图,活塞向上运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在这个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________.第5题图6. (2019合肥46中模拟)电火花发生器点燃塑料盒内的酒精气体能将盒盖喷出很远(如图),此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方式与汽油机的________冲程类似.实验时在盒内滴入2 g酒精,这些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 J.(q酒精=2×107 J/kg)第6题图7. (2019无锡)用煤气灶将质量为4 kg的水,从25 ℃加热到50 ℃,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J.若水吸收的热量等于煤气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则需要完全燃烧______kg的煤气.[c水=4.2×103 J/(kg·℃),q煤气=4.2×107 J/kg]8. (2020原创)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给质量相等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物质甲的比热容为______J/(kg·℃).[c水=4.2×103J/(kg·℃),不计热量损失]第8题图二、选择题9. (2019盐城)将红墨水滴入水中,一会儿整杯水变红了.这一现象中()A. 只有水分子运动,进入墨水分子间隙B. 只有墨水分子运动,进入水分子间隙C. 水分子和墨水分子都在运动,彼此进入对方的分子间隙D. 水分子和墨水分子都在运动,只是墨水分子进入水分子间隙10. (2019南京)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一定相等B. 汽油机做功冲程中燃气的内能减小C. 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D. 电能可以使灯泡发光,同时产生内能,这些内能又可以自动地转化为电能11. (2019自贡)下面实例采用做功方式使划横线物体之内能逐渐减小的是()A. 热水倒入茶杯,茶杯的温度升高B. 水蒸气冲开水瓶塞子C. 电炉通电后,电阻丝逐渐变红D. 汽油机压缩冲程中燃料混合物的温度发生变化12. (2019福建)下表列出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B. 物质的物态发生变化,比热容不变C. 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吸收的热量更多D. 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高的温度更多13. (2019昆明)如图是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其中表示排气冲程的是()第13题图A. 甲B. 乙C. 丙D. 丁14.(2019陕西)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烧瓶中的水加热直到沸腾.撤去酒精灯,用橡皮塞塞紧瓶口,将烧瓶倒置,向瓶底浇冷水,瓶内水再次沸腾.关于实验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14题图A. 瓶口出现的“白气”是汽化形成的B. 水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C. 水再次沸腾说明水的沸点与水面上方气压大小有关D. 用酒精灯加热水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15.(2019成都)用两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相同体积的水和某种油加热,在开始和加热3 min时各记录一次温度,如下表所示.已知ρ水=1.0×103 kg/m3,c水=4.2×103 J/(kg·℃),ρ油=0.8×103kg/m3,加热的效率都为90%,油的末温没有达到它的沸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这种油的比热容为1.68×10 J/(kg·℃)B. 这种油的比热容为2.1×103 J/(kg·℃)C. 因为这种油的密度比水小,所以它的比热容比水小D. 加热效率没有达到100%,是因为电加热器没有把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三、实验题16.(2019泰州)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装置,小华用两个相同的容器(图中用虚线框表示)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用相同的装置加热.第16题图(1)从实验效果考虑,本实验选择________(选填“烧杯”或“易拉罐”)作为盛放液体的容器较好,实验中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2)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________(选填“液体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比较.(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升高相同温度时,______(选填“A”或“B”)吸收的热量较多;质量相等的A 和B两种液体,在吸收相同热量时,______(选填“A”或“B”)升温较高.(4)冬天,小华想自制一个暖手袋,若只能从A或B中选一种液体装入暖手袋中作为供热物质,则应选择______(选填“A”或“B”).四、计算题17. (2020原创)干热岩的温度极其高(236 ℃),遇水直接将水汽化,可以用来发电,全国陆域干热岩可采资源量相当于1.7×1016 kg的标准煤.(1)1.7×1016 kg标准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煤的热值3.0×107 J/kg)(2)1 kg、236 ℃的干热岩和16 ℃的水接触,假设干热岩放出的热量只有10%被水吸收,可以使多少千克的水从初温16 ℃升高到26 ℃?[不考虑水的汽化,干热岩比热容为 1 000 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练习2能力提升一、填空题1. (2020原创)如图所示,2019年6月25日,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该运载火箭发动机用热值很大的液氢作为燃料,已知液氢的热值为 1.43×108 J/kg,该热值表示的物理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所示在硅板表面覆盖陶瓷薄层,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硅板中的硅分子居然能穿透陶瓷薄层从而形成单层硅分子薄膜.加热使得硅分子穿透陶瓷薄膜,这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__________.第2题图3. (2019济宁改编)将踩瘪但没有破裂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球内气体通过________方式增加内能使气压增大,瘪下去的部分很快恢复了原状.4. (2019包河区二模)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空气被密封在一个绝热(指与外界环境无热量交换)的容器中,已知活塞与容器壁之间无摩擦.当用力F快速向右推动活塞,使活塞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则在此过程中,容器内空气的温度将不断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第4题图5. (2019贵阳)柴油机压缩冲程中,随着活塞的运动,气缸内空气密度不断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时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被压缩空气的________能,使其温度更高、压强更大.6. (2019合肥168中学一模)海滩上进行“沙疗”时,把人体埋在沙子里,沙子放出热量,人体吸收热量后体温升高,10 kg的沙子温度降低2 ℃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J.[c沙=0.9×103 J/(kg·℃)]7.(2019宜宾)我们每天都在产生大量垃圾,合理分类和利用垃圾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某垃圾处理厂处理垃圾时提炼出了200 kg燃料油,若燃料油的热值为4.0×107 J/kg,则这些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J,燃料油燃烧时发热,燃料油的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能.8. (2019郴州)用液化气灶烧水,把1.5 kg初温为20 ℃的水加热到100 ℃,需要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J.若上述过程中完全燃烧了0.021 kg液化气,且只有60%的热量被水吸收,则液化气的热值为________J/kg.[c水=4.2×103 J/(kg·℃)]二、选择题9. (2019南通)下列实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10.(2019长沙)“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煮粽子的过程利用做功的方法提高了粽子的内能B. 闻到粽子的香味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C. 剥粽子时总有一些糯米粘到粽叶上,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D. 蒸粽子时用的铁锅的比热容比水的大11. (2018台州)下列是关于水蒸发制冷现象的解释:①水分子运动速度有大有小;②剩余的水内能减少,温度降低;③剩余的水分子运动速度相对较小;④速度大的水分子动能大,更易摆脱周围分子的“束缚”,跑到空气中.此解释合理的顺序是()A. ①④③②B. ②③①④C. ③①④②D. ④③②①12. (2019成都)我们的生产与生活总离不开能量及其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提高能量利用中的转化效率是节能问题的核心B. 全自动洗衣机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C. 吊装码头上,只要货物受到的合力为0,它的能量就不变D. 用燃气灶烧水,只要调大火力,燃气灶的加热效率就提高13. (2019合肥38中模拟)如图所示是街边师傅利用葫芦形压力锅崩爆米花的情景,关于这个过程,如下说法正确的是()第13题图A. 加热过程是通过做功改变锅内玉米的内能B. 打开锅盖将爆米花崩出的瞬间,锅口出现的“白气”是液化现象C. 打开锅盖将爆米花崩出的过程,与汽油机的压缩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D. 玉米膨胀变成爆米花时,体积变大,内能增大三、计算题14. (2019安顺改编)如图所示是一款新型四轮沙滩卡丁车,其满载时的质量为600 kg,每个车轮与沙滩接触的面积为500 cm2,卡丁车满载时在水平沙滩上匀速直线运动,10 min行驶6 km,它的发动机功率恒为11.5 kW.第14题图(1)此次行驶中卡丁车所受的阻力为多少牛?(2)该卡丁车以汽油为燃料,若在这次行驶中消耗汽油0.6 kg,求该卡丁车汽油机的效率.(q7 J/kg)汽油=4.6×1015.2019年1月,搭载中国今年首颗卫星“中星2D”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如图所示.铍是一种高效率的火箭燃料,铍在燃烧时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已知c水=4.2×103 J/(kg·℃),q铍=6.3×107 J/kg]求:(1)5 kg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多少J?(2)若这些热量的60%被水吸收,可以使多少kg的水的温度升高50 ℃.第15题图初高中知识衔接题16.(2019瑶海区二模)1827年,物理学家布朗用显微镜观察到悬浮在水里的花粉颗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又叫布朗运动,根据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这是因为水分子在__________________,从各个方向不断撞击花粉颗粒造成的.17. (2019绵阳)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其中,分子之间的斥力大小F斥随着分子间距离r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分子之间斥力的大小()第17题图A. 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B. 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C. 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D. 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参考答案及解析第15讲 内能 内能的利用练习1 基础训练1. 不属于2. 热运动 形状 【解析】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气体分子间间距很大,所以分子间作用力较弱,其宏观表现就是气体容易被压缩,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3. 具有 做功4. 比热容5. 压缩 内能6. 做功 4×104 【解析】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相当于热机的做功冲程;酒精释放的热量Q =mq =2×10-3 kg ×2×107 J/kg =4×104 J. 7. 4.2×105 J 0.01 【解析】水吸收的热量为:Q 吸=c 水m 水Δt =4.2×103 J/(kg·℃)×4 kg ×(50-25) ℃=4.2×105J ;需要的煤气为:m 气=Q 放q 煤气=Q 吸q 煤气= 4.2×105 J 4.2×107 J/kg =0.01 kg. 8. 2.1×103 【解析】由图像可知,不计热量损失: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水温度升高60 ℃需要20 min ,物质甲温度升高60 ℃需要10 min.所以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吸收的热量关系为:Q 水吸=2Q 甲吸.由热量计算公式Q =cmΔt ,得:c =Q m Δt.所以c 水=2c 甲,因为c 水=4.2×103 J/(kg·℃),所以c 甲=2.1×103 J/(kg·℃). 9. C 【解析】红墨水滴入水中,水分子和墨水分子都在做无规则的运动,彼此进入对方的分子间隙,这是扩散现象.故选C.10. B 【解析】内能的大小跟质量、温度、状态有关,温度相同的物体,其内能不一定相等,A 错误;汽油机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燃气本身的内能减小,B 正确;热量只存在于热传递或热交换过程中,只能说吸收或放出热量,热量传递等;热量不是状态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C 错误;能量的转化或转移是有方向的,因此电灯工作产生的内能不能自动地转化为电能,D 错误.故选B.11. B 【解析】选项A 中通过热传递使茶杯温度上升,内能增加;B 选项水蒸气对瓶塞子做功,自身内能减小;选项C 电阻丝温度升高而内能增加;D 选项压缩冲程对燃料进行压缩,燃料温度升高而内能增加.故选B.12. C 【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煤油和冰的比热容相同,所以说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的说法是错误的,A 错误;由水变成冰,比热容发生了变化,所以说物质的物态发生变化时,比热容可能发生变化,B 错误;由于铝的比热容比铜的比热容大,由Q =cm Δt 可知,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时,铝吸收的热量多,C 正确;由于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比热容大,由Δt =Q cm可知,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高的温度比煤油低,D 错误.故选C.13. C14. C15. B 【解析】因为相同的电加热器功率相等,加热时间都是3 min ,所以根据W =Pt 可知消耗的电能也相等,而加热的效率都为90%,所以由Q 吸=ηW 可得水和油吸收的热量也相等,因此有c 水m 水Δt 水=c 油m 油Δt 油,即:c 水ρ水V Δt 水=c 油ρ油V Δt 油,化简可得油的比热容c油=Δt 水Δt 油×ρ水ρ油×c 水=28 ℃-18 ℃43 ℃-18 ℃×1.0×103 kg/m 30.8×103 kg/m 3×4.2×103 J/(kg·℃)=2.1×103 J/(kg·℃),A 错误、B 正确;物质的比热容与密度的大小无关,所以C 错误;加热效率没有达到100%,主要是因为电加热器产生的热量不能完全被水或油吸收,D 错误.故选B.16. (1)易拉罐 使液体均匀受热 (2)加热时间 (3)A B (4)A【解析】(1)从实验效果考虑,本实验选择易拉罐作为盛放液体的容器较好,因为易拉罐比烧杯吸热少;实验中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是搅拌液体使均匀受热;(2)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加热时间进行比较;(3)分析图像可知:质量相等的A 和B 两种液体,在升高相同温度时,A 需要加热的时间长,吸收的热量较多;质量相等的A 和B 两种液体,在吸收相同热量时,B 升温较高;(4)自制暖手袋,应选用比热容较大的A 物质作为供热物质.17. 解:(1)Q 放=mq =1.7×1016 kg ×3.0×107 J/kg =5.1×1023 J(2)干热岩放出的热量的10%被水吸收,即Q 吸=ηQ 放′c 水m 水Δt 水=ηc 干m 干Δt 干代入数据m 水=ηc 干Δt 干c 水Δt 水m 干=10%× 1 000 J/(kg·℃)×(236 ℃-26 ℃)4.2×103 J/(kg·℃)×(26℃-16℃)×1 kg =0.5 kg 练习2 能力提升1. 1 kg 液氢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1.43×108 J2. 剧烈3. 热传递4. 升高5. 增大 内 【解析】压缩冲程中,空气质量一定,被压缩后体积变小,密度变大;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6. 1.8×104 【解析】10 kg 的沙子温度降低 2 ℃放出的热量:Q放=c 沙m Δt =0.9×103 J/(kg·℃)×10 kg ×2 ℃=1.8×104 J.7. 8×109 内 【解析】200 kg 燃料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Q 放=mq =200 kg ×4.0×107 J/kg =8×109 J ;燃料油在完全燃烧的过程中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8. 5.04×105 4×107 【解析】Q 吸=c 水m (t -t 0)=4.2×103 J/(kg·℃)×1.5 kg ×(100 ℃-20 ℃)=5.04×105 J ,Q 放=Q 吸η=5.04×105 J 60%=8.4×105 J ,q =Q 放m 液化气=8.4×105 J 0.021 kg =4×107 J/kg9. C10. B 【解析】端午节煮粽子时,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粽子的内能,A 错误;能闻到粽子的香味是扩散现象,这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B 正确;剥开粽子叶总有一些糯米粘到粽子叶上,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C 错误;蒸粽子时用的铁锅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D 错误.故选B.11. A12. A13. B14. 解:(1)卡丁车此次的行驶速度:v =s t =6 000 m 10×60 s=10 m/s 由P =W t =F ·s t =F v 得牵引力F =P v =11 500 W 10 m/s=1 150 N 由于卡丁车在沙滩上匀速直线运动,故f =F =1 150 N(2)牵引力做的功W =Pt =11 500 W ×10 ×60 s =6.9×106 J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 放=mq 汽油=0.6 kg ×4.6×107 J/kg =2.76×107 J则卡丁车汽油机的效率为η=W Q 放×100%=6.9×106 J 2.76×107 J×100%=25% 15. 解:(1)5 kg 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 放=mq 铍=5 kg ×6.3×107 J/kg =3.15×108 J(2)由题知,水吸收的热量,Q 吸=ηQ 放=60%×3.15×108 J =1.89×108 J由Q 吸=cm Δt 得水的质量:m = Q 吸c Δt = 1.89×108 J 4.2×103 J/(kg·℃)×50 ℃=900 kg 16. 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17. D 【解析】根据分子之间的斥力大小F 斥随着分子间距离r 变化的图像可知:分子之间斥力的大小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故A 、B 、C 错误,D 正确.故选D.。
(物理)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练习
![(物理)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5d246e592cc58bd63186bdef.png)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
1.如图所示,人骑摩托车做腾跃特技表演,以1.0m/s的初速度沿曲面冲上高0.8m、顶部水平的高台,若摩托车冲上高台的过程中始终以额定功率1.8kW行驶,经过1.2s到达平台顶部,然后离开平台,落至地面时,恰能无碰撞地沿圆弧切线从A点切入光滑竖直圆弧轨道,并沿轨道下滑.A、B为圆弧两端点,其连线水平.已知圆弧半径为R=1.0m,人和车的总质量为180kg,特技表演的全过程中不计一切阻力(计算中取g=10m/s2,sin53°=0.8,cos53°=0.6).求:
即
x= 3.2m
(3)F与位移x的关系图线围成的面积表示F所做的功,即
对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
WF−μmgxm=0
代入数据得:
xm=10m
8.如图所示,BC为半径等于 m竖直放置的光滑细圆管,O为细圆管的圆心,在圆管的末端C连接倾斜角为45°、动摩擦因数μ=0.6的足够长粗糙斜面,一质量为m=0.5kg的小球从O点正上方某处A点以v0水平抛出,恰好能垂直OB从B点进入细圆管,小球从进入圆管开始受到始终竖直向上的力F=5N的作用,当小球运动到圆管的末端C时作用力F立即消失,小球能平滑地冲上粗糙斜面.(g=10m/s2)求:
(1)滑雪运动员沿山坡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a;
(2)滑雪运动员沿山坡下滑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f;
(3)滑雪运动员在全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Wf.
【答案】(1)4m/s2(2)f = 70N (3)1.75×104J
【解析】
【分析】
(1)运动员沿山坡下滑时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时间和位移,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求出下滑的加速度.
(1)人和车到达顶部平台的速度v;
高中物理 选修三(2019)第三章 热力学定律 第1节 功、热和内能的改变练习(含答案)
![高中物理 选修三(2019)第三章 热力学定律 第1节 功、热和内能的改变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4ebd3128ea81c759f578ab.png)
功、热和内能的改变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金属筒内装有与外界温度相同的压缩空气,打开筒的开关,筒内高压空气迅速向外逸出,待筒内外压强相等时,立即关闭开关。
在外界保持恒温的条件下,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再次打开开关,这时出现的现象是()A.筒外空气流向筒内B.筒内空气流向筒外C.筒内外有空气变换,处于动态平衡,筒内空气质量不变D.筒内外无空气交换2.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达到热平衡后,它们具有相同的物理量是() A.质量B.密度C.温度D.重力3.关于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效果上是等效的B.只要物体的温度不变,它的内能就不变C.每个分子的内能等于这个分子的势能和动能的总和D.焦耳通过大量实验提出了热和能的当量关系4.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B.只有通过热传递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C.对同一物体的不同物态,固态比液态的内能大D.在物体内相邻的分子与分子之间距离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5.热传递的实质是()A.内能多的物体把热量传递给内能少的物体B.热量多的物体把热量传递给热量少的物体C.高温物体把热量传递给低温物体D.质量大的物体把热量传递给质量小的物体6.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密封在绝热(即与外界不发生热交换)容器中,容器内装有一可以活动的绝热活塞.今对活塞施以一竖直向下的压力F,使活塞缓慢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后,气体的体积减小.若忽略活塞与容器壁间的摩擦力,则被密封的气体( )图13-2-4A.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内能减少B.温度降低,压强增大,内能减少C.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内能增加D.温度降低,压强减小,内能增加7.绝热过程中,外界压缩气体做功20J,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气体内能一定增加20J B.气体内能增加必定小于20JC.气体内能增加可能小于20J D.气体内能可能不变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通过做功,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B.气体被压缩时,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少C.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D.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动能的总和,就是物体的内能9.关于温度和内能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温度升高,则物体每一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B.不计分子之间的分子势能,质量和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具有相同的内能C.1g100℃水的内能小于1g100℃水蒸气的内能D.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也就是说做功和热传递的实质是相同的10.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包括物体运动的动能B.0℃C的水结冰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减小C.提起重物,因为提力做正功,所以物体内能增大D.摩擦冰块使其融化是采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二、多选题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一块品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是非晶体B.晶体的分子(或原子、离子)排列是有规则的C.单晶体和多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D.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压强为零E.热量总是自发地从分子平均动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分子平均动能小的物体12.对内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系统的内能是由物质的质量,种类及状态参量温度体积决定的B.做功可以改变系统的内能,但是单纯地对系统传热不能改变系统的内能C.若不计分子之间的分子势能,质量和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具有相同的内能D.1g的100℃水的内能小于1g的100℃水蒸气的内能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由摄氏温度t升至2t,对应的热力学温度便由T升至2TB.相同温度下液体中悬浮的花粉小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C.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D.分子间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大,分子间距离越小,分子势能也越小E.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物理性质可表现为各向同性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功和传热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本质不同的物理过程,做功是其他形式的能和内能之间的转化,传热是物体内能的转移B.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大C.物体向外界放热,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大D.物体内能发生了改变,可能是做功引起的,也可能是传热引起的,还可能是两者共同引起的15.关于热量、功和内能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量、功、内能三者的物理意义等同B.热量、功都可以作为物体内能的量度C.热量、功都可以作为物体内能变化的量度D.热量、功、内能的单位相同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B.理想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C.同一种化学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于原子的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D.晶体在熔化时需要吸热,说明品体在熔化过程中分子动能增加E.做功利热传递的本质在于做功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17.在下述现象中没有做功而使物体内能改变的是()A.电流通过电炉而使温度升高B.在阳光照射下,水的温度升高C.铁锤打铁块,使铁块温度升高D.夏天在室内放几块冰,室内温度会降低18.我们用手不断反复弯折铅丝,铅丝被折断的同时温度也升高了,这一事实说明()A.铅丝不吸收热量,温度也能升高B.对物体做功,能使物体内能增加C.做功和热传递对物体内能的改变是等效的D.机械功可以转化成热量,铅丝吸收了热量,温度升高参考答案1.B【详解】因高压空气急剧外逸时,气体没有时间充分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可近似看成绝热膨胀过程。
【高中物理】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问答
![【高中物理】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问答](https://img.taocdn.com/s3/m/c77de1a4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46.png)
【高中物理】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问答【高中物理】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问答温度、热量和内能在热学中很容易混淆,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学生不能正确理解这三个物理量的概念和关系。
1.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吗?不总是。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个:一是热传递,二是做功。
因此,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因为吸收热量,也可能是对物体做了功。
钻木取火、用锯锯木头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物体的温度升高的。
因此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2.如果一个物体吸收热量,它的温度会上升吗?不一定。
当一个物体吸收热量而不在外部工作时,内部能量肯定会增加,但温度不一定会增加。
例如,当晶体熔化时,它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保持不变。
另一个例子是,水在沸腾时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在沸点时温度保持不变。
因此,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上升。
3.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吗?当然。
温度越高,物体内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快,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物体的内能就越多。
因此物体温度的变化,一定会引起内能的变化。
4.物体的温度是否随着能量的增加而升高?不一定。
当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或外界对该物体起作用时,该物体的内能增加,但该物体的温度不一定增加。
例如,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以及液体的沸腾过程都会改变内能,但温度不变。
5.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吗?不总是。
改变物体的内能可以通过“做功”和“热传递”两种途径,而且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因此物体的内能增加,不一定是物体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6.如果一个物体吸收热量,它的内能必然增加吗?一定。
热量是物体在传热过程中内能变化的量度。
当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其内部能量增加。
当一个物体释放热量时,它的内能减少。
因此,物体的吸热或放热必然引起内部能量的变化。
小结:温度变化,内能一定变化;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内能一定变化。
而其它情况加“一定”都是错误的。
高中物理热学实验试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热学实验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a0273d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f0.png)
高中物理热学实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温度是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它与物体的哪个属性有关?A. 压力B. 体积C. 分子热运动的快慢D. 质量答案:C2.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能量守恒,其数学表达式为:A. ΔU = Q + WB. ΔU = Q - WC. ΔU = W - QD. ΔU = Q / W答案:B3. 以下哪种情况下,物体的内能会增加?A. 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B. 放出热量同时对外做功C. 吸收热量同时不做功D. 放出热量同时不做功答案:C二、填空题4. 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了热的传导具有________方向性,即热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答案:单向5.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 PV = nRT,其中P代表压强,V代表体积,n代表物质的量,R是________常数,T代表温度。
答案:气体三、简答题6. 简述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并给出转换公式。
答案: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是T = t + 273.15 K,其中T是热力学温度,单位是开尔文(K),t是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C)。
四、计算题7. 一个理想气体在等压过程中,体积从V1 = 2m³变化到V2 = 3m³,压强P = 1 atm。
求气体在这个过程中所做的功W。
答案:根据理想气体做功的公式W = PΔV,首先计算体积变化ΔV = V2 - V1 = 3m³ - 2m³ = 1m³。
由于是等压过程,压强P = 1 atm = 101325 Pa。
带入公式得W = 101325 Pa × 1m³ = 101325 J。
五、实验题8. 实验目的:探究气体的等容变化过程中温度与压强的关系。
实验器材:定容容器、温度计、压强计、加热器。
实验步骤:a. 将一定量的气体充入定容容器中,并记录初始压强和温度。
b. 使用加热器对容器内的气体进行加热,观察并记录压强的变化。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考试题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060ae48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be.png)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B.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C. 物体的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D. 只有理想气体才有内能2. 关于机械波的波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波长就是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B. 波长是相邻的波峰之间的距离C. 波长是相邻的波谷和波峰交替出现的最小距离D. 波长等于相邻波的位移的差的一半3. 关于电场强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场强度的大小与检验电荷所带的电荷量成正比B. 电场强度的方向就是检验电荷所受的电场力的方向C. 电场强度是反映电场本身性质的物理量,与检验电荷的存在无关D. 匀强电场中任意两点的电场强度一定相等4. 关于磁场和磁感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所以磁场是不存在的B. 电流周围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无关C. 磁感线可以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磁感线在磁场中相交D. 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通过导体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5. 关于功和能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做功越多,物体的能就越大B.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力做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C. 功和能的单位相同,它们的物理意义也相同D. 使用省力机械可以省功。
因此省力机械可以提高机械效率6. 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气体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无关B.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直接反映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 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D. 分子间的引力总是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增大,斥力减小7. 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气体向真空的自由膨胀是可逆的B.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绝热膨胀时对外做功,气体内能减小C. 空调机既能制热又能制冷,这不遵循热力学第二定律D. 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热量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8. 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由$P = \frac{W}{t}$可知,功率与时间成正比B. 由$P = Fv$可知,当速度增大时,汽车的牵引力随之增大C. 由$P = \frac{W}{t}$可知,只要知道$W$和$t$就可求出任意时刻的功率D. 由$P = Fv$可知,汽车的输出功率恒定时牵引力也恒定。
【人教版】2020高中物理 第7章 分子动理论 第5节 内能课堂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3-3
![【人教版】2020高中物理 第7章 分子动理论 第5节 内能课堂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3-3](https://img.taocdn.com/s3/m/474d1a4edd36a32d72758167.png)
第七章第五节内能基础夯实一、选择题(1~2题为单选题,3~6题为多选题)1.(江苏苏州高新区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关于分子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物体体积增大,分子势能一定增大B.气体分子的距离增大,分子间的势能减小C.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时,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大D.分子间表现为斥力时,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大解析:物体的体积增大,分子的平均距离增加;如果分子力是斥力,则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故A错误;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则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故B错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时,距离减小时,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故C错误;分子力表现斥力时,距离减小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故D正确。
2.(山东潍坊市2016年高二下学期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温度越高,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B.温度升高,物体内的每一个分子的热运动速率都增大C.当氢气和氧气的温度相同时,它们分子的平均速率相同D.随着低温技术的发展,可以使温度逐渐降低,并最终达到绝对零度解析: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但是其中个别分子的动能有可能减小,A对、B错,温度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相等,但氢气和氧气的分子质量不同,它们的分子平均速率不同,C错;绝对零度不可能达到,D错。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D )A.在10℃时,一个氧气分子的分子动能为E k,当温度升高到20℃时,这个分子的分子动能为E k′,则E k′<E k B.在10℃时,每个氧气分子的温度都是10℃C.在10℃时,氧气分子平均速率为v1,氢气分子平均速率为v2,则v1<v2D.在任何温度下,各种气体分子的平均速度都为零解析:单个分子的动能、速率是随时变化的,因而是没有意义的,温度是大量分子做热运动时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对单个分子也是没有意义的。
高中物理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 第5节 内能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3
![高中物理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 第5节 内能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3](https://img.taocdn.com/s3/m/50669a9f227916888586d743.png)
第5节 内能1.知道什么是分子动能,知道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
2.知道什么是分子势能,知道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和物体体积的关系。
3.知道什么是内能,知道决定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一、分子动能 1.定义:分子由于□01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而具有的能。
2.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所有□02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的□03平均值。
3.温度的微观意义:温度是□04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二、分子势能1.定义:分子间由于存在□01分子力,因此分子组成的系统具有由分子间的□02相互位置决定的势能,这种势能叫做分子势能。
2.分子势能的决定因素(1)微观上:分子势能与分子之间的□03距离有关。
(2)宏观上:分子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04体积有关。
三、内能1.定义: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01动能与□02分子势能的总和。
2.决定因素(1)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由□03温度决定。
(2)分子的势能与物体的□04体积有关。
(3)物体的内能由□05物质的量、□06温度、□07体积共同决定。
判一判(1)温度高的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大。
( )(2)分子势能可以为正值、负值、零值。
( )(3)物体所处的位置越高,分子势能就越大,内能也越大。
( )提示:(1)√(2)√(3)×课堂任务对分子动能的理解1.单个分子的动能由于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在某时刻物体内部各个分子的动能大小不一,就是同一个分子,在不同时刻的动能也是不同的,所以单个分子的动能没有意义。
2.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1)热现象研究的是大量分子运动的宏观表现,有意义的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
(2)温度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这是温度的微观意义,在相同温度下,各种物质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都相同,由于不同物质分子的质量不一定相同,因此相同温度时不同物质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不一定相同。
物体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剧。
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但并不是每一个分子的动能都变大。
同步练习:7_5 内能(解析版)
![同步练习:7_5 内能(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5b6492ea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89.png)
预习+知识梳理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学案 第七章:分子动理论7.5 内能 一、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1.气体的三个状态参量:压强p 、体积V 、温度T .2.等温变化: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其压强与体积变化时的关系.3.实验探究(1)实验器材:铁架台、注射器、气压计、刻度尺等.(2)研究对象(系统):注射器内被封闭的空气柱.(3)实验方法:控制气体温度和质量不变,研究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4)数据收集:压强由气压计读出,空气柱长度由刻度尺读出,空气柱长度与横截面积的乘积即为体积.(5)数据处理:以压强p 为纵坐标,以体积的倒数1V 为横坐标作出p -1V 图象.图象结果:p -1V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6)实验结论:压强跟体积的倒数成正比,即压强与体积成反比.二、玻意耳定律1.内容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p 与体积V 成反比.2.公式 pV =C 或p 1V 1=p 2V 2.3.条件气体的质量一定,温度不变.4.气体等温变化的p -V 图象气体的压强p 随体积V 的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图线的形状为双曲线,它描述的是温度不变时的p -V 关系,称为等温线.一定质量的气体,不同温度下的等温线是不同的.图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增大时,其分子势能一定增大B .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增大时,其分子势能一定减小C .物体的体积增大时,其分子势能一定增大D .0℃的水变成0℃的冰时,体积增大,分子势能减小【答案】D【详解】AB .若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在大于r 0(r 0约为10-10 m )的范围内增大,由于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分子间平均距离增大时,分子力对分子做负功,分子势能将增大。
若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在小于r 0的范围内增大,由于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分子间平均距离增大时,分子力对分子做正功,分子势能将减小,选项A 、B 错误;C .由于物体的体积随分子间的平均距离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其分子势能随分子距离的变化,与分子势能随物体的体积的变化规律相同,选项C 错误;D .水在0℃~4℃的范围内温度升高时,表现出反常膨胀的特性,温度升高,体积反而减小,0℃的冰体积最大,0℃的水变成0℃的冰时,由于要放热,而且温度不变,所以水的分子势能减小,选项D 正确。
高中物理热学练习题(含解析)
![高中物理热学练习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781a062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9d.png)
高中物理热学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两类永动机和热力学的两个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违反了热力学第一定律B .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C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做功不一定改变内能,热传递也不一定改变内能,但同时做功和热传递一定会改变内能D .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完全变成功是可能的2.下列关于系统是否处于平衡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将一根铁丝的一端插入100℃的水中,另一端插入0℃的冰水混合物中,经过足够长的时间,铁丝处于平衡态B .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这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处于非平衡态C .0℃的冰水混合物放入1℃的环境中,冰水混合物处于平衡态D .压缩密闭容器中的空气,空气处于平衡态3.分子直径和分子的质量都很小,它们的数量级分别为( )A .102610m,10kg d m --==B .102910cm,10kg d m --==C .102910m,10kg d m --==D .82610m,10kg d m --==4.下列现象中,通过传热的方法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打开电灯开关,灯丝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B .太阳能热水器在阳光照射下,水的温度逐渐升高C .用磨刀石磨刀时,刀片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D .打击铁钉,铁钉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5.图甲是一种导热材料做成的“强力吸盘挂钩”,图乙是它的工作原理图。
使用时,按住锁扣把吸盘紧压在墙上(图乙1),吸盘中的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被挤出一部分。
然后把锁扣缓慢扳下(图乙2),让锁扣以盘盖为依托把吸盘向外拉出。
在拉起吸盘的同时,锁扣对盘盖施加压力,致使盘盖以很大的压力压住吸盘,保持锁扣内气体密闭,环境温度保持不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锁扣扳下后,吸盘与墙壁间的摩擦力增大B .锁扣扳下后,吸盘内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增大C .锁扣扳下过程中,锁扣对吸盘中的气体做正功,气体内能增加D .锁扣扳下后吸盘内气体分子数密度减小,气体压强减小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对外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小B .分子势能一定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加而增加C .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说明蜂蜡是晶体D .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变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变为晶体7.在汽缸右侧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压强与大气压强相同。
高中物理12第一章分子动理论内能(含解析)
![高中物理12第一章分子动理论内能(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c59c857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6e.png)
高中物理12第一章分子动理论内能(含解析)一、单选题1.一开口向下导热平均直玻璃管,通过细绳悬挂在天花板上,玻璃管下端浸没在固定水银槽中,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h ,下列情形中能使细绳拉力增大的是()A.大气压强增加B.环境温度升高C.向水银槽内注入水银 D.略微增加细绳长度,使玻璃管位置相对水银槽下移2.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B.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内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C.物体从外界吸取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D.气体的温度升高,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3.下列现象中,最能恰当地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的是()A.气体容易被压缩B.高压密闭的钢管中的油从筒壁渗出C.两块纯洁的铅块紧压后合在一起 D.滴入水中的墨汁微粒向不同方向运动4.如图所示,密闭气缸左侧导热,其余部分绝热性能良好,绝热轻活塞K把气缸分隔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K与气缸壁的接触是光滑的,两部分中分别有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同种气体a和b ,气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力可忽略,当外界环境温度缓慢降低到某一值的过程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a的体积减小,压强降低B.b的温度降低C.散失热量后a的分子热运动比b的分子热运动猛烈D.a减少的内能大于b减少的内能5.关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气体温度升高,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B.当气体温度升高,气体的内能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C.当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D.当气体在绝热条件下膨胀,气体的温度一定降低6.关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面表述正确的是()A.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时,压强一定增大 B.等温压缩过程,气体压强一定增大C.等容变化过程,气体温度一定不变 D.压强增大,体积一定减少7.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1变化到状态2,其P﹣图像为倾斜直线,下述正确的是()A.密度不变 B.压强不变 C.体积不变D.温度不变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手捏面包,面包的体积缩小了,证明分子间有间隙B.煤堆在墙角时刻长了,墙内部也变黑了,证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C.打开香水瓶后,专门远的地点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封闭在容器中的液体专门难被压缩,证明分子间有斥力9.关于固体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固体都具有固定的熔点B.固体和液体之间形成的附着层只有收缩的可能C.只有单晶体具有固定的几何外形,多晶体和非晶体都不具有固定的几何外形D.晶体具有固定的几何外形,非晶体不具有固定的几何外形10.下列关于温度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物体温度升高了200 K ,也确实是升高了200℃B.某物体温度升高了200℃,也确实是升高了473 KC.﹣200℃比﹣250℃温度低D.200℃和200 K的温度相同11.气体温度升高,则该气体()A.每个分子的体积都增大B.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C.速率大的分子数量增多D.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二、多选题1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A.先等压膨胀,再等容降温,其温度必低于起始温度B.先等温膨胀,再等压压缩,其体积必小于起始体积C.先等容升温,再等压压缩,其温度有可能等于起始温度D.先等容加热,再绝热压缩,其内能必大于起始内能13.当氢气和氧气的质量和温度都相同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种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相等B.氢气分子的平均速率大于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C.两种气体分子热运动的总动能相等 D.两种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相等14.1g、100℃的水与1g、100℃的水蒸气相比较,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的平均动能与分子的总动能都相同 B.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分子的总动能不同C.内能相同D.1g、100℃的水的内能小于1g、100℃的水蒸气的内能15.把墨汁用水稀释后取出一滴放在显微镜下观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显微镜下既能看到水分子也能看到悬浮的小炭粒,且水分子不停地撞击炭粒B.小炭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确实是所说的布朗运动C.越小的炭粒,运动越明显D.在显微镜下看起来连成一片的液体,实际上确实是由许许多多的静止不动的水分子组成的16.关于封闭的某种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压强是由气体的重力产生的B.气体温度不变,压强可能增大C.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增大,体积减小,压强一定增大D.压强与体积成反比E.单位体积分子数增多,气体的压强可能减小17.某种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气体分子速率分布曲线如图所示,图中f (v)表示v处单位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百分率,由图可知()A.气体的所有分子,其速率都在某个数值邻近B.某个气体分子在高温状态时的速率可能与低温状态时相等C.高温状态下大多数分子的速率大于低温状态下大多数分子的速率D.高温状态下分子速率的分布范畴相对较小三、填空题18.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________ ,我们把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物体的内能练习
A级抓基础
1.下列物理量与物体的内能无关的是( )
A.物体的温度B.物体的体积
C.质量D.物体的运动速度
解析:物体的内能与温度、体积以及所含的分子数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所以D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D
2.(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的动能与分子的势能的和叫作这个分子的内能
B.物体的分子势能由物体的温度和体积决定
C.物体的速度增大时,物体的内能可能减小
D.物体做减速运动时其温度可能增加
解析: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A错误;宏观上,物体的分子势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温度无关,B错误;物体的内能与其速度无关,所以物体的速度增大,内能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速度减小,其温度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C、D正确.
答案:CD
3.下列有关“温度”的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反映了每个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B.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C.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D.温度升高时物体的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将增大
解析: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而对某个确定的分子来说,其热运动的情况无法确定,不能用温度反映.故A、D错而B对;温度不升高而仅使分子的势能增加,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
答案:B
4.一块10 ℃的铁和一块10 ℃的铝相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铁的分子动能之和与铝的分子动能之和相等
B.铁的每个分子动能与铝的每个分子的动能相等
C.铁的分子平均速率与铝的分子平均速率相等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解析:两物体的温度相等时,说明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相等,因为温度是分子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由于没有说明铁与铝的质量,只有当它们所含分子数目相等,分子动能才相等,故A错;分子平均动能相等,但对每个分子而言,它运动的速率是变化的,且每个分子的速率都是不同的,所以每个分子的动能相等的说法不正确,故B错;虽然分子的平均动能相等,但铁分子、铝分子质量不等,因此分子
平均速率不等,M铝<M铁,-
v 铝>
-
v 铁,所以C错.
答案:D
5.(多选)如图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 p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r大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B.当r小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C.当r等于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
D.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
解析:分子间距等于r0时分子势能最小,即r2=r0.当r小于r1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当r大于r1小于r2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当r大于r2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所以A错,B、C正确.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斥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D错误.
答案:BC
B级提能力
6.(多选)当氢气和氧气的质量和温度都相同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种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相等
B.氢气分子的平均速率大于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
C.两种气体分子热运动的总动能相等
D.两种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相等
解析:由于不考虑分子间作用力,氢气和氧气只有分子动能,温度相同,它们的平均动能相同,而氢气分子摩尔质量小,质量相等时,氢气分子数多,所以氢气内能多.故A正确,C错误;氢气分子的质量比氧气的分子质量小,平均动能相同时,氢气分子平均速率大.故B正确,D错误.
答案:AB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有内能,就一定有机械能
B.一个物体没有机械能,但一定有内能
C.物体的内能永远不会为0
D.物体的内能和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它们可以相互转化
解析:一个物体有内能,但物体不一定运动、不一定被举高或发生形变,所以不一定有机械能,故A说法不正确.因为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所以一个物体没有机械能时,不论温度高低,一定有内能,故B说法正确.因为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没有内能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故C说法正确.物体的内能和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它们可以相互转化,故D说法正确.
答案:A
8.(多选)夏天,如果将自行车内胎充气过足,又放在阳光下受暴晒,车胎极易爆裂.关于这一现象有以下描述(暴晒过程中内胎容积几乎不变)正确的是( ) A.车胎爆裂,是车胎内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分子间斥力急剧增大的结果
B.在爆裂前过程中,气体温度升高,标志着每一个气体分子速率都增大了
C.在爆裂的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势能增加
D.在车胎突然爆裂的瞬间,气体内能减少
解析:在判断内能变化过程中若不能直接从内能的决定因素进行判断,则可从做功与能量的转化关系进行判断.车胎爆裂是由车胎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的原因,故A错误;气体温度升高,只能是平均速率增大,对于其中个别分子速率可能会减小,故B错误;爆裂的过程中,气体分子间距增大,由于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远大于平衡位置间距离,故此过程势能增加,则C正确;车胎突然爆裂的瞬间,气体要对外做功,根据做功与能量变化关系可知,气体的内能减小,故D正确.答案:CD
9.对于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热后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降低温度后,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
B.受热后物体膨胀,体积增大,分子势能增大,收缩后,体积减小,分子势能减小,分子的平均动能不会改变
C.受热膨胀,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体积增大,分子势能也增大.遇冷收缩,温度降低,分子平均动能减小;体积减小;分子势能也减小D.受热膨胀,分子平均动能增大,分子势能也增大;遇冷收缩,分子平均动能减小,但分子势能增大
解析: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加,反之,温度降低,分子平均动能减小,而体积与分子势能间关系复杂,因而选A.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