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年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情况统计(1979-2007)

合集下载

2007年环境状况公报

2007年环境状况公报

综述2008-11-1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现予公布2007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部长二○○八年六月四日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图为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作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新华社记者摄2007年4月27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图为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摄2007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污染减排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采取综合措施,加快污染治理,推动力度进一步加大,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实,污染减排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实现双下降,环保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保工作。

胡锦涛总书记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强化依法管理,加大治理力度,努力实现总量控制目标。

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的通知》、《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等一系列重要文件。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党章,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二是污染减排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比上年分别下降3.2%、4.7%,首次实现双下降。

三是着力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

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打击违法排污企业取得积极进展。

深入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区专项执法检查,对饮用水源地进行了基础情况调查。

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全面启动。

积极应对、妥善处置了各类突发环境事件。

四是采取“区域限批”措施,从发展源头控制污染。

暂停10市、2县、5个开发区和4个电力集团的环评审批,震慑了环境违法行为。

五是进一步完善环境法律、经济政策和标准体系。

修订《水污染防治法》,确定淘汰重污染行业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出台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财税、信贷、贸易、证券、保险、价格政策,发布104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全盘西化思潮的兴衰(1979-2007)

全盘西化思潮的兴衰(1979-2007)

全盘西化思潮的兴衰(1979-2007)摘要: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21世纪的前十年中,全盘西化思潮在中国大陆的兴起与衰落反映了中国当时的历史背景、政治环境和社会变迁。

这一时期,上世纪末的改革开放使得西方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全盘西化思潮应运而生,其主要特征是倡导尽快摒弃传统文化,从根本上改造中国社会和人民的意识形态,全面引进西方的政治体制、人文思想、经济模式等现代化的理念和制度。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全盘西化思潮开始受到挑战,并且逐渐萎缩和消亡。

本文将从全盘西化思潮的兴起、盛行和衰落三个主要阶段来探讨其历史进程、主要内容以及最终的失败原因。

就其兴起而言,1979年至1990年期间,尤其是“八五”计划期间,全盘西化思潮在经济上取得了显著成果,市场化改革和私有企业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同时,改革开放也在思想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就其盛行而言,1990年至2000年期间,全盘西化思潮中的文化部分、教育部分如火如荼地发展,带动了中国社会的整体变化,开发了新的商业机会,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但随着新世纪的来临,全盘西化思潮开始遭受外部和内部的一系列挑战,一些反对活动不断兴起,全盘西化思潮在不断消减。

本文探讨三个主要阶段的兴衰过程,分析全盘西化思潮的主要内容及其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影响,同时也探讨了其失败的原因,如社会冲突、社会文化多元性、升级的市场和知识创新等。

这种思潮的兴衰历程,反映了中国当时的历史进程和国家现代化的道路,也对21世纪的中国提出了新的思考和挑战。

关键词:中国、全盘西化思潮、兴衰、历史进程、经济、文化、教育阶段。

全盘西化思潮,顾名思义是指中国在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完全采纳西方的思想和制度,以期推动国家现代化和发展。

然而,这种思潮的提出和实践却存在着多方面的争议和局限性,最终导致其在新世纪开始受到挑战和衰落。

全盘西化思潮兴起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经济改革的需要和国际环境的变迁。

2007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2007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2007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08-08-25 11:10:582007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综合措施推进污染减排,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实现双下降,污染防治由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控,环保历史性转变迈出坚实步伐。

一、是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首次出现“拐点”。

积极推进工程减排和结构减排,认真落实管理减排措施,全国装备脱硫设施的燃煤机组占全部火电机组的比例由2005年的12%提高到48%,城镇污水处理率由52%提高到60%,全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383.3万吨,比2006年下降3.14%;二氧化硫排放量2468.1万吨,比2006年下降4.66%,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实现双下降,首次出现了“拐点”。

二、是让不堪重负的江河湖海休养生息拉开序幕。

制定并组织实施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三峡库区及上游、丹江口库区及上游、黄河中上游、滇池、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提出了让不堪重负的江河湖海休养生息的政策措施,给予水环境人文关怀。

对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进行了全面调查,发布了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取缔关闭了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排污口,依法严厉打击了二级保护区内的违法排污行为。

严密防控和妥善处理水污染事件,保证了群众饮水安全。

三、是从再生产全过程制定环境经济政策,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信贷、价格、贸易等多种经济手段保护环境。

提高了电力、钢铁、石化等13个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准入条件,积极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对总投资近1.5万亿元的377个项目作出了不予审批或暂缓审批的决定。

对全国9000多个新开工项目开展了环保专项清理检查,对不符合环评要求的1194个项目依法予以严肃处理。

进一步严格企业上市环保核查,仅去年就否决或暂缓10家企业84亿元的上市融资申请。

采取“区域限批”、“流域限批”措施,暂停10市、2县、5个开发区和4个电力集团的环评审批。

2007年全国环境统计概要

2007年全国环境统计概要

综 述2007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污染减排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采取综合措施,加快污染治理,推动力度进一步加大,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实,污染减排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实现双下降,环保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2007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556.8亿吨,比上年增加3.7%。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46.6亿吨,比上年增加2.7%。

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310.2亿吨,比上年增加4.6%。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1381.8万吨,比上年减少3.2%。

废水中氨氮排放量132.4万吨,比上年减少6.3%。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1.7%,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2.0%,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

)排放量2468.1万吨,比上年减少4.7%。

2007年,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SO2烟尘排放量986.6万吨,比上年减少9.4%。

工业粉尘排放量698.7万吨,比上年减少13.6%。

氮氧化物排放量1643.4万吨,比上年增加7.8%。

工业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为86.3%,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

2007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7.6亿吨,比上年增加15.9%;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1196.7万吨,比上年减少8.1%。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62.1%,比上年增加1.8个百分点。

2007年,全国共有城市污水处理厂1258座,比上年增加319座。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49.1%,比上年提高5.3个百分点。

截至2007年底,我国已建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531个,总面积15188.2万公顷。

2007年,全国排污费征收总额达到173.6亿元,比上年增加20.5%。

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3387.6亿元,比上年增加32.0%,占当年GDP的1.36%。

1.1 统计企业基本情况2007年,对106457家工业企业进行了重点调查统计,对其他非重点调查统计企业污染排放量按比率作了估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