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土地使用相容性研究共55页

合集下载

深圳土地混合使用指引-编写说明(试行稿)

深圳土地混合使用指引-编写说明(试行稿)

关于《深圳市法定图则土地混合使用指引》(试行稿)的编写说明自1998年我市确定法定图则制度以来,法定图则成为我市城市建设的主要依据和规划管理的重要抓手。

随着我市新一轮改革发展和城市建设“创新发展、转型发展、低碳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形势,对法定图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我市法定图则制度实施过程中也表现出刚性过强、弹性不足的问题,有必要对相关技术标准进行研究和完善,以适应宏观发展要求和微观市场发展趋势。

一、编制目的与意义土地混合使用是近年国内外发达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重点方向,其成功经验证明,土地混合使用有利于鼓励土地集约使用,有利于产业升级转型,有利于减少交通需求以及城市内涵品质的提升再造。

我市近年法定图则管理的过程中,也充分体现出土地混合使用的趋势。

据有关统计分析,我市2008-2009年法定图则委员会审议已批法定图则个案修改案例中,审议事项中61%与用地性质调整以及土地混合使用有关。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以下简称《深标》)作为我市法定图则编制的核心技术标准,是法定图则编制与管理的核心依据,但是其城市用地分类、分级较为僵硬,土地混合使用缺乏规范要求,难以适应土地混合使用的要求。

而《深标》修订的程序较为严格、过程与时间较长,难以满足近期法定图则编制与审批、实施与管理的要求,因此组织编写本指引。

二、编制过程2009年8月,按照委员会安排,地区规划处开始组织编制本指引。

2009年11月,地区规划处就本指引的征求意见稿,征求相关处室、分局的意见与建议。

2009年12月,本指引修改后再次征求相关处室、分局的意见和建议。

2009年12月18日,薛峰副主任主持第73次委技术委员会,审议并原则通过本指引,要求进一步研究与《深标》关系,完善项目内容的表述与编排,广泛征求意见并修改完善后报主任办公会审议。

2010年3月,许勤市长听取我市法定图则工作汇报,认为本指引作用和意义重大,要求全力推进制订工作。

2010年5月,地区规划处就本指引的征求意见稿,征求相关处室、分局的意见与建议。

深圳市用地现状测绘报告

深圳市用地现状测绘报告

深圳市用地现状测绘报告项目名称:南头城股份有限公司收地用地单位:南头城股份有限公司第七发展部宗地号:用地位置:南山区同乐村与宝安区交界处二线公路东委托单位:深圳市征地拆迁办公室年月日2007年09月28日目录1. 项目概况 (1)1.1 委托单位 (1)1.2 项目要求 (1)1.3 项目地点 (1)1.4 项目时间 (1)1.5 报告说明 (1)2. 测绘说明 (1)2.1 技术依据 (1)2.2 坐标系统 (1)2.3 测量仪器 (1)2.4 质量保证 (1)2.4.1 质量目标 (1)2.4.2 保证体系 (1)3. 果林分户面积测量 (2)3.1 控制测量 (2)3.2 收地范围果林面积测量 (3)3.2.1 土地边界的现场确定 (3)3.2.2 测量方法 (3)3.2.3 果林边界点坐标表 (3)3.2.4 面积计算 (29)4. 地面建筑物与地面构筑物、附着物测绘 (33)4.1 建筑物与地面构筑物、附着物编号 (33)4.2 建筑物现状测绘 (33)4.2.1 测绘方法 (33)4.2.2 测绘成果 (34)4.3 构筑物现状测绘 (34)4.3.1 测绘方法 (34)4.3.2 测绘成果 (34)5. 工作量统计 (34)6. 附件 (34)1.项目概况1.1委托单位深圳市征地拆迁办公室。

1.2项目要求(1)测量收地范围各农户的果林分户面积;(2)收地范围内建筑物及其附着物查丈。

1.3项目地点南山区同乐村与宝安区交界处二线公路东。

1.4项目时间2007年06月14日~07月20日。

1.5报告说明本报告出具时间以封面盖章日期为准。

2.测绘说明2.1技术依据(1)《城市测量规范》(CJJ8-99);(2)《房产测量规范》(GB/T 17986.1-2000 );(3)《房屋建筑面积测绘技术规范》( SZJG/T22-2006 );(4)《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

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系统分析

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系统分析
维普资讯
中国人 口・ 资源与环境 20 (6年 第 1 / 6卷 第 6期
C N OP L I R S R K; N E V R ME T V 11 HI A P U ATON. E OU C  ̄A D N I ON
中图分类号
有关 L C U C驱动 力的研 究足探 索 L C U C及其 驱动 机 制 的核心 问题 』 目前 有关 这 方 面 的研 究 多 数 局 限 于定 】 。
l34 l。72 北 纬 2 。65 ” 25 4” 总面 积  ̄54 ~I43 1 4 22 9 ~2。 l 9,
摘要
以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 系统为例 。 用灰色关联方法确 定影响土地 利用变化 的驱 动 因子并判别 其最大驱动 力, 果表 结
明: 深圳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变化与外资利用额的关联系数最大 。 达到 0. 9 . 8 1其次为基础 建设 投资额 、 4 第三产业产值、 工业 总产值 及总 人口数量 ; 耕地 、 林地、 荒地、 水域面积变化则与城市化率的关联系数 最大。以 19 —19 9 1 99年 间的建设用地面 积作为灰色 系统特征数
据序列. 选取与 其关联 系数 最大的五个驱动因子序列数据作为 相关因素数据 系列 . 建立 G 16 模型 . M( . ) 结果表明 : 该模型 的计算值和
实际值的相对误差最大为 l .1 最小为 一0 2 %. 11%。 .5 平均相对误差也只有 34 %; .1 检验 结果表明.00—20 20 04年的模拟值与检验值 的 平均相对误差仅为 3 7 %. .4 模拟精度较高 . 因而可以利用该模 型预 测深圳 市建设 用地 的增长规模 。 关键词 灰 色关联分析 : M(. 模型 : G 1N) 土地利用变化 ; 动力系统 ; 驱 深圳市 F0 .; 11 3 12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02—20 . 60 14 20 )6—02 c0 14—0 5

面向深圳市的土地用途分类思考——一个整合我国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的思路

面向深圳市的土地用途分类思考——一个整合我国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的思路

关健词: 深圳市: 房地合一; 地川途 ; 上 分类; 思路
中图分类号:312 F0_3
文献标识码: 0
深圳市房地产管理的房地关系原则是“ 房地合 房随地走”在行政体制土己形成规划、 , 国土、 房 产的统 管理架构, 地管理的内涵在实践上也扩 卜 展到与规划、 房产管理相互关联 、 相互依托的辨证统 关系 来 因此深圳的 七 卜 地利用分类不仅要符合 土地利用、 上地经济、 七地管理的客观规律和要求, 咖且要与规划、 房产管理规律和要求 相协调。寻求 L们内在的统一性是深圳 市十地利用分类实践的前 提, 而它们之问内在的统 一 , 性 则是贯彻“ 房地合 , ” 原则的基础和深圳市土地利用分类的出发点 能够 制定和运用土地及房屋分类的统一标准是深圳市规 划、 、 国土 房地产管理工作者多年的共识和愿t p 1 目 前我国土地与房屋分类的状况及局限性
际利用状况的情况。 33 地价测算中土地及房屋类别的归类 . 由于地价测算系统考虑的标准是土地收益, 其
它是形成“ 房地合一” 原则下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的出发点, 也是深圳市土地用途分类的立足点。 3 深圳市房地产管理中土地、 房屋分类的运用
31 用地方案图的土地用途定位 .
在深圳, 出让 士地 , 包括土地采取协议、 招标或
类的代码
存在以土地的存在为前提, 房屋的权益从属于土地 的权益 然而从 土地利用的角度看, 对于有房屋的 土地, 在承认房屋从属于土地的同时, 我们也应承认 房与地在用途 卜 的统一性: 土地的利用因房屋用途 而得到具体的体现; 房屋的功能反映着人们对土地 刊M- 不同需要。不同用途的房屋满足人们的不同 w 1
土地和房屋管理的分离带来土地与房屋分类自 成体系, 客观上执行的两套标准造成实践 L 的房地 管理的相对分离, 导致深圳市“ 房地合一” 的房地产

深圳市公园绿地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深圳市公园绿地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深圳市公园绿地土壤理化性质研究作者:杨积涛许静蔡江桥王晖戴耀良史正军冯世秀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9年第18期摘要为了研究深圳公园绿地土壤理化性质,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以深圳市5个主要公园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土壤容重、土壤质地、pH、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全盐量和总硫等土壤理化性质。

结果表明,深圳市土壤偏紧,土壤质地为粉砂质壤土,土壤pH为6.2~7.0,有机质含量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磷含量处于很低的水平,而钾含量处于极低水平,远低于园林绿地种植的最低标准。

关键词深圳市;公园绿地;土壤;理化性质中图分类号S1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9)18-0052-04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18.013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Study on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henzhen Park GreenlandYANG Ji-tao, XU Jing, CAI Jiang-qiao et al(Key Laboratory of Southern Subtropical Plant Diversity, Shenzhen Fairy Lake Botanical Garde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4)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il in Shenzhen Park Greenland, on the basis of a large number of investigations, five major parks in Shenzhen were studied, soil bulk density, soil texture, pH, organic matter, total nitrogen, total phosphorus, available phosphorus, total potassium, available potassium, total salt and total sulfur and other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we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il in Shenzhen was relatively tight, the soil texture was silty loam, the pH of the soil was 6.2 - 7.0, the content of organic matter was in the lower middle level, the content of phosphorus was in the low level, and the content of potassium was in the very low level, far lower than the minimum standard of landscape planting.Key wordsShenzhen;Park greenland;Soil;Physicochemical property城市綠地是指用以栽植树木花草、布置配套设施,并由绿色植物所覆盖,且赋以一定功能与用途的城市用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1],包括以绿地为中心的道路绿地、沿岸绿地、公园绿地、住宅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生产绿地等[2]。

深圳市 国土空间土地利用分类标准色系

深圳市 国土空间土地利用分类标准色系

深圳市国土空间土地利用分类标准色系深圳市国土空间土地利用分类标准色系引言:深圳市作为中国的特区之一,以其快速发展和创新精神而闻名。

在过去几十年里,深圳从一个渔村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

随着城市的扩张和人口的增长,对土地的利用变得日益重要。

为了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深圳市制定了国土空间土地利用分类标准色系,以确保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正文:深圳市国土空间土地利用分类标准色系是一套用于划定土地利用类型的颜色系统。

这个系统基于地物特征和土地功能,将土地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并使用特定的颜色来表示每个类别。

这种分类标准色系旨在提供对土地利用的细致了解,并为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提供参考。

在深圳市国土空间土地利用分类标准色系中,每个土地利用类型都有特定的颜色和代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对应的颜色和代码:1. 住宅用地:代表着城市居民住宅区的土地利用,使用浅灰色(#D3D3D3)进行表示。

这种类型的土地主要用于住宅建设和相关设施。

2. 商业用地:代表着商业区域的土地利用,使用深蓝色(#00008B)进行表示。

商业用地主要用于商业中心、购物中心和零售业。

3. 工业用地:代表着工业区域的土地利用,使用土黄色(#CD853F)进行表示。

这种类型的土地主要用于工厂、仓库、加工厂和生产设施。

4. 农业用地:代表着农业区域的土地利用,使用浅绿色(#ADFF2F)进行表示。

这种类型的土地主要用于农田、果园和养殖。

5. 自然保护用地:代表着自然保护区的土地利用,使用深绿色(#006400)进行表示。

这种类型的土地主要用于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

6. 公共设施用地:代表着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土地利用,使用鲜橙色(#FFA500)进行表示。

这种类型的土地主要用于学校、医院、政府机构和交通设施。

除了上述示例外,深圳市国土空间土地利用分类标准色系还包括其他类型的土地利用,如旅游用地、娱乐用地、教育用地等。

每个类型都有其独特的颜色和代表的功能。

深圳市土地整备利益统筹共享机制研究

深圳市土地整备利益统筹共享机制研究

深圳市土地整备利益统筹共享机制研究□ 肖靖宇,戴根平,魏秀月[摘 要]文章从深圳土地管理制度出发,分析以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两大手段为基础的存量土地开发体系所取得的实践成果与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回顾和分析土地整备利益统筹政策的演进历程,深入解析深圳市土地整备利益统筹中“规划引领、土地重划、增值共享”的机制,得出其逻辑核心与成功关键在于尊重产权整合和利益共享,推动规划的落地实施,保证规划的公共利益属性以及实现规划和产权的合一。

希望通过对深圳市土地整备利益统筹共享机制成功经验的总结,为其他城市和地区的存量开发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土地整备;利益共享;存量开发;土地管理制度;深圳[文章编号]1006-0022(2020)16-0038-07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B[引文格式]肖靖宇,戴根平,魏秀月.深圳市土地整备利益统筹共享机制研究[J].规划师,2020(16):38-44.Benefit Integration and Sharing Mechanism of Land Reorganization in Shenzhen/Xiao Jingyu, Dai Genping, Wei Xiuyue[Abstract] Beginning with the land management institution in Shenzhe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erformance and problemsof existing land development through urban renewal and land reorganization. It reviews the evolution of benefit integration in land reorganization, makes an in-depth study on the “planning guidance, land rezoning, added value sharing” mechanism, and concludes the logic core and key to success lies in integration of property rights, benefit sharing, implementation of planning as a public policy, unity of urban plan and land use plan. The experience of benefit integration and sharing in Shenzhen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other cities.[Key words] Land reorganization, Benefit sharing, Existing land development, Land use management institution, Shenzhen了城市存量空间的供给规模。

深圳城市建设用地布局与空间发展研究

深圳城市建设用地布局与空间发展研究

目录第一章深圳市城市建设用地现状分析 ...............................................................................一、全市基本概况.............................................................................................................二、特区城市建设用地现状特征 ....................................................................................三、特区外建设用地的现状特征 .................................................................................... 第二章96《总规》实施的绩效评价...................................................................................一、96《总规》对建设用地规模的控制作用 ................................................................二、96《总规》对城市建设用地结构的指导作用........................................................三、96《总规》对城市建设用地布局的引导作用........................................................四、96《总规》对下层次规划的指导作用 ....................................................................五、96《总规》实施出现偏差的原因分析 .................................................................... 第三章对“十五”计划确定的城市发展目标的认识.......................................................一、“十五”计划确定的城市发展目标 ..........................................................................二、城市建设用地规划需要深入和细化的内容 ............................................................ 第四章规划期(2000~2005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预测................................................一、特区内城市建设用地规模预测 ................................................................................二、特区外城市建设用地规模预测 ................................................................................三、全市城市建设用地总规模及各项指标预测 ............................................................四、2005年城市建设用地控制规模的确定 ................................................................... 第五章城市建设用地发展策略............................................................................................一、未来五年全市建设用地发展目标和思路...........................................................二、主要用地的发展策略 ........................................................................................... 第六章、规划期内城市建设用地计划 ...............................................................................一、特区各类用地建设计划.............................................................................................二、特区外各功能组团建设用地发展计划和重要项目................................................ 第七章保障措施与政策建议................................................................................................一、加强各层次规划的编制和管理 ................................................................................二、调整特区外的行政区划.............................................................................................三、改革财税体制与调整政府投资方向 ........................................................................前言城市建设用地构成了城市用地的主体,这也使得对全市城市建设用地的布局与发展趋势的研究成为本次总体规划检讨工作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深圳土地混合使用指引

深圳土地混合使用指引

深圳市法定图则土地混合使用指引(试行)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二○一○年八月六日1总则1.1 【目的和依据】为鼓励合理的土地混合使用,增强土地使用弹性,规范法定图则的编制与管理,遵照《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及《深圳市法定图则编制技术规定》(以下简称《深标》)制定本指引。

1.2 【与《深标》关系】本指引是《深标》的细化与补充,在城市用地分类的基础上,明确了常用用地性质允许的建设内容、设施类别范围和规模控制要求,并对不同用地性质间的土地混合使用作出规定。

1.3 【适用范围】在法定图则编制中确定用地性质,以及依据法定图则作出规划许可,应遵照本指引。

2用地性质的适建范围2.1 【基本规定】居住用地(R)、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C)、工业用地(M)、仓储用地(W)、广场用地(S2)和绿地(G1、G2)等6类用地性质的适建范围和规模控制要求见《常用用地性质适建范围表》(表一)。

2.2 【规划管理的一般要求】《常用用地性质适建范围表》中“本指引增加的适建范围与控制要求”,在规划许可时需满足相关技术和政策条件,并经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审批,不视为调整法定图则。

3混合用地3.1 【基本规定】在法定图则编制中,当地块的适建范围和控制要求超出《常用用地性质适建范围表》的,应增加相应的用地性质,作为混合用地。

当地块需规划为混合用地时,宜参考《常用土地混合使用引导表》(表二)来确定。

3.2 【基本原则】多种用地性质混合使用,应遵循环境相容、保障公益、结构平衡、以及景观协调等原则。

鼓励各类用地性质与市政公用设施用地、交通设施用地和政府社团用地的混合使用。

鼓励利用地下空间增加用地混合性。

3.3 【用地性质的排列】混合用地的用地性质(用地性质一般采用中类,特殊需要时可采大类)之间用“+”连接,排列顺序原则上按照建筑规模对应的用地性质从多到少排列。

若混合用地中包含市政公用设施、绿地、道路广场、对外交通、政府社团等必须优先保障的用途,应将上述用地性质优先排列。

深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深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SHENZHEN CITY (2009-2020)目 录第一章 总则 (1)第二章 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8)第一节 土地利用战略 (8)第二节 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9)第三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 (13)第一节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3)第二节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优化 (14)第四章 土地利用调控与空间管制 (16)第一节 土地利用调控 (16)第二节 土地利用空间管制 (19)第五章 建设用地节约和集约利用 (23)第一节 建设用地规模减量增长 (23)第二节 新增建设用地控制 (24)第三节 存量建设用地循环利用 (26)第四节 建设用地清退 (29)第五节 合理利用地下空间 (30)第六章 农用地保护与土地生态环境建设 (32)第一节 农用地保护 (32)第二节 优化生态用地结构与布局 (34)第三节 构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36)第七章 规划体系和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 (39)第一节 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39)第二节 中心城区用地规划 (39)第三节 中心城区土地用途分区及空间管制 (40)第八章 土地利用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 (42)第一节 土地整治 (42)第二节 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用地保障 (42)第三节 重大产业用地保障 (45)第四节 围填海开发 (45)第九章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47)第一节 促进土地利用模式转型的政策措施 (47)第二节 完善土地资源管理体制的政策措施 (49)第三节 推进土地资产资本管理 (51)第四节 规划实施监督和技术支撑措施 (53)附表 (56)SHENZHEN CITY (2009-2020)第一章 总则第1条 规划目的为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更好地统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实施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更好发挥深圳经济特区在中国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特区一体化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土地利用的方针、政策,制定本规划。

深圳土地利用的僵局与困境

深圳土地利用的僵局与困境

特别策划7February 2013深圳土地利用的僵局与困境文 / 贺雪峰一深圳是特区,特区的特点是摸着石头过河,允许试,边试边总结经验。

在深圳特区优惠政策推动下,国内外资金有到深圳发展的极大动力,资金的涌入带动了深圳全域的工业化,国家(深圳市区政府)、村庄集体和农民,三个轮子一起转,高端低档一起上,结果就是深圳经济增长速度极快,在很短的时间内其经济总量即达到不可思议的规模。

正是三个轮子一起转,在深圳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其土地资源很快耗尽,土地资源的利用程度远超警戒线,现在基本上已无地可用。

而由此形成的土地利用无规划,和土地权属不规范,以及因为土地利用而产生的各种既得利益和利益刚性,又使得整个深圳市陷入严重的城市无序之中,深圳要实现产业升级,实现城市发展的有序,实现合理的规划目标,面临着调整土地权属的极大障碍和困难。

如何改变目前形成的几乎是混乱无序的土地使用状况,成为深圳能否实现经济转型和城市发展的一个未曾预料到的关键因素。

二深圳形成目前土地乱象的时间起点是在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出台前。

按《土地管理法》(修订)(1998年)第四十三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深圳以及整个珠三角的发展,都以招商引资,“三来一补”为发展起点,基本上是政府和村社集体一起上,调动了各方面招商引资积极性,而农民通过在自己宅基地上建房出租,来获得土地非农使用的租金收益。

按《土地管理法》,深圳土地实践中,违反政策之处甚多,第一,宅基地只能自用,不能流转,宅基地上建房也不能用于经营性目的。

深圳几乎所有农民都建房出租出售;第二,农地需经征收变为国有建设用地,才能用于经营性用途,但深圳只有少部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经过征收变为国有然后进入城市建设用地市场,而多数是不经征收即自建工业园区,自行用于经营性用途,甚至自行流转使用权;第三,耕地若用于建设性用途,必须经由土地部门的严格审批,但深圳目前在仍为农业用途的土地上已经建满厂房和住房,根本就没有农地尤其是根本就没有耕地了;第四,国家每年下达到地方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是不能突破的,但深圳市村社集体自行将集体土地用作建设用途,根本就没有纳入到国家计划范围内。

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系统分析

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系统分析

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系统分析王兆礼;陈晓宏;曾乐春;魏清泉【期刊名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年(卷),期】2006(016)006【摘要】以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系统为例,用灰色关联方法确定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并判别其最大驱动力,结果表明:深圳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变化与外资利用额的关联系数最大,达到0.8491,其次为基础建设投资额、第三产业产值、工业总产值及总人口数量;耕地、林地、荒地、水域面积变化则与城市化率的关联系数最大.以1991-1999年间的建设用地面积作为灰色系统特征数据序列,选取与其关联系数最大的五个驱动因子序列数据作为相关因素数据系列,建立GM(1,6)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计算值和实际值的相对误差最大为11.11%,最小为-0.25%,平均相对误差也只有3.41%;检验结果表明,2000-2004年的模拟值与检验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仅为3.74%,模拟精度较高,因而可以利用该模型预测深圳市建设用地的增长规模.【总页数】5页(P124-128)【作者】王兆礼;陈晓宏;曾乐春;魏清泉【作者单位】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275;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275;广东省征地服务中心,广东,广州,510081;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2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相关文献】1.2005—2015年四川省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J], 罗鸿;杨存建2.1980-2015年黄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与驱动力 [J], 廖慧;舒章康;金君良;杨传国;王国庆3.广西桂林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J], 魏锋;童新华;韦燕飞4.永吉县2000~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J], 孙晶艳5.基于GIS的达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J], 胡文婷;魏新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操作指引试行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操作指引试行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操作指引(试行)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二○一三年四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建设项目用地规划审核 (3)第三章有条件建设区使用 (4)第四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 (6)第五章附则 (10)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依据】为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2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规定的通知》(粤府办〔2013〕3号)、《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管理规定>的通知》(粤国土资规划发〔2013〕23号)、《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交通基础设施用地保障工作的通知》(粤国土资规划发〔2013〕51号)、《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深府办〔2013)7号〕等文件要求,规范我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工作,结合当前我市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有关政策,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指引定位】本指引为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内部各处室、管理局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相关工作的依据。

第三条【规划层级】深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系分为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两个层级。

其中,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确定全市各类用地指标、片区划分、中心城区和各片区指标分解、中心城区用地布局;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片区各类用地指标及用地布局。

中心城区包括原经济特区内四区,分别是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和盐田区。

中心城区外包括四个片区(附件1),分别是宝安片区(含龙华新区)、龙岗片区(含大鹏新区)、光明片区、坪山片区。

第四条【实施部门】委员会负责统筹、指导和审核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各管理局负责所辖区域的具体实施工作。

第五条【指标控制】规划实施期间,市、片区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不得突破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耕地保有量。

(推荐)深圳土地规划和土地市场

(推荐)深圳土地规划和土地市场

第五章土地规划和土地市场第一节土地利用规划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深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以下简称《总体规划》)的基期为1996年,规划目标年为2010年,远景展望期至2030年,规划区范围为深圳市行政辖区,包括深圳经济特区和特区外的宝安区、龙岗区。

(一)总体规划目标《总体规划》提出,深圳市土地利用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城市建设用地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总体规划》要求,到2010年,深圳市耕地面积保持在6464.51hm2(其中基本农田保护区6000.00 hm2);林地面积75743.00 hm2,有林地占林地总面积的比例达到90%,森林覆盖率达到50.1%。

《总体规划》要求,在规划期内,深圳市城市建成区面积净增量控制在15342.00 hm2以内;到2010年末,每单位土地GDP要达到223万元/ hm2,比基期增加375%;菜地复种指数由3.04提高到3.5,蔬菜单位面积产量增加50%以上。

(二)规划实施措施1.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结合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合理制定用地指标,严格审批各项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切实做到不超标、不浪费,杜绝一切滥用土地资源的行为。

2.加强对城市土地利用的计划管理,一方面,要编制好全市中长期及年度土地利用计划,逐年落实各项控制性指标,同时加强对用地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另一方面,要编制好各主要部门用地规划及村镇规划,进一步深化和分解总体规划提出的各项用地方针、任务、目标及主要设想,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要落实到地块。

3.制定和完善有关地方性法规、政策,如深圳市土地征用与收回条例,以保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有效实施。

4.积极推进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市场调节机制,同时加强土地的经济管理手段,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合理的配置,充分发挥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

5.加强对土地利用状况的动态监测,逐步建立动态管理决策系统,及时检查和监督规划的执行情况,并根据实际需要和客观情况的变化,对本规划进行必要的修改、补充,涉及重大原则性问题的变动必须按规定履行报批手续。

土地使用相容性

土地使用相容性

土地使用历来都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其中涉及用地性质和开发强度,也是规划控制的关键要素。

随着城市更新进程的加快,城市土地的混合使用和用地功能的频繁变迁已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使得土地使用的相容性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

但目前在规划编制和管理过程中,对土地使用相容性的理解仍然处于一种似乎人人明白却又含糊不清的状态,既缺乏理论认识方面的系统性,也缺乏指导现实操作较为明确的技术依据。

尽管国内有部分城市已在尝试解决这一问题,如在城市规划管理的技术规定中增加类似于“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等规定,但基本上仍停留在地块内部建筑物之间的相容或功能混合使用的层面,对于大量的用地功能变更的问题仍是无能为力,而且还存在与各层次规划不能完全衔接的缺陷,其可操作性也由于缺乏制度和程序保障显得薄弱。

因此,加强对土地使用相容性问题的研究,并在规划编制和管理中建立土地使用相容性的规范体系,将能够为城市规划科学而有效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有助于在提高规划科学合理性的同时提高规划管理的决策效率,降低决策成本。

1土地使用相容性内涵的理论分析1.1土地使用相容性的概念解析所谓相容,是指同时容纳、包含几种事物的意思。

这意味着,相容首先反映的是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相容的几方必须有质的区别;其次,相容的几方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和谐共处、或者相互替代。

在这一过程中,相容几方】【在共处或相互替代的同时能够维持各自的性质而不发生根本性改变。

也就是说,相容是积极的接纳,其对立面是“相斥”或“排斥”。

相容既可以用来形容个体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指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相容性则是指不同事物之间可以共处、互换的程度或能力。

两种事物之所以能够共处,其根本的条件是双方在不发生根本性质转变的前提下,能够相互争取、相互妥协,向协调的方向趋近。

在相互接纳的过程中,各个个体原有的本质特征保留得越多,说明相容性越高;环境对个体本质特征的约束越弱,接受不同个体的种类越广泛,环境的相容性也越高。

深圳市宝安区东片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外业部分)技术设计书_百度.

深圳市宝安区东片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外业部分)技术设计书_百度.

深圳市宝安区东片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外业部分技术设计书1.概况:宝安区位于深圳市西北部,在东经113°45´至114°07´和北纬22°38´至22°51´之间。

总面积733平方公里,辖新安、西乡、福永、沙井、松岗、公明、光明、石岩、龙华、观澜10街道办事处。

区政府驻新安街道(原宝安县城。

2002年末,总人口160.62万人,其中暂住人口131.73万人,户籍人口28.88万人。

宝安区是深圳市的西大门,为次中心区,也是深圳先进工业和高新科技产业基地,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所在地,具有优良的投资软硬环境。

宝安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四季温和,雨量充足,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温度为22.4℃。

每年5月~9月为雨季,年平均降雨量1948.4毫米,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平均日照时数2120时,太阳年辐射量5404.9焦耳/平方米。

宝安西南部是珠江口、伶仃洋,海岸线长30.62公里,海洋资源极为丰富。

沙井、福永、松岗、西乡等沿岸街道均建有码头。

海域辽阔,水产资源丰富,鱼、虾、蟹、贝类达100多种,其中沙井蚝是该区一大特产,闻名海内外。

宝安区东片包括公明、光明、石岩、龙华和观澜五个街道。

公明街道位于深圳市西北部。

地理坐标为东经113°52´,北纬22°47´。

总面积76.70平方公里。

总人口108943人,其中户籍人口18943人,暂住人口9万多人。

另有海外华侨、港澳同胞4000多人,分布在世界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街道办事处驻人民路中段西侧,距市中心约50公里。

辖区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气候宜人。

年日照总时数2134小时,年平均气温23℃,年均降雨量160毫米。

境内有水库13座,总库容量近1600万立方米。

大陂河干支流流经全境,干流由东向西经松岗注入珠江口。

光明街道位于深圳市西北部。

地理坐标为东经113°56´,北纬22°4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