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相关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机械通气基本知识可编辑全文

机械通气基本知识可编辑全文

—呼气相向吸气相转换 辅助/控制触发方式
呼吸周期
呼吸周期
P
• 呼吸机以预定的频率输送固定的潮气量(或压 力),在两次指令通气间歇期,允许患者自主 呼吸。
• 大多数呼吸机的IMV模式,指令通气以容量切 换方式来实施,此时需预设:潮气量(VT)、 流速或(和)吸气时间(Ti)、指令通气频率 和触发敏感度。少数呼吸机以压力切换方式来 实行指令通气。此时需预设:压力水平、Ti、 指令通气频率及触发敏感度。
2.如果指令通气频率过高,会抑制自主呼吸,导致呼吸 肌萎缩严重者出现呼吸机依赖,造成脱机困难;如果指 令通气频率过低,病人呼吸做功增加,易出现通气不足 及呼吸肌疲劳,不利于全身治疗。
3.如患者自主呼吸良好,会使SlMV频率增加,可超过原 先设置的频率。
开始送气和停止送气都是以自主触发气 流敏感度来启动的。即自主吸气流速达 到预调触发值,呼吸机立即开始PSV送 气,维持一定压力,当病人停止吸气, 气流速度下降达到触发值时,停止PSV 供气。
1.用于呼吸肌功能减弱者,可减少病人呼吸 做功;合理使用PSV,可使呼吸频率减慢。
流量触发(V-TRIG),通过检测呼吸回路中气体流 速改变而触发。
1.呼吸衰竭早期病人易于接受SIMV, 不易人机对抗。
2.和CPAP同用,治疗ARDS。
3.撤离呼吸机前使用,逐渐减少 SIMV的频率和量,利于锻炼呼吸肌 功能。
(1)降低平均气道压; ⑵呼吸肌的连续应用,使呼吸肌功能得到维持和锻炼, 避免呼吸肌萎缩,有利于适时脱机;
15cmH2O,一般不超过20cmH2O。
分钟通气量(VE、MV)
自主呼吸分钟通气量(VESPONT、MVspn) 分钟漏气量(MVleak) 潮气量(VT、TV)

机械通气基本知识-临床医学-医药卫生-专业资料

机械通气基本知识-临床医学-医药卫生-专业资料
• 压力切换型 • 容量切换型 • 时间切换型 • 流量切换型 • 混合切换型
常见通气模式的介绍
辅助控制通气 (A/C,ACV) 间歇正压通气(IPPV)
• 辅助通气(AV)和控制通气(CV)两种通气 模式的结合(预设压力或容量均可)。
• 自主呼吸频率低于预置频率或吸气无力触发 呼吸机送气时,呼吸机即以预置的潮气量及 通气频率进行正压通气,即CV;当吸气用力 可触发呼吸机时,通气以高于预置频率的任 何频率进行,即AV。
• 频率:成人60次/分,最高3000次/ 分。
• 特点:VT小,非密闭式。 • 原理:通过送出脉冲式喷射气流以增
强肺内气体弥散,且不受局部肺组织 顺应性及其阻力的影响,在改善通气/ 血流比例方面优于常频呼吸机。
主要参数的调节
• 潮气量(VT):一般依据体重选择5~ 12ml/Kg,并结合呼吸系统的顺应性、阻力 抗进行调整。依据肺机械参数,维持气道 压最低时的VT,其压力最高应低于 35cmH2O 。
应用指征
1.经积极治疗后病情恶化 2.呼吸形式严重异常,如呼吸频率>35~
40次/分或<6~8次/分,或呼吸节律异 常,或自主呼吸微弱甚至消失 3.血气分析提示严重通气和/或氧合障碍: PaO2<50mmHg,尤其是充分氧疗后仍 <50mmHg;PaCO2进行性升高,pH动态下 降。
分类(根据切换方式)
• 吸气压力(PIP):一般15~20cmH2O ,最高 可达30cmH2O。
• 流速:可设置在40-60L/min之间。
• 呼吸频率:成人通常设定为12-20次/分。
• 吸气时间/I:E:常设置吸气时间为 0.8~1.2秒或吸呼比为1:1.5~2。
• 触发灵敏度调节:一般情况下,压力触 发常为-0.5~-1.5cmH2O,流速触发常为 2~5L/min。

机械通气核心知识完整版

机械通气核心知识完整版

机械通气核心知识完整版1机械通气概念机械通气为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支持治疗的手段之一。

它是通过机械装置,代替、控制或辅助患者的自主呼吸运动。

2机械通气分类机械通气按照是否创伤分为:有创机械通气和无创正压通气。

3无创正压通气(NIPPV)无创正压通气(NIPPV)是指不需要侵入性或有创性的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只是通过鼻罩、口鼻罩、全面罩或头罩等方式将患者与呼吸机相连接进行正压辅助通气的技术。

4两种通气模式的工作原理区别5机械通气的基本过程机械通气的过程包括:吸气触发、吸气、吸气呼吸转换、呼气四个基本过程。

6机械通气吸气触发有几种方式吸气触发指的是关闭呼气阀、打开吸气阀,完成呼气向吸气的转化,方式有:自主触发、时间触发、人工触发。

7如何理解吸气触发中的自主触发患者的吸气努力被呼吸机感知后,呼吸机送气,这称为自主触发。

呼吸机可通过管路中的压力变化或流速变化来明确患者的吸气努力情况。

触发所需的流速或压力变化的大小称为触发灵敏度。

灵敏度越高,触发压力或流量越小。

压力触发一般为1-2cmH20,流量触发一般为1-3L/min。

8如何理解吸气的时间触发当患者没有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无法触发送气的时候,呼吸机会依照时间变化,自行送气,这种触发为时间触发。

9机械通气吸气向呼气转化的方式吸气向呼气转化有以下方式:时间切换(吸气达到一定时间后自行切换为呼气)、流速切换(气道内流速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切换为呼气,一般25%)、容量切换(达到预定潮气量后开始切换为呼气)、压力切换(已很少使用)。

10有创机械通气的目的(1)纠正急性呼吸性酸中毒:通过改善肺泡通气使PaCO2和pH得以改善。

通常应使PaCO2和pH维持在正常水平。

(2)纠正低氧血症:通过改善肺泡通气、提高吸入氧浓度、增加肺容积和减少呼吸功耗等手段以纠正低氧血症。

机械通气改善氧合的基本目标是PaO2>60mmHg或SaO2>90%。

(3)降低呼吸功耗,缓解呼吸肌疲劳:由于气道阻力增加、呼吸系统顺应性降低和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的出现,呼吸功耗显著增加,严重者出现呼吸肌疲劳。

机械通气概述

机械通气概述
51
间歇指令通气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
间歇指令通气基础上的改进,保证人机同步,又不影响患者的自主呼吸 在每个呼吸周期内,存在一个等待触发期(称触发窗) 在触发窗内有效触发,则呼吸机同步输送一次指令通气 在触发窗内无有效自主呼吸触发,则在触发窗结束时呼吸机自动给一次指令通气 在触发窗外,患者可进行自主呼吸 还允许对触发窗外的自主呼吸进行一定水平的压力支持(SIMV+PSV)
呼吸机模式介绍 通气模式:是呼吸机完成机械通气的方式,每个模式包括固定参数。
常用通气模式 辅助/控制通气(A/C) 间歇指令通气(IMV)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 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CPAP) 压力支持通气(PSV) 压力控制通气(PCV)
46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 即与病人呼吸同步化的IMV 特点 同步窗口 准备撤机 随病情变化,使自主呼 吸成分逐渐加大。呼吸频率降至5 次/min以下,稳定4~6小时后可脱 机。
54
SIMV压力与流速波形 SIMV触发窗=60/RR
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 机械通气时,呼气期维持较低的气道正压,使呼气末肺泡压大于零。 目的 使萎陷的肺泡复张,提高氧分压。 作用 治疗急性肺损伤及肺水肿,如ARDS。
1928年 iron lung 1934年 Frenkner研制出第一台气动限压呼吸机——“Spiropulsator” 1948年 美国Bennett发明间歇正压呼吸机TV-2P 1951年 瑞典Engstrom Medical公司生产出第一台定容呼吸机Engstrom100取代了当时
的“铁肺” 1964年 Emerson第一台电动控制呼吸机 80年代以来 新一代多功能电脑型呼吸机 我国起步晚,1958年在上海制成钟罩式正负压呼吸机。1971年制成电动时间切换定容呼

机械通气名词解析

机械通气名词解析

机械通气名词解析
机械通气是指通过使用人工装置——呼吸机,帮助或替代患者进行正常呼吸的过程。

这种技术主要应用于那些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自主呼吸功能不足以维持生命所需的气体交换,包括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的病人。

在临床实践中,机械通气可以按照其支持方式分为有创机械通气与无创机械通气:
1.有创机械通气:通常需要通过经口气管插管或经鼻气管插管,甚至气管切开术将呼吸机管道直接连接到患者的气道中,以确保通气效果。

机器根据预设的参数如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等为患者提供强制性的呼吸支持。

2.无创机械通气:则不需要插入气管内导管,而是通过面罩或其他类型的接口,如鼻面罩、全脸面罩等方式将呼吸机与患者面部贴合,从而向患者输送正压气体,辅助或刺激患者的自主呼吸,减轻呼吸肌肉负担,改善氧合和减少二氧化碳潴留。

机械通气的目的在于:
-维持足够的肺泡通气量和换气功能。

-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为治疗原发疾病赢得时间,使呼吸系统得以恢复。

-在手术麻醉期间或复苏阶段临时替代患者的呼吸功能。

机械通气

机械通气

1、机械通气概念
机械通气: 是指利用机械装置来代替、控制
或改变自主呼吸运动的一种通气方式。
2、机械通气的基本原理:
机械通气的吸气是利用机械的动力在气道口(人工 气道)施以正压将气体压入肺内,停止加压后,气道 口恢复大气压,胸廓被动回缩便产生呼气。 机械通气:正压呼吸
3、呼吸机的功能
①基本功能: 能产生驱动力; 调节吸气时间、压力、气流及吸入气量; 完成吸气及呼气之间的相互切换 ②次级功能:调节FiO2,加温加湿,有压力安全阀 ③ 能调节和实施不同的通气方式 ④ 附属功能:报警系统、监测系统、记录系统
限制性通气障碍疾病:1/1 -- 1/1.5 ARDS : 可用 2/1 进行 反比通气
(三)常用通气参数的调节 6、吸气峰压或气道峰压(PIP):
一般为
15-20cmH2O
7、吸气峰流速: 正常值为40-80ml/min
(三)常用通气参数的调节
8、触发灵敏度:
压力触发:1 --3cmH2O, 流量触发:1--5L/min 9、叹气(sigh):间断给予高于VT 50%或100%的大 气量,防止肺泡萎陷或肺不张。 (每小时6-8次)
便于口腔护理等
缺点:导管直径较小、气道阻力大、不易吸痰;
不易迅速插入、故不适宜急救场合;插管时可 导致鼻损伤和继发鼻窦炎。

优点:导管短,管腔大,气流阻
力小,便于吸
痰等,患者可长期耐受。 缺点:操作复杂、不适于急救;创伤
较大,可发生出血或伤口感染;甚至
气管食管瘘等
(二)机械通气模式
通气模式:
包括四个环节: 吸气的开始方式 吸气气流的特点 潮气量的大小 吸气向呼气的转换方式
4、机械通气的主要作用

机械通气知识点总结

机械通气知识点总结

机械通气知识点总结一、机械通气的概念和意义机械通气是利用医疗设备提供正常或增加的通气量,以代替或辅助患者自主呼吸,维持呼吸功用。

它的意义主要在于支持患者的呼吸功能,维持氧供给和二氧化碳的排出,避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保证组织器官的氧合代谢功能。

二、机械通气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 适应症(1)重症肺炎引起的呼吸衰竭;(2)休克引起的呼吸衰竭;(3)严重的气道梗阻;(4)严重的ARDS;(5)危及生命的严重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6)严重的心力衰竭;(7)脑血管意外,颅内压增高,无法自主呼吸的患者;(8)全身营养不良,无法自主呼吸的患者。

2. 禁忌症(1)已做气管切开的患者;(2)颅内压增高,有脑疝表现的患者;(3)气胸;(4)严重的上气道出血;(5)严重气道狭窄,气管和支气管肿胀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支气管哮喘等。

三、机械通气的分类1. 控制通气模式(CMV)它是最早被广泛使用的机械通气模式,通过机械通气呼吸机提供规则的潮气量和呼吸频率,不顾患者的自主呼吸,因此也称为完全机械通气。

2. 辅助通气模式(AMV)它在控制通气模式的基础上,允许患者自主呼吸,当患者发生自主呼吸时,呼吸机即进入暂停工作状态,待患者呼吸停止后再次启动。

3.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SIMV)这种模式是介于控制通气和辅助通气之间的一种,有明确的控制通气和辅助通气两种状态,患者的自主呼吸和呼吸机的通气动作是相互配合、时序一致的。

4. 放手通气模式(PSV)这种通气模式强调强调减少人工通气对患者呼吸机造成的机械损害,尽量使患者自主呼吸,它是一种辅助通气模式。

通过这种模式,患者可带动呼吸机,按照自己的呼吸频率调节通气。

5. 气道压力释放通气模式(APRV)这是一种时间相关的通气方式,它的特点是在高水平的气压水平支持下,通过释放气道压力阶段的调节来完成通气目的。

6. 双通气模式(BiPAP)这是一种有压力支持的通气机制,它是一种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通过变化流速和压力的变化,使得通气需要和能量更加稳定和平稳。

机械通气(急危重症护理学)

机械通气(急危重症护理学)

肺测试呼吸机处于正常运作状态,将呼吸机调至 待机模式备用。
一、机械通气的准备
患者的准备
1、清醒患者心理准备:解释机械通气的目的、治 疗作用与配合、注意事项等,解除紧张和恐惧心理
。 2、患者基本情况准备:明确患者的病情、诊断、 既往史、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及对机械通气 的特殊要求。 3、患者体位准备:选择患者舒适的体位,根据病 情给予平卧位、卧位或半坐卧位。
电源报警 闸;蓄电池电量低
报警内容
原因
处理
呼吸球囊人工通气;检查 修复电源
气源报警
将呼吸机与患者断开;给 压缩氧气或空气压力低;气源 患者行呼吸球囊人工通气; 插头未插到位;氧浓度分析错 同时调整和更换气源,或 误 校对 FiO 2 分析仪,必要时 更换氧电池 呛咳;肺顺应性降低(肺水肿、 支气管痉挛、肺纤维化等); 吸痰;解除支气管痉挛; 分泌物过多,气道阻力增加; 听呼吸音;检查呼吸回路 导管移位;呼吸回路阻力增加; 并保持通畅;检查导管位 吸入气量太多或高压报警限设 置;调整呼吸机参数;安 置不当;患者兴奋、激动、烦 抚患者;使用药物镇静 躁不安
二、机械通气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应用呼吸机的指征:
当患者意识障碍,呼吸形式严重异常,如呼吸频率大 于35~40次/分或小于6~8次/分;呼吸节律异常; 自主呼吸微弱或消失;血气分析提示严重通气和 (或)氧合障碍,充分氧疗后无改善, PaO2<50mmHg,PaCO2进行性升高,PH动态下降 。
二、机械通气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一、机械通气的目的
改善通气与换气功能,提高氧分压
纠正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改善或维持动脉氧
合 降低呼吸功耗,缓解呼吸肌疲劳
二、机械通气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机械通气相关名词解释.

机械通气相关名词解释.

呼吸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1.呼吸系统respiratory system:由传导部和呼吸部组成。

传导部即我们常说的呼吸道respiratory tract,包括鼻、咽、喉、气管和肺内各级支气管。

它们的壁内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以保证气流的畅通。

当空气通过这些器官时,被过滤、湿润和加温或冷却。

临床上将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气管及其以下部分称为下呼吸道。

呼吸部包括肺内呼吸细支气管以下至肺泡,它们与毛细血管网紧密相贴,血液与空气的气体交换在此进行。

2.鼻nose:包括外鼻、鼻腔和鼻旁窦,不仅是呼吸的通道,也是嗅觉器官。

鼻腔nasal cavity 是一个前后狭长的腔隙,顶部较窄,底部较宽,前经鼻孔通向体外,后经鼻后孔通向咽腔,由鼻中隔分为左、右二腔。

每侧鼻腔又可分为前部的鼻前庭和后部的固有鼻腔。

鼻前庭nasal vestibule在鼻腔的前下部,是鼻翼和鼻中隔前部所围成的略呈球形的腔隙。

其上方有一弧形的隆起称鼻阈,为鼻前庭和固有鼻腔的分界。

鼻前庭壁内被以皮肤,生有粗硬的鼻毛,有滤过尘埃和净化吸入空气的作用。

固有鼻腔位于鼻阈后上方,是鼻腔的主要部分。

固有鼻腔壁由粘膜覆盖,分为嗅区和呼吸区。

嗅区粘膜内有嗅细胞,能感受气味的刺激。

呼吸区粘膜内富含血管和粘液腺,对空气有湿润、调节温度和除尘的作用;粘膜分泌的粘液中含有溶菌酶,能溶解鼻腔中的细菌;每侧鼻腔有顶、底和内、外侧壁。

鼻腔内侧壁为鼻中隔,其前下部的粘膜中有很丰富的血管丛,鼻出血多出现在此处,故称为易出血区(Little区)。

鼻腔外侧壁形态结构复杂,有三个向内下方卷曲的突起,分别称上、中、下鼻甲nasal concha。

各鼻甲和外侧面与鼻腔外侧壁之间的空隙,相应称为上、中、下鼻道nasal meatus。

鼻腔外侧壁有四对鼻旁窦的开口,经鼻气管插管时如分泌物引流不畅,可能会继发鼻窦炎。

3.咽pharynx:位于鼻腔、口腔和喉的后方,为前后略扁呈漏斗形的肌性管道。

机械通气

机械通气

机械通气1.定义机械通气是借助建立气道口与肺泡间的压力差,给呼吸功能不全的病人以呼吸支持,善氧合的方法。

是借助通气机建立气道口与肺泡之间的压力差,形成肺泡通气的动力,并提供不同氧浓度,以增加通气量,改善换气,降低呼吸功能,改善或纠正缺氧、CO2潴留和酸碱失衡,防治多脏器功能损害。

机械通气给呼吸衰竭(呼衰)患者予以呼吸支持,维持生命,为基础疾病治疗、呼吸功能改善和康复提供条件,是危重患者及重伤员重要的生命支持设备。

菲萍集成了有创和无创的通气模式于一身,给临床带来了很大方便。

2.治疗目的①对于通气不足患者应用呼吸机,提供部分或全部肺泡通气满足机体需要。

②纠正V/Q比例失调,改善气体交换功能维持有效气体交换。

③减少呼吸肌做功,减少氧耗及二氧化碳产生。

3.适应症3.1临床表现如明显紫绀、烦躁不安、神志恍惚、嗜睡甚至昏迷,经过保守治疗无好转即应考虑机械通气。

3.2呼吸衰竭虽经保守治疗症状得到缓解,但呼吸功能改善有限,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临界水平,即在诱因作用下又可以重新出现严重呼衰失代偿,此时也可进行机械通气及早改善症状,恢复呼吸功能。

3.3呼吸功能严重不足,临床呼吸困难较重,但血气表现不很严重,为了减轻心脏负担及呼吸肌疲劳,配合其他治疗也可进行机械通气。

4.类型4.1压力切换型压力切换型呼吸机是指呼吸机通气量达到预定气道峰值压时,吸气终止而转为呼气的切换方式,以压力切换完成吸气转换的呼吸机。

这种呼吸机气道压力是一定的,但其他指标如潮气量、吸气时间、吸气流速等均可变。

4.2容量切换型容量切换型呼吸机是呼吸机送气量达预定容积后即停止送气而转为呼气,以容量切换完成吸气向呼气转换。

这种呼吸机最大特点是潮气量一定,能够保证潮气量及每分钟通气量,但气道压力变化大,易产生气压伤,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大。

4.3时间切换型时间切换型呼吸机是指吸气时间达到预定值后转为呼气的呼吸机。

其特点是吸气时间一定,但潮气量、吸气压力随顺应性、气道阻力变化而变化,只有用于气道阻力、顺应性正常的病人才能保证潮气量及通气量。

机械通气最基础的名词解释

机械通气最基础的名词解释

机械通气最基础的名词解释机械通气最基础的名词解释1.机械通气支持Mechanically ventilatory support(或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当呼吸器官不能维持正常的气体交换,即发生呼吸衰竭时,以机械装置代替或辅助呼吸肌的工作,称为机械通气支持。

但机械通气只是一种支持手段,不能消除呼吸衰竭的病因,只能为采取针对呼吸衰竭病因的各种治疗争取时间和创造条件。

2.人工气道artificial airway:是将导管直接插入气管或经上呼吸道插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为气道的有效引流、通畅及机械通气提供条件。

目前建立人工气道最常用的方法是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

3.正压通气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呼吸机提供的通气压力高于大气压。

正压通气改变了机体的正常生理状况,因此在应用时必须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以保证安全。

4.负压通气nega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是无创性通气技术的一种,通过将负压周期性地作用于体表(主要是胸部和上腹部),使肺内压降低而产生通气。

主要特点是无需建立人工气道,没有气管插管及正压通气引起呼吸道感染和气压伤的危险,且不需要使用镇静剂,保留吞咽和咳嗽功能,病人与医护人员可以交流,对呼吸肌疲劳有休息恢复的作用,病人可以长期耐受。

5.吸气峰压peak inspiratory pressure,PIP:呼吸机送气过程中的最高压力。

6.平台压力plateau pressue,Ppl:平台压力是指吸气末屏气0.5秒(吸气和呼气阀关闭,气流为零)时的气道压力,与肺泡峰值压力较为接近。

压力控制通气时,如吸气最后0.5秒的气流流速为零,则预设压力即为平台压力。

7.平均气道压mean airway pressure,MAP:是指整个呼吸周期的平均气道压力,在正压通气时与肺泡充盈效果和心脏灌注效果相关,直接受吸气时间影响。

机械通气模式分类及名词术语解释

机械通气模式分类及名词术语解释

机械通气模式分类及名词术语注释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作者:代冰赵洪文随着重症医学的发展,机械通气正被各级医院广泛应用。

为取得良好的通气效果,减少机械通气并发症,需要正确选择和调整呼吸机的通气模式和通气参数。

目前应用于临床的呼吸机至少有49款,独立命名的通气模式有54种,由此衍生出来的通气参数更是无从统计。

其中存在着“一式多名”或“同名式不同”的混乱现象,使初学者困惑,给操作者带来困难,也不利于培训和交流。

为此,本文以国际上比较通用的机械通气模式分类体系为基础来对机械通气模式和参数进行分类和解释,希望能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其实质内容,而不是简单的名称辨析。

一、机械通气的定义和分类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是指当呼吸中枢或呼吸器官自身异常,导致不能维持正常的气体交换,发生(或可能发生)呼吸衰竭时,以机械装置(呼吸机,ventilator)完全代替或辅助患者自主呼吸的一种治疗措施。

根据呼吸机的不同类型,分为正压通气(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负压通气(nega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和高频通气(high-frequency ventilation);根据是否需要建立有创人工气道(invasive artificial airway),又可分为有创通气(invasive ventilation)和无创通气(non-invasive ventilation)。

本文主要讨论有创正压通气(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IPPV)的相关概念。

二、指令呼吸和自主呼吸的定义一次吸气开始到下一次吸气开始之间的间期为一个机械通气周期,可分解为4个时相:(I)呼气向吸气转换(触发,trigger);(2)吸气相:呼吸机送气的过程;(3)吸气向呼气转换(切换,cycle);(4)呼气相。

如果一次呼吸的触发和切换都由患者决定,那么这次呼吸就是自主呼吸(spontaneous breath);如果二者至少一项由呼吸机决定,这次呼吸则是指令呼吸(mandatory breath).譬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则是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在自主呼吸下的特殊应用,整个呼吸周期内气道均保持正压,吸气的开始和结束都完全由患者决定,因此,CPAP模式下每次呼吸都是自主呼吸。

机械通气

机械通气

机械通气指利用机械装置来代替、控制和或改变自主呼吸运动的一种通气方式。

〔机械通气的原理〕利用机械装置建立肺泡-气道口压力差,产生肺通气,其吸气冲动可来自病人,也可完全由呼吸机发出。

〔机械通气的治疗作用〕1.改善通气最基本的作用治疗呼吸衰竭和呼吸暂停2.改善换气正压通气,尤其是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提高静脉血氧合效率,纠正缺氧在ARDS的抢救十分重要。

3.减少呼吸功能机械通气可减少呼吸肌工作,使机体氧消耗大为减少,有利于缺氧的改善,由于呼吸负担减轻,循环负担也减轻,防止心肌储备能量耗竭,这对心脏外科术后恢复尤为重要。

〔适应症〕1.治疗呼吸衰竭和呼吸暂停1)严重的急、慢性呼衰,如COPD、哮喘持续状态、中枢神经系统或呼吸肌疾患所致的严重通气不足、严重肺部感染、ARDS所致严重的换气功能障碍。

2)心肺复苏2.预防呼衰的发生或加重,治疗呼吸衰竭和呼吸暂停〔使用指征〕1.临床指征:极度呼吸困难、呼吸浅慢不规则伴意识障碍或呼吸频率>35/分2.血气分析指征:1)PaCo2值是呼吸机与否最重要的参考指征急性呼衰PaCo2>55mmHg慢性呼衰PaCo2>70-80 mmHg,PH<7.2-7.252)PaO2FiO2>50%,30分钟后PaCO2<50mmhg〔禁忌征〕正压通气的禁忌征1.未经引流的气胸、纵膈气胸2.大咯血3.急性心梗4.低血容量性休克未补足血容量前5.重症肺大泡〔并发症〕主要与人工气道的建立、通气量掌握不当、通气压力过高、护理不当有关。

1. 气道并发症:1)气管导管阻塞主要是粘痰、呕吐物、导管气囊滑脱2)气管粘膜溃疡、感染、出血及以后的气道狭窄。

常见原因有插管时损伤、气管导管固定不牢与气管粘膜反复摩擦、吸痰不当、气囊压迫3)气管切口周围皮下气肿多发生于气管切开及应用呼吸机初期切口窦道尚未形成,也可因气管导管位置不当、导管出口部分嵌入气管壁。

预防此并发症的重要措施是正确插管,尽可能使用高质量、低张气囊以及做好人工气道护理。

机械通气(呼吸机)基本知识

机械通气(呼吸机)基本知识
机械通气基本知识
1
什么是机械通气?
—感性的认识
2
• 机械通气是借助呼吸机建立气道口与肺 泡间的压力差,给呼吸功能不全的病人 以呼吸支持,即利用机械装置来代替、 控制或改变自主呼吸运动的一种通气方 式。
3
无创机械通气
• 通过鼻、面罩、接口器等相对无创的方式 与呼吸机连接进行的通气方式统称为无创 通气。
22
生人-机对抗,增加呼吸功 肺泡在吸气中后期才完全开放


选择压力预设通气还是容 积预设通气取决于医生对其优 缺点的取舍。
23
呼吸机通过 对气流的控制实现通气目标
24
如何控制气流
25
定容通气如何设置这两个变量
26
定压通气如何设置这两个变量
27
什么是通气模式?
通气模式就是通气的方式,实际上就是控制、 辅助、支持和自主呼吸的理想结合和不同组 合—力的分配 通气模式可以理解为呼吸机如何对呼吸进行控 制和辅助,也就是呼吸机何时开始送气、如何 进行送气、何时停止送气—力的控制
14
正压通气的两大基本类型
正压通气可分为“定压”和“定容”两大类
定压型通气以气道压来管理通气 定压型通气时,气道压是独立参数,而通气容积是 从属变化的,与肺顺应性和气道阻力相关 许多通气模式如PCV、PA-CV、PC-IRV、APRV、 PSIMV、PSV、PSIMV+PSV等,都是在定压通气 基础上改进的,故统称为压力预设通气
16
定压型通气
• 压力恒定 • 吸气流量为一变量——呈 减速波型 • 病人感觉较舒适,可减少 镇静剂的使用 • 时间切换: (A)
——压力控制通气
Pressure
Flow

机械通气的名词解释_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机械通气的名词解释_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机械通气的名词解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机械通气是一种医疗技术,通过使用呼吸机来辅助或代替患者自主呼吸,以维持或改善他们的呼吸功能。

它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并在重症监护、麻醉等环境下起着重要作用。

机械通气可以为患者提供充足的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出,同时支持和协调其正常的生理呼吸过程。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详细讨论。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机械通气进行简要介绍,并阐述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接下来,第二部分将解释机械通气的相关名词,如机械通气的定义、呼吸机以及正压通气与负压通气等。

第三部分将对机械通气进行更加详细的概述说明,包括其应用领域、工作原理以及基本模式和参数设定等内容。

第四部分将就机械通气的解释及常见问题解答进行探讨,重点关注潮气量、呼吸频率和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等方面的知识。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回顾,并探讨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同时提出文章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可能的改进方向。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全面而清晰的介绍机械通气的名词解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常见问题的知识。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可以了解机械通气在临床医学中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机械通气技术,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同时,本文还将探讨机械通气存在的挑战和可能的改进方向,旨在促进该领域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发展。

2. 机械通气的名词解释:2.1 机械通气的定义:机械通气是指通过将空气或其他气体送入患者的呼吸道,以替代或辅助自主呼吸功能,维持正常呼吸和氧合状态的一种治疗手段。

该方法主要利用了外部设备如呼吸机来提供所需的压力和流量,使得患者实现有效的通气功能。

2.2 呼吸机:呼吸机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机械通气中的设备,它能模拟人体自然呼吸过程中肺部收缩与松弛交替的节律,并通过控制每次呼吸的压力、时间和流量等参数来实现有效的通气支持。

根据不同病情和需要,呼吸机可以提供多种工作模式和设置方式。

机械通气基本理论和技术

机械通气基本理论和技术
Advantages 优点 • Better patientventilator synchrony • Guaranteed minimum ventilatory rate (and usually minute ventilation)
同步性好 保证最小通气频率或分钟通气量
Disadvantages 缺点 • Complicated mode 模式复杂难理解
P/V曲线分析
P/V曲线测定
测定条件:
• CV(P-CV)模式 • 消除自主呼吸 • 较长时间的吸气平台 • PEEP为零 • R-R非常慢。
ARDS患者的P/V曲线
P/V曲线出现低位平坦段和LIP,FRC下降。低位平坦 段为正常肺泡随压力变化的结果,LIP则为陷闭肺泡同时开 放点,其后正常肺泡和陷闭肺泡同时扩张,出现与健康肺相 似的变化。故ARDS患者P/V曲线陡直段的容积显著减少, 机械通气时,不但要强调控制高压,也强调选择适当的低压 。PEEP位于或略高于LIP可消除陷闭区,增大呼气末容积,从 而改善氧合,同时减轻轻肺损伤和改善肺循环
能讓呼吸肌肉休息(若設定合适)
Rests muscles of respiration (if properly set)
缺點 Disadvantages
• 可能引起人机不同步
(Not synchronized)
• 病人可能引領呼吸機 (Patient may “lead” ventilator)
• 不適當引發導致分鐘通氣两过大 (Inappropriate triggering may result in excessive minute ventilation)
压力支持通气(PSV) 呼吸末正压(PEEP) 持续气道正压(CPAP) 反比通气(IRV)

机械通气简

机械通气简

呼吸机参数的设定
• RR:
– 应与VT相配合,以保证一定的MV; – 应根据原发病而定;一般为12~20次/分; – 应根据自主呼吸能力而定;如采用SIMV时, 可随着自主呼吸能力的不断加强而逐渐下 调SIMV的辅助频率。
呼吸机参数的设定
• I/E:一般为1/2。采用较小I/E,可延长 呼气时间,有利于呼气。适当增大I/E, 甚至采用反比通气(I/E>1),使吸气时 间延长,平均气道压升高,甚至使PEEPi 也增加,有利于改善气体分布和氧合。
呼吸机参数的设定
• 吸气末正压(吸气平台)时间:指吸气结 束至呼气开始这段时间,一般不超过呼 吸周期的20%。 • 生理效应:
– 有利于气体在肺内的分布,减少死腔通气, – 平均气道压增高,对血流动力学不利。
呼吸机参数的设定
• PEEP:推荐“最佳PEEP(best PEEP)” • 标准
– 最佳氧合状态; – 最大氧运输量(DO2); – 最好顺应性; – 最低肺血管阻力; – 最低Q S/Q T; – 达到上述要求的最小PEEP。
• 依吸-呼切换方式不同
– 定压(压力切换)、定容(容量切换)、定 时(时间切换)。
• 依调控方式不同
– 简单、微电脑控制。
正压通气的生理学效应
• 对呼吸肌的影响
– 全部或部分替代呼吸肌做功,呼吸肌放松、休息; – 通过纠正低氧和 CO2 潴留,使呼吸肌做功环境得以改善; – 呼吸肌废用性萎缩,功能降低。
人工气道的管理
• 吸入气体的加温加湿问题
– 吸入气体温度在32~36℃, – 相对湿度100%,24小时湿化液量至少250ml。
• 吸痰
– 吸痰前后予高浓度氧(>70%)吸入2分钟,吸痰 时间小于15秒,吸痰中应注意防止交叉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1.呼吸系统respiratory system:由传导部和呼吸部组成。

传导部即我们常说的呼吸道respiratory tract,包括鼻、咽、喉、气管和肺内各级支气管。

它们的壁内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以保证气流的畅通。

当空气通过这些器官时,被过滤、湿润和加温或冷却。

临床上将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气管及其以下部分称为下呼吸道。

呼吸部包括肺内呼吸细支气管以下至肺泡,它们与毛细血管网紧密相贴,血液与空气的气体交换在此进行。

2.鼻nose:包括外鼻、鼻腔和鼻旁窦,不仅是呼吸的通道,也是嗅觉器官。

鼻腔nasal cavity 是一个前后狭长的腔隙,顶部较窄,底部较宽,前经鼻孔通向体外,后经鼻后孔通向咽腔,由鼻中隔分为左、右二腔。

每侧鼻腔又可分为前部的鼻前庭和后部的固有鼻腔。

鼻前庭nasal vestibule在鼻腔的前下部,是鼻翼和鼻中隔前部所围成的略呈球形的腔隙。

其上方有一弧形的隆起称鼻阈,为鼻前庭和固有鼻腔的分界。

鼻前庭壁内被以皮肤,生有粗硬的鼻毛,有滤过尘埃和净化吸入空气的作用。

固有鼻腔位于鼻阈后上方,是鼻腔的主要部分。

固有鼻腔壁由粘膜覆盖,分为嗅区和呼吸区。

嗅区粘膜内有嗅细胞,能感受气味的刺激。

呼吸区粘膜内富含血管和粘液腺,对空气有湿润、调节温度和除尘的作用;粘膜分泌的粘液中含有溶菌酶,能溶解鼻腔中的细菌;每侧鼻腔有顶、底和内、外侧壁。

鼻腔内侧壁为鼻中隔,其前下部的粘膜中有很丰富的血管丛,鼻出血多出现在此处,故称为易出血区(Little区)。

鼻腔外侧壁形态结构复杂,有三个向内下方卷曲的突起,分别称上、中、下鼻甲nasal concha。

各鼻甲和外侧面与鼻腔外侧壁之间的空隙,相应称为上、中、下鼻道nasal meatus。

鼻腔外侧壁有四对鼻旁窦的开口,经鼻气管插管时如分泌物引流不畅,可能会继发鼻窦炎。

3.咽pharynx:位于鼻腔、口腔和喉的后方,为前后略扁呈漏斗形的肌性管道。

上起颅底,下方约在第六颈椎下缘或环状软骨下缘平面与食管相续,全长约12cm。

咽与鼻腔、口腔和喉相通,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

4.喉larynx:位于颈前正中部。

上通咽腔,下接气管。

既是呼吸的通道,又是重要的发音器官。

5.甲状软骨thyroid cartilage:形如盾牌,由左、右两个方形的软骨板组成。

两板在前正中线相遇成前角,成年男性此角明显向前凸隆称为喉结laryngeal prominence;在女性不明显。

6.环状软骨cricoid cartilage:是呼吸道上惟一完整的软骨环,是喉的底座,对喉腔保持通畅有重要作用。

7.会厌软骨epiglottic cartilage:呈长叶形软骨,固定端很细为茎,以韧带连于甲状软骨前角,其游离端较宽,位居舌根之后,构成喉口的前界。

气管插管时常须以喉镜挑起会厌软骨,气管导管才能进入喉和气管。

8.杓状软骨arytenoid cartilage:呈三棱锥体形,底面有卵圆形关节面与环状软骨成关节,底的前角锐利为声带突,外侧角钝圆为肌突。

9.环甲正中韧带:旧亦称环甲膜。

是垂直方向连结甲状软骨下缘与环状软骨弓上缘中部之间的纤维弹性膜,上窄下宽。

急救窒息病人时,可切开或用粗针头穿过该韧带。

10.气管trachea:平第6颈椎(环状软骨)平面续连于喉,经胸廓上口移行于胸部。

当头仰俯时,气管可上下移动1.5cm。

其上段位置较浅,距皮肤1-2cm,下段较深,距皮肤4cm。

常规气管切开术时,应严格使头保持正中位,并尽量后仰,使气管接近体表,以利手术的进行。

气管在胸骨角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此处称为气管杈bifurcation of trachea,其腔内有末软骨环中份的三角形钩状突,在两主支气管之间弯向下后,在气管杈腔内形成气管隆嵴(隆突)carina of trachea,是支气管镜检时的重要标志。

11.主支气管principal bronchus:气管在胸骨角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

左主支气管较细长且方向较近水平,长4-5cm;右主支气管较短粗而比左侧更向下倾斜,长2-3cm,故异物易坠入右主支气管内。

12.肺lung: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

分左、右两肺,位于胸腔内,纵隔的两侧,膈的上方。

右肺较短而宽,左肺窄而长。

肺含有大量的空气及弹性纤维,质软而轻,呈海绵状,富有弹性,可浮于水。

13.肺泡Alveoli:是吸入气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肺泡的大小不一,单个肺泡的平均直径为0.25mm,人体两肺共有约3亿个肺泡,总面积约70m2。

14.胸廓Thorax:由脊柱、肋骨、胸骨以及肋间肌等胸壁软组织共同构成,底部由膈肌封闭。

胸廓富有弹性,当呼吸肌收缩和舒张时,可改变胸廓的前后、左右和上下径,从而改变胸腔和肺的容积,产生吸气和呼气动作。

15.胸膜pleura:分脏胸膜visceral pleura和壁胸膜parietal pleura。

脏胸膜被覆在肺的表面,与肺实质结合紧密。

壁胸膜贴于胸廓内面、纵隔的外侧面和膈的上面。

脏、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反折延续,在两肺周围分别形成两个互不相通、完全封闭的胸膜腔pleural cavity。

腔内为负压,且含有少量浆液,以减少呼吸时的摩擦。

呼吸生理学名词解释1.呼吸respiration:有生命活动的机体因进行新陈代谢,需要不断地从外周环境摄取氧和排出二氧化碳。

这种机体与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呼吸。

呼吸由三个环节组成:①外呼吸external respiration,是指外界与血液在肺部进行的气体交换,它包括肺通气pulmonary ventilation,即外界空气与肺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和肺换气gas exchange in lung,即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②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Transport of gas in the blood;③内呼吸Internal respiration,即血液和组织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2.呼吸运动respiratory movement: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所造成胸廓的扩大和缩小,称为呼吸运动。

当吸气肌收缩时,胸廓扩大,由于胸膜脏层与壁层间存在少量浆液,使两层胸膜紧密粘着在一起,且有胸膜腔负压加强了这种粘着,低于大气压,空气顺压差进入肺造成吸气。

反之,当吸气肌舒张甚或呼气肌收缩时,胸廓缩小,肺也随之缩小,肺容积减小,肺内压暂时升高,高于大气压,肺内气体便顺此压差流出肺,造成呼气。

呼吸运动是肺通气的原动力。

3.胸膜腔内压(胸内压,intrapleural pressure):肺组织的弹性回缩力与胸廓二者作用于胸膜腔,产生胸膜腔内负压。

静息呼吸时(潮气呼吸)胸膜腔内压力始终呈负相变化,约在-5~-15 cmH2O。

胸内压呈负压有利于静脉血的回流和血液循环,保持肺脏扩张状态,降低气道阻力。

4.肺内压Intrapulmonary pressure:是指肺泡内的压力。

在呼吸暂停、声带开放、呼吸道畅通时,肺内压与大气压。

当吸气开始时,肺容积增大,肺内压暂时下降,低于大气压,空气在此压力差的推动下进入肺泡,随着肺内气体逐渐增加,肺内压也逐渐升高,到吸气末,肺内压已升高到和大气压相等,气流也就停止,完成了吸气的过程。

当呼气开始时,肺容积减小,肺内压暂时升高,超过大气压,肺内气体逐渐减少,肺内压逐渐下降,至呼气结束时,肺内压又降到和大气压相等。

5.气道内压intra-airway pressure:大气压与肺泡压之差产生气道内压。

吸气相,肺内压为负值,气道内压由口腔向肺泡递减,吸气末:肺泡压=大气压,气道内压=大气压。

呼气相,肺内压为正值,气道内压由肺泡向口腔递减。

呼气末:肺泡压=大气压。

呼吸周期中,气道内压力递减的梯度与气道阻力有关。

6.经气道压Trans airway pressure,Taw:也称跨壁压。

胸腔内气道壁内外压力的差值。

使气道扩张或压缩的压力。

即气道内压与胸膜腔内压力的差值。

吸气时,胸内负压增加,经气道压增高,气道扩张,呼气时反之。

呼气末正压(PEEP)是在呼气相增高气道内压,使经气道压增加,防止气道陷闭。

7.经胸肺压Trans thoracic pressure,TTP:相当于肺内压与胸廓外大气压之差,是扩张或压缩胸壁和肺脏的总压力。

8.经肺压Trans pulmonary pressure ,Tp:相当于肺内压与胸内压之差,使肺脏扩张或回缩的压力。

9.经胸壁压Trans chestwall pressure ,Tw:相当于胸内压与大气压之差。

10.人工呼吸artificial respiration:由于肺内压和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是推动气体进出肺的直接动力,根据这一原理,一旦自主呼吸停止,如心脏仍在跳动,便可用人为的方法造成肺内压和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来维持肺通气,称之为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的方法很多,有用人工呼吸机进行正压通气;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有节律地举臂压背或挤压胸廓等。

在旅行人工呼吸时,首先要保持气道通畅,否则对肺通气而言,操作将是无效的。

11.顺应性compliance:是用单位压力的变化能引起多少容积的改变来表示的,生理学上常用顺应性来测量肺和胸廓的可扩张性。

O cmH /L PV C 2∆∆= C -顺应性,ΔV -容积变化,ΔP -压力变化12. 通气阻力resistances to ventilation :可分为弹性阻力和非弹性阻力。

在平静呼吸状态下,弹性阻力是主要因素,约占总阻力的70%,而非弹性阻力占30%。

弹性阻力Elastic resistances :包括肺和胸廓的弹性回缩力elastic recoil 造成的阻力,以及相关的顺应性和表面张力的作用。

非弹性阻力non-elastic resistances :包括气道阻力和组织阻力。

组织阻力来自呼吸时组织相对位移所发生的摩擦,影响较小,一般可忽略不计。

气道阻力airway resistance 是气体流经呼吸道时气体分子间及气体分子与气道壁之间的摩擦力,是一种动态阻力,随气体流动的加快而增加,可用维持单位时间内气体流量所需的压力差来表示。

气道阻力是非弹性阻力的主要成分,约占80%-90%。

13. 呼吸功work of breathing :呼吸肌为克服弹性阻力和非弹性阻力而实现肺通气所作的功称为呼吸功。

通常以单位时间内压力变化乘以容积变化来计算,单位是kg ·m 。

14. 潮气量Tidal volume ,V T :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量,似潮汐的涨落,称为潮气量。

在平静呼吸时,潮气量为400-600ml ,一般以500ml 计算,运动时潮气量将增大。

15. 补吸气量Inspiratory reserve volume ,IRV :平静吸气末,再尽力吸气所能吸入的气量为补吸气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