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分类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分类总结

(爱国篇)

1、唐·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2.唐·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唐·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宋·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5.宋·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6.宋·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7.宋·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8.清·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9.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龚自珍《己亥杂诗》:

这首诗是龚自珍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的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抒发了诗人离京南返时的愁绪,另一方面表达了诗人虽已辞官赴天涯,但仍决心为国效力,流露了作者效忠朝廷与国家的深沉丰富的思想感情。

诗的前两句既有抒情,又有叙事,诗人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了豪放洒脱的气概,感慨的是离别之忧伤;洒脱的是终于逃脱了令人窒息的官场樊笼,可以轻松愉快地到外面的世界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样,离别愁绪就和回归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夕阳斜晖,又有广阔天涯。这是诗人当时复杂心境的真实写照。

诗的后两句则笔锋一转,用形象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的心境,用“落红”来比喻自己虽年事已高,告老还乡,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命运,仍要做些于国于民有益的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历来为人们传颂的经典名句,它一方面是诗人的抒怀言志,另一方面也是诗人崇高人格道德境界的真实写照,形象、贴切地展示了作者为国效力的献身精神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

诗人以“白日斜”来烘托离愁,以“吟鞭东指即天涯”抒写退出官场事故纷争后的洒脱豪放,以“落红”暗示自己“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之“进亦忧,退亦忧”的忧国忧民情怀,可见诗人辞官心情是极其复杂的,也是极其痛苦的。全诗寄情于物,形象贴切,浑然一体,感人至深。

★文天祥《过零丁洋》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一宇宋瑞,号文山,吉水(今安西省吉安县)人。南宋名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二十岁中状元,官至丞相。在元兵大举渡江,南宋局势岌岌可危的紧急关头,他在赣州组织义军,率兵奔赴临安(南宋都城)保卫皇室。不久奉命前往元军兵营谈判,被扣留,后冒险逃到温州,拥立益王赵昰,以图复国。他募集将士,抵御元兵,转战赣(今江西省),闽(今福建省),岭南(今广东省),兵败被俘,拘囚在燕京(今北京市)四年,敌人多方诱降,始终不肯屈服,从容就义,终年四十七岁。

一、凄楚之情荡气回肠

诗的开篇追述自己早年入仕的机遇以及后来抗元兵败的经历,首尾两件事以概其余,呈现出时间的跨度,蕴含了诗人为国为官的种种辛苦;既而指出当时的局势:国家山河支离破碎,亡国的悲剧已不可避免,亡国孤臣有如无根的浮萍漂泊在水上,无所依附。回首往事的残酷,瞻念国家的灾难,感喟身世的坎坷,万般痛苦煎熬着诗人的情怀,字里行间我们不难感受到诗人国破家亡的巨痛与自责、自叹相交织的苍凉心绪。五六句紧承前意,进一步渲染生发,由对往事的痛苦回忆和对国家时局的殷忧回到现实,孤军勇战、兵败被俘的诗人如今被囚禁在零丁洋的战船上,孤苦伶仃,身不由己,诗人心灵的痛苦颤栗不言而喻。这里诗作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也把诗人的哀怨之情推向高潮。

二、慷慨之志感人肺腑

从构思来看,前六句把诗人悲愤伤痛的情感渲染到极致,后两句则笔锋一转,情绪由悲愤转为激昂,由压抑转为高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身陷敌手的诗人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这慷慨激昂、大义凛然的诗句,表现了诗人的铮铮铁骨,耿耿忠心。人难免一死,诗人愿为国而死,舍身

取义,留下一片丹心,照亮史册。诗歌直抒胸臆,以磅礴的气势收敛全篇,使得前面的感慨、遗恨平添了一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表现出独特的崇高美。这既是诗人人格魅力的体现,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的精神美,其感人之处远远超出了语言文字的范围。这句千古传诵的名言,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也成了后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座右铭。

三、斐然文采超凡脱俗

文天祥二十岁考取进士,从这首诗歌也可以看出诗人超凡的文才。“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贴切的比喻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境遇,蕴藏着极为深挚沉痛的情感,而诗人又着以“风飘”“雨打”,更凸现出情景的凄苦。“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诗人巧妙地撷取“惶恐滩”“零丁洋”两个地名,使两个具有双层含义、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自然相对,表现出昔日“惶恐”与今日“零丁”的情状,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这两句对仗工巧,语意双关,浑然天成,别有情味,令人百感交集,读之怆然泣下,可谓诗史上的绝唱!

惶恐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境,是赣江十八滩中最险的一滩,人们乘船渡此滩时往往十分惶恐,因而得名。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在江西兵败,

曾从惶恐滩一带退兵往福建。

说惶恐:对国家形势危急忧惧不安。

零丁洋:在今广东中山南的珠江口。文天祥于宋末帝赵昺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被元军所俘,囚于零丁洋的战船中,次年正月,元军都元帅张弘范攻

打崖山,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统帅张世杰。于是,文天祥写

了这首诗。

叹零丁:被俘后孤苦无依。

★陆游《示儿》

陆游是我国南宋一位爱国诗人,他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虽然屡遭投降派打击、排挤,但爱国热情却是越来越高涨。《示儿》是诗人于宋宁宗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示儿”即写给儿子看。这首诗歌表达了陆游至死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爱国激情和人生的伟大理想。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从绝句的结构来说,这是起句。“元”同“原”。“元知”即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我本来知道,人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与之无关了。这里,诗人用了一个“空”字,表明了人去世后与世间一切都脱离,这一点对诗人来说是“元知”的,然而,诗人却开篇就表明此意,是为了突出自己死了之后,心中还有中原尚未收复这件事,哪能是“万事空”啊!这样,不但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础,也为诗歌内容的展开埋下伏笔。

第二句“但悲不见九州同”紧承上一句“死去”而来。“但”就是“只”或者“只是”的意思。“悲”即悲伤。“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

九州指代中国。“同”即统一。“不见”与上句的“死去”相照应。死去没有什么可怕的,可遗憾的,唯一的就是“悲”不见“九州同”。也就是说,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内心十分悲痛。一个“不见”不但加深了“悲”的程度,更表现出诗人的理想所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