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在教育中要注重情·理·行的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爱在教育中要注重情·理·行的统一
内容提要:师爱,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话题。长期以来,论者众,行者多。然而如何才能取得实绩?师爱在教育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应该如何使师爱融入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谓众说纷纭,百花齐放。本文笔者从自身的工作实践出发,并从理论上作了客观分析。阐述了这样一个结论:只有真切自然地动之以情,生动泼活的晓之以理,科学规范的导之以行,才能推进教育管理科学化,才能推动学生各项素质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也才能真正体现师爱在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师爱;情;理;行
很久以来,我们一直习惯于把教师比喻成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一比喻无疑展示出了教师的无私奉献的精神。但是当我们静心思考这一比喻时就会发现,这一观念给教师和许多人带入了一个误区,蜡烛燃烧自己可谓是无私而又壮烈,也确实能够照亮别人,但是蜡烛自身的光是有限的,她的寿命更是有限的,一旦蜡烛熄灭,或燃烧殆尽,周围又将一片漆黑。而且这一比喻太强调教师自身了。很明显这一比喻和我们的现代教育观念——素质教育是格格不入的。这里把教师比作点燃火种的人,一语道出了教师的价值和教师成功的真谛。教师要做的是用自己的光和热去点燃蕴含不尽宝藏的火种。使她发挥出自己的潜能,自己燃烧自己,自己照亮自己,并照亮周围的一片天空,随着亿万火种的燃起,教师的光被淹没,但她同时忆溶入亿万火种的燃烧之中,与她们共同燃烧互相照亮,互相壮大、成长。这才是现代教师的真正的价值。同时她也道出了教师得以成功的必备的要件,不仅要有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点燃火种的能量,即师爱。
经过多年的教育工作实践,笔者认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的具体教育过程中只有结合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特点,积极探索学生的成长规律,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真切自然的动之以情,生动活泼的晓之以理,科学规范的导之以行,才能促进教育管理规范化,才能推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健康有序发展,进而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仅就此谈点粗浅见解。
一、真切自然地动之以情
无论是一个教育教学管理者,还是一位一线教师,要实现对学生的成功教育,最首要的因素应是对学生的关爱。这是指建立在正确的角色意识和教育观念基础上的一种职业情感,这是一种最无私最伟大的爱,是一种最无私最伟大的情。包
括对各类学生无条件的接纳、关心、爱护、理解、尊重,也包括出于高度的责任感而对学生提出的严格要求。“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是古老有之的一句名言,说明了教育效果与师生情感的关系。如何才能使学生“亲而信之”呢。这就要求教育教学管理者和每一个一线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本人具备积极情感,拥有博大师爱,在教育教学乃至生活和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对学生切切实实地动之以情,施之以爱。
本人工作的单位是一所县级职业高级中学。学校所招学生大都来自农村,相当一部分来自边远贫困山区,家庭经济较为困难。读初中时由于多种原因学习成绩较差。年龄一般在16-18岁之间,以16、17两个年龄段居多。对自己为什么来职中读书,来职中应该如何读书等基本问题尚处于较迷茫的状态。可以说,他们处于人生情感最脆弱最敏感的关头,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他们,如果教育者没有一种无条件的接纳、关心、爱护、理解、尊重等职业积极情感投入,要取得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要树立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以积极的情感投入来打动学生,进而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有鉴于此,在具体的教育管理工作中,一是积极创造条件;采取“人助金”、党员辅学和学生自愿捐款等措施,对家庭贫困的学生给予捐助,为他们解除在校学习的经济压力;对品学双优的学生实行奖励性补助,使他们能更好地学习。二是与所有任课教师协调形成一种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的良好风气,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注重挖掘学生的自身特长,引导他们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学校、班级还针对学生的实际在搞好专业基础文化课学习的同时,开办了各类兴趣小组、特长小组,有专门的教师指导,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三是学校、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经常沟通,并有分工与合作地主动接近学生、了解学生,通过谈心、交流,力所能及地为学生解决一些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冷了,有主动送衣服送被子的老师;学生病了,有主动送医院、付药费教师。2006年1月,本班一个被学校推荐就业的学生付不出旅费,一个女教师当即借出1500.00元为其了燃眉之急。一些学生因家庭困难或个人思想问题面临辍学,我不惜放弃双休或节假日亲临学生家中做工作,使其安心读书,完成学业。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有了教育工作者真切自然的动之以情,学生们真正的“亲师信道”,学校、班级的各项思想道德建设措施得以顺利有效的落实,教育教学的良性循环得以正常有序的开展。良好的班风和上进的学风自然成为学校、班级各项工作的主旋律,“爱校、兴校、爱班、兴班”已成了全体师生的一致心声和自觉行动。
二、生动活泼的晓之以理
学校的思想道德建设,其主要对象是学生:16-17年轻一代的年龄特点,要
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即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以鲜活通俗的语言,生动典型的事例,喜闻乐见的形式,以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式、讨论的方法、增强工作的针对性的实效性,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几年来,我主要探索把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其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把确立学生远大志向,树立和培育其正确的思想信念;把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其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把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全面发展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纳入教育教学及班级教育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并力求在“生动活泼的晓之以理”上做好文章。
一是通过和相关教师探讨,积极改进“教育类学科”、“心理健康教育”、“政治”课的教育方法和形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二是积极开展各种富有趣味性的课外文化体育活动、怡情益智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和力所能及的公益性劳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创新意识,又丰富了课外生活。三是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四是定期在班级举办法治专题讲座,在学生中广泛而持续地进行“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教育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邪教教育,有效地防止了毒品、邪教进校园,真正使法制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五是利用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革命领袖、民族英雄、杰出名人等历史人物的诞辰和逝世纪念日,国庆节、建党节、五四青年节等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以及入团、成人宣誓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团会,举行各种庆祝,纪念活动和仪式,引导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感情,提高道德素养。
一些相对空洞的理论条文,通过“生动活泼的晓之以理”,学生们在一种自己喜闻乐见的形势下,在一种轻松自然的心境里,自觉不自觉的接受了必须具备的思想道德素养,“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这一当代中国未成年人精神世界的主流在学校、班级中蔚然成风。
三、科学规范的导之以行
品德教育的基本问题,是使道德认识转化为相应的行动、习惯。对学生道德行为的训练,包括使其掌握道德行为方式和养成道德行为的习惯。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是道德行动的必要前提。故此,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归宿应该是使学生懂得道德行动的具体要求、规则和步骤,使其在掌握行动方式的同时注意树立相应的正确动机。道德行为习惯是使人由不经常的道德行为转化为道德品质的主要因素,因此,形成习惯特别重要。只有养成习惯才能使道德行为变成经常的、一贯的、巩固的,并可运用到新的环境新的条件中去。而习惯的形成方式,一般人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