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主体视角下对鲁迅翻译策略转变的解读

合集下载

如何评价鲁迅的翻译及翻译批评

如何评价鲁迅的翻译及翻译批评

如何评价鲁迅的翻译及翻译批评,并为其在中国翻译史上定位,不单单是一个学术史问题。

因为技术问题既不是鲁迅翻译中最具特色、最有价值的部分,也不是中国近现代翻译史的主导方向。

必须看到,翻译作为两种文化符号的转换活动,与文化交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部中国近现代史,正是中国文化转型的历史。

文化发展的方向规约着翻译的历史,翻译是文化转型的中介和缩影。

所以不站在文化史的高度就不足以看清翻译的方向,就不足以评价翻译家的历史地位。

鲁迅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文化巨人,指示着中国文化转型时期的翻译的发展方向,是其历史时代翻译主流的代言人。

因此,从探寻近现代翻译史的大致走向及鲁迅翻译和翻译批评的特质入手,对其作出思想史和文化史的评价,是重新走近鲁迅世界、走近历史,把握中国文化转型进程的重要途径。

一、“西学东渐”与救亡图存之路:中国近现代翻译思想发展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被拉进了世界历史发展的链条中,这是古代社会与现代社会的相遇,中国人面对强势的西洋文明节节败退。

这个败退的过程是以军事上的失利为开端的,随着历史的展开,中国的精英们逐渐地承认了自己原有文化——器物、制度、思想观念各个层面的落后,也渐渐承认了西方文化——器物、制度、思想观念各个层面的先进性。

翻译的发展即是与这一认同的演进过程同步的。

中国人每承认一项自己的不足,赞叹西方文化于此项的先进性时,就在这一方面进行大量的翻译引进,中国近现代翻译史乃至中西文化交流史就是以这样一种心态和环节展开的。

因此,功利性追求从一开始就成为中国近现代翻译史的思想起点。

首先兴起的洋务运动,是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思想基点的。

洋务派兴办兵工厂、造船厂,希望不改变中国文化的制度和观念层面,仅仅引进西方的坚船利炮即能以后者保卫前者。

基于此,其时的翻译也是为这一思想所规约的。

著名的“江南制造局”不仅引进和制造近代机器,而且成为近代翻译的重要基地。

当然,翻译的重点在兵工、科技类书,著名的翻译家有李善兰、徐寿、华蘅芳、傅兰雅、伟烈亚力、林乐知等。

从多元系统理论看鲁迅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策略1

从多元系统理论看鲁迅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策略1

从多元系统理论看鲁迅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策略摘要:鲁迅是中国伟大的革命文学家、思想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翻译家。

他的文学翻译和翻译思想在中国翻译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鲁迅翻译思想,几乎涵盖了翻译问题的各个层面,对我国翻译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本文运用多元系统理论来研究鲁迅翻译思想和翻译策略,进一步加深鲁迅翻译研究深度。

关键词:鲁迅;翻译思想;异化翻译;多元系统理论;On Lu Xun’s Translation Thought and Strate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ysystemTheoryHuang Xiaojun(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Studies, Gannan Normal University, JiangxiGanzhou, 341000) Abstract:Lu Xun was a great revolutionary writer, thinker and outstanding literary translator in China. His literary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thought have important position in China’stranslation history for proposing a series of excellentments with profound and unique insights on translation, which almost coveredevery aspect of translation, such as the purpose of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principles, the translation strategy and translation criticism and so on.This article applies Polysystem Theory to study Lu Xun’s translation thought and strategy and further deepen the research on Lu Xun’s translation.Keywords: Lu Xun;translation thought; foreignization strategy;Polysystem Theory引言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翻译家。

杨译《鲁迅小说选》的翻译策略研究

杨译《鲁迅小说选》的翻译策略研究

杨译《鲁迅小说选》的翻译策略研究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一、适应选择论概述胡庚申教授在其专著《翻译适应选择论》中,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学说引进翻译理论研究,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从“适应”与“选择”的视角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作出新的描述和解释。

他认为: “翻译是译者不断自我适应和优化选择交替进行的循环过程,具体地说,翻译过程是译者对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和以译者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文的‘选择’。

”这里所说的“翻译生态环境”是指“原文、原语和译文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

在翻译实践中,成功的翻译就是“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 胡庚申,2004) 。

本文选用杨宪益、戴乃迭的《鲁迅小说选》英译本,分析译者在具语言层面上如何在词汇、句法、修辞风格几个方面有效地进行适应性选择并恰当处理英汉异质成分。

二、杨译本的翻译策略翻译是一项语际转换活动,译者在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是成功翻译的基本要素。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

“该维度的适应性选择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进行的”。

具体包括词汇、句法、以及整体的修辞、风格等方面的适应性选择。

( 一) 词汇层面( 1) 原文: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

( 《孔乙己》)译文: The layout of Luzhen’s tavern is unique.语言不同则思维不同,社会文化的差异引起了价值观念的差异。

中国几千年来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意识形态中渗透着“中庸之道”、“大同思想”。

因此,鲁迅眼里的“酒店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侧重的是一种和其他同类事物相比较而得出的不同之处,“不同”是“同”中的不同。

从归化到异化——试论鲁迅的翻译观

从归化到异化——试论鲁迅的翻译观

Effet de la communica一 tion Barbicane
观象台寄筒论天文
如果说晚清的“意译风尚”流行对文本的任意删改, 必须受到批判,那么鲁迅也同样不能例外哺】。鲁迅这一时 期的翻译,从主观上来说,是因为他“年轻时自作聪明, 不肯直译”…(P4”’;从客观上来看,乃是晚清意译之风对 他的影响。
万方数据
从归化到异化——试论鲁迅的翻译观
“我认为以后译本……要使中国文中容得别国文的度量 ……又当竭力保持原作的‘风气习惯,语言条理’。”【lol ㈣"1931年,在写给瞿秋白的信中,他还提出了不同的读 者划分,他把读者根据层次分为三类:“甲,有很受了教 育的;乙,有略能识字的;丙,有识字无几的。而其中的 丙,则在‘读者’的范围之外,启发他们是图画,演讲,戏 剧,电影的任务。但就甲乙两种,也不能用同样的书籍。 应该各有供给阅读的相当的书。供给乙的,还不能用翻 译,至少是改译,最好还是创作。至于供给甲类的译本。 无论什么,我还是至今主张‘宁信而不顺’的。”…】(一n 22¨由此可见,鲁迅在使用其“异化”翻译策略时,是充分 考虑了读者的因素,他对“甲类读者”的预期表明了他对 这类读者接受能力的期待。接受理论认为读者具备期待 视野,只有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文学文本相结合,才谈得 上对文学作品的接受和理解。在此之后,鲁迅的翻译思 想围着“直译”的观点不断深化和发展,最终形成了他的 “异化”观。1935年,在《“题未定”草(二)》中,鲁迅明确指 出:“动笔之前,就先得解决一个问题:竭力使它归化,还 是尽量保存洋气呢?”对此的回答是:“它必须有异国情 调,就是所谓洋气。其实世界上也不会有完全归化的译 文,倘有,就是貌合神离,从严辨别起来,它算不得翻 译。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个方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 一则保存着原作的风姿。但这保存,却又常常和易解矛 盾。”“2“…”“’虽然,鲁迅在这里没有指明在这两者矛盾 之时,译者应该如何抉择,但在鲁迅的翻译实践中,我们 可以看出,他牺牲了易解而选择了保存。鲁迅无疑是站 在中西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问题的,当时存在一种一味 将外国的东西归化为中国本土的翻译风气,鲁迅以为, 这就失去了翻译的精义,也无法起到引进西方文化,唤 醒民众的目的。在《文艺与批评》的《译者后记》里,鲁迅 提出了“硬译”的概念:“但由于译者的能力不足和中国 文本来的缺点,译完一看,晦涩,甚至难解之处也真多; 倘若将仂局拆下来呢,又失去了原来的精悍的语气。在 我,使出了还是这样的硬译之外,只有‘束手’这一条路 (二)异化翻译的目的 1.丰富大众语言,促使汉语现代化 鲁迅“宁信而不顺”的翻译观也是为了改造、发展白 话文。要改造社会、改造国人的思想,推动新文化运动。 就必须推广白话文。文言文是封建士大夫的语言,离老 百姓的语言非常遥远。普通百姓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 利,根本读不懂,也听不懂他们满嘴的“之乎者也”。只有 推广白话文才能让科学、民主的思想深入民心,从而实 现改造社会的目的。鲁迅认为中国的语言是很不完备 的。“中国的文或话,法子实在太不精密了,作文的秘诀, 是在避去熟字,删掉虚字,就是好文章,讲话的时候,也 时时要辞不达意,这就是话不够用。”1131鲁迅从事翻译工 作也是为了改造、发展白话文。 改造社会、改造思想,必须改造中国的文化,新文化 运动就是从语文改革开始的。鲁迅积极而坚决地推动白 话文运动。他率先发表了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晚年时, 他还说:“我总有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 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碍白话者。即使人

鲁迅:从“直译”到“硬译”——解读鲁迅翻译策略的进程及启示

鲁迅:从“直译”到“硬译”——解读鲁迅翻译策略的进程及启示

在 9 9年 9月 1 0日《 新月 》 志上 发表的《 杂 论鲁迅先 没被接纳 的“ 不顺 ” 则被 淘汰掉 , 以后人评论 鲁迅 的翻译思想 秋 的批判 , 1 2 所 硬译 ” 一文 中 , 引用了鲁迅先生 上面 的那 段话 , 》 他 并专 门 并不局限于语言的表层 , 而是一种创造新的语 言的文化策略。另 生 的“
暴 直译的观点 , 更是在 自己所 有的翻译作品 中躬 身示 范 , 到晚年都 突出原著 的权威性 ,从 而让 译文在译文文化里产生最 大的 “ 作用 搦 。 还坚持这一观点. 并且在原有的基础上做 了更 为透 彻的论述 , 为 力 ”
译 界 树立 了光 辉 的 榜 样 。
12 9 9年 1月 2 0日, 迅在《 托 尔斯 泰之死与 少 2











摘要: 作为翻译大家的鲁迅, 其翻译策略” 直译” 硬译“ 和” _直备受瞩 目。本文从” 直译” 硬译” 到” 的发展过程加以分析, 出 指 鲁迅
翻 译 策略 的 主要 目的 和 重 大 意 义 , 以及 带 给后 人 的 启 示
关键词: 鲁迅 直译 硬译 翻译策略

原 学问 的范 围殊为广 大 ” 十分难 , “ 直译 ” 作为一种翻译理论与实践的重要 策略 , 一直以来在 中 迅就 曾经 说道 , 书所 涉及 的“ 在参 还是不 能贯通 , 只成了一本“ 估屈枯 国翻译界都备受关注 。早在清末 民初 , 鲁迅 《 域外小说集 》 译 . 考诸多 日译本之后 , 的 。 潜心研究者 , 解散原来句法 , 并将 术 序言 中就 表达 出了他直译 的观点——“ 词致朴讷 ” 透译 亦期 弗 涩的书”所 以他非 常希望 “ “ 语改浅 , 意译为近于解释 , 才好 ”1 [ 4 。现在 , 我们可以将鲁迅 的“ 直 失文情 ”后来 , . 鲁迅 接着在《 了象牙塔 》 出 的后记 中做 了清楚 的

从归化走向异化——鲁迅的翻译实践浅析

从归化走向异化——鲁迅的翻译实践浅析

从归化走向异化——鲁迅的翻译实践浅析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一代笔记,他的翻译工作也一直受到关注和赞赏,他的翻译实践体现出了新时期文学的特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深刻的文化意义。

鲁迅涉及到的文学翻译,既有传统的文言文翻译,也有现代文学作品的翻译,他把注意力集中在了文学文体和文学语言等方面。

他以文体追求协调,以自身原创语言为主,以欧洲现代文学追求新的即兴表达方式,形成了他独特的文学翻译风格。

鲁迅的翻译实践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努力保留原作的宗教情绪,并结合当时的文体特点,以传统文体登堂入室,以文体之趣追求文学意境和意境之趣;另一方面,他以自身原创语言开创新的表达方式,创造出无比诗意的文学语言,丰富中国文学语言,使中国文学进入了现代文学的新阶段。

鲁迅以《红烛》、《林子祥传》、《布衣日记》以及一系列的英译诗等翻译作品,成功的将外国文艺作品和中国内在的文艺意象进行了协调结合,使外国文艺作品与中国传统文学融合了起来,形成了鲁迅翻译实践中独特的“归化”现象。

鲁迅在翻译中,也不断尝试从归化走向异化,用更灵活更自由的语言,表达更丰富的意义,形成了以自身原创语言为主,以欧洲语言文化表达新的中国文学表达方式的“异化”翻译实践。

因此,鲁迅的翻译实践不仅体现出了从归化走向异化的现象,在另一个层面上,更是一种精神对话。

他的翻译实践把中西文化和文学融为一体,引领中国文学走上现代性的新路,标志着中国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他的翻译作品既体现出文学史上的传承和创新,又是文言文和现代文学文体的混合,更是文化异化和文化融合的理想。

总之,从鲁迅的翻译实践可以看出,他对于归化和异化的理解和认识,为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探索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参考。

同时,他的翻译实践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学的发展,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力量。

浅议鲁迅的翻译思想.doc

浅议鲁迅的翻译思想.doc

众所周知,严复的翻译标准“信、达、雅”是近代翻译理论最有影响力的,他翻译的《天演论》,鲁迅“有好几篇都能背”,《天演论》对鲁迅确实有很大的影响。

鲁迅在认真地考察研究了严复翻译理论的内容和其翻译作品后,根据自己研究的结论、翻译本身固有的特点以及他本人丰富的翻译经验,陆续发表了数十篇专题性的理论文章,阐述了自己对文学翻译的许多观点和看法,他不赞同严复的“信”和“达”的翻译标准。

鲁迅对于“达”字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归化”的译法应是“意译”,国人译出来的文章可能会很通顺,但已不忠实于原作了,“就是貌合神离,从严辨别起来,它算不得翻译”。

他写道:凡是翻译,“动笔之前,就先得解决一个问题:竭力使它归化,还是尽量保存洋气”。

鲁迅所说的“保持洋气”,其实就是“信”,就是让译作保存“异国情调”,保存着“原作的丰姿”。

他的主张得到了后人的认可,实际上,它与我国翻译界的翻译标准“忠实”和“通顺”的含义是一样的,这对我们现在的翻译仍有很大的影响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鲁迅反对那种盲目“归化”和“达”的译法。

鲁迅主张“直译”,是为了忠实于原文,在他看来,忠实是第一位的,这就是从根本上提出了翻译时应遵从的标准和原则问题。

让人们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异国情调”和“原作的丰姿”。

三、鲁迅的翻译标准(一)直译、硬译鲁迅先生所说的直译又叫做硬译,从《域外小说集》开始,鲁迅就一直坚持用严格直译的方法,他说“硬译”即“按板规逐句,甚而至于逐字译”,也就是尽可能接近原文的、尽可能等值的直译。

一般说来,鲁迅不提倡意译,他认为如果看重意译,输入的内容可能会走样,也无助于进一步丰富汉语的表达能力。

在对汉语发展路向的探索中,鲁迅的翻译强调“直译”“硬译”,强调对西方语言的吸收,其带有明显西方语言特征的翻译语言让人们看到了汉语弹性的极限所在。

鲁迅主张直译,其目的是在介绍外国思想以供借鉴的同时,通过译文来改造我们的语言。

他博采西方语言资源,同时又十分强调汉语本身的历史继承性。

从意识形态操纵角度看鲁迅之文学翻译论

从意识形态操纵角度看鲁迅之文学翻译论

因素的影响。译者得主体性就 是其对意 识形态的 超越性 , 也 就是译 者摆脱了强加在头上的权力话语的羁绊 , 走上了叛逆之路 , 最终实现 自己的创造性和意图性。 20 世纪 中国的 文化翻 译存在 两种价 值取 向 , 一种 是满足政治的需 求 , 另一种是满 足文学和社会发 展的需要。 但大多数情况 , 这两种取向是 很难调和 的。而那些 不能符合 当时意 识形态的作品自然会受到抑 制。从根本 上讲 , 翻译 就是输入 异域文 化的意识形态到本土文化意 识形态。对 于本土的 价值体系 而言 , 这 是一种外来文化的渗透 , 它意味着破坏和颠覆 , 也意味着对 本土文化 的考验。强硬的上层建筑会运用自己的权力话语反过来抵 御这股外 来的破坏力 , 而鲁迅 ( 1973: 34) 提倡 拿来主 义 , 没 有拿来的 , 人不 能自成为新人 , 没有拿来的 , 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 应 该取外来 文化之精华 , 去其糟粕。翻译顺 应上层意 识形态就 意味着它 将成为 精英文化的一部分。同时 , 翻译 者从事的 翻译实践 也就带有 强烈的 上层意识形态的意愿。他们翻译中的伪译、 创译、 伪作都是 合乎正道 的并且是合法的。经郭沫若、 茅盾、 鲁迅等人的 创造性叛逆 式的翻 译 , 其翻译 成了批判旧传统、 重新倡导一些 新价值 , 超越了 当时的中 国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 , 与中国当时的命运不谋而合 , 通过 译述和改 译等手段 , 使译作实现了译者对意识形态反操纵的目的 , 同 时也体现 了译者的建构性和重构性。 阿尔都塞 ( 2001) 所倡导的提 问方式的 研究 , 以及 福柯对知 识型 的分析 , 都恰好说明了翻译本身在理论产生内部就是一种 政治行动 , 它与当前的权力关系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系。翻译领域自 然也摆脱 不了权力话语的限制 ( 王治河 , 1999: 157) 。在翻译过程中 , 译者可根 据自己的审美意识自由地选择翻 译策略 , 直译或意 译来转换 原文的 语言 , 而且可根据自己定位的审美态度 , 自由灵活处理原文 的文化因 素 , 何处用归化 , 何处用异化。而翻译是不可能在无各种因 素影响下 的 真空 里进行的。人们熟知的鲁迅对 异化 翻译方法的 坚持以及 和梁实秋的激烈论战 , 在当时显 示出他们 鲜明的意 识形态分 歧和对 立 , 而且在今天可阐释为意识形 态作用下 所体现出 的两种不 同的翻 译政治 ( 王德威 , 2000: 281) 。即由梁实秋为头的一批人所推 崇的 归 化式 翻译方法 ( 相对鲁迅而言 , 暂将梁的方式粗略地划为 一类 , 事实 上梁本人的某些译本也是比较 硬 的 ) , 其 方式背后 的不抵抗、 全面 翻译的翻译政治。而这个 归化 策略 , 其背后多少隐藏着 一种假设 , 即西方可以通过翻译完全融入中国语言、 中国文化体系 之中。相反 , 鲁迅的 异化 译法 , 背后渗透出一 种抵抗策 略和翻译 政治 ( 王友贵 , 2003) 。从今天的角度看 , 这正是一种抵抗式的翻译策略。 归化和异 化 , 直译或意译不仅是翻译策略的选择 , 更是译者的主体性 的自由定 位问题 , 总而言之 , 它揭示了译者对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的 顺从还是 叛逆 , 以及译者持何种自我意 识形态和 审美观。译 者在其译 本中的 主体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 它的出 发点就是 为了批判 当时中国 的落后 的意识形态 , 希望建构一种能开启民智和 新民 的新型意识形态。

鲁迅的翻译地位之反思和归位

鲁迅的翻译地位之反思和归位

说, 白莽 很崇拜鲁迅 , 去拜见过鲁 迅却没见到 , 后来年纪轻 轻的
自己的异端。” Ⅲ
说: “ 鲁迅是翻译 工作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的典范 ……鲁迅对翻 译标准的主要观点是 : ‘ 凡是 翻译 , 必 须兼 顾着 两面 , 一 当然力求 易解 , 二则保存着原作 的风姿。’ 鲁迅竭力反对 当时那种 ‘ 牛头不 对马嘴 ’ 、 ‘ 削鼻剜眼 ’ 的胡译 、 乱译 , ……而提 出‘ 宁信 而不顺 ’ 这
原则。 ” 【 5 J 庄绎传先生在宣传介绍鲁迅 的翻译理论时 , 说: “ 鲁迅
对 翻译 工作 的态度是极其严肃认真的。” 网 遗憾的是 , 吹捧者可能都没认真研究过他 的译作。 现举一例 分析一下在 翻译 时的思考深度 问题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有几句 短诗在 中国的传播盛广 ,由年轻的革命 者 白莽所翻译 。有故事
他的翻译理论就在多种翻译教材 中被称赞 。比如 ,张培基等人
切诗意 , 直面死亡……异端是什么 ? 不是唱反调 、 不是出偏锋 , 不 是走极端 , 要 我说 , 异端的特质 , 是不苟 同, 是大慈悲——鲁迅 的 不苟 同, 是不管 旧朝新政 、 左右中间 , 他都有不 同的说法 和立 场 , 而教科 书单捡他左倾 的言论 ; 鲁迅 的大慈悲 , 说 白了 , 就是 看不 得人杀人 , 而教科书单说他死难的朋友都是大烈 士。 鲁迅对历届 政权从 希冀 、 失 望而绝 望 , 从欢欣 、 参 与而 背弃 , 就 因为他 是异 端。而鲁迅的大诚恳 , 是他能超越不苟同与大慈悲 , 时常成为他
果 大 家理 解 了作 家的本 质 、 责任 和 价值 , 也 就理 解 了鲁迅 。
【 关键词 】 鲁 迅 文 学翻 译 翻 译 贡 献 翻 译 价 值

鲁迅的翻译策略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鲁迅的翻译策略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2502018年51期总第439期ENGLISH ON CAMPUS鲁迅的翻译策略对文学翻译的影响文/向家红【摘要】鲁迅对中国近代的文学翻译做出了巨大贡献。

虽然鲁迅本人并未就翻译理论进行专门研究,但人们对鲁迅翻译策略的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

从早期的意译,到后来的坚持直译,鲁迅都注重翻译作品的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分析鲁迅的翻译策略在文学翻译中的运用及其特点,并总结他的翻译策略对当时及后世的文学翻译所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翻译策略;文学翻译;意译;直译【作者简介】向家红,成都理工大学。

一、鲁迅的翻译思想鲁迅所处的时期正是中国翻译史上继明末清初后的又一次高潮。

先是西方的自然科学技术被翻译到中国,继而西方的哲学、文学等也相继被译成中文。

鲁迅便是其中一位对翻译国外文学作品有着不可磨灭贡献的翻译大家。

他一生中翻译了大量外国作品,为中国输入了新的思想和表达形式。

鲁迅希望通过翻译媒介寻求与中国社会模式相同或相近的东西,以引起读者的共鸣,激发人们对外来作品的兴趣,同时在翻译思想方面广泛吸取各流派的精华,丰富了自己的翻译策略。

鲁迅并不是将翻译看作一种纯文字性转换的技巧或仅仅是一门艺术,而是当作一门与人类其他活动一样的文化事业。

二、鲁迅的翻译策略鲁迅从1903年便开始从事翻译文学作品,到1936年去世,前后一共33年。

鲁迅一生翻译了大量作品,涉及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如小说、戏剧、童话、杂文、诗歌、文艺理论等。

鲁迅的翻译策略从早期的意译,到后来的直译,经过了一些列的的转变。

鲁迅的翻译策略,早期,受林纾、严复的影响,认为翻译的目的就是“普及”,因此翻译时以“意译”为主。

为了使他的译文为读者接受,他用古文来翻译,并对原文进行改译。

在《斯巴达之魂》和《哀尘》以及《月界旅行》中我们都可以看到鲁迅的翻译风格与当时流行的意译风尚是一致的。

他当时翻译这些作品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推动国人的爱国热忱,不管是翻译还是创作都没有问题。

所以在当时的文学环境下,鲁迅采用了意译的策略。

从目的论的角度解析鲁迅的翻译策略

从目的论的角度解析鲁迅的翻译策略
[2]陆梅.试论林语堂的人生哲学[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2 (4).
[3]刘文浩.余秋雨散文中的文人形象及精神[J] .湖北经济学 院学报,2007(7).
[4]司马晓雯.论余秋雨散文的双重对话[J] .华南师范大学学 报,2006(3).
[5]余秋雨.余秋雨文集· A 卷[M] .南海:南海出版公司,2003. [6]葛培贤.林语堂现代小品文创作渊源浅析[J] .中央社会主 义学院学报,2007(4).
难懂,关于这一点,他自己也有清醒的意识,但他同时也明确阐明了 自己的目的。“固有的白话文不够用,便只得采些外国的句法。比较 的难懂,不像茶淘饭似的可以一口吞下去是真的,但补这缺点的是精 密”。“但这情形也当然不是永远的,其中的一部分,将从‘不顺’而成 为‘顺’,有一部分,则因为到底‘不顺’而被淘汰,被踢开。这最要紧 的是我们自己的批判。” 所以从“益智、移情”与改造汉语的角度来 讲,这一方法是恰当的。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认识和反 思,勇于面对和承认本国文化的不足,极力想通过翻译来输入新鲜的 血液,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出于这一目的而采取的策略又何尝不应 肯定呢?
而老庄之精神在焉”的明证。“天人合一”是老庄哲学的最高境界,也 是林语堂最为推崇的,他用“性灵”来代替“天人合一”,强调了人对无 穷自然的认知的局限性和人的精神生活的丰富性,还将明代公安派 的“性灵说”融入进来,讲究“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注重作者内心的 真情实感的表达,将传统“淡雅”进行了革新。
余秋雨所处的背景则不同,中国自 20 世纪 80 年代初对新中国 成立前后作家的美学理想和话语方式的清算之后,散文从原来的题 材、观念中走向新领地,转向抒发作家的自身观照和个人性灵,主张 精神和个性的解放。但又不免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散文被等同于抒 情美文,认为散文就应精美、雅致、玲珑,拘泥于身旁琐事和个人隐私 的叙说,于是“小女人散文”大量涌现,感性有余、理性不足,柔媚有 加、厚重缺乏,精英文化逐渐失落,知识分子阶层面临着人文精神的 失落和理想价值消解的危机。余秋雨感叹:“做不成现代人是悲哀 的,斩断了自己的生命根源的现代人,就更悲哀了。”他毅然辞去上海 戏剧学院院长的职务,自觉肩负起一个文化精英历史的及现实的使 命:“我是个文化人,我生命的主干属于文化,我活在世上的一项重要 使命是接受文化和传递文化。” 在那纷乱、喧嚣、浮躁的年代,他 将自己关在书斋,以古籍为伴,静心探寻民族文化的命脉,认真反思 中国文化内在的生命力及其结构性缺陷,成就一系列“雅正”散文。

论鲁迅的翻译策略

论鲁迅的翻译策略

论鲁迅的翻译策略摘要: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

他致力于翻译,出于实现“醒世、觉世”的政治抱负。

他针对不同的作品,运用多维度、独异性的翻译策略,不仅达到了其政治目的,还开拓了中国翻译文学的新路,创一代翻译之新风。

鲁迅的翻译策略不仅体现了其政治取向,还体现了翻译与政治、翻译与文化的密切联系——即翻译不是远离政治、意识形态和利益冲突的行为,翻译与政治、意识形态、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联系密切,译者深受这些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鲁迅;翻译策略;政治;多维;独异一、引言翻译外国文学作品,在鲁迅的文学生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他本人对翻译工作异乎寻常地重视,曾把翻译工作提高到“正业”的高度,一度“想以此作谋生”①。

他坦言自己从翻译外国文学作品中受益匪浅。

鲁迅从事翻译的时间前后达33年(1903—1936)之久,译介了大量的外国作品。

据不完全统计,有来自俄国、英国、波兰、捷克、日本等14个国家的近100位作家的200多种作品,翻译字数达500多万,占其作品的半壁江山。

他翻译的文学作品种类繁多,涉及小说、戏剧、童话、杂文、诗歌、文艺理论等。

最为引人瞩目的是,鲁迅有关翻译的理论几乎涵盖了翻译的各个重要方面。

他为中国现代文学提出了不落俗套的、标新立异的、意义深远的翻译理论。

尤其是他所倡导和运用的多维度、独异性的翻译策略,是我国现代翻译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至今对我国的文学翻译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鲁迅翻译的策略——多维度、独异性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汉斯·弗米尔(Hans J.Vermeer)在其目的论(Skopostheory)中认为,翻译是基于源语文本的一种转换行为,任何行为都有一定的目标或目的,而且一种行为会导致一种结果、一种新的语境或事件。

在目的论框架中,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是译文预期的接受者或受众者,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知识、有自己对译文的期待和交际需要。

②根据这一理论,翻译是有一定目的的,译者在翻译某一作品时所持有的目的和意图是翻译批评者所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译者可依据自己的翻译目的来决定采取哪种翻译行动。

论鲁迅翻译策略的转变

论鲁迅翻译策略的转变

想家、 革命 家” ) 。 他为中国文学 , 为改造国人思想和推动社会进步
做 出 了 杰 出 的贡 献 。但 当我 们提 及 鲁 迅 是 翻 译 家 时 , 会 引 来不 却
少 的疑 惑 。 )
登 演 坛 雄 谭 震俗
IIEfe e l I. r td aCom m unc t r c ne 巴比 堪 列 炬游 诸 市 iai Babia on
史回
论 鲁迅翻译 策 略 的转 变
王争 宵
( 同济 大学 浙 江 学 院 , 江 嘉 兴 3 4 0 ) 浙 100
摘要 : 译 是 鲁 迅 文 学生 涯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其 翻 译 活动 翻 而 又可 以 分 为 两个 具 有 鲜 明特 色的阶 段 。 鲁迅 早 期 的翻 译 追 随 晚 清 意译风尚。 到后 期 转 变成 直译 为主 。 本 文试 通 过 探 讨 鲁 迅翻 译 策 略 转变的原 因。 掘 隐含在其背后深 刻的社会 、 治 、 化等 因 挖 政 文 素 。与 此 同 时 。 也希 望 从 翻 译 的 角度 来 看 待和 欣 赏鲁 迅 的胸 襟 与
2鲁迅早 期 的翻译策 略— — 意译为 主
2 主 要 作 品 . 1
出 现 了 一 道 独 特 的 翻 译 风 景 线 , 传 统 的价 值 观 、 学 观 对 处 于 即 诗
种 类 出 版发 表
年份
译 作
强 势 异质 文 化 的 “ 侵入 ” ) 鲁 迅 的翻 译 生 涯 正 是在 这 样 的背 景 。 而
下开始的。
10 93
《 巴达 之 魂 》 斯 俄 小 说 《 月界 旅 行》 法 《 底 旅 行》 地 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小说 小说

从译者主体性看鲁迅的翻译_以_鼻子_译文为例

从译者主体性看鲁迅的翻译_以_鼻子_译文为例

第32卷第5期大连大学学报Vol.32No.5 2011年10月JOURNAL OF DALIAN UNIVERSITY Oct.2011从译者主体性看鲁迅的翻译—以《鼻子》译文为例孟庆荣,景 玲(大连理工大学,辽宁 大连 116624)摘 要:从译者主体意识的几个表现形式中选取翻译目的、翻译方法及翻译文化策略来讨论鲁迅的译作《鼻子》的主体意识在译文文本选择、译介、输出等方面的影响和作用。

分析结果表明,鲁迅在选择译文文本时主张“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

鲁迅一贯主张“直译”,尤其对于文中的汉字词汇,他都几乎原封不动地保留了原语字形。

鲁迅“宁信而不顺”的主张与他的另一文化主张“拿来主义”在思想上是完全一致的。

关键词:鲁迅;主体意识;翻译方法;文化策略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395(2011)05-0141-04收稿日期:2011-07-08作者简介:孟庆荣(1963-),女,大连理工大学日语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日语言对比,翻译等研究。

景玲(1986-),女,大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新疆库尔勒人,主要从事中日对比研究。

一、研究背景长期以来,翻译研究一直热衷于如何忠实有效传达原作的信息、风格等因素和对译作语言层面的各种分析,而一个重要的翻译现象——译者的主体性——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而对于鲁迅的翻译研究多围绕其翻译思想等纯理论性的研究,在数量不多的译作与原作对比的实证研究中,多局限在文本对比和语言转换的范围,而作为关键因素的译者的主体意识则常常被忽视。

果戈理有句名言“理想的译者应成为一块玻璃,透明得让读者感觉不到它的存在”[1],鲁迅主张的直译,即像这块玻璃一样不着痕迹地再现原著的风格韵味。

但译文作为译者的主观能动活动的结果是不可能完全摆脱人为的因素。

随着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一些相关学科的发展使人们逐渐意识到译者的翻译行为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在此背景下,译者主体性研究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目的论视角下对鲁迅异化翻译策略的解读

目的论视角下对鲁迅异化翻译策略的解读

目的论视角下对鲁迅异化翻译策略的解读作者:闫爱花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12年第03期摘要:鲁迅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

从“五四”运动以后,鲁迅一直是异化翻译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提出了很多有影响力的异化翻译主张。

本文从功能派翻译理论目的论出发,剖析鲁迅倡导异化翻译的原因。

关键词:目的论鲁迅异化翻译鲁迅一生致力于向国内读者介绍外国文学,在他留下的1000多万字作品中,有一半是翻译文字。

据统计,鲁迅总共翻译过14个国家近百位作家的200多种作品。

在鲁迅的翻译生涯中,尤其是在“五四”运动以后,鲁迅一直是异化翻译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提出了“保存洋气”、“反对削鼻剜眼”等有影响力的异化翻译主张。

本文将从功能派翻译理论目的论出发,联系鲁迅所处的时代背景,对鲁迅的异化翻译思想进行分析,从而全面了解鲁迅倡导异化翻译的原因。

一、鲁迅的异化翻译观简述异化和归化这对翻译术语是韦努蒂1995年在《译者的隐身》一书中提出来的。

归化就是以目标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采取目标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

而异化则是让译文读者向作者靠拢。

在翻译上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吸纳外语表达方式,采取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

使用异化翻译的目的在于考虑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保存和反映异域民族特征和语言风格特色,为译文读者保留异国情调。

其实,早在韦努蒂提出异化和归化这对翻译术语之前,我国文学家鲁迅就曾提出过,“动笔之前,就先得解决一个问题:竭力使它归化,还是尽量保存洋气呢?” 这里的“洋气”其实就是韦努蒂所说的“异化”。

从五四运动以后,鲁迅一直是异化翻译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提出了很多有影响力的异化翻译主张,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论述出现在《且介亭杂文二集》中的《“题未定”草(一至三)》一文中。

谈到翻译外国作品,鲁迅认为,“它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洋气。

其实世界上也不会有完全归化的译文,倘有,就是貌合神离,从严辨别起来,它算不得翻译。

分析文化视角下对鲁迅翻译思想的发展一

分析文化视角下对鲁迅翻译思想的发展一

一、有关鲁迅先生翻译实践活动的总体概述
鲁迅先生不仅是一位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也是一位有着深远影响力的翻译理论实践家。

鲁迅先生第一部翻译的作品是雨果先生的《哀尘》(1903年),直到病逝前还在翻译果戈理的《死魂灵》(1936年),前前后后翻译了15个国家和地区将近110位作家的144部文学作品,译文的题材涵盖了小说、散文、诗歌、童话、杂文、文艺和美术等多个方面。

在鲁迅先生一生所创作的文学作品中,翻译的数量占了大部分比例,这也难怪北京鲁迅博物馆的馆长孙郁诙谐地说:“鲁迅先生首先应该是一位翻译家,然后才可以称为作家,鲁迅先生将大量的时间都用在了文学作品的翻译上。

”鲁迅先生的翻译思想核心是“硬译”“欧化”和“宁信而不顺”,这也在我国翻译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和争议,译文的晦涩难懂也成为了很多人批评的主要对象。

伴随着近年来西方翻译理论的文化转向和结构主义理论的传入,学术界对于鲁迅先生翻译思想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更加重视。

鲁迅先生的翻译活动是在当时救亡图存,重新构建民族文化的背景下进行的,所以翻译的目的决定了其翻译的方法和策略,代表了文化转型时期中国翻译的走向,对于我们在经济全球化中的文化走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在文化的视角下对鲁迅先生的翻译思想之于中国近现代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进行解读,希望对当下文化体系的构建有着重要启示。

浅议鲁迅的翻译思想

浅议鲁迅的翻译思想

浅议鲁迅的翻译思想浅议鲁迅的翻译思想浅议鲁迅的翻译思想作者/谢飒一、鲁迅的文学翻译(一)时代背景长期以来,鲁迅被认为是思想家、文学家,是文化旗手,其实,他还是位杰出的翻译家,他的文学活动以翻译起,以翻译终,他翻译的数量和重要性甚至超过他自己的创作作品。

鲁迅是思想家型的翻译家,他对于翻译作品的选择往往带着自己某一方面的深入思考。

鲁迅是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他力图通过翻译改革来丰富中国文学的形式,从而达到改革整个中国社会、改变国民的颓废精神的目的。

他认为要治愈国人精神上的病症,就必须改革中国文学,提倡白话文,而这一切正依赖于“硬译”带来的文化冲击。

中国人素来对自身文化怀有强烈的自信,拒绝批评和改变自身的文化;加上当时中国普遍存在的排外情绪,导致当时任何反对国学的行为都会惹来非议和批评的状况出现,因此,鲁迅试图通过翻译西方作品来改革中国文学的道路,拯救治愈国人精神上的病症。

由此可知,中国新文学的形成应该是由翻译而不是原创写作开始的。

(二)鲁迅翻译的作品鲁迅翻译的作品主要是针对国民精神、世界知识,“不取媚于群”,这是一直贯穿其翻译始终的问题,其翻译思想主线是复兴中国,“起其国人之新生”。

鲁迅之所以选择翻译外国作品,是时代的需要,更是鲁迅本人爱国主义精神的充分体现。

1905年,俄国革命后,鲁迅积极支持热心苏俄文学的新秀的出版工作,帮助他们创办未名社这个现代文学团体。

鲁迅不断地把大批的俄国重要作家的作品翻译到中国。

他翻译的《死魂灵》《毁灭》等是其中的代表作。

他译写的《摩罗诗力说》《坟》再次重申了复兴中国的理想。

1907年,鲁迅和周作人合译哈葛德、兰格的《红星佚史》,1908年,鲁迅、周作人翻译籁息的《裴彖飞诗论》,都有强烈的复兴中国的理想。

1907-1908年,鲁迅在翻译活动中强调了时代精神、国民精神、世界知识,转而倾向于浪漫主义刚健激俗的人格品质,勇毅起新的独立行为。

鲁迅通晓多种外语,这就让他的翻译范围有很大的延伸空间。

从多元系统理论看鲁迅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策略

从多元系统理论看鲁迅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策略

鲁迅在翻译中注重语言的雅俗共赏, 使译文既具有文学价值,又能够为广 大读者所接受。
要点三
融合中西文化元素
鲁迅在翻译中巧妙地融合中西文化元 素,使译文既具有中国古典文学的韵 味,又具有西方现代文学的色彩。
04
从多元系统理论看鲁迅的翻译策略
鲁迅对原文的解读和选择
深入理解原文
鲁迅在翻译前深入研读原文,充分理解原文的背景、主题和风格,为翻译打下坚实基础。
研究不足与展望
尽管本文对鲁迅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策略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对鲁迅的翻译实践的具体 细节和文化背景的深入挖掘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拓展。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对鲁迅翻译思想和翻译策略的研究:一是加强对鲁迅所处历史时期的 社会、文化、政治等背景的考察;二是详细梳理和分析鲁迅的翻译实践,包括具体的翻译文本、翻译风格和技巧等;三是结合 更多的现代翻译理论和方法,对鲁迅的翻译思想和策略进行更全面、深入的研究。
鲁迅在翻译中如何保留原作风格和语言特点
保持原作风格
鲁迅在翻译中注重保持原作的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法,让 读者能够感受到原作的韵味。
体现原著语言特点
鲁迅在翻译中注重体现原著的语言特点,包括词汇、语 法和表达方式,让读者能够领略原著的独特魅力。
05
鲁迅的翻译思想和策略对后世的影响及启

对中国翻译历史的影响
对跨文化交流和语言教育的意义
鲁迅的翻译思想和策略对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他的翻译作品不仅传递了异域文化,也为中国 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他的翻译思想和方法对跨文化交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鲁迅的翻译思想也强调了语言教育在翻译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个优秀的翻译人才需要具 备扎实的语言基础、广博的文化知识和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这种思想对现代语言教育具有重要的启 示作用。

辩证性·科学性·时代性——重新审视鲁迅的翻译策略

辩证性·科学性·时代性——重新审视鲁迅的翻译策略

辩证性科学性时代性——重新审视鲁迅的翻译策略
黄四宏
【期刊名称】《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9(010)001
【摘要】鲁迅的翻译向来被视为"死译"、"硬译".事实上,作为译者的鲁迅,在翻译活动中,总是认真地考虑读者对象、翻译目的、文本类型等诸因素,从忠实原文文本出发来确立其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科学的、辩证的翻译策略.更可贵的是他自觉地根据文化任务来选择翻译方法.因而客观地评价翻译家的翻译思想十分重要.在文化日益趋向大融合的今天,鲁迅的翻译策略必将给我们带来新的启示.
【总页数】3页(P103-105)
【作者】黄四宏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31003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
【相关文献】
1.地理教学中应重视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和时代性 [J], 肖成华;
2.会计"当"的时代性、艺术性和科学性 [J], 李琳
3.重新审视鲁迅对世界翻译理论的贡献——不能否定鲁迅是三个翻译策略中的两个翻译策略的首创者 [J], 李田心
4.科学性音乐性师范性时代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
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特点 [J], 王耀华;王安国
5.辩证法的困惑:自然还是人?——重新审视《辩证法内部对话》 [J], 袁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译者主体视角下对鲁迅翻译策略转变的解读
鲁迅先生除了以小说被广大国人熟知以外,一生还翻译了大量的外国书籍来进行民族救亡活动,希望可以唤醒麻木不仁的国民意识。

鲁迅先生的翻译策略也经过了一个转变的过程,翻译思想的变化主要受到了译者主体性的影响。

因此,本文将从译者主体性的概念入手对鲁迅先生的翻译思想转变做出研究,希望可以更好地研究其翻译思想体系。

一、译者主体性对于翻译活动的影响
根据后现代哲学家的观点,真正的主体事实上是并不存在的,主体性一直处于一种被统治和禁锢的状态之中。

对于主体性,阿尔都塞是这样进行解释的:“……主体性的意思就是屈从。

主体性就是具备观察和思考能力的主题客观存在的意思,只会出现在被支配和屈从的政治环境中。

主体的观察和思考是国家这样的政治工具让主体有这样的观察和思考。

”还原一个主体性本来的面目是后现代语境下进行译者主体性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文学翻译过程中主要涉及的主体有三个:作品作者,译者和读者。

其中,作者是创作的主体,读者是作品的审美主体,译者则是身兼创作和审美的主体于一身,所以,西方文学翻译家都普遍认为“文学翻译就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

文学翻译活动是一种融合了不同文化、不同风俗习惯的复杂关系的再创作的主体性活动。

勒弗维尔把翻译看成是一种文学的再创作,就是同构某种特定的方式对原作品进行重新解释和操纵。

对于文学作品的翻译,一定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其中第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译者的思想意识,其中原作的文学地位,译者的自我文化形象,译者对文本类型、意识形态和写作风格,预期译本读者和读者的文化接受习惯,审美心理等文化因素都会对译者的文本选择和翻译风格;第二个是目标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诗学温暖对文学翻译的制约,这就是文学的创作手段,
写作主题,文学作品题材和作品的原型特征以及文学在社会中扮演什么样的地位。

于此同时,勒弗维尔还谈到了对于翻译的赞助因素,也就是能够促进或者阻碍文学写作,阅读的类似权利的人和物。

译者的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上起着关键的决定作用,译者的主体性还体现在对于文本等级的生成和颠覆上,译者可以选取一些边缘性的文学,从而可以促成文学多元化和非等级化的方向发展。

二、鲁迅先生“归化到异化”翻译策略的转变
在前期的翻译活动中,鲁迅先生一直是采用“归化”道德翻译策略,从最初的编译,改译到意译和文言译,最后,鲁迅先生最终走上了以“优化”汉语为目的的“异化”翻译选择道路上。

1902年,鲁迅先生奔赴日本留学,开始了文学翻译的活动。

因为受到晚清严复、林纾等人翻译方法的影响,所以鲁迅先生在文学翻译上倾向于大刀阔斧式地对原文进行意译的翻译。

随着翻译作品的不断增多,鲁迅先生发现林纾对于有些名著的翻译存在“错译乱译”的问题,并且周氏兄弟对于当时文学作品翻译源的引进只局限于欧美这些发达国家产生了不满,所以在1909年周氏兄弟一块合作出版了《域外小说集》,在为这本书所做的序言中,鲁迅先生就直接提出了“直译”的观点:“《域外小说集》这本书籍,用词都很平常无华,没有近代其他翻译者的文学翻译作品。

”在《域外小说集》这为本书中使用的主题语体都是先秦古文,一直到1919年出版的《一个青年的梦》中,鲁迅先生才开始完全使用白话文的语体。

鲁迅先生在后期的文学作品翻译中对于直译达到了一种“硬译”的程度:“翻译完毕一看,词语晦涩难懂,甚至让人不明白的地方也很多。

但是如果将复杂的句子拆开来翻译,那么语句所应营造的气势就没有那么强烈精悍了。

因此,对于我来说,除了硬译之外,只有‘束手’这一条道路了……”鲁迅先生在文学作品直译上不仅强调翻译的内容要“信”,同时还强调要实现语言文字上的忠实。

对于鲁迅先生的翻译活动,我们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03年到1909年的《域外小说集》出版是鲁迅先生的归化翻译时期,主要采取意译和编译方法,翻译的文学作品主要使用的古
文,旧白话文和文白两种语言糅杂的主题语言语体;第二阶段是从1909年到1919年中国五四文化时期的以异化为翻译策略的阶段,主要是采用逐词逐句的直译方法,翻译的文学作品使用的深奥的先秦古语体;第三阶段是以异化策略成熟的翻译阶段,直译翻译方法逐渐上升为字词的层面,使用的文学语体主要为白话语,在这一翻译阶段,鲁迅先生的文学翻译理论逐渐明朗,对于翻译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提出了“宁信而不顺”的翻译主张。

三、译者主体视角下对鲁迅先生翻译策略转变的解读
(一)鲁迅先生意识形态的转变
勒弗维尔认为对于文学作品的翻译类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可以是译者本人的,也可以是他人强加上去的。

鲁迅先生翻译策略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和其意识形态的转变有着重要的联系。

鲁迅先生出生在一个封建士大夫家庭,因为祖父科举的缘故,本来小康的家境开始走向了衰落,还在幼年的鲁迅看清了世态炎凉。

在甲午战争以后更是看清了清朝统治者的腐朽无能,更加激发了他救亡图存的热情。

因此,鲁迅先生很快就翻译了《斯巴达之魂》,这本译本的主要目的则是发出救亡图存的号召,所以鲁迅先生早期的文学翻译目的主要是为了“立国”。

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期间受到了西方启蒙主义思想的影响,经常会思考“什么样才是一种理想的人性?中国的国民性究竟缺少了什么?病根究竟是什么?”这样的问题。

在看到一群麻木不仁的国民看自己同胞被砍头的场景后终于明白了,因此鲁迅先生感觉“学医只能救国民的身体,但是愚弱的国民即便是有健康的体魄,那么也只是一群毫无意义的看众啊……”因此,鲁迅先生开始弃医从文,希望可以通过文学的方式唤醒麻木不仁的国民,与此同时,鲁迅先生的思想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所以文学翻译的宗旨开始由“立国”转变为“立人”。

鲁迅先生在回国以后,亲自目睹了一系列的残酷镇压革命的暴行后曾经一度陷入到了迷茫中,一直到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他来
到了文化运动的前沿“阵地”。

鲁迅先生在1919年翻译出版了一本日本小说《一个青年的梦》,在译本的序言中,鲁迅先生明确地写出了自己进行翻译的目的就是要唤醒国民的革命斗志。

至此,鲁迅先生的翻译目标开始走向了“救国救民”的民族复兴的道路。

(二)晚清诗学翻译文体对于鲁迅的影响
在中国的晚清时期,主流的诗学文体主要分为两个派别,一个是以严复、林纾为代表的桐城派古文。

在《中国新文学运动小史》中,当胡适先生谈到文学革命的历史背景的时候这样说道:“这个背景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考虑因素,是中国古文在那个年代中进行最后拼力挣扎的时期,同时也是桐城派古文的文学复兴时期。

”另外一派就是以梁启超和陈冷血为代表的革新派。

梁启超开创了文白糅杂,雅俗共赏,中外兼备的糅杂语体,被广大的新型市民阶级所接受。

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期间,最初采用的主要是当时流行的诗学文体翻译方法,但是鲁迅先生创造性地把两种语体进行了融和,使用了一种“双轨制”的文学翻译文体。

对于上层的读书人和士大夫,鲁迅先生沿袭了先前的主流诗学文体,对于市井阶层,鲁迅先生则是采用了一种文白糅杂的翻译方法。

所以鲁迅先生前期的文学翻译活动还是没有摆脱主流诗学文体的影响。

(三)赞助因素下鲁迅主体翻译思想的转变
在晚清,文学翻译活动已经变成了一种商业活动,译者为了保证翻译作品的销量,开始一味地迎合读者,对原著进行改编甚至是再创作,否则翻译作品就会受到谩骂和冷落,所以当时进行意译是出于一种客观的社会需要,当时直译正是被批判的对象,鲁迅先生的译本《域外小说集》在市场上的失败和受到谩骂也是情理之中的,但是鲁迅先生就是希望借这本译本来扭转文学翻译不良的风气。

一直到新文化运动的爆发,文学翻译才开始出现了转向,特别是陈独秀于1915年创办的《新青年》影响最为显著,在中国翻译的文学历史过渡上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鲁迅先生的文学翻译爆发起到了强劲的推动作用。

四、结语
文学翻译者作为文学作品的再次创作和审美的主体,翻译的过程就只一个受各种因素相互制约和影响的重写过程。

鲁迅先生文学翻译策略的转变与其思想意识的转变有着密切的关系,以及当时社会主流诗学文体的影响和赞助因素都是有着紧密联系的,在译者主体性的视角下对鲁迅先生的翻译策略转变进行解读,有助于我们对鲁迅先生的翻译思想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