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材料磨损与耐磨材料(第2章课件)3
摩擦与磨损全课件第章耐磨减摩材料及表面处理解析
2. 制造耐磨零件的常用钢种
① 优质碳素结构钢 ② 锰钢、锰钒钢及锰钼钨钢 ③ 铬钢 ④ 铬镍钢及铬镍钼钢 ⑤ 铬锰钢 ⑥ 含硅合金钢 ⑦ 轴承钢 ⑧ 高锰钢
6.1.3 耐磨铸铁
铸铁是一种良好的耐磨材料,广泛用于制造各 种摩擦副,如机床导轨、气缸套、活塞环等零 件。
铸铁的耐磨性通常比钢好,因为有石墨存在。 ① 工作时,石墨易在表面脱落成为润滑剂,起减
⑤ 铅青铜浇铸时,易产生比重偏析。为此,可加入适量的 镍、锑等元素,阻止铅的积聚;同时可增大冷却速度, 以减轻比重偏析。
4.铝基轴承合金
铝基轴承合金是随着近代发动机向高速、高压、 重载方向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滑动轴承合金。
优点:密度小、导热性好、承载强度和疲劳强度 高,且有高的高温硬度,优良的耐蚀性和减摩性。
特点:有高的疲劳强度和承载压强,良好的耐磨、 耐热和耐蚀性。
可用于载荷变动大、有冲击载荷及润滑条件易受 破坏的动力机械上的轴承材料。如高速大功率内 燃机车、重型汽车和拖拉机的轴承。
5.多层合金减摩材料
上述各类合金可分别与低碳钢带一起轧制复合成 双金属轴承材料。
为改善表面性能,可在减摩合金表面再镀一层质 软而薄的金属层,构成三层减摩合金材料。
塑性变形能力,以减少安装和制造误差的影响。 嵌藏性是指油中杂质和外来的微粒能嵌入减摩合 金内而不至于划伤轴颈表面。
4)足够的强度。即有一定抗塑性变形的能力和良 好的抗疲劳性。
5)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如应有高的导热性和 热容量,热膨胀系数小,耐蚀性好,湿润性和亲 油性好等。
6) 工艺性好,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
① 加入硅、锰、铬能提高硬度。
② 钼、钒、钨会部分溶于钢中生成M3C或M7C3形 化合物,提高耐磨性。
材料磨损与耐磨材料绪论课件
14
摩擦学经典理论
1785 年:库仑Charles Augustin Coulomb(1736-1806) —动、静摩擦研究;
15
摩擦学经典理论
1785 年:库仑Charles Augustin Coulomb(1736-1806) ——动、静摩擦研究
16
摩擦学经典理论
1785 年:库仑C.A.Coulomb 对摩擦起因的解释:他猜想在相对运动中, 一表面的微凸体沿其相对表面微凸体的斜 坡爬升,摩擦力即和这种爬升运动中所做 的功有关。
17
1785 年:C.A.Coulomb
18
摩擦学经典理论
1881 年: Heinrich Hertz (1857-
53
废旧机电产品循环利用法 ---再制造工程
机械制造业是矿产资源的最大使用者, 是能源的最大消耗者,是有害气体和 废水的最大排放者。机电产品更新换 代频率加快,一方面造成了自然资源 的日益匮乏,另一方面造成了机电产 品报废数量激增。
54
废旧机电产品循环利用法 ---再制造工程
近几年全球每年至少有2600万辆汽 车报废,发达国家目前已有1.25亿 台旧计算机废弃不用,世界废弃电 脑很快就将达到6.8亿台。
27
摩擦磨损与国民经济
参照德、美和加拿大等国调查结果,即摩 擦学知识的工业应用每年可节约的费用约 占GNP的1~1. 4%,若取平均值(1.2%), 按我国2003年GNP为11.66万亿元估算, 2003年我国全国工矿企业在摩擦学上的节 约潜力约1400亿元。
28
摩擦磨损与国民经济
我国2007年GDP246619亿元,在摩擦磨损 润滑方面的节约潜能约2959亿元。这说明重 视摩擦学的研究、应用所产生的效益巨大。
第3章金属磨损ppt课件
pv准则
pv准则形式简单,常用在非流体润滑的滑动轴承等零件的 设计中,作为选择抗胶合材料的依据。 但是其数据离散范围较大,有时达到50%,因此准确性较 差。
pv [ pv]
式中,p为Hertz最大应力;v为相对滑动速度。 根据工况条件[pv]在3.2×103~1.5×105 MPa·m/s之间变化。
载荷与速度的乘积与摩擦副间传递的功率成正比,因此可 以认为,材料一定的摩擦副传递的功率是有限的。工程中 常常要限制摩擦副的pv值。
2. 表面温度
pv值与摩擦副传递的功率成正比,也就是与摩擦损耗的功 率成正比,摩擦过程中这些能量产生的热使表面温度升高。
产生的热量在接触表面间不是均匀分布的,大部分的热量 产生在表面接触点附近,形成了半球形的等温面。
而由于摩擦副体积远大于接触峰点,一旦脱离接触,峰点 温度便迅速下降,一般局部高温持续时间只有几毫秒。
润滑油膜、吸附膜或其他表面膜将发生破裂,使接触峰点 产生粘着,随后在滑动中粘着结点破坏。
这种粘着、破坏、再粘着的交替过程就构成粘着磨损。
3.3.1 粘着磨损的种类
1. 轻微粘着磨损 当粘着结点的强度低于摩擦副金属的强度时,剪切发生在
对于纯金属和各种未经热处理的钢材,耐磨性与材料硬度成 正比关系。
2. 相对硬度
磨料硬度H0与试件材料硬度H之间的相对值。 为了防止磨粒磨损,材料硬度应高于磨料硬度。
3. 载荷
外载荷对各种材料的磨粒磨损有显著影响。线磨损率与表面 压力成正比。
当压力达到转折值pc时,线磨损率随压力的增加变得平缓, 这是由于磨粒磨损形式转变的结果。各种材料的转折压力值 是不同的。
结合面上。此时虽然摩擦系数增大,但是磨损却很小,材料 迁移也不显著。
材料摩擦磨损课件
通过改变载荷、速度、温度等条件,评估金属材料的摩擦系数、磨损量
等参数。
02
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测试通常采用旋转式或往复式摩擦试验机,
通过改变载荷、速度、温度等条件,评估高分子材料的摩擦系数、磨损
量等参数。
03
陶瓷材料
陶瓷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测试通常采用球-盘式或往复式摩擦试验机,
通过改变载荷、速度、温度等条件,评估陶瓷材料的摩擦系数、磨损量
摩擦分类
干摩擦、湿摩擦、边界摩擦。
摩擦学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研究内容
研究摩擦、磨损和润滑的本质、 规律及控制方法。
研究意义
减少摩擦磨损,提高能源利用率 ;提高设备性能和寿命;促进科 技进步。
材料摩擦磨损的危害与防治
危害
材料损失、设备失效、安全事故。
防治
选择合适的材料、优化设计、改善环境、使用润滑剂。
的化学反应。
04
材料摩擦磨损机制及影响因素
金属材料的摩擦磨损机制
粘着磨损
金属表面之间由于粘着效应而 产生磨损。
磨粒磨损
金属表面与硬质颗粒相互作用 ,导致表面损伤。
疲劳磨损
在循环应力作用下,金属表面 产生疲劳裂纹,最终导致表面 磨损。
腐蚀磨损
在腐蚀性环境中,金属表面腐 蚀导致磨损。
高分子材料的摩擦磨损机制
摩擦系数及其影响因素
摩擦系数
描述两接触表面间摩擦性能的数值,通常以滑动摩擦力与法 向力的比值表示。
影响因素
摩擦系数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材料性质、表面粗糙度、环境 温度和湿度等。
03
材料摩擦磨损性能测试技术
摩擦试验机分类及原理
往复式摩擦试验机
该试验机模拟实际使用过程中两表面间的摩擦行为,其中 一个表面固定,另一个表面可移动。通过测量摩擦力、摩 擦系数等参数,评估材料的摩擦性能。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设计概论-03-02-3
旋风式选粉机的工艺特点
存在问题: 旋风式选粉机的分级结构与离心式选粉机相似,对 离心式选粉机所存在的主要缺陷(如分级力场不稳定、 机壁效应、存在局部涡流等)都未能消除。分级性能 的改善有限。
旋风式选粉机已有洪堡—维达格公司生产的洪堡—维达格型、 维达格公司生产的维达格型及日本通过技术合作生产的川绮一 维达格型等三种。SKET/ZAB公司制造的外通风式选粉机把可 调空气选粉机及选粉与细粉沉降过程分开进行的原理结合在一 个机组中,其性能与旋风式选粉机相同。目前使用的各种旋风 式选粉机都是在它们的基础上研究发展起来的。
3.2 旋风式选粉机的工艺特点
1)转子转速与系统的循环风量可分别调节,既易于调节产品 细度,也扩大了细度的调节范围。 水泥产品的比表面积可调范围为2500-7000cm2/g。 2)采用小直径的旋风收尘器收集细粉,提高了细粉的收集效 率,减少了细粉的循环量,选粉效率提高,处理风量增加。其 收集效率可达90%,而离心式选粉机的收集效率仅为50%。 3)在相同的选粉能力下,旋风式选粉机的机体直径较离心式 选粉机小,分级室单位截面积的处理物料量比离心式选粉机高 2~2.5倍。 4)风叶磨损小、运转平稳、调整灵活方便、适应于产品的冷 却和烘干等。 旋风式选粉机的选粉能力已可达500 t/h,得到日益广泛的 应用。
离心式选粉机存在问题的分析
1)选粉机无明确的分级界面和稳定的分级力场,分级精度低。 离心式选粉机内颗粒的受力情况: 重力Fg:大小与颗粒质量成正比; 离心力Fe : 大小随颗粒所处位臵不同而变化; 气体阻力Fd : 方向与大小均随所处位臵不同而变化。 分级区内截面形状变化较大,致使各截面的气流速度的大小与方向 变化较大,分级气流不能形成稳定、均齐的分级力场。 分级区内同一粒径大小的颗粒因所处位臵不同而受到大小与方向都 不同的合力。 由上而下的分级气流在分级区上部盖风板处,因突然变向形成一死 角,在死角内形成局部涡流,干扰分级区的流场; 机壁效应的存在,也影响细粉的分离,使部分细粉与粗粉一起碰到 内壁而沉降。
第三章 磨损及磨损理论
Ⅱ稳定磨损阶段:
出现在摩擦副的正常运行阶段。经过跑合,摩擦 表面加工硬化,微观几何形状改变,实际接触面 积增大,压强降低,从而建立了弹性接触的条件, 这时磨损已经稳定下来,如图所示,磨损量随时 间增大缓慢增大。
Ⅲ 剧烈磨损阶段:当材料磨损量达到一定数值时, 摩擦条件发生较大的变化,磨损速度急剧增加。 这时机械效率下降,精度降低,出现异常的噪音 及振动,最后导致零件完全失效。
在一定的法向载荷作用下,微凸体接触,发生 塑性变形,产生粘着;
在相对滑动过程中,剪切粘着点,材料就会从 一个表面转移到另外一表面,形成磨损;
一部分转移的材料分离, 从而形成游离磨粒;
再形成新的粘着点。
** 接触-塑性变形-粘着-剪断 粘着点-材料转移-再粘着,循 环不断进行,构成粘着磨损过 程。
c.材料的组织结构和表面处理
多相金属比单相金属的抗粘着磨损能力高;金 属中化合物相比单相固溶体的粘着倾向小。
通过表面处理技术在金属表面生成硫化物、磷 化物或氯化物等薄膜可以减少粘着效应,同时 表面膜限制了破坏深度,提高抗粘着磨损的能 力。
d.元素周期表中的B族元素,如锗、银、镉、铟、 锡、锑、铊、铅、铋与铁的冶金相容性差,抗 粘着磨损性能好。而铁与A族元素组成的摩擦副 粘着倾向大。
2、磨粒(磨粒)磨损
(1)定义
外界硬颗粒或者对磨表面上的硬突起物 或粗糙峰在摩擦过程中引起表面材料脱落的 现象, 称为磨粒磨损。
例如:掘土机铲齿、犁耙、球磨机衬板、机 床导轨面等的磨损。
水轮机叶片和船舶螺旋桨等与含泥沙的水之 间的侵蚀磨损。
(2)磨粒磨损分类及其磨 ①损按特摩征擦表面的数目分为:
b.涂抹
➢ 粘着强度大于摩擦副中较软金属的剪切强度,小于较 硬金属的剪切强度;
材料磨损与耐磨材料ppt课件
§3.2.2 磨粒磨损的分类
第二,高应力磨粒磨损也称碎式磨粒磨损,如下图所示。
当磨粒与材料之间接触 压应力大于磨粒的压溃强度 时,韧性材料产生塑性变形 或疲劳,脆性材料则发生碎 裂或剥落。
磨损的磨粒在压碎前, 几乎没有滚动和切削,对被 磨表面的主要作用由接触处 集中压应力造成。
10
对塑性材料,就像打硬度一样,磨粒使材料表 面发生塑性变形,许许多多“压头”对材料表面作用, 使之发生不定向流动,最后由疲劳而破坏。对于脆硬 材料,几乎不发生塑性流动,磨损主要是脆性破裂的 结果。典型零件是滚式破碎机中的辊轮等(见右图)。
模型计算的3个假设: 材料不发生塑性变形(刚体) 硬质磨粒简化为圆锥体 磨损过程为简单滑动
V:磨损体积 r: 磨粒圆锥
体半径
x :磨粒压入 材料内深度
l(L):滑动距离
1 V 2r x L r x19 L
2
§3.2.3 磨粒磨损基本模型与原理
因为磨粒压入金属材料内的深度,取决于压力的大小和 材料硬度的比值,所以
1
2
3
4
5
6
13
§3.2.2 磨粒磨损的分类
(2)根据使用条件,还有如下分类: 冲击磨粒磨损:磨粒(通常是块状)垂直或以一定
的倾角落在材料表面上。其情况与冲蚀磨损相似,但局 部应力要高得多。
冲蚀磨粒磨损:材料同含有固体颗粒的液体作相对 运动,在表面造成的损耗。
气蚀-冲蚀磨粒磨损:固体同液体作相对运动,在气 泡破裂区产生高压或高温而引起的磨损,并伴有流体与 磨粒的冲蚀作用。
4
硬颗粒或凸出物一般为:非金属材料,如石英砂、矿 石等,也可能是金属,如落入齿轮间的金属屑等。
磨粒磨损几乎没有一种是单一磨损机理引起的,经常 是多种磨损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且随着磨损条件 的变化,可能从一种机制转化为另一种机制。
材料摩擦磨损ppt课件
例如,硬脂酸的熔点是69℃,而这种金属
皂膜的熔点约为120℃。因此,这种化学吸附膜
作为润滑剂,可以在中等裁荷、中等温度及中
等滑动速度下使用。
精选课件ppt
30
硬脂酸化学吸附
吸附结果是表面上形成了一层硬脂酸“金属皂
膜”
精选课件ppt
31
化学反应
物理吸附无需活化能,在任何温度下都会以一定的
速率,即以使吸附物布满固体表面的速率发生物理吸附。
精选课件ppt
26
表面化学反应
表面化学反应是指吸附质与固体表面相互作用形成 了一种新的化合物。这时无论是吸附质还是吸附剂的特 性都发生了根本变化。
金属表面特别是多晶体金属表面往往包含有很多 缺陷:晶界、位错、台阶等,这些部位能量高,氧化 也就往往从这些高能位置开始,一直到将表面覆盖。
E(r)4ab12b6 r r
QP 表示吸附能(吸附热),r0 中吸附分子在平
衡时离开表面的距离 。
精选课件ppt
24
化学吸附
化学吸附,在吸附剂和吸附 物的原子或分子间发生电子 的转移,改变了吸附分子的 结构。
按照吸附过程中电子转移 的程度,化学吸附还可以 分为,离子吸附和化学键 吸附。在化学吸附中,吸 附剂和吸附物分子或原子 之间的作用力,主要是静 电库仑力。
面缺由陷于:界晶面体特的殊缺的陷结若构主和要界是面沿能二量维,方使向得伸界展面开有来许, 而多在与另晶体一内维部方不向同上的的性尺质寸。变例化如相,对界地面甚的小扩,散则、称界为面面 缺吸陷附。、界各面种腐界蚀面、如界晶面体与表位面错、的晶相界互、作亚用晶等界,及并相对界材等 都料是的面机缺械陷性,能它(们强通度常、只韧有性一)个以至及几对个变原形子、层再厚结。晶和 相变过程等都有重要影响。
耐磨减摩材料及热处理PPT学习教案
材料的耐磨性 定义:
➢ 材料的耐磨性通常是指在一定的工况条件下,摩擦副材料 在摩擦过程中抵抗磨损的能力。
材料的耐磨性离不开工况条件(速度、载荷、温度、介质 等)。同一种材料,在不同的工况条件下其耐磨性相差很大。
➢ 例如,高锰钢,当受低应力磨损时,它的耐磨性不好,而 在高应力磨损的场合,它具有特别高的耐磨性。
第27页/共38页
3.2.3常用的工程塑料
(1)热塑性工程塑料
聚酰胺(尼龙或PA)
聚甲醛(POM)
聚碳酸酯(PC)
聚砜(PSU)
ABS
聚四氟乙烯(F-4)
(2)热固性工程塑料
酚醛塑料
氨基塑料
环氧塑料有机硅塑料第28页/共38页3.3 橡胶
➢ 橡胶是高聚物,其分子形状呈线型,它在很宽的 温度范围内具有高弹性,通常随品种不同而不同, 一股橡胶在-40~80℃范围内具有高强性。橡胶在 高弹变形时,弹性模量低,其弹性模量约在1MPa 左右,而伸长率则在100-1000%之间。橡胶的抗 拉强度或扯断强度与其结构有关,线型结构的强 度高,支链多的强度低,在一定的范围内,分子 量大的强度高。
缺点:抗疲劳强度较差,锡价格贵 用途:主要用于汽轮机、发动机和压气机等的高速轴
承。
第13页/共38页
➢ 2.2.2铅基轴承合金
成分:以铅为主,加入锑(10%-18%)、锡(020%),加入Sn可提高α固溶体的强度同时形成 SnSb(硬质点)。
优点:具有自润滑性,高温强度好,价格便宜
缺点:耐磨性、导热性、耐蚀性比锡基合金差 用途:用于低速、轻载或中载的次要轴承上,多用来
第22页/共38页
3.1.2陶瓷材料的特点
➢ 组成:晶相、玻璃相、气相 晶相是主要组成相,决定陶瓷的性能。刚玉陶瓷
三、 磨粒磨损
磨粒磨损的估算(断裂方式)
• 断裂方式: • V=KP5/4d1/2KIC-3/4H-1/2L • KIC:断裂韧性
2. 磨粒磨损过程的影响因素
(1)磨粒特性的影响 磨粒的硬度、形状和粒度对材料 的磨损过程均有影响。 a. 硬度 Ha/Hm<1 软磨粒磨损; Ha/Hm>1.2 硬磨粒磨损; 1<Ha/Hm<1.2 线性磨损
各种材料的磨粒磨损相对耐磨性现象与特征接触疲劳是两接触材料作滚动或滚动加滑动摩擦时交变接触压应力长期作用使材料表面疲劳损伤局部区域出现小片或小块状材料剥落而使材料磨损的现象故又称表面疲劳磨损或麻点磨损是齿轮滚动轴承等工件常见的磨损失效形式
三、磨粒磨损
磨粒磨损示意图 硬的颗粒或硬的突起物在摩擦过程中引起物体界面材料 脱落的现象称为磨粒磨损,也称为磨料磨损。
磨粒磨损的主要特征是摩擦面上有擦伤或因明 显犁皱形成的沟槽。
磨粒磨损表面微观典型形貌
磨粒磨损机理
法向力形成压痕,切向力推动磨粒向前进。 磨粒形状与位向适当时, 磨粒似刀具切削表面, 切痕长而浅。 当磨粒较圆钝或材料表面塑性较高时,磨粒滑过 后仅犁出沟槽,两侧材料沿沟槽两侧堆积, 随后的 摩擦又会将堆积的部分压平,如此反复地塑性变形, 堆积,压平,便导致裂纹形成并引起剥落。 对碾碎性磨粒磨损, 磨粒对摩擦表面的作用主 要是使材料表面产生应力集中,韧性材料反复塑性 变形,导致疲劳破坏及脆性材料表面产生脆断。
磨粒磨损过程中存在塑性变形和断裂两种去除 机理。当磨粒与塑性材料表面接触时,主要发 生显微切削、显微犁沟两种塑性变形的磨损方 式。
当磨粒和脆性材料表面(如玻璃、陶瓷和碳化物 等)接触时,主要以表面断裂破坏为主。
• 磨粒磨损过程中材料的去除机理
第02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2)优秀课件
二、摩擦的分类
内 摩 擦:在物质的内部发生的阻碍分子之间相对运 动的现象。
外 摩 擦:在相对运动的物体表面间发生的相互阻碍 作用现象。
静 摩 擦:仅有相对运动趋势时的摩擦。 动 摩 擦:在相对运动进行中的摩擦。 滑动摩擦:物体表面间的运动形式是相对滑动。 滚动摩擦:物体表面间的运动形式是相对滚动。
第三节 润 滑
一、润滑剂分类
液体(如油、水及液态金属)
润滑剂
气体(如空气或其他气态工作介质) 半固体(如润滑脂)
固体(如石墨、二硫化钼、聚四氟乙稀)
二、润滑剂及主要性能
1. 润滑油 动植物油、矿物油、合成油。
1)粘度
粘度是润滑油的主要质量指标,粘度值越高, 油越稠,反之越稀。
粘度的种类有很多,如:动力粘度、运动粘度、 条件粘度等。
三、 4种滑动摩擦状态
干摩擦:表面间无任何润滑剂或保护膜的纯金属接触时 的摩擦。
摩擦理论:库仑公式 Ff f Fn
三、 4种滑动摩擦状态
边界摩擦:摩擦表面被吸附在表面的边界膜隔开,其摩 擦性质取决于边界膜和表面的吸附性能时的摩擦。 流体摩擦:摩擦表面被流体膜隔开,摩擦性质取决于流 体内部分子间粘性阻力的摩擦。流体摩擦时的摩擦系数 最小,且不会有磨损产生,是理想的摩擦状态。 混合摩擦:摩擦表面间处于边界摩擦和流体摩擦的混合 状态。混合摩擦能有效降低摩擦阻力,其摩擦系数比边 界摩擦时要小得多。 边界摩擦和混合摩擦在工程实际中很难区分,常统称为 不完全液体摩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摩擦学的理论和应用 必将由宏观进入微观,由静态进入动态,由定性 进入定量,成为系统综合研究的领域。
第一节 摩 擦
一、摩擦的机理
“机械说” 产生摩擦的原因是表面微凸体的相互 阻碍作用;
摩擦磨损与耐磨材料
摩擦磨损与耐磨材料姓名:李英杰班级:材控13-2学号:201301021048Cr—Mn-N奥氏体一铁素体不锈钢的空蚀1、概述:(1)空蚀原理:抛光表面在空蚀气泡溃灭作用下产生空蚀凹坑,随后叠加并扩展,表面出现塑性变形,产生加工硬化和应力,但表面易发生塑性流变,对高应变速率不敏感,所以空蚀孕育期长,空蚀扩展较慢,抗空蚀性能较好。
空蚀发生时材料表面会产生疲劳裂纹并向内部扩展,引发疲劳断裂和脱落,之后裂纹继续向材料内部扩展,导致进一步破坏。
空蚀发生后表面粗糙度明显变大【1】。
(2)研究历程:为了减轻水轮机过流部件的空蚀损伤,过去的几十年里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人们一直致力于开发具有抗空蚀损伤高性能的新材料,其中从60 年代发展起来的 Cr-Ni—MO系不锈钢就具有比传统材料更好的抗空蚀性[l] 由于这些 Cr-Ni-Mo 系不锈钢含有较多稀缺的金属镍,成本很高,而且抗含沙河流中泥沙磨损的性能也不理想,故开发价格低廉 (无镍或低镍) 且性能优异的水轮机过流部件用不锈钢具有极其重要的实际意义.早在 2O 世纪 3O 年代初期一些国家就开始了Cr—Mn-N不锈钢代镍的探索性研究,并列入国家标准[2].Cr-M n-N系列不锈钢在化工、石油以及制药等工业中如今已经部分代替Ni-Cr 不锈钢.为了降低现有水轮机用 Cr-Ni-Mo系不锈钢的成本和提高抗多相流损伤的性能,我国及国外的一些研究者也将目光转向了 Cr-Mn—N系列不锈钢,并开展了该类不锈钢的抗空蚀和冲刷腐蚀等多相流损伤的研究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展示了其作为水轮机用金属材料的良好前景[2,4-7]。
2、实验研究:0Cr13Ni5M o不锈钢热处理工艺为 1000 ℃正火,500 ℃回火,组织为回火马氏体 Cr—Mn—N 奥氏体一铁素体不锈钢为锻后固溶态.根据两种钢材的化学成分和硬度. Cr—Mn—N奥氏体一铁素体不锈钢组织中铁素体体积含量为19%.实验设备为美国 M isonix 公司生产的 X12020 型超声振荡空蚀实验机,该设备的振动频率为20 kH z峰一峰振幅为60 m,试样的前端即受到空蚀破坏的表面直径为 19.1 m m ,试样的后端加工成螺纹,用来将试样固定在设备的变幅杆上.为了减轻腐蚀因素的影响,选择蒸馏水为实验介质.实验介质放在冷凝器中进行冷却.试样经研磨和抛光后用丙酮超声清洗并烘干,然后用分度值0.1 m g 的分析天平称重.空蚀进行一定的时间后对试样再次称重.对空蚀前和空蚀不同时间后的试样表面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和 X 射线衍射分析.测量空蚀进行一定时间后试样横截面距表层不同距离处的显微硬度值.对不同空蚀时间后的 X 射线衍射结果根据文献【9】计算出空蚀表面铁素体相的含量.3、空蚀引起的Cr—Mn-N奥氏体一铁素体的变化3.1累积空蚀失重和失重率Cr—Mn—N 不锈钢的空蚀失重率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可分为三个阶段.在空蚀的初期 (0—5 m in),空蚀失重率迅速增加,在试样表面发生材料的脱离;在第二阶段 (5—30 m in),材料的空蚀损伤程度减缓,空蚀失重率迅速下降;在第三阶段 (30 m in 以后) 材料的空蚀失重率缓慢地增加.具有高的抗空蚀性能。
摩擦和磨损课件
摩擦和磨损
14
§1-4 摩擦与磨损
2. 磨损种类 (2)磨损机理下的几种磨损及影响因素
4)冲蚀磨损
当一束含有硬质微粒的流体冲击到固体表面上的时候就会造成冲蚀磨 损,例如利用高压空气输送型砂或高压水输送矿石的管道所产生的摩损。 冲蚀磨损是在有摩擦的情况下受到硬质微粒冲击反复作用而造成的表层 疲劳破坏。
磨损会影响机器的精度,强敌工作的可靠性,甚至促使机器提前报废。
摩擦和磨损
8
§1-4 摩擦与磨损
1. 磨损过程
磨
损 量 Q
磨 合
稳定磨损
剧烈磨损
0 t2
t1
时间t
0~t1:磨合阶段
t1~t2:稳定磨损阶段
t2~~:剧烈磨损阶段
摩擦和磨损
9
§1-4 摩擦与磨损
1. 磨损过程
(1)磨合阶段
在运转初期,摩擦副的接触面积较小,单位面积上的实际载荷较 大,磨损速度较快。随着磨合的进行,实际接触面积不断增大,磨 损速度在达到某一定值后转入稳定磨损阶段。
(3)根据摩擦副的摩擦状态可分为: 固体摩擦、液(气)体摩擦和混合摩擦。
摩擦和磨损
3
§1-4 摩擦与磨损 2. 种类
1)固体摩擦 固体摩擦分为干摩擦和边界摩擦。
干摩擦 摩擦副在直接接触时产生的摩擦称为干摩擦。
因摩擦因数大,磨损严重,除利用摩擦力工作的场合外,应尽量避免。
摩擦和磨损
4
§1-4 摩擦与磨损
严重的粘着磨损会造成运动副咬死,不能正常运转 。
影响因素:①同类摩擦副材料比异类材料容易粘着,如钢件运动副的 相对运动;②脆性材料比塑性材料的粘着能力高;③在一定范围内,零 件的表面粗糙度愈小,抗粘着能力愈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触面积可分三种: 名义接触面积:由物体表面接触的外部尺寸决定, 以An表示,An=a x b
其数学表达式为:
或
9
§2.2 固体表面表征方法
➢§2.2.2 微观不平度十点平均高度Rz
它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5个最大的轮廓峰高 (绝对值)的平均值和5个最大轮廓谷深(绝对 值)的平均值之和,如下图所示:
其数学表达式:
10
§2.2 固体表面表征方法
➢§2.2.3 轮廓均方根偏差Rq
它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轮廓偏距的均方根值。 其数学表达式为:
➢ 取 平(1样 均)轮长 值廓度,微如l内观图轮不所廓平示在度。中的p线平mmi均为-m含间上有距间一Sm距个,p它轮mi是的廓指算蜂在术和 相邻轮廓谷的一段中线长度。反映表面峰、谷 轮廓的斜度。
13
§2.2 固体表面表征方法
➢ (2)轮廓单峰平均间距S,它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 轮 映廓 表的 面单单峰峰间出距现的Pi的频平率均。值,见下图所示。反
3
§2.1 固体表面的几何形貌
➢ 所有这些都造成零件的实际表面与理想的绝 对光滑的、平整的表面存在有一定的几何形 状的误差,如下图所示。这种形状误差可分 为三类:
固体表面几何形状误差
1—形状误差;2—波纹;3—粗糙度
4
§2.1 固体表面的几何形貌
➢ (1)宏观几何形状误差:即表面形状误差。对 于平面,用不直度和不平度表示,对于圆柱 面,用不圆度,椭圆度、不圆柱度等表示, 如图所示,△表示形状误差。
19
§2.2 固体表面表征方法
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
20
Chapter 2: 固体表面结构与接触特 性
➢§2.1 固体表面的几何形貌 ➢§2.2 固体表面的表征方法 ➢§2.3 物体接触与实际接触面积 ➢§2.4 固体表面结构
21
§2.3 物体接触与实际接触面积
➢ §2.3.1 物体摩擦表面接触特点 对于所有固体的真实表面都是凹凸不平的,
其中:P为轮廓最高峰点至截线间的距离。
P0为最高峰点至最深谷的距离
17
课内题: 请画出轮廓支承面曲线,并说明摩擦表面特征
18
§2.2 固体表面表征方法
➢ NOTE:上述表征固体表面形貌的参数只能反映 被测表面某一截面上的形貌。为了反映固体表 面上某一区域的全部形貌,近年来开始研究表 面的三维形貌,即在x、y表面上描绘出形貌轮 廓后,再使被侧表面相对于轮廓仪测头在z轴 方向移动一个微小的距离,然后再测出一条表 面轮廓线,这样就可以得到由一组间隔很密的 轮廓线组成的三维形貌图,如下图所示:
固体表面几何形状误差
1—形状误差;2—波纹;3—粗糙度
5
§2.1 固体表面的几何形貌
➢ (2)表面波纹度:零件表面周期性重复出现的 一种几何形状误差。波纹度有两个重要参数, 即波高和波距。波高Hb表示波峰和波谷间的高 度差,波距Lb表示相邻两波形对应点的间距, 如图所示。波纹度的变化会影响零件的实际支 承表面的面积,从而影响磨损。
7
Chapter 2: 固体表面结构与接触特性
➢§2.1 固体表面的几何形貌 ➢§2.2 固体表面的表征方法 ➢§2.3 物体接触与实际接触面积 ➢§2.4 固体表面结构
8
§2.2 固体表面的表征方法·
§2.2.1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如下图所示是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上 各点轮廓中心线m-m的距离(y1,y2,…,yn)绝 对值总和的算术平均值。
14
§2.2 固体表面表征方法
➢ §2.2.4 轮廓支承面曲线 它表示表面轮廓上各微凸体沿高度分布
的情况,也可以反映出摩擦表面磨损到某一 定程度时,支承面积大小。表面上微凸体的 高度分布—支承面曲线如图所示:
其中:P为轮廓最高峰点至截线间的距离。
P0为最高峰点至最深谷的距离
15
§2.2 固体表面表征方法
23
固体表面几何形状误差
1—形状误差;2—波纹;3—粗糙度
6
§2.1 固体表面的几何形貌
➢ (3)表面粗糙度:是指比表面波纹度更 微观尺度上的几何形状误差。通常是指 毫米尺度以下范围内表面凹凸不平的情 况,而波纹度的波距较长,一般在1-10 毫米范围。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指标一般
采用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微观不平度 十点平均高度Rz及轮廓均方根偏差Rq.
轮廓支撑面曲线可用作图法求得,它是在取样 长度l内,作任一平行于中线m-m的线与轮廓相 截后得到的各段截线长度之和与取样长度l之比。 即:
其中:P为轮廓最高峰点至截线间的距离。
P0为最高峰点至最深谷的距离
16
§2.2 固体表面表征方法
➢ 轮廓支承面曲线表示表面轮廓上各微凸体沿 高度分布的情况,反映出摩擦表面磨损到某 一定程度时,支承面积大小。该参数对研究 摩擦表面的接触状态和表面耐磨性有重要作 用。
第一篇 材料磨损基础
➢Chapter 1: 材料的磨损 ➢Chapter 2: 固体表面结构与接触特性 ➢Chapter 3: 材料的磨损机理
1
Chapter 2: 固体表面结构与接触特性
➢§2.1 固体表面的几何形貌 ➢§2.2 固体表面的表征方法 ➢§2.3 物体接触与实际接触面积 ➢§2.4 固体表面结构
2
§2.1 固体表面的几何形貌
➢ 不仅是金属,凡是固体其表面形貌都很复 杂。这是因为任何机器零件的表面都要留 下其加工制造工艺过程所产生的痕迹。如 铸件表面,金属在铸型中凝固时留下的粗 糙的表面;锻压件表面留下金属成型过程 中压力加工的表面;机械加工零件表面留 下的机加工刀痕,切屑分离时的塑性变形 等。
11
§2.2 固体表面表征方法
NOTE ! 上述三种参数仅反映表面高度方向的 粗糙度,但不能反映表面峰、谷轮廓的斜度和 其出现频率的情况。为了克服这一点,可采用 表面轮廓在水平方向的参数和二维参数来补充 评定表面的形貌:
1.轮廓微观不平度的平均间距Sm; 2.轮廓单峰平均间距S
12
§2.2 固体表面表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