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监控量测必测项目
隧道监控量测(标准)
技术交底记录
施工单位:*******************工区编号:JSJD-**
地表沉降测点横向间距为2~5m ,在隧道中线附近测点应适当加密,本隧道中线两侧量测范围应不小于28m ,本隧道地表沉降观测点共计设置2处,桩号为DK**9+642、DK**9+632。
其测点布置如下图所示。
2.拱顶下沉测点和净空变化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上,监控量测断面按下表要求布置
必测监控量测断面间距
围岩级别 量测断面间距(m)
Ⅴ~Ⅵ ≤5 Ⅳ ≤10 Ⅲ
30~50
3)净空变化量测测线数,按下表所示
地段
开挖方法
一般地段 特殊地段
台阶法 每台阶一条水平测线 每台阶一条水平测线,两条
斜测线 三台阶临时仰拱
每台阶一条水平测线
每台阶一条水平测线,两条
斜测线
三台阶法测点布置示意图 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测点布置示意图
六、监控量测方法
B H
2~5m 地表沉降横向布置图。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项目和方法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项目和方法一、监控量测的内容隧道监控量测的项目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大小和设计要求综合选定。
量测项目可分为必测项目A和选测项目B两大类。
隧道施工过程中应进行洞内、外观察,洞内观察可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和已施工地段观察两部分。
浅埋暗挖法各种监控量测项目的简介见表10-1。
(1)洞内观察:开挖工作面观察应在每次开挖后进行。
观察中发现围岩条件恶化时,应立即采取相应处理措施;观察后应及时绘制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图、填写开挖工作面地质状态记录表和施工阶段围岩级别判定卡。
对已施工地段的观察每天至少应进行1次,主要观察围岩、喷射混凝土、锚杆和钢架等的工作状态。
(2)洞外观察重点应在洞口段、岩溶发育区段地表和洞身埋置深度较浅地段,其观察内容应包括地表开裂、地表沉陷、边坡及仰坡稳定状态、地表水渗透情况、地表植被变化等。
表10-1 隧道现场监控量测项目注:b—隧道开挖宽度;h—隧道埋深。
二、监控量测的方法(一)目测观察1.目的在地下工程施工中,开挖前的地质勘探工作很难提供非常准确的地质资料,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对开挖面附近围岩的性质、状态进行目测。
另外,对开挖后初期支护稳定状态进行目测,也是监控量测中的重要项目。
2.目测观察的内容开挖后对无支护围岩的目测内容包括:(1)围岩类型及分布特征、结构面位置和产状、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和几何特性、节理裂隙的填充物的性质和状态等。
(2)开挖工作面的围岩稳定状态,顶板有无剥落掉块现象。
(3)是否有涌水、涌水量大小、涌水位置、地下水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色度等)。
开挖后对已支护段的目测内容包括:(1)有无锚杆被拉断或垫板陷入围岩内部的现象。
(2)喷射混凝土是否产生裂隙或剥离,要特别注意喷射混凝土是否发生剪切破坏。
(3)钢拱架有无被压屈现象。
(4)是否有底鼓现象。
3.目测结果如果发现异常现象,要详细记录发现的时间、距开挖工作面的距离以及附近监控量测点的各项监控量测数据,及时综合观察测量数据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隧道监控量测
隧道监控量测摘要:施工中的监控量测是施工安全的保障。
在施工过程中按设计和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要求进行布点和监测。
将监控量测作为工序引入作业循环,及时处理量测数据,并与工程类比法相结合,及时调整支护参数。
结合地质预报作出评价,优化设计参数,实施动态管理。
关键词:监控量测隧道施工数据分析1.监控量测内容、方法和仪器根据设计要求,对隧道一般监控量测项目包括:a、洞内外观察;b、拱顶下沉量测;c、水平相对净空变化值的量测。
其中隧道监控量测必测项目及要求见表1-1。
拱顶下沉及收敛量测测点布置见“图1-2“拱顶下沉及收敛量测测点布置图”。
2.测点密度、量测频率及结束标准(1)测点密度洞内观察分为开挖工作面观察和初期支护状况观察两部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在每次开挖后进行一次,当地质情况基本无变化时,每天进行一次。
观察后绘制开挖工作面略图(地质素描),填写工作面状态记录表及围岩级别判定卡。
对初期支护观察每天至少进行一次,观察内容包括检查喷射混凝土有无裂损,锚杆有无松动,钢架支护工作状态等。
洞外观察包括洞口地表情况、地表沉陷、边仰坡稳定、地表水渗透等观察。
周边位移量测包括水平净空变化量测、拱顶下沉量及必要时增设隧底上鼓量测。
量测断面间距和测点数量见表1-3。
(2)量测频率在避免爆破作业破坏测点的前提下,尽可能靠近工作面埋设,一般为0.5~2m,并在下一次爆破循环前获得初始读数。
初读数在开挖后12h内读取,最迟不超过24h,而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完成初期变形值的读数。
水平净空变化量测和拱顶下沉量测采用相同的量测频率,量测频率见表1-4和表1-5。
对特殊地段、特殊部位及不良地质地段,在原布点密度的基础上,增加布点密度,同时增加测量频率。
表1-1 隧道监控量测必测项目表(3)监测结束标准根据收敛速度判别:一般地段:收敛速度>5mm/d时,围岩处于急剧变化状态,应加强初期支护系统;收敛速度<0.2mm/d时,围岩基本达到稳定。
监控量测要求(必测)
洞内外观察周边位移拱顶下沉地表下沉1、监控量测目的在隧道施工期间实施监测,是加强工程安全质量管理,防止重大事故发生的有力措施。
通过监测工作为业主及施工方提供及时、可靠的安全、质量信息,及时准确预报安全隐患,避免事故发生,科学指导设计和施工,实现“动态设计、动态施工”的根本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确保安全;(2)指导施工;(3)修正设计;(4)积累资料。
2、监控量测依据(1)《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2014);(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细则》JTG/T F60—2009;(4)《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3、监控量测内容3。
1监控量测项目隧道监测工作的主要内容见表3。
1。
表3。
1 隧道现场监控量测必测项目表《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注:依据《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b—隧道开挖宽度,h。
0-隧道埋深。
3。
2监控量测频率周边位移和拱顶下沉量测的量测频率主要根据规范、位移速度和量测断面距开挖面距离确定,见表3.1,当按表3。
1选择量测频率出现较大差异时,取较高的量测频率作为实施的量测频率。
也可以参考表3。
2、3.3量测间隔时间来确定。
施工状况发生变化时(各开挖、支护工序衔接),增加量测频率。
选测项目量测频率基本与必测项目相同。
表3。
2周边位移和拱顶下沉的量测频率(按位移速度)表3.3周边位移和拱顶下沉的量测频率(按距开挖面距离)注:b—隧道开挖宽度,d—天。
各项量测作业,应持续到变形基本稳定后,15~20d结束.4 测点布置及量测方法4。
1洞内、外观察隧道掌子面每次爆破后和初喷后通过肉眼观察、地质罗盘和地质锤检查,描述和记录围岩地质情况:岩性、岩层产状、裂隙、地下水情况、围岩完整性与稳定性。
判断围岩级别是否与设计相符,必要时应拍照,测量地下水流量,观察支护效果.4。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的必测项目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的必测项目1. 引言隧道施工是一个复杂且关键的工程过程,为了确保隧道的安全和质量,监控量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对隧道施工过程的监控,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介绍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的必测项目,包括地表沉降、隧道位移、应力应变等。
2. 地表沉降监测地表沉降是隧道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主要由于土层的挤压和沉降导致。
地表沉降不仅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还会对地下管线和建筑物的稳定性产生潜在威胁。
因此,地表沉降监测是隧道施工监控的必测项目之一。
地表沉降监测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和监测仪器。
常用的地表沉降监测方法包括测点法、全站仪法、激光测距法等。
测点法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在地表设置固定标志点,定期测量标志点的沉降情况。
全站仪法和激光测距法则可以实现对大范围地表沉降的监测。
监测仪器的选择需要考虑到精度、稳定性、自动化程度等因素。
3. 隧道位移监测隧道位移是指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水平和垂直位移。
隧道位移监测是隧道施工监控的重要内容,可以及时发现隧道的变形情况,避免隧道结构的损坏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隧道位移监测常用的方法包括测点法、测斜法、测倾法等。
测点法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在隧道内外设置固定测点,定期测量测点的位移情况。
测斜法则是通过在隧道内外设置测斜管,测量隧道的倾斜角度。
测倾法是通过在隧道墙壁上设置倾斜计,测量隧道的倾斜情况。
4. 应力应变监测隧道施工过程中,地质条件的变化会导致隧道周围的应力应变状态发生变化,进而对隧道结构产生影响。
因此,应力应变监测是隧道施工监控的重要内容之一。
常用的应力应变监测方法包括应力计法、应变计法、压力计法等。
应力计法通过在隧道壁面或地表上设置应力计,测量应力的大小和方向。
应变计法则是通过在隧道壁面或地表上设置应变计,测量应变的大小和方向。
压力计法是通过在隧道附近地层中设置压力计,测量地层的应力情况。
5. 温度湿度监测温度湿度的变化会对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和材料的性能产生影响,因此,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温度湿度的监测也是必不可少的。
隧道监控量测技术交底
五、 量测元件埋设情况和量测资料应纳入竣工文件, 以备运营中查考或继续观测。 六、其他未详之处见有关规范。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交人:
表 C1-3
工程名称
技术交底记录
交底部位
工程编号
日期
序 号
量 测 项 目 洞 内 外 观 察
测点布置
量测方法与要求
备注 地质素描贯穿整个 隧道施工过程以便 及时掌握围岩的工 程性质,核对围岩 分级,观察支护系 统受力情况,为安 全施况比预期要好时,应适当减弱设计参数。 4.采用复合式衬砌地段的监控量测,应在隧道周边变形速率有明显减缓趋势,初期支护表面裂缝不再继续发 展;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速度小于0.2mm∕天,拱顶相对下沉速度小于0.15mm∕天,累计位移值不超过极限位 次衬砌,并根据监控量测信息反馈,及时修正衬砌参数,确保施工和运营安全及更经济合理。
四、量测资料的处理及应用
1.绘制图表,指导施工 1) 根据现场监控量测数据,及时绘制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拱顶下沉时态曲线和净空水平收敛、拱顶下 沉与距开挖工作面距离的关系图等。 2) 根据量测结果及《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的规定,根据变形管理等级(见表2)指导施工。
2.观察及量测发现异常时,应及时修改支护参数。一般政党状态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 2) 喷射混凝土表面无裂缝或仅有少量裂缝。 位移速度除在最初1~2天允许有加速外,应迅速减少。
必要时在浅埋段布 点,防隧道塌方冒 顶。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交人:
表 C1-3
工程名称
技术交底记录
交底部位
工程编号
日期
G 拱顶下沉测点
隧 道 中 线
水平收敛测定水平基
300cm
隧道监控量测必测项目
隧道监控量测必测项目1、隧道施工量测中,必测项目有哪些?答:周边位移量测、拱顶下沉、地质及支护状态观测、锚杆及锚索轴力及抗拔力。
2、简述周边位移量测目的和方法以及数据的整理和应用。
答:周边位移是隧道围岩应力状态变化最直观的反映,通过周边位移量测可以达到以下目的;根据变形速率判断围岩稳定程度和二次衬砌施作的合理时机。
指导施工。
每次量测后,需将原始记录及时整理成正式记录。
对每一量测断面内的每一条测线,整理后的量测资料应包括:原始记录表及实际测点布置图,位移随时间以及开挖面距离的变化,位移速度、位移加速度随时间以及开挖面距离的变化图。
3、简述地质和支护状况观测的目的和观测内容。
答:掌子面观察:主要以目视调查来了解开挖工作面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主要内容包括:岩石种类和产状。
岩性特征:岩石的颜色、成分、结构、构造。
地层时代归属及产状。
节理性质、组数、间距、规模,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和方向性,断面状态特征,充填物的类型和产状等。
断层的性质、产状,破碎带宽度、特征。
地下水类型,涌水量大小,涌水位置,涌水压力,水的化学成分等。
开挖工作面的稳定状态,顶板有无剥落现象。
已施工区的观察:主要以目视调查来了解支护状态。
主要包括:渗漏水情况(位置、状态、水量等)。
喷层表面的观察以及裂缝状况(位置、种类、宽度、长度及发展)的描述和记录。
喷砼与围岩接触状况,是否产生裂隙或剥离,要特别注意喷砼是否发生剪切破坏。
有无锚杆被拉坏或垫板陷入围岩内部的现象。
有无锚杆和喷砼施工质量问题。
钢拱架有无被压屈现象。
二次衬砌表面的观察以及裂隙状况(位置、种类、宽度、长度及发展)的描述和记录。
是否有底鼓现象。
4、简述拱顶下沉量测目的和方法以及数据的整理和应用。
答:隧道拱顶内壁的绝对下沉量称为拱顶下沉值,单位时间内拱顶下沉值称为拱顶下沉速度。
对于浅埋隧道,可由地面钻孔,使用挠度计或其他仪表测定拱顶相对地面不动点的位移值。
对于深埋隧道,拱顶下沉量测方法有接触观测法(精密水准仪)和非接触观测法(全站仪)两种。
隧道围岩监控量测
隧道围岩监控量测隧道施工中的监控量测,按《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的规定和图纸要求,确定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
必测项目为洞内外观察、周边位移量测、拱顶下沉量测等。
选测项目为:地表下沉量测、围岩内部变形量测、锚杆轴力量测、围岩压力量测、支护及衬砌应力量测、钢架内力及所承受的荷载量测、围岩弹性波速度测试等,应根据图纸要求和隧道的具体情况以及监理工程师的指示选定。
(1)洞内外观察观察工作面状态、围岩变形、围岩风化变质情况、节理裂隙、断层分布和形态、地下水情况以及喷射混凝土的效果。
观察后应绘制开挖工作面略图(地质素描),填写工作面状态记录表及围岩类别判定卡。
对已施工区段的观察也应每天至少进行一次,观察内容包括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架的状况。
洞外观察包括对洞口地表情况、地表沉陷、边坡及仰坡的稳定以及地表水渗透等的观察。
(2)周边位移量测量测坑道断面的收敛情况,包括量测拱顶下沉、净空水平收敛以及底板鼓起(必要时)。
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量测断面的间距为:Ⅳ类及以上围岩不大于40m。
围岩变化处应适当加密,在各类围岩的起始地段增设拱顶下沉测点1~2个,水平收敛1~2对。
当发生较大涌水时,类围岩量测断面的间距应缩小至5~10m。
各测点应在避免爆破作业破坏测点的前提下,尽可能靠近工作面埋设,一般为0.5~2m,并在下次爆破循环前获得初始读数,初读数应在开挖后12h 内读取,最迟不得超过24h,而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必须完成初期变形值的读数。
净空水平收敛测线的布置应根据施工方法、地质条件、量测断面所在位置、隧道埋置深度等确定。
在地质条件良好,采用全断面开挖方式时,可设一条水平测线;当采用台阶开挖方式时,可在拱腰和边墙部位各设一条水平测线。
拱顶下沉量测应与净空水平收敛量测在同一量测断面内进行,可采用水准仪测定下沉量。
当地质条件复杂,下沉量大或偏压明显时,除量测拱顶下沉外,尚应量测拱腰下沉及基底隆起量。
拱顶下沉量测与净空水平收敛量测宜用相同的量测频率,应从《量测频率表》中根据变形速度和距开挖工作面距离选择较高的一个量测频率。
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一、监控量测基本规定1、监控量测的管理必须科学合理,设计单位应进行监控量测设计,施工单位应编制监控量测实行细则,施工中应按细则实施,工程竣工后应将监控量测资料整理归档并纳人竣工文献中。
2、监控量测设计应涉及以下内容:(1)拟定监控量测项目;(2)拟定测点布置原则、监控量测断面及监控量测频率;(3)拟定监控量测控制基准。
3、施工单位应拥有专业的监控量测人员和设备,掌握成熟、可靠的测试数据解决与分析技术。
4、施工单位应成立现场监控量测小组,建立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负责及时将监控量测信息反馈于施工和设计。
监控量测人员规定相对稳定,以保证监控量测工作的连续性。
5、现场监控量测工作应涉及以下重要内容:(1)现场情况的初始调查;(2)编制实行细则;(3)布设测点并取得初始监测值;(4)现场监控量测及分析;(5)提交监控量测成果。
6、监控量测实行细则应报监理、业主,经批准后实行,并作为现场作业、检查验收的依据。
监控量测变更必须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7、监控量测系统应可靠、稳定、耐久,在服务期内运转正常。
仪器设备应按规定进行检查、校对和率定,并出具相关证明。
8、测点应牢固可靠、易于辨认,并注意保护,严防损坏。
9、施工现场必须建立严格的监控量测数据复核、审查制度,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监控量测数据应运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由专人负责。
如有监控量测数据缺失或异常,应及时采用补救措施,并具体做出记录。
10、根据监控量测精度规定,应减小系统误差,控制偶尔误差,避免人为错误。
应经常采用相关方法对误差进行检查分析。
11、施工与监控量测应密切配合,监控量测元件的埋设与监控量测应列人工程施工进度控制计划中,监控量测工作应尽量减少对施工工序的影响。
二、监控量测技术规定1、监控量测应达成下列目的:(1)保证施工安全及结构的长期稳定性;(2)验证支护结构效果,确认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的准确性或为调整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提供依据;(3)拟定二次衬砌施做时间;(4)监控工程对周边环境影响;(5)积累量测数据,为信息化设计与施工提供依据。
监控量测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摘要:由于隧道工程的特殊性、复杂性和隧道围岩的不确定性,对隧道围岩及支护结构进行监控量测是保证隧道工程质量、安全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监测技术是近10多年来在我国逐渐涉及的技术难题。
本文以合肥至福州铁路客运专线隧道工程监控量测为例,主要介绍了隧道工程监控量测项目、监控量测断面及测点布置原则、监控量测方法及监控量测的实施,为科学开展隧道工程监控量测提供依据。
关键词: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控制方法1概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为确保地下工程的安全、质量,监控量测作为一个重要的控制手段在我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目前每个地下工程施工过程必须结合现场监控量测的数值,及时进行反馈,指导现场施工,以确保在可控的前提进行施工。
国内外地铁施工中,因未进行监控量测或监控量测不到位而导致的重大安全施工时有发生。
如2008年11月15日杭州萧山湘湖段发生地铁施工因监控量测不到位,造成大面积塌方,致路面坍塌,正在路面行驶的约11辆车辆陷入深坑,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
因此,研究地铁施工监控量测的合理方法,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工程概况合肥至福州铁路客运专线(闽赣段)Ⅰ标线路长14.283正线公里,位于江西省婺源县溪头乡镜内,线路最大纵坡2%,最小纵坡0.4%。
本段包括四座隧道,分别五城隧道(出口段)3094延米、方思山隧道2802延米、桃源隧道4471延米、金山顶隧道(进口段)2756延米,合计13131延米。
其中Ⅴ级围岩928延米(含明洞),Ⅳ级围岩1335延米,Ⅲ级围岩8597延米,Ⅱ级围岩2145延米。
3监控量测项目监控量测项目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必测项目是隧道工程应进行的日常监控量测项目。
具体监控量测项目见表1。
表1隧道监控量测必测项目一览表为了满足隧道设计与施工的特殊要求而进行的监控量测项目即选测项目,具体监控量测项目按照表2进行选择。
4监控量测断面及测点布置原则4.1隧道开挖前应当布设浅埋隧道地表沉降点。
隧道监控量测的目的及内容
隧道监控量测的目的及内容
监控量测的目的
1、掌握围岩力学形态的变化及规律;
2、评价围岩和支护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
3、验证修改设计参数;
4、为隧道工程设计和施工积累资料;
5、及时预报围岩险情,防止事故发生;
6、指导安全施工,修正施工参数和施工工艺;
7、对隧道未来性态做出预测;
8、法律及公证的需要。
经过认证计量的观测单位,其所提供的加盖CMA公章的观测结果,具有公证效力。
对由于工程事故引起的责任和赔偿问题,观测结果有助于确定其责任和原因。
监控量测内容
1、地质和支护状态现场观察
开挖断面附近的围岩稳定性,围岩构造情况,支护变形与稳定情况,准确掌握围岩状况。
2、岩体力学参数测试
抗压强度、变形模量,粘聚力,内摩擦角,泊松比。
3、应力应变测试
岩体岩应力,围岩应力、应变,支护结构的应力、应变
4、压力测试
支护上的围岩压力,渗水压力。
5、位移测试
围岩位移(含地表沉降),支护结构位移。
6、温度测试
围岩温度、洞内温度,洞外温度
7、物理探测
弹性波(声波)测试,即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动弹性模量、动泊松比。
隧道监控量测(必测内容)
王家麻窝隧道监控量测(必测内容) (1)、全隧应进行洞内外观察、拱顶下沉、净空变化的监控量测,拱顶下沉观测点和净空变化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上,拱顶下沉及净空变化的量测侧线数,围岩量测断面纵向间距为:Ⅴ级5m。
(2)、地表沉降监测适用于隧道浅埋段,测点应在隧道开挖前布设,地表沉降观测点和隧道内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里程,本隧暗洞段600m 均为浅埋地段,应开展地表沉降观测,地表沉降观测点纵向间距按《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的要求布置。
各项监控量测点的具体布置原则、量测断面、量测频率以及控制基准等要求详见《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对监控量测数据应用应严格按《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进行分级,位移管理分级指导施工管理及支护等措施。
何家岩隧道监控量测(必测内容)全隧施工期间应开展监控量测,将监控量测作为关键工序列入现场施工组织,并对支护体系的稳定性进行判别,监控量测必测项目包括以下内容:(1)全隧应进行洞内外观察,拱顶下沉,净空变化的监控量测,拱顶下沉测点和净空变化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上,拱顶下沉及净空变化的量测测线数,各级围岩量测断面纵向间距为:V 级5m ,IV 级10m ,III 级30m 。
(2)地表沉降监测适用于地表浅埋段,测点应在隧道开挖前布设,地表沉降测点和隧道内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里程,本隧进口DK108+186~+220 段34m 及出口DK110+000~+095 段95m,为隧道浅埋地段,应开展地表沉降观测,地表沉降测点纵向间距按《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的要求布置。
各项监控量测点的具体布置原则,量测断面,量测频率以及控制基准等要求详见《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对监控量测数据应用应严格按《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进行分级,位移管理分级指导施工管理及支护等措施。
明硐一号隧道监控量测(必测内容) (1)、全隧应进行洞内外观察、拱顶下沉、净空变化的监控量测,拱顶下沉观测点和净空变化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上,拱顶下沉及净空变化的量测侧线数,各级围岩量测断面纵向间距为:Ⅴ级5m,Ⅳ级10m,Ⅲ级30m. Ⅱ级围岩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间距。
隧道监控量测作业指导书
隧道监控量测作业指导书1. 适应范围适用于新建铁路隧道正洞量测作业。
2. 作业准备监测点的布置:净空变化、拱顶下沉等必测项目应设置在同一断面,其量测断面间距及测点数量根据围岩级别、隧道埋深、开挖方法确定。
具体按表1进行。
注:洞口及浅埋地段断面间距取小值。
3. 技术要求3.1 量测频率注:1.当按表3选择量测频率出现较大差异时,宜取量测频率较高的作为实施的量测频率。
2.各量测作业均应持续到变形基本稳定后2~3周结束。
对于断层影响带、大变形地段围岩,位移长期没有减缓趋势时,应适当延长量测时间。
3.2 量测方法及仪器选择3.2.1 洞内观察开挖工作面的观察,在每个开挖面进行,特别是在软弱围岩条件下,开挖后应立即进行地质调查,并绘出地质素描图,拍摄地质数码照片。
若遇特殊不稳定情况时,应派专人不间断的观察。
3.2.1.1 对开挖后没有支护的围岩的观测(1)岩层种类和分布情况,岩层强度,风化及变质情况,填充物的性状,断层的位置、走向和破碎程度,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及其方向;(2)开挖工作面的稳定状态,顶板有无坍塌现象;(3)涌水情况:涌水位置、涌水量、水压和水质等;(4)是否有地板隆起现象。
3.2.1.2 对开挖后已支护地段围岩动态的观测(1)是否发生锚杆被拉断或垫板脱离围岩现象;(2)喷混凝土是否发生裂隙和剥离或剪切破坏;(3)钢拱架有无被压变形情况;(4)锚杆注浆和喷混凝土,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3.2.1.3 观察围岩破坏形态分析(1)危险性不大,不会发生急剧破坏。
如:加临时支护之后即可稳定的情况;(2)应当引起注意的破坏。
如:拱顶混凝土喷层因受弯曲压力的影响而出现的裂隙;(3)危险征兆的破坏。
如:拱顶混凝土喷层出现有对称性局部崩落、侧墙内移等。
洞内观察必须反映在量测报表中,与相应的净空变化量测、拱顶下沉共同分析整理。
3.3 净空变化量测用于量测开挖后隧道净空变化情况。
仪器采用弹簧式JSS30/10型伸缩式数显收敛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监控量测必测项目
1、隧道施工量测中,必测项目有哪些?
答:周边位移量测、拱顶下沉、地质及支护状态观测、锚杆及锚索轴力及抗拔力。
2、简述周边位移量测目的和方法以及数据的整理和应用。
答:周边位移是隧道围岩应力状态变化最直观的反映,通过周边位移量测可以达到以下目的;根据变形速率判断围岩稳定程度和二次衬砌施作的合理时机。
指导施工。
每次量测后,需将原始记录及时整理成正式记录。
对每一量测断面内的每一条测线,整理后的量测资料应包括:原始记录表及实际测点布置图,位移随时间以及开挖面距离的变化,位移速度、位移加速度随时间以及开挖面距离的变化图。
3、简述地质和支护状况观测的目的和观测内容。
答:掌子面观察:主要以目视调查来了解开挖工作面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主要内容包括:岩石种类和产状。
岩性特征:岩石的颜色、成分、结构、构造。
地层时代归属及产状。
节理性质、组数、间距、规模,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和方向性,断面状态特征,充填物的类型和产状等。
断层的性质、产状,破碎带宽度、特征。
地下水类型,涌水量大小,涌水位置,涌水压力,水的化学成分等。
开挖工作面的稳定状态,顶板有无剥落现象。
已施工区的观察:主要以目视调查来了解支护状态。
主
要包括:渗漏水情况(位置、状态、水量等)。
喷层表面的观察以及裂缝状况(位置、种类、宽度、长度及发展)的描述和记录。
喷砼与围岩接触状况,是否产生裂隙或剥离,要特别注意喷砼是否发生剪切破坏。
有无锚杆被拉坏或垫板陷入围岩内部的现象。
有无锚杆和喷砼施工质量问题。
钢拱架有无被压屈现象。
二次衬砌表面的观察以及裂隙状况(位置、种类、宽度、长度及发展)的描述和记录。
是否有底鼓现象。
4、简述拱顶下沉量测目的和方法以及数据的整理和应用。
答:隧道拱顶内壁的绝对下沉量称为拱顶下沉值,单位时间内拱顶下沉值称为拱顶下沉速度。
对于浅埋隧道,可由地面钻孔,使用挠度计或其他仪表测定拱顶相对地面不动点的位移值。
对于深埋隧道,拱顶下沉量测方法有接触观测法(精密水准仪)和非接触观测法(全站仪)两种。
拱顶下沉值主要用于确认围岩的稳定性,尤其是事先预报拱顶崩塌;其方法与收敛量测相同,一般而言,两者随时间变化规律是一样的(崩塌或浅埋除外)。
5、简述锚杆拉拔力的测试方法。
答:根据试验目的,在隧道围岩指定部位钻锚杆孔。
按照正常的安装工艺安装待测锚杆。
根据锚杆的种类和试验目的确定拉拔时间。
在锚杆尾部加上垫板,套上中空千斤顶,将锚杆外端内缸固定在一起,并装设位移量测设备与仪器。
通过手动油压泵加压,从油表读取油压,根据活塞面积换算锚杆
承受的抗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