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手法知识清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清单二:表现手法

一、考试说明:

江苏省《考试说明》在“古代诗文阅读·鉴赏评价”能力层级中对本考点作了如下要求和说明——

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他时代、其他体裁的作品。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把握作品内容,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手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麦面理解,深刻领悟。

江苏省《考试说明》对现代文阅读中的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作了如下要求和说明——A.文学类文本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考查材料以散文、小说为主,也可以选择合适的诗歌或戏剧作品。

分析综合(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二、高考原题:

诗歌专题

1、(2007江苏)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2)这首<鹧鸪天•送人>

答:(1)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2)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世间惟一悲痛(欢乐)的事。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途

风波险恶得多。

2、(2011年江苏)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论文:此处指论诗。

⑴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分)

答:才思、诗风、诗品;卓异不凡。或“思不群”“比庾信”“比鲍熙”;“诗无敌”。

⑵“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分)

答: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李白的浓浓思念之情。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散文专题

3、(2005年广东)壶口的黄河

。。。。。。

等真正站在她的旁边,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地竟陷下一层,天也高了一尺,山谷形似壶嘴,水若浊酒,倾泻而下,一仰难尽的气势,充溢胸口,心跳得能蹦出来,耳朵渐渐聋了,只能看见对方开口,却听不见声音;眼也花了,弥漫着的皆是黄色的旋涡,像是从河里蒸腾地上升,又像是备不顾身地下降。河底升起硝烟一样的股股黄雾,天宇间充涨着黄色带水的颗粒,碰撞在脸上,散发在天上。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敢想,只看着山被水层层劈开,天也被这股黄流斩断。水从天而降,拍打在谷底,响遏在云里。

。。。。。。

题目:第四段中通过主观感受来写壶口的黄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分)

答案:(1)主要是运用侧面烘托(或衬托)的手法。(2)此处通过渲染主观感受(如心跳、耳聋、眼光、脑子空白等)来写壶口的黄河,好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给人如临其境的现场感,二是从侧面烘托壶口黄河的气势与生命力。

4、(2007全国)总想为你唱支歌

。。。。。。

在戈壁上赶路,还能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片片疤痕累累、粗壮结实的胡杨林,因缺水而死亡了。仿佛是一个刚刚经历了恶战的古战场,死亡的胡杨林挺立着身子不肯倒下,一条条高高举起的瘟曲干枯的胳膊直指蓝天,密密麻麻的胳膊汇成了一片呐喊的海洋,为活着的伙伴和为死去的自己。荒漠戈壁上随处可见被榨干了最后一滴水的枯枝败草的尸体,唯有枯死的胡杨林的方阵总使我热泪盈眶。

。。。。。。

题目:文章第五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答案:表现手法:比喻、拟人、对比。好处:形象生动,能够突出表现胡杨林的顽强意志。

三、知识清单

2008年,江苏考试说明中将“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转换为“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不管哪种提法,但凡涉及这类题目,学生的得分率都比较低,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因为对这些要求比较模糊,不知从何入手,或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挂一漏万,大量失分。教师在教学生解析这类题目时,如果能有一个明确的定向,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思路,则学生自然会事半功倍。

概念定向。一是明确这些概念常见的表述。考试说明以前是“表达技巧”,现在是表现手法。高考题中最近两年江苏都要求分析表现特色。以前常见的表述有:表现手法、表达特色、表现艺术等这里的表现特色也就是表现手法运用上有什么特色,表达特色即表达技巧运用上有什么特色。主要还是指表达技巧和表现手法。但什么是表现技巧和表现手法,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又包括哪些内容,厘清这些概念对准确理解题目要求,做好类型题目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表现手法是一种很模糊的概念,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表现手法即写作手法,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

表达技巧也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又叫写作手法,包括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从广义上来讲文章的表达技巧,是指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表现文章的内容。具体来说,表达技巧有:一是作者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技巧和文体知识运用上,二是修辞手法运用上的技巧和其他有关写作知识运用上的技巧。总之,常用的表现手法、表达技巧、写作手法等可以作为种概念,比较宽泛,把“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写作方法——表现手法、结构手法”等都作为从属于它的种概念来看的。这样处理明析了思路,避免了概念间的混淆。

1、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2、想象: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作用: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3、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作用是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4、对比(对照):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

作用:突显对象的特点,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对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