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想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空想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从空想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陈文杰

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同时,我们应该理性的回顾

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通过对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回顾和了解,我们可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为更好的促进今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同时,我们的科学结论也应当符合“论从史出”的原则,根据这个要求,我们可以科学的洞察历史发展的规律,并得出正确理论总结,从而为今天的社会实践提供更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像一个灯塔指导

着人类朝着目标前进,尽管这一过程充满了曲折,并且又是相当漫长,但是却阻挡不了人类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执着追求。

本文试着以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为核心线索,分析其中成败得失,为我们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空想社会主义之利弊

一)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

16、17 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已经对未来社会主义进行了文字性的描述,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如公有制、人人平等、按需分配等,到了18 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已经开始理论探讨,并开始探索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开始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也提出了一些初步的阶级观点。

到了19 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顶峰,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批判矛头直接对准资本主义制度;理论上提出了经济状况是政治制度的基础,私有制产生阶级和阶级剥削等观点;在设计未来社会蓝图时以大工厂为原型,完全抛弃了平均主义和苦修苦炼的禁欲主义,使社会主义成为一种具有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对共产主义社会的终极目标有了较为清晰的蓝图,对通过生产资料公有的办法来建立社会平等,废除私有制,取消财产不平等主张具有进步意义。同时,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有很多理论对今天中国建设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借鉴意义。

如:空想社会主义者认为:“经济发展必须有利于人的自由发展;经济发展必须有利于社会和谐;为了和谐发展必须保持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自然资源的平衡;道德水平和经济水平提高是共产主义的必要条

件。”1 从而,为后来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奠定了丰富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重要缺陷尽管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理论,但是并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其主要原因包括:其一,缺乏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理性探索和主观主义社会观。虽然空

想社会主义提出财富公有和分配平等,但是在社会生产力水

平不足以实现这一目标的情况下,没有提出有效的方法论。

他们“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不是根据现实的经济条件…而是

对经济社会规律的理性分析的前提下,就势必会产生恩格斯

所说的“武断的、空想的超越”,势必会导致“对私有制的攻击, 人类自由解放规律的探索和个人英雄主义历史观。空想社会 主义更多地是站在个人英雄主义的历史观, 有着“从痛心人间

疾苦走向救世主…的理想主义社会改革家的危险倾向。” 他们没有看到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无产阶级是资产 阶级的掘墓人这一历史规律。由于这些缺陷,空想社会主义 者不可能创造出科学社会主义所必须的科学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功绩

资本主义使阶级关系简单化了, 使以往为等级关系所掩盖的 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暴露出来了,也使得经济因素在历史发 展中的决定作用显现出来了。这就为马克思发现社会历史的

件。”6 加之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扬弃,最终 产

般规律提供了条生了科学社会主义,也就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科学社会 主义的历史功绩主要表现在:

一)马克思主义开创了理论先行的社会革命模式

在社会主义革命之前,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到封

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没有哪一种

社会形态的兴替是以理论为先导的,但是马克思主义诞生以 后,人们可以对未来新的社会形态有一定的理论认识,并且 按照理论的引导区委未来新的社会而奋斗,使人类朝着更高 级的社会形态迈进,并为此进行一系列的革命实践,并最终 取得成功。这个先河的首开者属于马克思主义,早期以马恩 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通过自身的革命实践,总结出科学的 理论原则,并反过来又指导新的社会实践,设这些科学理论 原则经按照自己设计的蓝图建立最完美的社会制度。

”这样,在缺乏

对财产公有制的要求,都必然会烟消云散”

4。其二,缺乏对

2。 。”

受革命实践的检验。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

唯物史观的科学结合

马克思主义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

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并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这是人类历史上改造社会形态的一次壮举。它体现了这种理论是植根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规律的系统研究的基础之上的,是这个理论实事求是品质的体现,是这个理论体系科学性的基础,从而将立志于改造资本主义的先行者们从“空想”引向现实。另外,也为坚定无产阶级和他的政党革命必胜的信心奠定了理性基础。

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帮助人类正确地认识自身,自然

界并对人与自然界,人与自身关系的和谐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之一,即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有限自然资源不加节制的滥用,提供了根子上的解决方案,即改变人在思想上和自然的不和谐关系的认识乃至由此引发了错误实践行为。在今天,对于人类处理环境保护问题、资源危机问题都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帮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者,避免

重蹈空想社会主义个人英雄主义历史观、主观主义,起着根本性的思想指导。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即发展不平衡性做了深刻分析,对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实践中出现的左的和右的思想倾向有着预言和警示的作用。

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指导人类在实践中,超越孤立、静

止、片面的思维方式,建立起科学的矛盾观,进而构建人类科学的思维观,直接对人们日常处理各种事务的方法、思路提供了最普遍的方法论。

总之,马克思主义是集合了哲学、经济、社会、历史、

政治的一个非常完整的理论体系,他基本满足了无产阶级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实践过程中的一切所需。没有这个理论体系,社会主义将很难取得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