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公共政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政策过程与理论模型构建
• • • • 一、政策过程及其阶段划分 (一)政策过程的含义、特点和形态 政策过程的特点 第一,政策过程的主轴是公共权力机关对社会资 源的配置和社会价值的分配。 • 第二,政策过程的动力机制在于政策行为之间以 及政策系统与政策环境之间的互动安排。 • 第三,就实际的政策过程来说,环节缺失往往成 为常态。
• (四)垃圾桶模型 • 垃圾筒模型最早由美国管理学教授詹姆斯· 马奇(James March)、科恩(Michael D.Cohen)、奥尔森 (Johan.G.Olsen)等人于1972年提出。 • 垃圾筒模型的特征 • 1.目标模糊(problematic preferences) • 2.手段或方法的不确定(unclear technology) • 3.流动性参与(fluid participation) • 垃圾筒模型的四股力量 • 1.问题(Stream of Problems) • 2.解决的方案的速度(Rate of Flow of Solutions) • 3.决策参与者(Stream from Participants) • 4.决策的机会(Choice Opportunities Stream)
第三阶段:决策后。内含: ①激励政策的执行; ②执行政策 ; ③政策执行后的评估。 (3)德洛尔的这个模型具有很强烈的开放性和包 容性,它指出判定政策是否最佳的有效方法,在 于不同的分析者在整个分析过程中经由坦诚、自 由的讨论而取得协商一致的意见。
2.埃齐奥尼提出的综合模型叫做混合扫描模型 (1)混合模型在概念上希冀截取理性主义模型的政策视野, 以充分考虑政策选择、激发政策创意并深入政策核心问题; 同时,截取渐进主义模型的政策落点,把政策关注力 集中在经过选择的政策方案及其评估上,形成政策焦点, 以有效地解决政策问题 。 (2)混合扫描模型运用两台摄像机:第一种是多角度摄像 机,它能观察全部空间,只是观察不了细节;第二种摄像 机对空间做深入、细微的观察,但不观察已为多角度摄像 机所观察的地区。 混合扫描模型要求决策者将这“两种摄像机”结合起来 使用。
• 1.广博理性模型 理性主义模型假定决策者是“理性人”,而理性人被赋予以 下特征: (1)对社会各种价值偏好及其重要性了如指掌,能在各种 可能的选择中排列出优先次序。 (2)掌握所有可能的政策方案。 (3)洞悉每一政策方案的可能后果,并对每一方案的成 本——效益都有清楚的计算。 (4)能依据各个政策方案的价值、优缺点、重要性排列出 它们的优先次序。 (5)最后选择出最能解决问题且花费最少的政策方案。
(三)规范最佳模型与混合扫描模型
在克服理性主义模型和渐进主义模型的局 限性的过程中,以色列学者德洛尔和美国 学者埃齐奥尼分别提出了综合这两种模型 的新的决策模型。
1.德洛尔提出的综合模型叫做规范最佳模型 (1)这个模型以四项假设为基础,即: ①最佳决策是一个认同理性、增加理性的过程; ②这种过程对于在复杂的问题上,形成最佳决策所 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③可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是在增加理性的过程得 以实现; ④现代政府同时面对要求稳定的政策诉求与要求变 革的政策诉求,而在一定时期内则以其中的一种 诉求为主。
• 2.集团理论模型 1.政治学研究中的集团理论,是美国政治学家戴 维· 杜鲁门系统化的;莱瑟姆从集团理论这一视角 去分析政府在政策形成中的作用,形成了政策分 析的集团模型。 2.集团模型假定:现代政治实际上是各个利益集团 为影响公共政策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 政府的作用只在于制定各利益集团竞争的规 则,平衡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相互冲突的利益。
2.政策过程研究中理论模型的功用
第一,公共政策学研究的对象是具体的,具 有客观实在性,因此这门学科具有突出的实证性; 同时整个研究过程又十分强调从中发现有关因素 之间的因果关系或一定的相关性。 第二,决策程序是根据模型的特征,人为地 编制出的政策制定与执行的步骤顺序。通过它就 可以把决策理论、方法与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一 个可实施的决策流程图,即格式化、标准化、工 程化的决策程序,减少决策失误,保证决策的科 学性 。
(二)渐进主义模型
1.渐进主义模型是由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构建的,他是在批 评理性主义模型的过程中建构新模型的。 渐进主义模型的要旨在于,广泛地参与主体了解彼此 的价值偏好,透过妥协调适、良性互动进而实现政策的动 态均衡。 2.渐进主义模型包含两组命题: (1)公共政策实际上只是过去政府活动的持续,只是根据 过去的经验而对现行的政策做出的局部的、边际性的调适。 (2)决策者把决策看作一个典型的一步接着一步、永远没 有完结的过程。 3.对渐进主义模型的批评归结为一点,就是认为它具有显而 易见的保守性。
• 3.政策过程理论模型的构建 • 关于公共政策模型必备的条件,德洛尔列举了以下几点: 第一,必须明确把握社会发展方向; 第二,必须与宏观政策密切相关,即具备包容各项微观、具 体政策的宏观特性; 第三,必须建立在注重人文特点的行为科学与注重科学程序 和方法的管理科学二者相互交融的基础上; 第四,必须对宗教、意识形态等大量非理性因素持客观态度; 第五,须对时间非常敏感,并且具有历史色彩,即具有历时 观察的功能 。
(2)范最佳模型把政策过程划分为三大阶段和17个小阶段: 第一阶段:决策前。内含:①处理价值问题; ②认 识现实环境; ③认识问题; ④调查、处理与开发资源; ⑤设计、评估与重新设计决策系统; ⑥分配问题、价值 与资源; ⑦确定决策战略。 第二阶段:决策中。内含: ①细分资源; ②建立配 合优先顺序的动作目标; ③建立一套配合优先顺序的其 他重大价值; ④准备一套主要的政策方案 ; ⑤对于各种 不同方案利益与成本进行可靠的预测;⑥在比较预测的成 果后,建立各种不同方案所可能得到的利益需要的成本, 并择定最佳方案; ⑦估定最佳方案的成本与收益。
• 2.有限理性模型 西蒙提出了决策者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命 题。 他认为决策者在管理决策是不可能达到最佳程度,而 只能是追求一种近似的优化途径,即“寻求满意”的管理 决策和结果。 最佳决策的前提是决策者的行为完全理性化,而满意 决策的前提是决策者的行为有限理性化,后者才是现实的。 经过对理性主义模型进行批评和改进,形成了能够被人们普 遍接受的理性优化模型。 它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政策制定的科学程序。 二是努力运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分析方法以及电子计算 机等手段与方法,进行科学决策。
4.政策过程理论模型的类型划分 (1)关于描述性模型与规范性模型的划分 (2)关于理性过程模型与政治性模型的划分
第二节 基于西方经验的政策过程模型
公共政策学是首先在西方历史传统和现实的社会、 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一门 学科,这一点就决定了它的概念、理论、方法和 学科体系都是西方文明之树上结出的果实。 基于西方经验的政策理论模型中,有一部分主要 是在管理学的二级学科决策科学中建构起来的, 注重于反映和解释政策过程的认识论本质;另一 部分则和政治科学有着极密切的联系,注重于反 映和解释政策过程的社会本质。
理性主义模型受到了激烈的批评。批评者认为: 第一,这个模型设定决策者为理性人,这个设定是缺乏经验 支持的。 第二,这个模型假定决策者是公正的、客观的、理智的,而 在实践中决策者的公正、客观和理智却常常是极为有限的。 第三,这个模型过高地估计了逻辑推理和数学模型作为政策 分析工具所起的作用,因为在实践中这两种分析工具面对 社会性、政治性、文化性公共政策问题时却往往束手无策。 第四,这个模型假定决策者全智全能,但是在实践中决策者 拥有的知识、获得的信息都是有限的。
• • • •
(二)模型的功用与政策过程模型的构建 1.模型及其认识论意义 模型的含义 (1)简单地讲,模型就是对原型的抽象与模拟(仿真)。 它是认识主体为着一定的认识目的,依据相似性原则而构 造出来的一种理念系统,以代表作为研究对象的真实系统 即实际存在的事物。 (2)模型有实物模型(如地球仪)和理论模型之分。 (3)公共政策分析中运用的模型一般是理论模型。所谓理 论模型或者概念模型,指的是一组概念或命题按照其相互 间的本质联系被组织在一起,从而形成的一个逻辑结构严 整的网络或框架。
• 模型的认识论意义 第一,由于模型与原型具有相似性,因此通过解 释模型而认识原型的某种本质规定性 。 第二,模型是进行科学抽象的重要工具。它能够 使人们从某一特定的视角窥视到万象纷繁的现实 事物的奥秘并发现其运动规律,从而使研究对象 的本质特征得以凸显 。 第三,模型是研究过程中资料搜集和经验观察的 指南,向研究者指出了研究工作的重点和优先顺 序。 • 第四,模型的选择决定对被观察对象进行解释的 路线和方向。
• 二、揭示权力本质的政策过程理论
• 一些学者试图从公共政策与一定的社会因 素,如制度、集团、精英等的联系上,去 构建揭示政策过程的社会本质的理论模型。
(一)多元主义与集团理论模型 1.多元主义政策过程模型 多元主义力量框架的要点 (1)政治权力是高度分化的,分布于不同的行为者、不同 的政策领域、不同的时间点; (2)政治舞台对全体开放,公共决策由分散在社会各领域 的利益集团共同决定,任何集团都有力量去影响决策,但 没有任何一个集团能够支配决策; (3)政府机构只是众多利益集团中的一个成员,包括行政 首长在内,政府是政策过程的直接参与者,但不具有支配 的地位;
• • • • •
政策过程形态 (1)直线型 (2)循环型 (3)金字塔型 (4)同心圆型
• (二)政策过程的阶段划分以及对阶段论的不同 认识 • (1)三分法 • (2)四分法 • (3)五分法 • (4)六分法 • (5)七分法 • (6)八分法 • (7)九分法
• 二、政策过程研究与政策过程理论模型的构建 • (一)政策过程研究 • 对影响政策过程的各种主要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 的发现和检验。 • 研究焦点集中在议题贯彻的阶段,通过探究不同 因素在议题发展上的影响,进而揭示影响政策运 作的各种因素,以及某项政策对特定的社会群体 或全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一、揭示认识论本质的政策过程模型
政策制定者是全智全能,还是在主客 观条件的限制下认识外部世界;对事物的 客观规律的认识是一次完成的,还是一个 渐进的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过程; 围绕着这样一条主线展开的,由此形 成了一系列理论分析的框架或者理论模型。
(一)理性主义模型
1.理性决策模型:决策者依据完整而综合的 信息做出理性的决策,即它遵循以最小的 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的原则,选择最优方 案,使用最佳、最适当的手段,达到最大 值的政策结果。由这样一组假设构成的一 个分析途径,就被叫做理性决策模型或者 决策的理性主义模型。
理性化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以来对人的观念现代 化提出的一种基本要求。 所谓理性化,从方法论上看,是指为着要达到 一定的目的、为着要解决一定的问题或为着要应 对一定的事物,人们使用冷静的、头脑清醒的、 客观的和准确的计算,利用可能收集到的信息和 统计数字,对目的与手段加以分析,以求得到最 佳、最适当的手段或解决办法,有效率地或者有 效地达成设定的目标。
• (4)虽然权力普遍地分散在社会各领域的个人和集团中 间,但权力并不是平等分配的,不是所有的个人和集团拥 有相同程度的影响力。尽管如此,由于不同的集团对不同 的议题有兴趣,所以权力不会出现固定不变的成功或失败 模式; • (5)社会上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利益,利益相同的个体组 成不同的集团。但是,由于集团的成员是流动的,所以权 力是零碎而分散的,各个竞争着的集团能够彼此和谐与合 作; • (6)精英是政治舞台上较大集团的代表,他们本身是流 动的和不断变化的,而且相互竞争,所以精英不是权力的 垄断者。
第六章 Baidu Nhomakorabea策过程及其理论模型
公共政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由于政策过程 与政治过程具有同构性,所以各国政治体 制的差异造成各国的公共政策过程各具特 点。 另外,各国的特殊经验、历史文化传统、主 流意识形态也对其公共政策过程产生深刻 的影响。 因此,作为公共政策过程在观念形态上的反 映,就会形成不同的政策过程分析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