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集体备课教案
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精编版
目标展示 一、导入
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 述风。
师:你们觉得风是什么?能听到,看 到风吗?能用能想到的描述风的词语来描 述风吗?
二、探究内容:
(一)风向和风向标
1、出示风向图,简单介绍
简单介绍,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
跟随老师认识风向图,
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了解“风向”的含义。
精选文档
精选文档
2、你能通过风吹动旗面的情况来辨别风 向吗?简单练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教学重点
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逼供内记录在“天气 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
教学难点 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教
学
过
程
教学及环节教师活动
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 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
能描述风向和风速
教学难点
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
教
学
过
程
教学及环节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制作风向标的材 料;制作小风旗的材料。
【教学过程】
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
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 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
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 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 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 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及反思 2020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全册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及反思2020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全册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2020秋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设计教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上1.1《听听声音》教案课题听听声音单元一单元学科科学年级四年级学习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我们周围充满着不同的声音,有动物的叫声、大自然的声音、人类生产生活的声音等。
科学探究目标:1.运用科学词汇“高、低、强、弱、悦耳、刺耳”描述和记录听到的声音。
2.回忆声音的知识和相关问题,记录并和同学交流。
科学态度目标:1.在观察和描述声音的过程中,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2.愿意倾听,积极分享。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懂得声音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使我们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
重点运用科学词汇“高、低、强、弱、悦耳、刺耳”描述和记录听到的声音。
难点1.运用科学词汇“高、低、强、弱、悦耳、刺耳”描述和记录听到的声音。
2.回忆声音的知识和相关问题,记录并和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新课聚焦老师播放声音,预设:鸟叫声、汽车喇叭声、狗叫声、咳嗽声、雷声、下雨声、溪水声、马蹄声、敲门声、闹铃声、大鼓声、笛子声。
老师:其实除了这12种声音外,还有很多声音。
我们就是生活在充满声音的世界里,今天我们就先来细细地听听这12种声音。
出示课题:听听声音。
(板书课题)学生听声音、辨声音。
选生活中的12种声音,有些是动物发出的、有些是自然界的声音、有些是人发出来的,学生听声音并辨声音,为后面描述声音做好了铺垫。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2.科学探索(一)给声音分类师出示12种声音:鸟叫声、汽车喇叭声、狗叫声、咳嗽声、雷声、下雨声、溪水声、马蹄声、敲门声、闹铃声、大鼓声、笛子声。
我们先给这12种声音来分分类,哪些是动物的声音、哪些是自然界的声音、哪些是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二)再次听声音,描述声音师:我们再来仔细听听12种声音,用科学词汇“高、低、强、弱、悦耳、刺耳”描述并记录听到的声音。
新教科版(2020年秋季)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及备课参考
界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食物是我们身体所
需养料和能量的主要来源,我们吃进肚子里的食物,都需要通过身体一点一点的
转化为生命所需的养料和能量,这个过程就是消化。消化和呼吸对于维持我们的
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感受我们的呼吸,了解肺活量,探究
呼吸与健康生活的关系。了解我们一天当中所吃的食物,了解我们的消化奇观,
感受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以及食物在身体中的旅行,懂得在饮食上注重营养均
衡,我们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第三单元《运动和力》单元,本单元围绕“运动和力”这个主题编排教学内
容,主要引导学生认识重力、拉力、弹力、摩擦力、反冲力等各种各样的力,认
识到物体的静止和运动都与力有关。本单元以小车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让小车
教
有关系等问题,并在了解有关声音知识的基础上,让弦乐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
材
音,以及利用物体的发声原理,制作一个简单的小乐器。
分
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单元,本单元围绕“呼吸”“消化”这个主题编排
析
教学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无论走路、玩耍、学习还是睡眠,我们的身体都在和
外界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呼吸,呼吸是我们的身体从外
作用以及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通过用橡皮筋驱动小车,认识弹性和弹力的概念,知道弹力的大小与什
么因素有关,认识到弹力的作用以及弹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认识弹簧测力计,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并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
量力的大小。
·认识摩擦力,了解摩擦力的概念,懂得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以
及摩擦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20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0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以2020秋季学期,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为教材,教学内容涵盖全书各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1. 第一章:自然界的多样性第一节:走进大自然第二节:多样的生物第三节:生物的分类2.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第一节:环境与生物第二节:生物适应环境第三节:生物影响环境3. 第三章:能量的转化第一节:能量的来源第二节:能量的转化第三节:节能与环保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然界的多样性、生物与环境、能量的转化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的分类、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能量的转化过程。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图片、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学习单、实验报告、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
3.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方法。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实验操作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2020秋 |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2. 知识点:按照教学内容,列出关键知识点。
3. 结构图:用图表、流程图等形式,展示各章节之间的联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择题:生物的分类、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等。
填空题:能量的来源与转化、节能与环保等。
问答题:结合教材内容,设计相关问题。
2. 答案:针对作业题目,给出详细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020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精品版
四年级科学集体备课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出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 •安全教育,并落实小组长进行管理。
3.带上科学记录本和笔排队到空旷场地分组进行观察,教师巡视。
(时间5分钟左右)4.回到教至进行交流:请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观察到天气现象。
5.学生汇报,教师投影展示学生的记录。
6.提问:你觉得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不知如何回答可提冋: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7.认识网状图”的使用:刚才同学们在汇报的时候想到一点说一点,有没有办法把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更直观地表示出来的方法呢?打开书本第3页,看看书本上向我们介绍了怎样的一个好方法?8.带读提示语。
9.看明白了吗?有不明白的请提冋。
10.请你学着书本上的方法,在科学记录本上为今天的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作一张网状图”11.投影展示学生的“网状图”。
12.小结:不同的天气对我们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产生了影响,所以我们要经常观察了解天气现象。
三、总结与延伸:刚才我们观察的是今天的天气,那么明天又会天气怎样呢?后天呢?一个月内我们宁波的天气又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请大豕每天都能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了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这里的天气变化是这样的。
课外活动:观察每天的天气现象;收看、收听每天的天气预报。
课堂评估:学生能否认识各种天气符号;学生能否对天气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学生能否分别从云量、降雨量、气温、风向和风速这几方面来描述天气。
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汇报观察到天气现象。
看书本上网状图”在科学记录本上为今天的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作一张网状图”共同小结。
用见禾仁作小够四年级科学集体备课现今天的天气符号上添加了许多文字说明。
2020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0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包括第1课《物质的世界》、第2课《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第3课《物质的分类与转化》。
2. 第二单元:地球与宇宙,包括第4课《地球的结构》、第5课《地球的运动》、第6课《宇宙的奥秘》。
3. 第三单元:生命科学,包括第7课《生物的特征》、第8课《植物的生长》、第9课《动物的生活》。
4. 第四单元:技术与工程,包括第10课《简单的机械》、第11课《力的作用》、第12课《简单的电路》。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认识和理解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变化规律。
2. 学生能够掌握地球的基本结构,了解地球的运动和宇宙的奥秘。
3. 学生能够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理解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和生活习性。
4. 学生能够运用简单的机械和电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地球与宇宙,生命科学,技术与工程的相关概念和知识。
2.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掌握地球的基本结构,了解地球的运动和宇宙的奥秘;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理解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和生活习性;运用简单的机械和电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如显微镜、望远镜等)、挂图、模型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彩色笔、教科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实验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教师通过讲解教材内容,阐述相关概念和知识。
3.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举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点的应用。
4. 随堂练习: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板书设计物质的世界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物质的分类与转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第1课《物质的世界》:列举三种物质,说明它们的性质和变化。
2024年2020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2020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以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为教材,涵盖全册内容。
具体包括:第一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第二章《动物的行为与特点》、第三章《地表和地貌》、第四章《水和空气》、第五章《电和磁》。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教材中的基本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思维。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行为特点、地表和地貌的变化、电和磁现象。
2. 教学重点:观察与实验、科学探究方法、科学思维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种子、动物模型、地球仪、实验器材等。
2. 学具:显微镜、放大镜、画图工具、实验报告单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2. 新课:讲解教材内容,进行例题讲解,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
3.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和讨论,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4.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教学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植物,描述其生长过程。
(2)观察一种动物,描述其行为特点。
(3)结合实际,说明水的三态变化。
(4)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画出电路图。
2. 答案:(1)植物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成熟植株。
(2)动物行为特点:觅食、防御、繁殖等。
(3)水的三态变化:液态、固态、气态。
(4)电路设计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进行科学探究,如观察植物生长、进行小实验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突出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6. 板书设计的简洁明了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性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的教材,针对每个章节的核心知识点进行设计。
2020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0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研究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体的结构及其功能。
2. 第二章《动物的行为》:探讨动物的行为特点、分类及其适应性。
3. 第三章《地表和气候》:学习地表形态、气候变化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4. 第四章《岩石和矿物》:了解岩石、矿物的特点和分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了解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
2. 使学生了解动物行为的分类、特点及其适应性。
3. 培养学生关注地表形态、气候变化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4. 让学生了解岩石、矿物的特点和分类,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生长过程的理解;动物行为的适应性分析;地表形态、气候变化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岩石、矿物的识别和分类。
2. 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与变化;动物行为的特点与分类;地表和气候的关系;岩石、矿物的识别和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动物标本,岩石、矿物样本,地球仪,气候图,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植物、动物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 例题讲解:详细讲解植物生长过程、动物行为特点、地表和气候的关系、岩石、矿物的识别和分类。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植物观察、动物行为分析、地表和气候绘图、岩石、矿物分类等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各章节的关键知识点。
2. 板书布局:左边展示植物、动物图片,右边列出相关知识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出植物的生长过程,并标注各阶段的特点。
(2)分析某一种动物行为,说明其适应性。
(3)描述气候变化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4)识别并分类岩石、矿物样本。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植物、动物的生活环境。
(2)开展气候变化、岩石、矿物科普知识讲座。
2020年最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0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声音1.1听听声音教学目标1、我们周围充满着不同的声音,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2、引导学生用心去倾听、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学会对各种不同的声音加以简单的区别和鉴别,对声音的大小、高低、远近、方向加以适当地了解。
3、在观察和描述各种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乐于交流,激发学生探索声音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细心倾听周围的声音,并对声音的大小、高低、远近、方向能加以区分和鉴别。
教学难点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教学准备课件、钉子、一个乒乓球、小鼓、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听声音,分一分类一、听听声音(1)猜教师正在利用什么物体发出声音?(2)听一段声音,找出里面有哪些物体在发出声音?二、分一分类(1)说说你还听到过哪些声音,给同学们模仿模仿。
(2)你能给这些声音分一分类吗,教师播放声音,学生听一听,回答,并总结。
你能分辨哪是动物的叫声?哪是自然界的声音?哪是人类活动产生的声音?三、练一练(1)完成填写记录表听到的声音对声音的描述(2)汇报。
我听到的声音,注意对声音的描述要从高、低,轻、重、远、近等叙述。
能说出人对这种声音的感受是悦耳还是刺耳。
第二环节:区分声音教师引导学生区分声音1声音有强弱之分,你能做出一个轻音,一个重音吗,自选器具补充:教师做一个音,问:这是一个重音吗?2声音有远近之分,教师播放一个声音,引导学生听一听,这是一个从远到近的声音吗?3声音有高低之分。
你能按从高音到低音的顺序给听到的声音排排队吗?第三环节:听《闪烁的小星星》1听一段简单的乐曲《闪烁的小星星》,你听到了哪些音符,这些音符中,哪个音高,哪个音低?声音的高低与强弱相同吗?它们有什么区别?2噪声听一段乐曲,感受优美的旋律。
听一段嘈杂的声音,理解噪声。
感受和谐的声音让人感觉动听悦耳,不和谐的声音让人感觉刺耳。
讨论,生活中我们应怎样避免噪音污染,第四环节:课堂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声音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却时时刻刻感觉到它的存在。
2020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集体备课教案
学科科学课题听听声音年班四年教具、学具准备包含各种声音的音频视频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虽然看不见它,但可以感受它。
2. 声音可以用高低,强弱,悦耳和刺耳等词语来进行描述。
过程与方法运用语言描述听到的声音,并能给声音进行简单的分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在认识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和态度,乐于与同伴交流。
2. 对声音的知识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
3. 能对声音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用词语描述我们周围各种各样的声音,并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
教学方法手段板书设计 1.1 听听声音周围有各种不同的声音,声音:高低,强弱,悦耳和刺耳等总第课时教学环节时间分配教学方法设计教法学法个性化构建一、导入二、聚焦三、探索四、拓展观察图片,想象图片中事物发出的声音,将学生的注意力汇聚到声音这个问题试着举例说一说你听到过的声音,用什么词语可以描述它。
任务一:观看视频描述你听到的交通工具的声音。
提示:对听到的声音进行记录,描述。
任务二:描述你听到的动物发出的声音任务三:描述你听到的球类发出的声音。
任务四:描述你听到的生活中的声音。
研讨:1、讨论关于声音你知道些什么?2、你还想知道什么?给学生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感受音符的高低变化。
学科科学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年班四年教具、学具准备一面鼓,一把钢尺,一根固定在模板上的皮筋,一个音叉,几个豆子或细沙。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状态,并记录下来。
2. 能从多个物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的阐述自己的发现。
2. 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难点认识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
教学方法手段板书设计 1.2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音叉振动皮筋振动钢尺振动小鼓振动教学环节时间分配教学方法设计教法学法个性化构建一、导入二、聚焦三、探索上节课我们一起聆听与记录了许多声音,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课。
2020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0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第一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详细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生命周期以及与环境的关系。
第二章《动物的行为》:探讨动物的行为特点、适应性及影响因素。
第三章《地表和气候》:研究地表特征、气候现象及其相互关系。
第四章《声音与音乐》: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音乐的基础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植物的生长过程、生命周期和适应环境的特点。
2. 使学生理解动物行为的意义、类型及影响因素。
3. 培养学生关注地表特征和气候现象,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4. 帮助学生掌握声音的产生、传播原理,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1. 植物的生命周期和适应环境的特点。
2. 动物行为的类型及影响因素。
3. 地表特征与气候现象的相互关系。
4. 声音的产生、传播和音乐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1. 植物生长过程及生命周期。
2. 动物行为的观察与分析。
4. 声音与音乐的实践体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植物标本、种子、土壤、花盆等。
2. 动物模型、图片、观察记录表等。
3. 地图、气候资料、地表模型等。
4. 音叉、共鸣箱、音乐CD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观察教室内的植物,讨论它们的生长过程。
2. 例题讲解:以教材为例,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生命周期。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植物的生长过程图。
4. 实践情景引入:观看动物视频,探讨动物的行为特点。
5.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动物行为案例,讲解行为类型及影响因素。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动物行为,加深理解。
7. 实践情景引入:观察校园地表特征,讨论与气候的关系。
8. 例题讲解:以教材为例,分析地表特征与气候现象的相互关系。
9.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地表特征与气候关系图。
10. 实践情景引入:聆听声音,探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1. 例题讲解:介绍声音的产生、传播原理,讲解音乐基础知识。
12. 随堂练习:让学生动手制作简易乐器,体验音乐魅力。
【2020最新版】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全套教学设计教案(完美版)
小组:作业本。 【教学过程】 导入:师:身体的所有器官都可以用来“观察”事物。今天,我们要 利用“耳朵”来观察。其实,就是听声音啦! 一、听声音,辨声音 1.游戏导入 全班同学闭上眼睛,教师让一位同学发出声音,其他同学听一听: “咚咚咚……”老师在偷偷地敲桌子; 凳子摩擦声; 翻书声…… 提问:都能听到什么声音呢?(预设:读书声、脚步声……) 2.引导:是呀,只要我们仔细地、用心地倾听,你肯定能听到很多声 音,声音无处不在。那我们大家有没有想过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我们又是 怎样听到声音的?为什么各种声音都是不同的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 学习第一单元,来探究有关声音的奥秘。 板书课题:1 听听声音 3、出示课题:1、听听声音 二、探索:倾听周围的声音 (一)活动一:听声、描述声音 1.课件播放声音,仔细听听,你能听到哪些声音呢? 喇叭声、马达声、狮吼声、风声…… 同学们,我们刚才听了各种各样的声音,那么我们听到的这些声音是
2
【板书设计】
1.听听声音
高、低、强、弱
动物
悦耳、刺耳
自然界
人类生产生活
【作业设计】
一、辨析:
1.声音和物体有关,没有物体就没有声音。( )
2.不同物体能产生不同声音。( )
二、选择:
1. 下列声音中,( )不属于人类生产生活制造的声音。
A.海浪声
B.歌声
C.说话声
2.无论在任何地方,我们总能听到声音。(
2020 最新版教科版四年级科学教学设计
团队打造,版权所有
2
2020 年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教 学 设 计
学校: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3篇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选3篇(一)教学目的:1. 知识与技能:掌握四个单元的知识内容,包括物质的变化、水的变化、空气和光的利用。
掌握科学实验的根本方法和过程。
2.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才能。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学习策略与方法:培养学生学会使用各种资,如实验室、图书等,积极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物质的变化过程和规律,掌握水的变化过程和规律,掌握空气的利用和光的利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才能,理解和掌握物质的变化过程和规律。
教学准备:老师准备教材、实验器材、实验模型等。
学生准备教材、作业本等。
教学过程:Unit 1 物质的变化第一课:水的物态变化教学内容:1. 通过观察实验,理解水的三种物态变化,即液态、固态和气态。
2. 理解水在不同物态下有不同的性质和用处。
学习活动:1. 向学生展示水在不同物态下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水的不同形态。
2. 组织学生观察实验,观察水的蒸发和冰的熔化过程。
3. 引导学生讨论水的不同物态下的性质和用处。
第二课:固态物质的变化教学内容:1. 通过实验,观察不同固态物质的变化过程,如燃烧、溶解等。
2. 理解固态物质的变化过程和规律。
学习活动:1. 向学生展示一些固态物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固态物质的特点。
2. 组织学生进展实验,观察不同固态物质的变化过程。
3. 引导学生总结固态物质的变化规律。
Unit 2 水的变化第一课:水的蒸发和沸腾教学内容:1. 通过实验,观察水的蒸发和沸腾过程,理解水的变化规律。
2. 理解水蒸气的性质和用处。
学习活动:1. 向学生展示实验器材和实验模型,引导学生猜想水蒸发和沸腾的过程。
2. 组织学生进展实验,观察水的蒸发和沸腾过程。
3. 引导学生总结水的蒸发和沸腾的规律。
第二课:水的结冰和融化教学内容:1. 通过实验,观察水的结冰和融化过程,理解水的变化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科学课题听听声音
年班四年教具、学具准备包含各种声音的音频视频
教学目标
知识
与
技能
1. 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虽然看不见它,但可
以感受它。
2. 声音可以用高低,强弱,悦耳和刺耳等词语来进行描述。
过程
与
方法
运用语言描述听到的声音,并能给声音进行简单的分类。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 在认识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和态度,乐
于与同伴交流。
2. 对声音的知识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
3. 能对声音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
教学
重难点
用词语描述我们周围各种各样的声音,并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
教学方
法手段
板书设计 1.1 听听声音
周围有各种不同的声音,
声音:高低,强弱,悦耳和刺耳等
总第课时
教学环节时间分配教学方法设计
教法学法
个性化构建
一、导入
二、聚焦
三、探索
四、拓展
观察图片,想象图片中事物发出的声音,将学生的注意力汇聚到声音这个问题
试着举例说一说你听到过的声音,用什么词语可以描述它。
任务一:
观看视频描述你听到的交通工具的声音。
提示:对听到的声音进行记录,描述。
任务二:
描述你听到的动物发出的声音
任务三:
描述你听到的球类发出的声音。
任务四:
描述你听到的生活中的声音。
研讨:
1、讨论关于声音你知道些什么?
2、你还想知道什么?
给学生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感受音符的高低变化。
学科科学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年班四年教具、学具准备一面鼓,一把钢尺,一根固定在模板上的皮筋,一个音叉,几个豆子或细沙。
教学目标
知识
与
技能
1. 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状态,并记
录下来。
2. 能从多个物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
过程
与
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 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的阐述自己的发现。
2. 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教学
重难点
认识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
教学方
法手段
板书设计 1.2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音叉振动
皮筋振动
钢尺振动
小鼓振动
教学环节时间分配教学方法设计
教法学法
个性化构建
一、导入
二、聚焦
三、探索
上节课我们一起聆听与记录了许多声音,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课。
提出问题:我们不时的听到各种声音,我们自己也能制造一些声音,而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找出一些发声物体,仔细观察它们在发出声音时的状态是怎样的。
梳理问题:
学生认为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提出自己的观点,想办法验证自己的观点.
任务一:
研究皮筋的发声,寻找皮筋发声的原因。
将皮筋的两端固定在木棍两端,轻轻弹拨皮筋,观察皮筋发生时的状态。
提示: 仔细观察皮筋儿的运动状态。
任务二:
研究钢尺的发声,寻找钢尺发声的原因。
将钢尺的一端伸出桌面,另一端在桌面边缘用力压紧,弹拨钢尺,仔细观察钢尺发声时,钢尺的运动状态。
提示:钢尺可以用一本硬皮书在桌面边缘压紧,防止钢尺和桌面边缘撞击,影响我们的实验探究。
任务三:
研究敲鼓的发声,寻找鼓发声的原因。
敲击鼓面,仔细观察鼓面的振动发声。
提示:鼓面振动不是很明显,可以在鼓面上放一些黄豆或
者沙粒,观察其它物体在鼓面上的跳动,从而体现鼓面的振动。
任务四:
研究音叉的发声,观察音叉振动发声的现象。
观察音叉振动发出声音,当音叉振动停止时,声音也会随之消失
提示:音叉的振动不容易观察,可以用其它的方法帮助证明音叉的振动,如在音叉侧面粘贴小球,或将音叉浸入水中,观察振动现象。
研讨:
1、完成了以上这些实验后,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同学们肯定认为声音是靠物体振动产生的,因为皮筋
的震动产生声音,钢尺、敲鼓、音叉都是振动产生声音,这些也可以作为证据支持我们的观点。
应用:
那利用振动产生声音的这个观点,我们猜测一下竖笛是靠什么振动产生声音的呢?让我们拿出一支竖笛,感受一下它是怎样振动产生的声音?
四、拓展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研究我们人类自己是如何发出声音的,提出问题:我们每人身上一个非常敏感,可以振动发出声音的器官,猜猜它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