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启示(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沿海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启示(一)

摘要:沿海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类型主要有原位膨胀型、市场拉动型、外来移植型和异地孵化型,它们是根据沿海地区各地的特点而形成的;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升了当地的经济总量,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提高了集群内企业的竞争力,加快了当地城市化进程;沿海地区20多年产业集群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给予了我们经济欠发达地区很大的启发:地方政府对当地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持和引导作用相当重要;发展产业集群一定要与本地的历史和文化相结合,这样的集群才是长久而有生命力的;要改善产业集群融资环境,拓宽产业集群融资渠道;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聚。

关键词:区域经济;产业集群;沿海发达地区

沿海地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开全国之先河,率先在当地发展产业集群,并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纵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从中寻找到一条适合本地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之路。

一、沿海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及其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发达地区以产业特色明显的乡镇经济快速发展,形成了“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专业镇经济,并逐步形成规模,产业相对集中,具有一定经济实力,产、供、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营销网络覆盖面广,进而形成了产业集群。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萌芽初期(20世纪80年代末)。在改革开放初期,沿海地区以浙江、广东和苏南等地区为代表,开始时家庭作坊多为社队企业做配套,也有少数人凭借亲戚或朋友在外地的关系自己销售产品,这时地下交易市场非常活跃,家庭作坊得到了快速发展,形成各地的专业镇(乡、村)。有些民营中小企业不断向某一地区集中,企业数目大量增加,但这些企业之间尚未有明显的联系,产业群内部呈无序状态。这个阶段生产工艺简单,产品质量档次低,劳动生产率也很低,所有的工序基本可以在家庭内完成,专业分工比较少。由于当时全国正处于短缺经济时期,所以产品的销路相当好,发展也非常快。这一时期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1)企业组织形式以家庭作坊为主,辅以少量的联户经营。家庭作坊形式的企业规模小,以家庭劳动力为主,雇用少量工人。

(2)企业的生产环节和工序简单。这一阶段企业一般以“代人加工”、“来样加工”和“来料加工”为主,仅仅从事产品生产的个别环节和工序的生产活动。

(3)技术水平低。生产工具以手工类型为主,也采用一些非传统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

(4)营销方式相对落后。主要依靠供销员的“游击式”的原始营销方式推销产品。为加强和供销员的联系,家庭企业大都在集镇上设门市部即“前店后厂式”。供销员和生产企业之间并没有固定的联系,常常凭所接业务随机地选择生产企业。交易频率高,批量小,市场主要集中于边远矿区。

2.成长扩张时期(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各地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积极推动乡镇集体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促进了家庭作坊的繁衍和成长。此时企业间专业化分工深入到相当水平,专业化分工结构发生飞跃性改进,社会网络关系也因分工网络的扩张而更为加强,并且二者互相嵌套,一个低聚合的社区已渐形成。集群成为成员企业的稳定栖息地,并吸引来更多相关企业进入产业区,甚至还衍生出商业服务机构、社会中介服务等专业组织。这一时期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1)企业制度多样化。最初沿海地区民营企业几乎全部都是家庭制企业,但经历20世纪80年代的股份合作化和90年代初的集团化之后,部分大企业的家族制企业制度不断得以改善,股权不断得到稀释,由封闭走向开放;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完善,管理日趋科学化。企业制度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个人独资、合伙制、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同时并存,混合经济的态势初

步形成。

(2)企业数量迅速增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由于民营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不高,资金需求量少,几台机器、几个员工就能生产,行业进入的门槛低,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随着企业数量的迅速增加,竞争异常激烈起来,为了争夺客户,各企业竞相压价,甚至出现了过度竞争的势头。

3.深入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这个时期企业间分工精细化,工艺技术及产品技术大大创新,资产专业化程度达到相当水平。专业化分工的提高使企业间协调成为关键性问题,企业间以某种方式的整合一体化倾向增强,这时如果集群能够在不从根本上动摇集群优势的前提下,以灵活的方式实现适当的整合,企业就会完成整体起飞,这要求集群内有一个或若干某种意义上的中心缔约者,成员间形成多维的、制度化的联系规则以及高度专门化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机构,共享资源大大丰富,集群成为一个网络组织,其发展呈现外向化势头,并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这一时期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1)以龙头企业为中心的生产网络初步形成。自20世纪90年代初始,部分强势企业通过兼并扩张,组建企业集团,规模迅速扩大,成为行业中的龙头。他们纷纷建构了自己的生产和销售网络,致使集群内企业之间竞合关系发生变化,从自由竞争转变为少数企业集团的寡头竞争,形成以这些企业集团为核心的结构模式。在以企业集团为中心的结构模式中,销售和生产从社会化分工转变为企业内部分工,集团公司居主导地位,调节和组织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关系,整个集群结构呈塔状分布,居于塔尖的是少数企业集团,塔身和塔基是大量中小协作企业。(2)营销方式创新,市场范围由国内走向国际。到20世纪90年代初,部分供销员开始安营扎寨于某个城市,从“游商”变为“坐商”,固定销售一个或多个厂家的产品。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生产企业规模扩大,企业集团将品牌资源和一定的资产,与供销大军的优势互相嫁接,组建了遍布全国的独享式销售网络,销售和生产实现了某种意义上企业对市场的替代。而且营销手段日益先进,不少企业开展了电子商务。随着营销方式的变革,营销内容由原先的简单推销商品,变为市场策划,直接服务用户,反馈用户信息,塑造企业形象的营销服务。企业对营销的管理由以往的感情联络式转向制度化,大大改善了市场营销的机制和能力。

(3)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开始形成。这个时期的产业集群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并形成了大企业集团,市场的竞争比较激烈,促使企业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进而迅速占领市场。产业集群增强了竞争,竞争也同时提升了集群的竞争力,相互竞争给集群内企业带来了一定威胁,然而合适的竞争对手能够有助于企业增加持久的竞争优势以及所处产业的结构。企业可以通过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等不同形式进行技术创新,增强企业竞争优势,提高集群竞争力。

二、沿海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类型与模式

1.原位膨胀型。在产业集群初生阶段,它主要采取原位膨胀的发展模式,当某一类产业在某一特定空间区位初萌生机,由于赢利示范效应,则不断有新的民间投资进入,新的同类型民营企业开业,逐渐形成了一个专业性的产业集群区。在生产性企业集群衍生、扩张的同时,商贸服务性企业也相依伴生繁衍,并促使专业市场的出现。专业性市场的出现标志着该产业集群进入到快速膨胀扩张期。随着市场交易规模的扩大和市场辐射半径的延伸,越来越多的民间资金和生产要素被诱致进入该产业集群区,使产业集群在原生区位上出现全方位高速扩张,企业数量、就业人数、产值规模呈几何级数增长。与此同时,产业集群内部的专业分工进一步深化,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产品品种、门类更加丰富,新技术和新的管理方式不断引进、普及,配套服务更加完善。

2.市场拉动型。这种类型的产业集群的成长和演化基本上要依赖于市场与产业的互动方式来完成,其产业也是自下而上地通过企业对经济聚集带来好处的追逐而自发形成的,所以其本身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主要有:产品同质性引发了低水平的过度竞争;成本低、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