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摘要:我们将小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或隐或显的、没有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从而影响自己和他人的学习效能甚至扰乱正常课堂教学秩序的行为称为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在新课改广泛实施的今天,这许许多多的课堂问题行为严重违背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影响了教学进度,不仅妨碍了问题行为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也对其他学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旨在了解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现状,揭示小学生出现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和应对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有效策略。本文从学生自身因素、教师因素、环境因素三个方面对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从预防、控制、矫正三方面提出了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应对策略

一、研究的问题及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是由教师、学生和环境三个要素结合而成的复杂体系,是实施教学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是师生完成教与学任务之间的互动,使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的要途径。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行为:有的学生随意和周围的同学讲话;故意打断教师的讲话;做怪动作;与周围同学发生争议;注意力不集中;上课看其它书籍等等。这些行为不但影响了自己的学习,使自己的学习成绩逐渐退步,还影响周围其他同学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打乱课堂教学秩序,降低课堂教学效率,阻碍教学目标的实现。

作为教师,我们每个人都期望能够获得较高的教学效率以及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大的发展,因此对于课堂问题行为对于课堂教学过程的影响,我们必须认真地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找出行之有效的解决之道。本论文立足于国内外对课堂问题行为的研究,将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力求找出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二)研究的意义

1、研究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具有现实价值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其发展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小学生的注意力的集中时间比较短,据研究表明5~7岁儿童聚精会神地注意某一事物的平均时间是15分钟左右,7~10岁是20分钟左右,10~12岁是25分钟左右;随着小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发展,小学生要求独立和摆脱成年人的控制的意愿越来越强烈,因此小学生就开始出现了抵制成人控制、抵抗纪律约束的行为;小学生的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比较差,常常需要借助外来压力的作用,而不是自觉的完成某项任务;小学生的情感发展不稳定,自制力、坚持力、耐力比较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导致了课堂的问题行为十分突出,因此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研究十分有价值。

2、研究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是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要求

课堂教学是师生完成教与学任务之间的互动,使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重要途径。为了顺利开展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就需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作为保证。但是在现实的教学环境中,课堂问题行为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它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干扰着课堂教学秩序,使教学效率降低。小学阶段的学习承担着为整个人生学习打基础的责任重担,因此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效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深入而全面地研究课堂问题行为。

3、分析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教师全面认识学生

当今时代的教育主题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全面认识学生,有利于教师开展个性化教学,因人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因素具有多样性,深入分析其影响因素,探寻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利于教师更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自我,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4、研究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是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小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的种种问题行为,并不是我们所看到的简单的举手投足,其背后还隐藏着更深刻的心理因素,比如得不到认同寻找注意、经常受到挫折而产生不满、人际关系不良等心理因素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导致学生产生课堂问题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处理不当,无法把握应对方法,那么不仅会影响

2

课堂教学管理还有可能会损伤学生的心理。因此,认真分析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对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十分重要。

二、研究现状

(一)课堂问题行为的概念界定

1、从学生层面界定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格林伦将课堂问题行为定义为:“任何一种引起麻烦的行为(干扰学生或班级集体发挥有效的作用),或者说这种行为所产生的麻烦(表示学生或集体丧失有效作用)。”[1]我国学者邵瑞珍等人认为:“课堂违规行为是指儿童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2]李志等人认为:“课堂问题行为是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与教学目的不一致,影响自己或干扰其他人学习的行为。”[3]李德显认为:“违纪行为是指一个学生的行为妨碍了其他学生的学习或教师的教学。”[4]

2、从教师与学生层面

施良方等人认为:“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在课堂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或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行为。”[5]陈时见认为:“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学生或教师在课堂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程度不等的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或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行为。”[6]

3、作者本人对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界定

中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进行了界定,基于此本文认为“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小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或隐或显的、没有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从而影响自己和他人的学习效能甚至扰乱正常课堂教学秩序的行为。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对于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国内外学者主要从教师、课堂环境、学生自身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1、国外研究综述

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Eysenck)教授认为,人格特性影响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