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注射法
皮下注射法名词解释
皮下注射法名词解释
皮下注射法是指在临床实践中,将医药品或治疗剂(如营养液、疫苗等)注射入患者皮下软组织,以达到某种治疗目的。
它是最常用的一种注射给药方法,也是目前传统临床治疗中最重要的一种注射给药方式。
本文将对皮下注射的相关知识进行解释,以期加深人们对皮下注射的认识。
皮下注射的基本原理是将治疗剂注入皮下组织,随着血液循环被带至全身,从而达到药效的作用。
这种注射方式的优点是给药速度快、稳定性强、容易进行操作,可以迅速改善患者健康状况;但是,注射量大小不易控制,可能造成药物毒性,也会带来某些不良反应,如注射部位红肿、痒、疼痛等等。
皮下注射是安全性较好的注射给药方式,但建议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
首先,患者必须对待注射给药有明确的认识,做好充分的了解,以避免发生过敏反应等不良后果。
其次,患者在注射前应进行皮肤检查,以确保注射部位无破损和病变,以免造成感染。
最后,患者应尽量避免交叉注射,以防止毒性反应的发生。
皮下注射的过程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必要时也可以采用手动注射的方式进行,以提高注射的成功率。
注射时应清洁剂采用70%酒精或3%消毒氯溴酸钠溶液,以防止带菌。
同时,患者要提前准备毛巾、手套、消毒剂和注射器,以便给药。
总之,皮下注射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注射给药方法,在临床有着重要的地位。
如果患者在实施皮下注射时,能够正确进行操作,可以大
大提高药物的疗效,节省大量经济负担,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但同时也要注意,在实施皮下注射前,一定要加以认真检查,以防重大后果的发生,保证患者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皮下注射法ppt课件
注射方法
将针头朝下, 空气弹至药液上方。不用排气? 用左手拇指、示指以5cm~6cm大小提起腹壁
皮肤形成皱褶,右手以握笔式持针,固定针头 垂直进针(根据患者的胖瘦程度决定注射深 度)。 将推注杆推至注射器底部。
13
排气方法:
在皮下注射前常规需排净注射器内空气,以免空气进入皮下。 但由于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剂量极小(<1ml),按常规方 法排气,总会有0.08ml左右的药物残留在注射器中导致药 物剂量不足,药液残留问题突出,如果药物不能充分利用, 则达不到满意的临床抗凝效果;同时由于排气不当药液往 往从针尖内溢出,附于针头表面,在注射中误伤表皮毛细 血管,导致局部皮肤淤斑形成。因此注射前针头向下(空 气的密度比液体小,与药液处于同一注射器中会浮于液体 之上),把空气弹至药液上方,注射注射方法时不再需要 排气。注射结束后空气正好填充于针乳头及针头内,用气 体代替药液,注射器中无药液残留,使药液得到充分利用, 同时保证注射后针尖无药液沾染,避免了针头损伤表皮毛 细血管而引起的局部淤斑形成。
20
安全胰岛素注射的原则
4、消毒皮肤 5、混匀与排净空气:所有外观浑浊的胰岛素,如低精
蛋白胰岛素(NPH)、特慢胰岛素锌悬液或各种预混胰 岛素,不管是瓶装还是预充笔型制剂,都需要在注 射前通过翻转或滚动的方法进行充分混匀。这样做 非常重要,省去这一步将导致胰岛素难以预测的效 力。 6、捏起皮肤和注射角度:胰岛素应该注射到皮下的脂 肪组织当中,要保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方法就是 捏起皮肤,垂直于皮肤刺入。
24
胰岛素注射部位的轮换
同一注射部位内的区域轮换:
6
7
角度、深度(方法)
8
皮下注射法注意事项
皮下注射法名词解释
皮下注射法名词解释
皮下注射法是一种建立脊髓神经元的技术,它可以提供神经元外紊乱信号的精细调节。
它由一支非常细的针头组成,针头的尖端插入神经元的膜,可以精确地注入特定的电极室内的电流。
神经元接受到电流时,会发出突发性的信号,从而执行特定的功能。
皮下注射法最初被用于研究深层结构和行为研究,研究发现它可以在实践中有效地模拟和调节大脑中的神经元活动。
它还可以用来调查罕见的神经元,为深入了解大脑功能和精神疾病治疗提供有用的线索。
例如,一项研究发现,皮下注射法可以有效模拟和调控缺陷性大脑的疾病,例如帕金森病。
同时,皮下注射法也被用于神经疾病防治,可以帮助建立神经节点网络,减轻病态状况。
皮下注射法最常用于研究神经内书中的神经元活动。
它可以提供可控制的信号,为神经科学研究提供精确的实验条件。
几种类型的皮下注射法,如静态电流注射法和交变电流注射法,可以控制神经元的电流和影响神经元的活动。
从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研究神经科学,以及局部的神经元群的功能,这些功能可能不能通过传统的刺激和记录技术来实现。
皮下注射法通常以植入式电极作为导线,它们可以非常精确地安装在指定的神经元上。
这可以减少在广泛的神经网络上造成的意外位移,从而准确控制神经元的活动。
此外,这些植入式电极还可以用于长期的脑活动记录,以获得更详细的信息。
皮下注射法是一种有效的脊髓神经元技术,它可以提供精细的神
经元调节。
它能够帮助研究者理解大脑的功能,并探索复杂的神经疾病的治疗方法。
这项术语的发展对脑科学的研究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让医生和科学家们能够更加有效地揭示人类大脑的奥秘。
皮下注射法名词解释
皮下注射法名词解释皮下注射法是一种常见的药物给药方式,它是把药物直接注射到人体皮下组织中,以达到药物作用的方法。
它有着很多优点,比如能够有效地将药物投入人体的血液中,从而大大提高药效,快速获得药效,减少药物的毒副反应,并且减少病人承受的痛苦,改善治疗效果。
皮下注射法主要用于抗生素、抗癌药物、某些比较粘稠的药物,以及各种抗体、疫苗、抗病毒药物的给药。
皮下注射的基本操作步骤是:首先准备药物溶液,然后选择给药部位,常见的给药部位有上臂,外侧股四头肌等部位,然后消毒,使用酒精棉球消毒注射部位,接着配制药液,往注射器中放入相应的药液,检查针头是否完好,然后配套手术用品,拧紧脱落渣管,把注射器头拔开,把针头置于皮下,接着向皮下慢慢输注,注射完毕,把注射器拔出皮下,用纱布包压结束给药。
皮下注射法的操作过程有一定的危险性,主要是因为常见的过敏反应和药物中毒,所以在操作过程中应该特别留意,按照规定步骤正确执行。
在操作前,应该去检查药物状态,检查药品是否有损害;避免脏尘进入针头,操作是需要进行消毒,并且要选择合适的药液和针头;在清空药液之后,要尽快把注射器从给药部位拔出,并且上方用纱布轻轻包压十几秒,以后可以常规的操作手术用品的消毒灭菌,以防止感染。
此外,在皮下注射前,应检查药物是否有过敏反应,特别是对流行的药物,应勤检查患者的过敏反映;给予温和的护理,尽量缓解患者的痛苦,同时避免静脉回流;防止药物有毒中毒反应,使用过量药物或使用过期药品时,应避免患者出现毒性反应;确保注射器在给药之前有空气,空气紧挨着药液,以免在注射时空气注射到给药部位,由此引起炎症反应。
总之,皮下注射法是一种常见的给药方式,它能够有效地将药物投入人体的血液中,从而大大提高药效,快速获得药效,减少药物的毒副反应,并且减少病人承受的痛苦,改善治疗效果,但是此种操作方式也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在使用上应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勤检查,防止感染和过敏反应,确保安全,以达到最佳的给药效果。
皮下注射法名词解释
皮下注射法名词解释皮下注射法是一种常见的用于投入液体药物到人体的常见注射方式。
它是一种把药物直接注入皮下组织内的方法,主要利用皮肤的组织及动脉血流的特性,把药物从皮肤表面快速进入肌肉组织内,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皮下注射的基本步骤主要有:首先选择皮下注射部位;其次,消毒皮肤表面;然后,使用连接注射器的注射针,调整针头角度及深度,以最小的穿透皮肤组织量完成皮下注射;之后,慢慢把药物溶液投放到皮下;最后,注射完成后拔出针头,消毒处理,开始疗效。
皮下注射有一定的注射要求。
为保证皮下注射的有效性和无副作用,在实施皮下注射前一定要先行消毒,以防止感染。
另外,在皮下注射的过程中,先要识别注射部位,调整针头角度和深度,以保证药物有效地注入皮肤组织内;并且应该慢慢把药液投放到皮下,以免液体注射过慢而形成空洞,给疗效造成不利影响。
此外,皮下注射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在实施皮下注射前,一定要先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药物的种类,药物的剂量,药物的组分等,以便给患者注射合适的药物;其次,把药物注射到皮下前,还要了解患者的个人信息,特别是关于过敏史,以便及时处理带来的不良反应;最后,在皮下注射完毕后,一定要记录患者的一些信息,以备随时查阅,并应该及时观察患者的身体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皮下注射法是一种经常使用的药物应用方法,它使药物能够快速的进入人体的血液系统,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由于皮下注射的简便性、速度快,被广泛地用于液体药物的投入,它主要用于传染病、慢性病、疼痛症、抗炎抗感染药物等等的治疗。
皮下注射法以其快速、准确、安全、有效的特点,在临床上广泛地应用,而且容易给患者带来安全感和便捷性,在突发疾病的急诊治疗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所以,正确掌握皮下注射的技术,把握正确的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是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的关键技术。
皮下注射法名词解释
皮下注射法名词解释皮下注射法是医疗保健领域一种常见的给药方式。
它是指将药物直接注射到人体皮下,使该药物经皮下组织向毛细血管渗透,最终到达全身组织,以起到预期的治疗目标。
皮下注射比口服给药或静脉注射更安全、灵活,被认为是一种有效和便捷的给药方式,在现代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它是广泛应用的一种药物投放方式。
皮下注射涉及将药物混合成体外药物制剂,然后用注射器和针头将其穿刺到皮下,药物经皮下组织向毛细血管渗透,以及向血液、脑神经和其他组织渗透,最终达到期望的预定效果。
皮下注射是将药物从液体分散体中释放的一种方式,它的有效性依赖于药物的物理性质,包括固体分子质量、溶解度、熔点、溶解速率等。
此外,皮下注射还可以通过促进血液的循环作用来提高药物的吸收率,使药物分子得以在皮下组织中游移,这种游移作用被称为药物扩散,可以解释为与静脉注射一样,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最大的药物吸收量。
而且,由于药物在皮下组织中的分布,它可以被更快地吸收,从而提高治疗的效率。
皮下注射的实践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如: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其中某些药物可能会在注射后引起皮肤炎症、过敏反应和皮下组织损伤等,因此,在注射药物时应根据皮下注射药物的特性,使用准确的注射方法和注射量,避免或减少潜在的不良反应。
虽然皮下注射技术对许多患者来说是一种安全和高效的给药方式,但仍有一些需要由明智的咨询医生来确定。
由于每种药物的性质不同,皮下注射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并根据药物的有效性和疗效来确定。
在总结中,皮下注射法是一种迅速、安全、有效的给药方式,它在现代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被广泛地应用。
但是,每种药物的性质不同,因此注射剂量应由医生确定,并根据每种药物的有效性和疗效来确定注射量。
此外,在皮下注射时应注意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以避免不良反应。
总之,皮下注射法是一种常见且高效的给药方式,需要由专业的医护人员正确按规定进行注射,以保护患者的身体健康。
皮下注射法课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其他注意事项
检测:说出下面操作中存在的错误之处。
作
业
练习皮下注射。 预习肌内注射,说出肌肉注射常用 部位和操作要领。
选择注射部位,常规消毒皮肤,再次核对,排尽空气。 注射 一手绷紧局部皮肤,一手持注射器,以示指固定针拴, 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0°角,快速将针梗 的1/2到2/3刺入皮下
抽动活塞,如无回血,缓慢推注药液。
拔针 整理 注射毕,用于棉签轻压针刺处,快速拔针后按压片刻 再次核对,安置患者, 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必要 时记录。
皮下注射法
学习目标
解释皮下注射的定义并说出其操作目的。
正确实施上皮下注射操作。
在操作中有很强的无菌观念和核对观念和
爱伤观念
皮下注射法
定义: 将小量药 液或生物制剂注入皮 下组织的方法。
1.目的 ( 1 )注入小剂量药物,用于不宜口服给 药,而需在一定时间内发生药效时。 (2)预防接种。
2.部位 常选用上臂三角肌下缘、两侧腹壁、后 背、大腿前侧和外侧。
3.评估
患者病情及治疗情况;患者意识状态、 肢体活动能力,对给药计划的了解、认识 程度及合作程度; 患者注射部位的皮肤 及皮下组织状况。
4.用物准备
5.实施 操作者洗手、戴口罩 准备 按医嘱吸取药液
携物品至患者处,核对并解释。
穿刺中常出现的错误手法
1.在皮下不同角度穿刺数次
2 . 进 针 角 度 过 大
基础之皮下注射法护理课件
推注药液时要缓慢,并注意观察患者反应。
注射完毕后拔出针头
用消毒棉球轻压注射部位,迅速拔出针头。
注射后处理
观察患者反应
观察患者有无过敏反应、疼痛等不适症状。
记录注射情况
记录注射时间、药物名称、剂量及患者反应等信息。
03 皮下注射法注意事项
注射前注意事 项
核对医嘱和患者信息
确保注射前医嘱和患者信息准 确无误,防止误操作。
案例分析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操作 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常见 问题,提高学员应对能力。
考核标准与方式
操作步骤的规范性
评估学员在操作过程中是否遵循正确 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操作熟练度
评估学员在操作过程中的熟练程度和 速度。
考核标准与方式
• 理论知识掌握:通过问答题或选择题等方式,评估学员对 皮下注射法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糖尿病患者的日常护理
详细描述
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注射胰岛素以控制血糖水平。皮 下注射法是常用的给药方式,能够确保胰岛素在体内 缓慢释放,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在注射过程中,需 注意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 以降低感染和脂肪硬化的风险。同时,注射前应核对 胰岛素的剂量和类型,确保准确无误。注射后应定期 监测血糖水平,及时调整胰岛素的剂量。
02 皮下注射法操作流程
准备物品
01
02
03
04
注射器
根据药物剂量和浓度选择合适 的注射器。
注射针头
选择合适型号的针头,确保针 头无弯曲、无倒钩。
药物
核对药物名称、剂量、浓度及 有效期。
消毒液
75%乙醇或0.5%碘伏。
评估病人
询问过敏史
确认患者是否对所注射药物过敏。
皮下注射法打分标准
皮下注射法打分标准简介皮下注射法是一种常见的给药途径,它可以用于给予患者各种类型的药物。
准确的皮下注射可以提高药物的吸收效率,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皮下注射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皮下注射法的打分标准及其相关要点,以供临床工作者参考。
打分标准皮下注射法的打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皮肤准备皮下注射前,需要做好皮肤准备工作。
具体来说,要:- 洗手,并戴上无菌手套- 选择注射部位,做好消毒处理- 按照药物种类和剂量选择适当的注射器和针头如果在这些过程中出现错误或者疏漏,都会影响皮下注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这些步骤是非常关键的,同时也是评分的重要依据。
注射方式皮下注射方式的正确性也是评分标准的重要部分。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注射方向:应选择合适的角度和方向进行注射,以保证药物进入皮下组织- 注射速度:应缓慢注射,避免药液过快地进入皮下组织而引发疼痛或局部反应- 注射深度:应根据药物种类和注射部位选择注射的深度这些注射要点对皮下注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非常重要,评分时也应该给予充分的考虑。
观察记录在皮下注射后,临床工作者需要对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观察,及时记录。
具体来说,应记录:- 注射部位的疼痛和肿胀情况- 是否出现局部感染、出血等并发症- 患者用药后的症状变化这些记录可以反映出皮下注射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是评分的考察方向之一。
结论皮下注射法是一种常见的给药方式,在临床实践中尤为常见。
本文介绍了皮下注射法的打分标准及其相关要点,希望能够对临床工作者提供帮助。
同时,也提醒广大临床工作者,在进行皮下注射前务必仔细阅读相关用药说明,确保准确、规范地进行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法名词解释
皮下注射法名词解释皮下注射法是一种常见的注射方法,也是医疗保健专业人员最常用的一种注射方式。
它通常用于将液体药物注入患者皮下脂肪层,也可以将混合的药物直接注入该部位。
在皮下注射的过程中,医疗者应该按照专业的护理流程,运用无菌技术对注射部位进行预处理,以确保注射时无细菌污染。
皮下注射法十分安全、简便、高效,可以有效地达到药物的目的。
与其他注射方法相比,皮下注射不仅可以减少药物的滞留时间,还能减少患者的胃肠道的痛苦感受。
此外,皮下注射还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成本,因为采用这一方法注射一次只需要几分钟,而其他注射方法则要几个小时。
在实施皮下注射时,应该选择体温较高、没有肌肉或发炎的部位,以避免药物在组织层之间滞留,而且应该选择一种容易操作、特别柔软的注射器,以保证药物均匀注射,提高疗效。
在施行皮下注射时,可以将药物注射到皮下脂肪层,也可以将药物混合物直接注入皮下肌肉,以及穿透皮肤层到达皮下肌肉层。
如果肌肉紧张,则可以用柔软的按摩来缓解,以改善皮下注射的效果。
在做皮下注射前,可以先运用无菌棉花棒将要注射的部位擦拭一遍,然后将棉签放入酒精袋泡一下,再将酒精袋放在消毒湿巾上擦拭一遍,再用消毒湿巾擦拭注射部位。
这样可以有效地除去皮肤表面的微生物,最大限度地防止皮下注射部位感染。
此外,在施行皮下注射前,可以使用剪刀剪去注射部位的秃发,以改善皮下注射时皮肤的电导性,使皮下注射更加顺畅。
在实施皮下注射时还要注意,必须用清水或含有硫酸钠的消毒液将注射部位的残余物清洗干净,以确保注射部位的清洁。
另外,应注意合理使用使用一次性针头,节约疫苗,避免同一张皮肤或同一个注射部位重复注射,以防止毒素积聚而发生副作用。
皮下注射法由于简单、安全、高效、灵活、便捷而被广泛使用,它已经成为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施行皮下注射时,应该牢记上述护理措施,认真审查药物的质量,并严格按照规定的步骤加以操作,以确保安全、准确的皮下注射,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
皮下针注射方法和位置
皮下针注射方法和位置
皮下注射是一种常见的药物给药方式,主要用于给患者注射一些较小剂量的药物。
下面将介绍一下皮下注射的方法和位置。
皮下注射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 准备工作:先将需要注射的药物准备好,确保注射器和针头是新的、干净的。
同时,患者也需要准备好洗净的手和注射部位。
2. 抓取皮肤:使用左手(或右手)拇指和食指捏起注射部位的皮肤,形成一个皮下脂肪层。
3. 插入针头:将注射器的针头插入皮下脂肪层中,插入角度大约为45度或90度,具体取决于患者的体型和注射部位。
4. 注射药物:缓慢地将药物注射到皮下组织中。
注射过程中要保持针头的稳定,确保药物顺利注入。
5. 拔出针头:注射完毕后,缓慢地拔出针头,并用干净的棉球或纱布轻轻按压注射部位,以避免出血。
皮下注射的位置一般选择在皮下脂肪组织丰富的部位进行,常用的注射部位包括上臂外侧、腹部、臀部等。
在选择注射部位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避免肌肉注射:要确保针头插入的是皮下脂肪组织,而不是
肌肉组织。
2. 选择合适的部位:要选择一个没有明显的血管、神经或肌肉的部位进行注射,避免损伤。
3. 轮换注射部位:应该避免多次在同一部位注射,以免引起局部组织瘢痕或局部脂肪萎缩。
总之,皮下注射是一种简单、安全且常见的给药方式。
正确的注射方法和适当的注射部位选择,可以确保药物的有效吸收和正确的治疗效果。
在注射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专业护士的建议,以获得更准确的操作指导。
皮下注射法名词解释
皮下注射法名词解释皮下注射法是一种药物成分通过皮肤进入体内的一种药物给药方式。
这种方式的用药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
它的特点是以局部刺激方式使药物经皮肤迅速进入体内,具有速效、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等优点,成为近代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给药方法。
一、皮下注射法的基本原理皮下注射法是把药物以液体状态注入皮下,通过吸收来达到药物的作用。
它是利用皮肤下有大量血管、淋巴管和毛细血管等容易吸收药物成分的通道,使药物迅速进入体内,从而达到快速疗效的一种给药方式。
二、皮下注射法的操作步骤1、准备药物和所需用具:药物应该在使用前进行观察,确保其质量;准备好体外针头和注射器,要确保注射器内有药液;用煮沸消毒的盐水把针口清洗。
2、皮肤酸痒:找到注射部位,用手指搓揉表皮,使表皮局部敏感,以加强作用。
3、插入针头:将注射器的针头轻轻插入皮肤,插入时轻轻推动,防止滑出针头。
4、射入药物:滑动药液控制器,使药液慢慢注入皮肤。
5、拔针:仔细拔出针头,用纱布包扎注射部位,以防止滴液。
三、皮下注射法的注意事项1、皮下注射药物时要避免注两边血管,一般两边血管距离约在一英寸,可以选择皮肤较厚的部位注射,防止针头滑出。
2、使用新针头,再次使用同一针头时要严格检查,确保针头和注射器无破损。
3、在使用皮下注射药物时,应该避免穿过表皮,以免对表皮造成损伤。
4、皮下注射药物时可以选择比较宽敞的部位,血流较少的位置,防止药液溢出等。
五、皮下注射法的应用1、正常抗体的注射:用于血液透析、肾病治疗、补肾、体内免疫治疗等。
2、逆行注射:一般用于预防对抗细菌的性病毒、金属离子的毒性以及局部组织的抗原。
3、皮下吸收促进剂:用于有效地将药物细胞膜口细胞膜口口细胞膜外进入体内,以增加药物的有效性。
四、皮下注射法的安全性皮下注射是一种较为安全的给药方式,操作步骤要求明确,操作过程要求严格,使用新的针头,配合规范的给药方法,以避免发生感染或出血等不良反应,确保安全性。
皮下注射法名词解释
皮下注射法名词解释皮下注射法是一种按照医疗卫生部门规定和指导思想,以利用皮下组织对药物或营养物质进行注射的一种方法。
它是在成年人体内最常用的一种药物给药方法和途径,体内药物的有效吸收受皮下脂肪层的影响,注射药物静脉滴注时,受血管的收缩和血流的变化影响较大,注射在皮下得到的吸收效果要比静脉滴注好。
皮下注射的药物一般是溶于水的药物,这是因为水溶性药物通过细胞膜吸收后,可被细胞逐渐吸收,形成一定浓度于细胞内,从而产生药效,而油溶性药物也可以在体外稀释后用皮下注射的方法给药。
皮下注射的操作安全性较高,注射点的选择要宽,可选择全身大部位,局部小部位,如肩部、臂外侧、腹股沟、腹部、上臀等,但一般不要选择面部或颈部及腰部注射。
皮下注射的操作步骤一般包括:取药、检验药品、消毒注射部位、按操作规定注射药物、压迫注射部、检查术后反应及观察术后注射部情况等。
取药时,应选择无误包装,外观完好,质量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药品,并注意读取药品标签上的有关资料,如药品名称、生产厂家、批号、有效期等资料。
检验药品,一般检验外观、颜色、沉积情况及药品配料的正确性,主要检验器官为眼睛,用手触摸摸看颗粒大小,证明粒径大小一致,颜色均匀,无沉积。
消毒注射部位,采用洗手的方法,用80%的乙醇消毒,消毒注射部位要注意消毒细致,一般以普通焦炭素棉布代替护理片或消毒棉片,在消毒毛孔及周围皮肤35cm范围内擦消毒棉片,擦三遍可以,每遍擦23分钟,要消毒至少3cm以上的半径范围内。
按操作规定注射药物,要根据不同的药物的性质和效果,确定注射部位、注射针头种类、体积,并将其注射到组织中,在注射时要注意注射针尖一直贴住皮肤,一定不要突然针刺,以免伤害组织。
压迫注射部,是指在注射药物后用手指轻轻地压迫注射部,增加药物在皮下组织中的渗透,使药物迅速扩散和吸收,以增加药物的疗效。
检查术后反应及观察术后注射部情况,是指在注射完毕后,要确定注射部是否出血、红肿、硬结等,如出现有肿胀红肿的情况,可用温敷和止痛药来消肿,出血的现象可用上碘酒擦拭,以便把血清清除掉,以免发炎。
皮下注射法最新版
.
皮下注射法
hypodermic injection ,H,将少量药液或 生物制剂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
【目的】
– -不宜口服给药、需在一定时间内发生药效 – -预防接种 – -局部麻醉用药
.
皮下注射部位: 三角肌下缘、上臂外侧、腹部、
后 背、大腿外侧方
.
皮下注射部位
.
皮下注射法【操作前评估】
角度,进针角度不宜超过45度,以免刺入肌 层
.
皮下注射法健康教育
– 长期注射者,让患者了解建立轮流交替注射部 位的计划,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以促进药物的 充分吸收
.
.
•
-正确核对患者 -询问、了解患者 情况 -向患者解释目的, 取得患者的配合 -环境准备
.
皮下注射法【操作步骤】
—核对医嘱、评估患者
—洗手,戴口罩
—备齐用物,检查用物有效期、正确核对药液
—再次核对患者,正确使用PDA
—协助舒适体位
—选择注射部位
—消毒注射部位
—消手、戴手套
—抽吸药液
—排尽注射器内空气
.
皮下注射法【操作步骤】
—穿刺(抽回血) —推药 —拔针 —按压 —操作后处理用物
.
皮下注射法动作分解
.
(1)消毒:常规 消毒 (2)进针:左手 右手 角度 深 度 (3)拔针:干棉 签轻压针刺处
.
左手、右手(方法)
.
.
角度、深菌操作原则 – 对皮肤有刺激的药物一般不作皮下注射 – 注射前详细询问用药史 – 过于消瘦者可捏起局部组织,适当减小穿刺
皮下注射法
急诊科 张亚光
学习内容
1 2 3 4 5
皮下注射的定义 皮下注射的目的 皮下注射的定位方法 皮下注射的操作步骤
皮下注射的并发症及处理
• 定义
皮下注射法是将少量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入 皮下组织的的方法。
• 目的
经皮下给药。
• 适应症
1.需迅速达到药效,不能经 口服和静脉注射的药物。 2.预防接种。 3.局麻用药。
并发症及处理----出血
• 预防处理:
• 1、正确选择注射部位,避免刺伤血管。 • 2、注射完毕后,重视做好局部按压工作。 • 3、形成皮下血肿者-皮下小血肿早期采用冷敷促进血 液凝固,48小时后应用热敷促进淤血的吸收和消散。 皮下较大血肿早期可采取消毒后无菌注射器穿刺抽出 血液,在加压包扎;血液凝固后,可行手术切开取出 血凝块。
并发症及处理----硬结
• 预防处理:
• 1、熟练掌握注射深度 • 2、操作前,选用锐利针头,选择注射点要尽量分散 ,轮流使用,避免在同一处多次反复注射,避免在瘢 痕、炎症、皮肤破损处部位注射。 • 3、注射药量不宜过多,少于2ml为宜。 • 5、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防止微粒污染,砂轮-酒 精,禁用长镊敲打安瓿。注意针头-瓶底,禁直接在 颈口处吸药。一药物-一注射器。 • 6、做好皮肤消毒,防止注射部位感染。 • 7、已结成硬结者-1、用伤湿止痛膏(孕妇禁用)2、 用50%硫酸镁湿热敷。3、云南白药-食醋-糊状。4、 新鲜马铃薯切片浸入654-2注射液后外敷硬结处。
• 操作前准备
2、材料准备
治疗车:车上载有以下物品: 1)注射盘 2)消毒用品 3)1-2ml注射器及5.5-6#针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砂轮
3、操作者准备
洗手、准备口罩、手套
皮下针注射方法和位置
皮下针注射方法和位置
皮下注射(Subcutaneous Injection)是将药物注射到皮下脂肪层的方法,可以用于给药和注射胰岛素等。
以下是皮下注射的方法和位置:
1. 准备:先准备好所需的药物、注射器、消毒棉球和注射位置清洁用的酒精棉球。
2. 找准注射位置:皮下注射一般可以在腹部、上臂、大腿外侧等部位进行。
腹部是最常见的注射位置,特别是腹部两侧靠近脐下方的部位较为常用。
注射位置应选择健康皮肤、避开神经和静脉。
3. 清洁注射位置:用酒精棉球轻柔擦拭注射部位,从中心向外擦拭。
等待酒精干燥后,不要再碰触该部位。
4. 注射:将注射器中的药液抽满,并将注射器与针头为一体的部分竖直插入皮肤,呈30-45度的角度。
5. 推注:轻轻按下注射器活塞,将药物缓慢注射进皮下组织。
如果需要注射多剂量的药物,可以稍微改变注射器的角度,并确保注射器与皮肤保持紧密接触。
6. 收回注射器:注射完成后,缓慢将注射器从皮肤中拔出。
用消毒棉球轻轻按压注射部位,使药液均匀分布。
7. 处理注射废物:将使用过的注射器和针头放入专用的废弃物容器中,并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皮下注射前应向医生或护士咨询具体步骤和操作要点,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3.1皮下注射法
皮下注射的定义
皮下注射法是指 将小量药液或生 物制剂注入皮下
组织的方法
皮下注射的目的
1.需要在一定 时间内产生药 效,而又不宜 或不能经口服
给药时
皮下注射的目的
2.预防接种
皮下注射的目的
3.局部麻醉用药
皮下注射可选 用哪些注射 部位呢?
皮下注射的部位
上臂三角肌下缘 腹部 后背
注意事项
皮下注射法
6.注射部位应避开神经、血管,不可在炎症、瘢痕、硬结、皮肤受损处进针。长期 注射者,应轮流更换注射部位,以促进药物吸收,减轻局部不适和减少局部感染的 机会。
课堂小结
⚫ 注射部位 操作技巧 ⚫ 进针角度:30-40°
⚫ 进针深度:针梗1/2-2/3
拔针 按压
再次 核对
核对 整理
治疗室
记录
洗手 取口罩
处理 用物
操作重难点
皮下注射法
进针推药的方法:针尖斜面朝上,与皮肤呈30°-40°角进针,深度为针梗长度的1/2-2/3
注意事项
皮下注射法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 2.对皮肤有刺激的药物一般不作皮下注射。 3.护士在注射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用药史。 4.进针后、注射前应检查有无回血。如有回血需拔出针头重新穿刺,不可将药液注 入血管内。 5.对于过于消瘦者,护士可捏起局部皮肤,适当减少穿刺角度,进针角度不宜超 45°,以免刺入肌层。
大腿前侧 大腿外侧
如何执行皮下 注射医嘱呢?
案例 23床,周晓,女,48岁,住院号: 824682,因口干、多饮、多食伴体重下降 1年余而入院,诊断为II型糖尿病, 医嘱:胰岛素8U H!请执行!
评估
皮下注射法
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及用药史。 患者的意识状态、躯体活动能力、对药物的认识及合作程度。 注射部位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预防接种
考核人
被考核者
标准分 100分
4
评分标准
一项不合格扣1 分
4
缺一项扣0.5分
4 5
少评估一项扣1 分 未核对扣3分, 未解释扣2分 部位选择不正确 不得分 不符合不得分 未核对扣4分, 未排尽气体扣4 分 未绷紧皮肤扣3 分,进针角度偏 大或偏小扣5 分,进针速度慢 扣3分,进针深 度不符扣4分 未抽吸活塞扣4 分,推药速度过 快扣4分 一项不符扣3分 一项不符扣3分 未整理不得分 处理不规范不得 分 一项不符扣1分 一项不符扣2分 一项不符扣1分 回答不全扣2分
15
8 6 6 3 3 5 6 4 5
质 量 评 定
得分 注意事项:
1、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的药物一般不作皮下注射。 2、操作过程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 3、针头刺入角度不宜超过45°,以免刺入肌层。 4、药液小于1ml须用1ml注射器。
皮下注射法
一、目的: 1、需要迅速达到药效和不能或不宜经口服给药时采用。 3、局部供药,如局部麻醉用药 二、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100分 科别: 时间:
项 目 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
1、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口 罩。 2 、物品准备:无菌注射盘,两瓶架 (70% 乙醇 ,2% 碘酊 ) ,无菌纱布罐,无 准 菌平镊,无菌棉签,2 —5ml一次性注 备 射器。按医嘱备好药液放置在无菌盘 内,医嘱单。 3、病人准备:评估病人年龄、病情、 心理反应、治疗情况、注射部位皮肤 1、携用物至病人床旁。核对病人及医 嘱,解释取得合作。 2 、选择注射部位。(上臂三角肌下 缘,上臂外侧;大腿前侧及外侧,下 腹部组织及肩胛下方) 3、常规消毒皮肤待干。 4、再程
5、一手绷紧皮肤,另一手持注射器, 以食指固定针栓使针头与皮肤呈30 — 40 ° 角 ( 过 瘦 者 可 捏 起 注 射 部 位 皮 肤,同时角度可减小)迅速刺入针头 的2/3或1/2,固定针栓。 6、抽吸活塞,无回血即可以推药。 7、注射毕,快速拨出针以无菌干棉签 轻压处,勿按揉。 8、再次核对,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 9、整理床单元。 10、终末处理。 1、护患沟通有效,关爱病人。操作轻 柔,每次更换注射部位。 2、三查七对,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无 菌技术原则。 3、用物齐备,处理规范,一人一具一 用一处理。 5、理论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