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方法

合集下载

关节镜下自体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计划

关节镜下自体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计划

关节镜下自体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计划注意事项:1.前4周左右的较大范围的屈膝活动度练习,每日一般只进行一次,但要求达到规定的角度。

一般上午屈膝练习,下午伸膝练习。

屈膝活动度练习后即刻给予冰敷15-20分钟。

可每隔三小时冰敷一次。

避免多次和反复屈伸练习。

如果关节红、肿、热、痛,屈曲角度长时间(>2)无进展,暂停屈曲练习,尽快复查。

2.关节屈曲练习流程:(由健肢或其他人帮助予以外力的屈膝练习为被动练习)3.支具调节方法及时间:术后3周支具放于30度位置,然后每隔7天增加15度左右。

术后1个月全天佩戴支具(除了活动度练习),术后2-3个月白天佩戴,晚上无需佩戴。

满3个月去掉支具。

4.前2周避免主动伸膝40°-0°。

如果进度顺利,6周时步态正常,可以迈上20厘米高的台阶。

如果打不到上述要求,尽快复查。

术后9周至12周被动屈膝角度与健侧相同。

术后12周主动屈膝角度与健侧相同,可以迈下20厘米高的台阶。

正文:一.初期(0 -4周)(一)手术当天:麻醉消退后,开始活动足趾,踝关节;尝试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

(一)术后1-3天:术后24小时后可扶双拐脚不着地行走(仅限去厕所!)1.尽可能多做踝泵、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等练习。

2.下肢肌力练习:分别进行仰卧位直抬腿、俯卧位后抬腿练习,保持至疲劳。

10次/组,2-3组/日,组间休息30秒。

3.被动伸膝练习:前4周争取每天练习15分钟以上。

(二)术后4天—4周:1. 下肢肌力练习同上,酌情拄拐支具锁定在0°时行走,时间、距离由少到多(如是急性伤,进度快些)。

术后3周支具放于30度位置,然后每隔7天增加15度。

2. 关节活动度练习:每日一般只进行一次。

(1)上午屈膝练习:术后5-7天、3周、4周屈膝分别达到90、100、120度(<95°采坐位垂腿,屈膝100°以上者采取坐位抱腿)。

(2)下午被动伸膝练习:前四周争取每天练习15分钟以上。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流程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流程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流程第一阶段:术后第1-2周-患者需要使用拐杖或助行器具,以保护手术部位。

-进行冷敷,以减轻术后疼痛和肿胀。

-进行物理疗法,包括肌肉锻炼和关节活动性锻炼,以维持关节的灵活性。

-进行疼痛管理,如使用止痛药和冰袋。

-进行康复性自康复训练,包括肌力训练和平衡训练。

第二阶段:术后2-6周-开始进行主动性和被动性关节运动,以逐渐恢复关节的活动范围。

-开始进行受控的负重运动,以增强肌肉力量和稳定性。

-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治疗,以促进肌肉收缩和恢复。

-进行平衡性训练,以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

-进行有氧运动,如跑步机和自行车,以提高心肺功能。

第三阶段:术后6-12周-增加负重运动的强度和范围,包括深蹲和跳跃。

-开始进行核心训练,以增加腰腹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

-进行球形平衡训练,以增加膝关节的稳定性和反应能力。

-进行低冲击性运动,如游泳和慢跑,以渐进恢复正常运动水平。

-参加康复辅助设备,如运动护具,以提供额外的稳定性。

第四阶段:术后12周之后-可以逐渐恢复正常运动水平,包括高强度运动和竞技运动。

-参加体力训练,以提高肌肉力量和爆发力。

-进行运动技术训练,以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进行康复评估,以确保恢复程度和功能达到预期水平。

-进行定期随访和康复指导,以解决任何康复期间出现的问题。

总的来说,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需要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和强度,以保护手术部位并促进膝关节的恢复。

康复期间,患者需要积极参与物理疗法和自我训练,以提高肌肉力量和稳定性,并逐渐返回正常的运动水平。

此外,康复期间的定期随访和康复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以确保康复进程顺利进行。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计划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计划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计划注意事项:一.必须通读此计划全文并理解后才可开始康复训练。

二.训练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有:心脑血管意外、周围组织损伤、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异位骨化、功能改善不满意等。

三.训练中出现疼痛为正常现象,若训练结束后半小时疼痛缓解,则不会造成损伤。

四.关节的肿胀、发热为正常现象,可以通过冰敷缓解。

若肿胀、发热持续严重且关节角度长期无进展,则应减少活动及训练量,及时复诊。

正文:一.肌肉力量(以下训练1、2、3术后麻醉消退后立即开始。

持续训练8周)1.踝泵练习:用最大理想上钩脚尖5秒后再向下才五秒,每天总量500-1000次。

很重要,预防血栓!2.股四头肌收缩:术后立即开始。

用收缩大腿前侧肌肉5秒后放松2秒,每天总量500次。

3.腘绳肌收缩:膝关节完全伸直后用力下压脚下所垫枕头,持续五秒,放松2秒。

每天总量500次。

4.直抬腿:膝关节伸直抬离床面15度,持续到力竭。

6周内每天几次即可,6周后逐渐强化。

5.静蹲:扎马步,术后10周开始,在无痛的角度练习,注意膝关节不要超过脚尖,每次持续1-2分钟。

二.关节角度1.膝关节角度的计算:大腿的延长线与小腿之间的夹角。

2.屈膝练习:每天上午进行一次屈膝练习。

具体进度参照附表。

A.屈膝的流程为:解除支具→屈膝至目标角度→维持10分钟→佩戴支具→冰敷20分钟。

B.屈膝的方法有:90度内,坐位垂腿;90-105度,坐位顶墙;100度以上,坐位抱腿、仰卧垂腿。

床边垂腿坐位“顶墙”仰卧垂腿坐位抱膝俯卧牵拉屈膝保护下跪坐:3.伸膝练习:术后第一天开始,每天下午进行2次,持续一个月。

A.伸膝练习的方法为:脚后跟垫枕头,膝关节下空出,肌肉完全放松,持续20分钟。

膝关节后侧的酸胀感是正常现象。

B.部分术前已经伸膝困难的患者应在上述基础上,在膝关节上加2-3公斤重物。

坐位(或仰卧位)伸膝:俯卧重物悬吊伸膝:坐位俯身腘绳肌牵拉伸膝:三.行走1.单纯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地负重行走(即患肢可以踩地)以满足间的日常生活。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方案一、第一阶段康复训练(0-2周)术后2周内以减轻术后疼痛、控制术后肿胀与渗出为主。

佩戴膝关节支具进行保护,支具限制膝关节活动范围0-30°。

如果韧带固定牢靠,允许术后部分负重(患肢不多于50%部分负重),使用拐杖辅助行走,但应注意,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

每次训练结束后,应进行冰敷20-30分钟,以减少膝关节渗出、肿胀及疼痛。

本阶段的康复训练包括以下项目:(1)踝泵练习:踝泵练习,尽可能多做,有利于促进循环、消肿消胀、防止深静脉血栓。

具体步骤:平卧在床上,大腿放松,然后缓慢的尽最大角度地做踝关节跖屈动作,也就是向上勾起脚尖,让脚尖朝向自己,维持5s左右,之后再向下做踝关节背伸动作,让脚尖向下,保持5s左右,循环反复地屈伸踝关节。

每组进行5分钟,每天进行3组。

(2)股四头肌等长练习:平卧在床上,下肢伸直平放床上,尽可能用最大的力量紧绷大腿肌肉5s再放松。

每组进行5分钟,每天进行3组。

(3)直腿抬高练习:平卧在床上,下肢伸直平放床上,踝关节背伸状态下,直腿抬高至下肢与床面呈30°,保持至力竭再放松。

每组进行10次,每天进行3组。

(4)侧抬腿练习:侧卧在床上,下肢伸直平放床上,直腿抬高至下肢与床面呈30°,保持至力竭再放松。

每组进行10次,每天进行3组。

(5)后抬腿练习:俯卧在床上,下肢伸直平放床上,直腿抬高至下肢与床面呈30°,保持至力竭再放松。

每组进行10次,每天进行3组。

二、第二阶段康复训练(2-6周)维持佩戴膝关节支具进行保护,膝关节活动范围逐步递增(每周依次增加20°-10°-20°-10°),直到术后6周支具限制膝关节活动范围0-90°。

在可耐受的范围内逐步增加负重,术后6周基本可恢复正常行走。

当步行无痛时,可以去掉拐杖。

此阶段康复训练项目同第一阶段,继续进行踝泵练习、股四头肌等长练习、直腿抬高练习、侧抬腿练习以及后抬腿练习。

交叉韧带术后康复训练

交叉韧带术后康复训练

交叉韧带术后康复训练交叉韧带是连接骨骼的重要组织,负责维持关节的稳定性。

当交叉韧带受到损伤或断裂时,需要进行手术修复,并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关节功能和运动能力。

下面将针对交叉韧带术后康复训练进行解释。

1. 术后康复的第一阶段:恢复关节稳定性在术后的早期阶段,重点是恢复韧带修复区域的稳定性。

康复训练师通常会将患者的关节固定在正确的位置,并使用支持性装置(如石膏或支架)来保护修复后的韧带。

此时,患者需要避免过度运动或负重,以免对韧带修复产生不良影响。

2. 术后康复的第二阶段:恢复关节活动范围和肌肉力量一旦韧带修复区域开始愈合并且关节稳定性得到保证,康复训练将重点转向恢复关节的活动范围和肌肉力量。

这一阶段的训练包括进行各种关节活动的运动疗法,如主动和被动关节运动、关节牵引、关节松解等。

此外,通过进行肌肉强化训练,特别是关节周围的肌肉,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持和稳定性。

3. 术后康复的第三阶段:恢复运动控制和平衡能力当关节的活动范围和肌肉力量得到恢复后,康复训练将进一步强调恢复运动控制和平衡能力。

这包括进行一系列的平衡和协调训练,如单腿平衡、球体训练和倒立训练等。

此外,通过进行功能性训练,如跳跃、蹲起和跑步等,可以帮助患者重新获得正常的运动模式和动作控制。

4. 术后康复的第四阶段:恢复日常生活功能和运动能力最后一个阶段的康复训练旨在使患者能够顺利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和恢复他们的运动能力。

这包括进行功能性培训,如上下楼梯、跳跃和跑步等。

此外,康复训练师还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以满足患者特定的运动需求和目标。

在整个康复过程中,患者和康复训练师之间的紧密合作是至关重要的。

患者需要遵守康复计划并定期参加康复训练课程。

此外,康复训练师还会提供必要的教育和指导,以帮助患者了解康复进展和如何预防再次受伤。

总结起来,交叉韧带术后康复训练包括恢复关节稳定性、恢复关节活动范围和肌肉力量、恢复运动控制和平衡能力以及恢复日常生活功能和运动能力。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护理进展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护理进展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护理进展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手术。

术后康复护理对于手术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介绍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护理的进展。

1. 术后第一天术后第一天,患者需住院休息。

护士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手术部位的红肿、渗血等情况。

如有必要,应当及时采取措施。

术后第二天,患者可进行下床活动,适量站立。

护士应当在旁边协助患者前往洗手间或进行其他康复活动。

此时,患者可能感到疼痛和不适,护士应当及时安抚和帮助患者。

3. 术后第三天至第七天术后第三天至第七天,患者需进行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加强肌肉的锻炼,促进膝关节的康复。

护士应当监督患者康复训练,确保训练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术后第七天至第四周,患者应当逐渐恢复正常日常生活和工作。

在此期间,护士应当注重营养和睡眠的管理,保证患者能够充足地休息和摄取足够量的营养。

5. 术后第四周至第十二周术后第四周至第十二周是患者恢复期的关键时期。

患者需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和康复训练,才能逐渐恢复到手术前的状态。

护士应当监督患者的训练和康复进展,及时调整康复方案。

6. 术后三个月以后术后三个月以后,患者的康复进展已经明显,但仍需继续锻炼和康复训练,以巩固康复效果。

护士应当定期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和进展,给予他们积极的鼓励与支持。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护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护士应当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措施,使患者能够顺利地恢复到手术前的状态。

在此过程中,护士应当发挥重要作用,协助医生完成患者的康复工作。

前交叉韧带术后康复计划

前交叉韧带术后康复计划

前交叉韧带术后康复计划第一阶段:术后0~2周,控制关节内积血与组织水肿,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保持和恢复关节活动度。

1.支具:术后即佩戴膝关节保护性支具或者ACL专用支具。

与健侧未受累肢体一样完全伸直/屈曲0-30°,训练时取下支具或调整至所需要的控制角度。

支具保护下直腿抬高训练。

2.膝部加压包扎1~2d防止肿胀,抬高患肢以减少静脉压力,控制肿胀。

踝泵运动、髌骨活动、滑墙或者滑板运动通过重力对抗避免胫骨前移前提下进行膝关节屈曲训练,活动范围0°~60°等。

下肢肌肉的等长收缩,股四头肌与胭绳肌联合收缩直腿抬高,以维持胫骨相对稳定,避免对新移植韧带的牵拉和剪切力。

3.关节活动度(ROM)训练:术后将术膝保持与正常膝一致的伸直,完成过伸5°。

术后第2天即开始ROM训练,0°~30°~60°屈曲,2周屈曲达到90°。

开始闭链运动,足跟滑动训练,卧位膝部伸展/屈曲在0°/100°范围内。

4.负重训练:术后第2天扶拐下地步行,0负重行走,支具屈仲锁定0°。

1 周内达到患足负重25%~50%体重,第1周或第2周达到完全负重。

患膝在支具15°位保护下,完全负重步行。

本体感觉训练。

第二阶段:术后3~4周,控制水肿,维持伸展到0位。

增加到完全关节活动范围、步态训练、本体感觉训练、肌肉力量及耐力训练,可以参与专项运动训练。

1.支具:4周时睡觉时去除支具。

行走时用支具保护患膝,支具控制在伸屈0°~60°。

2.关节活动度训练:可以完全伸展与屈曲被动活动0~110°。

3.肌力训练:直腿抬高,腘䋲肌抗阻收缩练习,提踵练习,并腿,前足掌着地负重,后跟离地,每天两次,每次15分钟。

4.本体感受器训练:采用固定自行车架,主动锻炼膝关节的屈伸活动及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腘䋲肌肌力,每天两次,每次15分钟。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动作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动作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动作
1. 踏步练习:
在椅子旁边放置一块坚固的垫子或步台,以膝盖稍微弯曲的姿势踩踏上去,然后再慢慢下来。

反复进行10-15次,并逐渐增
加重复次数和难度。

2. 踢腿练习:
站直后保持平衡,将一条腿向前踢出,然后缓慢地将其放下。

再转至另一条腿,重复上述动作。

进行10-15次,逐渐加强力
量和平衡性。

3. 坐姿直腿抬高:
坐在地板上,双腿伸直,尽量抬高一条腿并保持数秒钟,然后慢慢放下。

重复相同动作至少10次,逐渐增加抬腿高度和次数。

4. 侧平衡练习:
站立时双手放在腰间,将整个身体重心向一侧倾斜,保持数秒钟,然后慢慢回到平衡姿势。

再转至另一侧,重复上述动作。

每侧进行10-15次,逐渐增加保持时间和稳定性。

5. 半蹲练习:
站立时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然后慢慢下蹲至半蹲姿势,保持数秒钟后再慢慢站起。

进行10-15次,逐渐增加下蹲深度和次数。

6. 动态平衡球练习:
站在一个平衡球上,尽量保持平衡并改变身体姿势,如前后倾
斜或侧身倾斜。

进行10-15次,逐渐增加动作难度和稳定性。

7. 骑自行车:
从初级阶段开始,逐渐增加骑行时间和强度。

在骑行过程中,注意保持正确的骑行姿势,以避免对膝关节造成过度压力。

请记住,在进行任何康复训练之前,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或康复师的建议,并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的康复方案

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的康复方案

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的康复方案第1篇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的康复方案一、背景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是运动医学中常见的膝关节损伤之一。

当前交叉韧带损伤导致膝关节不稳时,往往需要进行重建手术。

手术后的康复阶段至关重要,合理的康复方案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膝关节功能,降低复发风险。

本方案针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患者,旨在提供一份合法合规的康复指导。

二、康复目标1. 减轻术后疼痛和肿胀;2. 恢复膝关节活动度;3. 增强膝关节稳定性;4. 提高患者日常生活和运动能力。

三、康复阶段及措施1. 术后第一阶段(0-2周)目标:减轻疼痛和肿胀,预防并发症。

措施:(1)术后24小时内,采用冰敷和抬高患肢等方法减轻肿胀;(2)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踝泵运动,预防深静脉血栓;(3)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增强肌肉力量;(4)保持膝关节伸直位,避免屈曲,以免影响重建韧带的愈合。

2. 术后第二阶段(2-4周)目标:逐步恢复膝关节活动度。

措施:(1)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逐渐增加膝关节屈曲角度,每日进行关节松动训练;(2)加强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逐步过渡到等张收缩训练;(3)进行直腿抬高训练,增强股四头肌力量;(4)继续进行踝泵运动,预防深静脉血栓。

3. 术后第三阶段(4-8周)目标:增强膝关节稳定性,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措施:(1)增加膝关节屈曲角度,争取达到正常活动范围;(2)进行闭链训练,如脚踏车、蹲起等,提高膝关节稳定性;(3)逐步增加抗阻训练,如使用弹力带进行股四头肌抗阻训练;(4)进行平衡训练,如单脚站立、闭眼单脚站立等,提高本体感觉;(5)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部分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如上下楼梯、行走等。

4. 术后第四阶段(8周以后)目标:全面提高运动能力,预防复发。

措施:(1)继续进行抗阻训练和平衡训练,逐步增加训练强度;(2)进行功能性训练,如跳跃、跑步、变向等,提高运动能力;(3)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逐步恢复运动水平;(4)定期复查,评估膝关节功能,调整康复方案;(5)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膝关节,预防复发。

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康复训练步骤

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康复训练步骤

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康复训练步骤前交叉韧带(ACL)是人体膝关节中的一个重要韧带,主要起到稳定膝关节的作用。

当ACL发生损伤时,常需要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来修复或替代受损的韧带。

手术后的康复训练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膝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康复训练的步骤。

一、术后第一天至第三天:早期康复1. 术后第一天:患者需要卧床休息,保持膝关节固定不动。

医护人员会进行必要的检查,并给予镇痛药物以减轻术后疼痛。

2. 术后第二天:开始进行被动运动,包括屈曲和伸直。

这些运动由医护人员进行,患者只需放松肌肉让他们完成运动。

还会进行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

3. 术后第三天:患者可能会开始站立行走,但需要使用助行器,如拐杖或助行架。

这有助于恢复膝关节的正常步态和平衡。

二、术后第四天至第十四天:中期康复1. 恢复正常步态:患者会逐渐减少对助行器的依赖,开始进行自主行走。

这有助于加强肌肉力量和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

2. 动态平衡训练:通过进行一系列的平衡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骨盆和下肢肌肉控制能力,减少膝关节受力不均造成的损伤风险。

3. 肌力锻炼:逐渐引导患者进行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训练,包括大腿四头肌、半腱肌、半膜肌等。

这些锻炼有助于增加膝关节稳定性和功能恢复。

4. 起始活动训练:逐渐引导患者进行一些低强度的起始活动,如自行车或跑步机上的轻度运动。

这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和整体身体适应性。

三、术后第十五天至第二个月:晚期康复1. 功能性训练:逐渐引导患者进行一些功能性训练,如蹲起、跳跃和转身等动作。

这有助于提高膝关节的功能性能力和运动控制。

2. 柔韧性训练:通过进行一系列的伸展运动,可以增加患者的柔韧性,预防肌肉紧张和损伤。

3. 跑步和跳跃训练:逐渐引导患者进行更高强度的跑步和跳跃训练,以恢复运动能力和提高膝关节的耐力。

4. 恢复到正常活动水平: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和医生的指导,逐渐将日常活动恢复到正常水平,如上下楼梯、长时间行走等。

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的康复方案

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的康复方案

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的康复方案前交叉韧带(ACL)是人体中重要的韧带之一,它位于膝关节内,起到稳定膝盖的作用。

然而,由于运动伤害或其他因素,前交叉韧带可能会受到损伤,导致膝关节的不稳定和功能障碍。

在这种情况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然而,手术只是治疗的第一步,康复方案是确保康复恢复和功能重建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的康复方案。

1. 术后初期康复阶段术后初期康复阶段的目标是减轻疼痛、控制炎症、恢复关节的活动范围。

在手术后的第一周,患者应采取下列措施:- 使用冰袋冷敷:冷敷可以减轻术后的疼痛和肿胀,每天可进行数次冷敷。

- 使用拐杖或助行器具:以减轻受伤膝关节的负荷,保护手术部位。

- 进行物理治疗:包括有针对性的按摩和温热疗法,有助于恢复关节活动和减轻肌肉疼痛。

2. 术后中期康复阶段术后中期康复阶段的目标是继续减轻疼痛、增强肌肉力量、恢复正常步态。

在手术后的第二到六周,患者应做到以下几点:- 开始进行康复运动:包括主动和被动关节活动训练,以增强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 进行局部肌肉锻炼:通过进行一些简单的肌肉锻炼,如直膝提髌、桥式运动等,以增强周围肌肉的力量,减轻受伤膝关节的压力。

- 进行平衡训练:平衡训练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行走稳定性,并减少再次受伤的风险。

3. 术后后期康复阶段术后后期康复阶段的目标是加强肌肉力量、恢复正常的日常活动和运动水平。

在手术后的第六周之后,患者应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和锻炼:- 强化肌肉训练:通过进行一些高强度的肌肉训练,如腿部伸展运动、深蹲等,以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提高关节的稳定性。

- 进行运动模拟训练:逐渐引导患者进行一些运动模拟训练,包括慢跑、跳跃等,以逐步恢复正常的运动水平。

- 个性化康复指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康复进展,进行个性化的康复指导,包括正确的姿势和动作技巧的培训等。

总结: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的康复方案是一个渐进和系统的过程。

前交叉韧带重建康复方案手术后

前交叉韧带重建康复方案手术后

前交叉韧带重建康复方案(手术后篇)手术后离开手术室后,膝关节由支具保护。

膝关节冰桶制冷,减少疼痛和肿胀。

本机应连续使用至手术后的第3 - 4天,每隔1小时一次,每次保持约30-45分钟。

经过这段时间后,冰敷可以由患者自行用作提供所需的舒适性。

术后护具有助于保持伸直,在步行和睡眠期间持续佩戴。

术后1-7天康复锻炼计划:目标:*控制疼痛和肿胀*膝关节敷料的护理*早期的关节运动范围*实现和保持充分被动伸直*防止股四头肌萎缩*步态训练早期的屈伸锻炼1)被动锻炼膝关节伸直。

通过足跟部垫高毛巾,请注意毛巾一定要高,以提高小腿和大腿。

请参阅术前锻炼膝关节伸直图示。

在清醒的时候,每2 - 3小时去除支具进行锻炼,将脚跟放在一个枕头或折叠的被子上,使膝关节悬空,被动让膝关节凹陷充分伸展10 - 15分钟。

放松你的肌肉,通过肌肉重力伸直膝关节。

2)主动锻炼膝关节伸直用健康的腿辅助抬高患侧,患侧股四头肌主动收缩,从90度到0度,以伸直膝关节。

在这项锻炼中,应避免过伸。

3 )被动屈曲膝关节至90度。

•坐在床或桌子的边缘,让重力轻轻弯曲膝盖。

另一条腿是用来支持和控制的弯曲度。

进行这项锻炼应该每天4至6次,每次10分钟。

5-7天后要实现术后膝关节可以屈曲至少90度。

锻炼股四头肌1)应该尽快开始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

每天3次,每次60下。

每个收缩应保持6秒的计数。

这个练习可以帮助防股四头肌萎缩,并通过挤压关节腔液体来降低膝关节肿胀。

2)开始直腿抬高练习。

早期需躺下做这些练习。

腿完全伸直,先进行股四头肌收缩,股四头肌收缩“锁定”膝盖和防止过大的应力被施加到的重建的ACL上。

腿保持伸直,提升至45-60度左右,保持6秒钟,腿然后慢慢地下降回到床上,放松肌肉。

该锻炼每次8组,每组10次,一天3次。

一旦觉得大腿肌肉有些力量,可以采取坐姿进行膝关节伸直抬高练习锻炼腘绳肌1)对于已使用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病人,在手术后6周,要避免过度伸展腘绳肌。

半月板缝合前交叉韧带重建康复训练

半月板缝合前交叉韧带重建康复训练

半月板缝合前交叉韧带重建康复训练半月板缝合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手术,用于修复半月板和重建前交叉韧带,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

康复训练在手术后的恢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和运动能力。

康复训练的第一阶段是术后即刻开始的康复期,其目的是减轻术后的疼痛和肿胀,促进伤口愈合。

在这个阶段,患者需要使用拐杖行走,并注意保护伤口,避免承受过大的压力。

物理治疗师会教授患者一些简单的康复锻炼,如主动和被动的关节活动、肌肉收缩和放松等,以恢复膝关节的活动范围和肌肉力量。

第二阶段是早期康复期,通常在术后1-3个星期开始。

在这个阶段,患者可以逐渐开始进行一些轻度的康复训练,如局部肌肉的力量训练、平衡练习和康复器械的运动。

物理治疗师会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根据患者的情况逐步增加训练强度和难度。

第三阶段是中期康复期,通常在术后4-6个星期开始。

在这个阶段,患者可以逐渐增加运动的幅度和强度,包括进行膝关节的屈曲和伸展、膝关节的稳定性训练、肌肉力量训练等。

物理治疗师会使用各种康复器械和技术,如激光治疗、电疗等,加速康复进程。

第四阶段是晚期康复期,通常在术后6-12个星期开始。

在这个阶段,患者可以逐渐恢复正常的日常活动和运动。

物理治疗师会继续进行肌肉力量和稳定性训练,并引导患者逐渐参与跑步、跳跃和旋转等高强度的运动。

此外,康复训练还可以包括功能性训练和平衡训练,以提高膝关节的功能和稳定性。

康复训练的关键是持之以恒和合理安排。

患者需要遵循物理治疗师的指导,按时进行康复训练,并注意休息和饮食的调整。

此外,患者还需要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使用膝关节,以免引起二次损伤。

半月板缝合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膝关节损伤的手术方法。

康复训练在手术后的恢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膝关节的功能和稳定性。

患者需要积极参与康复训练,遵循物理治疗师的指导,以实现最佳的康复效果。

ACL(前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计划

ACL(前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计划

ACL(前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计划acl术后康复计划前交叉韧带重建不仅要保护重建的韧带,还要防止因长期制动引起的各种废用综合征。

康复的目的是提高肌肉力量和保持关节稳定性。

具体措施:第一周:1.早期控制水肿,抬高患肢。

2、被动伸膝:术后第1天,跟腱下可垫毛巾卷,维持伸膝位,每时间:30秒(时间逐日延长),30次,3次/天;通过将小腿以俯卧姿势悬挂在床边,以促进或保持膝盖的全范围伸展,可以减轻疼痛。

3.活动髌骨:防止髌上囊粘连,促进术后关节活动度恢复。

4.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术后第一天,为了减少单独的股四头肌收缩缩导致胫骨前移,从而移植物受到过多的应力,一定要注意与n绳肌联合收缩,每次收缩时间应长,放松时间较短,收缩5秒,放松2秒,开始每次20-30下,3次/日,练习次数要逐渐增加,坚持到术后3-4周。

5.踝关节泵训练:踝关节背屈持续10秒,然后放松,20-30次/次,2-3次/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6.被动屈膝运动:从术后3天开始,屈膝时脚后跟不得离开床面,从屈膝30度开始,锻炼至一周,使用cpm,根据患者耐受,每天增加10-15度。

7.N绳索肌力训练:平躺,将软枕头放在膝关节下方,用力向下压,20-30下/次,2-3次/日。

8.步态训练:患者的双脚稳固地站在平坦的地面上,并由健康的四肢支撑一定程度的屈膝向前跨步,然后返回原来的位置放松,重复10-15次,3次/日。

9.双拐负重训练25%,负重时间和次数逐渐增加。

10.直腿举重训练:伸展膝盖后保持膝盖伸直,将脚后跟抬离床10-15cm处,保持15-20秒,20-30次/组,3组/日。

第二周:1.早期控制水肿,抬高患肢,每天两次气动治疗。

2、被动伸膝:跟腱下可垫毛巾卷,维持伸膝位,每次30秒(时(逐日延长),30次,3次/天;通过将小腿以俯卧姿势悬挂在床边,以促进或保持膝盖的全范围伸展,可以减轻疼痛。

3、活动髌骨:防止髌上囊的粘连,利于术后关节活动度的恢复。

半月板缝合前交叉韧带重建康复训练

半月板缝合前交叉韧带重建康复训练

半月板缝合前交叉韧带重建康复训练引言:前交叉韧带断裂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损伤,而半月板缝合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在接受半月板缝合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康复训练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半月板缝合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的相关内容。

一、术后第一周1. 保护期:术后第一周是保护期,患者需要使用拐杖行走,并避免承重。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不要弯曲或旋转膝关节,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2. 俯卧位运动:患者可以进行膝关节的主动活动,如膝关节的屈曲和伸展运动,每天进行3-4次,每次15-20次,有助于促进关节的恢复。

二、术后第二周至第六周1. 强化肌肉力量:在术后第二周至第六周,患者可以逐渐增加肌肉力量训练。

常见的训练项目包括直腿抬高、小腿抬高、床上踏步等。

每天进行2-3次,每次10-15分钟。

2. 平衡训练:平衡是康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可以进行单腿站立练习,每次练习30秒至1分钟,每天进行2-3次。

3. 柔韧性训练:通过进行膝关节的伸展运动,如小腿伸展和腿后侧伸展,有助于提高膝关节的柔韧性和活动范围。

三、术后第六周至第十二周1. 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在术后第六周至第十二周,患者可以逐渐增加运动强度。

可以进行跑步、踏步机、自行车等有氧运动,但要注意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避免过度使用膝关节。

2. 功能性训练:进行一些功能性训练,如坐姿起立、上楼梯等,以提高日常生活中的运动能力和稳定性。

3. 注意保护:在进行运动时要注意保护膝关节,避免剧烈冲击和扭伤。

如果出现疼痛或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四、术后三个月至六个月1. 逐渐恢复正常活动:在术后三个月至六个月,患者可以逐渐恢复正常生活和运动。

可以进行各种体育运动,如网球、足球等,但仍需注意保护膝关节,避免过度使用。

2. 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复查,以确保膝关节的恢复情况。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调整康复训练计划。

结论:半月板缝合前交叉韧带重建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坚持并配合医生的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方法
发表时间:2016-05-23T16:51:42.91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2期作者:徐姗姗1 赵春香1 闫海明2通讯作者
[导读] 佳木斯大学康复医学院佳木斯大学校医院但ACL胫骨或股骨附着点撕脱时,最好早期进行手术治疗,可达到较好的恢复效果。

1.佳木斯大学康复医学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3;2.佳木斯大学校医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疾病,多发生在运动员身上,其与运动息息相关。

ACL损伤后在急性期手术会加重创伤,造成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差。

Noyes等通过大批术后随诊发现:经过保守治疗之后,?的患者无关节不稳,?的患者仅在运动时不稳,?的患者在日常生活活动中有不稳感。

这些都提示ACL损伤早期可以先进行保守治疗。

但ACL胫骨或股骨附着点撕脱时,最好早期进行手术治疗,可达到较好的恢复效果。

ACL修复术后由于长期制动,导致静脉及淋巴回流不畅,组织间隙中的浆液纤维渗出物及纤维蛋白沉积,进而法神纤维性粘连。

再假设外伤后关节囊、韧带及通过该关节的肌肉肌腱出血、渗出、血肿机化形成的纤维瘢痕与股中间肌本身损伤后形成的纤维瘢痕粘着在一起并固定于股骨前方形成纤维粘连,从而引起关节内广泛粘连及肌肉、肌腱组织挛缩。

严重影响了膝关节的正常活动,导致膝关节功能障碍。

在手术之后进行康复治疗能够消肿,止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减少疤痕,防止粘连。

能最大限度的恢复膝关节的功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因此为了防止患者因长期制动所致的膝关节功能障碍,必须早期介入康复。

在康复之前要进行康复功能评定,不可盲目的进行康复。

应从疼痛、关节活动度、肌力、关节稳定性几方面入手,贯穿功能恢复的全过程。

康复训练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手术情况和术后恢复的不同情况而定。

在康复训练中,疼痛是不可避免的。

锻炼之后的疼痛症状经过一定时间的休息可以缓解,是不会对组织造成损伤的。

膝关节的肿胀会伴随着整个训练过程,较轻的患者在术后4-6周肿胀就会好转,一般在术后3个月内可以消肿.如果软骨损伤较重,术后6-8个月膝关节肿胀的患者也有.一般建议3个月以上膝关节没有消肿的患者要及时就医.如果训练之后肿胀突然增加则应调整训练计划,减少活动量.严重时应及时复诊。

每次功能锻炼之后即刻给予冰敷20-30分钟。

如果平时感觉关节肿、痛,发热明显,也可冰敷,每日2-3次。

患者应从麻药消退之后就开始活动足趾、踝关节。

如无明显疼痛,可尝试收缩股四头肌。

要注意正确的体位摆放:患肢应抬高放于枕头上,足尖朝向正上方,不可偏向一边。

膝关节下方应空出,不得用枕头将膝关节垫成弯曲位置。

术后第一周的康复尤为关键。

因为肌力水平较低,组织存在较为明显的炎性反应,且重建的韧带较为脆弱。

是以主要以等长肌力练习、关节活动度练习为主,逐渐增加小负荷耐力练习。

以便于消除肿胀,减轻疼痛,避免肌肉萎缩及关节粘连。

术后第一天
1.不负重,患腿需用支具锁定0°,术后24小时可扶双拐脚不着地行走(仅限于去厕所),但不应以行走作为练习方法,否则易引发关节肿胀和积液,影响功能恢复及组织愈合。

2.踝泵练习:用最大力向上勾脚尖5秒再下踩5秒,每日500-1000次。

对于促进循环、消除肿胀、防止深静脉血栓具有重要意义。

3.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即大腿肌肉绷劲及放松。

20次/组,组间休息20秒,连续练习2-3组,3次/日。

4.帼绳肌等长收缩练习:膝下垫枕,患腿用力下压枕头,使大腿后侧肌肉绷劲及放松要求同上。

术后第二天(拔除引流)
1.继续以上练习
2.髌骨松动:手推住髌骨边缘,向上下、左右方向缓慢用力推动髌骨至极限位置。

每方向10次,3次/日
3.神经肌肉电刺激:股四头肌,10分钟/次,2次/日。

4.直腿抬高:伸膝,足背伸,直腿抬高至与床成30°夹角处,保持至力竭。

10次/组,2-3组/日。

5.髋关节内收、外展、后伸练习:20次/组,连续练习2-3组,3次/日。

术后3-7日(可调节支具在30-50°的范围内活动)
1.继续以上练习
2.根据情况由医生决定是否开始CPM练习,角度应在0-90°
3.关节活动度练习:被动伸展练习:去除支具,与足跟处垫枕头,膝关节下空出,完全放松肌肉20分/次,1-2次/日。

膝关节后侧的酸胀感是正常现象。

部分术前已有伸膝困难的患者应在上述基础上增加2-3kg重物。

主动屈曲练习:解除支具,屈膝至目标角度维持10分钟,然后佩戴支具冰敷20分钟。

90°以内可坐位垂腿;90°-105°可坐位顶墙;100°以上可以坐位抱腿或俯卧垂腿。

屈曲角度在一周后应能主动屈曲至90°。

伸展练习与屈曲练习的时间间隔应该尽可能的长。

术后2-4周应加强关节活动度和肌力练习,应继续之前的练习。

不负重,可扶双拐点地行走。

逐渐调整支具至0-70°范围屈伸,并每3-5天加大角度,争取在术后满四周调节至110度。

如调整后行走时关节不稳明显,则减小回调整前的角度。

膝关节伸展角度应与健侧基本相同,被动屈曲角度可达110°到120°。

四周后睡眠时可不带支具。

1.踝泵改为抗阻力练习,训练小腿三头肌及胫前肌肌力。

2.髋关节内收外展后伸的负重练习。

3.主动短运动弧股四头肌收缩练习(0-45°):膝下垫枕,主动伸展练习,使足跟离开床面。

20次/组,组间休息30秒,连续练习2-3组,3次/日。

术后5周-3个月应强化肌力及关节稳定性,恢复日常生活各项活动的能力。

10周后患肢屈伸角度应与健侧基本相同。

此期间重建的韧带尚不够坚固,应注意循序渐进。

并应该强化肌力以保证膝关节在运动中的稳定及安全。

必要时可佩带支具保护。

如有条件可在术后三个
月进行各项功能的测试,为下阶段的日常生活及正常运动提供客观依据。

术后4个月-6个月应强化关节活动度,肌力及在跑跳中膝关节的稳定性,全面恢复运动或剧烈运动。

作者简介:徐姗姗(1992~)女,黑龙江嘉荫人,佳大康复医学院2011级康复在校生。

通讯作者:闫海明(1969~)男,黑龙江佳木斯人,学士,副主任医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