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第十七中学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71促进民族团结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1《促进民族团结》示范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1《促进民族团结》示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促进民族团结》是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一节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特点,掌握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教材内容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图表,引导学生认识民族团结对国家、民族和个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多民族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如何维护民族团结的具体做法存在疑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生动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团结的意义,提高他们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特点,掌握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知道如何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提高他们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特点,掌握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知道如何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2.难点:让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团结的意义,提高他们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案例视频、展示图片等,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中思考、交流,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意义,培养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视频、图片和图表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讨论题目,准备好相关资料。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特点。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7.1《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7.1《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促进民族团结》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国家特点,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学会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习俗,积极参与维护民族团结的活动。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如何促进民族团结,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和认知能力,对我国的多民族国家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生活中,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对其他民族的文化和习俗不够尊重和理解的现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受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民族团结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国家特点,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习俗的意识。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维护民族团结的活动,增强民族团结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学会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习俗。
2.难点: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受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民族团结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如何促进民族团结。
2.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实践活动法:引导学生参与维护民族团结的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图片,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呈现和分析。
2.设计好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活动,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3.准备好板书设计,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数据展示我国的多民族国家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案例,让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现状,引发学生思考。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民族团结的看法和做法。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4.7.1《促进民族团结》教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4.7.1《促进民族团结》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4.7.1《促进民族团结》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国家特点,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各民族的情感。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民族团结的内涵、维护民族团结的方法和意义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社会常识和思维能力,但对民族团结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自觉维护民族团结,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国家特点,掌握民族团结的内涵,学会维护民族团结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各民族的情感,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民族团结的内涵、维护民族团结的方法和意义。
2.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体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事例,让学生了解维护民族团结的方法和意义。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素材,用于教学呈现。
2.设计好教学PPT,明确教学内容和流程。
3.准备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国家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内涵。
同时,呈现一些反面案例,让学生认识到破坏民族团结的危害。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围绕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展开讨论,并提出具体的方法和措施。
4.巩固(5分钟)针对讨论结果,进行小组间的交流和分享,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1《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
问题:同学们的对话给你什么启示?(维护民族团结是公民的义务。各民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会繁荣昌盛)为了维护民族团结,我们还可以做什么?(我们应该树立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拥护党的民族政府;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关心帮助身边和各民族同学;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等)
引导总结: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出示PPT(20—21):呈现“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压力,直面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的内容
问题:玉树地震发生后,有哪些兄弟民族率先参与救援?为什么面对大灾,各族群众主动参与救援行动?
引导总结:维护各民族的团结,是每个公民的义务。维护民族团结,我们要热爱祖国、了解民族文化、了解和掌握有关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主动参与维护民族团结的公共活动,了解各民族节日、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积极传递民族团结的正能量。
拓展空间
出示PPT(39—40)
活动主题
我国的少数民族分布地域广阔。各民族地区有珍贵的历史古迹,有多种多样的语言文字,有灿烂的文学艺术,有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有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有为国家作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让我们以“走进少数民族”为主题开展文化调查,体验民族魂、中国梦。
引导总结: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出示PPT(26—29):呈现“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驶上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路”的内容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上7.1《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上7.1《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上7.1《促进民族团结》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学会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丰富的材料,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对国家政策、法律法规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民族团结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见。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法治素养。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学会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3.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学会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和讨论题目。
2.设计情景模拟场景。
3.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引导学生关注民族团结。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件,让学生分析案件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围绕讨论题目,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巩固(5分钟)教师总结讨论成果,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5.拓展(10分钟)设置情景模拟,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说课稿 7.1 促进民族团结
7.1《促进民族团结》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统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7课第一框教学内容《促进民族团结》,教学是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设计的,下面我从教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促进民族团结》是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第7课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本课所依据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相应部分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内容”中初中阶段的内容与要求。
具体对应的内容与要求是:“加深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初步形成依法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意识”。
“促进民族团结”第一目介绍了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和我国的民族政第,重落在“加强和现固民族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第二目通过事实述、原因分析,阐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事实,引导学生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重点落在“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本框从我国多民族的国情以及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角度谈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为下一框讲述“维护祖国统一”打下基础。
从学情来看,九年级学生对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大家庭、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等问题已具备一定的知识积累。
从知识层面看,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较多有关我国国情的知识,有了较为扎实的知识基础。
从个人能力看,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合作探究、辩证分析能力。
但总体来看,九年级的学生对国家的民族政策、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知识的掌握不够系统,对如何处理民族关系、树立怎样的社会责任感等问题认识不够。
二、说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以及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我确立了以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7.1 促进民族团结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一节《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教学内容与任务分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在八年级下册时了解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政治制度以及新型民族关系,在此基础上来进一步来学习促进民族团结。
本课主要学习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政策,国家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做出了哪些努力,以及青少年在促进民族团结时可以如何去做。
为后面的维护祖国统一、实现中国梦的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本课教材结构清晰,逻辑性强,由浅入深,内容有延展性,为师生提供了拓展的空间。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从知识层面看,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较多有关我国国情的知识,有了较为扎实的知识基础。
从个人能力看,学生具备了一定合作探究、辩证分析能力。
根据之前学习的知识与生活的见闻,学生对本课内容有一定的了解,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和习俗。
总体来看,九年级学生对国家的民族政策、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知识的掌握不够系统,对如何处理民族关系、如何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等问题认识不够。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活动和探究分享,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民族关系,并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掌握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学习党和国家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各项举措。
2.能力目标: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学会与各民族同胞平等相处,加强交流,促进共同发展,坚决同民族分裂行为作斗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加深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促进民族团结的责任意识和行为自觉。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措施4.教学难点:提高对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原则的认识四、教学过程(一)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1.教法:多媒体演示,展示问题情境,引导讲解5.学法:学生自学、合作探究,更好的掌握(二)教学环节(1)导入新课(3分钟)6放视频《56个民族齐聚一堂,喜迎国庆》提问:看完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促进民族团结》教案、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民族团结的含义:教师向学生解释民族团结的概念,即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共同发展。
4.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学生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中表现出较强的团队意识,但在表达观点、倾听他人意见方面有待提高,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交流过程,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
5.学生的情感态度:学生对国家、民族具有强烈的认同感,但在面对民族矛盾时,可能存在情绪激动、认识偏激等问题,教师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培养他们的包容心和理性思考能力。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认知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价值观逐渐形成。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民族问题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存在理解不深、认识片面等问题。因此,在进行本章节教学时,需关注以下学情:
1.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学生对民族团结的概念有一定了解,但可能对其重要性、内涵和具体实践方法认识不足,需要教师引导、深化。
5.情感教育,价值观引导: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培养他们的包容心和理性思考能力。
6.课后拓展,延伸学习:布置与民族团结相关的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加深对民族团结的认识。
具体教学设想如下:
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反映我国各民族团结互助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民族团结的力量,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3.设计课堂讨论环节,让学生就民族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培养他们合作学习、交流沟通的能力。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7.1《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7.1《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促进民族团结”,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各民族之间的友谊和合作,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促进民族团结。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对于民族团结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做到维护民族团结,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的态度。
3.引导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促进民族团结,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难点:引导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促进民族团结,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各民族之间的友谊和合作,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促进民族团结。
2.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民族团结的看法和做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
2.准备PPT,用于呈现教材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准备时间:45分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引发学生对民族团结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各民族之间的友谊和合作。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促进民族团结的,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7.1《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7.1《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7.1《促进民族团结》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各民族的感情。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文字,展示了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友谊和团结,以及国家采取的措施维护民族团结。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民族知识,对我国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有所了解。
但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容易受到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各民族的感情。
3.提高学生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能力和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各民族的感情,提高学生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能力和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案例,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和体会,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实践教学法:学生参加有关的实践活动,如民族团结知识竞赛、民族团结主题班会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
2.准备民族团结知识竞赛题目、民族团结主题班会的活动方案等。
3.准备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关于民族团结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各民族之间的友谊和团结。
如:各民族共同抗击外来侵略、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参加民族团结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民族团结知识的掌握程度。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7.1《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7.1《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7.1《促进民族团结》教材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出发,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对如何促进民族团结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教材内容包括: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举措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积极参与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活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对民族团结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不高。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的民族团结实例较少,对于如何具体做到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还缺乏清晰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明确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掌握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举措。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热情。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举措。
2.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深刻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提高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提高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景模拟法:模拟民族团结的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增强情感共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7.1《促进民族团结》教材。
2.案例材料:关于民族团结的案例文章、图片等。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引起学生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关于民族团结的案例,让学生阅读并进行简要分析。
《7.1促进民族团结 》教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7.1促进民族团结》教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一. 教材分析《7.1促进民族团结》这一节内容是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重点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关系,掌握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会与少数民族同学相处,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活跃,独立意识逐渐增强。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与少数民族同学相处的情况,对民族团结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他们的民族团结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关系,掌握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2.培养学生与少数民族同学相处的能力,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3.提高学生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形成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的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与少数民族同学和谐相处。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与少数民族同学相处,形成维护民族团结的方法。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学会与少数民族同学相处。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讲解。
2.设计小组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准备情景模拟道具,便于学生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掌握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3.操练(10分钟)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与少数民族同学相处,形成维护民族团结的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总结各小组的成果。
4.巩固(5分钟)学生代表分享本小组的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7-1 促进民族团结》教案教学设计初三优秀公开课
第七课中华一家亲第1 框促进民族团结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
教学难点:民族团结的意义。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可爱的中国》56 个民族宣传片(提示:引导学生形成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
)问题设置:试一试,你能从视频中找出哪些民族?教师导入: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璀璨的民族文化。
我们聚在一起,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我们是团结一致的中国,我们是56 个民族的中国。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民族大家庭环节一:回顾我国民族知识问题设置:根据八年级学过的知识和你的经验,介绍我国的民族情况。
教师小结:我国是56 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各民族分布特点: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的特点。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环节二:民族平等团结1.民族平等相关链接: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
”问题设置:如何理解民族平等?教师小结:在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异,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
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2.民族团结多媒体链接材料: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少数民族群众同全国广大人民群众凝聚在一起,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发挥积极作用,以实际行动传播抗疫好声音、发挥抗疫正能量。
有的身为白衣天使,面对疫情积极响应号召,辞别父母、妻儿毅然走向“战场”;有的组织留守人员中的党员组成送餐爱心慰问队,坚持每天将可口的饭菜送到一线防疫工作者手中;有的虽已退休、工资微薄,但向疫区医院慷慨解囊;有的社区负责人把工作岗位当阵地守,组织工作人员一丝不苟认真排查辖区内病患者和外来人口……小组讨论:各族人民积极主动参与抗击疫情说明了什么?教师小结:(1)我国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
《7.1促进民族团结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7.1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一. 教材分析《7.1促进民族团结》是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以及青少年如何为维护民族团结做贡献。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同时教育学生要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民族知识,对我国的民族政策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民族团结的内涵理解不深,容易受到一些错误思想的影响。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和判断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内涵,认识到民族团结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维护民族团结的活动,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四. 教学重难点1.民族团结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2.如何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民族团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讨论法:学生就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判断能力。
3.实践活动法:引导学生参与维护民族团结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民族团结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
2.设计好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
3.安排好实践活动,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民族团结的短片,引导学生思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准备好的民族团结案例,让学生分析这些案例中民族团结的具体表现,以及民族团结对当事人和社会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7.1《促进民族团结》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促进民族团结》教案一、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1.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认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增强对国家民族政策的认同感。
2.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坚定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政治立场。
健全人格:1.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包容心态,促进学生形成和谐、友善的人际交往品质。
2.通过了解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历史和事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格。
责任意识:1.使学生明确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2.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以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 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以及青少年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难点: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及其在保障少数民族权益、促进民族团结方面的作用。
2.如何引导学生将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提问学生从歌曲中能感受到什么?歌曲中体现了我国怎样的民族构成特点?引导学生回答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2.展示一些各民族特色服饰、舞蹈或传统节日的图片,让学生辨认分别属于哪些民族,并提问学生对这些民族的了解有多少?激发学生对各民族文化的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促进民族团结。
(二)讲授新课1.我国民族大家庭概况(1)展示中国地图,让学生在地图上指出自己所知道的一些民族的主要聚居地。
然后教师进行补充和讲解,使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2)讲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同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都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可以列举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如蒙古族建立元朝、满族建立清朝等,同时强调各民族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国家的繁荣发展。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 71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
的命运共同体。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 义务。你准备怎样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 结?(三个方面即可))
hΛ43214.858.1*4.€
安。42959.2区3%6.C
网1匕40391.36.5%5.1
1匕京40269.68.5%4.7
29800.986.5%4.3
江,29619.78.8%6.2
・庆27894.028.3%6.1
IZSl27584.15.8%
27146.767.3*5.€
UlA22590.169.1%6.3
有同学认为,我们年龄小,维护民族团结与 我无关。你评价这一观点。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明确:
3.公民(青少年)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1)树立民族团结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
(3)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 教信仰;
(4)关心爱护少数民族同学;
(5)同破环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
3工・伙工∕GDP2>!S速
2021^GDP (<Zτc)2O21^GDP!8i∙环华甲为0
广联124369.67β.0⅜5.1
回答问题。
料分析问题的
JXM11636428.6%6.1
涵江735168.S%6.C
能力,明确少
BJII538S0∙796.C
数民族地区相
MM488108.0%
对落后。)
漏南46063.097・7“5.7
重点
我国新型民主关系、民族政策;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国家发展民族地区的措施。
71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题目
促进民族团结
课型
新授课
备课人
版本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课
标
要
求
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谋发展
2、懂得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各民族的团结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教
材
分
析
过去:教材分为四个单元,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学生已经掌握了较多有关我国国情相关的知识,之前学习的富强、民主、文明对于学习本单元和谐中的民族团结起到了铺垫作用
【设计意图】对比民族关系,利于学生理解
【巩固记忆认识民族团结】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分析,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提高学生正确看待民族问题、处理民族关系的能力分析能力,落实本节课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解决本节课重点
四、小组交流理解民族团结(10min)
视频:彝族贫困区
师: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帮助少数民族脱贫,实现共同繁荣?
劣势:九年级学生对国家的民族政策、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
区域自治制度等知识的掌握不够系统,对如何处理民族关系、树立怎样
的社会责任感等问题认识不够。
重
难
点
重点:了解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和我国的民族政策。
难点:党和政府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的措施,并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教
学
目
标
情感目标:
①通过观看民族团结视频,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现在:促进民族团结是第七课的重点。同时,也是一个教学的难点。本课从我国多民族的国情以及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角度谈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只有准确认识与充分理解此观点,才能使学生树立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威第十七中学教学设计
至2018 学年度第2019 学期九年级政治学科教学设计主备人同组人
课题第七课中华一家亲第一框促进民族发展
本课题
课时数
1 总课时数16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了解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措施;知道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公民的义务。
能力目标:搜集整理少数民族的资料,区分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提高对民族团结重要意义的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自觉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
我国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难点树立民族团结意识,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本节预习检测1、用10分钟的时间,自读课本81--84页,完成学案。
(后附学案)
2、出示学案答案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
让同学们说一说本地区知道的少数民族有哪些导入新课
二、展示目标
1. 了解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的基本知识。
2. 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3. 增强自觉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
三、新课讲授
1、自主学习
学生先根据导学案自学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进行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强调。
1.民族大家庭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个民族。
经过长期的发展,我过着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分布特点。
(2)新中国成立后,在处理少数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和的基本原则。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载入了和法律,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3)在我国,各族人民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
(4)加强和巩固,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2. 家和万事兴
(1)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存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
(2)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3)是人民幸福之本,社会和谐之本。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