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变废为宝-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变废为宝主题班会】

【变废为宝主题班会】

知识目标:1.用废字组词,并理解它含义。

2.知道废品分为可回收与不可回收两种,了解哪些废品可以回收再利用。

3.发挥想象变废为宝。

情感目标:1.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和仔细观察身边事物能力。

2.在研究过程中让学生提高环保意识,杜绝浪费习惯。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

知识技能:1.学会收集整理材料。

2.提高学生亲自动手能力及开动脑筋发明制作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用废品制作手工制品。

设计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这是个什么字啊?生答:废。

2、那你们能不能用这个字组成词语呢?(生:废物、废品、废纸、废铁、废话)3、同学们词汇可真不少,那你能说一下这个“废”字含义吗?(生:丢弃不用,没有用处)(失去原有效用东西)4、它们真没有作用了吗,带着问题我们学习这节课内容。

二、教学过程:1、同学们看一下大屏幕,(出示课件)师:通过观察大家看到了什么?生:盛废品垃圾箱,有两个,一个是可回收,一个是不可回收师:为什么要分开,谁能说说?生答师: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丢弃废品,有一部分还能够再回收利用,对不对?生答师板书:废品不可回收可回收3、大家想一下我们生活中废品哪些是可以回收?生答师板书可回收废纸(纸箱)废铁(铁丝、铁条)废塑料(泡沫、矿泉水瓶,饮料瓶)废铝(易拉罐)废玻璃(酒瓶)4、下面我们再看一下大屏幕(出示课件)师:看到这里,我们大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生:不要把可回收废品放到不可回收箱里师:不错,本来啊,矿泉水瓶还想再为大家做点贡献呢,结果因为你放错了,结果就把它丢弃了,它才伤心哭了,为了环保节约,我们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

5、刚才我们大家都说了有哪些废品可以回收再利用,那现在我们大家能不能动动脑筋,想想主意,用这些可以回收废品制作成我们生活中能够用到物品,变废为宝呢?师板书课题:《变废为宝》6、有哪位同学可以说一下?生答用易拉罐制作烟灰缸、用报纸作小衣服、用挂历做成珠帘用塑料袋做裙子师:老师这条裙子美不美?生答师:有没有哪位学生可以上台来给大家展示一下啊?生上台展示师:大家说她表演好不好?生答师:既然她表演这么好,大家给她鼓励一下好不好?生答生:用塑料瓶作花篮师:这个老师也会做,看着,我要大显身手了。

“变废为宝手工小制作比赛”班会活动方案

“变废为宝手工小制作比赛”班会活动方案

“变废为宝手工小制作比赛”班会活动方案第一篇:“变废为宝手工小制作比赛”班会活动方案“变废为宝手工小制作比赛”班会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为了配合学校举办的“厉行节约,以俭养德”主题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为了丰富我班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特举办这次以“变废为宝”为主题的手工小制作比赛。

二、活动目的:1、“变废为宝”手工小制作活动是通过自制作品的方式,利用不同的废旧物品,想象、组合、尝试、体验创新设计的乐趣。

2、活动内容来源于生活,可以激发学生留意、关注并观察周围的事物,体现环保意识。

在“垃圾”到“作品”变废为宝的过程中,同学们不断创新、大胆尝试,使同学们感受到废旧物品的用途和组合创新,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组合创新能力,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同学们的审美情趣,学会发现美,懂得欣赏美,勇于创造美。

三、活动对象:六年级全体学生四、活动时间:2016年10月31日五、活动评比地点:六年级教室六、活动评比要求:要求同学们要用无毒无害的废旧物品作为原料,制作出展现环保、健康向上的作品,比赛材料请各选手提前做好准备。

1、材料来源于生活中的废旧物品,体现环保价值。

30%2、设计合理,美观大方结实,具有可观赏性。

30%3、作品富有创意,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40%七、活动评比过程:1、课件出示活动方案。

2、同学们各自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做简要说明,同学们现场打分。

3、收集打分情况评比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4名,颁发奖品。

4、教师总结:这次活动很大程度的推进了我们班第二课堂的发展与建设,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了同学们的创造和动手能力,今后我们应多开展这类有益于同学们自身素质提高的第二课堂活动。

尽管此次活动是一次成功的活动,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作品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单一,缺乏创造性。

因此,在今后的活动中,同学们应该开阔思维,敢于创新,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争取做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第二篇:“变废为宝”手工制作比赛活动方案“低碳生活,变废为宝”手工小制作活动方案二年级组一、活动背景人们在开创美好生活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垃圾,这些垃圾不仅污染了环境,更使地球上的生态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地球家园只有一个,我们应该把保护环境、珍惜资源作为一种文明习惯从小养成。

变废为宝教学活动班会教学设计范文

变废为宝教学活动班会教学设计范文

变废为宝教学活动班会教学设计范文变废为宝教学活动班会教学设计范文11、知识与技能: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道理;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人生态度;初步形成平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

活动过程:“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术思想的一条重要的人际交往原则,其含意大致是: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强加在别人的身上。

这是孔子仁爱思想的一个具体体现。

这个观点虽历数千年而不衰,直到现在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作为一种人际交往原则被我们所接纳并广泛应用于自己的交往活动和实践之中。

1、己所不欲勿施与人(1)“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内涵流行起外号你有过被人“捉弄”的经历吗?当时心里是什么滋味儿?提示:根据实际情况回答。

自己不喜欢的是能强加于人吗?为什么?不能。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应当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

自己喜欢的事就一定能够强加于人吗?为什么?不能。

你喜欢,不等于别人也喜欢,还是应当设身处地的为对方想想,否则真有可能好心做坏事。

(2)像对待自己那样对待别人“掌上明珠”同学疏远小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因为小乔对他人漠不关心。

想得到别人的关照,应该如何对待他人?应当对他人也多多关照。

我们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

(3)关心、尊重、理解是根本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实质所在。

2、理解至上善待他人(1)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管鲍之交”就“管鲍之交”谈谈你的看法。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就是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想人之想,理解至上。

如果我们都能够时时处处都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体谅他人的难处,我们就能够融洽、友善地与人相处,赢得真挚的友谊。

把你经历中得到别人谅解时的感受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变废为宝”主题班会

“变废为宝”主题班会

“变废为宝”主题班会知识目标:1.用废字组词,并理解它的含义。

2.知道废品分为可回收与不可回收两种,了解哪些废品可以回收再利用。

3.发挥想象变废为宝。

情感目标:1.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仔细观察身边事物的能力。

2.在研究的过程中让学生提高环保意识,杜绝浪费的习惯。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

知识技能:1.学会收集整理材料。

2.提高学生亲自动手能力及开动脑筋发明制作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用废品制作的手工制品。

设计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这是个什么字啊?生答:废。

2、那你们能不能用这个字组成词语呢?(生:废物、废品、废纸、废铁、废话)3、同学们的词汇可真不少,那你能说一下这个“废”字的含义吗?(生:丢弃不用的,没有用处的)(失去原有效用的东西)4、它们真的没有作用了吗,带着问题我们学习这节课的内容。

二、教学过程1、同学们看一下大屏幕,(出示课件)师:通过观察大家看到了什么?生:盛废品的垃圾箱,有两个,一个是可回收的,一个是不可回收的。

师:为什么要分开,谁能说说?生答师: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丢弃的废品,有一部分还能够再回收利用,对不对?生答师板书:废品不可回收可回收3、大家想一下我们生活中的废品哪些是可以回收的?生答师板书可回收废纸(纸箱)废铁(铁丝、铁条)废塑料(泡沫、矿泉水瓶,饮料瓶)废铝(易拉罐)废玻璃(酒瓶)4、下面我们再看一下大屏幕(出示课件)师:看到这里,我们大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生:不要把可回收的废品放到不可回收箱里。

师:不错,本来啊,矿泉水瓶还想再为大家做点贡献呢,结果因为你放错了,结果就把它丢弃了,它才伤心的哭了,为了环保节约,我们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

5、刚才我们大家都说了有哪些废品可以回收再利用,那现在我们大家能不能动动脑筋,想想主意,用这些可以回收的废品制作成我们生活中能够用到的物品,变废为宝呢?师板书课题:《变废为宝》6、有哪位同学可以说一下?生答用易拉罐制作烟灰缸、用报纸作小衣服、用挂历做成珠帘用塑料袋做裙子。

变废为宝主题班会方案

变废为宝主题班会方案

变废为宝主题班会方案1. 背景介绍在当前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背景下,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

垃圾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而变废为宝则是将废弃物利用起来,将其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从而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为了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的节约意识和创新思维,本次班会的主题确定为“变废为宝”。

2. 目标设定•了解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的重要性;•掌握如何将废物转化为有价值的物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思维。

3. 方案内容3.1 班会活动准备•提前准备相关资料和教具,如垃圾分类的海报、资源回收的实例等;•准备一些废弃物,如废纸张、废塑料瓶等,用于学生的实践操作。

3.2 班会流程3.2.1 导入环节(5分钟)•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变废为宝主题的兴趣;•引导学生讨论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对社会和环境的益处。

3.2.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垃圾分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如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区分;•介绍资源回收的重要性和具体的回收方式,如废纸张的再利用、废塑料瓶的再加工等。

3.2.3 实践操作(20分钟)•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些废弃物;•鼓励学生团队合作,让他们尝试将废弃物转化为有用的物品,如废纸张制作成手工艺品、废塑料瓶做成花瓶等;•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设计和制作出充满想象力的作品。

3.2.4 分享交流(15分钟)•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成果,并向其他小组介绍他们是如何将废弃物变废为宝的;•学生们可以相互交流和分享彼此的创意和经验。

3.2.5 总结与展望(10分钟)•总结本次班会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收获;•强调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展望未来,探讨更多的变废为宝的可能性。

4. 班会效果评价•观察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表现;•倾听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分享,了解他们对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的理解和意识;•收集学生的作品和成果,评估他们对废物再利用的实际操作能力;•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建议,激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

五月份第三周变废为宝班会

五月份第三周变废为宝班会
心得体会交流
分享在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如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以及收获等。
邀请观众进行互动体验
01
02
03
现场互动
邀请观众现场体验变废为 宝的过程,感受创意制作 的乐趣。
观众提问
鼓励观众提出自己的疑问 和建议,与学生们进行交 流和分享。
作品展示
将学生的变废为宝创意作 品进行展示,让观众更加 直观地了解作品的特点和 价值。
04
环保实践活动体验
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游戏
准备垃圾分类道具
准备不同种类的垃圾道具 ,如塑料瓶、废纸、果皮 等,以及相应的分类垃圾 桶。
讲解分类标准
向学生讲解垃圾分类的标 准和方法,如可回收垃圾 、厨余垃圾、有害垃圾等 。
进行分类游戏
让学生根据垃圾的种类将 其放入相应的垃圾桶中, 培养他们的垃圾分类意识 。
展望未来,希望学生们能够将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生活,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 良好习惯。
建议学校加强环保教育,定期开展类似主题班会活动,提高全体学生的环保意识。
鼓励学生们在家庭和社区中宣传环保理念,带动更多人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
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01
02
03
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 节约用水、用电,减少废弃物 的产生。
1
废旧衣物变身
2
将废旧衣物裁剪成不同形状,再缝制成各种实用品,如抱枕
、布袋等。
3 废弃塑料瓶的妙用
将废弃塑料瓶进行改造,制作成各种创意小物,如笔筒、花 瓶等。
分享创意制作过程及心得体会
创意灵感来源
分享创意灵感来源,如何从日常生活中的废弃物品中发现创作价值。
制作过程分享
详细介绍创意作品的制作过程,包括材料准备、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等。

变废为宝主题班会教案7篇

变废为宝主题班会教案7篇

变废为宝主题班会教案7篇变废为宝主题班会教案7篇乱扔、不分类、掩埋、焚烧垃圾的处理方式给自然环境带来了不可逆转的危害。

生活中,有很多垃圾可以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变废为宝主题班会教案,供大家阅读参考。

变废为宝主题班会教案(篇1)活动目标:1、在观察活动中理解故事内容。

2、丰富词汇:变废为宝,奇妙。

活动重点:在观察活动中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难点:丰富词汇:变废为宝,奇妙。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一、出示一个饮料瓶、一个塑料袋,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引出故事线索。

1、教师: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2、教师:这些废旧的饮料瓶、塑料袋可以变成宝贝呢!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今天一起来看一个故事就叫做“变废为宝”。

二、出示挂图,引导幼儿集体观察、理解图一1、教师:看看画面上有什么?小动物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引导幼儿重点观察山羊爷爷的商店,读一读图书上商店的名称“奇妙商店”和点门旁的两行大字“奇妙商店真奇妙,能把废物变成宝”。

)2、在幼儿观察、讲述的基础上,教师完整地讲述图一内容。

三、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进行自主阅读1、幼儿自主阅读,初步了解图书内容教师提出看书要求。

教师:废旧的东西真的能变成宝贝吗?请小朋友打开你的书自己去看,看书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看?注意些什么?教师总结:看书的时候要按照画面的先后顺序看,一边看一边轻轻地说一说故事;看书的时候轻轻翻阅、爱护图书。

(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引导幼儿学习仔细观察画面,并按照画面的先后顺序讲述故事。

)2、教师提问:你看到故事里说了什么?(鼓励幼儿简要讲述自己对故事的初步了解。

)四、集体看挂图,理解故事内容1、提问:小兔子拿来了什么?小兔子和山羊爷爷想的是什么?它们可能在说些什么呢?2、教师:小鹿拿来了什么?小鹿和山羊爷爷说了些什么呢?3、看看小马的表情,你觉得它在想什么?山羊爷爷是怎么回答的呢?(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重点鼓励幼儿想象小兔、小鹿、小马和山羊爷爷的对话。

《珍惜水资源,变废为宝》主题班会教案

《珍惜水资源,变废为宝》主题班会教案

《珍惜水资源,变废为宝》主题班会教案一、设计意图:本次主题班会旨在引导初中学生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并通过探讨如何将废水变废为宝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认识水资源的紧缺性和珍贵性。

2. 掌握变废为宝的概念,了解废水处理和再利用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保护水资源的积极性。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探索废水处理的新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水资源的珍贵性,废水处理和再利用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创新地处理废水,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四、学情分析:学生对水资源的重要性和废水处理的知识可能缺乏深入了解,对环保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还有待加强。

因此,本次班会需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并结合实际案例和互动讨论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思考。

五、教学方法:1. 多媒体展示: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展示水资源的重要性和废水处理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案例分析: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讨论不同废水处理方法的利弊,并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废水处理的观点和创新想法,促进学生的互动和思维碰撞。

4. 角色扮演:安排学生扮演环境保护专家、工程师等角色,模拟废水处理过程,培养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六、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播放一个关于水资源重要性的视频,并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老师提问学生: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重要作用?你认为水资源是否珍贵?为什么?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并展开讨论。

2. 知识讲解教师: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水资源的紧缺性和珍贵性,以及废水处理的方法。

首先,我会通过一些数据和事实来说明地球上淡水资源的有限性和日益减少的情况。

请大家仔细听讲,并随时准备回答我的问题。

教师:你们知道吗?地球上约97.5%的水是咸水,只有约 2.5%的水是淡水,而其中大部分又被冰川、湖泊和地下水储存起来,可供人类直接使用的淡水资源只占全球水资源的0.3%。

【变废为宝】主题班会

【变废为宝】主题班会

【变废为宝】主题班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垃圾似乎无处不在。

每天,我们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废弃物,从破旧的衣物、废弃的纸张,到用完的电池和损坏的电器。

这些废弃物不仅占用空间,还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然而,如果我们能够换个角度看待这些所谓的“废物”,或许就能发现它们隐藏着的巨大价值。

今天,我们班级就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变废为宝”主题班会,让同学们深刻地认识到了废弃物的潜在价值,并激发了大家的创造力和环保意识。

班会一开始,老师先向大家展示了一组令人触目惊心的数据和图片。

在那些图片中,堆积如山的垃圾填埋场、被塑料垃圾污染的海洋,还有因为环境污染而生病的动物,无一不让同学们感到震惊和痛心。

老师严肃地说:“同学们,我们每天产生的垃圾数量惊人,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理,这些垃圾将会对我们的地球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学会将这些废弃物重新利用,就能够减少垃圾的产生,同时还能创造出有用的东西。

”接下来,老师给大家播放了几个有趣的视频。

视频中,有人用废弃的塑料瓶制作了精美的花瓶,有人把旧衣物改造成了时尚的背包,还有人用废弃的木材搭建了温馨的小木屋。

这些创意十足的作品让同学们大开眼界,也让大家对“变废为宝”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看完视频后,老师将同学们分成了几个小组,让大家一起讨论如何将身边的废弃物变成有用的宝贝。

同学们立刻热火朝天地讨论起来。

有的小组打算用废弃的易拉罐制作成漂亮的风铃,有的小组准备把旧报纸折成各种有趣的小动物,还有的小组想要把废弃的布料缝制成实用的收纳袋。

讨论结束后,各小组纷纷开始动手实践。

大家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收集材料,有的负责设计方案,有的负责动手制作。

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遇到了不少困难。

比如,易拉罐的边缘太锋利,容易划伤手指;旧报纸太脆弱,不容易折出想要的形状;废弃的布料颜色不统一,影响美观等等。

但是,大家并没有轻易放弃,而是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

经过一番努力,各个小组的作品终于陆续完成了。

变废为宝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变废为宝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变废为宝主题班会活动方案变废为宝主题班会活动方案(精选8篇)变废为宝主题班会活动方案篇1活动目标:1、让同学们认识到塑料制品的危害2、变废为宝,让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像力,把塑料瓶做成一些精美的手工艺品。

3、树立孩子们爱护环境的优秀品质。

课前准备:1、关于塑料制品污染的小短片。

2、一些塑料瓶工艺品的图片。

3、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塑料瓶和一些手工工具。

活动过程:活动一:朗诵文章《小小塑料瓶》有一天,我正在睡梦中。

忽然,我发现自己诞生在一个美丽的世界里。

和我一起出生的小伙伴告诉我,我们是小小塑料瓶,我们对于这个世界非常重要。

通过漂亮的包装,我们一个个都变成了华丽的小公主。

听发明我们的专家说,我们每个塑料瓶是用1-5克石油制造出来的。

忽然,我和小伙伴被一起送到了饮料加工厂,在那里我们的身体里被装满了五颜六色的饮料,这些饮料在我们身体里只冒汽泡,弄得我们身上都起鸡皮疙瘩了,痒痒的。

而我和小伙伴们也开始有了不同的名字,有的叫可乐,有的叫雪碧,有的叫果粒橙,而我叫冰红茶。

在被送往商场的路上,我看见我们生存的世界是那么的美;湖是那么清;草是那么绿;衣是那么艳;天是那么蓝。

走在夏日炎炎的天气里,我们坐在超市的冰柜里,舒适极了。

每天购买我们的人不可计数。

人们都把瓶口放在口里,咕嘟、咕嘟一下子就把饮料喝光了,然后随手将我们丢弃。

我们不再是美丽的小公主,而是每天都在路边忍受着风吹日晒,还有路上行人的踢和踩。

然后,我们被收废品的大娘送进废品回收站,成千上万个塑料瓶又聚集在了一起。

而这时的我们已经脏兮兮的了。

通过废物利用机,我们又变成了一个个的塑料袋。

在变成塑料袋后,我们还会为人们效劳一次,人们用完我以后,就会将我们随便丢弃,让我们随风飞舞。

我们有的被风吹到了树枝上,有的被风吹到了清澈的湖水里,把优美的环境弄得一团槽!人们都叫我们“白色污染”,我们只好哭泣着。

地球上的人们啊!我们虽然是一只只不起眼的塑料瓶,一只只不起眼的塑料袋,是我们为你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呀。

节俭主题班会+“变废为宝”主题班会

节俭主题班会+“变废为宝”主题班会

节俭主题班会一、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勤俭节约的重要性。

2.懂得勤俭节约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

3.使学生从小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出好一期“节约主题板报”;部分学生出好“节约手抄报”;做好校园内的浪费现象的调查;搜集“节约宣传语”;想好一些“节约金点子”;利用废品做一些装饰品之类的东西;相声、小品等节目的排练。

三、活动过程主持人宣布“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主持人甲、乙(以下简称甲、乙)甲:先请听歌曲《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

乙:听了这首歌,大家有什么感受?(指名谈感受)甲:的确,同学们都感觉到我们的生活很幸福。

可是,同学们,你们是否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

当年,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的诞生而忍受饥寒,吃树皮、野草,喝雪水、泥水。

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国捐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

乙:请听两个勤俭节约的故事。

周总理是个生活勤俭节约的人。

在重庆的八年中,他的工作比大家忙,睡得很少,但生活却和大家一样,照例是三钱油,五钱盐。

有些时间特别忙碌,每天只能睡二、三个小时,同志们担心他的健康,吃饭时给他加了个炒榨菜,而周恩来同志却语重心长地说:“八路军在前线打敌人,吃的还是窝窝头,我们在后方,没有理由更多享受。

”周恩来总理有一件补了又补的衬衣,别人叫他换新的,但他舍不得丢掉,每次破的时候都会叫邓奶奶戴着她的老花镜,一针一线仔仔细细地帮他缝补好。

这件衬衣虽然有许多补丁,但他洗得干干净净,穿在身上他觉得很满意,依然显得精神抖擞。

雷锋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一向以艰苦为荣、奢侈为耻,克勤克俭,厉行节约,珍惜一针一线、一滴油、一粒米、一分钱、一度电,把一切能节省下来的都节省下来,克服暂时困难,支援国家建设。

他要求自己:“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

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

部队求之不得每人发两套军装、两套衬衣、两双鞋,当司务长把这些东西发给雷锋时。

4.24发现身边的美,变废为宝-主题班会

4.24发现身边的美,变废为宝-主题班会

当你日常外出时,常备一个购物纸袋,购物时尽量不用塑料袋; 当你买菜时,如果可能,拎上你的菜篮子,千万不用塑料袋; 当你在外用餐时,请带上一个饭盒,不要用泡沫饭盒来盛餐; 自觉做好垃圾分类;
1 垃圾处理的现状
垃圾的去向
垃圾的危害
处理方法
城市中的人们每天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据 说,上海每年的生活垃圾有5个金茂大厦的体积那么 多),而在太平洋中漂浮的规模庞大的塑料垃圾带形 成了触目惊心的“第八大陆”。
垃圾的去向,是个长久以来被忽视,却值得追 问下去的问题。用智能标签追踪垃圾去向的“垃圾 追踪”计划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缺点
堆肥
将生活垃圾堆积成堆,放入发酵池中保温 至70℃储存、发酵,借助垃圾中微生物分解的能 力,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养分。经过堆肥处理 后,生活垃圾变成卫生的、无味的腐殖质,既解 决垃圾的出路,又可达到再资源化的目的,
但是生活垃圾堆肥量大,养分含量低,长 期使用易造成土壤板结和地下水质变坏,所以, 堆肥的规模不易太大。 而且堆肥中的重金属有 可能对土壤造成污染。
资源返还
垃圾分类 使垃圾资源化
在每天所丢弃的大量垃圾中,包含着丰富的可以重新利用的资源。仅北京市一年垃圾中便蕴含着11 亿的产值。对垃圾进行资源化分类回收利用,不仅节约了社会资源,将其中的有害物质分离出来,避免了 填埋和焚烧之后形成跟严重的污染。 因此,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处理是很有必要的。
2 垃圾的分类
发现身边的美 ——变废为宝
三年级七班 2020-4-24
•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
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城市生 产与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废物也随之迅速增 加 ,生活垃圾占用土地,污染环境的状况以及 对人们健康的影响也越加明显。

“变废为宝”(导学案)小学生环境保护主题班会

“变废为宝”(导学案)小学生环境保护主题班会

变废为宝(导学案)
主题:小学生环境保护主题班会
班会目标
通过本次班会,使学生了解如何将废弃物变废为宝,并能够主动参与环保行动,保护地球家园。

班会流程
1.开场(5分钟)
•导师介绍本次班会主题:变废为宝,提醒学生环保的重要性。

•导师提问:我们每天都产生大量废弃物,请问有哪些废弃物我们可以再利用?
2.知识讲解(10分钟)
•导师向学生介绍了四种常见的废弃物的再利用方法:废纸的再生利用、可回收垃圾的分类回收、餐厨垃圾的堆肥利用、旧衣物的捐赠再利用。

3.环保游戏(15分钟)
•导师带领学生进行废物分类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如何正确分类垃圾。

•导师还可以设计其他环保游戏,如灯谜、环保拼图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深入了解环保知识。

4.视频观看(10分钟)
•导师播放小动画《垃圾分类的秘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导师提问:你们在视频中学到了什么?现在能在家中如何正确的分类废弃物呢?
5.课堂小实验(15分钟)
•导师为学生带来废物利用实验,讲解如何将废物再利用,如用废纸制作手工小物件等。

•导师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件小手工并进行展示。

6.总结(5分钟)
•导师进行思考讨论,带领学生总结本次班会的主题。

•导师提醒学生们,平时应该如何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班会总结:
通过本次的变废为宝主题班会,学生们对废弃物的再利用方法有了更深的认识,对垃圾分类的观念也有了更加明确的了解,并且学会了如何通过实践操作将废物变废为宝。

希望学生们能够成为环保行动的推动者,在生活中更加积极地参与环保行动,共同保护地球家园。

【变废为宝】主题班会

【变废为宝】主题班会

《变废为宝》主题班会知识目标:1.用废字组词,并理解它的含义。

2.知道废品分为可回收与不可回收两种,了解哪些废品可以回收再利用。

3.发挥想象变废为宝。

情感目标:1.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仔细观察身边事物的能力。

2.在研究的过程中让学生提高环保意识,杜绝浪费的习惯。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

知识技能:1.学会收集整理材料。

2.提高学生亲自动手能力及开动脑筋发明制作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用废品制作的手工制品。

设计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这是个什么字啊?生答:废。

2.那你们能不能用这个字组成词语呢?(生:废物、废品、废纸、废铁、废话)3.同学们的词汇可真不少,那你能说一下这个“废”字的含义吗?(生:丢弃不用的,没有用处的)(失去原有效用的东西)4.它们真的没有作用了吗,带着问题我们学习这节课的内容。

二、教学过程:1.同学们看一下大屏幕,(出示课件)师:通过观察大家看到了什么?生:盛废品的垃圾箱,有两个,一个是可回收的,一个是不可回收的师:为什么要分开,谁能说说?生答师: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丢弃的废品,有一部分还能够再回收利用,对不对?生答师板书:废品不可回收可回收3.大家想一下我们生活中的废品哪些是可以回收的?生答师板书可回收废纸(纸箱)废铁(铁丝、铁条)废塑料(泡沫、矿泉水瓶,饮料瓶)废铝(易拉罐)废玻璃(酒瓶)4.下面我们再看一下大屏幕(出示课件)师:看到这里,我们大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生:不要把可回收的废品放到不可回收箱里师:不错,本来啊,矿泉水瓶还想再为大家做点贡献呢,结果因为你放错了,结果就把它丢弃了,它才伤心的哭了,为了环保节约,我们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

5.刚才我们大家都说了有哪些废品可以回收再利用,那现在我们大家能不能动动脑筋,想想主意,用这些可以回收的废品制作成我们生活中能够用到的物品,变废为宝呢?师板书课题:《变废为宝》6.有哪位同学可以说一下?生答用易拉罐制作烟灰缸、用报纸作小衣服、用挂历做成珠帘用塑料袋做裙子师:老师的这条裙子美不美?生答师:有没有哪位学生可以上台来给大家展示一下啊?生上台展示师:大家说她表演的好不好?生答师:既然她表演的这么好,大家给她鼓励一下好不好?生答生:用塑料瓶作花篮师:这个老师也会做,看着,我要大显身手了。

“变废为宝”主题班会20

“变废为宝”主题班会20

“变废为宝”主题班会知识目标:1.用废字组词,并理解它的含义。

2.知道废品分为可回收与不可回收两种,了解哪些废品可以回收再利用。

3.发挥想象变废为宝。

情感目标:1.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仔细观察身边事物的能力。

2.在研究的过程中让学生提高环保意识,杜绝浪费的习惯。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

知识技能:1.学会收集整理材料。

2.提高学生亲自动手能力及开动脑筋发明制作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用废品制作的手工制品。

设计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这是个什么字啊?生答:废。

2.那你们能不能用这个字组成词语呢?(生:废物、废品、废纸、废铁、废话)3.同学们的词汇可真不少,那你能说一下这个“废”字的含义吗?(生:丢弃不用的,没有用处的)(失去原有效用的东西)4.它们真的没有作用了吗,带着问题我们学习这节课的内容。

二、教学过程:1.同学们看一下大屏幕,(出示课件)师:通过观察大家看到了什么?生:盛废品的垃圾箱,有两个,一个是可回收的,一个是不可回收的师:为什么要分开,谁能说说?生答师: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丢弃的废品,有一部分还能够再回收利用,对不对?生答师板书:废品不可回收可回收3.大家想一下我们生活中的废品哪些是可以回收的?生答师板书可回收废纸(纸箱)废铁(铁丝、铁条)废塑料(泡沫、矿泉水瓶,饮料瓶)废铝(易拉罐)废玻璃(酒瓶)4.下面我们再看一下大屏幕(出示课件)师:看到这里,我们大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生:不要把可回收的废品放到不可回收箱里师:不错,本来啊,矿泉水瓶还想再为大家做点贡献呢,结果因为你放错了,结果就把它丢弃了,它才伤心的哭了,为了环保节约,我们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

5.刚才我们大家都说了有哪些废品可以回收再利用,那现在我们大家能不能动动脑筋,想想主意,用这些可以回收的废品制作成我们生活中能够用到的物品,变废为宝呢?师板书课题:《变废为宝》6.有哪位同学可以说一下?生答用易拉罐制作烟灰缸、用报纸作小衣服、用挂历做成珠帘用塑料袋做裙子师:老师的这条裙子美不美?生答师:有没有哪位学生可以上台来给大家展示一下啊?生上台展示师:大家说她表演的好不好?生答师:既然她表演的这么好,大家给她鼓励一下好不好?生答生:用塑料瓶作花篮师:这个老师也会做,看着,我要大显身手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手时间
大胆展示自己组Leabharlann 创意吧!1.28亿人 我国贫困人口的数量 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网站显示,按2019年提 高后的贫困标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300元/年),中国 还有1.28亿的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13.4%,占全国总人 口近十分之一。 “当今中国,大量贫困人口视粮食为生命。 ”北京石油化 工学院人文学院袁德峰副教授认为。 10% 每个家庭浪费粮食的比例 广西大学农学院教授李容柏在接受央视新闻联播访问时表 示:根据初步调查,大概每个家庭或每个饭馆都有10%左右的 粮食被浪费了,一般人认为这不是很严重的问题,才10%嘛, 还有90%都用掉了。但是实际上,如果从大的方面,从国家的 层次考虑的话,那么10%就等于我们10个省中浪费了一个省的 粮食,那就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了。
2000亿元 中国人每年浪费的粮食价值 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 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1000万人 大学生每年倒掉食物可养活的人数 据一项针对北京部分大学餐后剩菜剩饭情况的调查表明,倒 掉的饭菜总量约为学生购买饭菜总量的三分之一。按全国大专以 上在校生总数量2860万人(2009年底数据)计,大学生们每年倒 掉了可养活大约1000万人一年的食物。 13亿吨 全世界每年浪费粮食的数量 从全球角度来看,联合国粮农组织2019年6月13日发表声明, 指出全世界每年浪费的粮食数量达到13亿吨。倘若这些粮食中有 四分之一能够得以保留,就足以养活全世界目前约为9亿的饥饿人 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