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浮士德》1000字读书笔记
浮士德的读书笔记五篇
浮士德的读书笔记五篇【篇一】浮士德的读书笔记《浮士德》是歌德根据流传于民间的有关浮士德的故事而写成的一部悲剧。
这部民间故事蕴含着强烈的悲剧因素,反映了新、旧时期宗教与科学、理性与情感、神性与人性、事业与追求的冲突。
歌德的浮士德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形象。
他痛恨宗教和传统给他的桎梏,向往生命,不断进取,不断追求人的价值实现和生命本质。
在浮士德身上有着一种活力,使他日益高尚和纯洁,这种活力就是对人的存在的意义进行锲而不舍的探求,就是在不断克服错误和过失中去追求真理,最后走上正途。
就在对“最高存在”的意义的探索中,他要把全人类的苦乐集于一身,要在个人的内心中领略人类的全部感情。
他冲破了知识的牢笼,摆脱了官能的享受和情的羁绊,走出了“小世界”,而进入了“大世界”。
在这个“大世界”中,他曾为帝王服务,曾同古代的美结合,但这给他留下的是一片空虚和一场幻景。
最后,他在为人类的利益和征服自然的伟大斗争中感到最大的满足,得到了智慧的最终答案。
浮士德所得出的最后答案无疑是积极的,但有着空想的性质。
离开改造社会单纯地改造自然,到头来也只能是一个幻想。
瞎眼的浮士德把魔鬼挖掘坟墓的场景看作是他手下人与大海搏斗的壮丽场景,这为这种幻觉提供了一个范例。
这也正是浮士德悲剧意义之所在。
我特别欣赏书中浮士德所说的一句话:“我要纵身跳进时代的奔波,我要纵身跳进时代的车轮;苦痛、欢乐、失败、成功,我都不问,男儿的事业原本要昼夜不停。
”虽然浮士德是一个悲剧人物,但是从他身上体现出来的这种面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和积极的进取、追求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篇二】浮士德的读书笔记“一度我也曾英俊像个少年,但那时我生涩的诗脆弱不堪,我的诗神也很苍老,现在我已苍老且患风湿,形体不值一顾,但我的缪思却年轻起来了,我甚至相信,她永恒地向青春的岁月前进像,使维登堡灵视所见的那些天使一样。
——叶芝”看过了《少年维特之烦恼》,那是在我大一时,看的是歌德25岁时的作品。
《浮士德》中学生读书笔记1000字五篇
《浮士德》中学生读书笔记1000字五篇《浮士德》是用诗剧形式写成的,题材采自十六世纪的关于浮士德博士的民间传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浮士德》中学生读书笔记1000字五篇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浮士德》中学生读书笔记1000字五篇(一)歌德这个老头子聪明得过分,他还永远有18岁的小姑娘的可爱,这倒罢了,可18岁的小姑娘也爱他。
怪不得他垄断了欧洲的爱情。
我总觉得浮士德有些强迫症(歌德老先生你不要骂我啊!)当然了,他的自强不息积极进取是非常值得肯定和效仿的。
可我偏偏就是喜欢那个老和浮士德捣乱的靡菲斯特。
靡菲斯特实在是太酷啦!我私心里觉得他应该是披着斗篷,带着兜帽,时而戏谑,时而冷笑,时而骂娘,时而跳脚的大酷哥一枚。
他应该是冷笑地说:“尊贵的朋友,所有的理论都是灰色的,生活的金树常青。
”OMG,实在是太给力了!我尤其振奋于他即将带领浮士德开始访问小世界时说:“我祝贺你开始这段新的人生旅程!”哇哇,每次看到这句话我的小宇宙就燃烧了,激动之情不能自已!恨不得也和靡菲斯特签个契约。
歌德你实在是太伟大了!创造出这么酷的男二号!深深后悔自己不学无术,如果勤奋些不就早一点读到这么棒的书了么?哎,相见恨晚啊!我太失败了,学外国文学可现在才读经典,惭愧啊!另外我觉得浮士德对玛加蕾特示爱时说的话太有水平了!“唉,我就不能在你怀里安安静静呆上个把小时,胸贴着胸,灵魂搂着灵魂?”OMG,以后我要是有儿子,他追女孩写情书的时候我一定要强烈建议他写上这段话!最后,我觉得我的这篇文章配上上面的这个题目实在是太天衣无缝,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大放华彩啦!《浮士德》中学生读书笔记1000字五篇(二)《浮士德》这个故事含有强烈的悲剧因素,在浮士德身上反映了新旧时代更迭期的各种冲突:宗教与科学,理智与情感,因循与追求。
浮士德对学十分热爱:"啊,我孜孜不倦,对哲学,法律连同医典,遗憾的还有神学,全部都进行了彻底的钻研。
浮士德读书笔记[推荐5篇]
浮士德读书笔记[推荐5篇]第一篇:浮士德读书笔记《浮士德》——读后感假如浮士德博士的旅行是由地狱到天堂的旅行,那让我们看看地狱炼狱天堂都有些什么。
地狱:“人类只有通过种种磨难和考验才能通往胜利的彼岸。
”浮士德的社会就是歌德的社会。
歌德在文学、绘画、自然科学的学习中不断追求真理,在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中积极奔走,并在运动的失败中进一步深化认识,成就了思想的高度和深度。
歌德的社会封建专制摧残人性;作品中,浮士德“枯守这个牢笼......塞满大堆书本,被灰尘笼罩。
”与世隔绝的钻研却不能发现知识对改造生活用处;少女马加雷特饱受等级观念毒害,对浮士德尊称之为“小姐(贵族女士才能拥有的称号)而惊奇;一群青年甚至学生在酒吧里唱着粗俗的歌;教会对未婚生子的女性的极度不公的惩罚......而人间地狱的另一部分则是人性的欲望和罪恶。
恶行者、伪善者表面风光无限,实则心惊胆颤!冥冥苍天,炯炯神眼,原罪的显现、欲望的暴露。
听!慈悲的天神歌;看!流泪的众生相。
浮士德因为爱欲而酿成爱情悲剧;对腐朽王朝,虚幻世界的执着终究化为泡影。
达尔丢夫敢于在神明面前犯罪终下场不善。
”金庸笔下的四大恶人最终难逃惩罚......这些小说人物都取材于现实,具有典型性和客观性,而作者对其加工处理不仅是增添小说的可读性也是对世人敲响警钟!再次让已惴惴不安的恶行者心惊。
有多少二战战犯逃过死刑灵魂却终生受着煎熬,午夜梦回的是一具具腐尸和阴惨凄厉的催命声;一些侥幸出逃的贪官常与亲人分居世界各地,既担心被“一锅端”又忍受思亲之苦;因嫉妒而道人是非的长舌妇会因心胸狭窄失去朋友孤独一生......宗教观念认为以上恶行足以下十八层地狱,最轻拔舌,重则刀锯。
“善恶在一念之间,存善念则化为天堂善神,存恶意则化为地狱恶鬼。
”意大利人文主义诗人但丁也讽刺作恶者“形状多么狰狞,姿态多么凶恶。
”而那些迫切希望灵魂救赎的作家,艺术家则总能把人类最深处的劣根性表现在作品中。
炼狱:其象征苦难,象征忏悔。
浮士德读后感1000字(精选5篇)
浮士德读后感1000字(精选5篇)浮士德读后感1000字(精选5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
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浮士德读后感1000字(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浮士德读后感1000字1《浮士德》追求中所涉及的社会现实只是一个方面,其中还有另一个重要内容即“人”的主题。
浮士德不断追求的动因不是来自社会矛盾的召唤,也不是有些文章认为的来自魔鬼的诱惑,而是来自浮士德内心的不平衡,是他的内心痛苦促使他不断追求。
他的痛苦不是源自他对外界与物质的不满足,而是源自他对自身状况的不满足,他想改变自己生存方式中的各种缺憾,追求更符合人性、更为理想与健全的人格。
只有从“人”的主题看《浮士德》,才能还《浮士德》以完整性;只有从“人”的主题人手,才是找到了打开《浮士德》的钥匙。
浮士德的每一次追求都是不了了之的,因为他不是为了寻求社会矛盾的解决,而是追求一种健全而完美的人格。
他否定了不完美人格的各个阶段,最后找到了最健全、最完美人格状态的生存方式。
“人”的主题,是18世纪德国美学所探讨的主题,也体现了歌德本人的美学思想。
如果说现实的内容在《浮士德》中是零散的、被分割的,那么“人”的主题则是一贯的、整体性的,这才是《浮士德》作为一个整体的统一所在。
它也极符合歌德本人的创作思想。
歌德曾指出,“艺术家应该通过整体向世界说话”,而这一整体“他在自然中是找不到的,而是他自己心灵的产物”。
根据这段话,我们认为浮士德的活动可以被划分,现实可以被分割和组合,但歌德要表达的思想应该是统一的,浮士德形象应该是作为一个完整的形象出现的。
这是符合歌德对人的看法的。
他曾说:“人是一个整体,一个多方面的内在联系着的能力的统一体。
艺术作品必须向人的这个整体说话,必须适应人的这种丰富的统一体,这种单一的杂多。
”如果我们仍然说,浮士德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代表,应该说,这只说出了浮士德形象的象征意义。
《浮士德》高二笔记3篇浮士德赏析
《浮士德》高二笔记3篇浮士德赏析《浮士德》高二笔记1《浮士德》是德国文豪歌德的一部著名歌剧。
它在世界上是一朵花,永不凋谢的奇葩,闪射出魅力迷人的光彩。
它曾是马克思最喜爱的德语文学著作,被他读的烂熟。
正如研究《红楼梦》有“红学”,研究莎士比亚有“莎学”一样,在世界范围内研究《浮士德》也以构成“浮学”。
这本书写的是,在天国里魔鬼头子与上帝打赌,魔鬼认为,人类代表浮士德茫然不定,浑浑噩噩,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傻瓜,疯子,而上帝确认为,他很快就会从浑噩中醒来,成为人类的圣人,带领人类走向幸福。
于是,魔鬼便于上帝打赌能够让他永不安宁的心得到满足。
浮士德在魔鬼的帮忙下,恢复了青春,遨游了人间和神间,经历了许多事情,但还是没有获得心灵的满足。
最终在围海造田这一征服自然和替大众谋福利的事业中很老并且双目失明的他找到了心灵完美的家园,然后就死去了,然而他的灵魂魔鬼抓进地狱,而是由天使护送上了天堂,因为他帮忙了人们。
本书分为第一节和第二节。
这本书都是在讲浮士德怎样帮忙大众,又怎样被魔鬼危害等等之后遇到了玛格丽特这个人,两人一齐飞向了更高的天堂。
《浮士德》是一本说不尽的书,谁也不敢说读懂了它,我明白了,不能作恶,不能迷惘,一旦到了地狱,你将万劫不复,为了人类的幸福·美满而奋斗吧!相信吧,你最终会飞往天堂,与思念的人在一齐幸福·美满的生活下去!《浮士德》高二笔记2《浮士德》一书由文学巨匠歌德历经六十余年的努力才完成。
是一部反映了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欧洲历史的伟大巨著。
在德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无可比拟的地位。
与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以及《荷马史诗》并称“欧洲四大文学名著”。
在“天堂序曲”中天主与魔鬼定下了一个赌约魔鬼认为他可以将善良的浮士德引上魔鬼的大道。
而天主则认为“一个善良的人即使在黑暗的冲动中也会觉悟到正确的道路”于是梅菲斯特找到浮士德,表示愿意成为他的仆从。
代价是当浮士德对他的服务感到满意时灵魂就会归魔鬼所有。
浮士德读后感1000字
浮士德读后感1000字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浮士德读后感1000字(一)第一部1773年开始写,1808年出版;第二部1832年临死前才完成,死后才出版。
中间跨越六十年,花费其毕生心血。
《浮士德》是我迄今为止看的最为晦涩难懂的一本书,花了我整整两个多月的时间,还是仅读了个大概。
诗体哲理悲剧《浮士德》是伟大诗人、作家、思想家歌德最重要的代表作。
它与荷马的史诗《伊利亚特》、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并列为欧洲文学四大名著。
主人公浮士德是16世纪德国历史书和民间传说中的人物,通占卦、天象、巫术、炼金术。
歌德在《浮士德》中,根据这个民间故事成功地塑造了浮士德和魔鬼靡非斯托的形象,展现了一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精神生活的发展史。
浮士德的形象反映了歌德对人性、对人的精神内涵与境界的深刻洞察和把握。
他塑造的浮士德性格中两重性使他处在上帝和魔鬼之间,兼有神性和魔性。
他若不断地追求知识与真理,追求美善的事物,追求高远的理想,会上升到灵的境界;如果他贪图享乐,胸无大志,庸碌无为,且执迷其中不能醒悟,将坠入魔道,走向堕落。
歌德认为,沉沦和进取的双重引力在浮士德身上并不对等,他的神性要强过魔性,他本质的、主导性的一面是自强不息、发奋进取、永不满足、积极向上,这就是所谓“浮士德精神”。
但歌德并不因此看轻魔性在浮士德追求过程中的推动作用。
歌德首先承认魔性只能被暂时克服,却不能被永久根除,因它是可以容忍的。
《浮士德》中上帝的话其实道出了歌德悟出的智慧箴言:“人要奋斗,失误免不了。
”歌德同样看到,魔性与神性相对相生,因此是绝对必要的。
浮士德的一生是神性和魔性矛盾斗争的过程。
他奋发进取、永不满足的精神是他上升的内在动力,靡非斯托利用浮士德身上的魔性诱使他堕落,然而浮士德的神性使他能够吸取教训,不断克服魔障。
正是在这种辩证发展之中,浮士德的精神内涵才日益深厚,境界日益提升。
《浮士德》的结尾是光明的。
浮士德读书笔记3篇
浮士德读书笔记3篇本文是关于浮士德读书笔记3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在年轻时,歌德说他的作品包含着他生活中的全部欢乐和痛苦,而且——完全像靡非斯特一样——他是在利用自己的艺术,把自己那恶魔般的本性,自己的那颗灵魂转述给周围世界。
“抱怨人类的命运,我已经厌倦于这么做了,我只是在实实在在地描绘人,好让人们从他身上看到自己。
如果他们看到以后感到不安,那么怎么办,那就让他们去更加不安好了。
”生命的整和。
浮士德老博士在书斋晚年中,只感到迷茫和空虚,那些脱离现实的知识,又只使他获得了一副博学的头脑,却没有使他获得生存的力量,这是生命中的老年。
靡非斯特为了获得与天帝打赌的胜利,步步引诱浮士德,将年老的浮士德变得年轻,让他经历了两次爱情、宫廷、美的幻梦,征服自然,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这是生命中的年轻时代。
瓦格纳创造的精神世界是完整且智慧还强于常人,只是没有得到实体的小人,应该算是生命之初。
这三部分的整和,创造了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其中的特质内容不尽相同,下面谈谈自己的浅见:作品以一个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人类对自身的迷惘为启,而这种深省多是人至重重暮年时所发。
深思的结果也只能是对生命的无奈。
所以,这种自然贴近生活,关于你我的问题让读者也将自己的生命融入,一起来思考,共同来关注,发现问题,寻求启发。
人的一生涵盖了许多,回过头来想想却又寥寥。
理想中的“我”与现实中的“我”达成协调一致,应该说是人类追求的目标。
而理想的“我”越飞越高,让另一个“我”不停地追赶,永远不满足,似乎也永远不会达到理想中的“我”。
人们正是这种不断的执着的追求中认识自己。
生命在哲学意义上的长短应该是由这种追求所带来的价值决定。
生命的意义在于实现理想,证实价值。
老浮在听到人们拥颂他后,希望以后自己的能力拯救病苦中的人们,他说:“今天即将结束,明天还要开始,假如我有凌霄的翅膀,能去追随太阳,将眼前的景致永远留住,那有多好!可是,太阳不因我的美梦而隐退,肉体不因我的渴求而长出羽翼。
歌德作品《浮士德》的读书笔记5篇
歌德作品《浮士德》的读书笔记5篇《浮士德》是歌德按照流传于民间的有关浮士德的故事而写成的一部悲剧,这个民间故事含有剧烈的悲剧因素,下面给大家带来歌德作品《浮士德》的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歌德作品《浮士德》的读书笔记1诗体悲剧《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品,该小说的创作连续了60年之久,凝聚了歌德一生的思想结晶和艺术探究的才智,为德国和世界文学立起了一座丰碑。
它与荷马的史诗《伊利亚特》、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并列为欧洲文学四大名著。
《浮士德》凭借博大精深的思想价值及其鲜亮的艺术特征谱写了一部灵魂发展史和一部时代精神发展史。
《浮士德》是现代哲学的诗,又是诗的现代哲学。
它艺术地表达出来的新世界观、人生观,是歌德留给后人的珍贵精神遗产。
其中的“浮士德精神”更是给人巨大的启示与力气。
(一)苦难人活在这个世上,会遇到数不尽的苦难。
刀刀说:“在某一天欢乐,在某一天悲伤。
”张爱玲说:“人生那么短,苦难那么长。
”可见,世上没有人可以脱离苦难困难而存在。
各家有各家的愁,各家有各家的难题。
读了《浮士德》,深感一部宏大的作品自有其宏大之处。
该作品不但具有鲜亮的艺术特征,而且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
于今日“浮士德精神”仍能给我们许多的人生启示,是跨时空的人类财宝。
作品中,魔鬼靡菲斯特与上帝一起,将浮士德作为赌赛的对象,魔鬼认为人类必定堕落,代表着“恶”,与上帝的“善”构成了冲突的统一体。
上帝则认为人类是不断向上发展的。
作为“恶”的代表,魔鬼的形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生活中我们谁也不愿有他存在,但他又客观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世上每个事物的存在都有它存在的意义。
他与上帝构成冲突的统一体,在确定与否定、至善与至恶的冲突运动中,又推动着浮士德一生不断前进。
靡菲斯特则嘲笑一切,否定人生价值,而浮士德执着地追求真理,确定实践的意义。
他们二人之间的角色关系,正好辩证地解释了恶的力气在我们生活中乃至整个人类社会中的作用。
苦难既然存在,自然就有其存在的价值。
《浮士德》读书笔记15篇
《浮士德》读书笔记《浮士德》读书笔记15篇看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何不写一篇读书笔记记录下呢?你想知道读书笔记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浮士德》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浮士德》读书笔记1《浮士德》是歌德根据流传于民间的有关浮士德的故事而写成的一部悲剧。
这个民间故事含有强烈的悲剧因素,在浮士德身上反映了新旧交替时期宗教与科学、理智与情感、神性与人性、因循与追求的各种冲突。
歌德笔下的浮士德是文艺复兴时代一个巨人的形象,他厌恶宗教和传统加于他身上的束缚,渴求生活,不断进取,为实现人的价值、生活的真谛而不停地追求。
在浮士德身上有着一种活力,使他日益高尚和纯洁,这种活力就是对人的存在的意义进行锲而不舍的探求,就是在不断克服错误和过失中去追求真理,最后走上正途。
就在对“最高存在”的意义的探索中,他要把全人类的.苦乐集于一身,要在个人的内心中领略人类的全部感情。
他冲破了知识的牢笼,摆脱了官能的享受和的羁绊,走出了“小世界”,而进入了“大世界”。
在这个“大世界”中,他曾为帝王服务,曾同古代的美结合,但这给他留下的是一片空虚和一场幻景。
最后他在为人类造福、征服大自然的宏伟斗争中,感到了最大的满足,得出了智慧的最后答案。
浮士德所得出的最后答案无疑是积极的,但有着空想的性质。
离开改造社会单纯地改造自然,到头来也只能是一个幻想。
失明的浮士德把魔鬼为他挖掘坟墓的场面当作是他的人民与大海搏斗的壮丽景象,为这种幻想提供了一个例证。
这也正是浮士德悲剧意义之所在。
我特别欣赏书中浮士德所说的一句话:“我要纵身跳进时代的奔波,我要纵身跳进时代的车轮;苦痛、欢乐、失败、成功,我都不问,男儿的事业原本要昼夜不停。
”虽然浮士德是一个悲剧人物,但是从他身上体现出来的这种面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和积极的进取、追求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浮士德》读书笔记2《浮士德》这个故事含有强烈的悲剧因素,在浮士德身上反映了新旧时代更迭期的各种冲突:宗教与科学,理智与情感,因循与追求。
《浮士德》读书笔记(精选多篇).doc
《浮士德》读书笔记(精选多篇)第一篇:浮士德读书笔记《浮士德》——读后感假如浮士德博士的旅行是由地狱到天堂的旅行,那让我们看看地狱炼狱天堂都有些什么。
地狱:“人类只有通过种种磨难和考验才能通往胜利的彼岸。
”浮士德的社会就是歌德的社会。
歌德在文学、绘画、自然科学的学习中不断追求真理,在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中积极奔走,并在运动的失败中进一步深化认识,成就了思想的高度和深度。
歌德的社会封建专制摧残人性;作品中,浮士德“枯守这个牢笼......塞满大堆书本,被灰尘笼罩。
”与世隔绝的钻研却不能发现知识对改造生活用处;少女马加雷特饱受等级观念毒害,对浮士德尊称之为“小姐(贵族女士才能拥有的称号)而惊奇;一群青年甚至学生在酒吧里唱着粗俗的歌;教会对未婚生子的女性的极度不公的惩罚......而人间地狱的另一部分则是人性的欲望和罪恶。
恶行者、伪善者表面风光无限,实则心惊胆颤!冥冥苍天,炯炯神眼,原罪的显现、欲望的暴露。
听!慈悲的天神歌;看!流泪的众生相。
浮士德因为爱欲而酿成爱情悲剧;对腐朽王朝,虚幻世界的执着终究化为泡影。
达尔丢夫敢于在神明面前犯罪终下场不善。
”金庸笔下的四大恶人最终难逃惩罚......这些小说人物都取材于现实,具有典型性和客观性,而作者对其加工处理不仅是增添小说的可读性也是对世人敲响警钟!再次让已惴惴不安的恶行者心惊。
有多少二战战犯逃过死刑灵魂却终生受着煎熬,午夜梦回的是一具具腐尸和阴惨凄厉的催命声;一些侥幸出逃的贪官常与亲人分居世界各地,既担心被“一锅端”又忍受思亲之苦;因嫉妒而道人是非的长舌妇会因心胸狭窄失去朋友孤独一生......宗教观念认为以上恶行足以下十八层地狱,最轻拔舌,重则刀锯。
“善恶在一念之间,存善念则化为天堂善神,存恶意则化为地狱恶鬼。
”意大利人文主义诗人但丁也讽刺作恶者“形状多么狰狞,姿态多么凶恶。
”而那些迫切希望灵魂救赎的作家,艺术家则总能把人类最深处的劣根性表现在作品中。
炼狱:其象征苦难,象征忏悔。
《浮士德》的读书笔记7篇
《浮士德》的读书笔记7篇《浮士德》的读书笔记1《浮士德》叙述的是德国中世纪一个陈旧传说,年逾半百的炼金术士浮士德向魔鬼出卖灵魂,交换芳华和爱情。
歌德借这个体裁演绎了宽广、深邃而崇高的人生内容,为人类自强不息的进取精力唱了一出迄今响彻寰的欢歌。
《浮士德》内容博学多才,包含哲学、神学、神话学、文学、音乐等各方面的常识;方式扑朔迷离,其中有抒发的、写景的、叙事的、说理的种种不同要素,有期望式悲惨剧、中世纪奥秘剧、巴洛克寓言剧、文艺复兴时期盛行的假面剧、意大利的行会剧以及英国舞台的新方法、现代活报剧等等。
《浮士德》是歌德倾泻一生汗水写成的一部宏篇巨作,值得细细品读。
浮士德自强不息、寻求真理,阅历了书斋日子、爱情日子、政治日子、寻求古典美和建功立业五个阶段。
这五个阶段都有实际的根据,它们高度浓缩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期几百年间德国甚至欧洲资产阶层探究和斗争的精力进程。
在这里,浮士德可说是一个象征性的艺术形象,歌德是将他作为全人类命运的.一个化身来加以刻画的。
当然,所谓全人类其实是资产阶层上升时期一个先进常识分子典型形象的扩大化算了。
同启蒙年代的其他资产阶层思维家并无二致,歌德也是把本阶层视为全人类的代表的。
浮士德走出昏暗的书斋,走向大天然和宽广的实际人生,表现了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直到“狂飙突进”运动资产阶层思维觉悟、否定宗教神学、批评漆黑实际的反封建精力。
浮士德与玛甘泪的爱情悲惨剧,则是对寻求狭窄的个人幸福和享乐主义的利己哲学的反思和否定。
从政的失利,表明晰启蒙主义者开通君主的政治抱负的虚幻性。
与海伦结合的不幸结局,则宣告了以古典美对现代人进行审美教化的人道主义抱负的幻灭。
终究,浮士德在发起群众改造天然,创立人世乐土的宏伟事业中找到了人生的真理,从中咱们不难看到18世纪启蒙主义者再三描绘的"理性王国"的影子,并模糊可闻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呼喊未来的声响。
《浮士德》的读书笔记2《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也是他穷其一生所完成的巨作。
浮士德读后感1000字
浮士德读后感1000字1500字浮士德读后感1000字:《浮士德》是一部由德国作家歌德创作的著名戏剧,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部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品。
这部戏剧以浮士德这个形象丰满的主人公为中心,展现出了人类欲望、知识追求和道德挣扎之间的紧张对抗。
读完《浮士德》,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这部作品以诗意的表达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示了浮士德内心的纠结与挣扎。
浮士德是一个渴望追求知识和力量的理想主义者,他对人类认识的渴望使他不断追求知识,甚至与魔鬼签订了契约,将自己的灵魂出卖给了魔鬼墨菲斯托费勒斯。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浮士德发现拥有无限的知识并不能让他得到真正的满足和内心的安宁。
他始终感到内心的空虚和无聊,怀疑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作为读者,我深深地被浮士德的情感所触动和思考。
他的追求是人类普遍的,人们都希望能够拥有更多的知识和力量,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和世界的现状。
然而,浮士德的失败告诉我们,知识和力量并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答案。
真正的满足和内心的安宁是无法从外部获得的,它只能在内心深处寻找。
我们需要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追求内心的真实和自由,而不是盲目地追逐权力和欲望。
另外,我还被《浮士德》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所吸引。
墨菲斯托费勒斯这个角色不仅是一个象征邪恶的魔鬼,也是浮士德内心欲望的化身。
他的出现使得浮士德的追求变得扭曲和失去了原本的真诚。
他用种种诱惑和恶意来引诱和诱使浮士德,使他不断地追求物质和欲望的满足,最终导致了他的灭亡。
这个角色的存在揭示了人类内心的黑暗面和欲望的力量。
我们需要警惕和抵制这些诱惑,保持内心的纯洁和正直。
总的来说,《浮士德》是一部深度而复杂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人类的困境和挣扎,也启发了人们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反思。
浮士德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人类欲望的无止境和追求的虚无,以及追求知识和力量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我们应该关注内心的真实需求,追求精神和心灵的自由。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满足和内心的安宁。
浮士德读后感1000字(共5则范文)浮士德读后感100字
浮士德读后感1000字(共5则范文)浮士德读后感100字浮士德读后感范文1000字(精选5篇)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写了哦。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WTT 为大家收集的浮士德读后感范文1000字(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浮士德读后感1000字1《浮士德》是“天才诗人”歌德毕生的大作,从二十五岁到八十二岁,这部悲剧的写作贯穿了他的青年、中年以及老年时期,是他八十多年的生活和思想的结晶,具有极深刻的哲学内容,充分反映了歌德当时所处的德国社会生活。
《浮士德》是德国最伟大的文学巨著,也是世界文学中的瑰宝。
《浮士德》是一部蕴含了深刻哲理的巨作。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天主与恶魔之间的赌约。
否定一切、打倒一切的恶魔自信能够引诱浮士德堕落,把他的灵魂劫往地狱,而天主坚信“善人虽受模糊的冲动驱动,总会意识到正确的道路。
”,并且认为“人类的活动劲头过于容易放松,他们往往喜爱绝对的安闲;因此我要给他们弄个同伴,刺激之,鼓舞之,干他恶魔的活动。
”因此接受了恶魔的赌约,也允许恶魔进行破坏活动。
他相信浮士德可以得到最终的拯救,并且认为梅菲斯特进行的干扰活动反而可以激励浮士德在追求人生意义的道路上不断摸索与前行,永远不断地进行更高的活动。
这体现了歌德的对立统一规律的哲学思想。
以浮士德为代表的善与以梅菲斯特为代表的恶是一对矛盾,他们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并且在一定条下可以相互转化。
因此在本剧中,恶也成了神力的一部分。
《浮士德》之所以被称为一部悲剧,是因为剧中体现了浓烈的悲剧色彩,但是在歌德的版本中,浮士德的灵魂最终升上了天国,体现了永恒的天主之爱。
这部悲剧分为第一部和第二部。
第一部讲述了浮士德对于知识学问的无力感到失望而乞灵于恶魔梅菲斯特,追求官能的享受,但是浮士德发现官能上的享受包括男女之爱也并不能使他满足,结果以格蕾辛的悲剧告终。
第二部中浮士德先是转向追求以海伦为代表的古典美,即古希腊文化和艺术之美。
浮士德读后感1000字3篇
浮士德读后感1000字浮士德读后感1000字精选3篇(一)浮士德读后感1000字:《浮士德》是一部由德国作家歌德创作的著名戏剧,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部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品。
这部戏剧以浮士德这个形象丰满的主人公为中心,展现出了人类欲望、知识追求和道德挣扎之间的紧张对抗。
读完《浮士德》,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这部作品以诗意的表达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示了浮士德内心的纠结与挣扎。
浮士德是一个渴望追求知识和力量的理想主义者,他对人类认识的渴望使他不断追求知识,甚至与魔鬼签订了契约,将自己的灵魂出卖给了魔鬼墨菲斯托费勒斯。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浮士德发现拥有无限的知识并不能让他得到真正的满足和内心的安宁。
他始终感到内心的空虚和无聊,怀疑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作为读者,我深深地被浮士德的情感所触动和思考。
他的追求是人类普遍的,人们都希望能够拥有更多的知识和力量,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和世界的现状。
然而,浮士德的失败告诉我们,知识和力量并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答案。
真正的满足和内心的安宁是无法从外部获得的,它只能在内心深处寻找。
我们需要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追求内心的真实和自由,而不是盲目地追逐权力和欲望。
另外,我还被《浮士德》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所吸引。
墨菲斯托费勒斯这个角色不仅是一个象征邪恶的魔鬼,也是浮士德内心欲望的化身。
他的出现使得浮士德的追求变得扭曲和失去了原本的真诚。
他用种种诱惑和恶意来引诱和诱使浮士德,使他不断地追求物质和欲望的满足,最终导致了他的灭亡。
这个角色的存在揭示了人类内心的黑暗面和欲望的力量。
我们需要警惕和抵制这些诱惑,保持内心的纯洁和正直。
总的来说,《浮士德》是一部深度而复杂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人类的困境和挣扎,也启发了人们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反思。
浮士德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人类欲望的无止境和追求的虚无,以及追求知识和力量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我们应该关注内心的真实需求,追求精神和心灵的自由。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满足和内心的安宁。
《浮士德》读后感1000字左右
《浮士德》读后感1000字左右《浮士德》讲述的是德国中世纪一个古老传说,年逾半百的炼金术士浮士德向魔鬼出卖灵魂,换取青春和爱情。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浮士德》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浮士德》读后感1“其实这个城市也是空荡荡的,你孤独地站立在石头森林里。
所有的人都带着白色面具,你看不到面具背后狰狞的脸。
围绕在你的周围,只有令你毛骨悚然的笑声。
《浮士德》中恶魔靡菲对上帝说:这个世界就是苦海,永远不会改改变”这个一段说明了《浮士德》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主要反映社会的黑暗。
读了这本书让我了解了社会的黑暗的一面,书中男主角池海翔因读高中时得了奇怪的病,同学们不但没有帮助他而是看是嫌弃·欺负·羞辱他,因而从此放弃了自己最爱的画画。
但在好友滕汐告诉了他一个关于立志的故事,从此他开始奋斗最后成为光彩要人的画家。
这也告诉我以后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都要勇敢的去面对,在这篇*中有一段彻彻底底的证明了。
“或许这个世界一直都是不公平的有的人靠后台和关系上位,有的人却幸幸苦制作专辑却无人过问。
有的人出生家才万贯,有的人天生自卑,连自己都瞧不起。
有的人付出比别人付出多十倍的努力,却得不到十分之一的回报。
”那么我们因该要奋斗起来还是要自卑的活下去呢!如果奋斗起来可以让那些豪不努力的去羡慕去吧!可是自卑的活下去,那些人将永远的把你踩在脚下!这个就就是社会的残酷,在学校中就常常有这样的例子,在毕业考试中那些比你分数高的人就把你比下去了,那么她就可以比你上好的高中。
你就被她永远的踩在脚下。
因此我们因该学会努力,把那些在我们之上的人踩在我们的脚下。
世界绝不会因为你做了什么而改变,但是你却因世界而改变。
这个星期的任务是《浮士德》。
歌德这个老头子聪明得过分,他还永远有18岁的小姑娘的可爱,这倒罢了,可18岁的小姑娘也爱他。
怪不得他垄断了欧洲的爱情。
我总觉得浮士德有些强迫症(歌德老先生你不要骂我啊!)当然了,他的自强不息积极进取是非常值得肯定和效仿的。
《浮士德》读书笔记,《浮士德》读后感
《浮士德》读书笔记,《浮士德》读后感《浮士德》读后感(一)《浮士德》这个故事含有强烈的悲剧因素,在浮士德身上反映了新旧时代更迭期的各种冲突:宗教与科学,理智与情感,因循与追求。
浮士德对学十分热爱:啊,我孜孜不倦,对哲学,法律连同医典,遗憾的还有神学,全部都进行了彻底的钻研。
甚至,他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天上,他想要最美的星星,地上,他寻找最高的欢畅。
他为了学,他放弃了自己:为此,我才想魔发屈服,借助精灵之口,鬼怪之力,看否能知道一些玄机;这样,我就不用再汗流浃背,去谈自己不知道的东西; 他对未知的东西感到兴奋万分,书本给了他力量和希望。
他对自己的知识感到不足,对无法揭开大自然神秘的面纱感到失望他对学的热爱已经到达了不可自拔的地步了。
谁若不断努力进取,我们就把他救助。
歌德说过,浮士德得救的秘诀就在这几行诗里。
浮士德的身上有一种活力,使他日益高尚化和纯洁化,到临死,他就获得了上界永恒之爱的拯救。
是的,浮士德之所以能够被拯救,不止是这样,还因为他不断行动,不断追求,不断克服迷误,最终走上了正路。
他的精神是向上的,这是我们应该学的。
还要学习他对学的追求,对学的热爱,对学的希望。
我们要善学,乐学,爱学,才是向上的人。
针对我学的不良现象,面对浮士德,我们应当感到惭愧,他是那么地热爱学习!浮士德的肉体毁灭了,但他的精神得救了。
一个行动的人,一个上进的人,一个不断自省并最终走上正途的人,最终会得到救助。
这就是浮士德这个形象上所体现出的不断追求和人生真谛的探索精神。
《浮士德》读后感(二)荣格曾经这样评价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浮士德》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它与《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并列为欧洲的四大名著。
《浮士德》是我看的晦涩难懂的几部书之一。
经过读了三遍原文,查阅了一些解析,我才看明白了一些。
《浮士德》是歌德根据16世纪一个民间传说写成的诗体悲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浮士德》1000字读书笔记
假如浮士德博士的旅行是由地狱到天堂的旅行,那让我们看看
地狱炼狱天堂都有什么?
题记
《浮士德》是德国文豪歌德的一部著名诗剧。
它为我们讲述的
是一个永远不安于现状、永远自强不息的德国男子的故事。
他一生痛苦曲折,但是却敢作敢为、豪迈悲壮。
故事是这样的:上帝和魔鬼靡非斯仛打赌。
由靡非斯仛引诱浮
士德,看他是否会放弃自己的高尚追求,弃善从恶,成为魔鬼的俘虏。
浮士德在魔鬼的帮助下,恢复了青春,遨游了人间和仙界,先后经历了对男女之爱、宫廷中权势财富,以及对古希腊艺术为代表的美的追求和享受,结果均未能获得心灵的满足。
最后,在围海造田这一征服大自然和替大众谋福利的事业中,高龄而又失明的主人公找到了心灵的家园。
说出了决定赌局胜负的那句话,然后灵魂升上了天堂。
我想当时歌德所在的社会也是这样的吧,歌德在文学、绘画、
自然科学的学习中不断追求真理,在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中积极奔走,并在运动的失败中进一步深化认识,成就了思想的高度与深度。
也许我们不能完全体会到当时社会的黑暗与封建,腐朽与罪恶,但是我们可以从这本书里,这个小小的社会里感受到。
人们都说地狱是最肮脏的,歌德却说人类的社会比地狱还要肮脏,腐朽。
完全可以说人间就是一个炼狱,一个充满罪恶的地域
恶行者、伪善者表面风光无限,实则心惊胆颤!冥冥苍天,炯炯神眼,原罪的显现、欲望的暴露。
听!慈悲的天神歌,看!流泪的众生相。
有多少二战战犯逃过死刑灵魂却终生受着煎熬,午夜梦回的是一具具腐尸和阴惨凄厉的催命声;一些侥幸出逃的贪官常与亲人分居世界各地,既担心被一锅端又忍受思亲之苦;宗教观念认为以上恶行足以下十八层地狱,最轻拔舌,重则刀锯。
天堂地狱之在你一念之间。
中国有句老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炼狱象征苦难,象征忏悔。
天堂象征救赎这是基督教永恒的主题。
炼狱中的忏悔指人的一念,善念恶念,天堂地狱。
看到天堂的光辉,美梦将会成真!地狱恶鬼又再哀嚎,听得我心碎心惊,拖住我的脚想让我沉沦,而我却渴望自由的翱翔,向往天堂的晨光。
最后浮士德在为人类造福、征服大自然的宏伟斗争中,感到了最大的满足,得出了智慧的最后答案。
浮士德所得出的最后答案无疑是积极的,但有着空想的性质。
离开改造社会单纯地改造自然,到头来也只能是一个幻想。
:我要勇立时代的潮头,我要纵身跳上时代的巨轮;苦痛、欢乐、失败、成功,我都不问,男儿的事业原本要昼夜不停。
失明的浮士德把魔鬼为他挖掘坟墓的场面当作是他的人民与大海搏斗的壮丽景象,这也正是浮士德悲剧意义之所在,也是歌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高中《浮士德》1000字读书笔记]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