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教学检测质量分析

合集下载

高三年政治质检质量分析

高三年政治质检质量分析

高三年政治质检质量分析
一、试卷分析
1、试卷的难易度中等,区分度较好。

2、试卷结构完整,试题分布合理,四大必修模块所占比例适中。

3、试卷充分体现福建省《考试说明》的命题指导思想、《时事》热点,贯彻教育部颁发的《思想政治课贯彻党的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导意见》的精神要求。

4、命题体现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突出本省自主命题的特色。

二、试卷的质量分析
三、考试突出的几个问题
1、学生的基础程度不是很好。

部分学生基础差,对知识没有形成体系,部分学生基础较好,但知识的整合度不够。

2、学生的选题不够明确。

此次本人参与试卷评价并且从事最后的选题的评卷。

发现学生选题不够明确,题目中要学生选做A .B, 且要填涂,有9位学生不仅选做B题,而且填涂很随便。

导致得分在4分左右。

而选做A题的学生,对知识点掌握不是很好,导致得分在6分左右,低于全县平均分7.5分。

3、书面不工整。

现在的高考,政治科综合题目量大,主观评卷成分较多。

因此,要求学生应该对自己的试卷负责的态度,认真书写,规范书写。

此次我们的同学艺华、娉婷还可以,其他的同学远不如一中、正兴、二中的优生。

四、下阶段工作的重点
1、以基础知识为主,形成对知识体现的完整化。

2、加强热点、难点的分析,重点突破。

3、加强对同学考试要求的训练,形成工整的填涂和规范书写。

4、鼓励同学,帮助同学,找回信心,促进学习的热度和兴奋度。

高三政治月考质量分析

高三政治月考质量分析

高三政治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分析
1. 试卷结构:期中考试试卷共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部分,选择题24道48分,非选择题2道5问共52分,按照高考的要求命题,选择题在高考题的基础上加了12道选择题,增加知识点的考察。

2. 命题范围:必修1经济生活(以前三单元为主)政治、文化、哲学全部选修各有体现,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考察。

3.难度:本次月考着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同时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系数为0.44,平均分47.375,对于本校学生来讲偏难。

二、成绩分析
均分也有明显差距。

2.分数区间:集中在40-59分,很大一部分同学的分数集中在这个分数段。

3.失分情况统计:失分率较高的题目主要集中在:①第一部分选择题的组合选项题目上。

②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的第二道大题。

三、试卷分析得出的结论
1. 从考试情况来看,一些比较基本的知识点学生大部分都能够熟练掌握,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所提升,达到考试效果。

2. 但是一些需要学生自己加以分析,阐述的题型学生则明显在能力上存在一些缺陷;答题技巧比较生疏,审题不清,有一部分同学答题明显的答非所问,答题能力有待提升。

四、改进措施
1.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

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经常“放电影”复习的良好习惯。

2.加强学习方法指导,注重解题方法、答题技能的传授,
3.进行相应的专题训练。

针对高频考点和易考的题型进行限时训练,这是培养学生答题习惯的重要方式之一。

高三政治期末质量分析报告

高三政治期末质量分析报告

附表1班级学科质量分析报告乡镇:党睦学校:党睦中学班级:高三文班学科:政治评析人:高敏时间:2015年1月29日一、试题分析1、整体评价:(在相应的评价下面打√)2、试题难易程度:(在相应的评价下面打√)试题特点:1)本套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选择题24个,经济8个,政治6个,文化2个,哲学8个,共48分,非选择题三道大题,7小问(经济2个,政治2个,文化1个,哲学2个),共52分。

四本教材在本套试题中分值的比例,符合高考对四本书考察的比例。

2)本套试题都是对近几年高考中的高频考点的考查。

例如《经济生活》: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消费与经济的关系,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优势,股票,我国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等。

《政治生活》: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协,我国的宗教政策,国际组织,人民代表大会,依法治国等。

《文化生活》:文化多样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

《哲学生活》哲学与具体科学,意识,辩证的否定,辩证法的基本观点,物质与意识,价值观等。

3)打破常规,敢于创新。

在考查考点时敢于寻找新的方向,从不同于其他试卷的命题角度进行命题,例如:选择题第3题,不是像绝大多数考题那样考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意义”而是考查了“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意义”;设问比较独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25题第一问,考查的“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但是没有直接去问,“如何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而是换个角度去问“信息消费对经济发展方式有何意义”,这样的设问,使此题难度加大,要回答此题,学生首先要明确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式,而课本没有直接说明,这就要求学生要将知识进行转换,这种能力的考查很好。

4)试题注重细节的考查,设问当中这和近几年高考的命题有相似的地方。

例如:第4题,“得出的直接结论”,第6题,“政府可采取的再分配措施”,第8题“这要求我国企业”第16题,“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因为”,这些设问都非常的具体,考查学生的细心程度,如果稍作大意,这几个题就会选错。

高三政治模拟考试质量分析

高三政治模拟考试质量分析

高三政治模拟考试质量分析
一、前言
为了更好地提升高三政治模拟考试的质量,我们针对本次模拟考试进行了全面的质量分析。

本分析报告将详细阐述考试的质量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考试质量分析
1. 试卷结构分析
本次模拟考试试卷分为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三个部分,各个部分的比例合理,符合高考政治考试的要求。

2. 试题难度分析
通过对试题难度的分析,我们发现本次考试的试题难度适中,符合高三学生的学习水平。

3. 试题内容分析
本次试题内容涵盖了高中政治课本的各个知识点,重点突出,难易搭配合理。

4. 答题情况分析
通过对学生答题情况的分析,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在选择题和简答题方面表现较好,但在论述题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改进措施
1. 强化论述题训练
针对学生在论述题方面的不足,我们将加强论述题的训练,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政治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2.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我们将通过课堂讲解和课后练习,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政治理论知识。

3. 增加模拟考试的频率
我们将增加模拟考试的频率,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高考的考试节奏和环境。

四、总结
通过本次高三政治模拟考试质量分析,我们得出了试卷质量较好,但学生在论述题方面有待提高的结论。

我们将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高三政治模拟考试的质量。

高三政治考试质量分析

高三政治考试质量分析

高三政治考试质量分析一、引言政治考试是高三学生的一项重要考试,评价学生对政治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思维能力。

本文旨在对高三政治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从考卷难度、试题类型和得分情况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考卷难度高三政治考试的考卷难度应该适中,既要能够考察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又不能过于难以以至于考生无法解答。

通过对多个学校高三政治考试试卷的分析,发现整体难度较为均衡,有一定难度的题目与较简单的题目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发挥的空间。

然而,仍有少数难度过大的试题,可能会造成一部分学生的压力和困扰。

三、试题类型高三政治考试的试题类型应该多样化,涵盖知识性、思维性和分析性的题目,以测试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对多个学校高三政治考试试卷的分析,发现试题类型丰富,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

这样的设计能够全面考察学生对政治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

四、得分情况高三政治考试的得分情况应该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能够客观地评价学生对政治知识的掌握情况。

通过对多个学校高三政治考试试卷的得分情况分析,发现绝大部分学生的得分分布在中等水平以上,这表明学生对政治知识的掌握情况较为良好。

然而,仍有一部分学生得分较低,可能是由于考试压力、研究态度等因素影响。

针对这些学生,应该提供适当的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政治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结论综上所述,高三政治考试的质量在整体上较好,考卷难度适中,试题类型多样化,得分情况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然而,仍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如减少难度过大的试题和提供针对性的辅导等。

希望高三政治考试能够继续优化,为学生提供公平、客观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政治知识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1] XXX(参考文献1)[2] XXX(参考文献2)[3] XXX(参考文献3)。

高三政治质量分析

高三政治质量分析
考试难度
选择题难度不大,得分大多在30—50分之间,难度系数为0.4—0.6.
哲学29题难度系数在0.45左右, 28题难度系数在0.5左右。
非选择题总体难度:0.50—0.60,区分度较好。
学生 成绩
高三(3)班平均分59.4分,及格率为63.1%。最高分85,最低分20,其中80分以上2人;70分段的8人;60分段的14人;50分段的4人;40分段的6人;30分段的3人。总体较前几次考试进步很大。






优点
1.选择题较好。2.非选择题有80%的同学答题要点清晰,基本掌握了主观题的答题方法与思路。
不足之处
1.基础较弱,部分同学审题不够严谨,政治术语用得不够准确。
2.反映上课似懂非懂。做题似是而非。
3.部分艺术生学习态度不好,字迹不工整,要点不清晰。
4.部分学生的知识体系没有形成,导致主观题要点混乱。
宁德市实验学校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三政治期中考质量分析(教师:张志俊)
项目
落实三维目标情况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范围)
选择题:必修一、二、三、四,题量分配较均衡,哲学少两题。
非选择题:共两大题,下设五小题,切口均较小;《经济生活》考查一题9分;《政治生活》考查一题9分;《文化生活》考查一题8分;《哲学生活》考查两题共14分。
努力
方向
或采
取的
措施
1.二轮复习还要强化基础,通过练习加强学生的答题规范度和知识点的掌握。
2.加强学生对重要的政治术语的记忆与理解,通过有针对性的题目来配合训练。
3.方式对部分艺术生加强学习思想的教育,使班级的学习氛围能有所转变。

高三政治模拟考试质量分析

高三政治模拟考试质量分析

高三政治模拟考试质量分析
1. 背景和目的
这份文档旨在对高三政治模拟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以便评估考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帮助学生和教师了解考试情况,并提供改进建议。

2. 考试内容和结构
高三政治模拟考试的内容包括政治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涵盖了各个章节和主题。

考试结构由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组成,旨在全面评估学生的政治知识和能力。

3. 考试难度分析
根据试卷中选择题和填空题的难度系数和错误率,可以初步评估考试的难度。

通过对学生答题情况的分析,可以进一步确定试题的难度是否适中,以及是否存在过于简单或过于困难的问题。

4. 考试评分分析
考试评分分析旨在评估评卷过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通过对答卷的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评分过程中的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进。

5. 考试反馈和建议
根据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可以对考试进行评估和改进。

通过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可以了解他们对考试难度、内容和结构的看法,从而提供更好的考试体验和学习机会。

6. 结论
通过对高三政治模拟考试的质量分析,可以获得有关考试的全面评估和改进建议。

这将有助于提高考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提供更好的学习和评估机会。

同时,也可以为未来的考试设计和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

高三政治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高三政治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高三政治试卷质量分析报告高三政治试卷质量分析报告引言本报告旨在对高三政治试卷的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并针对试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以提高试卷的质量和教学效果。

一、试卷整体质量分析1.试卷结构合理性试卷的结构是评判试卷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经分析,本次高三政治试卷结构相对合理,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各个题型的比例恰当,有助于全面考核学生对政治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2.难度与复杂度适宜试卷的难度与复杂度是考察学生学科理解、应用和分析能力的关键要素。

经过对试卷题型和题目难度的整体分析,试卷的难度适中,能够充分考查学生对政治理论和实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对于区分学生的优劣表现具有一定的分辨能力。

3.知识点覆盖全面试卷中涉及的政治知识点分布较为全面,包括政治制度、政治体系、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

试题覆盖了教材的各个章节,能够全面考察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试卷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1.题意表述不清在部分试题中,题目的表述不够清晰,容易引起学生的困惑。

例如,选择题中,有些选项的表述不明确,学生难以判断选哪个答案更合适。

对于这类问题,在命题时应更加精准,避免给学生带来困扰。

2.答题空间不足部分题目的答题空间设置过小,不利于学生详细阐述和展开思路。

特别是论述题,学生可能需要进行比较全面的论述和分析,但由于答题空间的限制,学生无法完全发挥自己的表述能力。

建议试卷设计时,能够适当增加答题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充分的表达机会。

3.题型过于繁冗当前高考改革,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可以适当减少传统的选择题和判断题,增加实际操作题和综合分析题。

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检测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用能力,还可以更贴近实际应用的情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4.少数题目偏离教材试卷中个别题目与教材不太贴合,或者偏离了教材的理论侧重点。

教材作为学生政治知识的主要依据,试题与教材的关联度应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教材内容。

高三政治月考质量分析

高三政治月考质量分析

高三政治月考质量分析一、试卷特点分析1、这次月考试卷覆盖高中政治必修一——必修四的全部内容,试卷重视基础知识的考察,较好地表达了重视书本、考察基础的高考命题思路。

2.试卷的选择题阅读量不大,而且题目的指向明确,能较好地检测出学生对核心知识和基本原理的实际掌握情况。

3.试卷的主观题设问明确,立足于考察学生对基本原理的全面理解和灵活使用,所以,试卷的区分度较强。

二、卷面分析从抽样分析中看,主要有三个质量增长点:第一,学生对高一经济常识的基本经济原理的理解掌握较好;答题准确率达到77%第二,文化生活知识框架的构建和知识体系的明晰,答题准确率达到69%;第三学生审题水平和答题规范性有大幅度的提升。

至于存有的问题,主要有:1、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使用水平不够理想。

这主要跟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够科学;以及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对学生双基学习的检查不到位、练习不够充分有直接关系。

2、学生对政治生活、哲学生活的原理使用不准确,知识框架不清晰,哲学知识的体系不完备,缺乏基本的哲学思维。

三、今后教学措施1、重视主干知识,构建知识网假如学生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没有形成政治学科知识网,就不可能准确分析题目的题意,不可能全面、准确地回答下列问题。

进入第二轮复习以后,要注意回归教材,钻透教材构建知识网,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梳理主干核心知识,熟练掌握政治基本观点与原理,并做好即时检测,认真查漏补缺。

特别是增强对政治生活、哲学常识知识的强化。

2、增强学情研究,通过练习诊断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通过谈心理解学生的学习动向,在此基础上实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工作,通过复习的时效性。

3、注重现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第二轮复习主要是专题复习,复习的切入点是时政热点,而归属点却是教材。

高考题往往表现的是新材料、新设问,要求的答案既要有书本的知识,又要有时政的知识。

假如只会背课本知识,是达不到高考题的要求。

为此,要通过专题复习,在全面理解热点事件的同时,务必实行热点题目的训练。

高三教学质量调研政治试卷分析

高三教学质量调研政治试卷分析

高三教学质量调研政治试卷分析
一、试题评价
该份试题难度适中,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的考查目标,材料富有新意,切入方式多样,强调对核心知识、主干知识的考查。

主观题的设计方式新颖灵活,真正的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参与生活,而且更加注重对学生自身成长的关注以及价值观的引导,对我们今后教学的改进以及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参考答案中评分标准的设定,个人认为不要采用每分句1分的模式,容易导致阅卷的僵化,不利于对学生答题思路的理解。

二、答题分析
经过一轮复习,学生已对教材知识有了一个较全面的掌握,对答题方法和技巧也有了初步的运用。

总的来说处在一个提升的过程中,具体表现就是,可以通过对材料的阅读提取到有效的信息,然后调动运用相关知识去组织答案。

但不理想的地方就在细节的处理和把握上,比如说25(1)从经营者的角度分析正确性,很多学生就会忽视这个角度,或者说不能进行一个灵活的转换;26(3)如何做到学以致用。

学生还是会习惯性的把这类题都打成是材料体现了什么等等。

卷II的平均分在23分左右。

三、教学建议
夯实基础知识要结合当下热点问题,同时关注学生的成长,用新鲜的材料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政治学科质量分析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政治学科质量分析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政治学科质量分析背景介绍高三学生参加模拟考试是为了评估他们对政治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试能力。

本文旨在对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的政治学科质量进行分析。

考试分析1. 考试内容:根据考试大纲,政治学科的考试内容应包括国家政治制度、中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现代中国的发展与改革等方面的内容。

本次模拟考试是否覆盖了这些内容,可以评估考试的完整性和广度。

2. 难度系数:根据考试的难度系数,可以判断本次模拟考试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解题能力的要求。

较高的难度系数可能表明本次考试更加注重深入理解和运用政治学科知识的能力。

3. 题型分布:分析本次模拟考试中各种题型的分布情况,如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可以了解学生在不同题型上的表现情况。

4. 试卷质量:从试卷的设计、题目的选取和答题要求等方面评估试卷的质量。

是否能够准确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和理解能力。

结果分析根据以上考试分析,可以进一步分析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政治学科的质量情况。

具体分析如下:1. 考试内容覆盖全面:本次模拟考试的试卷内容是否覆盖了国家政治制度、中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现代中国的发展与改革等方面的知识点。

2. 难度适中: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成绩,可以判断本次模拟考试的难度是否适中。

如果有较多学生能够基本掌握考试内容并取得较好成绩,说明难度适中。

3. 题型合理:试卷中不同题型的分布是否合理,是否兼顾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 答卷情况:分析学生的答卷情况,包括得分情况和常见错误,从而评估学生在政治学科上的整体掌握水平。

结论通过对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政治学科质量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学生对政治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应试能力的发展程度。

这些分析结果可以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研究指导,并有助于教师对教学策略和资源的优化。

请注意,以上分析仅针对模拟考试的政治学科质量,并不涉及其他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高三政治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高三政治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高三政治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背景介绍
本文对高三政治考试的质量进行了分析和评估,旨在为学校和教育部门提供有关考试质量的参考信息。

分析方法
1. 考试内容分析:对高三政治考试的试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包括试卷结构、题型设置和难度分布等方面。

2. 学生表现评估:通过对考试成绩和学生答卷的分析,评估了学生在政治考试中的整体表现和学科掌握情况。

结果概述
1. 考试内容分析:
- 试卷结构合理,包含了知识点的综合考查,既有选择题也有简答题,能够全面评估学生的政治水平。

- 题型设置合适,能够考查学生的记忆、理解、分析和应用能力。

- 难度分布平衡,既有简单和中等难度的题目,也有一定难度的题目,能够对学生进行区分和评级。

2. 学生表现评估:
- 总体表现良好,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 部分学生在政治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

- 部分学生在解答简答题时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待提高。

建议和改进措施
1. 提高题目的启发性和思考性,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
析和解答。

2. 加大对政治知识的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3. 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4. 定期进行考试质量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
改进。

结论
高三政治考试的质量总体较好,但仍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方面。

通过本次分析报告提出的建议和改进措施,相信可以进一步提升考
试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政治知识和提高综合能力。

全面的高三政治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全面的高三政治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全面的高三政治考试质量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高三政治考试的质量进行全面分析,以便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反馈。

通过深入研究考试内容、难度、学生表现和潜在问题,我们希望能够识别优势和改进领域,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2. 考试内容分析2.1 考纲覆盖本次考试的内容涵盖了高考政治的全部主要知识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及科学思维方法。

2.2 题型分布考试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多种题型,旨在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考试难度分析通过对考试难度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表现。

本次考试难度设定为中等,旨在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3.1 难易题比例本次考试难易题比例约为1:1:2,即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的比例各占约1/3。

3.2 学生作答情况从作答情况来看,学生在容易题和中等题上的表现较好,但在难题上的得分率相对较低,说明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仍需加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学生表现分析通过对学生表现的全面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优势和劣势。

4.1 整体表现整体来看,学生在本次考试中的表现较好,平均分数达到了75分,但仍有提升空间。

4.2 班级表现不同班级之间的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一班和三班的学生表现尤为突出,而二班的学生在解决问题能力上有所欠缺。

4.3 学生个体表现在学生个体表现上,大部分学生在基础知识掌握上较为扎实,但在综合分析能力上,仍有约30%的学生表现较弱。

5. 问题与建议5.1 问题识别从本次考试中,我们识别出以下主要问题:- 约30%的学生在综合分析能力上较弱,无法有效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 在难题上,学生的得分率相对较低,说明他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缺乏必要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5.2 改进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加强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培养,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他们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三政治质量分析

高三政治质量分析

高三政治质量分析一、试题评析1.试题结构本次考试是全县文科考生高三政治新课结束后的第一次测试,考试范围为高三年级全一册的内容,命题注重基础,在这一前提下,也适度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卷共设28道题。

其中选择题25道,共50分;非选择题3道,共50分。

2.试题特点(1)坚持对主干知识的考查,突出对知识点变式理解,适当降低了设问的难度。

整套试题无偏题、怪题、超纲题,贴近学生学习实际。

(2)紧扣时政热点,凸显党和政府的施政理念,体现了很好的价值导向作用。

试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选择重要时政热点,如两会、金融危机、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核安全峰会、英国大选、上海世博会等。

试题以这些现实问题为背景,考查学生对主干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区分度很明显。

还注重对政府施政理念(以人为本)、党和国家重要政策(经济政策、宗教政策、外交政策)等的贯彻于渗透,体现了较好的价值导向功能。

3.试题学生得失情况学生的选择题得分较好,高分50分,每个班都有学生得满分,其中,复读班选择题满分有14人,试验班42分以上占一半。

失分较多的是第4、8、13、17、25题。

非选择题学生得分最高分43分(杨莎),最低得分几分,差距较大。

经过前一段学习,考生在较熟悉的情景下再认再现基础知识表现较好,对选择题的训练较为扎实,因此表现选择题通过率较高。

但是,在非选择题上多数学生失分较严重,首要的原因在于对教材的深度理解不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成绩和问题本次考试我校学生政治成绩总体情况完成很好,重点、二本、三本上线率较高。

如下图:班级重点(76分)二本(67分)三本(54分)最高分目标数完成数目标数完成数目标数完成数三(1)班251567三(2)班21071三(3)班12615373778三(4)班652424504878三(5)班62018-201930 333385合计13274397110但也从这次考试中暴露了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亟待我们在今后的复习中注意。

(推荐)高三政治质量分析报告

(推荐)高三政治质量分析报告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三政治教学质量检测分析报告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施考、评卷工作已全面结束,现就我校高三政治的试卷评阅及通过考试所反映出的问题作以简单的分析。

一、阅卷成统1、高三政治试卷评阅按照学校的统一安排成立了阅卷、成统、分析三个职能组,各职能组严格按照职能要求各司其职,保证了阅卷工作顺利进行。

2、阅卷组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市教研室制订的评分标准,一人一题、流水作业,网上阅卷过程给分准确、宽严适度,成绩统计电脑进行,在学校要求的时间范围内高质量的完成了阅卷工作任务。

3、网上阅卷、成统工作,保证整个阅卷工作客观、公正,确保阅卷的信度和质量。

二、试题评价:(一)优点:本套试题知识覆盖面较广,难度系数0.557,难易程度适中,区分度也较好。

能突出高中政治的重点知识进行考察,即考察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重点考察了学生的政治学习能力,学科思维能力。

试题切近生活,切近高考,灵活性强。

符合一轮复课要求和高考命题趋势,考查形式多样,综合能力的考查较多,梯度分布合理,作为高考一轮复课测试是成功的并收到了预期效果。

缺点:考查学生死记硬背的试题比重较大,与高考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不太相符。

三 .测试成绩本次测试成绩较好。

全年级663人参加测试,人均成绩55.74分;及格328人,及格率49.50%,优秀人数20人,优秀率3.0%.最高分93,最低分8. 成绩分布情况:>90分1人,>80分以上20人,>70分141人,>60分328人,>50分463人,>40分537人,40分以下128人。

四、存在的问题:1.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等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2.高考要求的四种能力,尤其是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政治信息的能力差。

3.审题不细心甚至没有良好的审题意识,答题不规范,语言表述不准确,应试能力和应试技巧有待强化。

五、复习建议1、努力把握高考走向,坚持继承基础上的创新,追求高考改革意识与新课程改革理念趋向一致性。

高三政治考试质量分析

高三政治考试质量分析

高三政治考试质量分析高三政治考试质量分析(一)一、基本情况1、在11月举行的中考中,高三文科班政治人平58.78,及格率51.72%,优秀率2%,市平59.46,低市平0.68分,在全市排名十四,超了中方一中、洪江一中和麻阳一中。

高159班人平67.4 ,与一中280班人平71.67相差4.3分,两个班在10月份月考中高159班69.8分,,280班79.8分,人平相差10分,相较而言,高159班略有进步。

高161班人平61.8 分,超市平。

2、试卷难易区分度较好,选择题25个50分,铺盖面广,看似简单,但学生容易丢分,做得最好的伍权错了4个,上40分的只有5个同学,选择题人平34.5分。

问答题不太难,且时政性不够强,6问共50分,设问较明显,除26题第2问和29题第1问外,其他题容易找到切入点,159班人平33分,最高分43分,上40分4人。

二、存在问题最大的问题是答题速度慢,试卷完成不了,25个选择题答题最慢的学生耗时52分钟,而且命中率不高,错了5个,极大地挤占了问答题的答题时间,于是问答题没有充分的时间做,导致得分低。

具体来说,1、首先分析客观题存在的问题1)、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通过改卷,发现学生的基础知识都不牢固,基本概念、基本观点掌握不牢,基本常识理解不到位。

如选择题第二题,58%的学生做错,主要原因就是“商品流通”和“消费类型”记忆不准确,“技能互换要符合等价交换原则”不理解。

再如15题,76.3%的学生做错了,就是对转变政府职能不理解。

2)、粗心大意,审题失误。

在做题过程中一部分同学把10题中的存贷款利率下调看成了存款利率下调,把16题的居委会看成是居民会议,把17题中的刑诉法修改过程中想成修改后,如此种种导致丢分。

3)、缺乏做题技巧,能力有待提高。

4)、学生存在严重的畏难情绪。

选择题第四题是一道图表题,反映商品供求量随价格变化的情况。

学生看见既有需求曲线,又有供给曲线,感觉好难,看都没敢看细看就猜了个答案,结果有17人做错。

高三期末政治考试质量分析MicrosoftWord文档

高三期末政治考试质量分析MicrosoftWord文档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政治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学期期末考试既反映了学生阶段学习状况,又对今后的教学活动指明了方向,本次高三期末考试的试卷同样具有这样的双重功能。

下面我就结合这份试卷的特点和我校的高三政治考试情况,实行以下的总结。

一、试卷基本情况和得失分原因分析1、试卷考查内容:本次考试考查的内容为必修四个模块的内容,期中必修二只考了前两个单元。

确定这样的考查内容主要因为时间紧,任务重,一轮复习受课时和学生高一所打基础薄弱影响,进度慢。

2、试卷特点总体感受:试卷题型比例完全参照江苏高考卷,灵活,与时事、生活联系紧密。

我认为这次期中考试试卷主要表现了以下特点:(1)重视“双基”,突出水平。

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理解和使用水平。

期末统考作为一轮复习阶段性考查,更应强调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准确记忆和理解把握。

高考强调考查水平、鼓励创新,这次统考主观题的设置更多是从水平层面要求学生。

(2)注重社会和生活实际,通过考查引导学生注重、准确理解、准确分析、合理评价国内外的现实问题,不但是我们政治学科在平时教学中要贯彻的,更是高考政治学科命题的方向性原则。

期末试卷正力图指导我们教师在平时的具体教学中朝这个方向努力,注重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水平。

3、得分情况(市区平均分为74.3分,全大市均分为76.8)(1)市区客观题均分为47.6分,我校客观题得分40分(2)主观题均分情况,市区平均得分为26.7分,我校18分,34题6.1分(难度0.658),35题3.5分(难度0.458),36题3.0分(难度0.442),37题5.4分(难度0.444)。

4、学生失分原因分析:(1)选择题反映出最主要问题就是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尤其对教材不够熟悉。

如第9题,设问方式简单、直接,能级要求低,但得分率仅有29.1%;如第20题,也是出自教材,得分率也低,仅有42%。

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18、19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政治教学检测质量分析
一、试题类型与特点2019 年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文综试题,符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试验)》和《高考大纲》要求,题型设置与高考试题相同。

其中政治学科的试题形式灵活,知识覆盖面广,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精神,能较好地检测出这一阶段我区高三教学的实际情况。

1、试题形式:选择题为24---35小题,共12道试题。

其中经济常识4道试题,哲学常识4道试题,政治常识4道试题。

每小题4分,共48分。

非选择题为38题及39题第6、7小题,分值为52分。

2、试题特点:本套试题内容丰富多样,知识分布合理,覆盖面广,试题形式灵活,呈现方式新颖,难易程度适中,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充分体现了知识性、时代性、人文性、创新性的有机结合,是一套符合高三年级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的较为成功的试题,具有较好的教学导向作用。

二、试卷分析全卷满分100分,最高分82分,最低分0分(19人),平均成绩48.8585分。

其中80分以上1人,占总人数的0.08953%;70---79分47人,占总人数的4.2019%;60---69分22019占总人数的19.6956%;31---59分752人,占总人数的67.3232%;0---30分93人,占总人数的8.32587%;59---0分846人,占总人数的75.7386%。

1、选择题:满分48分,最高成绩48分,最低成绩8分,学生普遍得分为28--32分。

出错率较高的试题是
第26题和第29题。

第26题失分的主要原因一是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二是学生运算能力差,导致计算题失分。

第29题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政体部分的知识掌握不好,对美国和日本的政体各是什么不清楚,盲目选择导致失分。

2、非选择题:满分52分,最高成绩50分,最低成绩0分,学生普遍得分25---30分。

(1)第38题:满分32分。

从抽样调查看,学生答卷最高成绩为25分,最低成绩0分,平均成绩在13--14分之间。

第一小题满分12分。

最高分10分,最低分0分,学生普遍得分2-4分。

失分较多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学生答题条理不清楚,不能准确运用学科知识回答问题,答案有效性差;二是部分学生审题不清,答非所问。

题目要求“运用经济学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而一些学生却运用政治常识知识甚至哲学常识知识作答。

第二小题满分10分。

最高分10分,最低分0分,平均成绩4--5分。

造成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审题不清,答非所问。

根据题目要求,应该运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与进步”这一原理作答,而大多数学生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作答,包括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推动认识的发展,实践在发展认识也在发展等等。

第三小题满分10分。

最高成绩8分,最低成绩0分,普遍得分3—5分。

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基础知识欠缺,审题不清,答非所问。

题目要求从党的领导的重要作用(意义)作答,而部分学生答成党的地位、党的性质。

(2)第39题第6、7小题:满分2019从抽样调查看,最高成绩14分,最低成绩0分,平均得分9-10分。

第6小题满分10分,最高成绩9分,最低成绩0分,平均成绩4—6分。

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欠缺,审题不清,不能按题目要求作答。

题目要求“从经济学角度看,我国为什么能取得抗震救灾的阶段性胜利”,极少数学生还用哲学常识原理作答,答非所问。

第7小题满分10分,最高成绩10分,最低成绩0分,平均成绩4—6分。

失分的主要原因是,时间仓促,匆匆作答,只答原理,不作分析,回答不符合要求。

题目要求是“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所规定方针和原则的哲学依据”,大多数学生都没有一句一句认真分析,导致答案不全而失分。

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根本就没有作答。

三、存在问题1、个别学校试卷装订不规范,有倒装卷,还有一个试卷袋中装有几本试卷。

2、学生答题不规范,个别学生不按试卷设置的答题栏答题,私自调整答题顺序,导致答卷无效。

3、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固,学科素养差,审题不清,不能按题目要求做答,答非所问。

如39题第6小题,题目要求用经济常识回答问题,个别学生运用哲学常识作答。

4、书写不规范。

四、对今后教学的建议1、研究《高考大纲》和《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2、加强基础知识训练,吃透教材,夯实基础。

3、加强解题能力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审题和答题方法。

4、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学生运用学科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5、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述和书写习惯,提高试卷作答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