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基础
基础会计第3章 会计核算基础
![基础会计第3章 会计核算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26b364ca8bd63186bcebbc80.png)
20
会计核算基础
4、可比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的纵向可比; 不同企业在同一时期的横向可比。
基础会计 会计核算基础
纵 向 可 比
★如提取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使用上的延续性等。
横 向 可 比
21
基础会计
5、实质重于形式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 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的法律 形式作为依据。 大多数情况下,法律形式能够反映经济实质 在保证实质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形式,此要求在于当 某项交易无法通过法律形式得到准确反映的时候, 会计人员应有职业判断,反映其实质。 典型的例子是固定资产的融资租赁
基础会计 会计核算基础
3月实际付款。全部计算为3月份的 费用,其他月份不再分摊费用。
★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均以货币资金的实际收付为标准。
38
2、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和费用举例
34
基础会计 会计核算基础
五、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
基础会计
(一)研究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意义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是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两种 方法(会计处理基础)。 企业在进行交易的过程中,与收入和费用有关的款 项收支期间与其归属期间往往出现不一致 为保证相关的收入与其相关的费用相互配比,就要 研究按照什么样的方法确认收入和费用的问题。
32
(二)收入与费用配比 经济上:因果关系: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和与 其相关的费用之间在经济上有直接的关系。 时间上:一致性:能够配比的各项收入与其相关的 成本、费用,应当在同一会计期间内予以确认。
33
基础会计 会计核算基础
(三)历史成本计量(实际成本计量、原始成本计量) 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质在其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价 入账; 各项财产物质如果发生成本变动,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 者外,企业一般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会计核算基础知识
![会计核算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f885c94d0d233d4b14e693d.png)
应收账款 赊销时产生的应收账 归还的应收账款 款 余额:尚未收回的应 收账款
(二)会计账户结构
应收账款(如不单设“预收帐款” 则通过该账户核算预收货款业务) 赊销时产生的应收账 归还的应收账款 款
冲销预收货款
余额:尚未收回的应 收账款
发生预收货款 余额
(二)会计账户结构
预收帐款 实际发出产品的价税款及 收到预付的货款及补付货 退回余额 款 应由购货单位补付的货款 预收的货款
借 银行存款 00 ② 3000
贷
应付帐款 期初余额 4000 ② 1000
(二)借贷记账法
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 5000 贷:银行存款 5000
会计分录:
概念:
就是对每项经济业务指出其应登记的账户和记账 方向与金额的一种记录。
会计恒等式
记账符号:
借、贷
账户的基本结构 试算平衡
3、借贷的含义: 借(debit):资产+
权益 --
贷
(credit):权益+
资产 权益帐户
--
资产帐户
+
--
+
费用帐户
收入帐户
+
--
--
+
交易描述 (1)初始投资 (2)银行借款
现金 +应收帐款+存货 +固定资产 =银行借款 +应付帐款+实收资本 +400 000 +100 000
银行借款
2)100000
实收资本
1)400000
借:现金 400000 贷:实收资本 400000 借:现金 100000 贷:银行借款 100000
复合会计分录
《基础会计》(第五版)第三章 会计核算基础
![《基础会计》(第五版)第三章 会计核算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d16e160c55270722192ef782.png)
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内容
1.可靠性(客观性、真实性) 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 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如实反映符 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 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实际发生的 交易或事项 虚构的交 易或事项 不符合确 认和计量 要求 会计 确认 会计 计量 会计 记录 会计 报告 会计 信息
A 企业
应收账款 资产 应付账款 负债
B 企业
★注意:以上交易内容对于两个会计主体的不同经 济性质及其在会计上的确认结果。
◆会计主体假设是持续经营、会计分 期和货币计量假设,以及其他会计核算基 础建立的基础。
会 计 假 设 会计 主体 持续经营 会计分期 货币计量
可靠性 其 他 基 础 实质重于形式
6.重要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 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 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账簿
重要交易或事项——对财 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 有重要影响的交易或事项 会计 财务状况
交 易 或 事 项
会计 确认
会计 计量
会计 记录
会计 报告 信息
经营成果
现金流量
2009年
7.谨慎性(稳健性、保守性) 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 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 产或者收益、不应低估负债或费用。
一、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含义 (一)会计要素确认(会计确认) ●将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与一定的会计要 素联系起来加以认定的过程。包括初始确认、 中止确认和最终(再次)确认等。
交易 或 事项
确 认
会计
确认
初始确 认
会计要 最终确 素 认 会计 会计 会计 计量 记录 报告
会计核算的基础是什么
![会计核算的基础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9e0286eb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66.png)
会计核算的基础是什么1、权责发生制它是指企业按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归属于本期来确认收入、费用的标准,而不是按款项的实际收支是否在本期发生,也就是以应收应付为标准。
在权责发生制下,凡属本期的收入和费用,不管其是否发生,均要计入本期;凡不属本期的收入、费用、无论发生了,也不计入本期。
故又叫权责发生制、应收应付制。
2、收付实现制它是以本期款项的实际收付作为确定本期收入、费用的标准。
凡是本期实际收到款项的收入和付出款项的费用,不管款项是否属于本期,只要在本期实际发生,即作本期的收入和费用。
所以又叫收付实现制,实收实付制。
2会计核算的12项基本原则是什么1、真实性原则。
它是指会计核算要客观如实地反映经济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要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
真实性是对会计信息最重要的质量要求。
2、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3、可比性原则。
它是指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互相可比,所以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式进行。
可比性是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
4、一致性原则。
它是指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也就是说,同一会计信息不仅要求在企业之间可以比较,而且在同一企业的不同会计期间也要坚持一致性。
一致性与可比性一样,都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原则。
5、慎重性原则,亦称稳健性原则。
它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应尽可能减少经营者的风险负担,办法是在符合会计政策的前提下应当合计企业风险,尽量低估企业的资产与收益,对可能发生的损失与费用则要算足。
慎重性原则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在我国执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状况下,执行慎重性原则关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扩展企业的财务决策权具有重要的意义。
6、相关性原则。
它是指会计主体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符合国家有关部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投资者、债权人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信息的要求并有助于他们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和信贷决策,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当局强化内部经营管理的必须要。
第二章会计核算基础(共9页)
![第二章会计核算基础(共9页)](https://img.taocdn.com/s3/m/11a8b6f0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b.png)
第一章总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阐述了会计的全然理论咨询题,目的是使初学者对会计的含义、会计的职能与作用、会计的对象与方法、会计学及其分支等全然知识有所了解。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对会计根底知识有对照清晰的把握。
二、重难点解析本章要紧介绍会计学的一些最全然的知识和概念,必须理解把握的概念与内容有:会计的定义、会计的全然职能、会计的对象、会计的核算方法与会计学的分支等会计全然理论的有关内容,重点要把握会计的对象、会计的全然职能等咨询题。
1.企业与会计组织能够分为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
营利组织确实是基本通常所讲的企业,企业依据经营性质能够分为制造企业、商品流通企业和效劳业企业等;企业按组织类型可分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制企业。
企业利益相关者是指利益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相关的个人或组织,通常包括:所有者、经营治理者、职员、债权人和政府相关部门。
会计确实是基本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信息系统。
会计对外提供的信息称为会计信息。
2.会计的职能与作用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治理中所具有的功能。
会计具有两大全然职能,即反映职能和监督职能。
会计的反映职能是指会计能够按照会计准那么的要求,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全面、系统、及时、正确地将一个会计主体所发生的会计事项表现出来,以到达揭示会计事项的实质、为经营治理提供经济信息的目的。
会计的反映职能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1〕会计是以货币为要紧计量单位,从价值量方面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2〕会计反映过往差不多发生的经济活动;〔3〕会计反映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
会计反映职能在客看上表达为通过会计的信息系统对会计信息进行优化,是会计核算工作的根底。
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操纵,使之到达预期的目的。
会计的监督职能确实是基本监督经济活动按照有关的法规和方案进行。
会计监督具有三个显著的特征:〔1〕会计监督具有强制性和严厉性,它以国家的财经法规和财经纪律为准绳;〔2〕会计监督具有连续性;〔3〕会计监督具有完整性。
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
![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9d2470a1d1f34693daef3ed3.png)
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是在确认 收入和费用时采用的两种不同方法。
二、收付实现制
也称现收现付制或现金制。 1.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 准—实收实付。 在处理与收入和费用有关的经济业 务时,凡实际收到了款项即作为本期收 入处理;凡实际支出了款项即作为本期 费用处理。而不问其是否属于本期的收 入和费用。
投资者和 债权人等
国家宏观经济 管理部门
会计 信息
其他方面
企业内部的 经营管理者
三)、及时性原则 要求会计信息应当及时处理,及时 提供。即“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 行,不得提前或延后。 ”
四)、可理解性(明晰性)原则 要求 “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 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运 用。”
◆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假设和全部原则建立的基础。
(2)持续经营假设 1)持续经营假设的定义 ◆以会计主体持续、正常的经营活动为 前提,而不考虑其破产和清算等特殊情况。
2)确立持续经营前提的意义 ◆明确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和内容(资 金正常运动期间发生的经济活动)。
◆是“会计分期”前提条件和实际成本原则 和配比原则等建立的基础。
前提 条件
核算内容 核算程序 核算方法
会计 核算
二、会计假设的内容 (1)会计主体假设 1)会计主体假设的定义 ◆会计所服务的特定的经济组织。 ◆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 活动。
B 会 计 主 体 A 会 计 主 体 C 会 计 主 体
D 会 计 主 体
2)会计主体假设的意义 ◆明确了核算的空间范围,解决了会 计核算谁的经济业务、为谁记账的问题。
Hale Waihona Puke • 可靠性也称客观性,包括三方面的含义: 真实性--会计核算应当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 经营成果。 中立性--对经济业务的计量、记录和报告,应当不 偏不倚,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受主观意志支配。 可验证性--是指有反映经济业务的客观凭证,以复
《基础会计》第二章 会计核算基础
![《基础会计》第二章 会计核算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0bee4d92aa00b52acfc7ca72.png)
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 析和货币计量。
一、会计主体假设
(一) 会计主体
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是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二)会计主体假设
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企业发生的各种经济 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自身的各项经济活动。
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 不一定就是法律主体。
二、持续经营假设
(一)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的生产和经营活动 会无限期地延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 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因 破产、清算、解散等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 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 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 据,如果企业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 式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那么 就容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无法如实反映经 济现实。
六、重要性
重要性是指财务报告在全面反映财务状 况和经营成果的同时,应当区别经济业务 的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会计程序和方法。
3、确认的条件
(二)会计确认基础
1、权责发生制 2、收付实现制 3、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的比较
一、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亦称现收现付之或库存现金制, 是按照款项实际收到或付出的日期来确定本期收 入和费用的标准。
凡是本期实际收到的款项,不论其是否属于 本期实现的收入,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
凡是本期付出的款项,不论其是否属于本期负 担的费用,都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
会计的核算方法是在对一定的会计期间的会计 主体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与综合 地核算和监督所采用的方法。
会计核算基础(PPT 54页)
![会计核算基础(PPT 54页)](https://img.taocdn.com/s3/m/40d1232ab14e852459fb5704.png)
❖ 根据现代会计理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 括:
❖ 会计主体
❖ 持续经营(jīngyíng)
❖ 会计分期
第三页,共54页。
一、会计主体(economic entity)假设—— 会计活动的空间界定
含义 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
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简单(jiǎndān)地说,为“谁”做账,“谁”就
❖ 八、及时性(Timeliness)
❖ 及时性原则包括两个含义:
❖ 根据这一原则的要求(yāoqiú),会计核算 必须首先迅速记录、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 初步信息;——及时核算处理
❖ 其次要把这些初步信息及时加工,以便尽
第二十四页,共54页。
第三节 会计要素(yào sù)确认、计量及其要求
一、会计的基本程序 会计的基本程序是指会计信息系统从经济业务发生
第三版第三第章三章会计会核计核算算基基础础(j(ījcīhcǔhǔ) )
会计核算:对交易或事项进行处理的过程。会计核算需要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
明确质量要求和确认计量要求,确定处理基础等
第一节 会计假设
前提条件
第二节 会计信息质量(zhìliàng)特质量征要(求要求)
第三节 会计要素确认、计量 及其要求
确认、计量 要求
第四节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 处理基础
财务会计基本理论
基础 条件
会计
第一页,共54页。
第一节 会计(kuài jì)假设
❖ 会计假设(jiǎshè)的涵义 ❖ 即会计核算基本前提,是为保证会计工作正
常进行和会计信息质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 、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等所做的基本假定 。 ❖ 会计假设(jiǎshè)是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重要 基础 ❖ 会计假设(jiǎshè)是是合理推断或人为规定的 。
《会计核算的基础》ppt课件
![《会计核算的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94837b6cc1755270622086f.png)
举例
28
权责发生制
凡是本期应获得的收入,不管其款项是否收到, 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凡属本期应负担的费用, 不管其款项是否付出,都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
凡不应归属本期的收入,即使其款项已经收到并 入帐,都不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凡不应归属本 期的费用,即使其款项已经付出并入帐,都不作 为本期的费用处理。
1、确认条件
影响金 影响性 符合
经济 事项
额确定
确定
定义
确认
2、列报条件
经济 事项
符合确 认条件
符合 定义
列报
19
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
计量
对已确认事项价值的确定过程。 五种属性的涵义
计量属性 对资产的计量
对负债的计量
历史成本 按购置时的金额
按承担现时义务的金额
重置成本 按现在购买时的金额 按现在偿还的金额
意义
前提 条件
核算范围 核算内容 核算程序 核算方法
会计 核算
2
会计前提的基本内容
会计主体
1.注意区分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法律 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 2.会计主体的三个条件:⑴具有一定数量的资金;⑵进行独立的生产 经营活动或其他活动;⑶实行独立决算。
3
会计前提的基本内容
五种属性的涵义计量属性对资产的计量对负债的计量历史成本按购置时的金额按承担现时义务的金额重置成本按现在购买时的金额按现在偿还的金额可变现净值按现在销售时的金额按将来的金额折现公允价值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交易的金额会计ppt21各种属性之间的关系各种属性之间的关系资产的公允价值以前的历史成本现在的可变性净值未来价值的现值现在的重置成本会计ppt22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要求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要求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会计ppt23收入与费用相配比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要求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要求会计ppt24历史成本计量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要求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要求企业对会计要素的计量一般应采用历史成本采用其他方式的应当确保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会计核算基础
![会计核算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d48f64641ed9ad51f01df2b9.png)
1、静态会计等式
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动态、综合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收入 费用) 费用)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 入
所有者权益: 130000 所有者权益:
870000 870000
(8)投资人投资50000元,直接 投资人投资50000元 50000 用来偿还企业的短期借款。 用来偿还企业的短期借款。
资 产 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应收账款 原材料 库存商品 固定资产 金 额 2000 198000 40000 200000 320000 计 总 计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负债: 负债: 短期借款 长期借款 应付账款 负债合计 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所有者权益合 100000 50000 100000-50000 100000 58000 268000 542000 542000+50000 592000 70000 592000 金 额
10000
四、借贷记账法
资 产 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应收账款 原材料 库存商品 固定资产 总 计 金 额 2000 198000+50000 + 198000 248000 40000 200000 320000 860000 910000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负债: 负债: 短期借款 应付账款 负债合计 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总 计 200000 68000 268000 金 额
40000 负债合计 130000 所有者权益: 100000+30000 所有者权益: 100000 200000 320000 计 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所有者权益合
会计核算的基础
![会计核算的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dbe5e6e1b7360b4c2f3f640b.png)
7-24
第二十四页,共41页。
第三节 会计信息质量(zhìliàng)要求
二、相关性 也称有用性,要求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信息应
当(yīngdāng)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即“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yīngdāng)与财务 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 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 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
7-10
第十页,共41页。
第一节、会计核算的基本(jīběn)假设
确立会计分期前提的意义 解决了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明确了何时记账、算账和报账。 可以分期结算(jié suàn)账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提供会计信息
。
使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等会计原则的建立成为可能。
7-11
第十一页,共41页。
第一节、会计核算的基本(jīběn)假设
7-30
第三十页,共41页。
第三节 会计信息质量(zhìliàng)要求
从经营过程看,甲显然比乙要好,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 甲比乙取得了更多的收入,但从收益计算的结果看,甲与乙是一 样的。可见,收益结果未能客观地反映经营过程,原因就在于对 广告费采用了不同(bù tónɡ)的处理方法。正是由于收益计算的基 础或依据不一样,使得甲、乙二者的收益结果不具有可比性,也 就是说,我们不能因为他们各自计算出的收益一样就断定两者的 经营效益相同。可以想象,如果每一个企业都利用各自不同(bù tónɡ)的会计处理方法,那么就无法用他们提供信息来判断哪家企 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与效益更好。这就是会计核算中要使不同(bù tónɡ)企业采用相同的核算方法以便使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 的原因。
会计核算基础
![会计核算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2133b232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47.png)
会计核算基础
会计核算基础是指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部分,它包括会计凭证、会计日记账、会计分录、会计账簿、总帐和明细账。
会计核算基础是一个由多个部分组成的大系统,它们之间具有相互依赖的特征。
1. 会计凭证:会计凭证是会计信息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是会计人员对会计交易进行核算的主要文件。
会计凭证必须准确、完整地记录会计交易,并加盖有效的签字和印章。
2. 会计日记账:会计日记账是会计凭证的前期工作,也是会计信息系统的基础,它是会计人员按照会计原则对会计交易进行细节记录的文件。
3. 会计分录:会计分录是把会计日记账中的交易汇总到账簿上的过程,它具有会计准确性和可读性,是会计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4. 会计账簿:会计账簿是会计凭证、会计日记账和会计分录的集合,它由记账员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编制,是会计信息反映的重要文件。
5. 总帐:总帐是会计账簿中所有科目余额的综合,它是会计信息系统中最重要的文件,有助于及时了解企业财务状况。
6. 明细账:明细账是会计账簿中的一部分,它记录了会计交易中的明细信息,有助于做出正确的会计判断。
基础会计会计核算基础
![基础会计会计核算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b61d1df4c281e53a5902ff33.png)
[例]《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22条规定, 符合资产定义和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 产负债表;符合资产定义、但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 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二、会计要素计量
对交易或事项引起的会计要素变动金额的确认过程。
计主体)
(3)会计主体假设的意义
◆明确了核算的 算
,解决了会计核 问题。
◆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假设和全部会 计质量要求原则建立的基础。
2.持续经营假设
(1)持续经营假设的定义
持续经营,是指在
,企业将会
按
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
大规模削减业务。
(2)持续经营假设的意义 明确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和内容
●凡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有关 的,应作为资本性支出 作为 资产反映
目的: 合理确 定费用 的计入 期间, 准确确 认各期 利润及 资产。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二)收入与费用配比 1.含义
是指某种收入应与为取得这种收入而发生的费用 相对比,以确认某项经济活动的业务成果。
◆解决了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明确了 账。
记账、算账和报
◆可以分期结算账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提供会计信息。
4.货币计量
(1)货币计量的定义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
以
,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
为前提。
(2)货币计量假设的意义 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能用以计量所有会
投资者和债 权人等
国家宏观经济 管理部门
会计 信息
企业内部的经 营管理者
会计核算基础
![会计核算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80f3d75c6c85ec3a86c2c511.png)
因果关系上的配比
配合 主营业务收入
比较
配合 其他业务收入
比较
主营业务成本 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成本 税金及附加
本年度: 主营业务收入:800000元 主营业务成本、税金及附加: 300000元 本年度主营业务利润:
800000 -300000=500000
21
历史成本
历史成本原则也称实际成本原则,要求企业的各项财
局限性2:物价持续变动、尤其是恶性 通货膨胀时期,用名义货币提供的会 计信息,可比性、相关性差。
2019/7/1
11
第二节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在会计核算前提条件下进行会 计核算应遵循的基本要求。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衡量会 计核算工作质量的标准和要求,包括以下三个内容:
衡量 会计 信息 质量 原则
实际成本
间
范
费用的摊提
围
债权债务的发生
6
三、会计分期假设
会计分期是指把会计主体的持续不断的经济活动过
程,划分为若干个首尾相连、等间距的时间段,每一个
时间段称为一个会计期间。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
季度和月度。我国《会计法》规定以公历年度作为会计
年度。
会计期间
会计年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收付实现制
出租房屋的租金收入,1月份一次收讫上 1月份:租金收入为 全部作为1
半年的租金
半年收入的1/6; 月份的收入
1月份把全年的报刊费一次付讫
1月份:报刊费仅为 全部作为1 整笔支出的1/12; 月份的费用
与购货单位签订合同,分别在1、2、3月 份供给购货单位三批产品,货款于3月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持续经营假设
• 持续经营假设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 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
• 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无限期地延续 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会因破产、清 算、解散等而不复存在。
会计分期假设
• 会计分期假设是指“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 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谨慎性
“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 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 者费用”。
及时性
“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 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第三节
会计要素确认、计量 及其要求
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含义
确认
1 初始确认的条件: 符合会计要素定义 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或流出企业 能够可靠的计量
可理解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 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可比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实质重于形式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 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重要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 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按照承担现实义务时的金额
按照现在购买时的金额
按照现在偿还时的金额
按照现在销售时的金额
——
按照将来时的金额折现
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 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要求
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
收益性支出
资本性支出
支出仅与本会计年度相关 支出与几个会计年度相关
作为当期损益列入利润表 作为资产列入资产负债表
权责发生制
凡是属于本期实现的收入和发生的费用,不论款 项是否实际收到或实际付出,都应作为本期的收入 和费用入账。
凡不属于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即使款项在本期收 到或付出,也不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小结
通过本章学习,应该熟悉会计的四个基本假设以及 会计处理的基础;了解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基 本准则》中会计信息质量的八个原则以及会计要素的确 认、计量的基本要求,为以后章节的会计业务处理打下 基础。
•
追求卓越,让自己更好,向上而生。2020年11月25日星期 三下午9时30分 27秒21:30:2720.11.25
•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年11月 下午9时 30分20.11.2521:30November 25, 2020
•
重规矩,严要求,少危险。2020年11月25日 星期三9时30分 27秒21:30:2725 November 2020
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要求
收入与费用配比 • 收入和费用在因果联系上的配比 • 收入和费用在时间意义上的配比
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要求
历史成本计量
• 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或构建时 发生的实际支出进行计价
• 有助于验证与控制 • 建立在币值稳定的假设基础之上
第三节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
第三章
会计核算基础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会计假设 第二节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第三节 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及其要求 第四节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
第一节 会计假设
会计主体假设 持续经营假设 会计分期假设 货币计量假设
会计假设
会计主体假设
• 会计主体假设是指“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 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 报告”。
•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下 午9时30分27秒 下午9时30分21:30:2720.11.25
•
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新的一天开启 。20.11.2520.11.2521:3021:30:2721:30:27Nov-20
•
务实,奋斗,成就,成功。2020年11月25日 星期三9时30分 27秒 Wednesday, November 25, 2020
• 会计分期是指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 过程划分为较短的相对等距的会计期间
• 会计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中期
货币计量假设
• 货币计量假设是指“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 量”。
• 我国会计法规定:企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 记账本位币
第二节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可靠性
实质重于形式
•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21:30:2721:30:2721:30Wednesday, November 25, 2020
•
不可麻痹大意,要防微杜渐。20.11.2520.11.2521:30:2721:30:27November 25, 2020
•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0年11月25日 下午9时 30分20.11.2520.11.25
•
抓住每一次机会不能轻易流失,这样 我们才 能真正 强大。20.11.252020年 11月25日星期 三9时30分27秒20.11.25
谢谢大家!
收付实现制,是以款项是否实际收到或付出 作为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标准。
收付实现制
凡是本期实际收到的款项,不论其是否属于 本期负担的费用,都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
反之,凡本期没有实际收到款项和付出款项, 即使应归属于本期,但也不作为本期收入和费用 处理。
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是指企业以收入的权利 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归属与本期为标准来确认 收入、费用的一种会计处理基础。
•
踏实,奋斗,坚持,专业,努力成就 未来。20.11.2520.11.25Wednesday, November 25, 2020
•
弄虚作假要不得,踏实肯干第一名。21:30:2721:30:2721:3011/25/2020 9:30:27 PM
•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1.2521:30:2721:30Nov-2025-Nov-20
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含义
确认
2 报表列示的条件: 同时符合要素定义和要素确认条件才能
在报表中列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列示于资产负
债表;收入、费用、利润列示于利润表
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含义
计量
计量属性 历史成本 重置成本 可变现净值
现值 公允价值
五种计量属性
书35页
对资产的计量
对负债的计量
按照购置时的金额
相关性
重要性
可理解性
谨慎性
可比性
及时性
可靠性
“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 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 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内容完整”。
相关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 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 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