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合并艾滋病的护理策略

合集下载

2024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整合指南 结核病及其共患病-HIV解读(全文)

2024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整合指南 结核病及其共患病-HIV解读(全文)

2024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整合指南: 结核病及其共患病-HIV解读(全文)摘要2024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整合指南模块6:结核病及其共患病-HIV》,就HIV并发结核病的筛查、诊断、治疗、护理及预防的实施给出了具体建议,旨在减少HIV并发结核病患者的疾病负担、发病率、病亡率。

笔者针对该指南的重点内容进行解读供相关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在全球范围内,结核病仍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是由单一传染性病原体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糖尿病、HIV感染、吸烟、营养不良和酗酒可能增加结核病患病风险,称为健康相关风险因素。

当结核病和健康风险因素共存时,这些因素可视为共患病。

所有共患病与结核病的不良治疗结局和不利的社会经济影响有关。

解决结核病患者的共患病、多重疾病和健康相关风险因素对于加速终止结核病疫情至关重要。

2022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发布了《世界卫生组织应对结核病及其共患病合作行动框架》,以强化应对结核病及其共患病的各类措施,将解决结核病共患病问题纳入到以人为本的患者关怀策略中。

2024年4月,WHO在整合了最新的循证证据的基础上,发布了《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整合指南模块6:结核病及其共患病-HIV》(以下简称《指南模块6-HIV》)并同步推出配套的实施手册支持会员国实施以人为本的有效干预措施,助力减少结核病及其共患病患者的疾病负担、发病率、病亡率和经济负担。

比起一般健康人群,HIV感染人群(people living with HIV, PLHIV) 罹患结核病的风险高14倍。

并发HIV感染的结核病患者抗结核治疗转归更差,抗结核治疗期间病亡率高2倍。

实施整合的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预防服务不仅是有效应对HIV感染并发结核病的有力抓手,也是实现WHO “终止结核病策略”(WHO End-TB strategy) 的关键步骤。

艾滋病合并结核的护理医学ppt课件

艾滋病合并结核的护理医学ppt课件

学习交流PPT
5
随着人们生存环境的改变,人口流动增加,耐药菌株的增多 及HIV患者的流行,综合的社会因素与流行因素致使全球结核病 疫情严峻,AIDS并结核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我国 在艾滋合并结核患者治疗管理上存在缺陷,资源投入不足,相 关政策没落实等因素,造成患者丢失和传染源潜在传播,是不 能阻止艾滋合并结核双重感染增加的原因。在现有的结核病控 制规划下,艾滋并结核发病率,耐药菌株和病死率不断上升。
4 结核菌检查阳性率低
主要是因为巨噬细胞内的结核杆菌容易丧失抗酸性,而且 肺外结核和播散性结核多。
学习交流PPT
12
治疗要点
结核病不论是否合并HIV感染,是可以治愈的,但合并HIV 感染后的抗结核治疗更复杂,耐药菌增加,治疗效果差,不良 反 应 多 。 主 要 包 括 针 对 AIDS 的 抗 结 核 药 物 和 调 节 免 疫 治 疗 , AIDS合并结核病在治疗上面临着治疗时机的选择,药物相互作 用,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药物性肝损伤等问题。
学习交流PPT
9
胸片表现不典型。HIV感染早期的肺结核病变与未感染HIV 者差异不大。病灶多位于肺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可呈双侧 浸润,有空洞形成,肺有纤维化和皱缩,当HIV感染进展,机体 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时,X线上呈现不典型性改变,以中下部病变 为多,空洞形成少,胸腔积液,纵隔淋巴肿大较多。
学习交流PPT
学习交流PPT
4
HIV主要感染人体的CD4T淋巴细胞,导致CD4T淋巴细胞进行 性耗减,继而导致多种免疫细胞功能低下,特别是巨噬细胞杀 灭结核杆菌的能力降低。结核性肉芽肿形成受抑,结核杆菌大 量繁殖,经血液循环向全身播散,可引起全身播散性结核病, 结核性脑膜炎及其他肺外结核。结核病是HIV感染者最常见的机 会性感染,许多HIV感染者无症:状期常因结核相关症状就诊而明 确诊断。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治疗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治疗

肺结核是AIDS患者群体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也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AIDS病患机体免疫能力低下,尤其是CD4<150个/μL时,若染上肺结核,如果未及时接受有效治疗,则将会增加结核性胸膜炎、结核空洞形成等发生的风险,毒血症控制难度相应增加,大部分患者会因为呼吸衰竭或者大咯血死亡[1]。

近些年,吸毒人数有不断增长趋势且性生活开放混乱,AIDS感染率有增长趋势,因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症状缺乏典型性,会增加病患临床治疗难度,故而临床医师实践中应不断总结归纳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提升疾病的认识水平,进而更有效的对症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该次研究方便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2月入住该院的120例AIDS合并肺结核病患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该病症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案,现DOI:10.16662/ki.1674-0742.2021.10.082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治疗邵竞楠,王艳红齐齐哈尔市第七医院肝病四科,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探究相关治疗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方法方便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0例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抗结核加AIDS抗病毒治疗,统计入选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入选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并气促、咳嗽、消瘦较为常见,占比依次为53.33%、43.33%、36.67%、60.00%。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痰涂片检查阳性率为18.33%,低于对照组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14,P<0.001);观察组CD4+、CD8+及CD4+/CD8+依次为(14.51±1.04)%、(51.27±1.07)%、(0.31±0.07),和对照组(7.36±0.27)%、(64.58±1.68)%、(0.14±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54、7.201、6.654,P<0.001)。

如何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开展护理

如何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开展护理

如何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开展护理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例数逐渐增加,对患者自身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当前临床治疗中,针对具体情况,需要注意的是掌握护理注意事项,合理执行,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结核病主要是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以空气传播为主,感染后不一定立即发病,多在自身抵抗力下降后容易发生。

艾滋病是由于免疫缺陷导致的,属于易感人群,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病例数比较多,加重了病程的进展,因此辅助对应的护理指导很重要。

一、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护理内容(一)心理护理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患者会出现心理压力大的现象,出现焦躁和恐惧的情绪。

此外,部分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低,可能会受到社会和家庭的歧视等,出现孤独和厌世的情绪,如果对患者的不良心理没有及时进行疏导和帮助,容易滋生其他问题。

因此,在临床研究中需要及时进行心理上的疏导和帮助,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等,给予安慰和解释,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做好家属的思想指导工作,可进行自身防护指导和教育等,希望家属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和帮助,提升治疗的依从性。

(二)症状护理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并发症比较多,针对存在的异常现象,需要从现状入手,及时进行护理和指导。

1. 发热护理发热是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重要症状,也是比较突出的表现,对高热患者需要及时进行护理指导,密切观察患者的变化,采取降温措施。

针对发热的患者可以实施物理降温方式,鼓励患者多喝水。

也可以进行药物降温处理,口服消炎痛或者消炎痛栓等,降温的过程中避免出汗产生虚脱的现象,换药后大约半小时对生命体征检测,如果出现出汗多的现象及时擦汗后更换衣服。

2. 呼吸道护理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现象,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要进行不良反应的进一步分析。

可对痰液进行分析,包括性状、颜色和量等,需要鼓励患者尽量咳在一次性的带盖痰杯中,整个处理按照传染性物品的要求进行,针对痰液黏稠的现象,需要让患者多喝水,必要的情况下可进行雾化吸入。

肺结核合并艾滋病的护理

肺结核合并艾滋病的护理

肺结核合并艾滋病的护理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1例中,其中男性11例,女性10 例,年龄23-56 岁,平均31.6 岁,干部 3 例,工人 5 例,农民8 例,外出打工 5 例。

感染途径:静脉吸毒10 例,性途径8 例,既静脉吸毒又有不洁性交 6 例,输血引起 2 例,其他 1 例。

均经我院金标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阳性后,标本送北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蛋白印迹法检测HIV 抗体阳性。

1.2 临床表现21例患者中有咳嗽咳痰17例,持续低热1周以上 5 例,痰中找到抗酸杆菌15例,气促6例,胸痛 5 例,乏力、食欲不振13例,消瘦20例,大咯血3例,血尿 2 例,同时病毒性肝炎12 例,合并淋病、梅毒各 6 例。

1.3 胸部X 线表现浸润型肺结核15例,结核性胸膜炎 6 例。

1.4 治疗15例浸润型肺结核病例按2HRZE/4HR( H:异烟肼、R:利福平、Z: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抗痨治疗,6例结核性胸膜炎按2HRZE/10HRE(H:异烟肼、R:利福平、Z:吡嗪酰胺、E: 乙胺丁醇)抗痨治疗,同时给予营养、对症治疗。

2 护理2.1 心理护理大多数患者不能接受现实,感到受歧视,被社会抛弃,甚至被家庭抛弃,产生自卑、恐惧心理,有抑郁及自杀倾向,甚至有报复社会偏激行为。

因而孤独厌世,不配合治疗。

护理人员应提供心理支持,同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针对性开导安慰患者,帮助解除其心理压力,保护患者的隐私权,生活上给予关心照顾,给予解释和安慰,禁用不良的语言、歧视的态度及给患者悲观的评价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

平时注意多关心体贴病人,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实行保护性治疗,针对不同病人、不同发病时期出现的不同心理问题,根据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的社会境况及不同个性素质,因人而异地提供个性化心理护理,使病人的心理问题得到解决,并详细讲解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和应对方法,使患者密切配合治疗及护理。

2.2 腹泻的护理注意观察患者大便次数、性状、量,患者排便后,应用温肥皂水清洗肛周皮肤,用软纱布轻轻拍干,防止皮肤破裂,并涂以凡士林保护,协助留取标本送检,腹泻频繁者可遵医嘱给予止泻剂,注意观察用止泻药和调节肠道功能药物后症状改善情况。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特点是什么,如何治疗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特点是什么,如何治疗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特点是什么,如何治疗艾滋病主要因机体感染HIV病毒引起,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该病毒后将对人体免疫系统造成一定的攻击,以致于最终丧失免疫力及疾病抵抗力,导致因严重性感染而死亡。

艾滋病属于诱发结核病的重要性因素,数据显示,艾滋病患者感染结核菌的机率属于非艾滋病群体的30倍,同时结核分枝杆菌和会促进HIV病毒的不断复制,很多人面对艾滋病合并结核病,就如同世界末日来临一般,实际上,此病尽管预后不良,但是采取接受科学有效治疗,也可达到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的效果。

问题一: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特点是什么?1.临床症状表现特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会出现典型的纳差乏力、发热、体重减轻、咳嗽咳痰、盗汗及咯血等不良症状表现,对于女性患者而言,还会出现月经异常的情况。

对于该病症患者典型的肺结核临床症状并不多见,相对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为体重减轻及高热。

同时,相较于单纯肺结核患者而言,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肺功能衰竭程度更为显著,且病情进展速度也相对较快。

1.临床检查特点研究发现: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若以抗酸染色对结核分枝杆菌阳性进行判断,其阳性率比HIV病毒阴性率相对较低,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感染HIV病毒后造成细胞免疫反应及变态反应遭受抑制因素有关。

需对患者经常性、多次采取常规涂片检查,有效发现抗酸杆菌,必要时,可进行PCR-TB检查,使之提高确诊率。

与单纯性结核病患者对比,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在影像学表现出将出现粟粒性影像、弥漫性浸润现象,但是其空洞征象机率却低于单纯结核病患者而言,此外,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还会出现典型的胸腔积液现象。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疾病多常见于肺外结合,结核病变经累及淋巴系统,其次才会引起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胸膜炎及肠结核疾病。

对于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而言,出现以上典型临床影像学表现与单纯性结核病患者而言典型特征并不多,因此,当怀疑艾滋病患者存在有结核病时,需进一步结合相关临床检查问题二:艾滋病合并结核病如何治疗?1.抗病毒治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属于治疗艾滋病的主要方法,但是对于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双重感染患者而言,为在不增加治疗安全性的基础上,提高治疗效果,需合理选择抗病毒治疗药物。

31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护理体会

31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护理体会
3 1例患 者平 均住 院 1 5 . 8 d , 抗 病 毒治 疗服药 依 从性 达 9 7 . 2 %。5例 因为 病情 太重 , 引 发严 重感 染 , 导 致 多器 官功
能 衰竭死 亡 , 其余 患 者均 好转 出院 。 结 论 加 强用 药 护 理和 心理 支 持 , 做 好? 肖毒 隔离 , 能 提 高患 者 的 生活 质量 ,
延 长生命 。 f 关 键 词 1艾 滋 病 ; 肺 结核 ; 护 理
f 中图分 类 号】 R 4 7 3
[ 文献 标识 码】 A
[ 文章 编 号】1 6 7 4 — 4 7 2 1 ( 2 0 1 3) O 6 ( b) 一 0 1 2 4 — 0 2
Nu r s i n g e x p e r i e n c e o f 3 1 c a s e s o f p a t i e n t s wi t h AI DS c o mp l i c a t e d wi t h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s u m ma r i z e t h e n u r s i n g e x p e i r e n c e o f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A I DS c o m p l i c a t e d w i t h p u l mo n a r y t u b e r —
p ul mo na r y t ub e r c u l o s i s
Y / N J i a n g y u n
Ch r o n i c Di s e a s e Pr e v e n t i o n a n d Cu r e Ce n t e r o f Ma o mi n g Ci t y i n Gu a n g d o n g P r o v i n c e ,Ma o mi n g 5 2 5 0 0 0 , C h i n a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护理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护理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护理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双重感染是一种死亡率高、危害性大的疾病。

针对此疾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用药护理及健康教育等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旨在调动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现将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护理措施进行综述。

标签:艾滋病;肺结核;双重感染;护理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力降低,容易并发各种机会性感染。

全球近4000万HIV/AIDS 患者中约有30%合并结核杆菌感染,而结核病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一般约占艾滋病患者的20%~50%, 艾滋病患者1/3死于结核病[1,2]。

艾滋病与结核病双重感染,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加剧了病情恶化,严重者可迅速导致死亡。

结核病和艾滋病双重感染成为全球极其紧迫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做好患者的护理,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预防艾滋病和肺结核的传播与蔓延意义重大。

1艾滋病与肺结核之间的关系1.1 HIV对结核杆菌感染的影响HIV 主要感染和杀灭CD4+T 淋巴细胞,并使其功能下降,导致巨噬细胞抑制结核菌的能力降低,故HIV感染者易患结核病[3]。

HIV感染也会加速结核的进展,主要机理是在抗结核免疫力中重要的CD4细胞在HIV感染后明显减少,使机体对MTB杀伤力显著下降,MTB大量繁殖而发病。

合并肺结核的HIV感染者在结核病变部位HIV复制也显示增强[4]。

1.2肺结核(TB)对于HIV感染的影响结核感染可以促进HIV侵入,加快其复制,缩短从无症状感染期到AIDS期和死亡的时间[5]。

机体感染结核菌后,可诱导r-干扰素( IFN-r),白细胞介素1(IL-1), IL-2,肿瘤坏死因子(TNF)等因子的释放,同时HIV/TB患者血中A-TNF水平为单纯HIV感染者的31倍, 结核菌细胞壁的主要成份阿拉伯甘露糖(LAM)是HIV复制的有力诱导剂,这些因素可增强和加速HIV的复制[6]。

肺结核合并HIV-AIDS6例分析

肺结核合并HIV-AIDS6例分析

肺结核合并HIV/AIDS6例分析随着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不断增加,hiv合并结核菌双重感染的发病率也不断上升。

我院从1999年9月~2009年6月共收治hib/aids合并机会性感染患者住院11例,男8例,女3例,平均年龄35岁,合并肺结核6例。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3例,其中粟结3例,合并胸膜炎3例,心包积液2例。

肺结核合并丙肝3例,梅毒1例,脑膜炎1例,贫血6例。

1.2 临床症状:6例肺结核有发热6例;咳嗽、咳痰6例,胸闷、气短2例,胸痛2例,头痛伴恶心、呕吐各1例,口腔溃疡长期不愈2例,腹泻2例,淋巴结肿大3例。

1.3 胸部x线或ct表现: 其中表现为上中下野浸润4例,两上肺2例,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2例,空洞1例,合并胸腔积液3例, 心包积液2例。

1.4 实验室检查:血抗-hiv均为阳性(均经我院酶联免疫法检测阳性后再送我市疾控中心和省疾控中心检测并确诊),白细胞降低2例,结核抗体(tb-ab)阳性2例,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3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病理诊断1例,ppd试验阳性1例,丙肝抗体(hcv-ab)阳性3例,真菌培养阳性1例,肝肾功能损害2例,cd4细胞检测5人,cd4计数降低3人,最低60个/ul,正常2人。

1.5 诊断依据:hiv/aid患者血hiv抗体经我院及市疾控中心初筛,省疾控中心复测并确诊。

肺结核:①痰检找到抗酸杆菌或经支气管镜活检病理诊断②未找到抗酸杆菌者,根据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的肺结核诊断标准[1]符合肺结核临床症状,胸部x线表现,ppd试验阳性,血结核抗体阳性,抗结核治疗有效。

1.6 治疗:6例肺结核病人均给予规范抗结核治疗,采用四联用药(inh,rfp,pza,sm或emb),方案为2hrzs(e)/10hr。

合并胸膜炎在抗结核同时给予抽胸水(2次/周),合并其他感染者均给予相应的抗感染治疗。

3例抗病毒治疗(齐多夫定、拉米夫定,奈韦拉平或依非韦伦)。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患者的护理方法以及实施效果分析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患者的护理方法以及实施效果分析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患者的护理方法以及实施效果分析【摘要】:目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患者的护理方法以及实施效果分析。

方法:本次研究从本院2019年7月-2022年2月收入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患者中随机抽取6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综合护理)两组后,分析护理效果。

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PSQI指标、QO-LI-74指标有显著提升,指标对比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对比综合护理满意率:观察组综合满意31例(96.88%),对照组综合满意23例(71.88%),(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疾病经过综合护理后患者的临床综合护理满意率高,患者护理后的SAS、SDS、PSQI指标、QO-LI-74指标改善显著,建议推广。

【关键词】:艾滋病;肺结核病患者;护理方法;实施效果艾滋病是一种特殊的免疫缺陷病毒诱发的慢性传染疾病,以母婴传播、性接触、血液传播最为常见。

而肺结核属于呼吸系统感染疾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威胁。

艾滋病患者因为自身的抵抗力较差容易受到多方面的刺激,免疫系统缺陷导致患者更容易感染更多的传染性疾病,因此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数量并不少。

结合临床治疗情况来看,很多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因为自身的疾病和心理因素对临床的护理行为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负面情绪较多,对患者的身心影响较大。

为了增强临床护理效果,建议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帮助患者改善身心,增强护理效果[ 1 ]。

现针对收入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研究,相关内容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从本院2019年7月-2022年2月收入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患者中随机抽取64例,男性12例,年龄为22.3岁-67.4岁,平均年龄为(45.29±1.65)岁,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

对照组32例,女性20例。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诊疗指南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诊疗指南
时调整治疗方案。
抗艾滋病治疗
抗病毒治疗
根据艾滋病病毒的基因型和耐 药性,选择合适的抗病毒药物
进行治疗。
预防机会性感染
对艾滋病患者进行机会性感染 的预防,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免疫调节治疗
使用免疫调节药物,如白细胞 介素-2等,以增强患者的免疫 功能。
营养支持
提供营养支持,以改善患者的 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诊疗指南
汇报人:XXX 2023-11-21
目录
• 概述 • 临床表现与分型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策略 • 预后与转归 • 预防与控制措施
01 概述
定义
•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是指艾滋病患者同时感染了肺 结核,两种疾病相互影响,增加了诊断和治疗的 难度。
流行病学
•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在艾滋病患者中较为常见,因为艾滋病患者 的免疫系统受损,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包括结核分枝杆菌的感 染。
肺外结核,结核分枝杆菌 感染发生在肺部以外的其 他部位,如骨结核、腹腔 结核等。
03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方法
艾滋病诊断
根据HIV感染病史、临床症状、 实验室检查等手段进行诊断。
肺结核诊断
根据X线胸片、CT等影像学检查 ,结合痰液细菌学检查、结核菌 素试验等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
与其他肺部感染性疾病的鉴别
咳嗽是肺结核的常见症 状之一,表现为持续性 咳嗽,多为干咳或伴有 少量黏痰。
患者可出现胸闷、气促 症状,活动后症状加重 。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 由于疾病影响,食欲较 差,营养摄入不足,导 致体重下降。
患者感到身体疲劳,精 力下降,难以恢复体力 。
分型标准
01 Ⅰ型肺结核
02 Ⅱ型肺结核

HIV/AIDS合并结核病的护理

HIV/AIDS合并结核病的护理
●阅
国嘧
现体重迅速增加 、 水肿 、 高血压 和少尿症状 , 限制钠盐的摄入。 监测血压 , 应 透析 中如患者感乏力 、 胸闷、 憋气 , 出现面色苍 白、 出 43 防治措施 _ 431 透析 中低血 压的处理 .. 在 透析过程 中一旦发 生低 血压应立 即予患者平 卧 , 取头低脚高位 , 保证 重要 器官供血 , 停 止超 滤予 以吸氧 。非糖尿病 患者立 即给予 5 %葡 萄糖 注射液 0
语 言柔和 、 态度和 蔼 , 通俗易懂 的语言 和方法讲解疾 病 的传 用
播途径 、 发生 、 发展 、 消毒 隔离 、 感染预 防、 积极治疗及预后等相 关专业 知识 , 并列举治 疗成功 的病例 , 鼓励 患者以积极 的心态
25 出院健康 教育 .
该病病 程长 ,化疗原 则为早期 、 规
对 H V感 染者或 A D I I S患者来说 , I H V感 24 消毒隔离 患者需单 病室居住 ,护理人 员接触患者 .
21 心理支持 .
染是终 身的 , 产生 巨大 的心理压力 , 他们 不仅受 到病痛 的折磨
与生命 的威胁 , 还要承受 家庭 、 会多方 面的压力 ( 视 、 社 歧 排斥 等 ) 长期处于这种压力 中, 。 易出现焦虑 、 惧 、 恐 孤独无助 、 多疑 、 仇 视社会 , 产生强烈 的报复心理[ 4 1 。因此护理上应重视调动患者 内在的积极 性 ,增强与疾病斗争 的勇气 及减少心理上 的伤害 。 针对不 同的心理 , 护士要 主动接近患者 , 以亲切 、 热情 的态度 和 娴熟 的操作 技能给患者提供帮助 , 忌轻视言行 , 注意表情 自然 、
222 对有 呼吸道症状 的患者予 以吸氧 ,采取舒 适体位 , .. 指导有效排痰 , 保持 呼吸道通 畅 , 医嘱使用止 咳平 喘药物 , 遵 限

艾滋病和结核病防治

艾滋病和结核病防治

持续投入与长效机制建设
政府财政支持
确保政府财政对艾滋病和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持续投入。
多元化筹资机制
建立多元化筹资机制,鼓励社会资金参与防治工作。
长效机制建设
完善防治工作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确保防治工作长期 有效开展。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防治艾滋病和结核病对于 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经济 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现状分析
全球范围内,艾滋病和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较高,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和地 区。
我国艾滋病和结核病的疫情也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和人群中存在较高的感染率和发 病率。
国内外在艾滋病和结核病的防治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和 困难。
诊断与治疗方法
诊断方法
通过临床症状、X线检查和细菌学检查等方法进行诊断。 其中,细菌学检查包括痰涂片检查和结核杆菌培养等。
治疗方法
采用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 、吡嗪酰胺等。治疗过程需要遵循“早期、联合、适量、 规律、全程”的原则。
耐药性结核病治疗
针对耐药性结核病,需要采用更为强效的药物和治疗方案 。
结核病对艾滋病的影响
加重免疫损害
结核杆菌感染会进一步削弱已经受损的免疫系统 ,加速艾滋病病情的进展。
增加机会性感染
结核病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 两者并存时,患者的病死率极高。
诊疗难度增加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时,诊断和治疗都变得更加复 杂和困难,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双重感染患者的诊疗挑战
发生在其他部位如淋巴、骨骼、关节等。
结核病症状
03
包括长期咳嗽、咳痰、胸痛、发热、盗汗等,严重时可导致体

艾滋病结核病防控

艾滋病结核病防控
目标
通过实施有效的防控策略,降低艾滋病结核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 质量,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02
艾滋病结核病基础知识
艾滋病概述
艾滋病定义
传播途径
临床表现
治疗与预防
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 病毒(HIV)引起的病毒性感 染,其病程漫长且严重损害人 体免疫系统。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 和母婴传播。
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统计学等方法对数据 进行分析,挖掘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 势,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评估结果应用及反馈机制
1 2 3
评估结果应用
将监测评估结果应用于防控工作的决策、计划、 实施等各个环节,确保防控工作的对性和有效 性。
反馈机制建立
建立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将评估结果及时反 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以便及时调整防控策略和 措施。
加强宣传教育
优化服务流程
通过多种形式加强艾滋病结核病防治知识 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结核病的 认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简化艾滋病结核病的检测、诊断和治疗流程 ,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 医疗服务。
06
未来展望与发展趋势
科技创新在防控中的应用前景
新型诊断技术的研发
01
利用生物信息学、基因测序等技术手段,提高艾滋病和结核病
作,形成合力。
02
社会组织参与,全民动员
鼓励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疫情防控,提高全民的防控意识
和能力。
03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认知
通过媒体宣传、科普教育等方式,提高公众对艾滋病和结核病的认知水
平和防控意识。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诊断与治疗策略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护理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护理

以物理降温或药物 降温 。使用药物降温 时应注意不宜降 温过快 ,以免出汗过多产生虚脱 ,出汗较多者及 时擦干, 并更换衣物 。 . 时补充营养、水分和 电解质 。c b及 . 做好 口 腔护理,保持 口腔清洁 ,预防 口腔感染。③ 呼吸道的护 理:注 意观察 患者 的呼吸频率、节律、呼吸方式及发绀 情况。定时监测血气分析 ,并根据血饱 和度情况调节氧 流量。指导患者有效咳嗽 、咳痰,痰液粘稠者给予超声 雾化吸入,应用止咳祛痰药 ,协助患者翻 身叩背 ,必要 时进行 体位 引流 ,保持呼吸道通畅 。有使用 呼吸机辅助 呼吸指 征时,要及时使用 呼吸机 。 24 饮食护理 结核病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 ,需要高蛋 . 白、高热量 、高维生素饮食。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食欲 差, 长期厌食易引起营养不 良。护士应为患者创造 良好 的 进食环境,根据 患者的饮食爱好 , 合理搭配膳食,鼓励患 者进食 。不能进食者给 予静脉补充营养 ,提高抗病能力。 25 消毒 隔离 艾滋 病合并肺结核 患者 应执行血液/ . 体 液、呼吸道 隔离措施 。①安排患者单人单间,已确诊 的 同类病 人可住 同一 间病房 。室 内有专用厕所,下水道和 厕所定时排放含氯消毒液 ,不随地吐痰 , 注意个人卫生 , 保持空气流通 ,室 内每 日紫外线消毒 2次 ,消毒时让 患 者离开病房[。② 所有用物应专用 ,尽量使用一 次性物 4 】 品 ,非一次性物 品应用 O5 . %含氯消毒剂消毒 。③医务人 员对患者进行诊治时 , 应做好 自身防护,戴 口罩、手套 , 必要时穿行隔离衣 ,进行侵入性操作时要谨慎,处理血 液/ 体液及污染物 品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以确保医护人 员 的安全 。送 出的各种 检验标本需用密 闭式容器,再用双 层黄色塑料袋包裹 ,并标有 H V字样 。 I 2 出院指导 ① 嘱患者 出院后继续抗病毒、抗结核治 . 6 疗 ,按时服药,加强营养 ,适 当锻炼 ,避免过度劳累,定 期复查 。 ②采取必要 的防护措施,居所开窗通风 ,不随地 吐痰 ,改变高危行为,性生活一定要 10 0%使用安全套, 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HI 的机率很小,但 出现伤 口时,患 V 者一家属要注意隔离, 防止血液、 分泌物及排泄物的污染。 2 临终关怀 该病病死率高 ,一般 中晚期多有 呼吸困 . 7 难 ,高热 ,腹泻 ,生活不能 自理。患者家属多不愿意照顾

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病合并艾滋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和前景

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病合并艾滋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和前景
n rig q ai . u s n u l y t
【 ywo d 】 l ia n r n a w y P y t s ; D ; ese t e Ke r s Ci cl us gp t a; h ma ai AI S P rp ci n i h i s v
艾 滋病 ( D ) AI S 即临床 上所 指 的获得 性 免疫 缺陷综 合 征 , 是 由 人类 免 疫 缺 陷病 毒 引 起 全 身免 疫 功 能 受损 而 导 致 一 系
【 献标 识码】 文 C
【 编 号】 6 3 7 1 (0 2 0 ()0 3 — 2 文章 1 7 — 2 0 2 1 )6 c 一 1 6 0
Appl ato nd pe s c i e o lnia i g pa hwa n a t duc to i i n a r pe tv fci c lnur n t c s y o he lh e ain
种 结核 常 有 类似 于原 发 结核 的放射 学 特 征 。 括 : 门 和/ 包 肺 或
纵 膈淋 巴结 肿 大或 者肺 外结 核 。 而肺 炎浸 润 以及 空洞 则较 为 少 见 , 能 的 原 因 是 C 4细 胞 衰 减 . 而 导 致 巨 噬 细 胞 、 可 D 继 NK 细 胞 以及 B淋 巴细胞 功能低 下 , 限制病灶 的扩 散 而导致 变化 。 更 重 要 的是 巨噬 细胞 的能力 降低 , 态 反 应 低下 , 法 使 肺 变 无
o a in swih t b r u o i o b n d AI n p te t t u e c l ssc m i e DS
LU h n wu Z og
De a t n o r i g T Co to a d r v n in tto i Be h i Gu n x Z u n Au o o u Re in Beh i pr me t f Nu sn , B n r l n P e e t S a i n n o i a, ag i h a g t n mo s go , i a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管理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管理
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教育患者加强自我管理,提高治疗依从性。
高危人群的干预与管理
明确高危人群
确定艾滋病和肺结核的高危人群,如性工作者、 吸毒者、结核病患者等。
定期筛查
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查,及时发现并治疗感染 者。
针对性干预
根据高危人群的特点和需求,制定针对性的干预 措施。
跟踪管理
建立高危人群的健康档案,进行跟踪管理,确保 干预措施的有效实施。
指导患者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营养摄入,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 食物,保持饮食清淡、易消化。
心理护理与康复辅导
心理支持与疏导
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提供心理 支持和疏导,帮助患者缓解焦虑 、抑郁等不良情绪。
康复辅导与教育
向患者提供康复辅导和教育,包 括疾病知识、自我护理技能等, 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提高生 活质量。
社会经济因素、医疗资 源分配不均等也是影响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管理 的重要挑战。
02
诊断与评估
艾滋病的诊断标准
流行病学史
包括不安全性生活史、静脉注射毒品史、输入未经抗艾滋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或者血液制 品、艾滋病毒感染者所生的子女或存在艾滋病毒职业暴露史等。
临床表现
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可出现持续发热、虚弱、盗汗、全身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在 颈部、腋窝和腹股沟的淋巴结肿大更明显。
合并感染的评估与分期
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判断是否合并其他机会 性感染
分期治疗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 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评估患者 的病情严重程度,确定治疗方案。
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容易 合并其他机会性感染,如肺孢子菌肺 炎、细菌性肺炎、巨细胞病毒感染等 。在诊断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时,需要 排除其他机会性感染的可能性。

肺结核的抗菌药物治疗策略

肺结核的抗菌药物治疗策略

肺结核的抗菌药物治疗策略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传播广泛且越来越具有世界性。

抗菌药物治疗是控制和治愈肺结核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但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出现耐药性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以及正确的用药策略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肺结核的抗菌药物治疗策略进行论述。

一、初次感染者和未经治疗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治疗肺结核指南的建议,初次感染者和未经治疗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应接受为期6个月(24周)的标准治疗方案。

该方案包括四种主要抗菌药物:异烟肼、利福平、吡咯酮胺和乙胺丙醇,并采取每日联合给药原则。

二、多种耐多药菌株感染的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策略当肺结核患者出现耐多药菌株感染时,即对异烟肼和利福平属于耐药性,基于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这种情况,建议采用以下新一线或后备的抗菌药物:1. 石碱霉素(Amikacin):属于氨基酸类抑菌剂,能够杀灭结核分枝杆菌。

其力学特性使其成为多药耐药结核感染的有效治疗选择之一。

2. 维替帕胺(Bedaquiline):是一种口服二线使用的新型抗结核药物,在耐多药联合方案中显示出良好的临床效果。

3. 德拉福那明(Delamanid):是另一个口服二线使用的新型抗结核药物,特别适用于治疗过程中发生耐药问题的情况。

需要强调的是,在应用这些抗菌药物时,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并确保与其他正在使用的药物相互作用的安全性。

三、接触者和慢性结核病例的防治策略在面对已知肺结核患者的接触者以及长期携带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人群时,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1. 以异烟肼和利福平为主要药物的多药治疗方案是常见且有效的选择。

通过此种方法,可以显著降低被感染人群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或复杂耐多药结核感染的风险。

2. 对于无法使用传统多药治疗方案或存在耐药问题的情况,可以考虑使用新型抗菌药物,如Bedaquiline和Delamanid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结核合并艾滋病的护理策略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艾滋病的护理工作重点和注意事项。

方法对27 例肺结核合并艾滋病患者护理中,在严格掌握肺结核优先治疗和两病同时治疗指征基础上,综合加强饮食护理、药物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消毒隔离等护理手段。

结果 25 例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出院,2 例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

结论对肺结核合并艾滋病患者加强饮食、药物、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消毒隔离,可有效控制感染,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有效遏制肺结核及HIV的传播和漫延。

【关键词】肺结核艾滋病护理策略肺结核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它是以咳嗽咳痰、胸闷气短、发热、午后潮热、盗汗、体重下降为主要表现的慢性消耗性疾病。

我国肺结核病疫情十分严峻,在全球仅次于印度而居世界第二位[1],已成为危及国人健康的重大疾病。

艾滋病(AIDS)是由于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而造成的免疫系统损害和感染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AIDS 传播迅速,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疫情已由吸毒、暗娼等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2]。

肺结核合并AIDS 使临床表现更复杂,肺结核与艾滋病间的流行交互作用是致命的,肺结核加重了艾滋病的病程发展,缩短了他们的寿命,1/3的艾滋病病人死于结核病,而艾滋病的流行促进了结核病的传播[3],给治疗和护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现将我院传染科2008年4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7例肺结核合并感染AIDS的患者护理策略和体会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1.1 临床资料 27例肺结核合并AIDS 患者,男22例,女5例。

年龄18~66岁, 平均45.5岁。

其中有性乱史1 例,吸毒史6 例,不透露其原因者10例,均以肺结核合并HIV感染收住院,住院期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疾控中心免疫印迹法初筛和复查HIV抗体均为阳性。

1.2 临床特点27例患者均有发热,体温37.6~39.8℃,咳嗽咳痰、体重下降、乏力;合并咯血、头痛、咽痛、胸痛5例;合并呼吸困难3例;合并腹泻水样便2例;合并皮肤搔痒2例;合并口腔溃疡、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1例。

2 护理策略2.1 饮食护理肺结核是一种消耗性疾病,艾滋病患者免疫力低下, 容易导致各种机会性感染, 而营养不良会危害已经脆弱的免疫系统, 因此应给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纤维素、低脂肪食物的膳食, 并经常变换食物种类, 少吃多餐, 注意饮食卫生。

当出现腹泻时不宜饮用牛奶、含有乳糖的乳制品、咖啡、茶和可乐等, 忌吃高脂肪、油腻、糖分高的食物;由于腹泻时钾的流失, 可多吃含钾量高的食物, 如香蕉、土豆、鱼、鸡肉等; 营养要均衡, 保证必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2.2 药物护理 WHO建议除非在结核病治疗期间出现了HIV疾病进展(如CD4+细胞<200个/μI或者出现了播散性结核)或者死亡的危险,一般TB/HIV合并感染者在开始ARV治疗前先完成结核病的治疗[4]。

如果需要同时服用抗结核药和抗HIV药物,首选药物是一线药物包括ZDV/3TC或者d4T/3TC加另外一种非核苷类药物或者是ABC。

如果服用非核苷类药物,则EFZ是首选的配伍药物,因为其对结核治疗过程中肝脏毒性作用要小于NVP,但是,其剂量要增加到800mg/d.除了SQV/r,在结核治疗过程中,选用HIV药物时不推荐使用蛋白酶抑制剂,因为后者和利福平具有拮抗作用及时、合理和正确地选取多种药物的联合治疗可以显著延长TB/HIV合并感染者的生命和降低病死率。

但是,患者需在每天服用许多药丸,依从性差,患者一旦不能完全遵守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就会变差,或出现耐药抗TB菌枝和抗药性的HIV毒株,一旦停药,血液中HIV 病毒载量短期内可以反弹[5]。

因此, 护士应认真指导和监督患者正确服药、观察疗效。

2.3 心理护理肺结核合并AIDS 患者普遍存在心理问题,患者由于每日服用多种药物及各种并发症带来的痛苦、病程长、反复发作等特点,存在着焦虑、忧愁、烦闷等消极情绪。

而AIDS病人由于病因的特殊性及疾病的不可治愈性, 存在着敏感多疑、悲观失望、愤怒恐惧等不良心态,因此,良好的心理疏导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27例肺结核合并AIDS 患者中有25例坚决要求医务人员不要将自己所患AIDS 的病情告知家属及周围人群,强烈要求医务人员给他们保密。

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我科医务人员针对患者的不同文化水平、社会背景、性格特点有的放矢地做好心理护理,工作中主动、热情接待患者,帮助其尽快熟悉环境和适应病后所需的生活方式,关心、尊重患者人格,尊重隐私权,医务人员与他们建立了互信的医护患关系,鼓励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2.4 健康教育2.4.1 加强肺结核病和AIDS 知识的宣传加强健康教育宣传,能使患者正确认识两病及其合并症的危害性、治疗措施及其护理,积极配合治疗,了解所用药物的注意事项,提高服药依从性;指导患者进行适时适度的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各种并发症及感染的发生。

2.4.2 指导患者配合免疫监测和胸透检查无论有无症状, 都应每3 个月检查一次CD4+淋巴细胞计数和胸透1次; 每隔4周至2个月进行血象和血生化检查1次。

2.4.3 做好出院指导肺结核合并AIDS 患者出院后,应教会患者痰液的消毒处理方法。

大量资料表明,HIV在亲戚朋友中,除了性关系外,彼此间横向传染的机会几乎等于零,而且AIDS早期阶段针对危险行为的预防工作被认为是最经济有效的健康投资。

因此,护士应使患者了解节制性生活、使用双层避孕套及防止夫妻双方交叉感染的重要性,特别要提醒女HIV携带者知道,55%的孕妇可通过胎盘、产程及产后血性分泌物或喂奶等方式将病毒传给后代,妊娠可使无症状感染者发展为有症状的AIDS患者。

教育患者主动承担预防传播的责任,不能献血、献精子、供组织器官,在接受手术、牙科治疗及侵入性操作时和涉及到出血性治疗时应向医护人员说明自己的疾病,防止医源性传播。

2.5 消毒隔离2.5.1 严密隔离特别注意血液、体液隔离。

为减少机会感染, 应将患者单独安置在一个独立病房。

2.5.2 病房的消毒病房内备有专用清洁用具, 病房地面每天用拖把清洁2次、用紫外线消毒1次,房间内的桌、椅、床栏和门, 每天用含氯消毒液擦抹2次。

门内外的门把手包有浸有消毒液的布套。

墙壁、地板、桌椅沾有血液或体液时,随时用1%新配制的次氯酸钠擦洗。

2.5.3 物品的消毒2.5.3.1 温度计及其盛放容器放在病人床边, 每次使用后放入盛器内, 盛器内应加入75%酒精溶液, 并加盖。

2.5.3.2 分泌物、排泄物、医用敷料放入结实的一次性袋内, 如袋外有污染时需再加套一层, 直接焚化处理。

2.5.3.3 污染被服应置于污衣(或塑料)袋内, 并标上“ 隔离”二字, 尽量高压消毒;如污染严重, 可直接焚化处理。

2.5.3.4 需要再次使用的污染物品, 如食具、水杯等, 必须病人专用, 并每天煮沸消毒1次。

便具用2%漂白粉澄清液浸泡30min消毒后洗净。

2.5.3.5 采用一次性注射器及输液器, 将使用后的注射器、输液器、棉签、手套、胶布、方纱等置于专用、耐刺的容器中, 焚化处理。

容器外应贴有“危险”字样。

2.5.3.6 血压计、听诊器专用, 除被患者血液和体液污染外,一般不作特殊消毒。

如被污染, 用去垢剂去污, 用次氯酸钠擦拭。

血压计及听诊器在病人离去后, 用消毒剂作一次性终末消毒。

2.5.3.7 病历一般不需处理。

2.5.3.8 终末消毒病人出院后及时将病房内的物品清理。

病人使用过的被单、床垫、枕头等可回收再利用的物品, 能高压消毒的先装入防水口袋, 外加一布袋, 标志有传染性, 经高压蒸汽消毒后再洗净。

不耐热的物品可用2%的戊二醛浸泡消毒或福尔马林气体消毒后再处理。

病房及墙面、桌椅、病床可用次氯酸钠(1: 10 稀释, 即有效氯约为5000mg/L)喷洒, 作用30min。

2.6 护理人员的自身防护因艾滋病是致命性传染病, 因此, 在护理艾滋病病人的过程中应注意自身的防护。

2.6.1 防护工具根据情况选择手套、隔离衣和防护眼镜等。

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和体液, 以及接触黏膜和不完整的皮肤, 都应戴手套。

当处理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有可能溅出时, 应戴口罩和防护眼镜。

必要是还需穿隔离衣和围裙。

2.6.2 手的防护所有皮肤的破损处都应用防水绷带包扎。

在每次接触病人后、接触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和污染物品后都要洗手, 即使当时戴着手套, 也应在流水下或用肥皂流水冲洗。

必要时应在洗手前用消毒剂浸泡。

2.6.3 防锐器刺伤接触艾滋病人的针头和其他锐器, 传播HIV的危险性很大, 因此对用过的针头及其他锐器, 处理时应十分小心, 以防引起损伤。

注射器和针头要使用一次性的, 而且用后针头不再套回针头帽内, 也不要拔掉针头, 应直接放入坚固、不能穿透的容器内焚化。

采血时要用安全的蝶形真空针具, 以降低直接接触血液的危险性。

3 结果与讨论27例患者病情得到缓解,CD4+细胞计数≥200 个/μl,住院时间为21~53d,好转出院。

2例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

无1 例出现严重并发症。

随着AIDS在临床上逐渐增多并向一般人群扩散,肺结核合并艾滋病患者逐渐增多。

两病合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加重了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的抑制和损害,感染更易出现,感染症状更重。

肺结核合并AIDS应严格掌握肺结核优先治疗和两病同时治疗的指征,在此基础上,综合加强饮食护理、药物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消毒隔离等护理手段,对肺结核合并AIDS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管理,最终使患者生存质量得以提高,同时有效遏制肺结核及HIV的传播和漫延。

参考文献[1] 刘群,齐欣,郭桂兰,等.艾滋病临床治疗与护理培训教材,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40.[2] 刘群,齐欣,郭桂兰,等.艾滋病临床治疗与护理培训教材,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1.[3] 刘群,齐欣,郭桂兰,等.艾滋病临床治疗与护理培训教材,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40.[4] 刘群,齐欣,郭桂兰,等.艾滋病临床治疗与护理培训教材,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202.[5] 干锦华,邹树芳,黄永利,等.糖尿病合并艾滋病的护理策略,泸州医学院学报,2009;32(1):1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