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结构与容量
锂电池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锂电池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锂电池是一种常见的电池类型,广泛应用于现代电子设备、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本文将从锂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锂电池的结构锂电池的主要结构包括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四个部分。
1. 正极锂电池的正极通常采用的是锂钴氧化物(LiCoO2)、锂镍钴铝氧化物(LiNiCoAlO2)等材料。
正极材料的主要作用是储存锂离子,同时在充放电过程中释放或接收电子。
2. 负极锂电池的负极通常采用的是石墨材料。
负极材料的主要作用是储存锂离子,同时在充放电过程中释放或接收电子。
3. 隔膜锂电池的隔膜通常采用的是聚合物材料。
隔膜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正负极直接接触,同时允许离子通过,以维持电路的连通性。
4. 电解液锂电池的电解液通常采用的是有机溶剂,如碳酸二甲酯、乙二醇甲醚等。
电解液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离子传输的介质,同时在充放电过程中接受或释放锂离子。
二、锂电池的工作原理锂电池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充电和放电两个过程。
1. 充电过程在锂电池充电时,正极材料中的锂离子会向负极材料移动,同时释放电子。
负极材料中的锂离子则会向电解液中移动,形成Li+离子。
在这个过程中,隔膜会阻止正负极直接接触,同时允许离子通过。
电解液中的有机溶剂会接受正极材料中释放出来的电子,以维持电路的连通性。
2. 放电过程在锂电池放电时,正极材料中的锂离子会向负极材料移动,并接受负极材料中释放出来的电子。
负极材料中的锂离子则会向电解液中移动,形成Li+离子。
在这个过程中,隔膜会阻止正负极直接接触,同时允许离子通过。
电解液中的有机溶剂会释放出电子,以维持电路的连通性。
三、锂电池的优缺点锂电池相比于传统的镍氢电池、镍镉电池等电池类型,具有以下优点:1. 高能量密度:锂电池的能量密度相对较高,可以提供更长的使用时间。
2. 长寿命:锂电池的循环寿命相对较长,可以重复充放电多次。
3. 环保:锂电池不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
锂离子电池简介
锂离子电池简介2017-021.锂离子电池原理充电的时候,在外加电场的影响下,正极材料LiCoO2中的锂元素脱离出来,变成带正电荷的锂离子(Li+),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从正极移动到负极,与负极的碳原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LiC6,于是从正极跑出来的锂离子就很“稳定”的嵌入到负极的石墨层状结构当中。
从正极跑出来转移到负极的锂离子越多,电池可以存储的能量就越多。
放电的时候刚好相反,内部电场转向,锂离子(Li+)从负极脱离出来,顺着电场的方向,又跑回到正极,重新变成钴酸锂分子(LiCoO2)。
从负极跑出来转移到正极的锂离子越多,这个电池可以释放的能量就越多。
在每一次充放电循环过程中,锂离子(Li+)充当了电能的搬运载体,周而复始的从正极→负极→正极来回的移动,与正、负极材料发生化学反应,将化学能和电能相互转换,实现了电荷的转移,这就是“锂离子电池”的基本原理。
由于电解质、隔离膜等都是电子的绝缘体,所以这个循环过程中,并没有电子在正负极之间的来回移动,它们只参与电极的化学反应。
2.锂离子电池构成锂离子电池内部需要包含几种基本材料:正极活性物质、负极活性物质、隔离膜、电解质。
正负极需要活性物质,是为了更容易参与化学反应,从而实现能量转换。
正负极材料不但要活泼,还需要具有非常稳定的结构,才能实现有序的、可控的化学反应。
一般选用锂的金属氧化物,如钴酸锂、钛酸锂、磷酸铁锂、锰酸锂、镍钴锰三元等材料。
负极通常选择石墨或其他碳材料做活性物质。
电解质是锂离子传导的介质,要求锂离子电导率要高,电子电导率要小(绝缘),化学稳定性要好,热稳定性要好,电位窗口要宽。
人们找到了由高纯度的有机溶剂、电解质锂盐、和必要的添加剂等原料,在一定条件下、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电解质。
有机溶剂有PC(碳酸丙烯酯),EC(碳酸乙烯酯),DMC(碳酸二甲酯),DEC (碳酸二乙酯),EMC(碳酸甲乙酯)等材料。
电解质锂盐有LiPF6,LiBF4等材料。
锂离子电池介绍
钴酸锂钴酸锂(LiCoO2)是二次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之一。
二次锂离子电池因其具有工作电压高、重量轻、比能量大、自放电低、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等优点而作为电源有广泛应用。
该项目以纳米四氧化三钴和碳酸锂为原料,经过混料、焙烧、研磨、二段焙烧、粉碎分级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
工艺路线短,产品质量稳定,无环境污染。
制备的材料外形为片状颗粒,分散良好,具有良好的可供锂离子脱嵌的层状结构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主要取决于正负极材料。
磷酸铁锂作为锂电池材料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事,国内开发出大容量磷酸铁锂电池是2005年7月。
其安全性能与循环寿命是其它材料所无法相比的,这些也正是动力电池最重要的技术指标。
1C充放循环寿命达2000次。
单节电池过充电压30V不燃烧,穿刺不爆炸。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做出大容量锂离子电池更易串联使用。
以满足电动车频繁充放电的需要。
具有无毒、无污染、安全性能好、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寿命长等优点,是新一代锂离子电池的理想正极材料,国内市场年需求12000吨以上。
锂离子电池简介锂离子电池(Li-ion Batteries)是锂电池发展而来。
所以在介绍Li-ion之前,先介绍锂电池。
举例来讲,以前照相机里用的扣式电池就属于锂电池。
锂电池的正极材料是二氧化锰或亚硫酰氯,负极是锂。
电池组装完成后电池即有电压,不需充电.这种电池也可能充电,但循环性能不好,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容易形成锂枝晶,造成电池内部短路,所以一般情况下这种电池是禁止充电的。
后来,日本索尼公司发明了以炭材料为负极,以含锂的化合物作正极,在充放电过程中,没有金属锂存在,只有锂离子,这就是锂离子电池。
当对电池进行充电时,电池的正极上有锂离子生成,生成的锂离子经过电解液运动到负极。
而作为负极的碳呈层状结构,它有很多微孔,达到负极的锂离子就嵌入到碳层的微孔中,嵌入的锂离子越多,充电容量越高。
同样,当对电池进行放电时(即我们使用电池的过程),嵌在负极碳层中的锂离子脱出,又运动回正极。
锂离子电池的主要组成
锂离子电池的主要组成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常见的充电电池,由锂离子和其他化学物质组成。
它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低自放电率等优点,在各种电子设备和交通工具中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锂离子电池的主要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锂离子电池的主要组成1. 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通常是由锂离子化合物组成的。
常见的正极材料有锰酸锂(LiMn2O4)、钴酸锂(LiCoO2)、磷酸铁锂(LiFePO4)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能够嵌入和脱嵌锂离子,实现电池的充放电过程。
2. 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通常是由碳材料组成的,如石墨。
石墨能够嵌入和脱嵌锂离子,提供电池充放电反应的反应物。
3. 电解液: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是连接正负极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是由有机溶剂和锂盐组成的。
有机溶剂常用的有碳酸酯类、醚类等,锂盐通常使用的是六氟磷酸锂(LiPF6)。
电解液的选择对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有重要影响。
4. 隔膜:锂离子电池的隔膜位于正负极之间,起到隔离正负极的作用,防止短路。
常用的隔膜材料有聚合物薄膜,如聚丙烯膜(PP)和聚乙烯膜(PE)等。
5. 外壳和连接件:锂离子电池的外壳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如铝合金。
外壳起到保护电池内部结构和固定电池的作用。
连接件用于连接电池的正负极和外部电路。
二、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正负极材料之间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来实现电池的充放电过程。
在充电过程中,外部电源施加正向电压,使得锂离子从正极材料脱嵌并通过电解液迁移到负极材料上嵌入。
在放电过程中,外部电源移除,锂离子从负极材料脱嵌并迁移到正极材料上嵌入。
电池的正负极材料通过电解液中的锂离子的迁移来实现电荷的传递。
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过程是可逆的,即电池可以多次充放电。
但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电池容量会逐渐下降,这是因为正负极材料的结构变化和电解液的降解等原因。
因此,锂离子电池的寿命也会受到循环次数的限制。
锂离子电池介绍
锂离子电池一、电池从1799年伏打发明了伏打电池(V olta cell)至今,化学电源已有200多年的发展历史。
1859年普兰特( Plante)发明的铅酸蓄电池,是世界上第一个可充电的电池;1895年琼格(hunger)发明了镍镉蓄电池。
由于镉的毒性和镍镉电池的记忆效应,被随之发展起来的镍氢电池(MH-Ni)部分取代。
在20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研究过多种不同的电池,但能够真正在生活中使用的电池只有一小部分。
随着人们对电池结构、制作工艺和电极材料等方面的改进,化学电源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新型电池推出换代从以前的几十年达到现在的十几年甚至几年一代的速度。
锂离子电池的研究始于1990年日本研制成出以石油焦为负极,以钻酸锂为正极的锂离子电池;同年日本Sony和加拿大Modi两大电池公司宣称将推出以碳为负极的锂离子电池,宣布了锂离子二次电池工业化的开始。
1.什么叫电池?电池即一种化学电源,它由两种不同成分的电化学活性电极分别组成正负极,两电极浸泡在能提供媒体传导作用的电解质中,当连接在某一外部载体上时,通过转换其内部的化学能来提供电能。
目前的电池通常分为两类:一次电池或原电池;二次电池或蓄电池。
前者基本上只能放电一次,放电结束后,不能再使用。
后者则是放电结束后,可以进行充电,然后又可以进行放电,反复使用多次。
2.一次电池与二次电池的区别?一次电池是指只能进行一次的完全放电的电池;二次电池则是可反复充放电循环使用,放电时通过化学反应可以产生电能,通以反向电流(充电)时则可使体系回复到原来状态,即将电能以化学能形式重新储存起来,电极体积和结构之间发生可逆变化。
一次电池的质量比容量和体积比容量均大于一般二次电池,但内阻远比二次电池大,因此负载能力较低。
一次电池价格便宜,使用过程轻松无须维护,寿命终了时输出能力不会陡然下降。
但是放电电压特性较软因其内阻相对较大,也导致其输出大电流的能力不及二次电池,用掉即扔却不环保,单只价廉常用却不及用蓄电池经济。
锂离子电池理论比容量计算办法
锂离子电池理论比容量计算办法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重要的储能设备,在现代社会中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电动汽车等领域。
其理论比容量计算办法是通过计算锂离子电池内部化学反应的电化学反应方程来确定的。
以下将详细介绍锂离子电池理论比容量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首先,要理解锂离子电池的原理。
锂离子电池是基于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迁移而工作的。
它由正极、负极、电解质和分离膜组成。
在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释放出来,并通过电解质和分离膜迁移到负极。
而在放电时,锂离子则从负极释放,并返回到正极。
基于以上原理,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计算锂离子电池的理论比容量:1.确定电极材料:首先需要确定正极和负极的电极材料。
通常正极材料为锂离子嵌入材料,例如钴酸锂(LiCoO2),负极材料为碳材料。
2.确定电化学反应方程:根据电极材料的特性,可以得到正负极的电化学反应方程。
例如,在以锂离子嵌入材料为正极的锂离子电池中,正极材料的化学反应方程可以表示为:LiCoO2↔Li++CoO2+e-。
同样地,负极材料的化学反应方程可以表示为:LiC6↔Li++6C+e-。
3.计算电极比容量:根据电化学反应方程以及电极中活性物质的质量,可以计算电极的比容量。
比容量表示单位质量的电极材料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嵌入或释放的锂离子数量。
4.计算电池理论比容量:根据正负极的比容量以及电池设计中正负极的比例,可以计算出整个电池的理论比容量。
一般来说,锂离子电池的理论比容量约为150mAh/g。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仅为计算锂离子电池理论比容量的基本步骤,实际情况中还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电解质的性质、电极结构、电池尺寸等。
此外,锂离子电池的实际比容量通常会受到电池循环次数、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实际比容量往往会比理论值略低。
综上所述,锂离子电池的理论比容量计算是通过计算电化学反应方程、电极材料的比容量,并结合电池设计的参数来确定的。
这一计算方法可以为锂离子电池的设计和性能评估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可重复充放电的二次电池,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如下:
一、结构:
1.正极:主要成分为锂化合物,如钴酸锂、镍钴锰酸锂等,同时还有导电剂和粘结剂。
这些材料共同作用,使正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机械强度。
2.负极:主要成分为石墨或近似石墨结构的碳材料,同时还有导电剂和粘结剂。
3.隔膜:一种经特殊成型的高分子薄膜,薄膜有微孔结构,允许锂离子自由通过,而电子不能通过。
4.电解液:溶解有六氟磷酸锂的碳酸酯类溶剂,聚合物的则使用凝胶状电解液。
5.电池外壳:分为钢壳(方型很少使用)、铝壳、镀镍铁壳(圆柱电池使用)、铝塑膜(软包装)等,还有电池的盖帽,也是电池的正负极引出端。
二、工作原理:
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从正极通过电解液和隔膜向负极迁移;而在放电过程中,锂离子从负极通过电解液和隔膜向正极迁移。
这个过程会伴随着电子的流动以维持电荷平衡。
充电时,正极上的电子经外部电路、负极、隔膜和电解液流回到正极,维持电荷平衡。
放电时,电子则从负极经外部电路、正极和隔膜回到负极,维持电荷平衡。
在锂离子电池中,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迁移实现了电能与化学能的相互转换。
当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迁移时,它会与电解液中的其他离子相互作用,使得整个电池系统达到动态平衡状态。
锂离子电池介绍
3 锂离子电池产业链
中国锂离子电池产量:
3 锂离子电池产业链
2016年动力电池市场份额:
3 锂离子电池产业链
• 五、航天军工电源 • 1.大型舰船类动力电源(航线、战船、大型邮轮、货轮等) • 2.航空飞行器所用动力电源(大型民航客机、商务飞机、直升机、战斗机 等飞行器具所用动力电源) • 3.航天载具动力电源系统(航天飞机、卫星、火箭、导弹等) • 4.军用装甲车,民用大型挖掘器械所用动力电源(坦克、装甲车、军用大 型装甲车辆、民用大型挖掘器械、大型吊车等)
汇报完毕 感谢您的聆听
报告人:肖益帆
2 锂离子电池性能指标
充电效率和放电效率: 充电效率是指电池在充电过程中所消耗的电能转化成电池所能储存的化学能程度的量度。主要受电
池工艺、配方及电池的工作环境温度影响,一般环境温度越高,则充电效率越低。 放电效率是指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放电至终点电压所放出的实际电量与电池的额定容量之比,主要
受放电倍率,环境温度,内阻等因素影响,一般情况下,放电倍率越高,则放电效率越低。温度越低, 放电效率越低。 自放电率:
分散剂(如NMP)、极耳、铝塑膜等。 • 电池成本分布如右图:
主要企业有:中信国安、宁波容百锂电 (金和锂电)、杉杉股份、江苏国泰、 贝特瑞、当升科技、天齐锂业、湖南中 科星城石墨、湖南中锂、新乡中科、星 原材质、惠强、新宙邦、天赐、国泰华 荣、北化所、香河昆仑、湖北中一等。
3 锂离子电池产业链
2014-2018年中国锂电正极材料产量及预测(单位:万吨)
锂离子电池的基本知识
锂离子电池的基本知识一般而言,电池有三部分构成:1.锂离子电芯2.保护电路(pcm)3.外壳即胶壳锂离子电芯是一种新型的电池能源,它不含金属锂,在充放电过程中,只有锂离子在正负极间往来运动,电极和电解质不参与反应。
锂离子电芯的能量容量密度可以达到300wh,重量容量密度可以达到125wh。
一、电芯原理锂离子电芯的反应机理是随着充放电的进行,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嵌入脱出,往返穿梭电芯内部而没有金属锂的存在,因此锂离子电芯更加安全稳定。
其反应示意图及基本反应式如下所示:二、电芯的构造锂电池的负极材料是锂金属,正极材料是碳材。
习惯上称为锂电池。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是氧化钴锂,负极材料是碳材。
为了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锂电池,称之为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的主要构成:(1)电池盖(2)正极----活性物质为氧化钴锂(钴酸锂)(3)隔膜----一种特殊的複合膜(4)负极----活性物质为碳(5)有机电解液(6)电池壳电芯的正极是licoo2加导电剂和粘合剂,涂在铝箔上形成正极板,负极是层状石墨加导电剂及粘合剂涂在铜箔基带上,目前比较先进的负极层状石墨颗粒已採用奈米碳。
根据上述的反应机理,正极採用licoo2、linio2、limn2o2,其中licoo2本是一种层结构很稳定的晶型,但当从licoo2拿走xli后,其结构可能发生变化,但是否发生变化取决于x的大小。
通过研究发现当x>时li1-xcoo2的结构表现为极其不稳定,会发生晶型瘫塌,其外部表现为电芯的压倒终结。
所以电芯在使用过程中应通过限制充电电压来控制li1-xcoo2中的x值,一般充电电压不大于那幺x小于,这时li1-xcoo2的晶型仍是稳定的。
负极c6其本身有自己的特点,当第一次化成后,正极licoo2中的li被充到负极c6中,当放电时li回到正极licoo2中,但化成之后必须有一部分li留在负极c6中,心以保证下次充放电li的正常嵌入,否则电芯的压倒很短,为了保证有一部分li留在负极c6中,一般通过限制放电下限电压来实现。
锂离子电池理论比容量计算方法
锂离子电池理论比容量计算方法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锂离子电池的基本构成。
锂离子电池一般由负极、正极和电解质组成。
负极材料主要有石墨、石墨化硅等;正极材料主要有锂镍酸锰、锂铁磷酸铁锂等;电解质常用有聚合物电解质、无机盐电解质等。
其次,比容量的计算需要考虑负极和正极材料的储锂容量。
储锂容量是指材料中能够储存锂离子的最大容量。
通常以每克材料能储存的锂离子数量来表示。
负极材料的储锂容量通常以mAh/g(毫安时/克)为单位表示,正极材料的储锂容量通常以mAh/g或mAh/cm3(毫安时/克或毫安时/立方厘米)为单位表示。
然后,计算方法可以分为理论计算方法和实验测定方法。
理论计算方法主要是通过材料的结构及其储锂机制进行计算,常用的方法有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和一维核壳模型计算等。
理论计算方法需要考虑材料的晶体结构、晶格参数、电子结构以及离子扩散等因素,通过计算得到材料的储锂容量,从而得到比容量。
实验测定方法则是通过电池测试平台进行实验测试,通常是通过充放电循环测试来测定电池的电量和电压变化,从而得到比容量。
最后,除了考虑储锂容量,计算比容量还需要考虑电极材料的密度以及电池重量。
电池重量可以通过电池的称重得到,而电极材料的密度可以通过实验测定或文献查询得到。
综上所述,锂离子电池的比容量计算方法可以通过理论计算方法和实验测定方法来进行。
理论计算方法主要基于材料的晶体结构、晶格参数、电子结构以及离子扩散等因素进行计算,而实验测定方法则是通过电池测试平台进行实验测试来获得比容量。
需要考虑负极和正极材料的储锂容量、电极材料的密度以及电池重量等因素。
锂离子电池基本结构
锂离子电池基本结构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常见的高能量密度电池,其优点在于体积小、
重量轻、使用寿命长、环保等方面。
锂离子电池的基本结构包括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四个部分。
正极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材料通常采用氧化物,如
钴酸锂、三氧化钴等。
正极内的锂离子在充电时会被释放出来,在放
电时则会重新回到正极。
正极的性能直接影响电池的容量和使用寿命。
负极是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选用石墨材料,可以使锂离
子在充放电过程中稳定地往返传输。
负极与正极之间通过电解液相互
连接,达到离子传输的目的。
电解液是锂离子电池中的液体介质,通常采用有机电解质,如丙
烷二腈、碳酸盐等。
电解液的主要作用是将正负极之间的电荷和离子
传递,同时保持电解液的稳定性以确保长期使用。
最后是隔膜,隔膜通常是一种薄膜材料,通过它可以保证正负极
之间的分离,防止短路和损耗。
以上就是锂离子电池的基本结构,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的电池厂
商采用不同的材料和生产工艺,因此每种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有所不同。
在使用锂离子电池时,需要注意保持电池的充电状态,在存储时也要
注意避免高温等环境对电池的影响,这样才能保证电池的最佳性能和
使用寿命。
锂离子电池的储能机理
锂离子电池的储能机理锂离子电池储能机理一、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建构1.定义:锂离子电池(Lithium-Ion Battery,简称Li-Ion)是一种可重复充电的电池,由一个或多个正负极和电解液以及一个独立的电解质组成,其中,正极中有一个离子可入/出锂,而它就被称之为锂离子电池。
2.结构形式:锂离子电池主要分为三类结构:普通单元结构、空心粒子结构和复合材料结构。
3.功能原理:锂离子电池的储能原理是:离子流在电解质之间来回移动,当电池充电时,锂离子在负极材料(负极电极材料)中存储着电能,然后离子再回到正极(正极材料)中,并给正极供电,完成充电;而在电池放电的过程中,正极材料释放电能,锂离子通过电解质回到负极(负极材料),形成充放电环路。
二、锂离子电池的特点1.储存能量: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电动能量及密度,可以做到短期内瞬间供电和持续时间的高输出功率;2.环保性:锂离子电池可以实现多次循环充放电,不含汞等有害物质,污染小,不易发热,安全性高;3.体积小:尽管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体积也比传统石油电池更小、更轻。
三、锂离子电池的优点1.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是当今应用最广泛的电池类型。
它们具有超高的电动能量密度,可以不减少电池体积就实现较大容量;2.环保性:其不含有害物质,没有汞,更节能,污染小;3.可靠性:锂离子电池的可靠性高,具有良好的耐衰减性能,安全可靠,不易发热,可以做到短期内瞬间供电和持续时间的高输出功率;4.低成本:可以从制造和使用的角度看,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成本相对较低,因此较大量地应用在日常电子产品上,更能提高电子类产品的性价比。
四、锂离子电池应用场景1.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锂离子电池可用来替换当前常用的镍氢电池,因为它具有更高的电动能量及密度,更小的体积,以及更长的放电时间;2.无人机:与其它类型电池相比,无人机使用的锂离子电池更省空间,可以实现持久时间的飞行;3.新能源汽车:在新能源汽车中,由锂离子电池负责储存能量驱动;4.防爆工具:锂离子电池具有防爆性能,长期使用也不会发热,比传统锂电池更安全,因此适用于一些特殊的工具,如安全带爆破器等。
锂电池各个体系性能参数
钴酸锂1.钴酸锂的概述1992年SONY公司商品化锂电池问世,由于其具有工作电压高、能流密度高、循环压寿命长、自放电低、无污染、安全性能好等独特的优势,现已广泛用作移动电话、便携式计算机、摄像机、照相机等的电源。
并已在航天、航海、人造卫星、小型医疗仪及军用通讯设备中逐步发展成为主流应用的能源电池。
Sony公司推出的第一块锂电池中,正极材料是钴酸锂,负极材料为碳。
其中,决定电池的可充电最大容量及开路电压的主要是正极材料。
因此我国现有的生产正极材料公司,产品几乎全部是钴酸锂。
与钴酸锂同属4伏正极材料的候选体系有镍酸锂和锰酸锂两大系列,这两个系列材料在性能上各有长短,锰酸锂在原料价格上优势明显。
但在容量和循环寿命上存在不足。
钴酸锂的实际使用比容量为130mAh/g,循环次数可达到300至500次以上:而锰酸锂的实际比容量在100mAh/g左右,循环次数为100至200次。
另外,磷酸铁锂电池有安全性高。
稳定性好、环保和价格便宜优势,但是导电性较差,而且振实密度较低。
因此其在小型电池应用上没有优势。
国内钴酸锂市场需求变化呈现典型的中国市场特征,历史较短,但发展较快,多数企业在很短时间进入,但生产企业规模不大,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档。
2002年,国内钴酸锂材料市场需求量为2400吨,大多数产品依靠进口,但随着国内主要生产企业的投产,产能和需求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2006年需求量达到6500吨,2008年需求量接近9000吨。
2001年全球主要生产高性能钴酸锂、氧化钴材料的生产企业是比利时Umicore 公司,美国OMG和FMC公司,日本的SEIMEI和日本化学公司等国外企业。
另外台湾地区的台湾锂科科技公司也是重要的生产企业。
而国内的生产企业为北京当升科技、湖南瑞翔、中信国安盟固利、北大先行和西安荣华等。
这些生产企业有些是从科研机构孵化而来,有些是具有上有资源优势的企业。
2.钴酸锂的材料构成LiCoO2在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中基本上选用层状结构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的液相合成工艺,它采用聚乙烯醇(PVA)或聚乙二醇(PEG)水溶液为溶剂,锂盐、钴盐分别溶解在PVA或PEG水溶液中,混合后的溶液经过加热,浓缩形成凝胶,生成的凝胶体再进行加热分解,然后在高温下煅烧,将烧成的粉体碾磨、过筛即得到钴酸锂粉。
磷酸铁锂正极克容量
磷酸铁锂正极克容量磷酸铁锂正极克容量是指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能够储存和释放的锂离子数量。
正极克容量是评估电池性能的重要指标,了解正极克容量对于电池的设计和应用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一步步回答关于磷酸铁锂正极克容量的问题。
第一步:了解磷酸铁锂电池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磷酸铁锂电池是一种锂离子电池,由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组成。
其中,正极是由磷酸铁锂材料构成,负极通常是由碳材料构成。
电池工作时,锂离子从正极向负极迁移,通过外部电路完成电流的传输。
第二步:了解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结构和特点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主要成分是磷酸铁锂(LiFePO4),它具有四方晶系的结构。
这种结构使得磷酸铁锂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不易发生结构变化和热失控的情况。
同时,磷酸铁锂的电化学性能也很好,具有较高的放电平台电位和较高的克容量。
第三步:探讨影响磷酸铁锂正极克容量的因素磷酸铁锂正极克容量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包括磷酸铁锂的比表面积、晶体结构、晶体尺寸、导电性能等因素。
比表面积越大,正极材料能够储存和释放的锂离子数量就越多;晶体结构的稳定性和晶体尺寸对于提高正极克容量也很重要;导电性能决定了正极材料中锂离子的迁移速率。
第四步:介绍提高磷酸铁锂正极克容量的方法为了提高磷酸铁锂正极克容量,人们采取了多种方法。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控制磷酸铁锂的晶体尺寸来提高其比表面积。
较小的颗粒尺寸使得正极材料的比表面积增加,从而增加可储存和释放锂离子的数量。
此外,通过改变磷酸铁锂的晶体结构,如引入掺杂物或进行表面修饰等方式,也可以提高其正极克容量。
第五步:应用和未来发展磷酸铁锂电池由于其高容量、良好的安全性和较低的成本而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磷酸铁锂电池主要用于电动工具、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
然而,磷酸铁锂电池的容量仍然相对较低,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磷酸铁锂电池材料的改进,相信磷酸铁锂电池的正极克容量将会不断提升,为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锂离子电池主要性能指标、主要分类及电池容量衰减的原因
锂离⼦电池主要性能指标、主要分类及电池容量衰减的原因锂离⼦电池是⼀种⼆次电池(充电电池),它⾸要依靠Li+ 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和脱嵌来作业。
在充放电进程中,Li+ 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况;放电时则相反。
锂离⼦电池⾃商业化以来,被⼴泛应⽤于便携式的电⼦产品中,如笔记本电脑,⼿机、数码相机等,可是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益严重,轿车敞开了从燃油到电动化的浪潮,锂离⼦电池是其动⼒的重要选择之⼀。
下⾯贤集⽹⼩编来为我们介绍更多关于锂离⼦电池的知识,包含:锂离⼦电池⾸要功能指标、⾸要分类、锂离⼦电池容量衰减的原因!⼀同来看看吧!锂离⼦电池⾸要功能指标1、电池的容量电池的容量有额外容量和实践容量之分。
电池的额外容量是指电池在环境温度为20℃±5℃条件下,以5h率放电⾄停⽌电压时所应提供的电量,⽤C5表明。
电池的实践容量是指电池在必定的放电条件下所放出的实践电量,⾸要受放电倍率和温度的影响(故严厉来讲,电池容量应指明充放电条件)。
容量单位:mAh、Ah(1Ah=1000mAh)。
2、电池内阻电池内阻是指电池在作业时,电流流过电池内部所遭到的阻⼒。
有欧姆内阻与极化内阻两部分组成。
电池内阻值⼤,会导致电池放电作业电压下降,放电时刻缩短。
内阻巨细⾸要受电池的资料、制造⼯艺、电池结构等要素的影响。
电池内阻是衡量电池功能的⼀个重要参数。
3、电压开路电压是指电池在⾮作业状况下即电路中⽆电流流过期,电池正负极之间的电势差。
⼀般状况下,锂离⼦电池充满电后开路电压为4.1—4.2V左右,放电后开路电压为3.0V左右。
经过对电池的开路电压的检测,能够判断电池的荷电状况。
作业电压⼜称端电压,是指电池在作业状况下即电路中有电流流过期电池正负极之间的电势差。
在电池放电作业状况下,当电流流过电池内部时,不需克服电池的内阻所构成阻⼒,故作业电压总是低于开路电压,充电时则与之相反。
锂离子电池基本结构
3、锂离子电池结构——隔膜
材质:单层PE(聚乙烯) 或三层复合PP(聚丙烯)+PE + PP
厚度:单层一般为16~20µm 三层一般为20~25µm
7
4、锂离子电池结构——电解液
组成:
锂盐(LiPF6 浓度1mol/L)+ 有机溶剂(PC:EC:DMC=1:1:1)
性质:
无色透明液体,具有较强吸湿性。
应用:
只能在干燥环境下使用(如真空 干燥的手套箱,环境水分小于20ppm)。
8
二、锂离子电池对正、负极材料的要求
(1) 具有稳定的层状或隧道的晶体结构 (2) 具有较高的比容量 (3) 有平稳的电压平台 (4) 正、负极材料具有高的电位差 (5) 具有较高的离子和电子扩散系数 (6) 环境友好
9
三、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现状
解决途径:采用溶胶-凝胶法、掺杂、包覆 -----稳定结构,提高循环性能
12
3 LiMn2O4正极材料
具有尖晶石结构,理论比容量148 mAh/g,实际比容量 120 mAh/g。
制约其商品化的瓶颈:高温性能差,容量衰减快。 ------充放电过程中,尖晶石结构发生变化
解决途径:掺杂、包覆、采用LiBOB代替LiPF6
尖晶石结构材料LiMn2O4
16
Mn2O4构成的尖晶石基本框架
17
动力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
18
19
Li-ion Battery
第四章 锂离子电池基本结构
1
一、锂离子电池的组成
正极 LiCoO2 、 LiNiO2 、 LiMn2O4 等
电池组成
负极 人造石墨系列、天然石墨系列、 焦炭系列等
电解质 有机溶剂电解质(液态) 聚合物电解质(固态、凝胶)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和结构特点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以锂离子承载电荷的二次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轻质、尺寸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其组成和结构特点如下。
1.正极材料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其性能和稳定性能。
目前常见的正极材料有锂铁磷酸、锂钴酸、锂镍酸等。
锂铁磷酸正极材料具有优异的安全性能和高温性能,但容量较低,适用于高安全性要求的场合;锂钴酸正极材料具有高容量和能量密度,适用于轻量化、高能量密度的场合,但其安全性能较差;锂镍酸正极材料则具有高容量、高能量密度、高倍率放电等优点,适用于需求高效能的场合。
2.负极材料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另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常见材料有石墨、硅、硅碳等。
其中,石墨是最常见的负极材料,具有稳定性好、价格低廉等特点,但其容量有限,不能满足高容量需求。
硅是一种潜在的高容量负极材料,但其容量膨胀率较大,会导致负极材料的脱落或损坏,影响电池的寿命和安全性。
3.隔膜隔膜是隔开正、负极之间的材料,其主要作用是防止正、负极相互短路,同时允许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传输。
常用的隔膜材料有聚乙烯、聚丙烯、聚酰亚胺等。
4.电解质电解质是锂离子电池中的另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维持电池内部的电荷平衡,同时促进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传输。
不同组成的电解质会对电池的性能有不同的影响。
目前常用的电解质有有机电解液和固态电解质。
有机电解液通常具有高导电性、低粘度、易于制备等优点,但其安全性较差,易受外界条件影响;固态电解质则具有高安全性、抗击穿能力强等特点,但其导电性较差。
5.电池包装电池包装用于保护电池内部的组件,并提供外部电极,便于电池与外界连接。
通常使用金属、塑料等材料进行包装,其中,铝塑或聚酰亚胺包装具有优异的防水、防潮、耐高温、隔热等特性。
总体来说,锂离子电池具有优异的能量密度、长寿命、快速充电等特点,是一种广泛应用的二次电池。
不同材料的选择与组合可以调整电池的电化学特性,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常见的二次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轻量化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电动汽车等领域。
其结构主要由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四部分组成。
一、正极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通常采用的是金属氧化物,如三元材料(LiCoO2)、钴酸锂(LiNiCoO2)、磷酸铁锂(LiFePO4)等。
正极材料的选择主要考虑其比容量、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
正极材料通过特定工艺制成薄片或粉末,并涂覆在集流体上。
集流体通常采用铝箔或铜箔,以提供导电性和机械支撑。
二、负极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通常采用石墨或硅基复合材料。
其中石墨是最常见的负极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较好的循环寿命。
负极材料也需要通过特定工艺制成薄片或粉末,并涂覆在集流体上。
与正极不同的是,负极材料需要在制备过程中进行预处理,以提高其吸附锂离子的能力。
三、电解液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通常采用有机溶剂,如碳酸酯、磷酸酯等。
电解液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离子传输的通道,同时也具有冷却和防止短路等作用。
另外,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还需要在电解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添加剂。
例如,聚丙烯膜可以防止正负极之间发生直接接触;磷酸盐可以增加电池的耐高温性能。
四、隔膜锂离子电池中的隔膜通常采用聚丙烯或其他合成材料。
隔膜主要起到隔开正负极和保护电解液的作用。
隔膜需要具备良好的导电性和透气性,并且能够抵御化学反应和机械损伤等因素。
此外,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在隔膜中也会添加一定量的阻燃剂。
综上所述,锂离子电池的结构主要由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四部分组成。
这些部分需要通过特定工艺制备,并在装配过程中进行严格的控制,以确保电池具有稳定的性能和较高的安全性能。
锂离子电池命名
锂离子电池命名
锂离子电池命名是指对锂离子电池的命名方式和规范。
根据国际标准,锂离子电池的命名方法为“电池类型-电池结构-电池容量”。
其中,电池类型指的是电池的化学组成,例如锂铁磷酸电池为LiFePO4电池;电池结构指的是电池的外形和内部结构,例如圆柱形电池为18650电池;电池容量指的是电池的储存能量,以毫安时(mAh)为单位进行表示,例如电池容量为3000mAh的18650电池。
在市场上,锂离子电池的命名还会加上其他的描述,例如电池的品牌、生产厂家、适用设备、保修期限等等。
因此,在购买锂离子电池时,需要仔细了解电池的命名规范和各项参数,以确保选购到符合自己需求的电池产品。
- 1 -。
锂离子电池结构
锂离子电池结构
锂离子电池作为新兴的可充电储能器件,拥有其独特的优势,在现在的工业应
用中被大量使用。
它的结构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部分: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电解液。
正极材料是定义电池电力性能的关键部分。
一般而言,正极材料经常采用锂锰
氧化物(LiMn2O4),铬钼酸锂(LiNiCoMn),铁锂氧化物(LiFePO4)或碳包覆
的尼古丁的正极材料,它们具有高热稳定性,低放电压,低充放电温度和良好的安全性,可满足多种应用需求。
负极材料对于锂离子电池来说也非常重要,通常采用石墨或碳基复合材料作为
负极材料,具有高比容量,低比质量,可见,负极材料对于提升整体电池安全性、效率和容量都有重要作用。
锂离子电池还采用电解液作为充电媒介,它是锂离子电池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以盐酸(H2SO4)和锂氢盐(LiPF6)为主要成分,可以在正极和负极发生交换,从而将能量存储在电池内部。
因此,电解液不仅有助于电池电压的稳定,而且也提供了所需的充电和放电环境。
综上所述,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电解液,它们共同起
作用,保证了锂离子电池的优势,从而在更多的应用中受到青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