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的定义与研究方法(ppt 47页)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例如:经理人熟悉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成 为代理人
• 信息不知情者成为委托人(Principal)
• 例如:企业的投资人(股东)由于缺乏 对企业经营管理实际状况的信息,于是 成为委托人
• 注意:信息经济学所指的委托代理关系 不限于投资者和经营者之间,泛指所有 存在信息非对称的双方
• 两种不同的信息非对称情形:
• 事前(ex ante)的信息非对称 • 投资人在雇佣经理人之前并不了解
申请人的实际能力(签约前) • 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
• 事后(ex post)的信息非对称
• 受雇的经理人是否为投资人的利益 努力工作(签约后)
• 道德风险(Moral Hazard)
• “逆向选择”的危害 • “旧车市场的消失”(Akerlof,
• 享受权力和承担风险的对应
• 产权的内涵:
• 剩余索取权(Residual Claim)(对 企业收入在扣除固定的合约支付后余额 的要求权)
• 承担风险
• 剩余控制权(Residual Right of Control)(在(不完全)合约中没用 特殊规定的活动的决策权)
• 享受权力Baidu Nhomakorabea
(二) 公司治理问题的提出
Contract ) • 合约不完全的原因 • 有界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 • 签订完备的合约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
• 合约不完全的可能危害
• 进行专用性投资的一方会受到另一方 “敲竹杠”的机会主义行为(投资完成 后可能面临另一方不按合约最初商定的 支付进行补偿)
• (理性预期到事后可能发生的敲竹杠行 为)事前进行专用性投资的激励不足
《高级公司金融》专题: 公司治理理论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郑志刚
第一讲 导论:
现代企业理论对企业的认 识和公司治理问题的提出
主要内容
• 预备知识:现代企业理论对企业的 基本认识
• 公司治理问题的提出 • 代理成本及其表现形式 • 公司治理的定义 • 公司治理的研究方法
(一)现代企业理论对企业的基本认识
• 解决途径:建立在可证实(Verifiable) 变量上的激励合约设计
• 努力-绩效-工资
• “委托代理理论” • “信息经济学” • “激励理论” • “(激励)机制设计理论” • 完全合约理论(区别于以下即将讨论的
不完全合约理论) • Spence,Mirrlees,Holmstrom等
• 现代企业理论对企业的基本认识之二 • 合约不完全(Incomplete
• 假设的放松:股东利益与企业价值一致
• 相同的目的:公司治理是为了更好地实现 (外部)融资目的
• 公司治理是标准的“金融”问题
• “最近的丑闻(Enron,WorldCom等) 表明,即使在最先进的市场经济里,在 改善公司治理方面依然大有可为” (Rajan和Zingales,2004)
1970) • “保险市场的消失”(Rothschild
and Stiglitz,1976) • 解决途径 • 信号传递(Signaling) • 信息甄别(Signal Screening)
• “道德风险”的危害
• 偷懒(Shirk)
• 可观察但不可证实
• 投资人无法区分经营业绩的下降是由于 由于外部环境的可观恶劣,还是由于经 理人的主观不努力
• 公司制(corporation)企业与现代企业 制度
• 公司制企业:以公司的形式组织企业 • 不同于私人业主制(sole
proprietorship)和合伙制 (partnership):经营者受投资者委托 以代理人身份管理公司
• 公司制企业出现的优点之一:
• 突破个人财富对大规模投资的限制
• “公司制企业是解决筹集大量资金的一 种标准方式”(Ross等)
• 现代企业理论对企业的基本认识之一 • 企业的合约观 • 一系列合约的组合(A Nexus of
Contracts) • 委托代理链条
投资人
经理人
雇员
供货商
• 信息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把信息非对 称双方所具有的关系描述为“委托代理关 系”
• 信息知情者(Informed)成为代理人 (Agent)
• 投资者和经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
• 理性的投资人如果预期到投资无法收回, 将拒绝投入资金
• 现代公司无法实现(外部)融资的目的
• 依靠自有资金的积累,社会的进步将十分 有限
• 现代公司制度运行的基础
• 一定意义上,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前提
• Remark:
• 《公司治理》是《公司金融》学科分支的 原因
• 公司制企业出现的缺点:公司治理 问题
• 问题最早的提出可追溯到亚当.斯密
• “作为其他人所有的资金的经营者, 不要期望他会像自己所有的资金一 样获得精心照顾”(Adam Smith, 1776)
• Berle and Means(1932)在现代公 司制度的背景下把Adam Smith所观 察到的现象概括为“所有权与控制权 的分离”(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
• 几个例子
• 建立在煤矿附近的“坑口电站” • 垄断企业所雇佣的具有某种特殊
技术(人力资本)的工人
• 合约不完全的解决途径:产权安排 (Grossman and Hart,1986, Hart and Moore,1990等)
• 产权安排的一般原则
• 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对应 (Matching)
• 预备知识 • “如何认识我们身边的企业?” • 新古典经济学: • 企业:“生产函数”、“利润最大化
的黑箱” • 新古典经济学没有企业理论
• 作为公司治理研究的理论基础的现代企 业理论
• Coase(1937)开创了现代企业理论的 先河
• 企业存在的原因(企业和市场的边界)
• 企业的组织方式
• 企业内部成员的激励方式等
• “如果仅仅依靠资本积累去修建铁路, 恐怕到今天世界上仍然没有;但依靠资 本积聚,很快便实现了”(马克思)
• 公司制企业出现的优点之二:
• 职业经理层的出现和专业化分工加深
• “这样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促进了 企业与经营者之间的匹配,提高了经营 效率;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经理层与股 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可能影响经营效率” Rajan和Zingales(2004)
• 信息不知情者成为委托人(Principal)
• 例如:企业的投资人(股东)由于缺乏 对企业经营管理实际状况的信息,于是 成为委托人
• 注意:信息经济学所指的委托代理关系 不限于投资者和经营者之间,泛指所有 存在信息非对称的双方
• 两种不同的信息非对称情形:
• 事前(ex ante)的信息非对称 • 投资人在雇佣经理人之前并不了解
申请人的实际能力(签约前) • 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
• 事后(ex post)的信息非对称
• 受雇的经理人是否为投资人的利益 努力工作(签约后)
• 道德风险(Moral Hazard)
• “逆向选择”的危害 • “旧车市场的消失”(Akerlof,
• 享受权力和承担风险的对应
• 产权的内涵:
• 剩余索取权(Residual Claim)(对 企业收入在扣除固定的合约支付后余额 的要求权)
• 承担风险
• 剩余控制权(Residual Right of Control)(在(不完全)合约中没用 特殊规定的活动的决策权)
• 享受权力Baidu Nhomakorabea
(二) 公司治理问题的提出
Contract ) • 合约不完全的原因 • 有界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 • 签订完备的合约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
• 合约不完全的可能危害
• 进行专用性投资的一方会受到另一方 “敲竹杠”的机会主义行为(投资完成 后可能面临另一方不按合约最初商定的 支付进行补偿)
• (理性预期到事后可能发生的敲竹杠行 为)事前进行专用性投资的激励不足
《高级公司金融》专题: 公司治理理论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郑志刚
第一讲 导论:
现代企业理论对企业的认 识和公司治理问题的提出
主要内容
• 预备知识:现代企业理论对企业的 基本认识
• 公司治理问题的提出 • 代理成本及其表现形式 • 公司治理的定义 • 公司治理的研究方法
(一)现代企业理论对企业的基本认识
• 解决途径:建立在可证实(Verifiable) 变量上的激励合约设计
• 努力-绩效-工资
• “委托代理理论” • “信息经济学” • “激励理论” • “(激励)机制设计理论” • 完全合约理论(区别于以下即将讨论的
不完全合约理论) • Spence,Mirrlees,Holmstrom等
• 现代企业理论对企业的基本认识之二 • 合约不完全(Incomplete
• 假设的放松:股东利益与企业价值一致
• 相同的目的:公司治理是为了更好地实现 (外部)融资目的
• 公司治理是标准的“金融”问题
• “最近的丑闻(Enron,WorldCom等) 表明,即使在最先进的市场经济里,在 改善公司治理方面依然大有可为” (Rajan和Zingales,2004)
1970) • “保险市场的消失”(Rothschild
and Stiglitz,1976) • 解决途径 • 信号传递(Signaling) • 信息甄别(Signal Screening)
• “道德风险”的危害
• 偷懒(Shirk)
• 可观察但不可证实
• 投资人无法区分经营业绩的下降是由于 由于外部环境的可观恶劣,还是由于经 理人的主观不努力
• 公司制(corporation)企业与现代企业 制度
• 公司制企业:以公司的形式组织企业 • 不同于私人业主制(sole
proprietorship)和合伙制 (partnership):经营者受投资者委托 以代理人身份管理公司
• 公司制企业出现的优点之一:
• 突破个人财富对大规模投资的限制
• “公司制企业是解决筹集大量资金的一 种标准方式”(Ross等)
• 现代企业理论对企业的基本认识之一 • 企业的合约观 • 一系列合约的组合(A Nexus of
Contracts) • 委托代理链条
投资人
经理人
雇员
供货商
• 信息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把信息非对 称双方所具有的关系描述为“委托代理关 系”
• 信息知情者(Informed)成为代理人 (Agent)
• 投资者和经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
• 理性的投资人如果预期到投资无法收回, 将拒绝投入资金
• 现代公司无法实现(外部)融资的目的
• 依靠自有资金的积累,社会的进步将十分 有限
• 现代公司制度运行的基础
• 一定意义上,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前提
• Remark:
• 《公司治理》是《公司金融》学科分支的 原因
• 公司制企业出现的缺点:公司治理 问题
• 问题最早的提出可追溯到亚当.斯密
• “作为其他人所有的资金的经营者, 不要期望他会像自己所有的资金一 样获得精心照顾”(Adam Smith, 1776)
• Berle and Means(1932)在现代公 司制度的背景下把Adam Smith所观 察到的现象概括为“所有权与控制权 的分离”(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
• 几个例子
• 建立在煤矿附近的“坑口电站” • 垄断企业所雇佣的具有某种特殊
技术(人力资本)的工人
• 合约不完全的解决途径:产权安排 (Grossman and Hart,1986, Hart and Moore,1990等)
• 产权安排的一般原则
• 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对应 (Matching)
• 预备知识 • “如何认识我们身边的企业?” • 新古典经济学: • 企业:“生产函数”、“利润最大化
的黑箱” • 新古典经济学没有企业理论
• 作为公司治理研究的理论基础的现代企 业理论
• Coase(1937)开创了现代企业理论的 先河
• 企业存在的原因(企业和市场的边界)
• 企业的组织方式
• 企业内部成员的激励方式等
• “如果仅仅依靠资本积累去修建铁路, 恐怕到今天世界上仍然没有;但依靠资 本积聚,很快便实现了”(马克思)
• 公司制企业出现的优点之二:
• 职业经理层的出现和专业化分工加深
• “这样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促进了 企业与经营者之间的匹配,提高了经营 效率;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经理层与股 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可能影响经营效率” Rajan和Zingales(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