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

合集下载

血栓与止血的基础理论讲解

血栓与止血的基础理论讲解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
血栓与止血的基础理论
Basic theory of thrombus and hemostasia
周有利 郧阳医学院检验系
【学习目的和要求】
1.掌握血管壁及血小板的止血作用和 凝血因子的一般特性、凝血机制。
2.熟悉血液凝固调节系统、纤维蛋白 溶解系统。
3.了解血液流变学、血栓形成。
纤溶酶原组激织活型抑纤制溶物酶原激活物 plasminogteinssuaectipvlaatsomrinogen
inhibiAtcotri,vaPtAoIr, t-PA
PAI PLG
t-PA PL
Fb
DD
三、EC抗血栓形成作用
1、血管松弛和舒张( PGI-2 、NO) 2、抑制PLT聚集( PGI-2 、NO) 3、血液凝固调节
பைடு நூலகம்
500~1000个
80000个
第二节 血小板与止血
二、血小板的活化及其分子基础
(一)血小板活化的分子基础 3、血小板代谢基础 (1)能量代谢:有氧氧化+无氧酵解 (2)膜磷脂代谢:
膜磷脂(PC、PS、PI)
磷脂酶A2
甘油二脂脂酶
花生四烯酸盐
环氧化酶 (血小板和内皮细胞)
前列腺素环内过氧化物(PGGPGH)
二、血管的止血作用
收缩功能
神经
肾上腺素
ET TXA2 血管紧张素
PGI-2 NO 激肽等
二、血管的止血作用 激活血小板
胶原- vWF-GPⅠb/Ⅸ-血小板
血小板粘附
胶原、TNF PAF
血小板聚集
pf血alca小ttoe板rle活,t 化aP血vAco因Ft管ni子v性Wait血liln友egb病ra因nd子f,acvtWoFr

2017年主管检验技师考试临床血液学检验练习题第二十八章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

2017年主管检验技师考试临床血液学检验练习题第二十八章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

2017 第二十八章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一、A11、红细胞的变形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红细胞的()。

A、体积B、表面积C、数量D、比重E、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2、凝血第一阶段内源性途径涉及的凝血因子是()。

A、因子ⅡB、因子Ⅰ,ⅩⅢC、Ⅻ,PK,HMWKD、Ⅲ,Ⅶ,ⅤE、Ⅹ.Ⅻ3、属于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因子是()。

A、FⅧB、FⅪC、FⅨD、FⅦE、FⅫ4、蛋白C系统不包括()。

A、蛋白CB、蛋白SC、血栓调节蛋白D、凝血酶敏感蛋白E、活化蛋白C抑制物5、正常内源凝血途径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因子Ⅸa,Ⅷa,PF3,钙离子形成复合物B、因子Ⅲ,Ⅶa,钙离子形成复合物C、因子Ⅹa,Ⅴa磷脂,钙离子形成复合物D、因子Ⅸ,Ⅷ,Ⅱ,PF3,钙离子形成复合物E、因子Ⅻa,Ⅸa,PF3钙离子形成复合物6、凝血过程中,起反馈加速(催化)的因子是()。

A、钙离子B、组织凝血活酶C、因子ⅩD、接触因子E、凝血酶7、下列哪项是外源凝血途径()。

A、因子Ⅻ被激活到因子Ⅹa形成过程B、因子Ⅻ活化到纤维蛋白形成过程C、因子Ⅶ活化到纤维蛋白形成过程D、因子Ⅲ的释放到因子Ⅹ被激活的过程E、因子Ⅱ被激活到Ⅹa形成过程8、全血的黏滞性主要取决于()。

A、血浆蛋白含量B、红细胞数量C、白细胞数量D、红细胞的叠连E、NaCl的浓度9、下列哪些不是存在于血浆的凝血因子()。

A、因子ⅠB、因子ⅢC、因子ⅤD、因子ⅦE、因子Ⅸ10、下列哪种情况使血液黏度增高()。

A、血细胞比容明显降低B、切变率降低C、纤维蛋白原减低D、温度增高E、中度贫血11、内源性凝血系统始动反应首先是()。

A、Ⅻ因子被激活B、组织因子(Ⅲ因子)激活C、Ⅷ因子被激活D、Ⅹ因子被激活E、Ⅶ因子被激活12、蛋白C在下列哪一种物质的作用下,能转变为有活性的蛋白C()。

A、凝血酶B、膜蛋白酶C、糜蛋白酶D、纤溶酶E、α1抗胰蛋白酶13、外源性凝血系统的起动因子()。

A、Ⅺ因子B、Ⅴ因子C、Ⅲ因子D、Ⅱ因子E、Ⅻ因子14、正常共同凝血途径中,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主管检验技师考试临床血液学检验讲义第二十八章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

主管检验技师考试临床血液学检验讲义第二十八章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

第二十八章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第二十八章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一、血管壁的止血功能二、血小板的止血功能三、血液凝固机制四、抗血液凝固系统五、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六、血液流变学七、血栓的形成机制一、血管壁的止血功能1.血管壁的结构参与止血作用的血管主要是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和微循环血管,这些血管的功能和组织结构虽不完全相同,但基本上均可分为内皮层、中膜层和外膜层三部分。

(1)内皮层:由单层内皮细胞连续排列构成。

它含有各种细胞器,其中棒管状小体(weibel-palade body)是内皮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内皮细胞可合成和贮存多种活性蛋白,包括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凝血酶敏感蛋白(TSP)、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1(PAI-1)以及凝血酶调节蛋白(TM)等。

(2)中膜层:由基底膜、微纤维、胶原、平滑肌和弹力纤维构成,起支撑内皮细胞、诱导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并启动凝血过程的作用。

另外还参与血管的舒缩功能。

(3)外膜层:由结缔组织构成,是血管壁与组织之间的分界层。

2.血管壁的调控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反应受神经和体液的调控。

(1)神经调控:血管壁中的平滑肌受神经的支配,通过神经轴突反射来实现。

(2)体液调控:内皮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活性物质调节血管的收缩和舒张(见下表)。

调节血管舒缩功能的体液活性物质3.血管壁止血功能(1)收缩反应增强:当小血管受损时,通过神经轴突反射和收缩血管的活性物质如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血栓烷A2(TXA2)、5-羟色胺(5-HT)和内皮素(ET)等使受损的血管发生收缩,损伤血管壁相互贴近,伤口缩小,血流减慢,凝血物质积累,局部血黏度增高,有利于止血。

(2)血小板的激活:小血管损伤后,血管内皮下组分暴露,致使血小板发生黏附、聚集和释放反应,结果在损伤的局部形成血小板血栓,堵塞伤口,也有利于止血。

(3)凝血系统激活:小血管损伤后,内皮下组分暴露,激活因子Ⅻ,启动内源凝血系统;释放组织因子,启动外源凝血系统。

(优选)血栓与止血的基础理论

(优选)血栓与止血的基础理论

PAI PLG
t-PA PL
Fb
DD
三、EC抗血栓形成作用
1、血管松弛和舒张( PGI-2 、NO) 2、抑制PLT聚集( PGI-2 、NO) 3、血液凝固调节
抗凝血酶 TM+APC+凝 血组酶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t-PA
EC
PGI2,NO
Ⅱa
Ⅱa
舒张 收缩
血小板
ET、TXA2 EC vWF、PAF
(优选)血栓与止血的基础 理论
他会出血不止吗?
为什么会出血?
为什么会梗死?

•血管壁的作用


•血小板的作用


•血液凝固机制

基 础
•抗血液凝固系统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二、血管的止血作用 激活血小板
胶原- vWF-GPⅠb/Ⅸ-血小板
血小板粘附
胶原、TNF PAF
血小板聚集
pf血alca小ttoe板rle活,t 化aP血vAco因Ft管ni子v性Wait血liln友egb病ra因nd子f,acvtWoFr
AT
Ⅶa
肝素
Ⅻa
PC Ⅱa

TF

TM APC
Ⅷa+Ⅴa


TFPI-Xa/TF/Ⅶa
FⅫa
t-PA
抗凝血
纤溶
PAI
促凝血
第三节 血液凝固
血液凝固(coagulation)是 血液由液体状态转为凝胶状态的过 程。
第三节 血液凝固
一、凝血因子的一般特性
凝血因子(coagulable factor)也 称凝血蛋白(coagulable protein), 共14个(Ⅰ?、Ⅱ、Ⅲ、Ⅳ?、Ⅴ、 Ⅵ?、Ⅶ、Ⅷ、Ⅸ、Ⅹ、Ⅺ、Ⅻ、ⅩⅢ、 PK、HMWK)。

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测

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测
APTT延长:血友病,部分血管性假性血友病,肝脏疾病,阻塞性黄 疸,,新生儿出血症,吸收不良综合征,口服抗凝剂,SLE等。
为内凝血途径常用的筛选试验。正常参考范围:28-40秒,超过对照值10秒以上为异常
纤维蛋白原(Fg)测定
增高的意义:
感染毒血症、肺结核及长期的局部炎症等; 无菌性炎症、肾炎、风湿热、恶性肿瘤等; 其它如放射治疗、月经期或妊娠期。 正常凝血反应的最终结果为纤维蛋白原反应生成纤维蛋白,所以,纤维蛋白原的检测也十分重要。参考值:2-4g/L
目的:确定患者是否有止血功能缺陷(尤其是轻微止血异常) 必要性:检出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尤其是轻型,亚临床型凝血因子缺乏(先天或后天)。给予替代或对症治疗,防止术中、术后出血,术后伤口愈合差 结论:术前凝血象检查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是预防手术出血,保证手术安全,消除医疗隐患的必要步骤
术前常规检查(出血危险过筛试验)
3、实验室检查同时有下列三项以上实验异常
小板计数进行性下降 < 100×109/L或呈进行性 下降
浆纤维蛋白原含量<1.5g/L(或>4.0g/L,或 呈进行性下降
02
P试验阳性,或血浆FDP>20mg/L或血浆D-二聚 体(D-Di)水平较正常增高4倍以上
PT延长或缩短3秒以上, APTT延长或缩短10秒以 上
抗凝血机制
细胞抗凝血作用:体内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对促凝物质、凝血因子吞噬、清除。 体液抗凝作用 抗凝血酶作用 蛋白C系统(蛋白C、蛋白S) 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血浆肝素定量
单击此处可添加副标题
抗凝血功能检测
凝血酶时 ⑴检查Fg有无异常 间测定(TT) ⑵检查循环血中有无抗凝物 AT-Ⅲ是否增高(肝素样物质) 抗凝血酶Ⅲ AT-Ⅲ活性增高→出血 AT-Ⅲ活性降低→血栓形成 血浆蛋白细胞抗原测定(PC) 必须转换成活化的蛋白细胞(APC)才发挥抗凝作用 减低: 见于先天或获得性PC缺乏症,后者鉴于 DIC、肝病

医学讲义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

医学讲义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

A、Ca2+ B、因子Ⅲ C、因子Ⅶ D、血小板因子Ⅲ E、因子Ⅻ 16、体内抗凝系统包括 A、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分泌抗凝物质 B、单核巨噬细胞的清除作用 C、阻止血小板活化 D、纤维蛋白沉积 E、上述 4 项共同作用 17、在凝血过程中,血小板的作用是 A、与 FⅫ接触,参与内源凝血系统 B、作为组织因子,参与外源性凝血系统 C、稳定纤维蛋白 D、为Ⅸa、Ⅴa 提供了催化表面 E、阻止Ⅱa 的形成 18、使纤维蛋白(原)降解的物质是 A、纤溶酶原激活物 B、纤溶酶 C、凝血酶 D、凝血活酶 E、PK 19、下列哪项说法不符合活化蛋白 C A、可直接灭活因子Ⅴa、Ⅷa B、可激活纤溶系统 C、可抑制Ⅹa 与血小板膜磷脂的结合 D、灭活因子Ⅴa、Ⅷa E、增强 AT-Ⅲ与凝血酶的结合 20、凝血酶时间延长见于 A、凝血酶原含量减低 B、疑血酶原活性减低 C、巨球蛋白血症 D、组织液混入血浆 E、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21、下列哪项不符合血小板聚集作用 A、血小板聚集是血小板之间的聚集 B、血小板聚集形成的是血小板团 C、血小板聚集除了 GPⅡb/Ⅲa 参与外,无其他因子参加 D、GPⅡb/Ⅲa 有缺陷时,其聚集作用减弱 E、血小板聚集往往发生在血小板激活以后 22、血小板黏附活性与下列哪项无关 A、vWF B、GPⅠb
8、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血小板黏附是指血小板黏附于血管内皮下组分或其他物质表面的能力。其中最主要的是血管 受损时,血小板借助某些桥连物质,并通过自身表面表达的多种糖蛋白受体,可与内皮下胶原、微纤维黏 附。血小板的这种功能首先保证了血管受损时,血小板参与一期止血。 【答疑编号 100037295】
1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在凝血过程中,静止血小板的磷脂酰丝氨酸(PS)分布在细胞膜的内侧,当血小板被激活时, PS 翻转向外侧,成为血小板第三因子(PF3)。PF3 为凝血因子(因子Ⅸa、Ⅷa、Ⅴa)的活化提供磷脂 催化表面。 【答疑编号 100037271】

血栓与止血相关基础理论及临床应用

血栓与止血相关基础理论及临床应用
➢FIB含量减少 肝脏疾病:慢性肝炎、肝硬化 DIC、原发性纤溶亢进症、溶栓治 疗的监测 低或异常原发性纤维蛋白血症
5.血浆D-二聚体(D-Dimer,D-D)
D-二聚体 的产生
交朕纤维蛋白(Fb) 特异的降解产物
临床意义
➢参考范围 0-0.5μg/ml
➢临床意义 ★继发性纤溶(如DIC)标志物; 在原发性纤溶为阴性。
IV
III withoutIII源自IIIII
I
Extrinsic System
III IV
VII III
Ca2+, PL X
Ca2+, PL
V
II
37癈
I
Fibrin
Tissue Factor Calcium (Ca2+)
Measure Clotting Time
Normal Range 11-14.5 sec
➢PT缩短 先天性因子Ⅴ增多 DIC早期(高凝状态) 口服避孕药、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等
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
in Blood
in Plasma
试 验 原 理
without
XIII
XIII
XII
XII
IX
凝血因子及凝血 功能检验
抗凝物质检验 纤溶活性检验
常用检验
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粘附试验 血小板聚集试验 血小板相关抗体
凝血酶原时间(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凝血酶时间(TT) 出血时间(BT) 血浆凝血因子
AT测定 血浆蛋白C测定
血浆纤维蛋白原(FIB) 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s) 血浆D-二聚体 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

止血与血栓教学大纲

止血与血栓教学大纲

止血与血栓教学大纲止血与血栓教学大纲血液是人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血管系统运输氧气和养分到达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维持着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然而,当血管受到损伤时,人体就需要一种机制来防止过多的出血,这就是止血的作用。

与此同时,血液在凝固过程中也会形成血栓,以防止血液过多凝固或流失。

因此,对于止血与血栓的教学是医学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一、止血的基本原理止血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生理和生物化学反应来阻止出血的过程。

在人体受到创伤后,血管会收缩以减少出血量,并通过血小板的聚集和血管壁的收缩来形成血栓。

同时,血液中的凝血因子也会被激活,形成凝血酶,促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形成血栓网。

这些机制共同作用,最终实现止血的效果。

二、止血的分类止血可以分为局部止血和全身止血两种方式。

1. 局部止血:局部止血是指通过直接处理创伤部位来实现止血的方法。

常见的局部止血方法包括手指压迫、冷敷、止血带的使用等。

这些方法能够暂时阻止出血,为后续的处理提供时间窗口。

2. 全身止血:全身止血是指通过药物或手术等方式来实现止血的方法。

例如,使用止血药物如凝血酶原复合物、纤维蛋白原等来促进凝血过程,或者通过手术修复血管来达到止血的目的。

三、血栓的形成与预防血栓是指在血管内形成的凝结物,它可以阻塞血管,导致血液供应不足,甚至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因此,对于血栓的形成与预防也是教学大纲中的重要内容。

1. 血栓的形成:血栓的形成与止血过程有相似之处,但其机制更为复杂。

当血管受损时,血小板会聚集并释放血小板因子,促使凝血因子激活,形成血栓。

此外,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也会被激活,形成纤维蛋白,进一步增强血栓的稳定性。

2. 血栓的预防:为了预防血栓的形成,教学大纲中应包括相关的预防措施。

首先,教学内容应涵盖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如长时间的静脉穿刺、长时间卧床、手术、肿瘤等。

其次,应介绍预防血栓的方法,如积极活动、使用抗凝药物、戒烟等。

血液系统讲义- 出血和血栓

血液系统讲义- 出血和血栓

第七章出血和血栓本章要点1. 人体正常的止凝血功能及其调控(血管、凝血因子以及血小板)。

2. 出血性疾病如过敏性紫癜、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3.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原因、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

病例男性,68岁,发热伴咳嗽1周,表情淡漠,气急,近2天全身散在出血点及瘀斑,血压60/40mmHg,血红蛋白120g/L,血小板30×109/L,血涂片可见少量红细胞碎片,凝血酶原时间18秒(对照13秒),骨髓穿刺示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多。

请问: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应进一步做哪些检查?如何治疗?机体凝血激活和止血栓形成,是一旦出血时防止血液过度流失的主要机制之一,正常的机体止血机制有赖于血管壁、血小板、凝血因子、抗凝血因子、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纤溶)的完整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生理性平衡和调节。

各个系统相互制约,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只有通过凝血与抗凝血之间的平衡,才确保在必须形成止血栓的局部形成血栓,其它部位无血栓形成,使血液循环得以畅通。

第一节出血和血栓的基础理论一、血管的作用血管是一个密闭的管道系统,以保证血液有序地在其中不停顿、不外溢地流动。

血管及其固有的内皮在维持血管的流动性、止血、防止血栓形成及调节炎症过程等方面起关键作用,内皮组织分布在体内的各个部位,与血液的流动性和血细胞功能密切相关。

然而,不同的血管床之间的内皮细胞的形态学、基因表达谱及其功能各不相同。

例如,在直行的动脉段,内皮细胞朝着血流方向并行排列,而在动脉和静脉的分支或弯曲部位则不是这样。

同样地,毛细血管后微静脉的内皮组织主要是调节白细胞的黏附和迁移,而微动脉的内皮组织在调节血管张力中起重要作用。

(一)血管壁的结构血管壁的结构主要有三部分组成:1、内膜层:由单层内皮细胞组成,主要与血液接触。

可产生或释放ET(内皮素)、PGI2(前列环素)、vW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等。

血栓的基础与临床

血栓的基础与临床

血栓是血流在心血管系统血管内面剥落处或修补处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块。

一般而言,血栓由不溶性纤维蛋白、沉积的血小板、积聚的白细胞和陷入的红细胞组成。

血栓形成是一种涉及许多彼此相互作用的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多因素变化的过程。

在临床上常见到血栓性疾病,如冠脉综合征、深静脉血栓等。

临床上常用的抗血栓药可分为抗凝血药、抗血小板聚集药和溶血栓药三大类。

一、血管内的阴阳平衡(一)体内止血过程1.血管收缩:血管在遭受创伤后自动收缩,以缩小创伤面,减少血液的流失。

2.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在止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血管受创后暴露出胶原组织,血小板在创面上粘附、聚集,形成血小板聚集体。

血管收缩和血小板聚集体形成一期止血,为其后纤维蛋白血栓的形成提供铺垫。

3.纤维蛋白血栓:在组织受创后,暴露的胶原组织和释放的组织因子启动初步凝血反应。

组织因子和体内Ⅶ因子结合,激活各种凝血因子,形成凝血酶。

凝血酶能催化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单体,单体聚合后成为多聚体。

多聚体在XIII因子作用下,交联形成纤维蛋白多聚体,最后形成稳定的纤维蛋白性血栓,发挥二期止血作用。

因此,在血管受创后,通过血管收缩、血小板粘附聚集、凝血酶和纤维蛋白血栓形成共同发挥止血作用。

(二)血栓形成条件1845年,法国学者Virchow提出血栓形成需要三个条件:(1)内皮细胞或血管壁损伤:血管损伤后,通过接触激活和释放组织因子启动凝血级联反应。

(2)血液流变学因素:主要指血液淤积导致的流速变慢,此时易激活凝血系统,导致血栓形成。

(3)血液成分的变化:血液成分的变化引起血液高凝状态,易形成血栓,临床上表现为抗凝物质减少或凝血物质增加,以及纤溶物质减少或抗纤溶活性增加,最终导致高凝状态。

在生理情况下,体内凝血系统和抗凝系统如何发挥作用?其作用及调节机制是什么?参与这些过程的分子有哪些?(三)凝血系统凝血级联反应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条途径。

一般认为,外源性凝血系统起主要作用。

临床检验技师-临床血液学检验(2019)讲义第十九章_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

临床检验技师-临床血液学检验(2019)讲义第十九章_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

第十九章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第十九章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一、血管壁的止血功能二、血小板的止血功能三、血液凝固机制四、抗血液凝固系统五、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六、血液流变学一、血管壁的止血功能1.血管壁的结构第 1 页共18 页(1)内皮层:由单层内皮细胞连续排列构成。

它含有各种细胞器,其中棒管状小体(weibel-palade body)是内皮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内皮细胞可合成和贮存多种活性蛋白,包括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凝血酶敏感蛋白(TSP)、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1(PAI-1)以及凝血酶调节蛋白(TM)等。

(2)中膜层:由基底膜、微纤维、胶原、平滑肌和弹力纤维构成,起支撑内皮细胞、诱导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并启动凝血过程的作用。

另外还参与血管的舒缩功能。

(3)外膜层:由结缔组织构成,是血管壁与组织之间的分界层。

2.血管壁的调控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反应受神经和体液的调控。

(1)神经调控:血管壁中的平滑肌受神经的支配,通过神经轴突反射来实现。

(2)体液调控:内皮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活性物质调节血管的收缩和舒张。

3.血管壁止血功能(1)收缩反应增强:当小血管受损时,通过神经轴突反射和收缩血管的活性物质如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血栓烷A2(TXA2)、5-羟色胺(5-HT)和内皮素(ET)等使受损的血管发生收缩,损伤血管壁相互贴近,伤口缩小,血流减慢,凝血物质积累,局部血黏度增高,有利于止血。

(2)血小板的激活:小血管损伤后,血管内皮下组分暴露,致使血小板发生黏附、聚集和释放反应,结果在损伤的局部形成血小板血栓,堵塞伤口,也有利于止血。

(3)凝血系统激活:小血管损伤后,内皮下组分暴露,激活因子Ⅻ,启动内源凝血系统;释放组织因子,启动外源凝血系统。

最后在损伤局部形成纤维蛋白凝血块,堵塞伤口,有利于止血。

(4)局部血黏度增高:血管壁损伤后,通过激活因子Ⅻ和激肽释放酶原,生成激肽(brady-kinin),激活的血小板释放出血管通透性因子。

临床血液学检验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练习题

临床血液学检验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练习题

临床血液学检验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练习题一、A11、红细胞的变形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红细胞的()。

A、体积B、表面积C、数量D、比重E、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2、凝血第一阶段内源性途径涉及的凝血因子是()。

A、因子ⅡB、因子Ⅰ,ⅩⅢC、Ⅻ,PK,HMWKD、Ⅲ,Ⅶ,ⅤE、Ⅹ.Ⅻ3、属于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因子是()。

A、FⅧB、FⅪC、FⅨD、FⅦE、FⅫ4、蛋白C系统不包括()。

A、蛋白CB、蛋白SC、血栓调节蛋白D、凝血酶敏感蛋白E、活化蛋白C抑制物5、正常内源凝血途径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因子Ⅸa,Ⅷa,PF3,钙离子形成复合物B、因子Ⅲ,Ⅶa,钙离子形成复合物C、因子Ⅹa,Ⅴa磷脂,钙离子形成复合物D、因子Ⅸ,Ⅷ,Ⅱ,PF3,钙离子形成复合物E、因子Ⅻa,Ⅸa,PF3钙离子形成复合物6、凝血过程中,起反馈加速(催化)的因子是()。

A、钙离子B、组织凝血活酶C、因子ⅩD、接触因子E、凝血酶7、下列哪项是外源凝血途径()。

A、因子Ⅻ被激活到因子Ⅹa形成过程B、因子Ⅻ活化到纤维蛋白形成过程C、因子Ⅶ活化到纤维蛋白形成过程D、因子Ⅲ的释放到因子Ⅹ被激活的过程E、因子Ⅱ被激活到Ⅹa形成过程8、全血的黏滞性主要取决于()。

A、血浆蛋白含量B、红细胞数量C、白细胞数量D、红细胞的叠连E、NaCl的浓度9、下列哪些不是存在于血浆的凝血因子()。

A、因子ⅠB、因子ⅢC、因子ⅤD、因子ⅦE、因子Ⅸ10、下列哪种情况使血液黏度增高()。

A、血细胞比容明显降低B、切变率降低C、纤维蛋白原减低D、温度增高E、中度贫血11、内源性凝血系统始动反应首先是()。

A、Ⅻ因子被激活B、组织因子(Ⅲ因子)激活C、Ⅷ因子被激活D、Ⅹ因子被激活E、Ⅶ因子被激活12、蛋白C在下列哪一种物质的作用下,能转变为有活性的蛋白C()。

A、凝血酶B、膜蛋白酶C、糜蛋白酶D、纤溶酶E、α1抗胰蛋白酶13、外源性凝血系统的起动因子()。

A、Ⅺ因子B、Ⅴ因子C、Ⅲ因子D、Ⅱ因子E、Ⅻ因子14、正常共同凝血途径中,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血栓与止血基础理论及临床应用

血栓与止血基础理论及临床应用

血栓与止血的基础理论及临床应用一、血液凝固基础理论(一)凝血系统(二)抗凝系统(三)纤溶系统凝血因子及其特征凝血机制简图内源性凝血途径外源性凝血途径ⅫⅫaⅪ Ca2+ Ⅺa Ⅶ ⅦaⅨⅨa IIICa2+Ⅹa Ⅹ共同途径2+Ⅱa(凝血酶)Ⅰ(纤维蛋白原Fg) Fb(可溶性纤维蛋白)Ca2+交联Fb(不溶性纤维蛋白)凝血作用二、血栓与止血检测的临床应用(一)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PL T、APTT、PT等(二)血栓性疾病中的应用1、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主要检测指标为vW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增高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血管壁损伤,如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病变、血栓前状态、糖尿病、肾小球疾病、肝脏疾病、大手术后、周围血管病等;vWF降低见于血管性假血友病。

2、血小板功能主要检测指标为PAgT(血小板聚集率),PAgT增高的原因可能与血栓素A2释放增多、血小板生存时间的缩短以及年轻血小板增多有关,在体外则与纤维蛋白原、vWF的增多有关。

3、凝血功能主要检测指标为凝血常规四项P T、APTT、FIBG、TT(1)、APTT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各凝血因子总的凝血状况的筛选试验,又是监测肝素的首选指标,测定值较正常对照值延长超过10秒以上有临床意义。

参考值APTT 30-50秒1)APTT延长见于:①因子VIII、IX、XI、VII明显减少,如A、B型血友病、因子XI缺乏症。

②严重的凝血酶原、因子V、因子X、Fibg缺乏,如肝脏疾病、阻塞性黄疸、新生儿出血病、吸收不良综合征、应用肝素,口服抗凝药、纤维蛋白缺乏症等。

③纤溶亢进使纤维蛋白原降解增加。

④循环抗凝物质增加,如肝素物质增多。

2)APTT缩短见于:①高凝状态,如DIC的高凝血期。

②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塞、脑②血管病变、糖尿病伴血管病变、肺梗塞、深静脉血栓形成、妊高症、肾病综合症。

3)监测肝素治疗:APTT对血浆肝素的浓度很为敏感,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实验室监测指标。

第二十章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6页文档资料

第二十章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6页文档资料

第二十章 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本章考点1.血管壁止血功能2.血小板止血功能3.血液凝血机制4.抗血液凝固系统5.纤维蛋白溶解系统6.血液流变学7.血栓形成重点:1.掌握血小板结构、特点、生化组成和止血功能2.掌握凝血因子种类、性质和凝血机制难点:1.血小板结构、特点和生化组成2.抗凝和纤溶系统及功能一、血管壁的止血功能(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1.血管壁的结构:参与止血作用的血管主要是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和微循环血管,这些血管的功能和组织结构虽不完全相同,但基本上均可分为内皮层、中膜层和外膜层三部分。

(1)内皮层:由单层内皮细胞连续排列构成。

它含有各种细胞器,其中棒管状小体(weibel-palade body )是内皮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内皮细胞可合成和贮存多种活性蛋白,包括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 )、凝血酶敏感蛋白(TSP )、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1(PAI-1)以及凝血酶调节蛋白(TM )等等。

(2)中膜层:由基底膜、微纤维、胶原、平滑肌和弹力纤维构成,起支撑内皮细胞、诱导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并启动凝血过程的作用。

另外还参与血管的舒缩功能。

(3)外膜层:由结缔组织构成,是血管壁与组织之间的分界层。

2.血管壁的调控: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反应受神经和体液的调控。

(1)神经调控:血管壁中的平滑肌受神经的支配,通过神经轴突反射来实现。

(2)体液调控:内皮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活性物质调节血管的收缩和舒张。

3.血管壁止血功能(1)收缩反应增强:当小血管受损时,通过神经轴突反射和收缩血管的活性物质如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血栓烷A 2(TXA 2)、5-HT 和ET 等使受损的血管发生收缩,损伤血管壁相互贴近,伤口缩小,血流减慢,凝血物质积累,局部血粘度增高,有利于止血。

(2)血小板的激活:小血管损伤后,血管内皮下组分暴露,致使血小板发生粘附、聚集和释放反应,结果在损伤的局部形成血小板血栓,堵塞伤口,也有利于止血(一期止血)。

第二十章 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

第二十章 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

第二十章 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本章考点1.血管壁止血功能2.血小板止血功能3.血液凝血机制4.抗血液凝固系统5.纤维蛋白溶解系统6.血液流变学7.血栓形成重点:1.掌握血小板结构、特点、生化组成和止血功能2.掌握凝血因子种类、性质和凝血机制难点:1.血小板结构、特点和生化组成2.抗凝和纤溶系统及功能一、血管壁的止血功能(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1.血管壁的结构:参与止血作用的血管主要是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和微循环血管,这些血管的功能和组织结构虽不完全相同,但基本上均可分为内皮层、中膜层和外膜层三部分。

(1)内皮层:由单层内皮细胞连续排列构成。

它含有各种细胞器,其中棒管状小体(weibel-palade body )是内皮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内皮细胞可合成和贮存多种活性蛋白,包括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 )、凝血酶敏感蛋白(TSP )、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1(PAI-1)以及凝血酶调节蛋白(TM )等等。

(2)中膜层:由基底膜、微纤维、胶原、平滑肌和弹力纤维构成,起支撑内皮细胞、诱导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并启动凝血过程的作用。

另外还参与血管的舒缩功能。

(3)外膜层:由结缔组织构成,是血管壁与组织之间的分界层。

2.血管壁的调控: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反应受神经和体液的调控。

(1)神经调控:血管壁中的平滑肌受神经的支配,通过神经轴突反射来实现。

(2)体液调控:内皮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活性物质调节血管的收缩和舒张。

3.血管壁止血功能(1)收缩反应增强:当小血管受损时,通过神经轴突反射和收缩血管的活性物质如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血栓烷A 2(TXA 2)、5-HT 和ET 等使受损的血管发生收缩,损伤血管壁相互贴近,伤口缩小,血流减慢,凝血物质积累,局部血粘度增高,有利于止血。

(2)血小板的激活:小血管损伤后,血管内皮下组分暴露,致使血小板发生粘附、聚集和释放反应,结果在损伤的局部形成血小板血栓,堵塞伤口,也有利于止血(一期止血)。

临床血栓形成基础理论

临床血栓形成基础理论

临床血栓形成基础理论1.概念: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2.内皮细胞的作用:抗凝作用:①屏障作用一将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与促凝的内皮下细胞外基质隔开:②抗血小板聚集一合成前列腺环素、No和分泌ADP朝:③抗凝血醇或凝血因「一合成凝血梅调节蛋白、膜相关肝素样分子和蛋白S:④促进纤维蛋白溶解一合成组织型纤维蛋白溶解随原激活物促凝作用(受损):①激活外源性凝血过程T释放组织因子,激活外源性的凝血系统:②辅助血小板黏附一释放vonwiIebrand因子,介导血小板与内皮下胶原黏附;③抑制纤维蛋白溶解~分泌纤维蛋白溶解醇激活物的抑制因子•,抑制纤维蛋白溶解。

3.①心血管内皮细胞损伤:②血流状态改变:③血液凝固性增加:T血小板活化、凝血因子激活一血液凝固导致内皮细胞损伤的常见疾病:风湿性和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梗死区的心内膜;严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溃疡;创伤性或炎症性动静脉损伤部分;缺氧、休克、败血症和细菌毒素引起全身广泛的内皮损伤导致血流状态改变的常见疾病:静脉血栓一心力衰竭、久病、术后卧床患者、大隐静脉曲张:动脉血栓一二尖瓣狭窄、动脉瘤导致血液凝固性增加的常见疾病:①遗传性高凝状态一第V因:基因突变:②获得性高凝状态:I.广泛转移的晚期恶性肿痛•,癌细胞释放出促凝因子:II.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大手术后或产后导致大失血---血液浓缩;H1.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高脂血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吸烟和肥胖症等4.涡流或血流减慢会造成:①增加血小板与内膜的接触机会和粘附内膜的可能性:②被激活的凝血因广和凝血醉在局部易达到凝血所需的浓度;③内皮细胞损伤5.静脉血栓比动脉血栓多见的原因:①静脉内有静脉瓣,静脉熊膜处的血流不但缓慢,且容易出现旋涡,因而静脉血栓形成常以瓣膜处为起始点;②静脉不似动脉那样随心搏动而舒张,其血流有时甚至可出现短暂的停滞:③静脉壁较薄,容易受压;④血流通过毛细血管到达静脉后,血液的粘性有所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章 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本章考点1.血管壁止血功能2.血小板止血功能3.血液凝血机制4.抗血液凝固系统5.纤维蛋白溶解系统6.血液流变学7.血栓形成重点:1.掌握血小板结构、特点、生化组成和止血功能2.掌握凝血因子种类、性质和凝血机制难点:1.血小板结构、特点和生化组成2.抗凝和纤溶系统及功能一、血管壁的止血功能(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1.血管壁的结构:参与止血作用的血管主要是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和微循环血管,这些血管的功能和组织结构虽不完全相同,但基本上均可分为内皮层、中膜层和外膜层三部分。

(1)内皮层:由单层内皮细胞连续排列构成。

它含有各种细胞器,其中棒管状小体(weibel-palade body )是内皮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内皮细胞可合成和贮存多种活性蛋白,包括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 )、凝血酶敏感蛋白(TSP )、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1(PAI-1)以及凝血酶调节蛋白(TM )等等。

(2)中膜层:由基底膜、微纤维、胶原、平滑肌和弹力纤维构成,起支撑内皮细胞、诱导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并启动凝血过程的作用。

另外还参与血管的舒缩功能。

(3)外膜层:由结缔组织构成,是血管壁与组织之间的分界层。

2.血管壁的调控: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反应受神经和体液的调控。

(1)神经调控:血管壁中的平滑肌受神经的支配,通过神经轴突反射来实现。

(2)体液调控:内皮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活性物质调节血管的收缩和舒张。

3.血管壁止血功能(1)收缩反应增强:当小血管受损时,通过神经轴突反射和收缩血管的活性物质如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血栓烷A 2(TXA 2)、5-HT 和ET 等使受损的血管发生收缩,损伤血管壁相互贴近,伤口缩小,血流减慢,凝血物质积累,局部血粘度增高,有利于止血。

(2)血小板的激活:小血管损伤后,血管内皮下组分暴露,致使血小板发生粘附、聚集和释放反应,结果在损伤的局部形成血小板血栓,堵塞伤口,也有利于止血(一期止血)。

(3)凝血系统激活:小血管损伤后,内皮下组分暴露,激活因子Ⅻ,启动内源凝血系统;释放组织因子,启动外源凝血系统。

最后在损伤局部形成纤维蛋白凝血块,堵塞伤口,有利于止血(二期止血)。

(4)局部血粘度增高:血管壁损伤后,通过激活因子和Ⅻ和激肽释放酶原,生成激肽(bradykinin ),激活的血小板释放出血管通透性因子。

激肽和血管通透性因子使局部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血液浓缩。

血粘度增高,血流减慢,有利于止血。

二、血小板的止血功能(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1.血小板的结构和生化组成:电子显微镜下,血小板结构可分为表面结构、骨架系统、细胞器和特殊膜系统等四部分。

(1)表面结构及生化组成:正常血小板表面光滑,有些小的凹陷是开放管道系统(open canalicularsystem,OCS)的开口。

表面结构主要有细胞外衣(exterior coat)和细胞膜组成。

细胞外衣(糖萼,glycocalyx)覆盖于血小板的外表面,主要由糖蛋白(glycoprotein,GP)的糖链部分组成,是许多血小板受体(如ADP、肾上腺素、胶原、凝血酶等)所在部位。

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包括糖蛋白)和脂质(包括糖脂)组成。

膜脂质中磷脂占主要成分(75%~80%),其次是胆固醇(20%~25%),糖脂占2%~5%。

各种磷脂在血小板膜两侧呈不对称分布。

血小板膜糖蛋白有多种,其含量和功能见表2-20-1。

血小板膜上还有Na+-K+-ATP酶(钠泵)、Ca2+-Mg2+-ATP酶(钙泵)和其他阴离子泵,它们对维持血小板膜内外的离子梯度和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表 2-20-1 主要血小板膜糖蛋白名称分子量(Kd)主要功能GPⅠa160 与GPⅡa形成复合物,是胶原的受体GPⅠb165GPⅠc148 与GPⅡa形成复合物,是Fn的受体GPⅡa130 与GPIa或GPIc形成复合物,是胶原和Fn的受体GPⅡb147GPⅢa105 与GPⅡb形成复合物GPⅣ88 是TSP的受体GPVⅤ82 是凝血酶的受体GPⅨ22 与GPⅠb形成复合物TSP:凝血酶敏感蛋白(2)骨架系统和收缩蛋白:电镜下,血小板的胞质中可见微官、微丝及膜下细丝等,它们构成血小板的骨架系统,在维持血小板的形态、释放反应和收缩中起重要作用。

(3)细胞器和内容物:电镜下血小板内有许多细胞器,其中最为重要的是α颗粒、致密颗粒和溶酶体颗粒三种。

其中,α颗粒含量最多,估计每个血小板中约含100个。

三种颗粒中含有多种物质与血小板功能相关。

表 2-20-2 三种血小板颗粒及其内容物致密颗粒(δ)α颗粒溶酶体颗粒(λ颗粒)酸性水解酶β-半乳糖苷酶TSP β-葡萄糖醛酸酶VWF 弹性硬蛋白酶抗纤溶酶胶原酶焦磷酸盐因子Ⅴ,因子Ⅺ肝素酶因子XⅢα亚基趋化因子通透因子白蛋白α1抗胰蛋白酶(α1-AT)α2巨球蛋白(α2-M)板内部形成的管道系统,参与血小板内与血浆中物质交换,在释放反应中血小板贮存颗粒内容物经OCS 排至细胞外。

②致密管道系统(dense tubular system ,DTS )散在分布于血小板胞质中,不与外界相通。

DTS 的膜也由磷脂和GP 等组成,并参与花生四烯酸代谢和前列腺素合成。

它是Ca 2+的贮存部位,通过DTS 膜上的Ca 2+-Mg 2+-ATP 酶(钙泵)将血小板胞质中的Ca 2+转送至DTS 内;同样,Ca2+也可从DTS 内释放至胞质中,从而调控血小板收缩蛋白收缩活动及血小板释放反应。

2.血小板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 ,AA )代谢:AA 是含有20个碳原子的不饱和脂肪酸,连接在PC 、PE 和PI 甘油骨架的第二位碳原子上。

血小板受刺激时,胞质内Ca2+浓度升高,激活PLA2和PLC ,在二者的作用下,AA 从这些磷脂中游离出来。

在环氧酶作用下,AA 转变为前列腺素环内过氧化物(PGG 2,PGH 2)。

PGG 2和PGH 2在血栓烷(thromboxane ,TX )合成酶作用下生成血栓烷A 2(TXA 2),后者极不稳定(半衰期约为30秒钟),很快自发地转变为稳定而无活性的最终产物血栓烷B 2(TXB 2)。

PGG 2和PGH 2可在各种异构酶的作用下转变为前列腺素D 2、E 2和F 2(PGD 2、PGE 2、PGF 2)或分解成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 )和十七碳羟酸(12L-hydroty-5,8,10-hepta decatrienoic acid HHT )。

TXA 2是腺苷酸环化酶的重要抑制剂,使cAMP 生成减少,从而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收缩。

必须指出,血管内皮细胞膜上的PGG 2和PGH 2,在PGI 2合成酶作用下转变成PGI 2,后者极不稳定(半衰期约为2~3分钟),很快自发地转变为稳定而无活性的最终产物6-酮-PGF 1α。

PGI 2是腺苷酸环化酶的重要兴奋剂,使cAMP 生成增加,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扩张血管。

因此,TXA 2和PGI 2在血小板和血管的相互作用中形成一对生理作用完全相反的调控系统。

阿司匹林因其抑制了环氧化酶,从而抑制了TXA 2的生成,发挥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3.血小板第三因子(PF3)生成:静止血小板的磷脂酰丝氨酸(PS )分布在细胞膜的内侧,当血小板被激活时,PS 翻转向外侧,成为PF3。

血小板活化因子能促进血小板聚集、参与炎症和过敏反应。

血小板第3因子为凝血因子(Ⅸa、VIIIa 、Ⅴa)的活化提供磷脂催化表面。

4.血小板的止血功能(1)粘附功能:血小板粘附是指血小板粘附于血管内皮下组分或其他异物表面的功能。

参与的主要因素有胶原、vWF 、GPIb /Ⅸ复合物、GPIa /Ⅱa 复合物。

图2 血小板粘附和聚集作用的示意图(2)聚集功能:血小板聚集是指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相互粘附形成血小板团的功能。

参与的主要因素有诱导剂、GPⅡb/Ⅲa 复合物、纤维蛋白原、Ca 2+。

诱导剂主要有ADP 、胶原、凝血酶、肾上腺素、AA 等。

聚集机制:在Ca 2+存在条件下,活化的血小板通过GPⅡb/Ⅲa 复合物与纤维蛋白原结合,发生聚集。

血小板聚集分为第一相聚集指外源性诱导剂引起的聚集反应,第二相聚集是由血小板释放的内源性诱导剂引起的聚集反应。

图2 血小板粘附和聚集作用的示意图(3)释放反应:在诱导剂作用下,血小板贮存颗粒中的内容物通过OCS 释放到血小板外的过程称为释放(分泌)反应。

参与释放反应的因素有:诱导剂、Ca 2+和完整的骨架系统。

(4)促凝功能:包括PF3的促凝活性;接触产物生成活性(CPFA );胶原诱导的凝血活性(CICA );α颗粒中凝血因子的释放等。

(5)血块收缩功能:血小板具有使血凝块收缩的作用,血凝块缩小并得以加固。

血凝块的收缩,有利于伤口的缩小和愈合。

(6)维护血管内皮的完整性:血小板能充填受损血管内皮细胞脱落所造成的空隙,参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再生和修复过程,故能增强血管壁的抗力,减低血管壁的通透性和脆性。

习题1 下列哪种物质是血小板膜上的纤维蛋白原受体( )。

A.GPIaB.GPIb-IX 复合物C.GPIIb-IIIa 复合物D.GPIVE.GPV[答疑编号500726200101]『正确答案』C习题2 下列哪种物质是血小板膜上vWF受体()。

A.GPIaB.GPIb-IX复合物C.GPIIb-IIIa复合物D.GPIVE.GPV[答疑编号500726200102]『正确答案』B三、血液凝固机制1.凝血因子特性:凝血因子目前包括14个,除FⅢ存在于全身组织中,其余均存在于血浆中。

根据理化性质分为四组。

(1)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包括FⅡ、FⅦ、FⅨ和FⅩ,其共同特点是在各自分子结构的氨基末端含有数量不等的γ-羧基谷氨酸残基,在肝合成中必须依赖维生素K。

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依K 因子)通过γ-羧基谷氨酸与Ca2+结合,再与磷脂结合,这是依K因子参与凝血反应的基础。

(2)接触凝血因子:包括经典FⅫ、FⅪ和激肽系统的激肽释放酶原(PK)、高分子量激肽原(HMWK)。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通过接触反应启动内源凝血途径,并与激肽、纤溶和补体等系统相联系。

(3)对凝血酶敏感的凝血因子:包括FⅠ、FⅤ、FⅧ和FⅩⅢ,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对凝血酶敏感(4)其他因子:包括FⅢ、FⅣ。

正常情况下,FⅢ不存在于血液中。

FⅣ即Ca离子。

2.凝血机制复合物形成的过程。

(1)内源凝血途径:内源凝血途径是指由FⅫ被激活到FⅨa—Ⅷa—Ca2+-—PF3(2)外源凝血途径:外源凝血途径是指从TF释放到TF-FⅦa- Ca2+复合物形成的过程。

(3)共同凝血途径:共同凝血途径是指由FX的激活到纤维蛋白形成的过程,它是内外源系统的共同凝血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