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动力学基础公式
血流动力学基础
二、流体能量和柏努力方程
在血流动力学中,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它是由柏努利方程(Emoulli equation)来描述的。
1)流体能量:理想流体在流管中作稳定流动时,其流体能量为单位体积的压强P、动能1/2ρv2和势能ρgh之和为一常数,他们之间可以互相转换。
E=P + ρgh +1/2ρv2=常数
10、湍流流动:当血流在血管中流动遇到阻塞时,障碍物对流体产生加速和瀑乱的旋涡喷射,血流运动变化反复无常,这便形成湍流。在湍流状态时,流体万分间相互错杂交换。此时压差和流率之间不遵循泊肃叶流体定律。
在心血管系统疾患中,湍流常发生于血流从高压心腔经过窄孔进入低压心腔时,如狭窄瓣口、狭窄隔膜、返流瓣口、异常缺损或分流通道。当血流经过窄孔时,血流分布可分为射流区、湍流区、射流旁区、边界层和再层流化区等几部分。
上式称为理想流体的柏努利方程。
2)狭窄处血流动力学:在狭窄口两端的压力阶差,可用简化的柏努利方程来测算。当血流经过狭窄口时,流速和压强均要发生变化。
ΔP=4V2 2 即为简化的柏努利公式
简化柏努利方程不仅用于计算狭窄口的压差,还用于解释动态压强对于血流梗阻的影响;红细胞的轴向集中;弯曲血管中的流速分布。
4、流率:流率系指单位时间里的流体体积。即 q = A·V=t
当流体匀速流动时,流率等于管腔横截面积与流速的乘积。在非匀速流动时,流速qI = A·VI
即流率等于横截面积和瞬时流速的乘积。
流率的单位是流量/时间,常用ml /s 或L/min表示。
当流体流动时,由于粘性作用,流体各处的速度出现差异。在圆筒形容器中,形成层流状相互滑落。
由于通过管腔的流量不变,面积的扩大必然导致流速的减低。
血流动力学
心肌氧供需判断
• 心肌氧供与氧需的平衡,是维持心功能正常的重 要因素,通过以上指标可以对此进行间接的判断 ,常用指标: • 心率与收缩压的乘积RPP 正常值小于12000,如大于此值反映心肌氧耗增 加,提示心肌缺血。 • RPP与PCWP乘积为 三重指数TI正常值小于 150000该指数用于估计心肌耗氧量
右心室压(RVP)
• 正常值:收缩压2.00~3.33kPa(15~ 25mmHg),舒张压0~1.07kPa(0~ 8mmHg)。 • 收缩压一般反映肺血管阻力及右心室后负 荷、右室心肌收缩状态,舒张压意义同 RAP。
中心静脉压(CVP)
• 正常值:0.49~1.18kPa(5~12cmH20)。 • 体循环血容量改变、右心室射血功能异常 或静脉回流障碍均可使CVP发生变化,胸 腔、腹腔内压变化亦可影响CVP测定结果 。
2.反映心脏后负荷指标
• 体循环阻力 SVR 外周阻力 • 肺血管阻力 PVR SVR是左心后负荷指标 PVR是右心后负荷指标 这两个阻力大小都与心排出量CO成反比
3.心肌收缩性
• 心肌收缩性是保证心脏克服前后负荷 做功,保证心室正常射血的关键因素 。指标有心脏指数CI,每搏指数SI,每 搏功SW,左心室每搏功指数LVSWI, 右心室每搏功指数RVSWI,左室射血分 数EF
肺毛细血管嵌顿压(PCWP)
• 正常值:0.80~1.60kPa(6~12mmHg)。 • 反映肺静脉压状况,一般情况下肺循环毛 细血管床阻力较低,故PCWP能较准确地 反映左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从而反映 了左心室前负荷大小
心输出量(CO)
• 正常值:4~6L/min。 • 用温度稀释法所得的结果实际上是右室输 出量。输出量大小受心肌收缩力、心脏的 前负荷、后负荷及心率等4个因素影响。表 示为:CO=SV(心室每搏量)×HR(心率)。
血液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血液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血液作为一种非牛顿流体,其流动特性复杂,不能简单地用牛顿流体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完全描述。
然而,在某些简化的条件下,可以利用纳维-斯托克斯方程来近似模拟血液流动。
对于血液这种含有大量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悬浮体系,其粘度随剪切率的变化而变化,呈现出剪切稀化的特性。
在低剪切率下,血液的粘度较高;在高剪切率下,血液的粘度降低。
因此,在使用纳维-斯托克斯方程来描述血液流动时,需要考虑血液的非牛顿性质。
在数学形式上,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可以表示为:ρ(∂u/∂t + (u·∇)u) = -∇p + μ∇²u + F其中:- ρ 是血液的密度- u 是血液速度场- t 是时间- p 是压力场- μ 是非牛顿流体的表观粘度,它依赖于剪切率- F 是外力,例如重力或施加的压力梯度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血液的非牛顿特性,μ不再是一个常数,而是速度梯度的函数。
因此,要准确描述血液流动,可能需要引入经验公式或经验参数来描述粘度与剪切率之间的关系。
在血液动力学的研究中,通常采用卡雷尔定律(Carreau law)或赫歇尔-布可利方程(Herschel-Bulkley equation)等模型来描述血液的非牛顿行为。
这些模型可以将粘度与剪切率联系起来,从而使纳维-斯托克斯方程更加符合血液流动的实际情况。
在计算血液流动时,还需要考虑边界条件,如血管壁的无滑移条件(即血液在血管壁处的速度为零),以及初始条件,如流动开始时的速度分布。
通过数值方法(如有限元分析)求解这些方程,可以模拟和分析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情况,这对于了解血流动力学和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危重症常用血流动力学和氧输送监测资料-V1
危重症常用血流动力学和氧输送监测资料-V1正文内容: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医学中对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日益重视。
而在危重症患者的监测中,血流动力学和氧输送是非常关键的内容。
本文将重新整理危重症常用的血流动力学和氧输送监测资料,并进行讲解。
一、血流动力学监测资料1.中心静脉压(CVP):CVP是指通过颈静脉插管或锁骨下静脉插管测得的心房内压力。
CVP的测量能够反映出患者的血容量和心脏前负荷状态。
正常成人的CVP范围在2-6mmHg。
2.心排出量(CO):CO指心脏在一定时间内所排出的血液量。
CO的测量可通过血流量转换器测得。
正常成人的CO范围在4-8L/min。
3.每搏输出量(SV):SV指每次心脏舒张收缩所排出的血液量。
SV的计算公式为CO/心率。
正常成人的SV范围在60-100ml。
4.收缩压指数(SPI):SPI指每次心脏收缩时,左心室所产生的压力值。
它是左心室形态和功能的重要指标。
正常成人的SPI范围在0.5-0.7。
二、氧输送监测资料1.氧输送指数(DO2I):DO2I是指每分时间内单位体积组织所输送的氧量。
它是评价组织氧供合适与否的重要指标。
DO2I的计算公式为DO2I=(血红蛋白X 1.36X SaO2 X CO)/ 体重。
正常成人的DO2I范围在550-660ml/min/m²。
2.氧消耗指数(VO2I):VO2I是指每分时间内单位体积组织消耗的氧量。
VO2I的测量能够反映出患者的氧消耗量和代谢率。
VO2I的计算公式为VO2I= VO2/体重,正常成人的VO2I范围在110-160ml/min/m²。
3.血乳酸(Lac):Lac是一种代谢物,代表着人体的无氧代谢过程。
患者血液中高浓度的Lac值表明身体处于一种缺氧或氧转移不足的状况。
以上就是我们对危重症常用的血流动力学和氧输送监测资料的介绍。
这些监测资料的测量能够反映出患者的循环状态和氧供合适与否的情况。
通过对这些监测资料的合理记录和分析能够指导医生在治疗中做出恰当的决策,保障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安全。
大脑中动脉mbfv的计算公式
大脑中动脉mbfv的计算公式大脑中的动脉血流速度(mbfv)是一个重要的生理参数,它反映了脑血流量的情况。
在临床上,通过对mbfv的测量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脑血流情况,从而指导诊断和治疗。
那么,我们如何计算大脑中动脉的mbfv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mbfv的定义。
mbfv是指在大脑中动脉内血流的速度,通常以cm/s为单位。
在脑血流动力学的研究中,mbfv常常被用来评估脑血管的状态,以及脑灌注压力和阻力等因素对脑血流的影响。
为了计算mbfv,我们通常需要使用多普勒超声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通过声波的反射来测量血流速度,从而得到mbfv的数值。
在实际操作中,医生会将超声探头放置在患者的颅骨窗口处,然后通过调节探头的角度和位置来获取动脉血流的速度数据。
在计算mbfv时,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mbfv = 血流量 / 动脉横截面积其中,血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动脉的血液量,通常以ml/s为单位;动脉横截面积是指动脉截面的面积,通常以cm²为单位。
通过将这两个参数带入公式中,我们就可以计算出mbfv的数值。
在实际的临床操作中,医生通常会使用专业的多普勒超声设备来测量mbfv,并根据测量结果来评估患者的脑血流情况。
通过及时准确地获取mbfv的数值,医生可以更好地指导患者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
总的来说,mbfv是一个重要的生理参数,它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脑血流情况。
通过使用多普勒超声技术和相应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准确地测量mbfv,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本文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大脑中动脉mbfv的计算方法,为医学工作者的日常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血流动力学指标
血流动力学指标一、概述血流动力学指标是评估心血管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用于评估心脏和血管的功能状态。
它们反映了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的流动情况,包括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平均动脉压等。
二、心输出量1.定义:每分钟从左心室排出的血液量。
2.计算方法:CO=SV×HR(其中CO为心输出量,SV为每搏输出量,HR为心率)。
3.意义:反映了心脏泵血能力的强弱,是评价全身组织灌注情况和代谢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的关键指标。
4.正常值:成人静息状态下约为4-8L/min。
三、平均动脉压1.定义:每次心跳时动脉内压力变化的平均值。
2.计算方法:MAP=DBP+1/3(SBP-DBP)(其中MAP为平均动脉压,SBP为收缩压,DBP为舒张压)。
3.意义:反映了全身器官灌注情况,在维持组织灌注和氧供需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4.正常值:成人静息状态下约为70-100mmHg。
四、心脏指数1.定义:每分钟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
2.计算方法:CI=CO/BSA(其中CI为心脏指数,CO为心输出量,BSA为体表面积)。
3.意义:反映了心脏泵血能力与身体大小之间的关系,是评价心功能状态和判断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
4.正常值:成人静息状态下约为2.5-4L/min/m²。
五、中心静脉压1.定义:右房内压力的反映。
2.测量方法:通过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来测量。
3.意义:反映了右心功能状态和全身循环容量状态,对于休克、循环衰竭等病情的评价具有重要作用。
4.正常值:成人静息状态下约为0-8mmHg。
六、肺动脉楔压1.定义:肺毛细血管楔压的反映。
2.测量方法:通过置入肺动脉导管来测量。
3.意义:反映了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和左室前负荷,对于急性肺水肿、心力衰竭等病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4.正常值:成人静息状态下约为6-12mmHg。
七、总外周阻力1.定义:全身动脉床对血液流动的阻力。
2.计算方法:TPR=MAP/CO(其中TPR为总外周阻力)。
血流动力学基础知识点概括
前期科研训练第三周总结流体力学理论概述流体力学:力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在各种力的作用下,流体本身的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以及流体和固体界壁间有相对运动时的相互作用和流动规律。
流体的连续介质模型:1.流体质点(Fluid Particle ):几何尺寸同流动空间相比是极小量,又含有大量分子的微元体。
2.连续介质(Continuum Medium ):质点连续地充满所占空间的流体和固体。
3.连续介质模型(Continuum Medium Model ):把流体视为没有间隙地充满它所占据的整个空间的一种连续介质,且其所有物理量都是空间坐标和时间的连续函数的一种假设模型。
流体的性质1、流体的惯性惯性(Fluid Inertia):指流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保证其原有运动状态的属性。
惯性和质量有关,质量越大,其惯性就越大。
单位体积流体的质量称为密度( Density ),以表示,单位/。
对于均质流体,设其体积为V,质量为m,则其密度为:(1.1)对于非均质流体,密度随点而异。
若取包含某点在内的体积为△V,其中质量为△m,则该点的密度需要用极限的方式表示,即:(1.2)2、流体的压缩性压缩性(Compressibility):作用在流体上的压力变化可引起流体的体积变化或密度变化,这一现象称为流体的可压缩性。
压缩性(Compressibility)可用体积压缩率k来量度:k=(1.3)其中:P为外部压强。
在研究流体流动过程中,若考虑到流体的压缩性,则称为可压缩性流动,相应地称流体为可压缩流体,例如高速流动的气体。
若不考虑流体的压缩性,则称为不可压缩流动,相应的流体为不可压缩流体,如水、油、血液等。
3、流体的粘性—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粘性(Viscosity ):指在运动的状态下,流体所产生的抵抗剪切变形的性质。
粘性大小由粘度来量度。
流体的粘度是由流体流动的内聚力和分子的动量交换所引起的,粘度有动力粘度和运动粘度v之分。
高血压血流动力学基础
血管的神经支配:
交感神经缩血管纤维:支配大多数器官血管,尤其是小动脉。 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血管平滑肌α受体,使之收缩,口 径变小:小动脉收缩,可使外周阻力加大,血压升高; 小静脉收缩,可使回心血量增加,提高心输出量。
交感神经舒血管纤维和副交感神经舒血管纤维,支配部分器 官血管,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M受体,使血管舒张,局部 器官血流量增加,但对全身动脉血压影响不大。
高血压的血流动力学基础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
张日新
一、血管的功能分类
1. 大动脉 丰富的弹力纤维,弹性贮器血管; 2. 中动脉 较丰富平滑肌, 分配血管;
3. 小动脉和微动脉 平滑肌,阻力血管;
4. 毛细血管 内皮细胞, 交换血管(营养血管);
5. 静脉 平滑肌、胶原纤维,容量血管(60-70%)。
二 、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
Pa=Q· R
血管紧张素原(肝) 血量↓ (血压↓) 肾入球小动脉牵张感受器+ 致密斑Na+感受器+ 交感神经+、儿茶酚胺↑ 血压↑ 儿茶酚胺↑ 转 换 酶 抑 制 剂 肾近球细胞+ 肾素↑
肾上腺髓质
血管紧张素Ⅰ(10) 转换酶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
心输出量↑
回心血量↑
外周阻力↑
β受体阻断剂
血管平滑肌收缩
P0 - P1 Q =————— R Pa Q =————— R
则:
进一步可推出:
Pa=Q· R
动脉血压是心输出量和外周阻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根据流体力学公式: 8 ℓη R=————— πr 4 其中: ℓ为血管长度,可视为常数; η为血液粘滞性;r为血管半径; η R ∝ ———— r4
则:
血流量计算公式
血流量计算公式在医学领域中,血流量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血液循环情况,从而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血流量计算的公式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它可以通过一些基本的参数来计算出血液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血管的流量。
本文将介绍血流量计算的公式以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血流量计算的公式通常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测量血管的截面积和血流速度来计算的,另一种是通过测量心脏每搏输出量和心率来计算的。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种方法的公式和应用。
第一种方法是通过测量血管的截面积和血流速度来计算血流量。
血管的截面积可以通过超声波等方法来测量,而血流速度可以通过多普勒超声等方法来测量。
根据流体力学原理,血流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Q = A V。
其中,Q表示血流量,A表示血管的截面积,V表示血流速度。
这个公式非常简单,但是在临床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比如,在心脏病学中,医生可以通过测量心脏的血流速度和截面积来判断心脏的血液循环情况,从而对心脏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测量心脏每搏输出量和心率来计算血流量。
每搏输出量是指心脏在每次收缩时向体循环系统中排出的血液量,它可以通过超声心动图等方法来测量。
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它可以通过心电图等方法来测量。
根据心脏的每搏输出量和心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血流量:Q = SV HR。
其中,Q表示血流量,SV表示每搏输出量,HR表示心率。
这个公式也非常简单,但是在临床中同样有着重要的应用。
比如,在重症监护室中,医生可以通过监测患者的每搏输出量和心率来判断患者的血液循环情况,从而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和治疗。
除了上述两种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可以用来计算血流量,比如通过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来测量血流量。
不同的方法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医生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血流量计算。
总的来说,血流量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血液循环情况,从而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血流动力学计算公式
血流动力学计算公式一、血流量(Q)相关公式。
1. 泊肃叶定律(Poiseuille's law)- 对于层流状态下的液体(血液近似看作牛顿流体在某些情况下可适用此定律)通过刚性圆管(血管可近似看作圆管)时,血流量Q=frac{π r^4Δ P}{8eta L}。
- 其中r为血管半径,Δ P为血管两端的压力差,eta为血液粘滞度,L为血管长度。
- 这个公式表明血流量与血管半径的四次方成正比,与血管两端压力差成正比,与血液粘滞度和血管长度成反比。
例如,当血管半径减小一半时,血流量将减小为原来的(1)/(16),这体现了血管半径对血流量的巨大影响。
2. 根据血流速度计算血流量。
- 血流量Q = V× A。
- 其中V是血流速度,A是血管横截面积。
在血管中,由于不同部位血管横截面积不同,血流速度会发生变化以保证血流量的相对稳定(根据连续性方程)。
例如在主动脉中血流速度较快,而在毛细血管中血流速度很慢,但总体血流量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保持相对稳定。
二、血流阻力(R)相关公式。
1. 血流阻力公式。
- R=(8eta L)/(π r^4)。
- 由泊肃叶定律Q=frac{π r^4Δ P}{8eta L}变形可得Δ P = Q× R,这里R就是血流阻力。
血流阻力与血液粘滞度和血管长度成正比,与血管半径的四次方成反比。
- 在生理状态下,小动脉和微动脉是产生外周阻力的主要部位,因为它们的半径小,对血流阻力的影响较大。
当小动脉收缩时,半径减小,血流阻力增大,会导致血压升高(根据Δ P = Q× R,在血流量相对稳定时)。
三、血压(BP)相关公式。
1. 欧姆定律类比(血压、血流和血流阻力关系)- Δ P = Q× R。
- 这一公式类似于电学中的欧姆定律V = IR,这里Δ P相当于电压(压力差),Q相当于电流(血流量),R相当于电阻(血流阻力)。
在心血管系统中,血压差是推动血液流动的动力,血流阻力会影响血压的变化。
血流动力学的主要指标
血流动力学的主要指标
血流动力学的主要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每搏输出量(SV):指一次心搏,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简称搏出量。
左、右心室的搏出量基本相等。
搏出量等于心舒末期容积与心缩末期容积之差值。
心舒末期容积(即心室充盈量)约130~150毫升,心缩末期容积(即心室射血期末留存于心室的余血量)约60~80毫升,故搏出量约70毫升。
2. 每分输出量(CO):每分钟两侧心室搏出的血量。
简称心输出量,等于心率与搏出量的乘积。
安静时,成年人搏出量为60~80毫升/次,心率为75次/分,则心输出量为4.5~6.0升/分。
剧烈运动时,心输出量可高达25~35升/分。
故心输出量的变动范围很大。
3. 射血分数(EF):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
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约55%~65%。
射血分数与心肌的收缩能力有关,心肌收缩能力越强,则每搏输出量越多,射血分数也越大。
4. 心指数(CI):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
心指数等于心输出量(L/min)与体表面积(m^2)之比。
体表面积可用杜伯氏(Dubois)公式计算。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取更准确的内容。
血流动力学
血流动力学血流动力学是研究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流动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
血流动力学的研究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将介绍血流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一、血流动力学的基本原理1. 流量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截面的液体或气体的体积。
在心血管系统中,流量可用以下公式计算:Q = πr^2v其中,Q为流量,r为截面半径,v为流速。
这个公式表明,在相同截面半径和流速的情况下,流量与截面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2. 压力压力是指物体的单位面积上承受的力。
在心血管系统中,压力可用以下公式计算:P = F/A其中,P为压力,F为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力,A为面积。
这个公式表明,在相同力作用面积下,压力与作用力成正比。
3. 流速流速是指液体或气体通过单位时间内通过截面的距离。
在心血管系统中,流速可用以下公式计算:v = Q/πr^2其中,v为流速,Q为流量,r为截面半径。
这个公式表明,在相同流量和截面半径的情况下,流速与流量的倒数成正比。
4. 阻力阻力是指液体或气体流动时所受到的阻碍。
在心血管系统中,阻力由血管阻力和粘滞力组成。
血管阻力与血管截面积成反比,而粘滞力与流速成正比。
这个公式表明,在相同截面积和速度的情况下,阻力与粘滞度成正比,与血管截面积成反比。
二、血流动力学在临床中的应用1. 血压监测血压监测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应用血流动力学的方法之一。
通过手臂上的袖带给动脉施加压力,可以测量收缩压和舒张压,从而得到患者的血压值。
血压值是评估心脏健康的重要指标,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2. 血流速度测量超声多普勒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测量血流速度的方法。
通过超声波的反射,可以测量血流速度和流量,从而了解血管狭窄或堵塞的情况。
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
3. 血液的流态特征血液流态的特征对于血管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
例如,血液的流动速度较高时,容易导致血管壁的损伤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原理与临
存在心电图信号并不保证有心肌收缩或血液流动。
电极的放置--抗干扰
三导联/五导联的适应证
监测模式--II导联最常用,易于监测p波
诊断模式--滤过干扰少,评估ST段改变
心电图
血压(无创动脉压)
临床意义
动脉血压也是基本的生命体征之一,能较确切反映病人的心血管功能,其与心排量及总外周血管阻力是初步估计循环血容量的基本指标,对指导术中输液及用药都有重要意义。
NICO所测心排血量的重点在于CO的有效部分,即积极完成气体交换的血流量,就此点的意义来说NICO大于经典的温度稀释法。 NICO 的数值改变大多发生于温度稀释法测量值变化之前,即NICO对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反映快于经典的温度稀释法,这对某些关键时刻意义重大。
缺点
是任何影响混合静脉血二氧化碳、解剖死腔/潮气量及肺内分流的因素均可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尤其要指出刚给完碳酸氢钠后的测量结果也不可靠,NaHCO3可影响PETCO2。 CO2部分重吸入法测心排血量是假设每次3min的测量期间CO、VD/VT等基本保持不变。
优点: 测定点靠近主动脉弓起始部分的升主动脉,升主动脉与气管的关系比降主动脉与食道的关系固定 不仅可连续监测CO,还可计算SVR或SVRI,使某些病人免除肺动脉导管的检查
01
02
气道超声多普勒法
超声束与主动脉之间的夹角对测定影响大,获得和保持最佳信号需时较久。
病人必需进行气管插管,不适用于需长时间测定的病人。
经食道超声多普勒(EDM)
22%
经气道超声多普勒(TTD)
40%
方法
超声多普勒法
通过测定红细胞移动的速度推算降主动脉的血流
其M型探头可直接测量降主动脉直径大小,从而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二、血流量和血流速度
K 为常数、P1-P2 管道两端的压力差
r4管道的半径、L管道的长度 ➢ Wiedmann 推导K这一常数
K=/8 因此 Poiseuille law可写成 Q= (P1-P2)r4/ 8L ➢ 血流阻力方程: R= 8L/ (r4)
血液的粘滞度及影响因素
[血流量]
➢ 在整个体循环和肺循环中
Q= PA / R Q = cardiac output 在器官Q表示器官血流量
∆P = PA − Pright atrium R = resistance of blood 正常人安静状态下血流量约为5000ml
[血流速度]
➢ 血流速度(blood flow velocity) 血液中的一个质点在血管内流动的线速度
二、血液动力学
➢ 血液动力学(hemodynamics) 主要研究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血流量]
➢ 血流量(blood flow) 定义: 单位时间内流过血管每一横截面积的血 量,又称容积速度,单位为ml/min或 L/min 公式: Q力
➢ 1.定义: 血液流动时,血细胞及血浆内分子颗粒之间相 互碰撞、摩擦产生的阻力
➢ 2.影响因素: (1)血细胞比容 (2)血流的切率(shear rate) (3)血管的口径---0.2~0.3mm
(4)温度(temperature)
(5)血脂含量
[血压(blood pressure]
➢ 定义: 血管内的血流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血流阻力(blood flow resistence)]
➢ 定义: 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所遇到的阻力
➢ 来源: 血液成份之间的内摩擦力 血液与血管壁的摩擦力 正常时血流阻力的分配:主动脉和大动脉 9%、小动脉及分支16%、微动脉41%、毛 细 血管27%、静脉系统7%
血流动力学gap值计算公式
血流动力学gap值计算公式
GAP值计算公式如下:
GAP=全血乳酸水平-(标准乳酸水平+0.026×(动脉血pH-7.4))
其中,全血乳酸水平是指患者动脉血中的乳酸浓度;标准乳酸水平是指健康人群动脉血中典型的乳酸浓度。
GAP值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1.收集患者的动脉血样本,并将其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
2.测量动脉血样本中的乳酸浓度,得到全血乳酸水平。
3.根据乳酸值的国际标准,确定标准乳酸水平。
4.测量动脉血样本中的pH值。
5.使用计算公式,将全血乳酸水平、标准乳酸水平和动脉血pH值带入相应项,计算GAP值。
GAP值的计算公式基于以下假设:当组织灌注不足时,乳酸的产生增加,动脉血pH下降。
通过了解乳酸和酸碱平衡之间的关系,GAP值可以反映组织灌注不足的程度。
血流动力学GAP值的正常范围为0至6、当GAP值超过6时,可能表示组织灌注不足,需要进行相应的干预和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GAP值并不是一个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指标,因此它通常需要与其他临床指标和检查结果结合使用,以更全面地评估患者的病情。
总之,血流动力学GAP值计算公式是通过测量患者动脉血样本中的乳酸浓度、动脉血pH值以及标准乳酸水平,计算出GAP值来评估组织灌注
不足的程度。
它是一个有助于疾病评估和治疗指导的指标,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状况和其他临床指标。
内瘘血流速度计算公式
内瘘血流速度计算公式
内瘘血流速度的计算通常涉及到超声多普勒检查,通过测量血管内的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 PSV)和血管内径来估算血流量。
根据血流动力学原理,血流量(Q)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近似计算:
血流量(Q)=π×(血管内径/2)2×血流峰值速度4血流量(Q) = \frac{\pi \times (\text{血管内径} / 2)^2 \times \text{血流峰值速度}}{4}血流量(Q)=4π×(血管内径/2)2×血流峰值速度
这个公式基于Poiseuille定律(泊肃叶定律),用于描述层流条件下管腔内液体流动的速率与压力差、管半径以及流体粘度之间的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会结合血流动力学参数及个体差异进行调整。
请注意,以上公式是一个简化的版本,真实的血流量计算可能需要考虑更多因素,例如静脉顺应性、血液黏稠度变化、湍流效应等。
对于动静脉内瘘来说,监测血流速度及其变化有助于评估内瘘功能是否正常,以支持血液透析治疗的需求。
这些最为基础的医学公式现在谁还在用
这些最为基础的医学公式现在谁还在用1、心肌氧利用率%=(AO2毫升%-VO2毫升%)÷AO2毫升%×100%注:AO2为动脉血氧含量;VO2为静脉血氧含量2、心肌耗氧量=心率×收缩压3、基础代谢率=脉搏+脉压-111×100%=0.75×(脉搏+0.74×脉压)-72×100%注:脉压指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数值差,脉搏为每分钟次数。
适用:除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外所有人群。
正常值:-15—+15%4、由血常规和公式1gHb≈35万RBC粗略诊断贫血类型:① RBC↓↓↓——Hb↓见于大细胞性贫血。
② RBC↓——Hb↓↓↓见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③ RBC和Hb变化平行见于再障和失血性贫血。
5、血容量的判定:1)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mmHg)休克指数=0.5时,表示血容量正常。
休克指数=1.0时,表示血容量丢失0.20—0.30。
休克指数>1.0时,表示血容量丢失0.30—0.50。
2)倾斜试验:平卧至半卧30°,脉搏增加>30次/分,提示血容量不足,损失液量9—14ml/kg,需补液1000ml以上。
3)“L”试验:平卧时抬举两腿至90°,30秒内记录血压,收缩压不升或升高不到1.33千帕(10mmHg),提示血容量不足。
4)尿量:正常人为25—50ml/h,当只有2—10ml/h时,提示血容量不足。
5)补液试验:以5%--10%葡萄糖500ml于40min内输完,血容量不足时则尿量增加。
注意:此法易诱发心肺功能不全,对疑有急性肾功能不全者,不宜采用。
6)中心静脉压(CPA):正常为0.784—1.18kPa(8—12cmH2O),当<0.558kPa(6cmH2O),则提示血容量不足。
6、输液量的判定:1)根据血浆比重计算:正常为1.027,比重每增加0.001,需补液200毫升。
2)根据体表面积计算:休克早期800—1200ml/(㎡.d)休克晚期1000—1400ml(㎡.d)休克纠正后补生理需要量的0.50—0.703)根据休克指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