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在日本流亡期间,梁启超认识到,在政治制度背后实际有一种更广的文化支持,具体表现为国民素质或曰国民性。因此,他提出要造就“新民”,并以“中国之新民”作为自己的笔名。为此,他在1902年2月创办了《新民丛报》。对本段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梁启超对中国救亡图存运动的认识上升到文化心理层面

B.梁启超由倡导君主立宪转变为民主共和,是历史的进步

C.《新民丛报》自此成为保皇派宣传君主立宪思想的重要平台

D.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失败关键在于国民政治觉悟尚未开启

2.晚清一位人士曾断言:美法之民主共和制,决不适于中国,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而事势之最顺者,似莫如就现皇统而虚存之。可见其政治上的倾向是()

A. 中体西用,维护专制统治

B. 实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

C. 暴力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 全盘西化,科学与人权并重

3.晚清上海的报刊上,曾展开过一场有关于俭与奢问题的讨论。其中,有人认为“裕国足民之道,不在乎斤斤讲求崇尚节俭,盖自有其道也。此道若得,则上下皆富矣,何至有患贫之时?区区节俭又何足道哉?”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应该是()

A.节俭传统不利于国货的销售 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

C.传统观念受到洋务思想冲击D.西式生活方式传入的影响

4.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了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词有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作者“求变”主要是针对()A. 思想观念B. 军事技术C. 经济方式D. 教育制度

5.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中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按此次序排列,在中国近代化进程出现的代表人物应该是()

A. 曾国藩——蔡元培——孙中山

B. 蔡元培——孙中山——李鸿章

C. 李鸿章——孙中山——陈独秀

D. 孙中山——蔡元培——曾国藩

6.陈独秀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伦理、旧政治。”吴虞强调:“孝之义不立,则忠之说无所附;家庭之专制既解,君主之压力亦散。”由此可见两人的真实目的是()

A. 否定传统文化

B. 遏制复辟逆流

C. 传播西方文明

D. 追求民主政治

7.鲁迅在文章中写道:“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部踏倒他。”材料表明鲁迅先生()

A. 要求推翻君主专制政体

B. 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C. 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D. 号召发动群众革命

8.林则徐建议朝廷用关税的十分之一制造西式炮船,以抵抗英国侵略者。道光皇帝对林则徐建议的朱批是:“无理!可恶!一派胡言!”以上材料不能说明( )

A.林则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B.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已经出现

C.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D.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面临被扼杀的危险

9.中华民国著名记者黄远生认为:“盖吾人须知,新旧异同,其要点本不在枪炮工艺以及政法制度等等,若是者犹滴滴之水、青青之叶,非其本源所在。本源所在,在其思想。”黄远生的观点类似于()

A.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的思想 B.维新变法时期严复的思想

C.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的思想 D.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思想

10.胡适认为:“我们思想新、信仰新,我们在思想方面完全是西洋化了;但在安身立命之处,我们仍旧是传统的中国人。”这反映了()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新文化运动彻底失败

C.传统思想文化影响深远 D.中西文化融合日益加强

11.陈独秀曾说:“孔子之道,施于今日社会为不适于生存。任诸自然之淘汰,其势力迟早必归于消灭。”陈独秀批判孔子思想所运用的思想武器是()

A.三权分立学说 B.马克思主义

C.社会契约论 D.社会进化论

12.关于近代以来中国学术的发展,有人感慨,我们抛弃了“中学”中过去以“六艺”为核心、以“四部”为框架的学术分类体系,而代之以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一系列现代学科范畴。这反映出()

A. 近代中学发展缺乏稳固根基

B. 中国学术分类体系渐趋成熟

C. 社会变化影响中国学术发展

D. 中国传统儒学发展陷入困境

13.近代有人向政府上书建言:“诏天下,同时断发,与民更始。令百官易服而朝,其小民一听其便。”此上书应在()

A. 鸦片战争时期

B. 戊戌变法时期

C. 民国初年

D. 新文化运动中

14.下列关于前期新文化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①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②强调建设资产阶级民主政权

③在文学革命方面取得突出成就④能够正确看待东西方文化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5.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载:“臣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立定宪法,同受治焉。”这反映了康有为认为( )

A.应建立三权分立共和制 B.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C.君主拥有至高无上权力 D.议会与君主是国家根本

16.关于中国近代化进程“广东人立言,湖南人流血,江浙人出钱。”其中“广东人立言“的

本质含义是()

A. 广东人不甘于外来侵略,勇于反抗

B. 康、梁、孙等广东人的主张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的广泛传播

C. 广东地区资本主义发展较早,人们思想开放,易接受新事物

D. 广东人挽救了不断加深的民族危机

17.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兴民权、设议院,其根本目的是()

A .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

B .用西方的政治体制维护清朝统治

C.鼓励广大民众参与政治 D.利用西方的政治学说说明儒家的合理性

18.陈独秀主张“崇实际而薄虚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伦理观念,力倡“生活神圣”、“利用厚生”,强调现代社会利益由个人利益积合而成,自利心和公共心为经济之两大砥柱。对材料观点的准确解读是()

A.主张个人利益至上B.批判儒家重义轻利观念

C.肯定经世致用思想D.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传播

19.“维新派与保守派比的不是谁更‘新’,而是谁更‘旧’。只有更旧的学问,才能在理论上吻合‘孔子’的思路。”下列符合这一论断的是()

A. 《海国图志》

B. 《新学伪经考》

C. 《变法通议》

D. 《天演论》

20.1919年8月,商务印刷馆出版了《新体国语教科书》,该书把生字单独列出并注音,练习有语言训练,课文材料非常口语化。经教育部审定后,成为国民学校教科书。这表明()A. 文学革命推动了文化转型B. 民主和科学已成为社会共识

C. 白话文运动深入社会底层

D. 学校教育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21.1901年1月,慈禧太后在颁布的上谕中提到:“舍其本源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这反映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