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工治未病.

合集下载

“上工治未病”解读

“上工治未病”解读

《黄帝内经》中提到过“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唐朝名医孙思邈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上工治未病之病、中工治欲病之病、下工治已病之病”。

《内经》当中提到是:高明或有远见的医生,往往是在疾病没有蔓延或症候的时候及早干预,防范于未然,提前做好防护,防止疾病的发生或蔓延,倘若“夫病已成而后药之, 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名医孙思邈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高明的医生能够在疾病未发之时及早发现端倪进行干预,防微杜渐;中等层次的医生在疾病发展呈现一定症候的时候,辩证(和或)症论治,将疾病及时的控制治愈;低层次的医生往往在疾病出现一系列征候或不适症候的时候,才发现疾病的原因,针药并施针对疾病进行扑救式治疗。

这个思想,其实就是我们现代所说的“预防重于治疗”。

与其等有了疾病再劳神伤力的进行治疗,倒不如平时做好健康的养护工作,免收疾病之苦。

阿胶性味甘平,一直以来都是广泛应用的经典滋补品,药食两用。

娇小美阿胶糕选用东阿阿胶、宁夏枸杞、新疆若羌红枣、即墨黄酒、老冰糖、纸皮核桃、黑芝麻,用料考究,并采用现代加工工艺精良制作,成品富含明胶原、骨胶原、蛋白质以多种微量元素、多种氨基酸等。

这些都是人体营养重要物质,有明显抗衰老、延年益寿作用。

口感细腻,香气纯正。

在您“治未病”的选择上,助您一臂之力。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是什么意思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是什么意思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是什么意思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

——题记这句话出自《黄帝内经》:“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意思是指最高明的医生是在疾病还没有发作前就把它制止住了。

这种“上医”即强调预防重于治疗,注重事先,注重平时保健养生,并且要求顺应自然规律,否则后悔莫及。

所以,这里的“未病”既包括心身、躯体疾患,又包括传染性、流行性疾病,还包括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

它们均属于亚健康状态或潜伏期状态,也可称为隐性健康状态。

比如感冒、胃肠炎、结膜炎、痤疮等皮肤小恙都算是“亚健康状态”,但一旦加重便成了真正的疾病。

因此,预防“上医”显得尤其重要。

其实每个人的身边就蕴藏着很多天然的良药,可我们却往往忽视掉他们。

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疾病呈现年轻化趋势,“亚健康状态”越来越普遍。

据研究表明,每100个成年人当中就有80个处于“亚健康状态”,这样算来我国至少有1.5亿个潜在的“病人”,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有资料表明,20岁~40岁是人生最佳阶段,由于工作、家庭压力大,长期睡眠不足,抽烟喝酒,使免疫系统降低,增加了癌症的发病率。

因此,只有远离烟草,减少危害。

所以,无论从自己还是社会角度看,健康投资都非常值得!另外一方面,中医理论认为人体阴阳平衡、气血畅通是维持机体健康的关键。

“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卧伤气,久行伤筋”等是中医学中形象的描述,同时也告诉我们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当一些疾病尚处于萌芽状态时就应积极干预,否则将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

用西医的观点来解释,也许不太适合,但按照中医学说,也确有几分道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所以预防才能避免急性变慢性,让其走向更好更美丽的彼岸。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活节奏快,生存竞争激烈,为工作、子女操劳过度,致使气血运行不畅,容易引起精神疲乏,进而产生亚健康状况。

再加上环境污染、食品污染,加上情绪不稳定,熬夜等问题,使得体质下降,抵抗力弱,都给现代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黄帝内经》“上工治未病”发微

《黄帝内经》“上工治未病”发微
《黄帝内经》“上工治未病”发微
“上工治未病”出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这句话的基本意思就是说高明的医生治病重在预防。
一、提出和论证了“预防――和谐”的健康指导理念
上工治未病,重在预防。因此《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贼风,是指由于气候反常或者天气变化过度而导致的自然因素,如“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等,对于自然因素的外邪,应该做好防范,远离侵害;但为何又要“精神内守”呢?其实可推知,广义的贼风就暗含着社会层面的致病因素,只不过没有明说,社会因素对人的影响往往是内在的,人的情志、劳逸等等都与你所处的社会息息相关,当今世界的疾病,心理、精神方面的疾病发病比例是逐年渐长,已经对整个社会的和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所以,预防就显得尤其重要。古人提出了对于这些致病因素的防范法则以及措施。恬淡虚无,是节制人的贪欲,防止不必要的心理伤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防止外邪的侵害;精神内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一颗平常心。《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故半百而衰也。”即根据天地四时的阴阳变化来调节自身的阴阳协调,使自身达到一个和谐的状态,则不受外界致病因素的侵扰,如果不懂得保持精气的充满,经常过分地耗散精神,务求内心一时的贪欢,违反了养生的`乐趣,则到五十岁左右便衰老了。现代医学中所说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等致病因素的预防,追根溯源就在几千年前《黄帝内经》中的治未病之说。
(二)“恬淡虚无”
于国来说,是指不通过军事扩张、掠夺资源、争霸或称霸,而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内需,改革创新,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尽量不要让别国成为自己的敌人,自己军事力量好,但不轻易用兵,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对内寻求和谐,对外寻求和平,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会以自身的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促进和谐世界,则也将“邪不可干”。

金贵要略原文及译文

金贵要略原文及译文

金贵要略原文及译文
原文: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上工治未病,是为何义?师曰;夫治未病者,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而实脾者,是为治未病也;不只治肝,知肝传脾,实脾者,即为治未病,是脾未病而早医也。

五行生克,肝木克脾土,见肝之病,“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也,“实”脾者,即为治未病也。

土旺四季,其时脾不受邪,即勿补之。

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只知治肝,不知实脾,是以肝病未已,脾病复起。

五行生克,余脏准此类推。

译文:上工治未病,不是说没有病,是治将传之经未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实脾者,即为治未病之义,而肝者,是已病。

从脾论为脾未病,从肝论是肝已病,肝病则人是已经病,不是没病,也不是没病就治。

见肝之病当知传脾,此是五行生克之定理。

治肝者,是为治病,而实脾者,是为治未病也,是脾未病而早医。

中工不知相传,更不知治未病之理,只知治肝,肝病未愈,脾病复起。

重点;不要以为治未病,是没病就治,此治未病若真的解读为没有病,那真是遗笑万年,没病就治,中医岂不是更能浑水摸鱼。

伤寒六经,见厥阴之病,太阴必病,此也为一定之理。

已成厥阴,太阴必伤,厥阴之败,必从太阴而败。

肝病木贼,脾必见虚,治必实之,是为治未病。

肝木贼脾土,此病最多最典型。

上工治未病

上工治未病

上工治未病“中医是有很大学问的,我打算退休后研究中医药,现在正在学习《黄帝内经》……”2008年1月24日上午,出席2008年全国中医工作会议的吴仪副总理,借此机会向与会者“道别”之后,说出了这番话。

同时她还告诉大家,她现在已经买了一本中药书,正在努力学习。

对于大部分中药,她基本能够说出其性能与功用。

分管中医工作的吴仪副总理,借身退之际,仍在用自己的方式支持着我们的中医药事业,这与其说是在告诉大家自己退休之后的爱好选择,不如说是她在用这种方式表示自己对祖国医学的个人态度。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瑰宝,更是全世界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这早已是世所共知的常识,然而,曾几何时,一场发端于网络的“废除中医”的潜流,迅速扩散到社会上,混淆以及误导了很多对于中医药不了解的各方人士的视线,吴仪副总理谈笑间的这番“表态”,无疑也是对于那些提出废除中医者的一个有力回应。

回溯过去,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一直十分重视民族文化遗产,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重视和发展中医药,都是他们的一贯主张。

新中国成立不久的1954年,毛泽东便针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中药应当很好地保护与发展。

我国的中药有几千年历史,是祖国极宝贵的财产,如果任其衰落下去,将是我们的罪过……”时光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在今天,比照毛泽东同志这番话,我们反观今天中医药在国内医疗行业的地位,心里仍然无法轻松。

据说,日本汉方医学界德高望重的权威人士大眆敬节在弥留之际,曾经嘱咐其弟子:“现在我们向中国学习中医,10年后让中国向我们学习。

”他并不是在危言耸听。

由于历史、文化等原因,在西方医学体系进入中国之后的很短的时间内,便迅速占领了我国医药领域的主流地位,近些年来,已薪火相传五千年的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受到了强大的冲击和严峻的挑战。

据资料显示,我国著名中医人数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5000余名骤减至现在的不足500名,这说明我国中医药正陷入传承危机。

上工治未病防癌于未然阅读答案

上工治未病防癌于未然阅读答案

上工治未病防癌于未然阅读答案1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癌症发病及死亡率日渐增加,尤其是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的肺癌、乳腺癌、结肠癌更是急速增长。

那么,如何开展癌症防控,才能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呢?众所周知,癌症的发病有一漫长的过程,从疾变到原位癌以致发展到有转移能力的浸润性癌,直至致死,约有20年的时间。

这一漫长过程为我们提供了充裕的时间来预防和早发现它。

所谓,“上工治未病”,我们应防癌于未然,才能阻断癌症的发生、发展,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2健康人群是最大的群体,因此,在群体中推行科学的生活方式,预防癌症的发生是重点,针对上述三大发病率急速上升的癌症,人人都应自觉追求健康生活方式,比如均衡营养,合理膳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等等。

同时,要杜绝不良生活行为。

例如,青少年不吸第一支烟,吸烟者积极戒烟,避免二手烟;不长期熬夜;不酗酒,不长期过量食用烧烤食品、强刺激食品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健康促进是防控疾病事半功倍的最基本措施,不仅有利于癌症预防,也有利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预防;但就降低癌症死亡率而言,却颇难在短期内见效。

试以美国为例,在20世纪70年代,他们开始大力开展控烟活动,但直到90年代,肺癌发病率才继死亡率之后开始逐渐下降。

其他常见的结肠癌及乳腺癌也均随着筛查工作的持久开展,先是死亡率出现下降,若干年通常是10年以后,发病率才开始下降。

西方国家自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后,随着这些癌症死亡率的下降,发病率也出现下降之势。

这些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3研究证实,肺癌、乳腺癌、结肠癌,这三大常见癌症均可以通过筛查被早期检出而加以治愈。

采用乳腺钼靶x线摄片筛查乳腺癌在西方国家已开展了近30年,虽在此期间存在诸多非议,但在2021年国际乳腺癌会议上,专家们还是一致肯定了其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事实,故宜继续开展。

当然,对筛检采用的方法或选择对象,专家认为需不断加以改进及提高。

结肠癌的筛检方法也比较成熟,不但可凭借结肠镜检出早期结肠癌加以治愈,还可将有潜在癌变危险的肠道息肉予以切除,预防结肠癌的发生。

上工治未病

上工治未病

古曰:上工治未病,何谓“上工”、何谓“治未病”?上工者,好的医生,高明的医生。

医者,治病之道。

病,有其情之急慢,有其态之显隐,有其性之良恶,有其形之浅深,有其势之轻重,有其位之外内,有其症之表里。

是以‘上工’能知未发将发之病,能控将发未发之病,能揪时显不现之隐祸,能明辨标假之症,不为其飙张之势所惑,能明察始作祟之病源,凡此种种,非仅现代之预防医学也!是以‘上工’者,能:御其犯、杜其渐、断其恶、绝其复、辨真假、识因果、知进退、明顺应,扶正不辅邪,攻邪不伤正。

不以治病夺正还不知耻,应知激活本能方为‘上工’。

辨病治病能辨因治本虽可曰工,而不知辨治本源,亦非‘上工’。

而仅独辨本源却不知机变,仍非‘上工’。

知‘医之病,病道少’,而更能知‘三情’之‘嘎然’者,凡此种种者,方为‘上工’矣!治‘未病’,治‘未可逆’之病。

而‘未病者’,乃人体未察觉之病,非未发生之病也,即:病之始、病之渐、病之潜、病处难查难觉阶段,或虽病且已暂愈但未复发、未转移、未恶变、未衰竭等,亦属‘未病’之例。

不可逆者,邪祛不得(邪,指诸病因、诸病理产物)、正扶不上、阴极阳衰、阳极阴衰,如现代医学的恶性细胞转移、病理性产物无法清除、新陈代谢功能丧失、诸正不足却补之惘然(即古之‘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瘀血不去新血不生’)。

故,治未病的目的,是提倡化‘被动医学’为‘积极的主动医学’,将维护健康人体所需付出的代价降到最低点的提前作为的行为医学。

今人懵然于‘已病’,以为能治已病者方为医,不知古人更推崇于治之在于‘病’将成未成之际,今人古人,谁更明理阴阳之道乎?让祸患杜绝、消灭于正未伤、势未嚣之际,非仅有先见之明,更有先执之法,医道亦有世风不古乎?传统医学博大精深,武医乃其一。

治病过程是一种艺术,治寓于养,养寓于治,方是‘上工’之所为。

古人上百岁能未竭,而科学进步一日千年、物质更丰富的今天,今人为何未半百即已衰?不仅在于现代人类‘竭泽而渔’,更在于精神意识的堕落,各种生存生活方式的违背自然规律使然。

9上工治未病

9上工治未病

9 上工治未病遂昌育才小学蓝建云一、教材说明(一)聚焦问题中医治病提倡预防为主,强调在没有生病时着重做好预防工作,增强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也强调在生病以后及时进行治疗,以防止疾病发展变化,这一观点就是人们常说的“上工治未病”。

(二)读一读教材通过“扁鹊三兄弟”的故事,告诉我们治病也分三个阶段:病前、病重、病后。

扁鹊之所以天下闻名,是因为扁鹊都是在病情十分严重、病人万分痛苦时采用在经脉上用针放血、吃烈性药、切除病患处等方法使病情得到缓解,从而治愈各种大病,起死回生,所以天下闻名。

其实,扁鹊的大哥才是医术最高明的,他在疾病还未真正形成时就能给病人治病,能做到防病于未然。

教材通过战国时期的名医故事,给学生提供了讨论的话题,激发了学生对中医治疗的兴趣。

(三)想一想中医有句关于养生防病的名言:“上工治未病。

”这里的“上工”是指技术高明的医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最高明的医生是将治病的重点放在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上,做到未病先防和小病早治,尤其是做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的工作。

教材借助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治未病”的理论。

告诫大家在疾病发生之前或萌芽之初,一定要把握时机,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四)学一学教材讲述了中医“治未病”可以延伸为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和愈后防复三大内涵。

(五)做一做通过收集资料,上网查询等途径,了解青少年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

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中医有句养生防病名言:“上工治未病。

”“上工”指技术高明的医生,“治未病”的理论出自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意思是说高明的医生是不会等到疾病已经发生时才去医治,而是治疗(预防)在疾病发生之前,如同治理国家不可等到混乱已经发生再去治理一样。

本课通过“读一读”扁鹊三兄弟的故事引出“上工治未病”,通过“想一想”体会《黄内内经》中的治病治国道理,通过“学一学”了解治未病还分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和愈后防复的三个治疗阶段,通过“做一做”和上网查一查青少年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更加地爱自己。

金匮要略背诵原文填空

金匮要略背诵原文填空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治第一》第1条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第2条夫人秉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

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________,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_______,壅塞不通,_________;三者,房室金刃,________,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腑脏,即医治之。

14问曰:病有急当救里、救表者,何谓也?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_______;后身体疼痛,_______,急当救表也。

第15条:夫病痼疾加以卒病,___________,后乃治其痼疾也。

第17条:夫诸病在臓,欲攻之,___________,如渴者,与猪苓汤。

余皆仿此。

《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14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

湿痹之候,________,_______,但当利其小便。

18风湿相抟,一身尽疼痛,_________,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________,湿气在,是故不愈也。

若治风湿者发其汗,_____________,风湿俱去也。

第20条:湿家身烦疼,______________,慎不可以火攻之。

第21条: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

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

__________________。

第22条: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___________。

23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抟,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__________,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_________,__________,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24风湿相抟,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________,________,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____________。

上医治未病

上医治未病

“上医治未病”最早源自于《黄帝内经》所说:“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治”,为治理管理的意思。

“治未病”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

其在中医中的主要思想是: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

机械设备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
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技术作为实现武器装备基于状态的维修(CBM)、自主式保障、感知与响应后勤等新思想、新方案的关键技术,受到美英等军事强国的高度重视和推广应用。

PHM系统正在成为新一代的飞机、舰船和车辆等系统设计和使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故障预测,即预先诊断部件或系统完成其功能的状态,确定部件正常工作的时间长度;二是健康管理,即根据诊断/预测信息、可用资源和使用需求对维修活动做出适当决策的能力。

目前国外采用的电子产品故障预测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类。

1、通过监测失效征兆来预测故障
2、通过设置预警电路(Canary Devices)来预测故障
3、通过建立累积损伤模型来预测故障
4、。

典籍中关于中医“治未病”

典籍中关于中医“治未病”

典籍中关于中医“治未病”典故:上医治未病据史料记载,有这么一个古代名医扁鹊论医术的故事。

有一次,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哪一个医术最高?”扁鹊回答:“长兄最佳,仲兄次之,我最差。

”魏文王接着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你能说明白一些吗?”扁鹊回答说:“我长兄治病,是在病症还未表现之时就把病治好了,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他的医术只有我们家人才知道。

我仲兄治病,是在病情初起时就把病人治好了,一般人以为病人得的只是小病,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也不大,只有本地人才知道。

我扁鹊治病,是在病情严重后才治,一般人见我下针放血,用药教药,割肉切骨,动作颇大,就认为我医术很高明,我也因此而闻名于天下。

其实,比起我长兄与仲兄来,我的医术是最差的。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素问·刺热篇》:“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

《灵枢经·逆顺》:“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是以奢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

愚智贤不肖,不惧与物,故合于道。

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伤寒论》《张仲景原序》:“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曾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疗君亲之疾,下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

上工“治未病”

上工“治未病”

康 主 题 . 良好 的 心 理
状 态是 健 康 的 重 要 保 障 . 心 身 疾 病 ” 已成 “ 为 2 1世 纪 人 类 健 康
之 大 敌 所 以 , 医 治 中 畚 会 友
1 年第 3 期)
遥 丸 已成 为 家喻 户 晓 的保健 佳 品 .
受 到 国内外人 士 的欢迎 如今 人们
健 康 作 为 医 学 研
究 的 主 要 方 向 ” 上 个世 纪 末 . 全 球 医 学 界 大讨 论 的最 终结 论 是 : 根 据 不 同生 理 时 要 本 .质 与 心理 特 点 ,陶 冶情 操 . 本魄 如 人到 中年 , 精力 充 沛 , 劳逸 结 合 . 身 养性 , 可 过 修 不 累 .因为 体质 将 由盛 转 衰 : 到 年 时 . 质 已 虚 . 要 淡 泊 名 体 更 i 俗念 在 中 医里 将 治未 病 脱
于未 然 养 生 的 内 涵 是 延 长 生 艰 和 提 高 生 活 质 量
彭 彭 文 文 扬 扬
的 身 体 保 健 的 福 音 这 一 重 大 转
变 . 少 有 三 个 显 著 特 点 : 是 由 至 一
未 病 心 理 保 健 工 作 具 有 广 阔 的 前
景和 发展潜 力
冶未病 理 念发 展 到现 代 . 当 在 们 都 重 视 养 生 保 健 的 大 趋 势
内容 、服 务 模 式 、
服 务 平 台 、 行 机 运 制 等 方 面 . 极 探 积
已先 后 确 定 三批 共 1 3家 “ 未 0 治 病 ” 防 保 健 服 务试 点 单 位 . 盖 预 涵
了 除西 藏 以 外 的 3 0个 省 ( 、 ) 区 市
索 实 践 了 “ 未 治 病 ” 想 的有 效 途 思

上工“治未病”

上工“治未病”

上工“治未病”上工“治未病”“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上工治未病这一流传至今的医学名言出于《黄帝内经》中的《灵枢・逆顺》篇。

它强调在疾病发作之先或未进一步发展之际,把握时机,予以治疗,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上工治未病”,既体现了医学的本质,追求人类健康,又反映了医生的境界。

能预防疾病的发生,使人不生病的医生才是好医生,才是“上工”。

中国传统医学理念治未病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产生和发展的治疗原则,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

它是我国几千年来祖先留下的宝贵的医学经验。

是我们现代中医学说的基本法则和中医药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准则。

这医学理念是在我国古代一直受医生们和广大百姓推崇。

早在几千年前,我国的中医学理论奠基之作《黄帝内经》就最早提出了“治未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这里的“治未病”就是指调养、调摄尚未患病的机体,防患于未然,防止疾病发生。

以此为源,历代中医名家对“治未病”屡有发挥,据《史记》记载,神医扁鹊曾三次为齐桓公诊治,观其面容,发现他有病情,并告诫他需要马上治疗,以防病情加重。

然而齐桓公不相信他的话,最后扁鹊也无力救治,齐桓公病至膏肓死去。

这个病案反映了扁鹊关于疾病要“早发现、早治疗”的观点,体现出他“治未病”的思想。

而东汉医圣张仲景在名著《金匮要略》中提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成为指导“治未病”的一大法则。

唐代孙思邈强调“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起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将医学的功能区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

元代朱丹溪在其著作《丹溪心法》中专论《不治已病治未病》,将“治未病”作为重要内容进行深入研究。

清代叶天士更是提出“先安未受邪之地”的预防学观点,强调采取主动措施防变于先的重要意义。

那么,治未病从古到今遵循的方法是什么呢?四川省名中医、硕士生导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吴节教授介绍说,中医“治未病”理论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三大主题。

上工治未病

上工治未病

上工治未病——企业危机及危机公关的思考之一李文彦中国最早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按诊治水平把大夫分成了三个等级,上工、中工和下工。

上工指的是非常高明的医生,下工则是最普通平常的大夫。

而划分的根据是上工守神,下工守形。

通俗地说就是第一等大夫看病是根据自然法则,根据生命规律来理解疾病,处理疾病,不管你是头疼还是脚疼,他要治的是你的病根儿。

而普通的大夫就像我们平时所形容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药不能达到病灶,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这本经典还第一次提出了治“未病”的概念:“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同时指出,“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

“未病”就是尚未成形的病,在未成形的时候我们去拿掉它,是很容易的事儿。

等成形了,甚至等它很牢固了,再去拿掉它,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一个企业和人一样,也会生病。

而企业的生病也是从未病到已病,从未成形到已成形的。

按照西医的说法,就是任何一个器质性的病变都是从非器质性的阶段慢慢发展过来的,在非器质性病变的阶段进行治疗是比较容易的,而一旦进入器质性的了阶段治疗就困难多了。

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不但要善于治疗企业的病症,还要善于识别企业的病症,在企业的疾病尚未成形时就发现症结,及早进行根治。

不要让得过的病再复发企业同人一样,不管是治“未病”还是治“已病”,经验都是从过去诊治的实践中得来的。

而过去得病与治理的过程,就是我们治“未病的宝贵的“经验”。

比如,成品油零售企业,首先要保证的就是质量合格、数量准确。

作为国有企业,油品来自于国有炼厂,一般来说质量合格是有保证的,但为什么有的加油站仍然会出现油品质量问题?根据以往的油品质量问题,大多出在人为在合格的油品里加入劣质油品这样的事件。

任何一个企业都无法保证你的每一个员工都是诚实可信的。

但这并不表示出现了这样的人为质量问题就有理由为自己解脱。

企业在这里应该检查自己的是,为什么就让个别人钻了空子,为什么劣质油能够通过别的渠道进来,并轻而易举地流入了我们的油缸。

上工治未病

上工治未病

第一,保持良好心态。 第一,保持良好心态。
中 医 养 生 方 法
最关键是调整心态,调整目标, 最关键是调整心态,调整目标, 调整心态 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恬淡 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 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 安从来?” “正气存内,邪不 正气存内, 安从来? 可干。” 可干。 道家:“无为而治”“知足为福” 道家: 无为而治”“知足为福” ”“知足为福 佛教:“看破、放下” 佛教: 看破、放下”
二、人生有序
婴幼儿期: 稚阳未充,稚阴未长” 婴幼儿期: “稚阳未充,稚阴未长” 。 故婴幼儿宜护养其“稚阴” 稚阳” 故婴幼儿宜护养其“稚阴”、“稚阳”为 要,即饮食用药忌用峻猛、慎用过于寒热 即饮食用药忌用峻猛、 之剂,药量宜轻而中病即止。 之剂,药量宜轻而中病即止。 成壮年期:“二十岁,血气始盛, 成壮年期 “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 筋骨隆盛、肌肉满壮” 长”。“筋骨隆盛、肌肉满壮”(男子三 十二岁左右);“筋骨劲强、身体盛壮” 十二岁左右);“筋骨劲强、身体盛壮” ); 女子二十八岁左右)。此期可耐药石, )。此期可耐药石 (女子二十八岁左右)。此期可耐药石, 故调摄当视个人体质之偏颇而调理阴阳。 故调摄当视个人体质之偏颇而调理阴阳。 老年期: 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 老年期:“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 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 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 无子耳。 因此老年人的调摄, 无子耳。”因此老年人的调摄,当以补为 时时顾护正气, 主,时时顾护正气,方能使阴阳保持相对 平衡,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平衡,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中 医 养 生 方 法
第二,坚持适当运动。 第二,坚持适当运动。

《金匮要略》之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原文+译文)

《金匮要略》之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原文+译文)

《金匮要略》之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论十三条脉证二条)【原文】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

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译文】有人问道:“技术高超的医生治病,往往治疗尚未发病的脏腑,这是什么意思呢?”老师回答道:“治疗尚未发病的脏腑,以防止疾病蔓延。

以肝脏病的诊断为例,临床上见到肝病患者,知道肝病可以传到脾脏,就要在治疗时首先调补脾脏。

但如果一年四季脾气都旺盛,就不需要调补脾脏。

一般的医生不了解疾病相传的规律,见到肝病不懂得实脾的意义,就只知道治肝。

”【原文】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

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

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则肝自愈。

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

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

【译文】对于肝病的治疗,应当用酸味的药物予以补益,用焦苦的药物辅助,再用甘味的药物予以调和。

五味之中,酸味入肝经,焦苦味入心经,甘味入脾经。

脾气旺盛就能制约肾气,肾气虚弱,体内水气代谢就会失常,水气不畅,心火就会旺盛,转而伤害肺脏,肺气则因此虚弱,无法制约肝脏,肝气就会旺盛,如此肝病就能自行痊愈。

这就是治肝补脾的奥妙所在。

治疗肝的虚证时用此法,实证就不适用了。

【原文】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

余藏准此。

【译文】《内经》上说:“不要伤害正气虚弱的脏腑,也不要补益邪气旺盛的脏腑。

应当用补法治疗虚弱的脏腑,用泻法治疗邪气旺盛的脏腑。

”这就是《内经》的含义。

其他脏腑在治疗时都可以仿照此种方法。

【原文】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

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若五脏元贞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

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凡详之,病由都尽。

上工治未病

上工治未病

上工治未病1 上工治未病编辑本段1、“上工治未病”出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另外在《灵枢·逆顺》也说:“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2、这句话的基本意思就是重在预防,“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从正反两方面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

“上工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的救急方法,这样才能掌握疾病的主动权,达到“治病十全”的“上工之术”。

故朱震享在《格致余论》中说:“与其求疗于有病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怯;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

《金匮要略》第一条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上工治未病”。

揭示诸病当预防于早,勿等病成再治。

清代新安医家程云来说:“治未病者,谓治未病之脏腑,非治未病之人也。

“上工”又称“大医”、“良工”,是指良医。

上工即“见色知病,按脉知病,问病知处”的高明医生。

张隐庵说:“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

”所谓“参合而行之”,是指脏腑阴阳、色脉气血、皮肤经脉内外相应,能参合而行之。

即周详诊察,精细判断,能洞悉色脉、皮肤、异气、顺逆、生克制约的。

这样认真负责的医生,治疗效果高。

所谓“上工十全九”即是。

所谓“治未病”,多数注释“未病”为“无病”。

然则无病之人,即常人,有何治之必要。

可见此“未病”与平常健康之人“无病”有别。

即有患病的因素存在,或将病未病。

高明的“上工”,能够预见和分析出“将病”的各方面因素,从而防其病作。

故而“治未病”中“未病”二字,应理解为“病将作”,或“将病”方为确切。

脏腑之间,有相互联系、互相制约的作用。

[中医治未病――上工之作(下)]中医治未病

[中医治未病――上工之作(下)]中医治未病

[中医治未病――上工之作(下)]中医治未病养生是中医“治未病”的基础工作和根本出发点。

只有掌握和应用正确的养生方法,并且持之以恒,才能真正做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维持肌体内外环境的协调有序,实现理想的健康状态,达到延长生命时限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中医养生学思想,提出顺应自然、协调阴阳、形神共养、动静相宜、和调脏腑、通畅经络等理念;具体内容,包含精神养生、饮食养生、运动养生、房事养生等;拥有食养、药养、针灸、按摩、气功、武术等养生技术。

亚健康是“未病”的表现形式亚健康又称第三状态、灰色状态、病前状态、亚临床期、临床前期、潜病期等。

是指一些身心上的不适应感,某些疾病的临床前期表现,一时难以明确临床病理意义的“症”,如疲劳、失眠、忧郁、头痛等;因衰老,重病、慢性病的恢复期,而表现为虚弱及不适。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患者有多种异常表现和体验,而通过常规的物理、化学检查方法不能检出阳性结果,难以做出疾病的诊断。

目前普遍认为,亚健康状态是由于心理、生理、社会三方面因素导致肌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整体协调失衡、功能紊乱而致。

不良个性的人往往有不合理的信念和认知方式。

由于心理不健康,往往对社会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如敏感、内向、多疑的人出现亚健康的频率较高;常出现易怒、易激动、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的人,亚健康状况也比较常见。

生理亚健康是指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紊乱与衰退,或综合体能下降,精神不振,体力“透支”,表现为神经系统中的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精神不振等;循环系统中的心悸、胸闷、胸部隐痛、临界高血压、高血脂等;消化系统中的食欲不振、胃部隐痛、腹部膨胀、消化不良、便秘等;呼吸系统中的憋气、气短、喉部干涩或有堵塞感;感官系统中的耳鸣、听力减退、眼干涩、酸胀;内分泌、代谢系统中的体重超标、肥胖或偏瘦、无汗或自汗、临界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血糖或低血糖;免疫系统中的抵抗力下降、易感冒或易患其他疾病;运动系统中的动作迟缓、肌肉酸痛、关节运动欠灵活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体质不同而调养
七、谨和五味而调饮食

上工 治未 病与 中医 养生


中医经典语录:“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 大源也。” “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 出焉。” “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谷则 死。” “谨和五味,骨正筋柔,血气以 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 法,长有天命。” “酸入肝,辛入肺, 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阴之所生, 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 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 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 气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 精神乃央。” 中医学称脾胃为后天之本。凡养生者,无 不以脾胃为本源,调摄之要,当健脾益胃。 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十、上工治未病

上工 治未 病与 中医 养生

中医经典语录:“是故圣人不治已 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 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 亦晚乎!” “故邪风之至,疾如风 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 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 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无病重防
上工 治未 病与 中医 养生
九、调摄情志养天年 中医经典语录:“百病皆生于 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 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 则气乱……思则气结。”

养生旨在静神,静神起在全形: 道法自然、怡情养神;少私寡 欲、清心宁神;抑目静耳、逐 扰安神;开朗乐观、怡情畅神; 陶怡情志、平性怡神;保精益 气、养心舍神。


三、顺天时以养生

上工 治未 病与 中医 养生
中医经典语录:“四时阴阳者,万 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 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

一年四季中有春温、夏热、秋凉、 冬寒的不同时序,生物界顺次阴阳 消长之机,而有春生、夏长、秋收、 冬藏的生命节律,人亦当应之而调 养阴阳。
病后康复 疾病初愈,虽然症状消失,但 此时邪气未尽,正气未复,气血未 定,阴阳未平,必待调理方能渐趋 康复。所以在病后,可适当用药物 巩固疗效,同时配合饮食调养,注 意劳逸得当,生活起居有规律,以 期早日康复,从而避免疾病的复发。

中医养生原则
上工 治未 病与 中医 养生
一、男女有别


中医经典语录:“阴阳者,天地之 道也。”“妇人之生,有余于气, 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 男性多以益气固阳为主。 女性多以补血益阴为主。
八、运行气血多运动

上工 治未 病与 中医 养生



中医经典语录:“气之升降,天地 之更用也……出入废则神机化灭, 升降息则气息孤危。”“故善养生 者,必调和血气,使之周流不息”。 人之血气,贵在升降出入有常,运 行不息。而运行气血的一个重要途 径就是多运动。 中医运动养生的内容极为丰富,种 类甚广,方法极多。如气功、导引、 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易筋经、 推拿、按摩、散步、慢跑、登山等。 中医对运动养生锻炼讲求意、息、 行动的和谐统一,即意守、调息、 行动的协调统一。 生命在于运动。
月满(月圆)时阴阳气血多实,则 应少进补品;月亏时阴阳气血多虚, 则少服攻伐之药。

五、随昼夜晨昏而调摄

上工 治未 病与 中医 养生
中医经典语录:“阳气者,一日而 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 日西而阳气虚,气门乃闭,是故暮 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 此三时,形乃困薄。” 平旦至日中,阳气生而盛,应顺之 而养阳,应在黎明清晨,适当至户 外活动,使气血调畅,有助阳气生 发。日暮至夜半,阳敛而藏,人当 安静凝敛,少作劳事,无扰筋骨, 以顾护精血而养阴。 白天养阳,夜晚养阴

欲病早治 欲病指欲作未发,包括病情潜隐,尚 未显露,几乎无自觉症状,或病情轻微, 仅有先兆表现。如《素问.八正神明论》讲: “莫知其情,莫见其形。”,《素问.刺热 论》说:“肝热病者,左颊先赤……病虽 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

何 谓 上 工 治 未 病 ?
已病防变 《伤寒论》曰:“伤寒中风,有 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 具”。“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 先实脾”;还有清代名医叶天士所 强调的“先安未受邪之地”等等。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四、按月廓盈亏而补泻

上工 治未 病与 中医 养生
中医经典语录:“月始生,则血气 始精,卫气始行;月廓满,则血气 实,肌肉坚;月廓空,则肌肉减, 经络虚,卫气虚,形独居。是气、 经脉的虚实变化,与月亮的盈亏有 着密切的关系。
二、人生有序

上工 治未 病与 中医 养生
婴幼儿期: “稚阳未充,稚阴未长” 。 故婴幼儿宜护养其“稚阴”、“稚阳”为 要,即饮食用药忌用峻猛、慎用过于寒热 之剂,药量宜轻而中病即止。 成壮年期:“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 长”。“筋骨隆盛、肌肉满壮”(男子三 十二岁左右);“筋骨劲强、身体盛壮” (女子二十八岁左右)。此期可耐药石, 故调摄当视个人体质之偏颇而调理阴阳。 老年期:“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 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 无子耳。”因此老年人的调摄,当以补为 主,时时顾护正气,方能使阴阳保持相对 平衡,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六、按体质差别而补养

上工 治未 病与 中医 养生
中医经典语录:“人之生也,有刚 有柔,有柔有强,有短有长,有阴 有阳。”; “人以水谷为本。” 不同的食物可以造成体质的不同。 同时,不同区域、不同的种族都存 在体质上的差异,但体质差异概括 起来不外乎阴阳的偏盛偏衰而已。 其摄养的原则,当辨体质之差异而 补益阴阳。视个体之异,或补阴为 主,或益阳为要。补阴助阳,益阳 以配阴,就能“源泉不竭”,“生 化无穷”,健康长寿。
何 谓 上 工 治 未 病?

什么是上工?
在《黄帝内经》中有最早关于上工的记载: “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 病。”


上工即是全面掌握四诊方法,技术过硬, 疗效显著,同时医德高尚的高明医生 ,比 如华佗。
何 谓 上 工 治 未 病?


什么是治未病?
无病重防
对于健康无病之人,重在养生调摄, 预防疾病的发生。如《素问.上古天真论》 曰:“虚贼邪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 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