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经济学与生活平时作业与答案

合集下载

电大经济学与生活平时作业答案

电大经济学与生活平时作业答案

经济学与生活第1次平时作业一、配伍题(将名词解释的标号填在名词前的括号里。

每小题1分,共10分)(B)1.国内生产总值(F)2.实际GDP(H)3.名义GDP(E)4.生产可能性曲线(D)5.价格上限(G)6.价格下限(A)7.需求收入弹性(C)8.需求交叉弹性(J)9.需求(I)10.需求量A. 衡量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变动1%的需求量的变动百分比。

B. 在某一既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C. 指某种其他物品的价格每变化1%,会使该物品的需求量变化百分之几。

D.政府对某种商品所规定的一个低于均衡价格的最大价格。

E.最优产出量的集合的几何表示,表示在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时,同时进行两种或者更多的商品、服务的生产时,所能得到的最大产量的组合。

F. 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 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低价格,它总是高于市场的均衡价格的。

H.用当前的价格来计算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I.在某一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某一货物的总数量。

J.在一定的时期,在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

A.欲望的无限性B.资源的绝对稀缺性C.资源的相对有限性D.欲望的相对有限性2.稀缺性的存在意味着()A.决策者必须作出选择B.政府必须干预经济C.不能让自由市场来作重要的决策D.一个人不应该把今天能买到的东西留到明天来买3.机会成本是指()。

A.作出某项选择时实际支付的费用或损失B.企业生产与经营中的各种实际支出C.作现一项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的选择最好的一种D.作出一项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任何一种可能的选择4.由政府来回答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经济学基本问题的经济制度属于()。

A.混合经济B.计划经济C.市场经济D.有计划的商品经济5.市场失灵指的是()。

电大 《经济学与生活》第2次平时作业答案

电大 《经济学与生活》第2次平时作业答案

电大《经济学与生活》第2次平时作业答案一、配伍题(将名词解释的标号填在名词前的括号里。

每小题1分,共10分)(B)1.总效用(C)2.边际效用(A)3.收入效应(D)4.替代效应(H)5.二级价格歧视(F)6.纳什均衡(E)7.博弈论(I)8.三级价格歧视(G)9.边际效用递减规律(J)10.巿场失灵A.由于商品价格变动而引起的消费者实际收入的变动对需求数量产生的影响。

B.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定数量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满足程度的总和。

C.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新增效用。

D.指商品价格的变动而引起的相对产品价格变化对商品需求数量产生的影响。

E.研究多个个体或团队之间在特定条件制约下的对局中,利用相关方的策略而实施对应策略的学科。

F.所有参与人最优策略组成的策略组合G.一个人连续消费某种物品时,随着所消费的该物品的数量增加,其总效用虽然相应增加,但物品的边际效用有递减的趋势。

H.即垄断厂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把这种需求曲线分为不同段,根据不同购买量,确定不同价格,垄断者获得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买主的消费剩余。

I.垄断厂商对不同市场的不同消费者实行不同的价格,在实行高价格的市场上获得超额利润。

J.指巿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

1.消费者从物品与劳务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称为(B)。

A.欲望B.效用 C.边际效用 D.偏好2.某人愿意用20元买第一件衬衫,愿意用35元买头二件衬衫。

第二件衬衫的边际效用是(C)。

A.55 B.35 C.15 D.27.5 3.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B)。

A.效用水平相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相同B.效用水平相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不同C.效用水平不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不同D.效用水平不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相同4.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的最大组合的线叫做(B)。

经济学与生活形成性考核作业册答案

经济学与生活形成性考核作业册答案

经济学与生活形成性考核作业册经济学与生活作业一1、材料:刚到美国的人多半被它那优美的自然景色和丰富的物质条件所吸引.人们常把富足归因于资源的富有。

其实资源丰富只是富足的条件之一。

如果不能恰当地利用每种资源,到处存在着浪费,富足仍旧是泡影。

当今不少非洲国家资源丰富,可是没有摆脱贫困。

尤其是国际贸易日益发达的今天,缺乏资源的国家可以按合算的价格进口资源产品,自然资源的重要性更退居次要地位。

日本是资源小国,却是经济大国。

我国沿海地区与内陆相比较,也是缺少资源的沿海地区较为发达;而资源丰富的内陆地区反而落后。

这是我们亲眼见到的最好的例证。

但所有的富国却毫无例外地有它们的共同点,那就是办事的高效率。

所以,我们寻求富强之路,应该将注意力放在提高效率、消灭浪费上。

有人把一切节约最终归结为时间的节约,这并不准确。

因为并不是单单有了时间就可以创造出一切资源来,所以时间固然要节约,其他资源也是要节约的。

根据材料,分析其中所蕴含的有关微观经济学的理论背景,并给予评论。

答:首先,微观经济学告诉我们,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生产率是指一个工人一小时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

几乎所有生活水平的差异都可以归因于各国生产率的差别。

社会的进步主要是生产力的发展,而劳动生产率就是衡量生产力高低的核心指标。

真正的经济增长必须是“质的增长”与“量的增长”的结合,归根结底要靠质的增长,经济发展不是要做加法,而是要做乘法,这种质的增长就是提升劳动生产率。

因为中国劳动生产率太低,所以相同的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就低,而创造的价值低收入就低,这就是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的根本原因。

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创造财富的价值,才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的收入,这才是真正的“创富于民”。

其次,资源是有限的,更是稀缺的。

节约时间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工作效率来说固然重要,但是节约资源在我们寻求强国富民的道路上所体现出来的重要性也在日益凸显。

经济学与生活平时作业1-4(全)及参考答案

经济学与生活平时作业1-4(全)及参考答案

经济学与生活平常作业1-4( 全 )及参照答案经济学与生活第 1 次平常作业得分教师署名得批阅分人一、配伍题(将名词解说的标号填在名词前的括号里。

每题 1 分,共 10 分)(B)1.国内生产总值(F)2.实质GDP(H)3.名义GDP(E)4.生产可能性曲线(D)5.价钱上限(G)6.价钱下限(A)7.需求收入弹性(C)8.需求交错弹性(J)9.需求(I)10.需求量A.权衡一种物件的需求量抵花费者收入改动的反响程度,即花费者收入改动1% 的需求量的改动百分比。

B.在某一既准期间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后物件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C.指某种其余物件的价钱每变化 1% ,会使该物件的需求量变化百分之几。

D.政府对某种商品所规定的一个低于均衡价钱的最大价钱。

E.最优产出量的会合的几何表示,表示在充分利用各样资源时,同时进行两种或许更多的商品、服务的生产时,所能获取的最大产量的组合。

F.用以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钱计算出来的所有最后产品的市场价值。

G.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廉价钱,它老是高于市场的均衡价钱的。

H . 用目前的价钱来计算最后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I . 在某一价钱下,花费者愿意购置的某一货物的总数目。

J . 在必定的期间,在一既定的价钱水平下,花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置的商品数目。

得批阅二、单项选择题 (每题 2 分,共 40 分)1.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分人(B )。

A .欲念的无穷性B .资源的绝对稀缺性 C .资源的相对有限性D .欲念的相对有限性B2.稀缺性的存在乎味着()A .决议者一定作出选择B .政府一定干涉经济C .不可以让自由市场来作重要的决议D .一个人不该当把今日能买到的东西留到明日来买3.时机成本是指( C)。

A .作出某项选择时实质支付的花费或损失B .公司生产与经营中的各样实质支出C .作现一项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余若干种可能的选择最好的一种 D .作出一项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余任何一种可能的选择4.由政府往返答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经济学基本问题的经济制度属于( B )。

《经济学与生活》部分答案

《经济学与生活》部分答案

《经济学与生活》形成性考核说明:本课程的形成性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30%。

每位学员在以下10题中任选四题作答,每题答案不少于500字,依次答在题后空白处。

每题满分25分,共100分。

1、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男女比例为116:100,远高于自然选择的结果。

试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当前中国“重男轻女”现象的产生,以及你认为有效的治理措施?2、“摩的”在许多城市都很普遍,但“摩的”会带来许多危害,现在许多大城市都实行了“禁摩”政策,“摩的”应当被禁止吗?试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你认为如何治理“摩的”比较合理?3、近几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的困难,在部分地区,尤其是农村又出现的新的一轮“读书无用论”,试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以及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

4、2004年,我国煤矿死亡6027人,百万吨死亡人数3.08 ,为减少煤矿死亡事故的发生,政府采取的措施之一就是关闭小煤窑,请问这种对小煤窑取缔、严打的政策是否能有效降低采煤中的事故率?如果你是决策者,你会采取那些措施。

5、“囚徒困境”是源自于“经济人”的假设,你是如何看待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没有建立在个人理性基础上的集体理性是否稳定?请设计一种机制来避免“囚徒的困境”。

6、试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环境污染”产生的本质是什么?以及你认为的解决之道。

7、我们发现微软公司推出的操作体统,所占空间越来越大。

请问这种现象除了技术因素外,有没有经济上的考虑?试说明你的分析。

8、试说明你上电大读大学的成本与可能的收益,现在看来你当初的决策是否明智?请简述之。

9、每年春运期间,铁路与公路运输都会涨价,试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上述现象。

10、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许多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各种矿产品等),随着人口的增加,对这些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会越来越多,这些不可再生资源能否被用完?又为何许多可再生资源,如动植物会绝迹?却又是否有过猫、狗、牛的灭绝问题?如果没有,为什么?1.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男女比例为116:100,远高于自然选择的结果。

经济与生活平时作业答案

经济与生活平时作业答案

经济与生活平时作业答案经济学与生活第1次平时作业得分批改人得分教师签名一、配伍题(将名词解释的标号填在名词前的括号里。

每小题1分,共10分)(B)1.国内生产总值(F)2.实际GDP (H)3.名义GDP (E)4.生产可能性曲线(D)5.价格上限(G)6.价格下限(A)7.需求收入弹性(C)8.需求交叉弹性(J)9.需求(I)10.需求量A. 衡量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变动1%的需求量的变动百分比。

B. 在某一既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C. 指某种其他物品的价格每变化1%,会使该物品的需求量变化百分之几。

D. 政府对某种商品所规定的一个低于均衡价格的最大价格。

E. 最优产出量的集合的几何表示,表示在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时,同时进行两种或者更多的商品、服务的生产时,所能得到的最大产量的组合。

F. 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 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低价格,它总是高于市场的均衡价格的。

H. 用当前的价格来计算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I. 在某一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某一货物的总数量。

J. 在一定的时期,在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第1页,共25页得分批改人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

A.欲望的无限性B.资源的绝对稀缺性 D.欲望的相对有限性C.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2.稀缺性的存在意味着()A.决策者必须作出选择B.政府必须干预经济D.一个人不应该把今天能买到的东西留到明天C.不能让自由市场来作重要的决策来买3.机会成本是指()。

A.作出某项选择时实际支付的费用或损失 B.企业生产与经营中的各种实际支出C.作现一项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的选择最好的一种 D.作出一项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任何一种可能的选择4.由政府来回答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经济学基本问题的经济制度属于()。

经济学与生活四次作业答案已整理可直接打印

经济学与生活四次作业答案已整理可直接打印

经济学与生活第1次平时作业一、配伍题(将名词解释的标号填在名词前的括号里。

每小题1分,共10分)(B)1.国内生产总值(F)2.实际GDP(H)3.名义GDP(E)4.生产可能性曲线(D)5.价格上限(G)6.价格下限(A)7.需求收入弹性(C)8.需求交叉弹性(J)9.需求(I)10.需求量A. 衡量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变动1%的需求量的变动百分比。

B. 在某一既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C. 指某种其他物品的价格每变化1%,会使该物品的需求量变化百分之几。

D.政府对某种商品所规定的一个低于均衡价格的最大价格。

E.最优产出量的集合的几何表示,表示在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时,同时进行两种或者更多的商品、服务的生产时,所能得到的最大产量的组合。

F. 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 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低价格,它总是高于市场的均衡价格的。

H.用当前的价格来计算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I.在某一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某一货物的总数量。

J.在一定的时期,在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C )。

A.欲望的无限性B.资源的绝对稀缺性C.资源的相对有限性D.欲望的相对有限性2.稀缺性的存在意味着(A)A.决策者必须作出选择B.政府必须干预经济C.不能让自由市场来作重要的决策D.一个人不应该把今天能买到3.机会成本是指(C)。

A.作出某项选择时实际支付的费用或损失B.企业生产与经营中的各种实际支出C.作现一项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的选择最好的一种D.作出一项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任何一种可能的选择4.由政府来回答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经济学基本问题的经济制度属于(B)。

A.混合经济B.计划经济C.市场经济D.有计划的商品经济5.市场失灵指的是(C)。

经济学与生活平时作业2

经济学与生活平时作业2

经济学与生活(sh ēnghuó)第2次平时(p íngsh í)作业一、配伍(p èiw ǔ)题(将名词(m íng c í)解释的标号填在名词前的括号里。

每小题1分,共10分)(B )1. 总效用(xiàoyòng) (C )2. 边际效用 (A )3. 收入效应 (D )4. 替代效应 (H )5. 二级价格歧视 (F )6.纳什均衡 (E )7. 博弈论 (I )8. 三级价格歧视 (G )9.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J )10. 巿场失灵A .由于商品价格变动而引起的消费者实际收入的变动对需求数量产生的影响。

B .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定数量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满足程度的总和。

C .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新增效用。

D .指商品价格的变动而引起的相对产品价格变化对商品需求数量产生的影响。

E.研究多个个体或团队之间在特定条件制约下的对局中,利用相关方的策略而实施对应策略的学科。

F.所有参与人最优策略组成的策略组合G.一个人连续消费某种物品时,随着所消费的该物品的数量增加,其总效用虽然相应增加,但物品的边际效用有递减的趋势。

H.即垄断厂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把这种需求曲线分为不同段,根据不同购买量,确定不同价格,垄断者获得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买主的消费剩余。

I.垄断厂商对不同市场(shìchǎng)的不同消费者实行不同的价格,在实行高价格的市场上获得超额利润。

J.指巿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fēnpèi)商品和劳务的情况。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消费(xiāofèi)者从物品与劳务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mǎnzú)程度(chéngdù)称为()。

A.欲望B.效用C.边际效用D.偏好2.某人愿意用20元买第一件衬衫,愿意用35元买头二件衬衫。

大工19秋《经济学》大作业题目及要求

大工19秋《经济学》大作业题目及要求

网络教育学院《经济学》课程大作业学习中心:江苏淮安金湖奥鹏学习中心层次:专升本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年级: 19年春季学号:************ *名:**完成日期: 20年1月7日大工19秋《经济学》大作业及要求第一部分:注意:请从以下题目中任选其一作答!题目一:请论述信息不完全的几种情况。

题目二:请论述失业原因和种类。

题目三:请论述财政政策的基本原理。

题目四:请论述垄断形成的原因。

题目五:请论述技术进步是如何影响经济发展的。

题目二:请论述失业原因和种类。

一般情况下,隐性失业经常存在于计划经济体制中。

计划经济体制中隐性失业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首先,从宏观角度看,隐性失业产生的基本原因同公开性失业产生的原因是一致的,是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周期性失业等形式的隐性化。

其次,隐性失业之所以不同于公开性失业,是因为这种失业是政府出于自身的需要,是某种制度造成的。

也就是说,它是政府干预的结果。

最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实行高度集权的产品均衡原则,企业只把下达的产值产量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于是极力吸收劳动力,而不考虑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这也是企业之所以接受政府用行政手段转嫁其冗员的原因。

(1)摩擦性失业是指正在寻找职业不得不暂时处在工作变换甚至职业变换状态中的失业。

摩擦性失业产生的原因是:一是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属性;二是信息不完善;三是求职者与拥有职业空缺的用人单位之间相互寻找,洽谈需要有一定的时间。

(2)技术性失业是指由于采用节省劳动力的新技术后所造成的失业。

技术性失业形成的原因是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取代一部分劳动力。

(3)季节性失业是由于季节变化或分季节购买的习惯等原因引起临时性失业。

季节性失业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一些部门或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随季节的变化而波动;二是有一些行业随季节的不同会产生购买的高峰或低谷,从而影响作为派生需求的劳动需求,造成季节性失业。

11春秋经济学与生活平时作业

11春秋经济学与生活平时作业

《经济学与生活》课程形成性考核册学校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学部第一次形成性考核(25%)一、提示:在完成第一次形成性考核过程中,需要学习、理解以下的经济学知识与理论:经济学、机会成本、资源、资源的相对稀缺性、资源配置、资源利用、需求理论、供给理论、均衡价格理论、需求价格弹性与供给价格弹性理论等等。

二、具体任务任务(一)资源配置、利用问题的解答寓于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之中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这样的说法: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从经济学角度回答以下问题:1.一个和尚挑水吃到三个和尚没有水吃的情境,在我们生活中():A.普遍存在的现象B.不存在这种现象C.在家庭或或单位中经常出现类似的现象D.在生活中也存在类似的现象E.在政府部门也存在这种现象2.从传统道德标准来看,发生一个和尚挑水吃到三个和尚没有水吃的事情,是因为和尚()。

A.是个自私自利的人B.是个追求效率的人C.是个会精打细算的人D.是个缺乏崇高品质的人E.是个缺少集体主义思想的人3.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发生一个和尚挑水吃到三个和尚没有水吃的事情,是因为他们()。

A.追求个人经济行为(提供或生产生活中必须的物品——水)最大化或最优B.做了理性选择或决策C.追求最大的投入产出比D.追求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回报的结果E.是理性的“经济人”4.如果把三个和尚看成是一个小社会,而每个社会成员都不愿意出力提供或生产水,结果就会出现()。

A.社会资源闲置B.个人资源优化配置不能使社会资源优化配置C.个人与社会资源都没有优化配置D.个人资源优化配置同时出现社会资源闲置E.社会资源的浪费5.采取()等措施能够使三个和尚有水吃,或使三个和尚提供或生产的水比一个和尚或两个和尚提供或生产的更多。

经济学与生活在线作业答案

经济学与生活在线作业答案

经济学与生活在线作业答案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50%,是由六次作业组成(在北京电大形考平台上进行)。

具体包括五次为判断题和案例分析题和一次为网上专题讨论(先在课程论坛讨论,然后作为第六次作业)。

具体见下表。

《经济学与生活》课程形成性考核信息表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比例 50%考核类型占形成性考核成绩比例(%) 备注案例分析题五次 75%网上专题讨论一次 25%《经济学与生活》第一次作业判断题:(共4道试题,每题5分)1(美国人喜欢搬家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其中最主要原因是工作变动。

正确错误2(美国企业一般以效率高、服务态度好著称,邮政也不例外。

正确错误3(公共交通、城市清洁、治安管理等企业由独家承办,不会出现我们常说的“惹不起,讲不通,离不开”的顾客受气的局面。

正确错误4(有人把一切节约最终归结为时间的节约,这是正确的。

正确错误1(教材文章《1.喜欢搬家的美国人》。

根据美国政府发表的统计,全美国每年有17,左右的人搬了家。

搬家的人中有约60,是就地迁居,其余的是搬往外地。

这个比率从70年代以来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请问:美国人为什么喜欢搬家,这个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1)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主要原因是工作变动。

?有的人因为工作变动, ?有的为了改善居住条件, ?有的想节省开支, ?有的为了照顾亲人)在美国搬家没有任何,等等。

(2限制,没有户口制度。

(3)搬家之所以方便,主要因为有住房市场。

(4)大部分美国人并不租房子,他们喜欢买房子住。

(5)启示:略。

《经济学与生活》第二次作业判断题:(共4道试题,每题5分)1(经济衰退的原因是总购买量(用于消费的加上用于建设的)大于总生产量。

要纠正经济衰退就得想办法减少消费或减少建设投资。

正确错误2(货币主义的理论是萨缪尔森利用美国过去一个多世纪的统计数字研究出来的。

正确错误3(信用卡则表明了持卡人有一定量的货币储备,是货币的代表,或是支付能力代表的代表。

正确错误4(要纠正经济衰退就得想办法增加消费或增加建设投资。

经济学与生活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经济学与生活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经济学与生活》任务解答第一次形成性考核任务(一)资源配置、利用问题的解答寓于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之中(一)参考答案:1.ACDE2.ADE3.ABCDE4.ABD5.ABCDE6.ACBD(二)解释:1.该题目目的之一,是让大家对“理性”经济人特征的理解。

“理性”经济人的特征就是追求自身行为最有效(极端地利己主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目的之二,是帮助大家对“最有效”含义的理解。

所谓最有效是指有投入必定有产出,有代价必定有回报,有成本必定有收益;目的之三,是帮组大家对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的理解,进而理解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关系。

2.回答问题中的难点:三个和尚没有水吃,为什么单个和尚个人的行为是最优的。

这是因为,尽管三个和尚没有水吃,但是,每个和尚都没有付出代价(出力),所以,单个和尚个人行为还是最优的。

任务(二)经济学是怎样的一门学问?(一)参考答案:7.ACD8.ABCE(二)解释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ACD )。

选项B不正确的原因是:微观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目的是避免稀缺资源的浪费。

题中的选项E不正确的原因是:剩余价值规律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问题,而我们现在学的是资产阶级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ABCE )。

题中的选项D不正确的原因是:宏观经济学是研究资源利用,目的是避免稀缺资源的闲置。

任务(三)经济学中理性厂商与消费者在生活中是这样的特征码?(一)参考答案:9.ABCDE10.ABCE(二)解释理性厂商的特征是(ABCDE )。

理性厂商的生产目的追求利润最大化。

理性消费者的的特征是(ABCE )。

题中选项D不正确的原因是:“疯狂购物”是消费者的一种“感性”行为。

任务(四)个人身高与年龄之间的关系图解是一种定量分析(描述)方法吗?(一)参考答案:11.AD12.A E13.A D E(二)解释:该任务的目的在于:一是激活同学大脑里面已经储存的知识;二是减轻同学对“定量分析(几何)”方法的恐惧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与生活》任务解答第一次形成性考核任务(一)资源配置、利用问题的解答寓于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之中(一)参考答案:1.ACDE2.ADE3.ABCDE4.ABD5.ABCDE6.ACBD(二)解释:1.该题目目的之一,是让大家对“理性”经济人特征的理解。

“理性”经济人的特征就是追求自身行为最有效(极端地利己主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目的之二,是帮助大家对“最有效”含义的理解。

所谓最有效是指有投入必定有产出,有代价必定有回报,有成本必定有收益;目的之三,是帮组大家对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的理解,进而理解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关系。

2.回答问题中的难点:三个和尚没有水吃,为什么单个和尚个人的行为是最优的。

这是因为,尽管三个和尚没有水吃,但是,每个和尚都没有付出代价(出力),所以,单个和尚个人行为还是最优的。

任务(二)经济学是怎样的一门学问?(一)参考答案:7.ACD8.ABCE(二)解释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ACD )。

选项B不正确的原因是:微观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目的是避免稀缺资源的浪费。

题中的选项E不正确的原因是:剩余价值规律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问题,而我们现在学的是资产阶级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ABCE )。

题中的选项D不正确的原因是:宏观经济学是研究资源利用,目的是避免稀缺资源的闲置。

任务(三)经济学中理性厂商与消费者在生活中是这样的特征码?(一)参考答案:9.ABCDE10.ABCE(二)解释理性厂商的特征是(ABCDE )。

理性厂商的生产目的追求利润最大化。

理性消费者的的特征是(ABCE )。

题中选项D不正确的原因是:“疯狂购物”是消费者的一种“感性”行为。

任务(四)个人身高与年龄之间的关系图解是一种定量分析(描述)方法吗?(一)参考答案:11.AD12.A E13.A D E(二)解释:该任务的目的在于:一是激活同学大脑里面已经储存的知识;二是减轻同学对“定量分析(几何)”方法的恐惧感。

任务(五)看图说话,平行的需求曲线的经济学含义是什么?(一)参考答案是:14.ABCDE15.ABCE(二)解释经济学理论的作用之一,就是把我们生活中存在的但是有不能看见或触摸的经济规律通过文字、代数、几何图形表达出来。

从学习这门课程目的来说,我们既能够学习经济学的知识和理论,同时还能够学到描述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视角。

需求的载体就是某种商品的购买数量,需求分析就是分析商品购买量与价格以及其他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平行的需求线解释之一,就是消费者收入变动引起的结果。

根据收入的高低,我们把购买这种产品的消费群体进行细分,分为高收入群体与低收入群体,这样就形成了不同的市场。

需求线是消费者心里价位线;平行的需求线代表不同的消费者群体,也代表着不同的市场。

任务(六)看图说话,平行的供给曲线经济学含义是什么?(一)参考答案:16.ABCDE17.ABE(二)解释平行的需求线是消费者的不同的心理价位线;它们代表不同的消费群体;不同的市场。

平行的供给线是厂商的不同的心理价位线;它们代表同一产品不同的生产成本;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

任务(七)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是否是资源配置过程?(一)参考答案:18.ABCDE19.ABCD20.A和C21.A和C(二)解释:该任务揭示了价格如何在市场背后完成资源配置过程的。

价格作为指挥棒,它决定着企业的利润;企业的利润多少,决定着企业进入或退出某个行业;企业进入或退出某个行业,决定着资源或生产要素进行流动或配置。

第二次形成性考核任务(八)房地产市场上林林总总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一)参考答案:1.ABDE2.ABCDE3.AE4.ABCDE5.ABCD6.ABCDE7.A CBD8.BC9.AC11. ABCDE12.当房地产价格下降10%时,需求量(A );当房地产价格下降10%时,供给量(D )。

(二)解释1.在第10题中,经济适用房或廉住房是商品房的替代品。

通过对该题目的思考,大家就能够看到替代品(经济适用房或廉住房)的变动是如何影响商品房的需求的变动,以及商品房均衡价格以及均衡数量变动的。

2.在第11题中,主要引起大家对"价格配置资源过程"的认识。

当房地产价格(利润)上升时,就会引导企业或社会资源流进房地产行业,实现了企业或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3.在第12题中,对问题的回答需要需求与价格弹性理论来解释。

房地产需求价格是富有弹性,但供给价格缺乏弹性。

任务(九)政府征收的“房地产交易税(契税)”是让利于民吗?(一)参考答案:13.CD14.BE(二)解释:房地产需求与供给弹性哪个大呢?由于商品房有很多的替代品,餐风露宿也能休息,因此,商品房需求富有弹性,供给缺乏弹性。

从总量而言,政府的税收大多数由商品房开发商承担,表现为厂商的利润减少。

问题1:当契税上升,开发商把契税转嫁给消费者。

消费者实际购房支出增加。

或是名义房价未变实际房价上升,因此,消费者部分需求因实际价格上升而减少,最终引起房价下降(或增幅减小)。

问题2:商品房的替代品是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商品房的需求富有弹性;而房地产供给缺乏弹性,因此,契税大部分是由房地产开发商承担(与契税未提高相比,商品房销量减少,开发商损失较大)。

任务(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花钱消费商品是为了获得什么?(一)参考答案:15.AE16.ABC.(二)解释:同学这道题目主要是让大家形成共识:消费者花钱消费物品就是花钱买高兴、愉悦、幸福、效用。

由此得出推论:消费者消费物品越高兴、幸福,效用越高,就愿意付高价格;反之,只愿意支付低价格。

理性消费者会以一定的支出,购买到“性价比”最大的商品。

因为,性能越高(效用越大),支付的价格也就越高。

显然,付钱多少与消费物品所带来的愉悦感或幸福感的关系是正比关系。

任务(十一)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吗?(一)参考答案:17.ABCD18.ABC(二)解释:该任务的目的:一是有助于同学理解“基数效用”理论的客观存在,二是有助于同学接受经济学中的“定量分析”方法。

任务(十二)消费者均衡原则是揭示“超女现象”的理论依据吗?(一)参考答案:20.BCD21.ABCD22.ABCDE。

(二)解释:该任务主要是有助于同学认识、理解消费者均衡原则的内涵,同时解释了经济学与生活的关系:消费者均衡原则既是消费者理性选择的结果,更是企业制定与实施营销策略的理论依据。

任务(十三)作为消费者,我们为什么希望所购买的商品价格越低越好?(一)参考答案:23.ABCE24.ABCE(二)消费者购买物品是为了从消费这些物品中得到效用,这样,消费者为了购买一定数量物品所愿意付出的价格就取决于他从这一定数量物品中所得到的效用。

效用大,愿付出的价格高;效用小,愿付出的价格低。

随着消费者购买某物品的数量增加,该物品给消费者带来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这样,消费者所愿付出的价格也在下降,所以,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任务(十四)产品创新给企业带来什么好处?(一)参考答案:25.ABCE26.BDE27.ABCE。

(二)解释“新产品能够给消费者带来高的效用”成立的原因: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产品的好与坏,在每一个人的心目中,有不同的标准,其实合适才是最好的标准。

产品的创新,满足了人们的不同要求,使产品能够更符合人们的一种或者多种的显现的或者潜在的要求。

这样无论在价格上或者数量上,都会有一个很大的空间。

产品创新,边际效应处在高位,不创新,边际效应说不定反而会为负数。

但是,创新的目的是合适,盲目创新,可能会达不到目的。

任务(十五)“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也?”对经济活动有何启迪?(一)参考答案:28.ABCD29.ABCE 。

(二)分析:根据消费者均衡原则:MU/P=MUm=C(常数),当MUm=C时,MU上升时,P上升;MU下降时,P下降。

因为消费者是按照商品的性价比决定购买商品的数量,所以C、E也是选项。

第三次形成性考核任务(十六)企业生产过程就是对“生产要素”进行组合的过程吗?(一)参考答案:1.ABCE2.ABDE(二)解释:此任务的完成,有助于同学能够完成一次“抽象到具体、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同时给大家两把开启经济学大门的“两把钥匙”,即“产品是由要素组成,产品的价格是要素的报酬之和”。

两把钥匙一是有助于同学建立抽象的思维方式,二是有助于同学认识、理解厂商获取利润的主要途径——“价格不变时,降低成本;成本不变时,提高价格”。

任务(十七)劳动生产效率与产品生产成本是反比关系吗?(一)参考答案:3.ACE4.DE(二)解释:此题目的在于对“平均产量”的单位是劳动要素的效率;它的“倒数”是“平均成本”的单位形成“共识”。

有了这样的“共识”对厂商在短期或长期生产过程中的决策过程与结果的理解就不难了。

任务(十八)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吗?(一)参考答案:5.BCDE6.ABD7.ABCE8.ABCDE(二)解释:这是一个“虚拟”的生产情境。

该任务完成的目的在于帮助同学理解与认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理论或规律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

任务(十九)企业在短期生产过程中,生产效率是否随产量变化而变化?(一)参考答案:9.BCE10.ABC(二)解释:第一阶段中,要素投入不合理的原因是固定要素出现浪费1.“第一阶段中,要素投入不合理的原因是固定要素出现浪费”不是选项的原因是:第一阶段中,要素投入不合理的原因是固定要素出现“闲置”而不是“浪费”。

2.“总产量最大时的要素投入效率最高”不是选项的原因是:平均产量最大时效率最高;总产量最大时效率不是最高。

生产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某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平均产量”。

以劳动力要素为例,劳动力要素投入的平均产量的单位:产量/每人或每天或每小时。

因此,劳动力要素的平均产量越高,劳动生产率越高。

任务(二十)企业在长期生产过程中,实现了“两种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意味着什么?(一)参考答案:11.ABCE12.ABCDE(二)解释:企业在长期生产过程中,实现了“两种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意味着厂商实现了生产过程最大化,此时厂商生产过程最有效。

任务(二十一)你能读懂5条“U”型成本线的经济学含义吗?(一)参考答案:13.ABD14.ABDE(二)解释:5条“U”型曲线是成本理论的核心内容,揭示了厂商在“长、段”生产过程中产量与成本之间客观存在本质联系,为厂商在对“生产多少”决策时,提供了理论依据。

任务(二十二)不同的行业(产业)是否拥有相同的长期成本曲线?(一)参考答案:15. ABDE16 .AEC(二)解释:1.成本递减——通讯业以及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2.成本不变——小五金合并成的大五金,或是小农产合并成大农场;3.成本递增——海洋捕捞业,或是森林采伐业以及不可再生资源生产行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