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史专题

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

高三历史组2012-03-04

【专题概述】

先秦(公元前221以前)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时期,秦汉(前221年——公元220年)是中国古代文明初步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对整个整个古代文明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政治上:从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发展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体制逐渐代替了贵族体制,专制皇权逐渐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经济上: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紧急的典型特点。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形式;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中国古代的传统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形成。在此基础上,手工业特别是官营手工业商业在先秦、秦汉得到很大发展。

文化上:在学术领域,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文学上,《诗经》和楚辞分别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源头;科学上,形成了东方特色的实用科学。

【考纲解读】

1、考查重点:中国早期两大政治制度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内容、特点及影响;小农经济是历年高考考查的

重点;手工业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手工业的形态及冶金方面;诸子百家的代表及主张。

2、考查方式:从题型看,选择题占绝大部分,非选择题只在极个别省份出现。从考查方式看,注重用新

材料、设置新情境、图文并茂,考查学生灵活地把握知识的能力。

【复习建议】

1、注意古今联系,尤其是对宗法制和分封制,要从其内涵及对现实生活影响的角度进行把握。

2、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基本的经营方式,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而全面的影响,重点理解小农经济的本

质特征及其影响,同时要掌握小农经济的具体表现。

3、思想方面,注意区分各家各派的主张,尤其关注儒家思想在当今的意义。

【主干知识整合】

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变革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项目

分封制宗法制名称

目的

内容

作用

关系

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内容:a、中央

b、地方:。

c、官吏考核

d、法律

e、监察:。(2)特点:a、;b、;

c、。

(3)影响:

3、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中央:。(2)地方:。(3)。★思考★: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小农经济的关系

二、中国古代经济模式的形成与转型

1、农业

(1)先秦:A、土地制度:西周:;

春秋战国:。

B、精耕细作农业的形成:

。(2)秦汉:。

2、手工业:

(1)先秦:。(2)秦汉:。

3、商业:

三、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背景:a、;

b、;

C、;

d、。

流派代表人物主张

道家

儒家

法家

墨家

(2)意义: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董仲舒新入学的主张:

①;

②;

③。(2)新入学正统地位确立的影响:

。★思考★:儒家思想里包含了很多至今我们还能利用的观点主张,试着找出若干观点及其对现在的现实意义。

四、中国古代早起科学技术与文学成就

1、科技成就:

(1)数学:;

(2)医学:;

(3)天文学:

(4)造纸术:。

2、汉字的演变:

3、文学成就:

(1)《诗经》:;.(2)屈原和楚辞:;.(3)汉赋:。★思考★:中国传统科技发展特点,以及中国传统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不同。

【问题拓展】

1.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3世纪中西文明的比较

中国西方时期春秋战国希腊文明

经济农耕经济发达,形成了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小

农经济;手工业、商业相对落后

工商业发达,对外贸易兴盛,由于土地贫瘠,

农业相对落后

政治分封制逐渐崩溃,逐渐形成了中央集权制度,国

家权力不断上移,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雅典逐渐建立了直接民主制度,国家权力不

断下移,促进了雅典经济和文化的繁荣

文化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和法家思想尤为兴

盛,强调国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人文主义思想成为希腊文化的主流,强调人

的价值和意义,提倡个性的张扬和人性的合

理性

形成中国与西方不同文明的根源:

在于其经济基础的差异:

中国的小农经济是集权政治、集体主义文化倾向的经济基础;

希腊的工商业为民主政治、人文主义产生创造了条件.

2、汉代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①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增加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和“三纲五常”的理论,强调神化王权

和等级名分,符合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

②新儒学增加了“大一统”思想,并融合了阴阳家、黄老之学及法家的一些思想。

(2)联系:

先秦儒学宣扬的“礼”“仁”“仁政”“民本”为董仲舒新儒学所继承,并适应汉武帝时期的政治需要。

新儒学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因此,被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推崇,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易错点分析】

易错点1 宗法制的特点及影响

【例题】 (2011年安徽联考)西方历史上女性继承王位者屡见不鲜,时至今日,英国、丹麦等国的国家元首依然是女王,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中皇位继承普遍排斥女性,遵循父系单系世系的原则。中西这种差异的主要成因是( )

A.中国宗法制的传统

B.欧洲女权至上的传统

C.专制权力的强弱不同

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易错点分析:宗法制是根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即正妻所生的长子为法定的王位继承人,由此形成了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男尊女卑观念是嫡长子继承制的延伸。解题时不能只看表面现象,生搬硬套,还要注意知识的延伸拓展。答案为A。

易错点2 儒道两家对于“入世”与“超世”的争论

【例题】 (2010年浙江文综,13)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

A.不以人助天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易错点分析:儒家和道家对人与人类社会、自然界的关系上观点相左,差异很大。儒家主张积极入世,提倡人们征服自然;而道家则主张人们应该消极避世,顺从自然。儒家“积极”,道家“消极”。本题中的B、D 两项都是儒家代表人物荀子的观点,体现的都是人类积极进取的一面。A、C两项都属于道家思想,“不以人助天”,人的行为不能妨碍自然,即人应顺应自然,体现了一种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意思是天地是不仁慈的,对待人就像刍狗一样任其自生自灭,故C项不符合题意。答案为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