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2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识点归纳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化学反应速率1. 化学反应速率(v)⑴定义:用来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⑵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反应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⑶计算公式:v=Δc/Δt(υ:平均速率,Δc:浓度变化,Δt:时间)单位:mol/(L?s)⑷影响因素:①决定因素(内因):反应物的性质(决定因素)②条件因素(外因):反应所处的条件※注意:(1)、参加反应的物质为固体和液体,由于压强的变化对浓度几乎无影响,可以认为反应速率不变。

(2)、惰性气体对于速率的影响①恒温恒容:充入惰性气体→总压增大,但各分压不变,各物质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②恒温恒体: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各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二、化学平衡(一)1.定义: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更组成成分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

2、化学平衡的特征逆(研究前提是可逆反应);等(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动(动态平衡)定(各物质的浓度与质量分数恒定);变(条件改变,平衡发生变化)3、判断平衡的依据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方法和依据②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n m olB同时消耗了p但(二)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1、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1)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少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动(2)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由于浓度不变,所以平衡不移动(3)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果稀释溶液,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也减小, V正减小,V逆也减小,但是减小的程度不同,总的结果是化学平衡向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和大的方向移动。

2、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着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高中化学选修二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

高中化学选修二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

一、选择题1.《Nature》杂志评选出的2019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之一是我国科研人员发现用于“点击化学”的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W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相等,X、Z同主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r(Z)>r(X)>r(Y)B.四种元素中,最高价含氧酸酸性最强的为YC.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W>XD.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W>X>Y答案:A解析: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W 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相等,由图可知Y可形成1个共价键,W可形成3个共价键,可知Y 为F元素,W为N元素;X、Z同主族,且X可形成X=Z键,可知X最外层有6个电子,则X为O元素,Z为S元素,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W为N元素,X为O元素,Y为F元素,Z为S元素。

A.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同一主族元素其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大,则原子半径:r(Z)>r(X)>r(Y),故A正确;B.F的非金属性最强,不存在最高价含氧酸,故B错误;C.氨气和水分子之间都存在氢键,但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更多,水的沸点更高,即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W<X,故C错误;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F>O>N,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X>W,故D错误;故答案选A。

2.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己、庚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甲不一定在丁、庚的连线上),戊、己分别是空气、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一定是金属元素B.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庚>已>戊C.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以相互反应D .庚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答案:B解析:由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己、庚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 ( 甲不一定在丁、庚的连线上 ) ,戊、己分别是空气、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戊为N 元素,己为O 元素,结合位置可知,甲可能为H 或Li ,丁为C ,庚为F ,乙为Mg ,丙为Al 。

化学选修2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2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2知识点总结化学选修2知识点总结(精选6篇) 在我们平凡⽆奇的学⽣时代,说到知识点,⼤家是不是都习惯性的重视?知识点就是学习的重点。

想要⼀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下⾯是⼩编收集整理的化学选修2知识点总结,欢迎⼤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化学选修2知识点总结篇1 ⼀、元素周期表 熟记等式:原⼦序数=核电荷数=质⼦数=核外电⼦数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①按照原⼦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个横⾏——周期; ③把较外层电⼦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族 2、如何准确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周期序数=电⼦层数;主族序数=较外层电⼦数 ⼝诀:三短三长⼀不全;七主七副零⼋族 熟记:三个短周期,分和第七主族和零族的元素符号和名称 3、元素⾦属性和⾮⾦属性判断依据: ①元素⾦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单质跟⽔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 元素较⾼价氧化物的⽔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 置换反应。

②元素⾮⾦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单质与氢⽓⽣成⽓态氢化物的难易及⽓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较⾼价氧化物对应的⽔化物的酸性强弱; 置换反应。

4、核素:具有⼀定数⽬的质⼦和⼀定数⽬的中⼦的⼀种原⼦。

①质量数==质⼦数+中⼦数:A ==Z + N ②同位素:质⼦数相同⽽中⼦数不同的同⼀元素的不同原⼦,互称同位素。

(同⼀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元素周期律 1、影响原⼦半径⼤⼩的因素:①电⼦层数:电⼦层数越多,原⼦半径越⼤(较主要因素) 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增多,吸引⼒增⼤,使原⼦半径有减⼩的趋向(次要因素) ③核外电⼦数:电⼦数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半径有增⼤的倾向 2、元素的化合价与较外层电⼦数的关系:较⾼正价等于较外层电⼦数(氟氧元素⽆正价) 负化合价数 = 8—较外层电⼦数(⾦属元素⽆负化合价) 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结构、性质递变规律: 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电⼦层数的递增,原⼦半径增⼤,核对外层电⼦吸引能⼒减弱,失电⼦能⼒增强,还原性(⾦属性)逐渐增强,其离⼦的氧化性减弱。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二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是一门基础性科孙,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对化学有着进一步的研究。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二(即选修2课程)是高中化学的重要部分。

下面将介绍的是高中化学选修二的基本知识点。

一、学定律1、热力学第一定律(动力学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又称动力学定律,它表明熵的变化只依赖于反应的可逆性,不受系统的外力的影响。

2、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关于热能与功的关系,即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系统总的熵变为0,则发生反应的热量是独立于系统的外力,只依赖于反应前后的热能差。

3、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某种反应中反应物的浓度及其产物的浓度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保持长期稳定。

二、析化学1、酸碱度酸碱度是指水系统溶液中氢离子与氧离子的浓度之比,通常用pH值来表示,pH值越高代表溶液越碱性,反之则越酸性。

2、溶解度溶解度是指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在特定溶剂中溶解所需要的物质的量,溶解度受物质的大小、温度、溶剂类型等因素的影响。

3、量热量热是指一定量物质或溶液的热量变化,可以用热力学的第二定律表示,单位是焦耳(J)。

三、化学反应1、有机反应有机反应是指有机物之间的化学反应,这类反应以有机物的氧化还原反应、水分解反应、加成和消除反应,酯化反应,氧化反应等为主。

2、无机反应无机反应是一类化学反应,这类反应通常以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间的反应、水系统溶液中酸和碱发生反应、金属和氧化物间的反应为主。

3、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反应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速度,反应速率受环境因素(如温度、压力等)的影响,反应速率可以通过反应物质的浓度、催化剂等来控制。

四、化学分析1、光度法光度法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分析方法,它可以测量物质在紫外线、可见光或紫外线下的吸收率,从而分析物质的浓度。

2、电导率法电导率法是一种测定溶液电导率的常见分析方法,根据溶液中含量的不同,电导率会有所不同,可以用电导率来分析溶液中的物质种类及其浓度。

高中化学选修2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2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工业教学重点(难点):1、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基本问题。

2、工业制硫酸的生产原理。

平衡移动原理及其对化工生产中条件控制的意义和作用。

3、合成氨的反应原理。

合成氨生产的适宜条件。

4、氨碱法的生产原理。

复杂盐溶液中固体物质的结晶、分离和提纯。

知识归纳:资料:一、硫酸的用途肥料的生产。

硫酸铵(俗称硫铵或肥田粉):2NH 3 + H 2SO 4=(NH 4)2SO 4;和过磷酸钙(俗称过磷酸石灰或普钙):Ca 3(PO 4)2 + 2H 2SO 4=Ca(H 2PO 4)2 + 2CaSO 4;浓硫酸的氧化性。

( 1) 2Fe + 6H 2SO 4 (浓) Fe 2 (SO 4)3 + 3SO 2 ↑ + 6H 2O (铝一样) (2)C + 2H 2SO 4 ( 浓) 2SO 2 ↑ + CO 2 ↑+ 2H 2OS + 2H 2SO 4 (浓) 3SO 2 ↑ + 2H 2O2P + 5H2SO4(浓) 2H3PO4 + 5SO2↑ + 2H2O(3)H2S + H2SO4 (浓) = S + SO2↑ + 2H2O2HBr + H2SO4 (浓) = Br2↑ + SO2 ↑ + 2H2O8HI + H2SO4(浓) = 4I2 + H2S ↑ + 4H2O(4)2NaBr + 3H2SO4 (浓) = 2NaHSO4 + Br2↑ + SO2↑ + 2H2O2FeS + 6H2SO4(浓) = Fe2(SO4)3 + 2S ↓ + 3SO2↑ + 6H2O(5)当浓硫酸加入胆矾时,浓硫酸吸水,胆矾脱水,产生白色沉淀。

二、氨气1、氮肥工业原料与酸反应生成铵盐2、硝酸工业原料能被催化氧化成为NO 4NH3+5O2=4NO+6H2O (Pt-Rh 高温)3、用作制冷剂易液化,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三、纯碱烧碱(学名氢氧化钠)是可溶性的强碱。

它与纯碱并列,在工业上叫做“两碱”。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篇:《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原子结构质子(Z个)原子核注意:中子(N个)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1.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Z个)★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短周期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周期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元 7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素 7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周长周期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期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表主族:ⅠA~ⅦA共7个主族族副族:ⅢB~ⅦB、ⅠB~ⅡB,共7个副族(18个纵行)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和ⅠB之间(16个族)零族:稀有气体三、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化学选修2知识点 (整理版)

化学选修2知识点 (整理版)

化学选修2知识点 (整理版)化学选修2是高中化学的一门选修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学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是化学选修2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无机化学1. 主族元素的化学性质:主族元素通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如金属性增加、非金属性质递增、电负性递增等规律。

2. 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配合物是由中心金属离子与配体通过配位键结合而形成的化合物。

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与配体的性质、阳离子与阴离子的协调能力、配位数等因素有关。

3.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在水溶液中,酸碱中和反应、溶解度平衡、缓冲作用等是相互影响的平衡。

二、有机化学1.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结构: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如烷烃、烯烃、炔烃、醇、醛、酮、酸、酯等的命名方法,并能通过化学式来确定分子结构。

2. 有机反应机理:学习一些常见的有机反应机理,如酯的酸催化水解、醛的氧化还原等,了解反应的机理和条件。

3.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如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等,掌握有机合成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技术操作。

4. 有机官能团:了解一些常见的有机官能团,如羟基、氨基、羰基、卤素等,并了解它们的性质和反应。

三、化学分析1. 化学计量:掌握化学计量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如摩尔比例、质量比例、体积比例等。

2. 分析化学方法:了解常见的分析化学方法,如滴定、分光光度法、电化学分析等,并能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3. 分析化学中的平衡:了解分析化学中的平衡现象,如酸碱滴定、络合反应等的平衡原理和影响因素。

四、化学实验1. 化学实验操作: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如称量、溶液配制、过滤、热处理等,能够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

2. 化学实验数据处理:了解化学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如平均值计算、百分比计算、误差分析等,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化学实验器材:了解常用的化学实验器材,如量筒、滴定管、实验室玻璃仪器等,能够正确地选择和使用实验器材。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2-第1章简答题专项知识点复习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2-第1章简答题专项知识点复习

一、解答题1.不同元素的原子在分子内吸引电子的能力大小可用一定数值x来表示,该数值称为电负性。

若x越大,其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在所形成的分子中成为带负电荷的一方。

下面是某些短周期元素的x值:(1)推测在同周期的元素中x值与原子半径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短周期元素x值的变化特点,体现了元素性质的________变化规律。

(2)通过分析x值的变化规律,确定Mg、N的x值范围:________<x(Mg)<______,______<x(N)<________。

(3)在P—N键中,共用电子对偏向________原子。

(4)根据Be和Al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电负性的大小,二者符合对角线规则。

试写出Be(OH)2分别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5)经验规律告诉我们:当成键的两原子相应元素的x差值即Δx>1.7时,一般为离子键;Δx<1.7时,一般为共价键。

试推断:AlBr3中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到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答案:原子半径越小,x值越大周期性0.93 1.57 2.25 3.44氮Be(OH)2+2H+=Be2+BeO+2H2O共价键将溴化铝加热到熔融态,进行导电性实+2H2O Be(OH)2+2OH-=2-2验,如果不导电,说明是共价化合物,即Al与Br形成共价键【详解】(1)由表中数值可看出,同周期中元素的x值随原子半径的减小而增大,同主族自上而下x 值减小,x值的变化体现周期性的变化;(2)Be和Mg位于同一主族,同主族自上而下x值减小,x(Mg)<x(Be)=1.57,Mg 和Na、Al 位于同一周期,同周期中元素的x值随原子半径的减小而增大,镁的x值位于钠和铝之间,0.93<x(Mg)<1.61,故0.93<x(Mg)<1.57;N的x值位于C和O之间,2.55<x(N)<3.44;(3)N和P位于同一主族,同主族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故电负性N>P,故共用电子对偏向氮原子;(4) Be和Al符合对角线规则,故Be(OH)2和氢氧化铝的性质相似,则Be(OH)2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铍和水,离子方程式为:Be(OH)2+2H+=Be2++2H2O,Be(OH)2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铍酸钠和水,离子反应方程式为:Be(OH)2+2OH -=2-2BeO +2H 2O ;(5)AlBr 3中Al 的电负性为:1.61,Cl 的电负性为3.16,同主族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故电负性Cl >Br ,AlBr 3中Δx <1.55<1.7,化学键类型为共价键;若要证明溴化铝是共价化合物只需要判断在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可将溴化铝加热到熔融态,进行导电性实验,如果不导电,说明是共价化合物,即Al 与Br 形成共价键。

高中化学选修2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2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2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1. 物质的量:- 定义: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目的物理量。

- 单位:摩尔(mol)。

- 计算公式:n = N/NA,其中N为微粒数目,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2. 溶液的浓度:- 质量百分浓度:溶质质量与溶液总质量的百分比。

- 体积百分浓度:溶质体积与溶液总体积的百分比。

- 摩尔浓度:溶质的量与溶液体积的比值。

3. 化学反应的类型:- 合成反应: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

-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生成多种物质。

- 置换反应: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单质和新化合物。

- 还原-氧化反应:电子转移的过程。

4. 化学平衡:- 动态平衡: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以相等速率转化。

- 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系统受到外部条件变化时,系统会自发调整以减弱这种变化。

二、无机化学1. 元素周期表:- 周期:元素按电子层数排列的行。

- 主族元素:具有相同最外层电子数的元素。

- 过渡元素:位于周期表中,具有不完全d轨道的元素。

2. 化学键:- 离子键:正负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力。

- 共价键:两个或多个原子共享电子对形成的键。

- 金属键:金属原子间的电子共享。

3. 酸碱理论:- 阿伦尼乌斯理论:酸是产生氢离子的物质,碱是产生氢氧根离子的物质。

- 布朗斯特-劳里理论:酸是质子的供体,碱是质子的受体。

4.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 还原: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 氧化剂:使其他物质氧化的物质。

- 还原剂:使其他物质还原的物质。

三、有机化学1.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烷烃:碳氢化合物,以“烷”结尾。

- 烯烃:含有一个或多个碳碳双键的化合物。

- 炔烃:含有一个或多个碳碳三键的化合物。

2. 有机反应类型:- 取代反应:有机分子中的原子或基团被其他原子或基团取代。

- 加成反应:不饱和化合物与另一个分子结合,增加原子数。

- 消除反应:有机分子中的原子或基团离去,形成不饱和化合物。

3. 立体化学:- 构象:分子中原子的相对空间排列。

鲁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二知识点总结

鲁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二知识点总结

鲁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二知识点总结鲁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二是高中化学教材中的一本重要参考书籍。

它包含了高中化学选修二的所有知识点,涵盖了大部分的化学领域。

下面是对鲁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二的知识点的总结和相关参考内容。

一、分子与晶体、化学能量与化学动力学1. 分子结构与性质- 化学键: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 局部与整体- 极性与非极性- 分子的空间构型- 共价键长、键能、离解能、电子亲和能2. 气体化学与热力学- 气体的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实际气体状态方程- 一氧化碳等的中毒与防治- 膨胀热、焓变- 变温变压下的焓变及其应用3. 化学平衡- 平衡的含义- 平衡常数与反应系数- 影响平衡位置的因素- 平衡常数与平衡位置的关系- 不同条件下的平衡常数- 平衡态条件、平衡常数与物质反应速率的关系4. 化学动力学- 反应速率和速率常数- 反应速率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化学平衡中的速率常数和平衡常数的关系- 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的关系相关参考内容:- 高中化学教材中对分子结构和性质的介绍和例题分析- 化学文献中对气体化学与热力学的研究结果- 过去的高考试题中涉及到的化学平衡和化学动力学的题目和解析二、电子结构与还原与氧化1. 原子结构和引力与连接特定化学元素- 原子的结构组成:核、电子- 电子的排布规律:半径趋势规律、屏蔽效应- 成键: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 钾、钙、锂在地球上的分布规律2. 金属的晶体结构与铁磁学特性- 金属的晶体结构:简单立方、体心立方、面心立方等- 金属的特性:良导电性、良导热性、良延展性、良韧性- 铁磁学特性:顺磁性、抗磁性、铁磁性3.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还原、氧化剂、还原剂- 极化与电池电势- 电极反应:阳极反应、阴极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和电势4. 电解与电镀、电化学与正电极与反电极- 电解与电镀的概念与区别- 电解的条件与原理- 电化学反应与电势差、溶解度的关系- 电化学:电解与电镀、电池和电解质和离子浓度的关系相关参考内容:- 高中化学教材中对原子结构和金属晶体结构的介绍和例题分析- 化学手册中对氧化还原反应和电极反应的示例和分析- 过去的高考试题中涉及到的电化学和还原反应的题目和解析三、复杂双氧对鲁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二的总结和相关参考内容。

高中化学选修2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2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2知识点总结1.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性质- 元素周期表是由一系列元素按照某种规律排列而成的表格结构。

元素周期表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周期数、族别、原子序数、原子质量等。

- 元素周期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在周期表中,元素的位置与其性质有一定的关联性,例如元素的电子排布和化合价等。

2. 元素的电子排布和周期变化规律- 元素的电子排布指的是元素中电子分布在不同能级和轨道中的方式。

电子排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元素的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等性质。

- 根据电子排布,元素可以被分为四个区块:s区块、p区块、d区块和f区块。

每个区块有特定数量的能级和轨道。

- 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电离能和电负性等性质都有周期性变化规律。

原子半径从左上角到右下角递减,电离能和电负性则从左下角到右上角递增。

3. 化学键的形成和键能的计算- 化学键是指原子之间形成的一种连接,可以将原子形成分子或离子化合物。

- 化学键的形成需要考虑原子的电子排布和化合价等因素。

常见的化学键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 键能是指在键形成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能量。

根据化学键的类型不同,键能的计算方法也有所差异。

4. 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配合物是由中心金属离子和配体组成的化合物。

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受到中心金属离子和配体的性质以及配位数和配位方式的影响。

- 配合物的结构通常包括配位数、配位键、配位体的取代位置等。

不同的配位数和配位方式会影响配合物的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 配合物在化学反应和药物研究中有广泛应用,对于理解金属离子的性质和催化反应机制十分重要。

以上是关于高中化学选修2的知识点总结。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常考题》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2-第1章填空题专项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常考题》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2-第1章填空题专项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一、填空题4f6s,1.Fe成为阳离子时首先失去___________轨道电子,Sm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62 3+O(填“大于”“等Sm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

比较离子半径:-F___________2-于”或“小于”)。

答案:4s54f小于【详解】3d4s,先失去原子失去电子时,先从最外层开始,铁元素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624s轨道的电子。

Sm失电子时,先失去6s轨道的电子,然后再失去4f轨道的一个电子,O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大的半径反而小,则则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54f。

-F和2-答案为小于。

2.(1)下列状态的镁中,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2)黄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合金之一,主要由Zn和Cu组成。

第一电离能I1(Zn)___________I1(Cu)(填“大于”或“小于”),原因是___________。

(3)元素的基态气态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气态负一价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称作第一电子亲和能(E1)。

第二周期部分元素的E1变化趋势如图(a)所示,其中除氮元素外,其他元素的E1自左而右依次增大的原因是______;氮元素的E1呈现异常的原因是____。

(4)研究发现,在CO2低压合成甲醇反应(CO2+3H2===CH3OH+H2O)中,Co氧化物负载的Mn氧化物纳米粒子催化剂具有高活性,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元素Mn与O中,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____,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较多的是____。

答案:A大于Zn核外电子排布为全满稳定结构,较难失电子同周期元素随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变小,故结合一个电子释放出的能量依次增大N原子的2p轨道为半充满状态,具有额外稳定性,故不易结合一个电子O Mn【详解】(1)A.[Ne]3s1属于基态的Mg+,由于Mg的第二电离能高于其第一电离能,故其再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能量较大;B.[Ne]3s2属于基态Mg原子,其失去一个电子变为基态Mg+;C.[Ne]3s13p1属于激发态Mg原子,其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能量低于基态Mg原子;D.[Ne]3p1属于激发态Mg+,其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能量低于基态Mg+,综上所述,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大的是[Ne]3s1,故答案为:A;(2)Zn是第30号元素,所以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Zn的核外电子排布已经达到了每个能级都是全满的稳定结构,所以失电子比较困难,Zn的第一电离能应该高于Cu的第一电离能;(3)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依次增大,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增大,除氮原子外,其他原子得电子能力依次增大,得电子后形成的阴离子稳定性逐渐增大,所以根据第一电子亲和能的定义可知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子亲和能自左向右依次增大;N的2p能级上有3个电子,处于半满状态,属于较稳定状态,得电子能力相对较弱,因此第一电子亲和能较同周期相邻元素要低;(4)元素Mn与O相比,由于O元素是非金属性而Mn是过渡元素,所以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O,O基态原子价电子为2s22p4,所以其核外未成对电子数是2,而Mn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为3d54s2,所以其核外未成对电子数是5,因此核外未成对电子数较多的是Mn。

《好题》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2-第1章简答题专项知识点总结

《好题》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2-第1章简答题专项知识点总结

一、解答题1.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A 、B 、C 、D 、E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和B 是组成物质种类最多的元素,C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 与B 同族,E 的3d 轨道中有9个电子。

(1)C 、D 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统称硅石,可通过__方法区分其结晶形和无定形的两种存在形态,C 的电子排布图为___。

(2)M 和N 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M 能与CaCO 3反应,可用于厨房除水垢;N 分子中的碳原子数目与M 中相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可发生银镜反应。

M 中存在化学键的类型是__;A .离子键B .极性键C .非极性键D .σ键 E.π键N 分子官能团中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是__。

(3)第一电离能:B ___D (用“>”或“<”表示,下同);熔点:DC 2晶体___D 晶体。

(4)E 单质为面心立方晶体,其原子半径为Rcm ,其晶胞棱长为anm ,则E 单质的密度为___g·cm -3(用N A 表示)。

答案:X-射线衍射实验 BCDE sp 2 > > 213A23610N a 解析:A 、B 、C 、D 、E 是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A 和B 是组成物质种类最多的元素,A 、B 、C 、D 、E 原子序数依次增,推知A 为H 元素,B 为C 元素;D 与B 同族,D 为Si 元素;C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 为O 元素;E 的3d 轨道中有9个电子,则核外电子排布为1s 22s 22p 63s 23p 63d 9,E 为Co 。

【详解】(1)C 、D 为O 、Si 元素,可通过X-射线衍射实验方法区分其结晶形和无定形的两种存在形态,O 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则电子排布图为。

(2)M 和N 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M 能与CaCO 3反应,可用于厨房除水垢,M 为乙酸, C-H 、O-H 、C=O 是极性共价键,C-C 是非极性共价键,碳氧双键中有σ键、π键,其它都为σ键,故乙酸中存在化学键的类型是极性键、非极性键、σ键、π键;N 分子中的碳原子数目与M 中相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可发生银镜反应,N 的结构简式为CH 2(OH)CHO ,醛基中碳原子形成1个碳氧双键、2个单键,其轨道杂化类型sp 2。

鲁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二知识点总结 (2)

鲁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二知识点总结 (2)

鲁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二知识点总结一、无机化学部分1. 锌与钢的腐蚀锌与钢的腐蚀现象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能够见到的。

这背后涉及到了电化学反应的原理。

钢在遇到水和氧气时容易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铁(III)离子。

而锌对氧气的还原性强于钢,因此锌会先被氧气氧化,然后再还原氧气。

锌会迅速被氧化,但是放出的电子会通过金属导体流动到钢上,从而使钢发生还原反应。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电池,锌被称为负极,钢被称为正极。

整个过程可以描述为:锌→ 锌离子 + 2电子2电子+ 4Fe³⁺ → 4Fe锌通过自身的氧化来防止钢的腐蚀,这也是为什么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会用锌来镀一层保护性的金属层。

2. 金属合金金属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或一种金属和其他非金属元素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固态溶液。

金属合金可以比纯金属提供更好的强度、硬度和耐腐蚀性。

这是因为合金结合了不同金属的优点,并消除了各种金属的缺点。

对于一些需要高强度和耐腐蚀性的应用,如建筑材料、航空航天工业和化工等领域,金属合金是理想的选择。

合金的性能取决于组成成分、比例和结构。

不同金属的比例和结构可以改变合金的硬度、强度、导电性和热导性等物理性质。

二、有机化学部分1. 酸碱催化剂酸碱催化剂是有机化学中常见的一种化学品,它可以促进某些化学反应的进行。

在有机反应中,酸催化剂通常会提供H^+离子,而碱催化剂则会提供OH^-离子。

这些离子会与反应物分子中的功能团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反应更容易进行。

酸或碱催化的反应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率,并且可以选择性地促进特定反应。

这种催化剂可以用于合成、氧化、加成和消除等多种有机转化反应中。

酸碱催化剂在化学工业中广泛应用,例如合成药物、生产塑料和涂料等。

同时,酸碱催化剂的使用还可以减少反应条件、缩短反应时间和提高产物纯度。

2. 异构体异构体是指化学物质中特定的分子式,但结构上的排列方式不同,从而导致性质也不同的情况。

异构体在有机化学中非常常见。

一个分子式可以对应着很多不同的结构,这些结构称为异构体。

(必考题)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2-第1章填空题专项知识点总结(提高培优)

(必考题)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2-第1章填空题专项知识点总结(提高培优)

一、填空题1.(1)光催化还原CO 2制备CH 4反应中,带状纳米ZnGeO 4是该反应的良好催化剂。

Zn 、Ge 、O 电负性由大至小的顺序是______。

(2)元素铜与镍的第二电离能分别为1Cu I 1958kJ mol -=⋅、1Fe I 1753kJ mol -=⋅,Cu FeI >I 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O >Ge >Zn 铜失去的是全充满的103d 电子,镍失去的是14s 电子【详解】(1)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越小,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就越大。

根据电负性递变规律可知,元素的非金属性:O >C >Ge ,所以O >C >Ge ;因Zn 与Ge 是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的金属性Zn >Ge ,所以根据电负性递变规律可知,电负性:Ge >Zn ,故Zn 、Ge 、O 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O >Ge >Zn 。

(2)基态Cu +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 10,3d 轨道处于全充满的稳定状态,而基态Ni +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 84s 1,4s 轨道只有1个电子,所处状态不是稳定状态,失去电子消耗能量比较少,所以镍的第二电离能相对Cu 来说较小。

2.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一④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族周期IA 0 1① IIA IIIA IV A V A VIA VIIA 2② ③ ④ 3 ⑤ ⑥ ⑦⑧ (1)③、⑤、⑥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2)写出⑤和⑥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②的某核素可用于文物年代的测定,该核素有8个中子,该核素的符号是______ (4)比较元素②、⑦和⑧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大小_____(5)①④两种元素可组成的一种既有极性共价键也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写出该物质的电子式______(6)①和④的单质可组成燃料电池,正极反应物为_____(用化学式表示,下同),若电解溶液为稀疏酸,写出负极的电极反应__________答案:N 3->Na +>Al 3+ Al(OH)3+NaOH=NaAlO 2+2H 2O 146C HClO 4>H 2CO 3>H 2SiO 3O 2 H 2-2e -=2H +解析:结合周期表结构可知①到⑧分别为H 、C 、N 、O 、Na 、Al 、Si 、Cl ,结合元素周期表、律相关知识解答。

成都四川省成都市中和中学高中化学选修二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

成都四川省成都市中和中学高中化学选修二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

一、选择题1.下列反应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的反应是()A.H2+CuO=Cu+H2O B.2Na2O2+2H2O=4NaOH+O2↑C.H2+Cl2=2HCl D.2NaOH+Cl2=NaCl+NaClO+H2O答案:B【详解】A.H2中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CuO中含有离子键,Cu中含有金属键,H2O中含有极性共价键,则反应物中只有非极性共价键、离子键的断裂,生成物中只有金属键、极性共价键的形成,故A不符合题意;B.Na2O2中含有非极性键和离子键,H2O中只含有极性共价键,NaOH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O2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则反应中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故B符合题意;C.H2、Cl2中都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HCl中只含有极性共价键,故C不符合题意;D.NaOH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Cl2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NaCl中含有离子键,NaClO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H2O中只含有极性共价键,则产物中没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形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最近《科学》杂志评出“十大科技突破”,其中“火星上‘找’到水的影子”名列第一。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的离子积不仅只适用于纯水,升高温度一定使水的离子积增大B.水的电离和电解都需要电,常温下都是非自发过程C.水中氢键的存在既增强了水分子的稳定性,也增大了水的沸点D.加入电解质一定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其中酸和碱通常都会抑制水的电离答案:A【详解】A.水的离子积不仅只适用于纯水,也适应于水溶液,因为水的电离是吸热的,所以升高温度,水电离平衡正向移动,一定使水的离子积增大,故正确;B.水的电离不需要电,常温下是自发过程,故错误;C.水中氢键存在于分子之间,不影响水分子的稳定性,氢键增大了水的沸点,故错误;D.加入电解质不一定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如强酸强碱盐不会影响水的电离平衡,故错误。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化学选修二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培优)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化学选修二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培优)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分子”是相对分子质量比高分子更大的分子B.“液晶”是将普通晶体转化形成的液体C.“等离子体”是指阴阳离子数相等的晶体D.石墨烯、碳纳米管虽然性能各异,本质上都是碳单质答案:D解析:A.“超分子”是由小分子组装而成的具有一定高级结构的巨分子,其有确定的分子组成,但其相对分子质量要比高分子小很多,A错误;B.“液晶”是一类特殊的物质存在状态,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单晶体的各向异性,而不是将普通晶体转化形成的液体,B错误;C.“等离子体”又叫做电浆,是由部分电子被剥夺后的原子及原子团被电离后产生的正负离子组成的离子化气体状物质,不是指阴阳离子数相等的晶体,C错误;D.石墨烯、碳纳米管虽然性能各异,本质上元素组成仅有C元素,因此属于碳元素的一种碳单质,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

2.我国的超级钢研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某种超级钢中除Fe外,还含Mn10%、C0.47%、Al2%、V0.7%。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上述五种元素中,有两种位于周期表的p区B.超级钢的晶体是金属晶体C.X-射线衍射实验可以确定超级钢的晶体结构D.超级钢中存在金属键和离子键答案:D解析:A.上述五种元素中,C、Al的最外层电子都分布在p轨道,所以它们位于周期表的p区,A正确;B.超级钢属于合金,它的晶体中只存在金属键,所以属于金属晶体,B正确;C.X-射线衍射实验,可以对物质内部原子在空间分布状况进行分析,从而确定超级钢的晶体结构,C正确;D.超级钢是金属晶体,因此只存在金属键,不存在离子键,D不正确;故选D。

3.下列关于化学与生活的说法错误的是A.Ti被称为继铁、铝之后的第三金属,其化学性质稳定,耐腐蚀B.适当的催化剂是改变反应速率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在给定条件下反应物之间能够同时发生多个反应的情况时,理想的催化剂不能大幅度提高目标产物在最终产物中的比率C.壁虎的足与墙体之间的作用力在本质上是它的细毛与墙体之间的范德华力。

高中化学选修2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2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2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选修2知识点总结一、原子结构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2、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两者的电荷数相等,因此原子呈电中性。

3、电子在原子核外分层排布,电子云是描述电子在核外空间某处出现机会的模型。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二、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核电荷数从小到大排列的周期表。

2、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共七个周期。

3、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纵行称为一个族,共八个族。

4、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和族是根据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来划分的。

三、化学键和分子结构1、离子键是离子之间通过静电引力形成的化学键。

2、共价键是通过两个原子共享一对电子形成的化学键。

3、金属键是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化学键。

4、分子的立体结构由分子中的共价键决定。

四、化学反应与能量1、化学反应按反应前后能量的变化可以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2、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能量差称为反应热,用ΔH表示。

3、化学反应的ΔH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有关,反应物能量越高,生成物能量越低,反应热就越大。

4、化学反应的ΔH可以通过实验测定,也可以通过计算得出。

五、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1、化学反应速率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量。

2、反应速率受反应物浓度、反应条件等因素影响。

3、反应速率可以用实验方法测定,也可以用方程式计算得出。

4、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5、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即平衡状态是动态的,反应仍在进行,但速率相等。

6、化学平衡受反应条件、反应物浓度等因素影响,可以发生移动。

六、有机化合物1、有机化合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不包括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盐等无机化合物。

2、有机化合物的种类繁多,可分为烃、醇、醛、羧酸、酯等类别。

3、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结构密切相关,不同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工业
教学重点(难点):
1、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基本问题。

2、工业制硫酸的生产原理。

平衡移动原理及其对化工生产中条件控制的意义和作用。

3、合成氨的反应原理。

合成氨生产的适宜条件。

4、氨碱法的生产原理。

复杂盐溶液中固体物质的结晶、分离和提纯。

知识归纳:
除H2S:NH3H2O+H2S==NH4HS+H2O
除CO:CO+H2O==CO2+H2K2CO3+CO2+H2O==2KHCO3
3、氨的合成与分离:混合气在合成塔内合成氨。

出来的混合气体中15%为氨气,
再进入冷凝器液化氨气,剩余原料气体再送入合成塔。

工业发展1、原料及原料气的净化。

2、催化剂的改进(磁铁矿)3、环境保护
三废处理废气:H2S-直接氧化法(选择性催化氧化)、循环。

CO2-生产尿素、碳铵。

废液:含氰化物污水-生化、加压水解、氧化分解、化学沉淀、反吹回炉等。

含氨污水-蒸馏法回收氨,浓度较低可用离子交换法。

废渣:造气阶段产生氢气原料的废渣。

煤渣(用煤),炭黑(重油)。

3 制纯碱
氨碱法(索尔维)1、CO2通入含NH3的饱和NaCl溶液中
NH3+CO2+H2O==NH4HCO3 NaCl+NH4HCO3==NaHCO3↓+NH4Cl 2、2NaHCO3

Na2CO3+CO2↑+H2O↑
缺点:CO2来自CaCO3,CaO-Ca(OH)2-2NH3+CaCl2+2H2O
CaCl2的处理成为问题。

和NaCl中的Cl-没有充分利用,只有70%。

CaCO3的利用不够充分。

联合法(侯德榜)与氨气生产联合起来:
NH3、CO2都来自于合成氨工艺;这样NH4Cl就成为另一产品化肥。

综合利用原料、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NaCl利用率达96%。

资料:
一、硫酸的用途
肥料的生产。

硫酸铵(俗称硫铵或肥田粉):2NH3 + H2SO4=(NH4)2SO4;
和过磷酸钙(俗称过磷酸石灰或普钙):Ca3(PO4)2 + 2H2SO4=Ca(H2PO4)2 + 2CaSO4;
浓硫酸的氧化性。

(1)2Fe + 6H2SO4 (浓) Fe2 (SO4)3 + 3SO2↑ + 6H2O (铝一样)
(2)C + 2H2SO4 ( 浓) 2SO2↑ + CO2↑+ 2H2O
S + 2H2SO4 (浓) 3SO2↑ + 2H2O
2P + 5H2SO4(浓) 2H3PO4 + 5SO2↑ + 2H2O
(3)H2S + H2SO4 (浓) = S + SO2↑ + 2H2O
2HBr + H2SO4 (浓) = Br2↑ + SO2 ↑ + 2H2O
8HI + H2SO4(浓) = 4I2 + H2S ↑ + 4H2O
(4)2NaBr + 3H2SO4 (浓) = 2NaHSO4 + Br2↑ + SO2↑ + 2H2O
2FeS + 6H2SO4(浓) = Fe2(SO4)3 + 2S ↓ + 3SO2↑ + 6H2O
(5)当浓硫酸加入胆矾时,浓硫酸吸水,胆矾脱水,产生白色沉淀。

二、氨气
1、氮肥工业原料与酸反应生成铵盐
2、硝酸工业原料能被催化氧化成为NO 4NH3+5O2=4NO+6H2O (Pt-Rh 高温)
3、用作制冷剂易液化,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
三、纯碱
烧碱(学名氢氧化钠)是可溶性的强碱。

它与纯碱并列,在工业上叫做“两碱”。

烧碱和纯碱都易溶于水,呈强碱性,都能提供Na+离子。

1、普通肥皂。

高级脂肪酸的钠盐,一般用油脂在略为过量的烧碱作用下进行皂化而制得的。

如果直接用脂肪酸作原料,也可以用纯碱来代替烧碱制肥皂。

第二单元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
教学重点(难点):
1、天然水净化和污水处理的化学原理,化学再水处理中的应用和意义。

硬水的软化。

中和法和沉淀法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2、海水晒盐。

海水提镁和海水提溴的原理和简单过程。

氯碱工业的基本反应原理。

从海水中获取有用物质的不同方法和流程。

3、石油、煤和天然气综合利用的新进展。

知识归纳:
电解饱和食盐水中。

正阳失,负阴得。

阳极:活性电极,放电顺序:S2->SO32->I->Br->Cl->OH->NO3->SO42->F-
阴极:Ag+>Fe3+>Cu2+>H+(酸性溶液)>Pb2+>Sn2+>Fe2+>Zn2+>(H+)>Al3+>Mg2+>Na+>Ca2+>K+
(1)在电解饱和食盐水中,阳极有气泡产生,有刺激性味道的气体,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

阴极有气泡,可燃气体。

(2)如果交换电极:如果用的都是惰性电极(石墨或铂),那么可以互换(反应不变);但如果原来阴极用的是铁棒,那么不能互换,若互换,铁作阳极:Fe-2e-=Fe2+,阴极:2H+2e-=H2;阴极产生的氢氧根离子会和阳极产生的亚铁离子在溶液中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白色沉淀,不稳定马上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3)阳离子交换膜有一种特殊的性质,即它只允许阳离子通过,而阻止阴离子和气体通过,也就是说只允许Na+通过,而Cl-、OH-和气体则不能通过。

这样既能防止阴极产生的H2和阳极产生的Cl2相混合而引起爆炸,又能避免Cl2和NaOH 溶液作用生成NaClO而影响烧碱的质量。

(4)阳极接在电源正极上,电源正极会不断地吸电子,所以只能挂惰性电极,如炭棒和Pt等,若挂其他,如铁棒,那么电子被电源正极吸收,Fe会变成铁离子,从而进入电解液中,你会很快看到铁棒不见了。

那至于为什么用炭棒而不用Pt,则是价格关系。

炭棒便宜。

而阴极接在电源负极上,电源负极在不断产生电子,所以挂什么并没有什么大的关系,挂铁的话,反而保护了铁不变为铁离子。

其实负极挂炭棒什么的,也可。

在工业生产中一般阴极不用铁棒而做成铁网,增大反应接触面。

而炭不易做成网状,所以选用炭棒。

第三单元化学与材料的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1、硅氧四面体的特殊性,一些无机非金属材料生产的化学原理。

形成对化学与材料发展关系比较全面的认识。

2、金属冶炼的原理,金属腐蚀的原理和防腐方法。

电解、电镀的原理。

3、常见高分子材料的生产原理。

知识归纳:
一、无机非金属材料
二、金属材料
金属活动顺序表:
标出金属冶炼的方法及范围:
金属腐蚀及防护:
三、高分子材料
分类:天然高分子:淀粉、纤维素、蛋白质
合成高分子:聚乙烯、聚氯乙烯、合成橡胶
高分子材料降解分类:生物降解、光降解、化学降解
废旧高分子材料的再利用途径:(1)再生、改性重新做成有用材料和制品;(2)热裂解或化学处理的方法制备多
种化工原料;(3)作为燃料回收利用。

化学与技术
的发展
教学重点(难
点):
1、化肥为农作物补充必要的营养元素,主要化肥的生产原理;了解农药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是决定其防治
病虫害效果的关键因素。

化肥、农药的使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了解肥皂、合成洗涤剂的组成、特点、性质及其生产原理。

3、通过典型实例了解精细化学品的生产特点,体会化学与技术发展在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中的不可替代作用。

知识归纳: Array
工业味精:表面活性剂。

用量少,能显著降低水与空气或其他物质的界面张力(表面张力),提高工业生产效
率,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