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的中医辨证施治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盆腔炎 ppt课件

盆腔炎  ppt课件
21
2.湿热瘀结证
• 主要症候: 下腹部疼痛拒按或胀满,热势起伏,寒热往来,带下量多,色黄,质 稠味臭秽,舌红,有瘀点,苔黄厚,脉弦滑。 • 治 法:清热利湿,化瘀止痛。
• 方 药:仙方活命饮加苡仁、冬瓜仁。
ppt课件
22
其他疗法
• 肛门纳药
(1)野菊花栓剂 1粒
纳入肛门内7—10cm QD×30
26
病因病机
湿热蕴于子宫胞络----冲任带功能失调
• 1.湿热瘀结
湿热之邪内侵 余邪未尽 正气未复 气血阻滞、 湿热瘀内结 缠绵日久不愈
ppt课件 27
• 2.气滞血瘀 七情内伤,肝气郁结 外感湿热之邪 滞留于冲任胞宫 瘀血内停,脉络不通
• 3.寒湿凝滞
素体阳虚,下焦失于温煦,水湿不化,寒湿内结 或寒湿之邪内侵,与胞宫内余血浊液相结合
ppt课件
11
体格检查:
全身表现:急性病容,心率加快。
腹部检查:腹胀,全腹压痛、反跳痛、肌
紧张,以下腹部明显
妇科检查: 阴道可有充血、有脓性分泌物,有灼热感; 宫颈充血水肿,抬举痛; 宫体压痛明显,稍大,活动受限; 双侧附件压痛明显,扪及增厚或包块。
ppt课件 12
• 辅助检查 血分析:白细胞增多,粒细胞更明显。
ppt课件
8
ppt课件
9

病因病机
• 热毒炽盛
经期、产后流产后,房事不洁——邪毒内侵 ,客于胞宫,滞于冲任——高热腹痛
• 湿热瘀结
经期产后,余血未净——湿热内侵,与余血 相搏——冲任脉络阻滞——腹痛带下日久
ppt课件 10
诊断
• 病史 近期有经行、产后、妇产科手术、房事不洁病史 。
• 临床表现

盆腔炎中医护理方案PPT课件

盆腔炎中医护理方案PPT课件
+ (三)寒湿凝滞证:少腹冷痛,得温则减,或坠 胀疼痛,白带增多,月经后期,量少色黯有块; 舌淡略胖,苔白腻。
-
2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 (一)少腹疼痛、腰骶部酸痛 + (二)发热 + (三)外阴瘙痒、带下量多
-
3
(一)少腹疼痛、腰骶部酸痛
+ 1.观察腹痛部位、程度、性质、持续时间、 缓解方式、诱发因素等。
1.观察评估口 2.饮 食口 3.其他护理措施:
中医护理技术
1.穴位贴敷口 应用次数:__ ___次,应用时间:___ __天 2.艾 灸口 应用次数:____ _次,应用时间:___ __天 3.中药外敷口 应用次数:___ __次,应用时间:__ ___天 4.中药灌肠口 应用次数:____ _次,应用时间:__ ___天 5.其他: 应用次数:____ _次,应用时间:___ __天
+ 2.注射给药: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
-
8
(二)特色技术(详见附录2)
+ 1.中药外敷 + 2.艾灸 + 3.穴位贴敷 + 4.中药灌肠
-
9
四、健康指导
+ (一)生活起居 + (二)饮食指导 + (三)情志调理
-
10
(一)生活起居
+ 1.腹痛剧烈者绝对卧床休息。 + 2.取半卧位,以利炎症局限于盆腔最低位,
+ 解决思路: + 1.指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促进其配合彻底治愈,防止转为慢性炎症。 + 2.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 3.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
14

盆腔炎、痛经-中医课件

盆腔炎、痛经-中医课件
枳壳、赤芍、柴胡、甘草、桔梗、川芎) – 中成药:桂枝茯苓丸。血府逐瘀口服液(胶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中医科
三、辩证论治
• 阴虚血瘀
– 证候:少腹胀痛拒按,经行量多或量少,色鲜红,夹 血块,口干唇燥,大便干结,小便热赤,舌尖红,脉 细涩。
– 治法:养阴活血,理气散结。 – 方药:一贯煎(沙参、麦冬、当归、生地、川楝子、
枸杞)合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当归、川芎、地 黄、芍药) – 中成药:大补阴丸合四物合剂。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中医科
三、辩证论治
• 气虚血瘀
– 证候:下腹疼痛结块,缠绵日久,痛连腰骶,经行加 重,经血量多有块,带下量多,神倦乏力,食少纳呆, 舌体暗红,有瘀点瘀斑,苔白。脉弦涩无力。
– 治法:益气健脾,化瘀散结。 – 方药:理中汤(黄芪、党参、白术、山药、天花粉、
香附、桃仁、红花、莪术、延胡索、丹皮) – 中成药:妇科千金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中医科
三、辩证论治
• 肝肾亏虚
– 证候:经期或经后小腹绵绵作痛,小腹下坠,喜按, 经行量少,色暗红,质稀薄,腰骶酸痛,或头晕耳鸣 潮热,舌淡红,苔薄,脉细弦。
– 治法:调补肝肾,调经止痛。 – 方药:调肝汤(山药、阿胶、当归、白芍、山茱萸、
地丁、天葵子) – 中成药:抗宫炎片、妇科千金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中医科
三、辩证论治
• 湿热瘀结
– 证候:热势起伏,寒热往来,少腹胀满,下腹疼痛拒 按,带下量多色黄,质稠秽臭,纳呆食少,大便干结, 经量多,经期延长,小便短赤,舌红有瘀点,苔黄腻, 脉滑数。
– 治法:清热利湿,化瘀止痛。 – 方药:仙方活命饮(金银花、甘草、穿山甲、皂角刺、

盆腔炎中医诊治PPT参考课件

盆腔炎中医诊治PPT参考课件
菌等病原菌。
5
2020/1/17
(二)证候诊断
(1)湿热瘀结证
主症:①下腹胀痛或刺痛,痛处固定;②腰骶胀痛; ③带下量多,长或月经量多; ③口腻或纳呆;④小便黄;⑤大便溏而不爽或大便 干结。
舌脉:舌质红或暗红,或见边尖瘀点或瘀斑,苔黄 腻或白腻,脉弦滑或弦数。
8
2020/1/17
(4)肾虚血瘀证 主症:①下腹绵绵作痛或刺痛;②腰骶酸痛;③带
下量多,色白质清稀。 次症:①遇劳累下腹或腰骶酸痛加重;②头晕耳鸣;
③经量多或少;④经血黯淡或夹块;⑤夜尿频多。 舌脉:舌质黯淡或有瘀点瘀斑,苔白或腻,脉沉涩。 以上主症具备2项或以上,次症2项或以上,结合舌
②宽带汤《辨证录》加减。白术、巴戟天、补骨脂、 肉苁蓉、党参、杜仲、莲肉、熟地、当归、白芍、 川芎、川续断。
中成药:妇宝颗粒(冲剂)等。
14
2020/1/17
5.气虚血瘀证 治法:益气健脾,化瘀止痛。 推荐方药:
①理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加减。黄芪、党参、 白术、山药、知母、三棱、莪术、鸡内金、川芎、 当归、丹参、广木香。
②银甲丸《王渭川妇科经验选》。金银花、连翘、桔梗、 生黄芪、红藤、生鳖甲、蒲公英、紫花地丁、生蒲黄、琥 珀粉(冲服)、砂仁、蛇床子。
中成药:妇科千金胶囊、金刚藤胶囊、花红片、妇康口服 11 液等。
2020/1/17
2.气滞血瘀证 治法:疏肝行气,化瘀止痛。 推荐方药: ①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五灵脂、当归、川芎、
上述体征至少需同时具备下列2项:子宫活动受限(粘 连固定)或压痛;一侧附件区压痛。
4
2020/1/17
(3)实验室检查 ①妇科超声检查:可探及附件炎性包块、输卵管积液

(盆腔炎)ppt课件

(盆腔炎)ppt课件

地域差异
盆腔炎的发病率和流行情况在不同地 域和人群中存在一定的差异,与社会 经济、文化、卫生条件等多种因素有 关。
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表现
盆腔炎患者可出现下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发热等症状。严 重者可出现高热、寒战、头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分型
根据炎症累及部位和临床表现的不同,盆腔炎可分为急性盆腔 炎和慢性盆腔炎两种类型。其中,急性盆腔炎起病急骤,症状 明显;而慢性盆腔炎则病程较长,症状相对较轻。
鼓励医学界积极开展盆腔炎相关研究,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盆腔炎诊疗技术的进 步与发展。
关注女性生殖健康,促进女性全面发展
强调女性生殖健康在女性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女性生殖健康问题,为 女性创造更加健康、平等的社会环境。
THANK YOU
实施效果评估
持续改进计划
通过量表评分、患者反馈等方式,对心理干 预策略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心 理状况改善情况。
根据实施效果评估结果,对心理干预策略进 行持续改进,提高干预效果。
家属参与模式探讨和实践经验分享
01
02
03
04
家属参与的重要性
阐述家属在盆腔炎患者康复过 程中的重要作用,如提供情感
预防措施建议和执行情况评估
预防措施建议 注意性生活卫生,减少性传播疾病的发生。 及时治疗下生殖道感染,防止上行感染。
预防措施建议和执行情况评估
01
02
宫腔手术操作应严格无菌操作, 避免术后感染。
执行情况评估
03
04
通过定期妇科检查,评估预防 措施的执行情况。
根据感染率、复发率等指标, 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
处理方法介绍和效果评价

2024版(盆腔炎)ppt课件

2024版(盆腔炎)ppt课件
术式选择
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病变范围 及严重程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手术 方式,如经腹手术、腹腔镜手术等。
13
中医中药治疗及辅助措施
中医中药治疗
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湿止带等中 药治疗方法,可缓解症状、促进炎症吸收。
VS
辅助措施
包括热敷、理疗等物理治疗方法,以及保 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等,有助于 促进康复。
属互助小组等。
实践经验分享
分享在家属参与盆腔炎患者康 复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如成功
案例、心得体会等。
家属参与效果评估
对家属参与的效果进行评估, 了解家属在患者康复过程中的
作用及对患者的影响。
27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2024/1/24
28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总结
01
盆腔炎的定义、分类及临床表现
2024/1/24
针对性治疗
在获得病原体检测结果后,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 感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联合用药
对于严重感染或混合感染 的患者,可采用联合用药 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12
手术治疗指征和术式选择
2024/1/24
手术治疗指征
药物治疗无效、脓肿持续存在或破裂、 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输卵管卵巢脓肿或 盆腔腹膜炎等。
详细阐述了盆腔炎的概念,包括其分类、症状、体征等方面,为学员提
供了全面的认识。
02
诊断方法与治疗原则
介绍了盆腔炎的诊断方法,包括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
以及治疗原则,如抗感染治疗、手术治疗等。
2024/1/24
03
预防措施与健康教育
强调了盆腔炎的预防措施,如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不洁性行为等,以及

2024版盆腔炎ppt课件pptx

2024版盆腔炎ppt课件pptx
避免盆浴和公共浴室
尽量避免盆浴,减少在公共浴室洗澡,以降低感染风险。
20
避免不洁性行为及多个性伴侣
安全性行为
鼓励使用安全套等防护措施,减少性传播疾病的风险。
限制性伴侣数量
降低因多个性伴侣而增加感染的机会。
了解性伴侣健康状况
在发生性行为前,了解性伴侣的健康状况,避免与有性传播疾病的人 发生性行为。
2024/1/28
血常规检查
了解感染的程度和机体的反应情况。
分泌物检查
取阴道分泌物或宫颈分泌物进行涂片 检查,了解病原菌的种类和数量。
2024/1/28
12
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中的应用
2024/1/28
B超检查
可显示盆腔内的病变情况,如盆腔 积液、炎性包块等。
CT或MRI检查
对于复杂的盆腔炎病例,可提供更 详细的影像学信息,有助于明确诊 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13
实验室检查及意义
1 2
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 炎症指标,可反映盆腔炎的炎症活动程度。
阴道分泌物培养 明确病原菌种类,为抗生素的选择提供依据。
3
宫颈分泌物涂片检查 了解宫颈炎症情况,为治疗提供参考。
2024/1/28
14
04
盆腔炎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2024/1/28
15
急性盆腔炎治疗原则及方法
盆腔炎ppt课件pptx
2024/1/28
1
目录
2024/1/28
• 盆腔炎概述 • 盆腔炎的病理生理 • 盆腔炎的检查与诊断 • 盆腔炎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 盆腔炎的预防措施与健康教育 • 盆腔炎的并发症处理与康复指导
2
2024/1/28
01
盆腔炎概述

《中西医盆腔炎》ppt课件

《中西医盆腔炎》ppt课件

口服中药汤剂 菊黄二花汤 口服中成药 妇炎净片 妇科千金片 金刚藤胶囊 裸花紫朱片


疼痛减轻包块缩小为好转; 疼痛和包块及伴有症状消失为治愈。

按妇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病室宜通风,高热者室温宜 在18~20℃之间;取半坐卧位,以利炎症及脓液局限于 盆腔低位,以达到体位引流的效果;腹痛剧烈者绝对卧 床休息,勤巡视,做好生活护理;恢复期病人可适当下 床活动;定时测量体温,T>39℃时予物理降温或按医 嘱药物降温,观察并记录降温后的效果。降温过程如出 现大量出汗、血压下降、脉快、四肢厥冷等虚脱症状, 及时配合医师给予静脉输液或加快液体滴速,必要时氧 气吸入。寒战者注意保暖。高热不退、烦躁,甚至神昏 谵语者饮食宜流质,喂食或鼻饲,做好安全保护措施, 床边加护栏,必要时专人看护;手术病人护理,按围手 术期护理。

加强情志护理,保持心情舒畅,介绍疾病的治疗康 复情况,使病人有信心接受治疗。

注意个人卫生,洗涤用品专人专用; 出院后注意经 期卫生,继续门诊巩固治疗,治疗期间禁房事,避 免不洁性交;白带衣原体、支原体阳性者或性伴侣 有性病者需夫妻一同治疗;做好避孕措施,避免行 人流、上环等手术;如有不适门诊随诊。


内原性病原体(寄居阴道内菌群) 需氧菌 厌氧菌 外源性病原体(性传播疾病病原体) 支原体 衣原体 淋球菌 绿脓杆菌 结核杆菌
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发生变化,内源性或外源性致病 菌侵入。



产后或流产后感染 宫腔手术后感染 经期卫生不良 性活动 临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 盆腔炎性疾病再次急性发作



盆腔炎性疾病的迁延导致盆腔炎疾病后遗症; 长期炎症刺激阻止抗生素进入; 局部病灶产生耐药性,久治不愈,严重地影响了患 者的身心健康。

盆腔炎的中医辨证施治ppt课件

盆腔炎的中医辨证施治ppt课件

2019
-
19
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表现
时轻时重的下腹及腰胝部酸胀、疼 痛,或有下腹坠胀感和牵扯感 ,每当月 经前,劳累或性交后,均可因盆腔充血 加重。少数患者,可伴有尿频,排尿困 难,大便时有胀坠,白带增多,月经失 调等症状,亦可因输卵管粘连不通而造 成不孕,病程长者,可出现精神不振, 失眠,头昏等症状。
2019 20
(二)中医对盆腔炎的认识:
盆腔炎在中医学中无此病名。以其临床症 状,急性盆腔炎可属于中医妇科学“月经不 调”、“痛经”、“白带”等病范畴。慢性盆 腔炎可属于中医妇科学“癥瘕”、“痞块”范 畴。历代医家对此有多种认识。 《素问·骨空论》及《灵枢·水胀》篇所记载 的“癥瘕”、“肠覃”、“石瘕”乃癥瘕疾患 的较早记载。
2019
-
4
(2)、流产、手术后
自然流产,以大月份人工流 产,或手术后子宫有胞膜、胎盘 残留物,为细胞繁殖提供场所, 就容易产生感染。
2019
-
5
(3)、月经行经期
子宫颈口松驰开大,子宫内 膜 剥离而开放,均便于病原体侵 入。如使用不洁的月经垫或经期性 交,均可发生感染。
2019
-
6
2、感染途径与病理过程
2019 13
急性盆腔炎的临床表现
高热,寒战,头痛,食欲不振,下 腹坠胀,或剧烈疼痛,可向两侧大腿放 射,或伴有大、小便刺激症状,白带多, 呈脓性,有臭味,发生腹膜炎时,可伴 有呕吐,腹胀,便秘或腹泻,重症患者, 可出现烦燥,谵语,昏迷等危急表现。 舌红、苔黄或有芒刺,脉滑数有力。体 温39——40°C。

2019 8
A.急性子宫内膜炎和子宫肌炎
多发生于产后或流产后,局部和全 身反应情况及与细菌种类和机体的防御 功能有关。一般化脓菌感染局部反应明 显。除充血、水肿、白细胞浸润外,有 炎性渗出及组织坏死,但全身反应严重, 容易发生败血证;产气夹膜杆菌感染, 除局部迅速发生坏疽外,全身可产生溶 血,循环衰竭,感染性休克等极为严重 的后果。

2024版《盆腔炎》ppt课件

2024版《盆腔炎》ppt课件
2024/1/26
急性期 迁延期 慢性期 转归
症状明显,需要及时治疗,否则 可能发展为慢性炎症。
炎症持续存在,症状时轻时重, 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
10
03
盆腔炎的检查与诊断
Chapter
2024/1/26
11
常规检查方法
妇科检查
包括外阴、阴道、宫颈、宫体及双侧 附件检查,观察是否有异常分泌物、 宫颈举痛、子宫压痛或附件区压痛等 症状。
2024/1/26
CT或MRI检查
对于复杂或疑难的盆腔炎病例,可 采用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手段, 提供更详细的盆腔结构和病变信息。
腹腔镜检查
通过腹腔镜技术直接观察盆腔内病 变情况,并可进行活检和治疗等操 作。
13
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结合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及上述检 查结果,综合分析判断是否为盆腔炎。
2024/1/26
病理变化
感染导致盆腔内组织水肿、 充血,炎细胞浸润,严重 时可形成脓肿。
慢性炎症反应
若急性炎症未得到及时治 疗,可转变为慢性炎症, 表现为组织增生、纤维化、 粘连等。
8
并发症与危害
不孕
盆腔炎可能导致输卵管 堵塞或粘连,影响精子 与卵子的结合,从而导
致不孕。
2024/1/26
异位妊娠
抗炎药
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可缓 解疼痛和炎症。
中药
如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类 中药,可辅助治疗。
16
物理治疗方法
热敷
通过局部热用微波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 促进炎症吸收和消退。
激光治疗
通过激光照射,促进局部血液循 环和淋巴循环,缓解疼痛和炎症。
2024/1/26
17

盆腔炎课件ppt完整版

盆腔炎课件ppt完整版
盆腔炎课件ppt完整版
• 盆腔炎概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01
盆腔炎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盆腔炎是指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 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
发病机制
治疗信心。
促进身心康复
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促进患者的 身心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支持方法
包括倾听患者的诉说、给予关心和 理解、提供情感支持、鼓励患者参 加社交活动等。
家属参与和角色定位
家属的支持和理解
家属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扮演着 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支持和理解 对患者的心理康复具有积极的影
响。
家属参与护理
如微波、超短波等物理治疗方法,可促进 盆腔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的吸收和 消退。
手术治疗
中医治疗
对于严重的盆腔炎或合并其他并发症的患 者,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治疗来解决问题。
采用中药内服、外敷等方法,以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为原则进行治疗。
05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患者教育内容
盆腔炎的基本知识
向患者介绍盆腔炎的定义、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基 本知识,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身病情。
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
教育患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澡、勤换内衣等,同时 避免不洁性行为等不良生活习惯,以降低感染风险。
饮食调理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有助于促进身体康复。
心理支持重要性及方法
减轻焦虑和压力
盆腔炎患者往往面临较大的心理 压力,通过提供心理支持,可以 帮助患者减轻焦虑和压力,增强

盆腔炎性疾病中医护理方案ppt课件

盆腔炎性疾病中医护理方案ppt课件
Page
7
(三)情志调理 1、护士主动介绍疾病相关知识,鼓 励患者坚持治疗,减少复发的机率。 2、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情感 支持。 3、鼓励病友间多沟通交流,消除患 者不安紧张情绪。 4、根据患者的辩证,给予音乐疗法。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心、肝、神 门、交感、脾等穴。
Page 8
五、护理效 果评价
附:带下证(盆腔炎性疾病)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Page
9
Page
10
Page
11
Page
12
Page 2
二、常见症状/证 侯施护
(一)疼痛
1、观察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做好疼 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 (NRS)”评分,记录具体分体力劳动。 3、注意腹部或腰骶保暖,湿热瘀结证者慎用热敷。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 交等穴。 5、遵医嘱艾灸,取气海、关元等穴。
Page
5
四、健康 指导
(一)生活起居 1、注意个人卫生,注意经期、孕期、产 褥期保健,卫生用品要清洁。 2、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经期及月经干 净3天内禁房事、盆浴、游泳。 3、避免不洁性交,性伴侣有性病者需一 同治疗。 4、做好计划生育措施,尽量避免行人流, 上环等手术。
Page 6
(二)饮食指导 饮食以清热利湿的食品为宜,忌食辛辣 刺激、生冷的食品。 1、湿热瘀结证:宜食清热利湿的食品, 如苦瓜、冬瓜等。食疗方:冬瓜赤小豆 汤。 2、气滞血瘀证:宜食疏肝行气、化瘀止 痛的食品,如乌梅、柠檬等。食疗方: 扶手玫瑰花汤。 3、寒湿瘀滞证:宜食祛寒除湿、化瘀止 痛的食品,如桃仁、荔枝等。食疗方:
Page
3
(二)带下异常 1、观察带下量、色、味的变化。 2、保持会阴清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流产、手术后
自然流产,以大月份人工流产, 或手术后子宫有胞膜、胎盘残留 物,为细胞繁殖提供场所,就容 易产生感染。
(3)、月经行经期
子宫颈口松驰开大,子宫内膜 剥离而开放,均便于病原体侵入。 如使用不洁的月经垫或经期性交, 均可发生感染。
2、感染途径与病理过程
细菌入侵后,可以在子宫局部形成 子宫内膜炎或子宫肌炎;也可沿粘 膜上行,形成输卵管炎,或淋巴扩 散,形成结缔组织炎或盆腔腹膜炎; 甚至,可导致血栓性静脉炎或败血 症,亦可自腹腔其他脏器炎症蔓延 成输卵管炎。
中医古籍对本病病因病理的认识(续)
《妇科秘诀大全•癥瘕》:“妇人疝瘕, 由饮食失节,寒温不调,气血劳伤,脏 腑虚弱,风冷入腹,与血相结而生。或 因产后血虚受寒,或因经水往来取冷过 度,非独因饮食失节,多挟血气所成也, 其脉弦急者生,虚弱小者死,只脉涩而 浮牢,为血实气虚,其发腹痛,逆气上 行,此为胞中有恶血,久则结成血瘕。”
D.血栓性静脉炎:
因盆腔结缔组织内有丰富的静 脉丛,且血流缓慢,故当发生炎 症时,容易形成血栓性脉管炎, 可发生于阔韧带静脉丛,髂外静 脉或股静脉。
E.急性盆腔腹膜炎:
盆腔器官发生严重感染时,常常伴发 急性盆腔腹膜炎,盆腔腹膜充血,有大 量浆液性渗出和纤维蛋白沉着;肠管、 子宫、大网膜等相互粘连,而形成炎性 肿块;化脓时,可形成盆腔脓肿,因脓 液多积聚于直肠子宫陷凹处,故以此处 脓肿最为多见。脓肿可穿破直肠壁或阴 道后穹窿,脓液可经直肠或阴道排出, 亦可向腹腔破溃,形成弥漫性腹膜炎。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兼治二十二》篇第一条: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 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 状,……。”
第二条:“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 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
第三条:“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 七、八日,热除脉迟,身凉和,胸胁满如结胸状, 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
急性盆腔炎的临床表现
高热,寒战,头痛,食欲不振,下腹 坠胀,或剧烈疼痛,可向两侧大腿放射, 或伴有大、小便刺激症状,白带多,呈 脓性,有臭味,发生腹膜炎时,可伴有 呕吐,腹胀,便秘或腹泻,重症患者, 可出现烦燥,谵语,昏迷等危急表现。 舌红、苔黄或有芒刺,脉滑数有力。体 温39——40°C。
(2)慢性盆腔炎:
带下赤白者。
脾虚: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思虑过多,情
怀抑郁,肝气乘脾,损伤脾气,运化失常,水谷之
精微不能上输以化血,反聚而成湿,流注下焦,伤
及任、带而为带下。
肾虚:素体肾气不足,下元亏损,或房劳多
产,伤及肾气,封藏失职,阴液滑脱而下;亦有肾
阴偏虚,相火偏旺,阴虚失守,任、带不固,火旺
迫之,带下赤白者。
施治要点(续):
攻邪勿忘扶正。慢性盆腔炎多为本虚标实, 本虚者,正气不足,肝肾亏虚;标实者,即瘀、 热、湿三者蓄积于胞中,使气血运行不畅,胞 络受阻。所以在活血、清热、解毒、利湿等攻 邪的同时,也应调理肝、肾之本。
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时,要多法综合运用。补 气与活血相结合,理气与化瘀相结合,温经与 除湿相结合,清热解毒与滋阴扶正相结合,利 湿与健脾相结合,软坚散结与益气补血相结合, 才不致于下不伤阴,攻而不伤气
二、病因病理
(一)现代医学的病因病理认识 1、病因: (1)、分娩 (2)、 流产、手术后 (3)、月经行经期
(1)、分娩
妇女分娩时,由于子宫口开放后,病 原菌容易入侵,是急性盆腔炎发病的最 常见的诱因。分娩带来的过度疲劳、失 血等,使机体抵抗力减退,操作者在分 娩过程中,无菌观念不强,消毒不严密, 或产后不注意卫生等,又给病原体的入 侵提供了条件。
三、施治要点:
以活血化瘀法贯穿治疗的始终。本病 无论是急性期之湿热或热毒之侵袭,还 是慢性期之寒湿或湿热内聚,终因与血 相搏,积而成瘀,瘀阻胞脉,痹阻络道, 而导致腹痛、带下、腰酸坠痛、月经不 调,不孕育诸疾产生。所以活血化瘀作 为治疗本病的基本原则大法,是临床获 取良效之关键。
施治要点(续):
诊断时应注意的事项(续):
分辨急性、慢性盆腔炎。急性盆腔炎 发病时,多有发热症状,以及急性感染病 史,或手术史,经期感染等情况。慢性盆 腔炎一般有急性感染病史,经常以腰部酸 胀疼痛症状为主。月经比较紊乱,白带多 为唯一之症状。
诊断时应注意的事项(续):
诊断本病还应借助现代医疗设备,辅 助检查。急性盆腔炎一是查体温,体温 在38——40°C之间。二是作血常规检查, 多见总分增高,主要以白血球增高,中 性多核增高。三是作B超检查,多见子宫 增大,盆腔积液较多。慢性盆腔炎,一 般情况血总分分类不高、多见淋巴细胞 增高。B超检查,多见子宫附件增粗增大, 宫颈回声密集增强。子宫体增大。
B.急性附件炎:
是指输卵管和卵巢的急性炎症。由于输卵管和 卵巢很接近,当发生炎症时,临床上不区别,故 统称为附件炎。急性输卵管炎多为双侧性,细菌 经由淋巴系统和附近的炎性周围炎,因炎性渗出 可与周围器管发生粘连形成炎性肿块。进一步侵 犯肌层,可形成间质性输卵管炎,使输卵管壁增 厚,整个输卵管纡曲肿大;若细菌沿子宫内膜 表面上行,侵犯输卵管粘膜,可使粘膜发生充血 性水肿,炎性渗出,渗出液可由浆液性变成脓性, 继之可进一步发展而累及肌层和浆膜层,当输卵 管两端粘连闭锁时,脓液积聚在管腔内,可形成 输卵管积脓,如与子宫卵巢粘连而贯通时,可形 成输卵管卵巢脓肿。
C.输卵管卵巢襄肿:
输卵管内膜感染,除皱襞粘连,管腔 阻塞,可致不孕外,亦可因输卵管两端 闭塞,管壁之渗出液潴留于管腔内,而 形成输卵管积水,多为双侧,壁薄,呈 长圆形,积水如穿入粘连在一起的卵巢, 则可形成输卵管卵巢囊肿。
D.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以子宫旁结缔组织炎为最多见, 子宫旁结缔组织因增生而变厚、变 硬、直达盆壁,子宫固定不动,形 成所谓的冰冻骨盆。
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表现
时轻时重的下腹及腰胝部酸胀、疼痛, 或有下腹坠胀感和牵扯感 ,每当月经前, 劳累或性交后,均可因盆腔充血加重。 少数患者,可伴有尿频,排尿困难,大 便时有胀坠,白带增多,月经失调等症 状,亦可因输卵管粘连不通而造成不孕, 病程长者,可出现精神不振,失眠,头 昏等症状。来自(二)中医对盆腔炎的认识:
四、辨证论治:
诊断时应注意的事项:
辨证分型:
(一)诊断时应注意的事项:
临床上在辨别本病时,不要被表面现象所 迷惑。尤其在诊治中、青年妇女时,只要病家 告诉你,腰痛时,定要询问其腰痛之部位。本 病的部位,多为腰以下疼痛为甚。疼痛的性质, 以酸痛为主。还应询问月经史,以及行经前后 的临床症状,经行期间的经量、经色,是否有 瘀血块。是否有白带史,白带多少。颜色、带 量多少、气味有无。更应该询问其伴发症状。
中医古籍对本病病因病理的认识(续)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多因经脉失于 将理,产蓐不善调护,内作七情,外感六淫, 阴阳劳逸,饮食生冷,遂致营卫不输,新陈 干忤,随经败浊,淋露凝滞,为癥为瘕。”
《景岳全书•妇人规》:“瘀血留滞作癥, 惟妇人有之,其证则或由经期,或由产后, 凡内伤生冷,或外受风寒,或恚怒伤肝,气 逆而血留,或忧思伤脾,气虚而血滞,或积 劳积弱,气弱而不行,总由血动之时,余血 未净,而一有所逆,则留滞,日积而渐以成 癥矣。”
慢性子宫内膜炎: 慢性附件炎: 输卵管卵巢襄肿: 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A .慢性子宫内膜炎:
由于急性炎性感染,反复发 作后,子宫壁内膜炎性感染未 能及时控制,形成慢性炎性感 染,子宫壁增厚。
B.慢性附件炎:
当炎症侵犯输卵管壁时,可见输卵管 增粗,纤维化,呈硬索状;如果炎症仅 局限于峡部,则可形成所谓“峡部结节 性输卵管炎”。可误诊为子宫局部肌瘤, 如果炎症同时侵犯浆膜层,由于纤维素 渗出,浸注输卵管,卵巢可与周围器官 粘连形成不规则。质硬而固定的肿块。
2、病因病机
气滞:七情内伤,肝气郁结,血行不畅,
滞于胞中,结成癥瘕。
血瘀:多因经期、产后,血室正开,风寒
乘虚侵入,凝滞气血;或因房劳不节,余血未
净,与邪相搏成瘀;或忧思恚怒,血气不和,
皆可致瘀。瘀积日久,则可成癥。《校注妇人
良方》云:“妇人腹中瘀血者,由月经闭积,
或产后余血未尽,或风寒滞瘀,久而不消,则
盆腔炎的中医辨证施治
垫江县高安中心卫生院 盛刚
一、概述
子宫、输卵管、卵巢、子宫周围结缔组织及 盆腔、腹膜所发生的炎症,统称为盆腔炎。盆 腔炎是妇科常见病。按发病过程分为急性和慢 性两种。急性者可引起败血症,甚至引起感染 性休克,后果严重;慢性者因病程迁延日久, 反复发作,可影响妇女身心健康。
中医对盆腔炎沒有记载,属于妇科杂病的 “癥瘕”、“痞块”,以及“月经不调”、 “带下”等病 。
(1)急性盆腔炎
急性子宫内膜炎和子宫肌炎: 急性附件炎: 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血栓性静脉炎: 急性盆腔腹膜炎:
A.急性子宫内膜炎和子宫肌炎
多发生于产后或流产后,局部和全身 反应情况及与细菌种类和机体的防御功 能有关。一般化脓菌感染局部反应明显。 除充血、水肿、白细胞浸润外,有炎性 渗出及组织坏死,但全身反应严重,容 易发生败血证;产气夹膜杆菌感染,除 局部迅速发生坏疽外,全身可产生溶血, 循环衰竭,感染性休克等极为严重的后 果。
中医古籍对本病病因病理的认识(续)
《傅青主女科•经水将来脐下先疼痛》:“妇 人有经水将来三五日前而脐下作疼,状如刀刺 者;或寒热交作,所下如黑豆汁,人莫不以为 血热之极,谁知是下焦寒湿相争之故乎!夫寒 湿乃邪气也。妇人有冲任之脉,居于下焦;冲 为血海,任主胞胎,为血室,均喜正气相通, 最恶邪气相犯;经水由二经而外出,而寒湿满 二经而内乱,两相争而作疼痛,邪愈盛而正气 日衰。寒气生浊,而下如豆汁之黑者,见北方 寒水之象也。”
急性炎症期应以清热解毒(或清热利湿)为 主,活血化瘀为辅。据临床所见,急性期以血 热(或湿热)瘀滞型较为多见。因此,在热毒 或(湿热)壅盛时,应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 兼辅以活血化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