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2.2《中国的古代艺术》学案 人民版必修3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学案专题2第2课《中国的古代艺术》(人民版必修3)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学案专题2第2课《中国的古代艺术》(人民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c20ba631783e0912a2162a72.png)
第2课中国的古代艺术[课标要求] 1.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一、“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1.中国古代字体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2.主要书法大家(1)秦代:李斯是著名的篆书家。
(2)东晋:有“书圣”王羲之。
(3)唐代: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创立了楷书中的欧体、颜体、柳体;怀素、张旭的狂草具艺术魅力。
(4)北宋:有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都以行书名世。
(5)元代:首推赵孟兆页,创立赵体。
(6)明代:有文征明、董其昌声誉最高。
3.中国书法艺术的特征(1)以中国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
(2)特点:以自由多样的线条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感情、气势和意境,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易混易错]汉字不等同于书法。
汉字的发展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故其按照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总的趋势是由繁到简。
而书法兼具审美与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可以说,书法是汉字的艺术形式。
二、画中有诗1.中国画的分类(1)以题材的不同,中国画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画科。
(2)在表现技法上,中国画又有工笔与写意的区别。
2.山水画(1)山水画是中国画的精粹,通常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
(2)艺术特点:中国山水画特别讲究布局构图,普遍具有气势雄壮、意境深远的特色。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3.文人画(1)又称“士大夫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艺术特点:文人画追求抒情写意风格,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
[知识点拨]中国绘画的演变特点:画的用材由多样化到单一化;绘画理论逐步成熟;由以人物画为主,逐步以风俗画、写意画为主;画的题材与当时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相关。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三2.2中国古代艺术优秀教学案例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三2.2中国古代艺术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431d47e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bc.png)
4.对各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评价和总结,提炼出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
(四)总结归纳
1.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2.强调本节课的重难点,提醒学生注意掌握。
3.结合学生的讨论和表现,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鼓励优点,指出不足。
(一)导入新课
1.通过展示一幅古代艺术作品,引发学生对古代艺术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3.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详细讲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古代艺术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品和艺术特点。
2.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古代艺术产生的原因,让学生深入理解艺术作品背后的历史文化。
2.深入理解中国古代艺术的主要流派及其艺术特色,如唐代绘画、宋代书法、元代戏曲等。
3.掌握中国古代艺术家的生平事迹及其艺术成就,如唐代画家吴道子、宋代书法家米芾等。
4.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欣赏和评价古代艺术作品的美学价值。
5.通过分析古代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能够运用历史观点分析问题。
3.运用案例分析法,对重点艺术流派和代表作品进行深入剖析,让学生掌握作品的艺术价值。
4.通过比较分析,引导学生发现不同艺术流派之间的异同,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讨论话题,如古代艺术的某个流派或代表作品。
2.引导学生围绕话题展开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在教学评价方面,我采用了多元化评价方式,既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又关注他们的能力和素质。通过自评、互评和他评等多种评价方式,让学生在评价中认识自己,提升自己。同时,我还注重过程性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人民版必修3《中国的古代艺术》学案
![人民版必修3《中国的古代艺术》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e7d5d0f705cc1755270960.png)
二的古代艺术编写人:高二历史组审核人:审批人:【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课前依据导学案问题导引,预习自学课本内容,勾划课本并写上提示语,力争全部掌握。
2.A层同学需要做本导学案所有内容,带※号C层可不做,带※※号B、C层均可不做。
3.认真书写,规范作答,按时上交,人人争取得A。
1、古代艺术发展的原因:①政治:政策的宽松,统治者享受生活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艺术的繁荣;②经济;封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③教育: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④民族关系:民族融合,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⑤对外关系: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2、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总:批判继承;创新发展具体:①对传统文化要加以珍惜、保护;②传统文化必须与时俱进,推陈出新;③让世界了解,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只有民族性的文化,才有世界性)【自学效果检测】1.(2007宁夏文综)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些时代特点,如“宋人尚意”,即通过字体书写,表现自己追求的意境。
下图为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局部),就很能体现“尚意”的特征。
这幅作品字体的特点是( D )A.字形方整,笔画平直稳重B.字形扁方,笔画平稳舒展C.字形严谨。
笔画密集繁复D.字形多变,笔画简约流畅2.(2009高考广东文科基础)下列“考”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献中的是( D )【解析】D 题眼:“秦朝官方文献”。
秦朝官方统一文字为小篆,D项字体为小篆。
而A为甲骨文; B为行书;C为楷书,都不正确。
3.(2007江苏)平六国后,秦始皇“统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书同文字”。
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 A )4.(2009高考浙江文综)隶书是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之一,它( A )A. 源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B.始于秦朝,李斯以此字体书写了《秦始皇廿六年诏铭》C.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D.常用于书写古代官方文书,故又称正书5.(08山东基本能力)(2分)汉藏之间自古就建立了血浓于水的紧密联系。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民版《2.2 中国的古代艺术》学案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民版《2.2 中国的古代艺术》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424e61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25.png)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二中国的古代艺术【课题概述】中国古代的文化丰富多彩、成就辉煌。
古代艺术种类繁多,名家辈出,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从传统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杂技,到书法、篆刻、绘画、雕刻,艺术门类齐全,而且这些艺术门类既各自独立进展又相互借鉴、融合、吸取,不断制造出新的艺术形式在今日照旧有强大的生命活力。
【学习目标】1.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化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进展脉络。
2.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进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学习重点】理解古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学习难点】分析古代艺术进展的缘由【学习过程】【任务一】归纳中国汉字的起源和形体的演化,分析每种文字的特点,并说出代表的有名书法家。
汉字源远流长。
它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又是至今硕果仅存的一种方块表意文字。
早在六千多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开头了制造文字的漫长历程。
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称为“文字图画”。
象形字越来越符号化,渐渐脱离图画,形成汉字。
创立或成熟时间特点有名书法家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任务二】阅读下面材料,归纳概括中国画的时代特点,并分别指出代表人物及成就。
中国的绘画艺术,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彩陶画《鹳鱼石斧图》是其中的杰作。
留存至今的战国帛画《人物龙风图》《人物驭龙图》,造型精确,线条流畅,颜色绚丽,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
秦汉时期,绘画门类已很丰富,有壁画、帛画、木刻画、木板画、画像石、画像砖等。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线条直立流畅,颜色绚丽高雅,与战国帛画的传承关系明显。
河南洛阳东汉墓出土的壁画《夫妇宴饮图》,画家抓住劝酒情景,细腻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既富有生活气息,又格外传神,堪称工笔重彩画的杰作。
中国画又称国画,留意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
秦汉以后的历代画家们,用笔、墨和矿物颜料,在纸、绢等材料上创作出大量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2.2《中国古代的艺术》学案(无答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2.2《中国古代的艺术》学案(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8eadaa04a1b0717fd5ddb2.png)
自-----至------约两个世纪演变完全成熟。
3、点拨提升二
文字的诞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汉字“马”的演变过程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时期,确实有持“汉字落后论”的人提出废除汉字、汉字拼音化(拉丁化)的主张,甚至极端地认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将中国学术的不发达,经济的不发达都归罪于汉字。
活动二:古代的文人画;京剧艺术
1、落实基础:完成《同步解析与测评》P16页“学点2”的填空题。
2、问题探究:
京剧是如何形成的?
(1)京剧是在和的基础上,吸收了、 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徽戏进京是在。
(2)京剧的正式形成大约是在。京剧也称“__________”。后期归为__________________四大行。
简述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产生及外传;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活动一:古代书法艺术
1、落实基础:完成《同步解析与测评》
2、点拨提升一
书体
代表人物
特点
发展
பைடு நூலகம்篆书
创始于-----。
隶书
创始于-----。成熟并通行于------。
草书
源于------,成熟于-------。
楷书
始于----、------定鼎、盛行.通行至今。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汉字的演变趋势。汉字逐渐演变成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书法艺术,请说出中国书法的功能。(3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二中全面否定汉字的观点。(4分)
(3)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有人提出,汉字是没有前途的文字。依据材料三,批驳这一观点。(2分)请你为信息时代汉字发展前途献计献策。(1分)
河北省衡水第二中学高中历史 2.2 中国的古代艺术学案 人民版必修3
![河北省衡水第二中学高中历史 2.2 中国的古代艺术学案 人民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ef118654be1e650e52ea992d.png)
河北省衡水第二中学高中历史 2.2 中国的古代艺术学案人民版必修3学习目标:概述汉字、绘画起源。
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了解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学习古代艺术的内容使学生逐步理解艺术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古代艺术的兴趣和培养学习过程:一、“出神入化”的书法艺术1、汉字的起源(1)起源:刻画在的简单符号,有人认为这些刻画符号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2)最早的文字:商代的以及一些器物上的。
2、书法艺术(1)含义: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以中国汉字的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的独特艺术。
(2)特点:书法艺术以自由多样(3)书法艺术的发展①起源:黄帝时期,造字传说。
殷商时代的,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文字。
②发展:小篆:创始于;隶书:始于,成熟并通行于时;楷书:也称真书、正书,形成于;行书:开始盛行于;草书:起源于,成熟于。
(4)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①秦代:是著名的家。
②东晋:博采众长,备精诸体,尤擅草书,行书;代表作有《》、《》等,号称“”。
③唐代:①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分别创立了中的体、体、体;、则擅长狂草。
④宋朝:、、、(一说蔡京)被称为北宋四大书法家,都以名世。
⑤元代:创赵体。
⑥明代:文徵明、声誉最高。
二、画中有诗1、中国绘画的起源与成熟⑴石器时代绘画主要在岩壁上、地面上和。
⑵先秦两汉盛行、漆画、壁画、和。
⑶成熟:魏晋南北朝至时期:“中国画”的艺术形式逐渐成熟。
2、分类:以绘画的题材不同,可分为画、画、画。
在表现技法上,又有工笔画与的区别。
3、特点:山水画,以为主要描绘内容;讲究,画面普遍具有、的特色。
灵魂,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不拘泥于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
文人画,又称“”,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强调表现,追求,融等多种艺术于一体,集中体现画家多方面的。
4、中国传统书画的基本特征①国画是历史悠久的民族艺术形式;②类型多样;③北宋以后的中国画(文人画)追求抒情写意风格,注重诗意。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三2.2中国古代艺术教学设计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三2.2中国古代艺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f0b24a5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1e.png)
(一)教学重点
1.理解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脉络,掌握各个艺术门类的基本特点和历史价值。
2.培养学生对古代艺术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3.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难点
1.对古代艺术作品内涵的深入挖掘,如书法、绘画、雕塑等艺术门类的艺术特色及其所反映的历史背景。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进行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学生互相批改练习,分享解题思路,提高自我纠错和反思能力。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教师将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1.教师简要概括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强调古代艺术的发展历程、艺术特点及其历史价值。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详细讲解各个艺术门类的代表人物、作品特点及艺术成就,如王羲之的行书、顾恺之的工笔画等。
3.分析不同时期、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交融,如唐代绘画对后世的影响等。
4.结合实例,深入剖析古代艺术作品的艺术特色及其所反映的历史背景。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此环节,教师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沟通能力: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研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沟通能力。
4.实践活动:课后安排学生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等场所,亲身体验中国古代艺术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情感层面: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艺术的热爱和尊重,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2.态度层面: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认识到艺术对于丰富人生的重要性。
-雕塑艺术:掌握秦始皇兵马俑、云冈石窟等著名雕塑艺术的基本特点和历史价值。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2.2《中国的古代艺术》教案完美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2.2《中国的古代艺术》教案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578ef8411711cc7931b716d4.png)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二中国的古代艺术教材分析“得天独厚、独具魅力”,这是本节内容在本专题、本模块中的价值所在。
本节内容的主体知识是中国汉字、书法和绘画三科的基础知识,其彼此之间有极强的内在联系。
汉字是中国书法艺术产生的直接源泉,书画“同源”,而汉字的原始形态就是能够读出来的图画。
通过本课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体验、感悟我国古代艺术的多姿多彩,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培养自身的艺术情操,进而激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放置于本专题之中,本节内容是对我国古代传统思想理论学习的极好注解和生动的形式化,有助于学生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感性认同和情感归属,其教学价值可以说不在于理论、抽象、机械地讲述中国古代深奥的思想之下!教材中安排的“宫廷舞和民间舞”和“戏曲”两子目,《课标》没作直接的知识要求。
教学设计上采取浅化与变通处理的方式,以兼顾《课标》和教材。
学情分析本节知识,学生在社会学科和美术、音乐、书法等课上都有涉及,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通过媒体、电视、电影、展览等渠道耳闻目染,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知识认知。
学生中不乏书、画“高手”,有较强的专业知识。
技能和较高的赏析水平,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学习兴趣是浓厚的。
但学生对书画历史的认知知识不完整,知识结构因人而异,差异较大。
学生一般都不会从传统文化传承的角度去体验、感悟本节知识,更少从思想的角度去领悟古代艺术的魅力所在。
汉字、书法、绘画既有内在联系,又是三门不同的学科;既要鉴赏大量的优秀作品,又要总体上把握三科的历史发展沿革和专业知识。
在一课时内浓缩、组合并识记、体验三科知识和内涵,学生会有零散、杂乱、浮于表面、无所适从的感觉。
在面对优秀作品时,学生会更多地依据直观判断,很少从空间结构、更难深层次中去感悟作品、感悟作者的意境。
因学生缺乏书画相关专业知识与评价知识的储备,语言智能欠缺,“有感而不知从何发”。
就整个班级而言,学生视觉空间智能的起点水平参差不齐。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二第二课中国的古代艺术导学案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二第二课中国的古代艺术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26ca44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b7.png)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二课中国的古代艺术导教案【学习目标】课程标准要点难点1.概括汉字、绘画发源、要点:1.掌握中国汉字艺术的主要字体、风格特点及代表作品。
演变的过程。
2.认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主要特点及2.认识中国书画的基本代表作品。
特点和发展脉络。
3.掌握中国京剧艺术产生的过程及历史3.认识京剧等剧种产生地位。
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难点: .中国古代艺术与社会存在的关艺术成就。
系。
【自主学习】一、“出鬼着迷”的书法艺术1.发源:有人以为刻在陶器上的简单符号是中国文字的发源。
2.成熟:此刻能看到的最早的文字是商朝的甲骨文和铭文。
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3.书法字体的演变(1)小篆:首创于秦朝,其特点是字体略长,笔划圆匀,富于图案美。
(2)隶书: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时代,其特点是字形构造均衡对称,齐整平定。
(3)楷书:形成于汉末,其特点是字形方正,规矩严整。
(4)行书:晋代开始流行,其特点是既工整清楚,又飞洒开朗。
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具适用价值,雅俗共赏。
(5)草书:其特点是变化丰富,豪放跃动。
4.历代书法名家(1)秦朝:李斯是有名的篆书家。
(2)东晋:王羲之博采众长,备精诸体,尤擅草书、行书,被尊为“书圣”。
(3)唐朝:欧阳询、颜真卿和柳公权分别创办了楷书中的欧体、颜体和柳体,被后代学习与摹仿。
怀素和张旭的狂草亦别具艺术魅力。
(4)北宋:被称为四大书法家的是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一说蔡京 ),都以行书名世。
(5)元朝:书法家首推赵孟頫,创赵体。
(6)明朝:以文征明、董其昌名誉最高。
二、画中有诗1.演变(1)石器时代:绘画主要刻画在岩壁上、地面上和陶器上。
(2)先秦两汉:流行帛画、漆画、壁画、画像石和画像砖。
(3)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期间:“中国画”的艺术形式渐渐成熟。
2.分类(1)题材:形成了人物画、山川画和花鸟画三大画科。
(2)技法上:有工笔与写意的差别。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2.2《中国古代的艺术》教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2.2《中国古代的艺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d0e404856a561253d36fe1.png)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2.2《中国古代的艺术》教案中国的古代艺术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利用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完成基本知识结构,通过文字、图画、音乐等相关资料,使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了解中国书法绘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培。
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现在教学手段展示古代中国的精美艺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中国古代艺术多彩多姿的风貌,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增强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学情分析本课内容难度不大,学生已有一些了解和认识。
通过高一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已经能够根据导学案草书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奔放活跃,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3、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朝代著名书法家及特长秦代:李斯;东晋:王羲之;唐代: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怀素、张旭;北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頫;明代:文征明、董其昌。
二、画中有诗1.分类(1)以题材的不同,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画科。
(2)在表现技法上,有工笔与写意、勾勒与没骨、设色与墨笔等区别。
(3)在艺术风格上,可分为错彩镂金的工笔重彩画与讲究笔墨韵味、自然清新的水墨淡彩画两大类型。
2.中国画的发展历程(1)远古时期:中国的绘画艺术,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如在西安半坡村遗址发掘的人面鱼纹盆。
(2)夏商周时期:绘画以人物肖像为主,画在墙壁上、丝帛上。
战国时期:是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湖南长沙战国楚墓中发现的一幅《人物龙凤图》帛画,是中国早期绘画作品中的杰作。
(3)秦汉时期:绘画艺术走向繁荣,主要是帛画和壁画。
(4)魏晋南北朝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出现了。
这一时期的绘画以被尊为“画祖”的顾恺之最具有代表性,其代表作《女使箴图》、《洛神赋图》和《列女仁智图》三幅卷轴画摹本,顾恺之“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成为中国古代的开创之作。
高中历史 专题2 中国的古代艺术学案配套课件 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 专题2 中国的古代艺术学案配套课件 人民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42da9579e53a580217fcfec5.png)
形象洗练,造型夸张,重在写意。
第十三页,共29页。
(2)一定时期的绘画作品,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文
化的反映。你能说出上面三幅作品所体现的时代特征
吗?
答案 《清明上河图》:画中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梁
本 学
的繁华情况,反映了北宋时期工商业发展、城市商品
案
栏 目
经济繁荣的时代特点;《山径春行图》以“残山剩水”
汉字不等同于书法。汉字的发展体现了社会发展的
本 学
不同阶段,故其按照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
案
栏 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总的趋势是由繁到简。而书
目
开 关
法兼具审美与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中
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可以说,书法是
汉字的艺术形式。
第四页,共29页。
[归纳总结]
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有两个重要阶段:魏晋以前基
第二十页,共29页。
1.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
本
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那么,
学
案 栏
汉字的发展顺序按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
目
开
A.甲骨文、小篆、楷书、隶书
关
B.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
C.小篆、甲骨文、隶书、楷书
D.隶书、小篆、甲骨文、楷书
第二十一页,共29页。
解析 甲骨文是商代出现的,是中国目前所知最早
本 学
尊为“书圣”;(3)唐代:欧阳询、颜真卿、柳公
案 栏
权创立了楷书中的欧体、颜体、柳体;怀素、
目
开 关
张旭 的狂草别具艺术魅力;(4)北宋:苏轼、
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四大书法家,都
以行书名世;(5)元代:赵孟兆页创赵体;(6)明代: 文征明、董其昌声誉最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古代艺术课标要求1. 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2. 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目标分解1. 掌握汉字书法、绘画的起源、发展以及特征2. 了解掌握中国音乐、舞蹈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各自特点中国书法、绘画艺术历史悠久,历代书画家创作了大量的书画作品,其中不少既是精湛的艺术品,又是珍贵的文物。
其中《清明上河图》(局部)(上图)是我国绘画史上的无价之宝,它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自然、人文景观的秀丽景色,是世界文化最伟大的文化遗产之一。
中国古代书法绘画艺术发展成就如何?有何特点?除此之外,中国古代音乐、舞蹈、戏曲等方面有何成就?本课建议教师帮助学生理清书法、音乐、舞蹈、戏曲等问题的基本线索。
关于绘画,教师可以结合中国具体的绘画分析理解绘画几大类别特点。
另外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几个问题:一、充分利用各种资料说明历史现象。
本课有传说资料、文字资料、实物资料,应充分有效利用。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教学的基本特点。
二、注意处理好脉络清晰与血肉丰满的关系。
本课理清了作为文化现象的汉字与书法的自身发展脉络,又提示了一定的文化现象与特定时代政治经济的关系。
因此,必须把汉字与书法这种文化现象放在当时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中去认识,这样才是讲艺术等历史课程的特点。
但要注意本课的重点是文化,而不是政治经济。
三、侧重从历史的角度赏析。
对书法和绘画艺术作品要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赏析,并能从中获取历史信息而不是单纯地记忆或单纯地从艺术的角度赏析。
四、帮助学生增强欣赏、发现与鉴赏美的能力,丰富其人生观与价值观,同时也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以及让学生通过欣赏艺术精品,潜移默化,提高学生自身修养。
激发他们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一、“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1.中国书法艺术的特点:(1)以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
(2)以自由多样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感情、气势和意境。
2.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1)殷商时代主要是甲骨文、金文。
(2)小篆创始于秦代。
(3)隶书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时代。
(4)楷书形成于汉末。
(5)行书开始盛行于晋代。
(6)草书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
3.中国书法艺术的代表:(1)秦代李斯是著名的篆书家。
(2)东晋王羲之尤擅草书、行书,号为“书圣”。
(3)唐代:①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分别创立欧体、颜体、柳体;②怀素、张旭的狂草。
(4)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5)元代:赵孟创赵体。
(6)明代以文征明、董其昌声誉最高。
楷书有何特点?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你从中得出什么启示?【答案】楷书笔画详备、规矩严整,是规范化、标准化、楷模化的字体,具有其他书体不可比拟的实用价值,反映了王朝鼎盛,社会安定,折射到文字上便是讲究法度和规范。
启示:社会发展决定了书法艺术的发展,书法艺术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发展在不同阶段的特点。
二、画中有诗1.中国画的材料及分类:(1)材料:笔、墨、纸、砚、绢素及矿物颜料。
(2)分类:①以题材的不同,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②在表现技法上,有工笔与写意、勾勒与没骨、设色与墨笔等区别;③在艺术风格上,分为工笔重彩画与水墨淡彩画。
2.中国的文人画:(1)地位: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
(2)风格:追求抒情写意;创作:强调个性表现。
3.中国的山水画:(1)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
(2)特别讲究布局构图。
(3)山水画的灵魂是意境,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
4.中国的人物故事画:以人物故事和社会风俗为主题的作品。
三、金声玉振1.先秦时期音乐的发展:(1)自黄帝时代至周代,“乐”文化已相当发达。
(2)河南舞阳新石器时代早期墓葬中出土的“骨笛”,有完整的七声音列。
(3)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埙,可吹奏出符合音律的不同音高。
(4)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编钟记载着丰富的上古乐理。
2.秦汉至隋唐时期音乐的发展:(1)秦汉新的音乐样式有“相和歌”、“清商三调”;至东晋,又形成南国“清商乐”。
(2)南北朝、隋唐时代,民间音乐进入宫廷变为歌舞俗乐,总称燕乐。
3.明清时期音乐的发展:(1)戏曲音乐繁荣。
(2)器乐艺术发达,形成古琴、琵琶、筝、三弦、唢呐、笛、萧等乐器独奏艺术门类。
(3)名曲:《十面埋伏》、《霸王卸甲》等。
四、宫廷舞和民间舞1.中国古代宫廷舞的发展:(1)先秦时期:①夏商时代已产生宫廷舞蹈;②周代统治阶级制定礼乐制度。
(2)汉代设乐府,采集整理民间乐舞,并把俗乐舞用于宫廷祭祀。
(3)隋唐官办的乐舞机构集中培训专业乐舞艺人。
(4)宋元时代:宫廷队舞继承隋唐的传统,在艺术上卓有成就。
(5)明清:宫廷燕乐舞蹈开始趋于衰落。
2.中国古代民间舞的发展:(1)特点:①形式上更加瑰丽多彩;②反映与人们生产生活休戚相关的场景和喜、怒、爱、憎的感情。
(2)表现:①《诗经》和楚辞生动地描写周代的民间舞蹈形式;②两汉时期:各地乐舞有相应发展,出现了歌舞繁荣的局面;③南北朝时期《西凉乐舞》展示了“胡舞”的风范;④隋唐时期:总体特征是各民族舞蹈艺术的大交流、大融合、大创造;⑤宋代:民间舞蹈十分兴盛,民间舞队非常活跃。
五、戏曲1.秦汉至隋唐时期戏曲的发展:(1)秦汉魏晋南北朝时的乐舞百戏。
(2)隋代的“四方散乐”。
(3)唐代的杂技歌舞。
2.宋元时期的戏曲发展:(1)宋代:杂剧与南戏脱颖而出。
(2)元代:一人主唱,曲牌联套体的戏曲音乐,成为元杂剧的核心艺术形式。
3.明清时期戏曲的发展:(1)明朝传奇剧逐渐形成海盐、余姚、弋阳、昆山四大声腔。
(2)昆山腔的“水磨调”,成为明清曲牌联套体戏曲舞台的主腔。
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什么?【答案】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呈现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趋势;中国古代戏曲经历了承前启后、不断更新的发展历程。
京剧的形成:清代前期,各种地方戏发展。
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
道光年间,又有湖北汉剧艺人进京,参加徽班的演出,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
经过广大徽汉艺人的表演实践,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兼收昆曲、秦腔以及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一个新剧种,后来称为京剧。
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
中国书法是一种独特艺术。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殿堂中的一朵奇葩。
中国的书法艺术不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且影响深远。
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1)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两个阶段: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
从此,书法的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2)楷书:笔画详备,结构严整,是规范化、标准化、楷模化的字体。
发展:始于东汉,魏晋时期得到完善,唐代步入盛世,名家群起。
代表作有初唐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盛唐颜真卿的《颜氏家庙碑》,晚唐柳公权的《玄秘塔碑》。
(3)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
虽实用性不强,但却是诸书体中艺术性最强的一种。
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
代表人物有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盛唐的张旭、怀素等。
(4)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是一种最活跃的字体,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
经过东汉至西晋约两个多世纪的演变,书体完全成熟。
最突出的代表作是王羲之的《兰亭序》。
例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 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行书B. 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C. 隶书、小篆、楷书、行书、草书D. 隶书、小篆、行书、楷书、草书【解析】甲骨文出现于商朝;金文出现于西周时期;小篆出现于全国统一后的秦朝;隶书始于秦朝,成熟与汉代;楷书形成于汉末;行书开始盛行于晋代。
所以符合史实的应该是B项。
【答案】 B1. 创立了楷书中的欧体、颜体、柳体的书法家分别是()A. 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B. 欧阳修、颜真卿、柳公权C. 欧阳询、颜真卿、柳宗元D. 欧阳修、颜真卿、柳宗元【解析】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都是唐朝的书法家,他们分别创立了欧体、颜体和柳体。
【答案】 A2. 在所有书体中最为奔放跃动,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的是()A. 篆书B. 隶书C. 草书D. 楷书【解析】草书是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
【答案】 C中国绘画艺术历史悠久,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手法,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绘画(即中国画)。
中国绘画的发展演变:(1)中国绘画的最早遗迹可上溯到远古的岩画和繁荣于新石器时代彩陶器上的非常丰富的装饰纹样。
(2)夏、商、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绘画以人物肖像为主,画在墙壁上、丝帛上。
这一时期的绘画大致确立了中国工笔画的基本表现手法。
(3)秦汉时期,绘画艺术走向繁荣。
汉代宫廷官署及政治性建筑物上多有壁画,用以宣扬礼教,褒扬功臣。
汉代出现墓室壁画及画像石、画像砖。
(4)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仍在曲折中得到发展,佛教美术勃然兴盛,石窟壁画展示出高超的艺术造诣,士大夫画家活跃于画坛。
这一时期,山水画和花鸟画开始萌芽,而人物形象塑造方面追求精神状态的刻画及气质的表现,突出体现了这一时期绘画的水平。
这一时期的绘画以被尊为画祖的顾恺之为最具有代表性的画家,其作品是《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和《列女仁智图》。
(5)隋唐时期,隋代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是我国现存最早山水画。
唐代绘画体裁仍以人物画为主,宫廷衙署及寺观壁画占相当比重,褒扬功勋的功臣画仍在继续,石窟及寺观壁画有更大的发展,佛寺壁画中流行大型的经变题材,在佛教壁画中西域画风仍有流行。
人物画家吴道子,被历代誉为“画圣”。
(6)宋代是中国画艺术的鼎盛时期。
宋代有国立画院,绘画在内容、形式、技巧诸方面都出现群彩纷呈、多方发展的局面。
最有建树的是广泛表现社会生活的风俗画,其中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最具有代表性。
(7)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探究拓展】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特点:紧抓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精神;文人介入绘画,画家素质不断提高;画论、画学的产生,使中国古代的绘画更加成熟与完善;随着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不断融入外来风格;绘画由单纯的欣赏到向着商品化发展。
例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是A. 文人画B. 山水画C. 花鸟画D. 油画【解析】文人画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为一体,体现了画家的多方面文化素养。
【答案】 A山水画是文人意趣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