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戏曲家马致远是谁
马致远
从《秋思》、《汉宫秋》谈马致远马致远,号东篱,是元曲四大家之一,被后人赞誉为“万花丛中马神仙”、“曲状元”、“名香百世满梨园”。
生卒年不详,曾做过江浙省务提举的官职。
官职低微,在杭州住了一个时期,晚年退出官场,在杭州附近的乡村过隐居生活。
他可谓一生漂泊,政治失意。
其在《青杏子》自述身世道:“世事饱谙多,二十年漂泊天涯。
”马致远一生所做杂剧十五种,但是现存的只剩下七种。
他的杂剧创作一般被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依据一些史料和对其作品思想内容的分析,研究者一般认为马致远现存杂剧中,《半夜雷轰荐福碑》(以下简称《荐福碑》)、《江州司马青衫泪》(以下简称《青衫泪》)、《吕洞宾三醉岳阳楼》(以下简称《岳阳楼》)和《孤雁汉宫秋》(以下简称《汉宫秋》)是前期作品,而《太华山陈抟高卧》(以下简称《陈抟高卧》)、《开坛阐教黄粱梦》(以下简称《黄粱梦》)、《马丹阳三度任风子》(以下简称《任风子》)是后期作品。
这种前后两期的划分是有其根据和道理的,因为马致远的杂剧创作确实以其辞官归隐为界呈现出了明显不同的特点。
但是马致远前后两期的杂剧创作并不是孤立无关的,相反却是密切相连的。
这不仅体现在作品的语言、风格等外在形式上,而且体现在其内在的情感和宗旨上,即其创作的内在精神是和谐统一、一脉相承的,其现存杂剧就明显体现了这一点。
除了在杂剧上的成就,其在散曲方面的成就更是不能忽略。
在元代时期,他在元曲方面成就最高,也是流传作品最多的一位。
其曲词“有振鬣长鸣,万马皆喑之意。
又若神凤飞鸣于九霄,岂可与凡鸟共语哉!宜列群英之上”(朱权《太和正音谱》)。
他的《东篱乐府》包含了他的104首小令以及17套套数,而这其中,自然要数两首《秋思》最为有名:套曲[双调·夜行船]《秋思》和小令[越调·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的小令俊逸疏宕,别具情致。
其中[越调·天净沙]《秋思》是其写景散曲的经典,以其天涯羁旅无法言说的悲情打动了一代又代读者的心灵: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试分析马致远杂剧创作的特色。
试分析马致远杂剧创作的特色。
马致远(1254年-1321年)是元代汉族文学家,他的杂剧创作在元代文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具有独特的特色。
以下是对马致远杂剧创作特色的一些分析:
1.善于融合多元元素:马致远的杂剧创作在艺术形式和内容
题材上具有多元化和包容性,融合了历史、神话、宗教、
戏曲和文言文学等多种元素。
他善于将不同的元素融合在
剧本中,形成独特而复杂的艺术风格。
2.语言优美而富有感染力:马致远的杂剧文学语言优美,并
具有强烈的音韵感和韵律美。
他运用押韵、对偶和排比等
修辞手法,使剧本具有旋律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他的
文学语言符合元代文人的审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华丽而
细腻的文学风格。
3.塑造鲜明而立体的人物形象:马致远的杂剧在人物形象的
塑造上非常突出。
他善于通过言辞、行为和心理的刻画,
描绘出具有鲜明个性和复杂内心的人物形象。
这些人物不
仅在行动上有独特的特点,也在感情、思想和境遇上呈现
出复杂性,使他们生动地跃然于剧目之中。
4.剧情曲折多变:马致远的杂剧剧情曲折多变,充满悬念和
张力。
他善于运用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英雄豪杰的战争
之事以及历史事件的描写与发展,使剧情充满跌宕起伏、
荡气回肠的情节,引发人们对故事走向的关注和情感共鸣。
综上所述,马致远的杂剧创作具有融合多元元素、语言优美而感染人心、塑造鲜明而立体的人物形象以及曲折多变的剧情等特色。
他的创作风格独具一格,对于元代文艺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他的作品在元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并为后世戏剧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范例和参照。
马致远祖籍——精选推荐
马致远祖籍马致远(约1250—1324),号东篱,字千⾥,东光县马祠堂村⼈。
元代剧作家。
,与关汉卿、⽩朴、郑光祖合称“元曲四⼤家”。
他是元贞书会的中坚⼈物,,他的词曲“典雅清丽,如朝阳鸣凤,有振⿅长鸣,万马皆⾳”之意,在元曲作家中,被誉为“元⼈第⼀”,有“曲壮元”之称。
元曲包括戏曲和散曲,致远这两⽅⾯俱有天赋。
他创作的杂剧有⼗五种之多,散曲⼀百多套。
他著有《荐福碑》、《青衫泪》、《黄梁梦》、《陈搏⾼卧》、《岳阳楼》、《任凤⼦》等,在某些⽅⾯演染了“神仙道化”之类,所以⼈们称他是“万花丛中马神仙”。
《汉宫秋》是他的代表作,在元杂剧中颇有名⽓,有⼈认为《汉宫秋》是“⽂到元和(指韩、柳)诗到杜的⽔平,此戏驰骋⽂场,六百年屡演不衰”。
散曲的风格具有民情民意特⾊,语⾔流畅豪放,读起来感⼈上⼝,象《越调·天净沙》⾄今⼤⼈⼉童都会背诵“枯藤⽼树昏鸦,⼩桥流⽔⼈家,古道西风瘦马。
⼣阳西下,断肠⼈在天涯。
” ⼀、马致远东光⼈,县志板上钉钉 马致远,东光县马祠堂⼈,东光县⼈民历来公认,⾃古⾄今流传着许多他的传说,这切不表,就⽂字记载⽽⾔,县志是⼀个县的独⼀⽆⼆的历史⽂献。
翻开东光县志,记载马致远的⽂和事有多处。
1、东光县志:卷七,选举志,“元,马视远,仕⼯部主事。
” 2、东光县志卷七选举志“明,马经,戌科见进⼠。
” 3、东光县志,卷⼋,⼈物志上,“明,马经,视远孙正统四年进⼠任湖⼴宜章县令,解组归⾥,置义⽥百⼆⼗亩,本门轮流经管,春秋祭祀公⽤,外择族中不能婚葬者给之。
” 4、东光县志卷⼋,⼈物志上。
“明,马孔惠字孝卿,宜章县令,经之⼦,成化⼋年进⼠,授兵科给事中,刚⽅⾃持,弹劾不避权要,凡所陈奏多裨时政,寻以论中,官仵旨左,迁福建参议(雍正通志)。
5、东光县志卷⼗⼆,杂稽志下“元进⼠马视远,府志作致远,以词曲擅誉与关汉卿、王实甫齐名。
⼈称马东篱先⽣,涵虚⼦词评。
” 6、东光县志卷六,宦职官志萧德宣,字春⽥,湖北汉阳⼈,嘉庆癸⾣甲戊联捷进⼠,道光⼆⼗⼀年知县,平衙役,宽赋税,公务之暇,勤於课⼠,升⼤名府同知。
马致远《汉宫秋·第三折(节选)》注释、分析
汉宫秋·第三折(节选)马致远马致远(约1250年-1321年至1324年秋季间),号东篱,大都(今北京,有异议)人,元代戏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戏曲创作方面,马致远在音乐思想上经历了由儒入道的转变,在散曲创作上具有思想内容丰富深邃而艺术技巧高超圆熟的特点,在杂剧创作上具有散曲化的倾向和虚实相生之美。
(番使①拥旦上,奏胡乐科,旦云)妾身王昭君,自从选入宫中,被毛延寿将美人图点破②,送入冷宫;甫③能得蒙恩幸,又被他献与番王形像④。
今拥兵来索,待不去,又怕江山有失;没奈何将妾身出塞和番。
这一去,胡地风霜,怎生消受也!自古道:“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
⑤”(驾引文武内官上,云)今日灞桥饯送明妃,却早来到也。
(唱)【双调·新水令】锦貂裘生⑥改尽汉宫妆,我则索看昭君画图模样。
旧恩金勒短,新恨玉鞭长。
本是对金殿鸳鸯,分飞翼,怎承望⑦!(云)您文武百官计议,怎生退了番兵,免明妃和番者。
(唱)【驻马听】宰相每⑧商量,大国使⑨还朝多赐赏。
早是俺夫妻悒怏,小家儿出外也摇装⑩。
尚兀自渭城衰柳助凄凉,共那灞桥流水添惆怅。
偏您不断肠,想娘娘那一天愁都撮⑪在琵琶上。
(做下马科)(与旦打悲科)(驾云)左右慢慢唱者,我与明妃饯一杯酒。
(唱)【步步娇】您将那一曲阳关⑫休轻放,俺咫尺如天样,慢慢的捧玉觞⑬。
朕本意待尊⑭前挨些时光,且休问劣了宫商⑮,您则与我半句(元)马致远儿俄延着唱。
(番使云)请娘娘早行,天色晚了也。
(驾唱)【落梅风】可怜俺别离重,你好是归去的忙。
寡人心先到他李陵台⑯上?回头儿却才魂梦里想,便休题贵人多忘⑰。
(旦云)妾这一去,再何时得见陛下?把我汉家衣服都留下者。
(诗云)正是: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忍着主衣裳,为人作春色!(留衣服科)(驾唱)【殿前欢】则什么留下舞衣裳,被西风吹散旧时香。
我委实怕宫车再过青苔巷,猛到椒房⑱,那一会想菱花镜里妆,风流相,兜的⑲又横心上。
《白朴和马致远》
《白朴和马致远》白朴(1226-约1306),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
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作家(另有一说为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
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等。
马致远(约1250-约1321至1324间),一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名不详,字致远,晚号“东篱”),被后人誉为“马神仙”,汉族,元代著名戏曲家,元大都(今北京)人,原籍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
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约在公元1250年,卒年约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年以后,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马致远) (白朴)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与白朴的《天净沙秋》有什么异同不同点:1、秋思作为描绘秋天的最著名(至少是之一)的一首词,开篇连着三句,通过每句三个名词,即每行三个简单的事物描绘,最后点出一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心情,由外及内,由物及我,既有由物转情转换的流畅,又有由情及物的淋漓,确实是一篇难得的好词;秋也是写物但是通篇没有一句写情,只是播放风景优美的秋天的画面,但是没有象秋思里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的配音,只是通过画面人观众自己去体会。
2、秋在对秋天景色的描绘上也和秋思有很大不同。
同样是写秋景,秋思是从一开始通过几个微事物的描写,感受作者内心的那份惆怅,“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都是近景,但是秋则是从远景“孤村落日残霞”到近景:“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然后又是远景“青山绿水”,然后又是近景“白草红叶黄花”。
显示出秋的作者心情和秋思作者的心情还是有差别的。
3、色彩感的不同。
秋思整首词里没有一个颜色的词,但是整体看确是灰色的;但是秋里面却有“青、绿、白、红、黄”等色彩,同样说明了作者的心情是不一样。
4、情感宣泄的程度不同。
秋思和秋相比,知道秋思的人是占多数的,这也说明了秋思这首词更被大家认同,其主要原因就是这首词通过白描的方式,描绘那些让人感觉昏冷幽暗的事物,来点出作者心里(其实也是所有普通人)对秋天的那种肃杀的悲冷,而情感上要欢快多的秋,在人带来的情感宣泄的撞击力上,要比秋思稍逊,所以大家更容易记住秋思。
《天净沙 秋思》
谢谢观看!
这首小令情调虽然低沉,但却反映了当时的时代气 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文体知识
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分 为散曲和杂剧。散曲:元代新诗体,曲的一 种体式,和诗词一样,用于抒情、写景、叙 事,是为配乐所写的歌词,是继诗词之后兴 起的一种新诗体,主要分为小令、套数两大 类。源于宋金之际,元代大盛。代表作家有 元曲四大家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关汉卿。
4.后两句是什么表达方式?在诗中有何作用?
直抒胸臆,点明主旨——长期漂泊他乡 的游子思念家乡、亲人的悲哀。(即:游子 的羁旅之思。)
写作特色
1.寄情于物,情景交融。 2.运用了景物烘托写法。 3.简约中见深细。
课文总结
这首散曲描绘了一幅绝妙 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 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 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天净沙 秋思》就是一首散曲,是散曲 中的小令。“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 是题目。
元曲中的小令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曲牌名 题目 作者
文章感知
朗读诗歌 注意节奏 读准字音 读出感情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枯藤老树昏鸦,
第二层次(四、五句)“夕阳西下”进一步 点明时间。“断肠人在天涯”是点晴之笔,点明 了人物,道出了游子的情怀:游子远离家乡,孤 独漂泊,秋景苍凉,时近黄昏,怎不叫人痛断肝 肠呢!前四句写景,极力渲染悲凉气氛,均系为 此作铺垫。
2.前三句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从描写景物 和表现主题的角度给这三句拟一个小标题。
板书设计
枯藤 老树 昏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天 写景 小桥 流水 人家
马致远
马致远马致远简介:马致远(约1250~1321至1324),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
汉族,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人,因《天净沙·秋思》而被称为秋思之祖。
另据考证,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东光县志和东光马氏族谱都有记载。
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杂剧家。
所做杂剧今知有15种,《汉宫秋》是其代表作;散曲120多首,有辑本《东篱乐府》。
青年时期仕途坎坷,中年中进士,曾任浙江省官吏,后在大都(今北京)任工部主事。
马致远晚年不满时政,隐居田园,以衔杯击缶自娱,死后葬于祖茔。
从他的散曲作品中,可以知道,他年轻时热衷功名,有“佐国心,拿云手”的政治抱负,但一直没能实现,在经过了“二十年漂泊生涯”之后,他看透了人生的耻辱,遂有退隐林泉的念头,晚年过着“林间友”、“世外客”的闲适生活。
马致远早年即参加了杂剧创作,是“贞元书会”的主要成员,与文士王伯成、李时中,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都有交往,也是当时最著名的“元曲四大家”之一。
(四大家包括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马致远从事杂剧创作的时间很长,名气也很大,有“曲状元”之誉。
他的作品见于着录的有16种,今存《汉宫秋》、《荐福碑》、《岳阳楼》、《青衫泪》、《陈抟高卧》、《任风子》6种,另有《黄粱梦》,是他和几位艺人合作的。
以《汉宫秋》最著名。
散曲有《东篱乐府》。
小令《天净沙·秋思》脍炙人口,匠心独运,自然天成,丝毫不见雕琢痕迹。
杂剧马致远著有杂剧十五种,存世的有《江州司马青衫泪》、《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半夜雷轰荐福碑》、《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开坛阐教黄粱梦》、《西华山陈抟高卧》七种。
马致远的散曲作品也负盛名,现存辑本《东篱乐府》一卷,收入小令104首,套数17套。
其杂剧内容以神化道士为主,剧本全都涉及全真教的故事,元末明初贾仲明在诗中说:“万花丛中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姓名香贯满梨园”。
在马致远生活的年代,蒙古统治者开始注意到“遵用汉法”和任用汉族文人,却又未能普遍实行,这给汉族文人带来一丝幻想和更多的失望。
“曲状元”马致远
“曲状元”马致远马致远(约1250~1321至1324间)元代戏曲作家。
号东篱,一说字千里。
大都(今北京)人。
曾任江浙行省务官(一作江浙省务提举)。
又曾加入过"书会",并与书会才人合编过杂剧。
生平未详,但从他自己的散曲作品中可以了解到,他在年轻时"写诗曾献上龙楼",热衷过进取功名。
然而他仕途并不显达,因此动了"终焉计",晚年退隐山林,以诗酒自娱。
著有杂剧15种,今存有:《破幽梦孤雁汉宫秋》、《江州司马青衫泪》、《西华山陈搏高卧》、《吕洞宾三醉岳阳楼》、《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半夜雷轰荐福碑》6种,以及和李时中、红字李二、花李郎合写的《邯郸道省悟黄粱梦》一种(马著第一折),明代吕天成、清代张大复还说马致远作过南戏《苏武持节北海牧羊记》等。
马致远还作有散曲,现存120多首。
马致远是个享有盛名的戏曲家。
元代周德清以关、郑、白、马并列;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对他更为推崇,说:"宜列群英之上。
"他的杂剧以《汉宫秋》最有影响。
作品虽取材于汉代王昭君和亲的历史故事,却并不拘泥于史实,而是在久经流传的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参考了历代诗人对王昭君的咏唱中的某些思想情绪,又结合元代民族压迫比较严酷的历史现实,对这一题材进行了再创造,因此情节有了较大的变动。
作品以汉元帝与王昭君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揭露了帝王的昏庸,朝政的腐败,抨击了朝中文武大臣在侵略威胁面前的怯懦和无能。
剧中成功地塑造了王昭君这一爱国者的形象。
这个形象对后世的戏曲影响很大,"汉明妃"的形象可以说是在马致远笔下基本定型的。
《汉宫秋》有较高的艺术成就,结构紧凑,有浓烈的抒情色彩,曲辞苍凉幽邈,能贴切地表达人物的心情。
其中第三折〔梅花酒〕、〔收江南〕等曲子,第四折〔蔓青菜〕、〔白鹤子〕、〔满庭芳〕等曲子,尤为历来曲家所称赏。
此外,他的《荐福碑》写儒生张镐在仕进途中的不幸遭遇,谴责了官场黑暗,堵塞贤路,但作品有严重的宿命论观点。
马致远的戏曲艺术
马致远的戏曲艺术马致远(1913-1994),江苏连云港人,是中国现代戏曲界的杰出代表之一。
他以细腻的表演技巧、深厚的演艺功底和独特的个人风格而备受瞩目。
本文将从马致远的表演特点、艺术风格和背后的艺术追求等方面,全面介绍马致远的戏曲艺术。
一、表演特点作为一位杰出的戏曲演员,马致远在表演中展现出了独特的特点。
首先,他注重舞台形象的刻画。
无论是虚情假意的小丑形象,还是慷慨激昂的豪杰形象,马致远都能通过细腻的面部表情、优美的身体语言和灵活的身姿塑造出丰富多彩的角色形象。
其次,马致远善于运用音乐元素来丰富表演效果。
他对音律的把握准确,能够根据戏曲剧情的需要灵活运用声音的高低、快慢、悠扬或悲怆等特点,使得观众能够通过声音感受到角色内心的情感起伏。
另外,马致远还擅长运用身段和面部肌肉的细微变化,来表达角色的心理活动。
无论是欢快的歌舞场面,还是深情的唱白剧情,他都能通过细腻的肢体动作和微妙的面部表情,将观众带入故事情节的内心世界。
二、艺术风格马致远的艺术风格独具一格,他在传统戏曲表演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艺风格。
首先,他注重表演中的细节处理。
无论是服饰、化妆还是舞台布景,马致远都追求精益求精,力求将每一个细节都表现得完美无瑕。
其次,他在舞台形象塑造上有着独到的见解。
他能够准确把握角色的特点,通过服饰、化妆和表演方式的选择,将角色的个性和特色完美展现出来。
无论是英武凛然的武将,还是娇柔婉约的女子,马致远都能够通过形象的刻画,使观众对角色产生共鸣。
另外,马致远的演绎风格独具一格,并深受观众喜爱。
他以他那独特的情感表达和出色的演技,让观众沉浸在角色的世界中。
在表演中,他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给观众带来新鲜感和震撼力。
三、艺术追求作为一位伟大的艺术家,马致远有着卓越的艺术追求。
他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对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力图将戏曲艺术带入现代化的道路上。
首先,他对角色的深入探索是他艺术追求的重要方面之一。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原文、译文及赏析)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原文、译文及赏析)(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体裁作文、作文素材、作文指导、好词好句、读后感、观后感、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elementary school essays, middle school essays, high school essays, genre essays, essay materials, essay guidance,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reading feedback, observation feedback,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原文、译文及赏析)《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元代神仙道化戏与剧作家马致远
元代神仙道化戏与剧作家马致远我国的戏曲艺术形成较晚。
在以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中,诗文被认为是正统的艺术,而戏曲则被视为是旁门小道。
故元代以前的戏曲类艺术多为优伶、艺妓等下层人物为之,不受文人们的重视,因此也很难产生高品位的作品。
另外,我国的戏曲艺术是包含有歌舞、音乐、科白、技杂、美术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艺术,只有经过长时期的融合过程才能达到成熟与完美。
所以,中国的戏曲艺术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到元代才成为一种完整、成熟的艺术形式,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剧作家和高品位的戏剧作品。
中国戏曲艺术虽出现较晚,但从其诞生之日起便与道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道教作为人们,特别是中下层民众的一种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它的许多为群众所熟悉又富有传奇色彩的神仙故事,为戏曲创作提供了十分丰富的素材。
流传至今的元代杂剧剧目中,有不少剧目是反映道教内容的神仙道化戏,并涌现了一批创作神仙道化戏的戏剧家,马致远就是其中的一位。
一、元杂剧的产生和神仙道化戏中国戏曲作品在元代文学中异军突起,得到长足的繁荣发展,是有其深刻的历史社会根源的。
它是宋代以来中国商品经济发展和文学艺术走向世俗化的一个必然结果,也是元代蒙古族统治下各民族文化大融合与对儒家传统观念大冲击的一种时代产物。
因此,元代戏曲的产生与发展在中国艺术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带有较明显的市井性与反传统性,与中国社会乃至中国道教在元代的发展特点是相一致的。
促使元代杂剧的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一)忽必烈灭宋后,建立了元朝,从公元1279年至1368年,历时九十年。
元朝是一个横跨欧亚两洲的大汗国,它结束了中国自北宋以来的分裂局面,成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
元朝九十年间,国内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都得到广泛的交流和发展。
辽阔的疆土,又促进了中国与欧亚各国间的往来和文化交流。
元代的蒙古族统治者对汉民族传统的儒家思想,尤其是宋代理学的那套宗法统治并不重视,所以思想文化领域比较自由、活跃,促进了元代文化艺术的发展,并成为我国文化发展史上一个独特的繁荣时期。
为何马致远被后人称之为秋思之祖?其汉宫秋讲了什么?
为何马致远被后人称之为秋思之祖?其汉宫秋讲了什么?本文导读:马致远是元代的著名曲作家,大概是公元1250年——1324年。
字是千里,号称“东篱先生”。
是汉族人,祖籍是河北省的沧州市东光县。
因为他的一手《天净沙·秋思》出名而被后人称之为秋思之祖。
马致远图还有一说是马致远是河北省的东光县马祠堂村人。
还有一说是南落坡村,和东落坡村相对应。
马致远严格的说可以说是元代的戏曲作家、散曲家、杂剧家。
马致远的代表作是:汉宫秋,他的散曲有一百二十多首。
有着《东篱乐府》辑本,他的青年时期仕途和前程非常的坎坷,一直到中年才考中进士,在浙江省曾经担任过官吏。
后来在现在的北京,古时候的大都。
任工部主事一职,马致远的晚年非常不满意当时的天下以及政策,自己选择隐居在了一处田园,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
死后葬于祖坟。
马致远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曲作家,他的作品非常有特点和特色。
豪放中不失飘逸,沉郁之中不失通俗,他的散曲扩大了题材领域,提高了艺术意境,声调和谐优美,雅俗兼赏。
马致远的非常著名的作品:《太和正音谱》,被评为马东篱之词,如朝阳鸣凤。
其词典雅清丽。
可以和灵光景福媲美,有着万马长鸣的意蕴,又好像神凤凌飞于九霄之上,岂可与凡鸟共语。
应该将马致远的曲列于群英之上。
马致远的一生留下了值得后人学习的作品。
马致远字什么马致远是元代的著名大戏剧家,公园年1250年到1321年。
字千里,号称东篱先生。
元大都人,就是现在的北京,一生成就极高,和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成为元曲四大家。
马致远像马致远很早的时候就参加过杂居创作,是当时的“贞元书会”的主要成员之一,一生作品传颂量很高,作品常见于:《汉宫秋》、《荐福碑》、《岳阳楼》、《青衫泪》、《陈抟高卧》、《任风子》、《黄粱梦》。
马致远以《天净沙·秋思》最为著名。
他的作品特点是在豪放之中有着飘逸。
在沉郁之中,可以看见通俗的风格。
语言清丽,而且非常擅长把自然通俗的语句锤炼的精致而细巧。
马致远简介
马致远
人物简介:马致远(约1250年-1321年至1324年秋季间),号东篱,大都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散文家。
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代表作:《天净沙·秋思》《锦上花·展放愁眉》等
文学思想:
1、借评价古人功过得失以表达自己对人生、对现实、对历
史的见解,寄托自己的心志,将视野更多的关注人生的
价值,任情适意,回归自然。
2、怀才不遇的孤愤、壮志难酬的悲凉、超然物外的放达于
一身,充满着慷慨放逸的情怀,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
现实。
3、表现思妇、恋人的真挚感情和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望,写
得深刻、细致、生动、传神而无脂粉之气,更绝无庸俗
轻佻之语。
4、勾勒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或描绘出人物的心情处境,塑
造了一个个极为生动的人物形象。
马致远的简介
马致远的简介马致远是近代著名(元代的)的戏曲作家,写过很多很多的戏曲,被世人号称“秋思之祖”,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马致远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马致远的简介马致远(约1250-1321至1324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
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
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他是一位“姓名香贯满梨园”的著名作家,又是“元贞书会”的重要人物,也是历来所说的“元曲四大家”之一,被尊称为“曲状元”,在元代的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声誉。
马致远的生平马致远是元代的著名曲作家,大概是公元1250年——1324年。
字是千里,号称“东篱先生”。
是汉族人,祖籍是河北省的沧州市东光县。
因为他的一手《天净沙·秋思》出名而被后人称之为秋思之祖。
还有一说是马致远是河北省的东光县马祠堂村人。
还有一说是南落坡村,和东落坡村相对应。
马致远严格的说可以说是元代的戏曲作家、散曲家、杂剧家。
马致远的代表作是:汉宫秋,他的散曲有一百二十多首。
有着《东篱乐府》辑本,他的青年时期仕途和前程非常的坎坷,一直到中年才考中进士,在浙江省曾经担任过官吏。
后来在现在的北京,古时候的大都。
任工部主事一职,马致远的晚年非常不满意当时的天下以及政策,自己选择隐居在了一处田园,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
死后葬于祖坟。
马致远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曲作家,他的作品非常有特点和特色。
豪放中不失飘逸,沉郁之中不失通俗,他的散曲扩大了题材领域,提高了艺术意境,声调和谐优美,雅俗兼赏。
马致远的非常著名的作品:《太和正音谱》,被评为马东篱之词,如朝阳鸣凤。
其词典雅清丽。
可以和灵光景福媲美,有着万马长鸣的意蕴,又好像神凤凌飞于九霄之上,岂可与凡鸟共语。
马致远杂剧的虚实相生之美
马致远杂剧的虚实相生之美马致远杂剧具有虚实相生之美。
作品具有豪放中显其飘逸、沉郁中见通脱之风格。
马致远杂剧的语言偏于典丽,但又不像《西厢记》、《梧桐雨》那样华美,而是把比较朴实自然的语句锤炼得精致而富有表现力。
如《汉宫秋》中写“惊雁”的一支《尧民歌》:呀呀的飞过蓼花汀,孤雁儿不离了凤凰城。
画檐间铁马响丁丁,宝殿中御榻冷清清。
寒也波更,萧萧落叶声,烛暗长门静。
马致远生于1250年,约卒于1321年,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
马致远以字行于世,名不祥。
晚号“东篱”。
大都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散文家。
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马致远出生在一个富有且有文化素养的家庭,年轻时热衷于求取功名,似曾向太子孛儿只斤·真金献诗并因此而曾为官,之后大概由于孛儿只斤·真金去世而离京任江浙行省务官,后在元贞年间(1295年初- 1297年初)参加了“元贞书会”,晚年似隐居于杭州,最终病逝于至治元年(1321年)至泰定元年(1324年)秋季间。
戏曲创作方面,马致远在音乐思想上经历了由儒入道的转变,在散曲创作上具有思想内容丰富深邃而艺术技巧高超圆熟的特点,在杂剧创作上具有散曲化的倾向和虚实相生之美。
马致远同时是撰写散曲的高手,是元代散曲大家,有“曲状元”之称。
马致远的散曲。
扩大题材领域,提高艺术意境。
声调和谐优美,语言疏宕豪爽,雅俗兼。
词采清朗俊雅,而不浓艳,《太和正音谱》评为「马东篱之词,如朝阳鸣凤。
其词典雅清丽,可与灵光景福两相颉顽,有振鬣长鸣万马皆瘠之意。
又若神凤飞于九霄,岂可与凡鸟共语哉!宜列群英之上。
马致远的散曲大致可分为4大类:写景、叹世闺情、世象,作者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人物形象鲜明等艺术特点。
今存散曲约130多首, 他的叹世之作也能挥洒淋漓地表达情性,他在元代散曲作家中,被看作是“豪放”派的主将,他虽也有清婉的作品,但以疏宕宏放为主,他的语言熔诗词与口语为一炉,创造了曲的独特意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著名戏曲家马致远是谁
马致远约1250-1321至1324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
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
陶渊明之志。
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
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他是一位“姓名香贯满梨园”的著名作家,又是
“元贞书会”的重要人物,也是历来所说的“元曲四大家”之一,被尊称为“曲状元”,
在元代的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声誉。
马致远年轻时有着“佐国心,拿云手”的思想政治抱负,命运却很捉弄人,不是你想
干嘛就可以干什么的,当然也跟当时的政策以及环境息息相关的。
尽管他想要功名,可是
他的年轻的时候还是很坎坷的,至今都没有当过什么大官差之内的,所以马致远的政治抱
负一直没能实现。
马致远到了中年才中进士,然后被分配到浙江省当小官吏,没有几年,职位被调动到
大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任工部主事。
虽然也是为官,可老是调来调去,官位也没有什么实
质性作用,离马致远本人的想法实在是太遥不可及了啊。
所以马致一生都是郁郁不得志,漂泊无依,在二十年的生涯里,他看透了世俗的可悲
以及人生的耻辱,对政治的各种不满意,就有了“隐居山林其乐悠悠”的念头。
当马致远
晚年的时候,就过上了很平淡的休闲幽雅的恬静生活,后来也因为自娱自乐而离开人世。
虽然马致远他的为官政治未能得到施展,但是他所创作的曲子,却还都是很不错的,
语文课本里就有很多使用了他的词,还有一小部分都是开始必备的题材,现如今,很多不
能得知的人都善用他的作品,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马致远晚年不满时政,隐居田园,以衔杯击缶自娱,死后葬于祖茔。
马致远的作品多的数不胜数,他被世人称作“曲状元”。
其中小令《天净沙·秋思》,是他的经典代表作。
很多人提及《天净沙·秋思》,那可是脍炙人口啊,被很多的名人作
家评论:“一切景语皆情语”。
《天净沙·秋思》整个风格都是独具匠心,它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浑然天成的,特别普通的语句放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完美的夕阳画。
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起到了
画龙点睛的作用,完美的写出了一个作为背井离乡在外漂泊的游子内心的悲凉情感。
马致
远的《落梅风.远浦归帆》也甚是不错的,很好的描述了江边夜晚的景色,非常的惬意与
安逸。
三三两两的船只,花落,飘香,让人浮想联翩,这样的美景,让人瞬间觉得心旷神
怡,却在后面一句埋下伏笔。
“断桥头卖鱼人散。
”人散了,各自都回家了,独他一人欣赏这种美景,反倒让人生出一种怜惜。
天涯游子的凄凉,浓浓的情绪涌上心头。
《岳阳楼》也是马致远的散曲作品,杂剧之一。
主要写的就是写仙人吕洞宾三人到岳阳楼,一起度化柳树精和白梅花精成仙的故事。
主要是来反应自己对现实的不满意,反对大家只顾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的利益去奋斗,从而来突出自己不得志的悲苦人生,希望有人能够赏识他,自己空有报国之心,却不遇伯乐的忿忿不平以及不甘心。
朱权《太和正音谱》评价:“马东篱之词,如朝阳鸣凤。
其词典雅清丽,可与灵光景福两相颉颃,有振鬣长鸣万马皆喑之意。
又若神凤飞于九霄,岂可与凡鸟共语哉!宜列群英之上。
”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