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八年级音乐下册 同一首歌教案
同一首歌-湘文艺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同一首歌-湘文艺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af2853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ec.png)
同一首歌-湘文艺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歌曲《同一首歌》的歌词,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2.能够模仿并演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的把握。
3.能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对歌曲的影响,了解湘西的文化特色。
4.能够通过音乐和歌曲表达情感,发表感想和交流看法。
二、教学内容1.歌曲《同一首歌》的欣赏和学唱。
2.湘西民歌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
3.情感表达和交流。
三、教学方法1.听音乐、观视频欣赏歌曲,感受情感和主题。
2.唱歌练声,模仿歌曲演唱。
3.小组交流和个人表达。
四、教学过程1.预习环节教师播放《同一首歌》的音频或视频版本,让学生听歌并用一两句话描述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2.正式教学(1)欣赏歌曲教师播放《同一首歌》的MV版本,学生边听歌边打好注意力,体验歌曲传递的情感和主题。
(2)学唱歌曲教师逐句地给学生传授歌曲的歌词和曲调,鼓励学生跟着歌曲海啸撕裂地歌唱。
(3)理解歌曲教师把歌曲的歌词分段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口语交流或用白板介绍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培养他们对湘文艺版歌曲的听力和理解能力。
(4)加深学习教师介绍《同一首歌》歌曲的文化背景,探讨湘西民歌和中国传统文化对歌曲的影响,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5)情感表达和交流组成小组,让学生自己组队传唱歌曲并进行瘭旁烷薨你场蚩尤说璞醪饪,自由表达个人的理解和感受,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内心情感,进一步加深对歌曲和文化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学生的学习效果、口头表达能力、情感沟通能力和综合素养等多方面进行。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了《同一首歌》这首歌曲的情感和主题,丰富了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文化知识。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一些需要改善的地方,如如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学习的不足和不足之处,我们会更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同一首歌教案
![同一首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ff9888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dc.png)
同一首歌教案以下是一份以《同一首歌》为例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准确演唱歌曲《同一首歌》,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2. 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所传达的美好情感和对友谊的歌颂。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准确演唱歌曲,唱出歌曲中的情感。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节奏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同一首歌》的音频和乐谱。
四、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叫做《同一首歌》。
大家之前有听过吗?生:有的听过,有的说没听过。
师:那好,我们先来听一遍这首歌,感受一下它的旋律和情感。
(播放歌曲)师:好听吧?那我们开始学习啦。
先来看乐谱,大家跟我一起认一认这些音符。
(讲解乐谱中的音符和节奏)师:下面我们试着唱一唱谱子,我唱一句,你们唱一句。
(师生一起唱谱)师:不错哦,那我们加上歌词来唱吧。
生:(跟着老师唱歌词)师:注意这个地方的高音,要把气息顶上去。
(示范并指导)生:(再次练习高音部分)师:现在我们分组来唱,看看哪一组唱得好。
(分组演唱,互相评价)师:最后,我们一起完整地唱一遍。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基本能够掌握《同一首歌》的演唱,但在高音部分的处理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分组演唱的环节激发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今后可以多设计一些类似的互动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同时,要更加注重个体差异,对学习进度较慢的学生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八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同一首歌教案湘艺版
![八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同一首歌教案湘艺版](https://img.taocdn.com/s3/m/67463bf2a58da0116c174994.png)
《同一首歌》教学目标:1、根据感情需要用抒情的,连贯的声音或热情激动的声音演唱歌曲《同一首歌》的一声部。
2、用竖笛演奏《同一首歌》一、二声部旋律。
3、通过听,看,唱等活动能够知道《同一首歌》的词曲作者,歌曲创作的背景,以及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能够有感情的演唱《同一首歌》。
教学难点: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
尝试用二声部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钢琴、课件、乐器。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上课、起立、问好。
二、导入。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严老师的课堂。
首先呢请同学们聆听一段音频。
播放课件音频,〈同一首歌〉同学们通过刚播放的音乐,知道了那些信息。
1、歌曲名,作曲是谁,曲子的创作背景。
2、点题:通过信息点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是《同一首歌》。
三、介绍:歌曲及创作背景。
1、歌曲介绍: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胡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创作于1990年。
中央电视台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之前首次播出,并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向全国推出,受到热烈欢迎。
歌曲以诗一般的语言、抒情的旋律和优美的合唱,表达了胜利、欢乐、团结、友谊的美好主题。
2、作者简介 (出示课件图片)。
孟卫东(1955—)作曲家。
北京人。
1987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主要作品有歌曲《同一首歌》,歌剧《雷雨》,舞剧《长城魂》等。
作曲家孟卫东的名字是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开始曲一起载入史册的。
这首短短十六秒的乐曲自从一九八八年三月从孟卫东的手中诞生并被《新闻联播》启用为开始曲之后,便以每天一遍的高播出频率在中央电视台的黄金时间、金牌栏目里播放,至今没有更换过,孟卫东因此被人们誉作“你每天都能听到他的作品”的作曲家。
歌曲分析:歌曲为E大调,4/4拍。
歌曲结构为两段体(带再现的二部曲式)。
A段由4个乐句构成,第一、二乐句(第1~8小节)音乐流畅、平和,主题深沉、亲切、凝重,第三乐句(第9~16小节)是这个乐段的小高潮,接着连接第四乐句结束。
A段音乐抒发人们经过辛勤劳动获得丰硕成果、欢聚一堂亲切交流时的真挚感情。
湘文艺版八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同一首歌》教学设计
![湘文艺版八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同一首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c60602b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f0.png)
湖南文艺出版社八年级下册《同一首歌》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歌曲,能用真挚的情感演唱歌曲,从而培养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2、演唱合唱的能做到声音和谐、统一,培养合唱能力。
3、用不同的表演形式演唱歌曲《同一首歌》。
(1)分声部演唱:合唱时声部声音要和谐统一,感情要充沛。
(2)用自制乐队伴奏演唱。
教学重难点用不同的表演形式演唱歌曲《同一首歌》。
教材分析: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胡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歌曲以诗一般的语言,抒情的旋律和优美的合唱表达了胜利欢乐、团结、友谊的美好主题,歌词里用“鲜花”“大地”“春天”“甜蜜的梦”和阳光灿烂等词语,表现了我国人民在新时代里意气风发、欢聚一堂,表达人们对美好、纯洁、憧憬幸福未来的思想感情。
歌曲Be大调,演唱时根据同学们的音高确定调,4/4折歌曲结构为两段体1带再现的二部曲式。
A段(1-8) 小节,音乐流畅、平和、主题深沉、亲切、凝重。
(9-16)小节,是这个乐段的小高潮。
B段(17-20)高音色彩柔和,气氛热烈,力度逐渐加强形成全曲高潮,抒发人们激动、兴奋的心情。
(21-24)是11、20小节的重复,并有#4的出现,音准使感情进一步深化。
(25-28)小节是A段主题音乐的再现。
B段歌曲最后的结束句是揭示了歌曲的主题思想,唱着《同一首歌》去迎接新的辉煌。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观看歌曲《同一首歌》视频,导入新课教学。
学生听并谈听后的感受:歌曲情感真挚,旋律优美、舒畅。
二、学习歌曲1、找准调,老师边弹边唱歌曲,学生聆听歌曲,并回答。
(1)注意情绪和速度(老师问)学生回答:这首歌曲优美、抒情,歌曲为中速。
(2)老师问:歌曲的内容。
学生答:歌中唱了“每一次相逢和笑脸都彼此铭刻,我们手拉手啊想说的太多,春天把友好的故事传说”等等,从这首歌分为两个段。
师:从这首歌曲深情的话语中,我们感受到在改革开放年代,全国各族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片的真诚愿望,2分段学习歌谱。
①分段学习歌谱中,只让学生找出歌曲中相同的旋律以此来降低学习歌谱的难度。
八年级音乐下册 第1单元《同一首歌》和声教学设计 湘教版
![八年级音乐下册 第1单元《同一首歌》和声教学设计 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0a55edb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ee.png)
八年级音乐下册第1单元《同一首歌》和声教学设计湘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第1单元《同一首歌》和声教学设计湘教版融洽1教学目标1.感受大自然的声音和节奏,学会欣赏音乐,学会声乐的和谐,感受音乐的魅力。
2.大胆自信地表达所创造的情境2.学习情境分析八年级学生爱音乐,可以集体表现音乐,但是不敢单独表现或展示音乐,3重点难点能够哼唱你最喜欢的旋律,人声和谐,聆听音乐作品的意境。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教师导入一、组织教学介绍了老师的热情,声音很美妙。
它可以创造不同的情况。
声音可以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美妙的音乐。
活动2【活动】发声训练和声训练| 1 | 3 | 5--|流程:1、单独唱,一二小组唱1音,三四小组唱3音,五六小组唱5音2、齐唱3.用老师的手势唱| 135 | 153 | 531 |二重唱和三重唱。
感受人类声音的和谐和节奏的美。
活动3[活动]个人模仿善于发现身边的音符,模仿内容:身边熟悉的事物1小鸡母鸡公鸡鸣叫声2鸭叫声3青蛙叫声4流水声活动4[活动]欣赏看视频,欣赏谭盾的《水乐》,听音乐然后说出听到的东西,增强音乐感,(鸟叫声,机器声,小雨沙沙)活动5[活动]模仿通过学习谭盾,模仿操作,用一盆水发出不同的声音。
大自然的一切美妙的声音都能构成一幅景与画,声与乐思考:发现自然声音并将其应用于实践活动,发挥想象力,创造情景音乐。
活动6【活动】团队合作设计与展示设计掌声,以学校掌声为例,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要求:有激情,声音响,节奏感强。
每组推荐一个人展示。
评比。
活动7【测试】总结每个人都随意哼着他们最喜欢的优美旋律教师小结:声音来自自然,收集最美妙的声音,让我们不断发现和创造音乐,使我们的生活更快乐幸福,每个人都是发明家。
同一首歌教案 教学设计 精选3篇
![同一首歌教案 教学设计 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409624b58fafab069dc0239.png)
同一首歌教案教学设计精选3篇同一首歌教案(一):《同一首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透过学习歌曲,能用真挚的感情演唱歌曲,从而培养活泼开朗、用心向上的健康心态。
2.演唱合唱时做到声音和谐、统一,培养合唱潜力。
3.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同一首歌》。
由整理]教学重、难点1.合唱时声部要和谐、统一。
2.透过合作讨论的方法,为歌曲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
教材分析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胡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创作于1990年。
中央电视台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之前首次播出,并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向全国推出,受到热烈欢迎。
歌曲以诗一般的语言、抒情的旋律和优美的合唱,表达了胜利、欢乐、团结、友谊的完美主题。
歌词里用“鲜花”“大地”“春天”“甜蜜的梦”和“阳光灿烂”等词语,表现了我国人民在新时代里意气风发,欢聚一堂,唱着“同一首歌”,畅叙衷肠,展望未来,为实现更加完美的目标──把祖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共同奋斗的心愿。
歌词里用“每一次相逢和笑脸都彼此铭刻”“我们手拉手啊想说的太多”“春天把友好的故事传说”等深情的话语,表达了在改革开放年代,全国各族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的真诚愿望。
这“同一首歌”倾诉了人民对和平、友谊的渴望,表达了人们完美、纯洁、憧憬幸福未来的思想感情。
歌曲为E大调,4/4拍。
歌曲结构为两段体(带再现的二部曲式)。
A段由四个乐句构成,第一、二乐句(第1─8小节)音乐流畅、平和,主题深沉、亲切、凝重,第三乐句(第9─16小节)是这个乐段的小高潮,之后连接第四乐句结束。
A段音乐抒发人们经过辛勤劳动获得丰硕成果、欢聚一堂亲切交流时的真挚感情。
B段也由四个乐句构成,第一乐句(第17─20小节)以下属和弦的分解形式,从高音开始,造成柔和的色彩和热烈的气氛,力度逐渐加强的处理,构成全曲高潮,抒发了人们激动、兴奋的情绪,并与A乐段构成比较。
第二乐句(第21─24小节)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并有“”音的出现,构成暂时的离调,力度逐渐减弱的处理,使感情进一步深化,体现发自内心的倾诉。
同一首歌-湘文艺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同一首歌-湘文艺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7f7a51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90.png)
同一首歌-湘文艺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歌曲《同一首歌》的情感表达和词曲创作特点。
2.通过演唱歌曲加深对歌曲表达情感的理解和体会。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创作自己的歌曲和歌词。
二、教学重难点
1.歌曲情感表达的理解和体会。
2.创作歌曲和歌词的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播放歌曲《同一首歌》引起学生兴趣和注意力,并简要介绍歌曲背景和创作背景。
2. 正文(40分钟)
(1)歌曲欣赏
请学生闭上眼睛,静心聆听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氛围,并分析歌曲词曲创作特点。
(2)歌曲演唱
请学生跟着歌曲一起演唱,加深对歌曲表达情感的理解和体会。
(3)歌曲创作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创作歌曲或歌词,可以借鉴歌曲《同一首歌》的词曲创作特点,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想法进行创作。
3. 总结(10分钟)
请几位学生上台演唱自己的歌曲或歌词,并与大家分享所学和所感,引导学生反思和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和收获。
四、教学评估
通过学生的歌曲创作、课堂表现和参与度,以及听课总结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馈。
五、教学扩展
可以邀请专业歌手和音乐人到班级进行音乐沙龙和交流,加深学生对音乐创作和表达的了解和体验,同时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潜能。
同一首歌教案
![同一首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3813ea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3d.png)
同一首歌教案教案设计:《同一首歌》音乐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熟悉并掌握歌曲《同一首歌》的旋律,准确唱出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
- 通过学习,理解歌曲表达的团结、友爱、和谐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模唱、分组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美感,提升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歌词解析,提高学生的语言艺术理解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情感,感悟“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共享同一首歌”的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演唱《同一首歌》,理解歌曲所传达的情感及主题思想。
难点:准确把握歌曲的旋律走向,尤其是高音部分的稳定演唱;深入体会歌词内涵,投入情感进行演唱。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播放《同一首歌》的视频或音频,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歌曲的整体风格和情感基调。
2. 新课讲解- 分析歌曲结构,介绍歌曲作者及创作背景。
- 跟随伴奏,教师示范演唱,并指导学生进行音阶训练和旋律模唱。
- 解析歌词含义,让学生了解歌曲所倡导的人类共同情感和价值追求。
3. 实践操作- 分小组进行歌曲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音准、节奏问题。
- 鼓励学生尝试个人独唱,锻炼胆量和自信,同时提高演唱水平。
- 全班合唱,体验集体合作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4. 小结与拓展- 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总结歌曲表达的核心思想。
- 延伸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实践“同一首歌”中传递的团结友爱精神。
【作业布置】- 继续熟练演唱《同一首歌》,并尝试将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融入到歌声中。
- 自选一首同样表达友谊、团结等主题的歌曲,进行自学,下节课分享交流。
湘艺版(湘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全册教案
![湘艺版(湘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b05e13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84.png)
湘艺版(湘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全册教案湘艺版(湘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同一首歌§1.1 歌曲《同一首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在音乐活动中回忆、抒发、诉说同窗之情,感受同学间的真挚情感,乐于与人交往,学会演唱《同一首歌》。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对人间真情的追求,学会与人沟通,关爱他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用真挚、深情的歌声表达人们对人间真情的渴望、呼唤,并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体验、深化歌曲的意境、内涵。
【教学重点、难点】学唱歌曲时各个声部之间的配合。
能够正确理解歌词的内涵,并能与歌曲产生共鸣。
【课前训练】1.发声练习:3/4 5 3 1 | 5 31 ‖lu lu lu la lala2.歌曲《同一首歌》。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六年的小学生活早已结束了,在其慢慢的人生旅途中,小学的六年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同窗的情谊却是难以忘怀的,大家曾经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迷惘、一起长大,今天就让我们在同一首歌的旋律中,回忆述说我们走过的美好时光。
二、教授新课1.介绍歌曲师:歌曲创作于1990年,作为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电视直播的片头曲。
播出后受到人们热烈的欢迎。
《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
1996年,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
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
2.学习歌曲师:这首歌曲大部分同学都熟悉,但是否真正了解歌曲的内涵呢?并且是否能用歌声真切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呢?5.12汶川大地震、4.14青海玉树大地震,全国人民齐心合力度难关,而最能表现此情此景的就是《同一首歌》!因此,我们应该学习一下,为灾区人民加油!下面我就跟大家一起,把这首歌深入的了解一下。
3.在歌曲旋律的背景中,师生共同有表情地朗诵歌词。
【配套K12】八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同一首歌教案湘艺版
![【配套K12】八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同一首歌教案湘艺版](https://img.taocdn.com/s3/m/41b5ec3b866fb84ae45c8de9.png)
《同一首歌》教学目标:1、根据感情需要用抒情的,连贯的声音或热情激动的声音演唱歌曲《同一首歌》的一声部。
2、用竖笛演奏《同一首歌》一、二声部旋律。
3、通过听,看,唱等活动能够知道《同一首歌》的词曲作者,歌曲创作的背景,以及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能够有感情的演唱《同一首歌》。
教学难点: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
尝试用二声部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钢琴、课件、乐器。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上课、起立、问好。
二、导入。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严老师的课堂。
首先呢请同学们聆听一段音频。
播放课件音频,〈同一首歌〉同学们通过刚播放的音乐,知道了那些信息。
1、歌曲名,作曲是谁,曲子的创作背景。
2、点题:通过信息点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是《同一首歌》。
三、介绍:歌曲及创作背景。
1、歌曲介绍: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胡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创作于1990年。
中央电视台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之前首次播出,并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向全国推出,受到热烈欢迎。
歌曲以诗一般的语言、抒情的旋律和优美的合唱,表达了胜利、欢乐、团结、友谊的美好主题。
2、作者简介 (出示课件图片)。
孟卫东(1955—)作曲家。
北京人。
1987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主要作品有歌曲《同一首歌》,歌剧《雷雨》,舞剧《长城魂》等。
作曲家孟卫东的名字是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开始曲一起载入史册的。
这首短短十六秒的乐曲自从一九八八年三月从孟卫东的手中诞生并被《新闻联播》启用为开始曲之后,便以每天一遍的高播出频率在中央电视台的黄金时间、金牌栏目里播放,至今没有更换过,孟卫东因此被人们誉作“你每天都能听到他的作品”的作曲家。
歌曲分析:歌曲为E大调,4/4拍。
歌曲结构为两段体(带再现的二部曲式)。
A段由4个乐句构成,第一、二乐句(第1~8小节)音乐流畅、平和,主题深沉、亲切、凝重,第三乐句(第9~16小节)是这个乐段的小高潮,接着连接第四乐句结束。
A段音乐抒发人们经过辛勤劳动获得丰硕成果、欢聚一堂亲切交流时的真挚感情。
八年级音乐下册第1单元同一首歌教学设计5湘教版
![八年级音乐下册第1单元同一首歌教学设计5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077150f14791711cc79177b.png)
同一首歌1教学目标1.学生学会歌曲的旋律,并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2.对歌曲进行配乐朗诵,合唱的艺术处理,加以练习。
3.感受歌曲所表达的人间真情。
2学情分析1.八年级学生对音乐有较好的理解能力和演唱能力,并能根据教师的引导有感情的进行演唱,对声音的控制力也较好;2.对音乐课有浓厚的兴趣。
3重点难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对歌曲的艺术处理。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同一首歌在以往的学习中,同学们学过赞美祖国赞美人民的颂歌,也学过激励斗志的青春励志歌曲。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同一首歌》歌曾在11界亚运会开幕式之前播出,并在当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向全国推广,由于这首歌曲旋律优美主题美好,受到了大家的喜爱。
再到后来中央3台制作了与这首歌曲同名的一档栏目,并以这首歌作为主题曲。
我们先来欣赏一下(播放歌曲视频,导入新课)。
活动2【活动】明确歌曲调、节拍请学生看歌谱,说出歌曲的调和节拍活动3【讲授】歌曲的词曲作者电子白板展示词曲作者及其成就,教师讲授。
活动4【活动】主题思想演唱情绪1.请学生看歌词思考交流歌曲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板书)2.请学生根据教师引导和歌曲的旋律发展给各区划分段落分析歌曲的演唱情绪(A段叙述的口吻深情的演唱 B段呼唤的口吻尽情的演唱)(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板书)。
活动5【讲授】基础乐理反复记号请学生找出反复记号并说明在什么地方反复,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以补充说明。
活动6【活动】学唱歌曲1.请学生跟教师琴声学唱歌曲,在学唱的过程中教师及时发现并纠正出现的错误,指导学生高音部分的演唱。
2.学生跟伴奏齐声演唱歌曲,教师进行情感引导。
活动7【练习】艺术处理1.给歌曲加配乐朗诵的形式,进行练习;教师引导学生有表情的演唱。
2.给歌曲加二声部进行练习;教师进行有效引导。
3.对学生的表现给与准确的评价。
活动8【讲授】课堂小结电子白板展示,教师在音乐声中课堂小结。
(这首歌曲倾诉了人们对和平、友谊的渴望,表达了人们美好、纯洁、憧憬幸福未来的思想感情。
最新同一首歌音乐教学设计 歌曲《同一首歌》教案(优秀6篇)
![最新同一首歌音乐教学设计 歌曲《同一首歌》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40473cf9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0c.png)
最新同一首歌音乐教学设计歌曲《同一首歌》教案(优秀6篇)同一首歌音乐教学设计歌曲《同一首歌》教案篇一一、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喜爱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国、歌颂友谊的歌曲。
二、聆听欣赏曲《我的祖国》和《大中国》,能够背唱歌曲的音乐主题;辨别并说出歌曲中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表现歌曲情感的关系;能够辨别这两首歌曲明显不同的风格。
三、能够演唱歌曲《同一首歌》,能根据感情需要同抒情的、连贯的声音或热情激动的声音进行演唱,表现歌曲的感情,并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尝试用二声部演唱此曲。
四、学习秧歌知识,创造性地为歌曲《大中国》编配秧歌舞的动作。
五、学习有关合唱知识,知道合唱的声部及各声部位置。
1、继续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二声部歌曲。
2、自己设计秧歌动作。
3、学习合唱的声部及其位置。
四课时一、开课:观看在柳州举办的《同一首歌》录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导入:让学生跟着录象中的音乐,轻声哼唱《同一首歌》,营造歌曲深情、真挚的意境。
三、学习歌曲1、跟音乐,轻声演唱歌曲。
2、老师随机指导。
3、学习二声部旋律及其演唱。
4、练习两个声部配合。
四、设计演唱形式:1、听听、唱唱《同一首歌》,讨论歌曲分成几段。
用色笔在乐谱上标出。
哪些地方要唱得亲切抒情?哪些地方要唱得热情激动?试着自己设计演唱形式。
2、表演。
一、复习《同一首歌》。
二、聆听《我的祖国》、《大中国》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旋律。
2、随录音唱歌词。
3、引导学生对比《我的祖国》两个乐段的情绪。
4、随音乐模仿指挥。
三、布置作业:课后合作找资料,了解中国秧歌的舞蹈特点,并自己学习几个动作。
一、导入,让学生各自把自己找到的资料进行交流。
二、老师先跟着音乐,即兴表演一段秧歌舞。
三、进行合作排练。
四、全班跟着音乐进行秧歌表演。
五、分组进行展示、评价。
六、总结。
一、跟着音乐表演秧歌舞二、学习音乐知识1、结合《我的祖国》和《大中国》两首歌曲学习合唱音乐知识。
同一首歌教案
![同一首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2a8c7e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a4.png)
同一首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同一首歌》,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集体合作精神。
2.使学生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激发爱国情怀。
3.培养学生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提高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
2.教学难点:歌曲的高音部分、情感表达。
三、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播放《同一首歌》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
2.歌曲分析(1)教师介绍歌曲背景,讲述歌曲背后的故事。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分析歌曲的结构、旋律、节奏、歌词等特点。
(3)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情感表达,讨论歌曲的主题思想。
3.学唱歌曲(1)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的发音、节奏和旋律。
(2)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发音、节奏和旋律的错误。
(3)全体学生合唱,教师评价并给予鼓励。
4.歌曲演绎(1)教师挑选部分学生进行歌曲演绎,展示自己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2)其他学生观看演出,学会欣赏和评价他人的演唱。
5.活动拓展(1)学生分组,每组创作一首以“同一首歌”为主题的歌词。
(2)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3)全体学生共同演唱创作歌曲,感受集体合作的快乐。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3)教师提出课后作业:用自己的方式演绎《同一首歌》,下节课分享。
四、课后作业1.学生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同一首歌》。
2.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演绎《同一首歌》,可以是独唱、合唱、舞蹈等形式。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唱《同一首歌》,使学生掌握了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提高了音乐欣赏能力和集体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歌曲背后的故事和情感表达,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同时,通过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仍有不足之处,如学生在演唱过程中,部分学生节奏感不强,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
湘艺版初中音乐教案
![湘艺版初中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d2c781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11.png)
湘艺版初中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唱歌曲《同一首歌》,体验音乐带来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深刻内涵,激发对人间真情的追求,学会与人沟通,关爱他人。
3. 培养学生用真挚、深情的歌声表达人们对人间真情的渴望、呼唤。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同一首歌》的演唱技巧和音乐知识。
2. 歌曲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能够有感情地演唱《同一首歌》。
2. 教学难点: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尝试用二声部演唱歌曲。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谈话导入,引导学生回忆过去的学习生活,激发对同窗情谊的怀念。
2. 讲授:介绍歌曲《同一首歌》的背景、作词作曲者,以及歌曲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3. 学唱:教授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指导学生正确演唱歌曲。
重点教授歌曲的高音部分,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4. 分析:深入剖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
5. 实践:分组进行二声部演唱练习,培养学生之间的默契和合作能力。
6. 展示:各组分别进行二声部演唱展示,评价并给予鼓励。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歌曲《同一首歌》所传达的人间真情,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关爱他人。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答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歌曲的内涵。
2. 运用示范法,教授歌曲的演唱技巧。
3. 采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歌曲《同一首歌》的演唱技巧掌握情况。
2. 学生对歌曲内涵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
七、教学资源1. 歌曲《同一首歌》的乐谱。
2. 与歌曲相关的视频、图片等资料。
八、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九、教学环境音乐教室,音响、钢琴等教学设备齐全。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不仅学会演唱歌曲《同一首歌》,更能理解歌曲背后的深刻内涵,激发他们对人间真情的追求,培养他们关爱他人的品质。
(部编版)2020八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同一首歌教案湘艺版4
![(部编版)2020八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同一首歌教案湘艺版4](https://img.taocdn.com/s3/m/9101b6d80975f46527d3e1cc.png)
《同一首歌》教学目标:1、根据感情需要用抒情的,连贯的声音或热情激动的声音演唱歌曲《同一首歌》的一声部。
2、用竖笛演奏《同一首歌》一、二声部旋律。
3、通过听,看,唱等活动能够知道《同一首歌》的词曲作者,歌曲创作的背景,以及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能够有感情的演唱《同一首歌》。
教学难点: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
尝试用二声部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钢琴、课件、乐器。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上课、起立、问好。
二、导入。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严老师的课堂。
首先呢请同学们聆听一段音频。
播放课件音频,〈同一首歌〉同学们通过刚播放的音乐,知道了那些信息。
1、歌曲名,作曲是谁,曲子的创作背景。
2、点题:通过信息点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是《同一首歌》。
三、介绍:歌曲及创作背景。
1、歌曲介绍: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胡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创作于1990年。
中央电视台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之前首次播出,并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向全国推出,受到热烈欢迎。
歌曲以诗一般的语言、抒情的旋律和优美的合唱,表达了胜利、欢乐、团结、友谊的美好主题。
2、作者简介 (出示课件图片)。
孟卫东(1955—)作曲家。
北京人。
1987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主要作品有歌曲《同一首歌》,歌剧《雷雨》,舞剧《长城魂》等。
作曲家孟卫东的名字是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开始曲一起载入史册的。
这首短短十六秒的乐曲自从一九八八年三月从孟卫东的手中诞生并被《新闻联播》启用为开始曲之后,便以每天一遍的高播出频率在中央电视台的黄金时间、金牌栏目里播放,至今没有更换过,孟卫东因此被人们誉作“你每天都能听到他的作品”的作曲家。
歌曲分析:歌曲为E大调,4/4拍。
歌曲结构为两段体(带再现的二部曲式)。
A段由4个乐句构成,第一、二乐句(第1~8小节)音乐流畅、平和,主题深沉、亲切、凝重,第三乐句(第9~16小节)是这个乐段的小高潮,接着连接第四乐句结束。
A段音乐抒发人们经过辛勤劳动获得丰硕成果、欢聚一堂亲切交流时的真挚感情。
湘艺版音乐教材初中教案
![湘艺版音乐教材初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d6b747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72.png)
湘艺版音乐教材初中教案年级:八年级学科:音乐课时:2课时教材版本:湘艺版教学目标:1. 能够有感情地演唱《同一首歌》。
2. 学会与人沟通,关爱他人,激发对人间真情的追求。
3. 了解歌曲的背景,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1. 能够有感情地演唱《同一首歌》。
2. 学会与人沟通,关爱他人。
教学难点:1. 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
2. 尝试用二声部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谈话导入:引导学生回忆小学生活的美好时光,激发学生对同窗情谊的怀念。
2. 播放《同一首歌》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
二、新歌教学(15分钟)1. 介绍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
歌曲表达了人们对人间真情的渴望和呼唤。
2. 教唱歌曲: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学唱。
注意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体会歌曲的情感。
三、歌曲讨论与欣赏(10分钟)1. 让学生谈谈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表达的同窗情谊和人间真情。
2. 播放完整版《同一首歌》,让学生欣赏并思考:歌曲中的“同一首歌”象征着什么?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同一首歌》所表达的同窗情谊和人间真情。
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同一首歌》,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再次感受歌曲《同一首歌》的旋律和情感。
2. 谈话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歌声表达对同窗情谊和人间真情的追求。
二、歌曲演唱与实践(15分钟)1. 分组演唱:让学生分组,尝试用二声部演唱《同一首歌》,注意引导学生协调好声音。
2. 创意演唱: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如加入舞蹈、表演等元素。
三、歌曲讨论与分享(10分钟)1. 让学生谈谈在演唱过程中的感受,以及如何用歌声表达对同窗情谊和人间真情的追求。
2.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演唱心得和感悟。
湘艺版(湘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全册教案
![湘艺版(湘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272b6bf111f18583d05aff.png)
湘艺版(湘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同一首歌§1.1 歌曲《同一首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在音乐活动中回忆、抒发、诉说同窗之情,感受同学间的真挚情感,乐于与人交往,学会演唱《同一首歌》。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对人间真情的追求,学会与人沟通,关爱他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用真挚、深情的歌声表达人们对人间真情的渴望、呼唤,并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体验、深化歌曲的意境、内涵。
【教学重点、难点】学唱歌曲时各个声部之间的配合。
能够正确理解歌词的内涵,并能与歌曲产生共鸣。
【课前训练】1.发声练习:3/4 5 3 1 | 5 31 ‖lu lu lu la lala2.歌曲《同一首歌》。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六年的小学生活早已结束了,在其慢慢的人生旅途中,小学的六年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同窗的情谊却是难以忘怀的,大家曾经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迷惘、一起长大,今天就让我们在同一首歌的旋律中,回忆述说我们走过的美好时光。
二、教授新课1.介绍歌曲师:歌曲创作于1990年,作为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电视直播的片头曲。
播出后受到人们热烈的欢迎。
《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
1996年,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
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
2.学习歌曲师:这首歌曲大部分同学都熟悉,但是否真正了解歌曲的内涵呢?并且是否能用歌声真切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呢?5.12汶川大地震、4.14青海玉树大地震,全国人民齐心合力度难关,而最能表现此情此景的就是《同一首歌》!因此,我们应该学习一下,为灾区人民加油!下面我就跟大家一起,把这首歌深入的了解一下。
3.在歌曲旋律的背景中,师生共同有表情地朗诵歌词。
4.学生分组思考(1)你对歌词“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个角落”,“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中的“角落”、“渴望”是如何理解的?(2)歌词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师:角落——失意、孤独、无助感受——对人间真善美的感悟沟通、理解、鼓励渴望——友谊、友情、真情主题思想——人间真情5.教师有表情的范唱,同时请同学们思考回答:(1)A、B前后两段的旋律,在节奏、音区上有什么不同?(2)教师在演唱过程中,A段与B段有什么不同的处理?师:(1)A段节奏疏缓,起音在5旋律起伏不大,B段节奏相对紧凑,旋律起音在1,且有几处是八度、九度大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一首歌》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喜爱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国、歌颂友谊的歌曲。
2、能够演唱歌曲《同一首歌》,能根据感情需要用抒情的、连贯的声音或热情激动的声音进行演唱,表现歌曲的感情,并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尝试用二声部演唱此曲。
3、学习有关合唱知识,知道合唱的声部及各声部位置。
教具准备:
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一首歌》的原型是30年代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音乐人在上海沦陷后创作的。
时逢国难当头,很多人梦想和希望破碎,生离死别。
作者创作该曲,并配上词。
以此激励自己和身边的人们对未来要充满希望。
可当时的局面无法让这首歌传唱。
据说作者后来去了延安就杳无音讯了。
他的作品就此积压在音乐学院的资料堆中。
到了80年代末才被陈哲、胡迎节等人发掘,整理,重新改创推出。
创作于1990年,当时由歌手刘畅首唱,1991年杭天琪与香港歌星甄妮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共同演唱《同一首歌》,这也是《同一首歌》第一次公演,成为回顾历届春晚经典歌曲的曲目之一,2000年央视举办《同一首歌》栏目,蔡国庆、毛阿敏等多人作为该栏目的压轴演唱。
从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
在座的肯定有大部分同学都熟悉,但同学们是否真正了解歌曲的内涵呢?并且是否能用歌声真切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呢?
二、寓教于乐。
1、请同学们听老师跟着音乐朗诵歌词。
2、同学们,你对歌词“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个角落”,“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中的“角落”、“渴望”是如何理解的?
歌词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角落——失意、孤独、无助。
感受——对人间真善美的感悟沟通、理解、鼓励。
渴望——友谊、友情、真情。
主题思想——人间真情。
3、唱曲调。
(1)、这首歌诗什么拍子?下面,请同学们跟琴划拍子。
提示:每一乐句结尾都是三拍或四拍的长度,一定要唱足时值。
板书:(主歌)(副歌)。
(2)、请同学们跟琴演唱歌词。
(3)、听老师有表情的范唱。
你们思考回答:老师在演唱过程中,段与段有什么不同的处理?(A段情绪较为平缓,是用叙述的口吻演唱的,B段情绪较为激动,是用呼唤的口吻演唱的。
) 学生自由讨论:构思一种能比较恰当表现歌曲思想感情的艺术处理方式。
主歌:领唱或同声唱副歌:男声齐唱或合唱。
深情、叙述。
尽情、呼唤。
(4)依据处理建议,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提示:句尾长音,时值要足;八度、九度大跳时,声音、情绪要有思想准备;演唱时要真诚投入。
三、创造表现。
1、用彩带挥出旋律线。
2、为歌曲即兴编配恰当的节奏或舞蹈。
3、各组进行交流表演。
四、完美结课。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孤独失意的时候,所以相互的理解、沟通,家人、朋友、同学的友谊、真情、帮助都是我们每个人所需要的。
歌中告诉我们:人类与大自然同是地球母亲的儿女,大地知道你我心中的每个角落,何况我们共同拥有同一片蓝天、同一个太阳、同一轮明月的人类自己呢?想念人类自己一定会相亲相爱的。
我跟同学们一样被作者这样恢弘、大气的歌词所深深感动了,我想由衷地说:“人间真情”这个主题,是崇高的、永恒的。
只有真正关爱人类自己的作者,才能写出这样真挚、动人的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