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名句解读(二)

合集下载

马克思的名言及理解

马克思的名言及理解

马克思的名言及理解1. “人的本质是社会存在决定的。

”这句话意味着人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是由社会环境和条件塑造的。

2. “历史是人类创造自己的历史。

”这句话强调了人类主体性和历史发展的相互作用。

3. “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这句话指出了宗教对人民的影响和社会现实中的某种逃避现实的倾向。

4. “资本主义剥削工人阶级。

”这句话表达了对资本主义制度中阶级矛盾和剥削的批判。

5. “无产阶级是历史上第一个彻底推翻剥削制度的阶级。

”这句话强调了无产阶级在社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

6. “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最高阶段。

”这句话揭示了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形态的设想和追求。

7. “劳动使人变得有尊严。

”这句话强调了劳动对人的价值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

8. “通过革命,无产阶级才能夺取政权。

”这句话强调了无产阶级运动中对政权的争夺与夺取。

9. “私有制导致了社会不平等。

”这句话暗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中的社会阶层分化和贫富差距的产生。

10. “资本是资本家剥削工人阶级的工具。

”这句话指出了资本对劳动力的统治性和剥削性质。

11. “人民不应该迷信法律,而应追求社会正义。

”这句话表达了对法律和正义关系的思考和批评。

12. “真正进步的力量是群众。

”这句话强调了群众运动中的力量和社会进步的驱动力。

13. “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的过渡阶段。

”这句话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概念和共产主义实现的具体路径。

14. “财富的公有化可以促进社会平等。

”这句话强调了财富分配方式对社会平等的影响。

15. “人的解放必然是全面的解放。

”这句话表示了对个体自由和社会解放的共同追求。

16. “人类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这句话把历史视为社会不同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

17. “资本主义的灵魂是资本的运动和增值。

”这句话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核心特征。

18. “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革的动力。

”这句话强调了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对社会变革的推动作用。

19. “自由不仅仅是单纯的政治权利,更是对现实生活的解放。

马克思的名言名句_马克思的哲理名言(2)

马克思的名言名句_马克思的哲理名言(2)

马克思的名言名句_马克思的哲理名言(2)马克思的名言名句【最新篇】1. 事实上这种分权只不过是为了简化。

2. 我们知道个人是微弱的,但是我们也知道整体就是力量。

3. 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

4. 宗教只是幻想的太阳,当人还没有开始围绕自身旋转以前,它总围绕着人而旋转。

5. 历史不认那些专为公共谋福利从而自己也高尚起来的人物是伟大的。

经验证明能使大多数人得到幸福的人,他本身也是最幸福的。

6. 由于各个小农彼此间只存在有地域的联系,由于他们利益的同一性并不使他们彼此间形成任何的共同关系,形成任何的全国性的联系,形成任何一种政治组织,所以他们就没有形成一个阶级。

因此,他们不能以自己的名义来保护自己的阶级利益,无论是通过议会或通过国民公会。

他们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

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这种权力保护他们不受其他阶级侵犯,并从上面赐给他们雨水和阳光。

所以,归根到底,小农的政治影响表现为行政权力支配社会。

7. 社会为生产小麦,家畜等等所需要的时间越少,它对其它生产,不论是物质的生产或精神的生产所获得时间便越多。

8. 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9. 没有无意义的权利,也没有无意义的义务。

10. 价值是不差别的人类劳动力,是使用价值的内容,而使用价值其只能算是外部体现,或是只充当销售手段。

马克思的名言名句【优秀篇】1. 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还在我们有能力对它们起决定性影响以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确立了。

2. 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

3. 由此可见,在这些革命中,使死人复生是为了赞美新的斗争,而不是为了勉强模仿旧的斗争;是为了提高想像中的某一任务的意义,而不是为了回避在现实中解决这个任务;是为了再度找到革命的精神,而不是为了让革命的幽灵重行游荡起来。

(完整)马克思主义著作经典语录

(完整)马克思主义著作经典语录

马克思主义著作经典语录1、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2、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及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3、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4、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5、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6、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88年英文版序言》7、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

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8、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9、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10、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是过去支配现在,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是现在支配过去。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11、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12、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经典语录解读(二)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经典语录解读(二)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经典语录解读(二)在考研政治的学习中,我们会接触到许多伟人的著作,也会被列于考题内容,尤其是在马哲的复习过程中,下面是2014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经典语录解读(二),希望对大家考试的知识储备有很大帮助。

6.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

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

《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一起被公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创立的基本标志。

本句话节选自提纲的第六小节。

在此,马克思强调了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故人的本质也是具体的、历史的。

他认为应从社会的、实践的角度来理解人及人的本质;不仅如此,对社会生活本身也应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来理解,因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本话语已在2009年选择题中以原文考查。

但是其作为一个知识点或者对人本质的认识依然值得同学们深刻认识和思考。

7.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

当然,我们在这里既不能深入研究人们自身的生理特性,也不能深入研究人们所处的各种自然条件——地质条件、山岳水文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其他条件。

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

——《德意志意识形态》在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已经初步对历史唯物主义做出概述,指出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生活资料的生产。

涉及到马原部分中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的的相关知识点。

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社会存在由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等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构成。

社会存在是不以人们的社会意识为转移的社会实践和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其最本质的内同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经典名言全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经典名言全解析

一名言一、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咱们的感觉而存在,为咱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解析:这句话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

二、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算了。

---解析:这句话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解析:马克思的这句话表明,要从实践动身去理解社会。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此刻: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大体领域③实践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4、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体,而是进程的**体。

---解析:恩格斯的这句话表明,事物发展的进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土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五、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

---解析:这句话是形而上学否定观,这种观点否定是外在的否定,主观任意的否定;否定是绝对的否定,是不包括肯定的否定,这就割断了事物的联系,使发展中断。

六、所谓的客观辩证法是在整个自然界中起支配作用的,而所谓的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在自然界中处处发生作用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

---解析:恩格斯的这句话表明:①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②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熟悉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③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④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则是不同的。

7、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顶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解析:恩格斯的这句话表明:辩证思维与科学研究的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①辩证思维方式是现代科学思维方式的方式论前提。

②现代科学研究方式及其功效丰硕和深化了辩证思维方式。

八、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

---解析:列宁的这句话表明了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马克思经典语句赏析【毛概论文】

马克思经典语句赏析【毛概论文】

姓名:孙越学号:201300600080马克思主义经典语句解读“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

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做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

”——《恩格斯致约瑟夫•布洛赫》一、历史背景以上经典语句出自恩格斯于1890 年9 月21 日致柏林大学学生、《社会主义月刊》编辑约瑟夫·布洛赫的一封信。

19 世纪末,资本主义开始发展到垄断阶段,马克思主义更加深入人心,各国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马克思去世以后,资产阶级思想家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肆意歪曲和篡改马克思主义,胡说马克思主义把经济因素看成是历史过程的唯一动力,党内的机会主义者为了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引入歧途,竭力否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反对无产阶级改革。

这些谬论在无产阶级和青年中有着极其恶劣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柏林大学的学生约瑟夫·布洛赫就历史发展过程中经济基础是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等问题,于1890 年9 月3 日向恩格斯请教,布洛赫在信中说:“根据唯物史观,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是历史中的决定因素,这个原理应当怎样理解呢?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只有经济关系是决定性的因素,或者只有经济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一个其他的关系(这些关系本身在当时情况下也能发生作用)的固定的基础?……我想问一问您,根据唯物史论,是不是只有经济关系作为自然界的自然规律在所有的地方直接地和不以个性为转移地起着作用,或者,还有其他一些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条件同时本身又能加速或阻止历史发展进程的关系也起作用。

”恩格斯为了用马克思主义教育无产阶级和青年一代揭露和批判资产阶级思想家和党内机会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和攻击,在1890 年9 月21-22 日给约·布洛赫写了这封回信。

研究生《马克思经典著作选读》课堂笔记(完整版)

研究生《马克思经典著作选读》课堂笔记(完整版)

研究生《马克思经典著作选读》课堂笔记(完整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堂笔记总论一、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1、从现实的历史运动看,马克思主义学说已经变成人类整个历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一种理论,而且同时又渗透在现实的历史运动中,它不断地变成历史,不断地创造历史。

(1)、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人类思想史只合乎逻辑的必然产物,而且同时又是实现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2)、就马克思主义本性而言,要求指向当代现实生活,它根植于当代社会生活之中,反映并表现这个时代,从这个时代中吸取勃勃生机和力量,在社会生活广阔舞台上实现和扩展自己。

(3)、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指向当代生活,还指明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远景。

3、在确认马克思主义依然是历史发展的理性和当代主流的同时,应该看到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各种障碍和问题。

(1)、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曲折。

(2)、完全彻底地批判虚无主义,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过时了,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丧失了合理性。

(3)、毫无保留地批判教条。

【反马克思主义两种类型:拼盘论、矛盾论。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阶段1、宏观上看:自由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恩格斯帝国主义时代——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帝国主义最显著的特征:垄断】2、微观上看:(1)、新世界理论准备时期(1841—1844)(2)、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时期(1845—1848)(3)、欧洲风暴时期(1848—1871)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工人运动相结合并成为其主导思想体系,在此时期马克思发表《资本论》。

(4)、进一步总、论证、阐发时期(1871—1895)(5)、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到列宁阶段(1894—1917)(6)、马克思主义在前苏联和中国的发展(1917至现在)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的意义1、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有利于确立正确是思想信念,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

马克思名言名句

马克思名言名句

马克思名言名句马克思(Karl Marx)是19世纪著名的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革命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之一。

他的思想对于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社会科学和经济学。

以下是我对马克思名言名句的总结,希望能够更好地理解他的思想。

首先,我想从马克思最著名的名句中开始。

其中之一就是“无产者们,联合起来!”(Workers of the world, unite!)。

这句名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即无产阶级的觉醒和团结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关键。

马克思认为,只有通过联合起来,无产者才能争取自己的权益,并最终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这句名言还暗含着一种国际主义的精神,即全世界无产者都应该联合起来,而不是局限于某个国家或地区。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是一种国际性的制度,无产阶级的解放也只能通过国际范围内的团结和斗争来实现。

另一个著名的马克思名句是“宗教是人民的鸦片”(Religion is the opium of the people)。

这句名言体现了马克思对宗教的批判态度。

他认为,宗教在现实困境中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心理慰藉,但却掩盖了社会不平等和剥削的本质。

马克思认为,人们之所以追求宗教,是因为他们受到了社会压迫和剥削的压力。

宗教提供了一种对于苦难和痛苦的解释,以及对于来世的希望,从而麻痹了人们的斗争意志。

马克思认为,人们应该通过社会革命来解决现实问题,而不是寄托于宗教。

此外,马克思还提出了“资产阶级的道德和正义仅仅是统治阶级的道德和正义,是为自己的利益服务的”(The morality and justice of the bourgeoisie are only the morality and justice of the ruling class, serving their own interests)的名言。

这句名言揭示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和正义观的批判。

马克思的名言及理解

马克思的名言及理解

马克思的名言及理解1.马克思的名言有哪些马克思名言·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方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 真诚的、十分理智的友谊是人生的无价之宝。

你能否对你的朋友守信不渝,永远做一个无愧于他的人,这就是你的灵魂、性格、心理以至于道德的最好的考验。

· 友谊像清晨的雾一样纯洁,奉承并不能得到友谊,友谊只能用忠实去巩固它。

· 友谊总需要用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

· 友谊之舟在生活的海洋中行驶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有时会碰到乌云和风暴,在这种情况下,友谊应该受到这种或那种考验,在这些乌云和风暴后,那么友谊就会更加巩固,真正的友谊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放射出新的光芒。

· 真诚的、十分理智的友谊是人生的无价之宝。

· 友谊像清晨的雾一样纯洁,奉承并不能得到它,友谊只能用忠实去巩固。

· 人的生活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才是不容易;友谊总需要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

· 最好是把真理比做燧石,——它受到的敲打越厉害,发射出的光辉就越灿烂。

· ……奋斗!只有奋斗,才能治愈过去的创伤;只有奋斗,才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光明所在。

· 青春的光辉,理想的钥匙,生命的意义,乃至人类的生存、发展……全包含在这两个字之中……奋斗!只有奋斗,才能治愈过去的创伤;只有奋斗,才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光明所在。

· 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

· 一切经济最后都归结为时间经济。

· 时间就是能力等待发展的地盘。

· 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

· 任何节约归根到底是时间的节约。

·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马克思哲学名言赏析

马克思哲学名言赏析

马克思哲学名言赏析
1. "世界历史就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这句话是马克思最为著
名的名言之一。

意思是人类社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存在着各种不同的
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这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力量之一。

2. "哲学的任务不是解释世界,而是改变世界" ——这句话强调
了哲学理论对实践的重要性。

马克思认为哲学的价值在于能够帮助人
们发现和改变社会的不公和不足,实现真正的人类解放。

3. "物质决定意识" ——这句话是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的一个重
要表述。

意思是人类的意识和思想都是由物质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而不是相反。

这一思想在社会学和心理学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影响。

4. "无产者没有失去的东西,只有要夺取的一切"——这句话强
调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必要性。

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没有任何东西可
以失去,只有通过革命夺取一切,才能实现自己的利益和解放。

5. "劳动使人自由" ——这句话强调了劳动的重要性和人的自由。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也是实现人类自由的必要条件,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实现个人和社会的真正自由。

马克思主义著作经典语录

马克思主义著作经典语录

马克思主义著作经典语录第一篇:马克思主义著作经典语录马克思主义著作经典语录1、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2、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及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3、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4、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5、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6、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88年英文版序言》7、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

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

――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8、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9、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

――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10、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是过去支配现在,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是现在支配过去。

――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11、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

――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12、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笔记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笔记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笔记1.唯名论与唯实论:从11世纪到14世纪,经院哲学内部的两种观点。

唯名论认为,具体事物先于一般概念而存在,一般事物不过是事物的名称和符号。

唯实论认为,一般概念先于具体事物而存在,只有一般概念才是真正的存在。

2.泛神论:泛神论是一种早期的资产阶级唯物主义学说,这种学说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不得不带有神学的色彩,但是它所讲的神,并不是超自然的神秘力量,而是自然界本身。

3.绝对命令是康德提出的一种最高的道德原则。

康德认为,人的行为应当服从和执行一种先验的、普遍的、无条件的道德原则,这种道德原则不受任何感情、欲望的限制,也不考虑是否达到满足欲望的目的和行为的实际效果。

这种脱离现实的经济关系的道德原则,当然是唯心主义的。

4、“庙里的神”:黑格尔认为人类应该追求高尚的东西,应当过一种高尚的生活,这种高尚的东西就是规范人们生活的理性,这样的理性并不是单个人的理性,而是一种普遍理性,这种普遍理性需要一种特殊性的文化形式,这就是哲学。

哲学是照亮人类生活的普照之光,也就是人类的精神天堂和文化之光,所以称之为精神和文化的灵光。

5、“密涅瓦的猫头鹰”:密涅瓦是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

黑格尔认为哲学就像密涅瓦的猫头鹰一样,它不是在旭日东升的时候在蓝天里翱翔,而是在薄暮降临的时候才悄然起飞。

“哲学是一种反思的活动,反思是对认识的认识,对思想的思想,是思想以自身为对象反过来而思之。

如果把认识和思想比喻为鸟儿在旭日东升或艳阳当空的蓝天中翱翔,反思当然只能是在薄暮降临时悄然起飞的。

”黑格尔把哲学比作“黄昏起飞的猫头鹰”说明哲学的反思必须是深沉的,自甘寂寞的。

6、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认为,当代工业社会是一个新型的集权主义社会,它压抑了人们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的向度,使它成了单向度的社会。

生活于这个社会中的人则成了单向度的人,就是丧失了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的人。

这样的人不仅不再具有能力去追求,甚至也不再有能力去想象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

马原经典名句

马原经典名句

马原经典名句引言马克思主义哲学,简称马原,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马原中蕴含了许多经典名句,这些名句凝练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念,深刻把握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本文将选取几条马克思主义经典名句,并对其进行解读。

名句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历史地位的科学界定。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意味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取决于广大劳动人民的创造力和智慧。

历史上的伟大变革和进步都是人民群众的斗争和创造的结果。

这句话的背后蕴含着对劳动阶级的信任和尊重,鼓舞着人们为实现社会进步而奋斗。

名句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之一是实践唯一性原则,即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句话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关系。

理论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并通过实践得以验证和完善。

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理论才能具有真理性和科学性。

这句话告诉我们,追求真理和科学的道路上必须紧密结合实践,不能脱离实际和实践背离真理。

名句三:解放全人类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这句名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类关怀和社会理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解放全人类,消除剥削和压迫,才能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和幸福。

这句话激励着人们为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人类的共同福祉而奋斗。

它呼吁我们关注人类全体的利益,超越个人和集团的狭隘利益,努力为全人类的解放和发展贡献力量。

名句四:新事物总是要代替旧事物这句话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历史是不断变化的,新事物总是要不断涌现并取代旧事物。

这个规律体现了事物的发展和进步的不可逆转性。

在社会发展中,旧的生产方式、旧的观念和制度总会被新的生产方式、观念和制度所代替。

这句话提醒我们要顺应历史发展的规律,更新观念,推动社会进步,不断适应新的时代需求。

名句五:党的利益高于一切这句话强调了党的利益的至上地位。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党的利益高于一切,意味着党员必须始终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决维护党的团结和纯洁性。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名句解读(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名句解读(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名句解读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之一111“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因此,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为什么说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是直观的唯物主义.这是马克思在《提纲》第一条里的论述。

马克思这里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一切旧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在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关系问题上的根本区别。

所谓“对象、现实、感性”都是一个含义,指实际存在的可感知的客观事物。

“人的感性活动”指人的实践活动。

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对客观事物“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这里马克思指出了旧唯物主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的根本缺陷是脱离实践,看不到主体实践活动中的自觉能动性,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单纯看作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把自然界的事物看作是与人的实践活动无关的在人的活动之外自在存在的单纯客体,主体只是像照相照镜子一样被动直观地反映客体。

旧唯物主义只看到主客体之间单纯的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看不到主体与客体之间更为根本的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这就必然导致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消极被动直观的反映论,因而,旧唯物主义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人与自然、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

马克思指出,当旧唯物主义忽视了主体的能动性时,唯心主义却发展了主体的自觉能动性。

与旧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重视研究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的能动作用,马克思充分肯定唯心主义哲学中所具有的积极合理因素。

但是,马克思同时又指出,唯心主义只是“抽象地发展”人的能动性,“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所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是指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笔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笔记(一)在英国伦敦郊外的海格特公墓,安葬着一代伟人卡尔·马克思。

墓地上,马克思的青铜头像端放在花岗岩墓碑上方,墓碑正面刻着青年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这一'墓志铭'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本质,也宣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

近百年来,马克思主义无论是在中国的传播中,还是在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都体现了'解释'中国的理论指导意义,体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改变'中国的实践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将永葆其青春活力,马克思还活在当代世界。

《活着的马克思》作为通俗理论读物,力图通过对马克思的革命生涯、思想理论和伟大人格,向广大读者再现'真实的马克思、睿智的马克思、崇高的马克思',深化对马克思主义'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内涵的理解,提升掌握和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自觉和自信,增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

《活着的马克思》开始就以'历史的巨人'为题,对马克思诞生的时代、马克思勤奋好学的青少年生活、为真理而奋斗的毕生经历、实现人类思想伟大革命的实践和理论过程等内容作了叙述,再现了恩格斯所言的马克思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的意蕴。

如果想到《活着的马克思》主要作者程建宁将军已是80多岁的老人,从1951年抗美援朝参加空军以来,60余年坚持不懈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就可以清楚,《活着的马克思》所说所言,实际上会聚了他们对马克思生平事迹的真情,蕴含了作者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我读《活着的马克思》后,首先感受到的就是,只有马克思主义真信者才能为之。

《活着的马克思》接着以'天才的头脑'为题,集中以马克思(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的九篇经典著作为线索,对马克思的思想精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作了阐释。

2023年最新的马克思主义著作经典语录集合5篇

2023年最新的马克思主义著作经典语录集合5篇

2023年最新的马克思主义著作经典语录集合5篇马克思主义,英文是Marxism,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简称,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

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马克思主义著作经典语录集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马克思主义著作经典语录1 1)万事开头难,每门科学都是如此。

2)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真而不幼稚,勇敢而不鲁莽,倔强而有原则,热情而不冲动,乐观而不盲目。

3)一定的社关系归根结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决定的。

4)实际上,没有一种社会形态能够阻止社会所支配的劳动时间以这处或那种方式调整生产。

5)如果人仅仅为自己劳动,也许他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智者,卓越的诗人,但是他永远也不能成为真正完善和真正伟大的人。

6)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

7)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

8)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9)自暴自弃,这是一条永远腐蚀和啃噬着心灵的毒蛇,它吸走心灵的新鲜血液,并在其中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汁。

10)无产阶级专政的首要条件就是无产阶级军队。

马克思主义著作经典语录2 《资本论》是马克思耗尽毕生心血的结晶。

《资本论》把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在一起,是一部系统的、逻辑严密的经济学著作。

它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分,深刻地论证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历史必然性,肯定了它的历史地位,揭示了它内部不可克服的矛盾及其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客观规律。

它不仅是一部经济学巨著,而且是一部哲学巨著、一部科学社会主义巨著,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是工人阶级的圣经。

关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目的,马克思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马列经典原著摘抄及理解

马列经典原著摘抄及理解

马列经典原著摘抄及理解以下是几个马列经典原著摘抄及理解:1. 摘抄:“工人无需银行或金融家做中介,他们可以通过直接调配资源和分配生产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共产党宣言》)理解:这句话强调了共产主义社会中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工人将直接管理和控制生产,无需通过中介机构如银行或金融家实现资源调配和产品分配。

这体现了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认为工人应该是生产的主体,而不是资本家和中介机构。

2. 摘抄:“共产党人担当着代表公共利益的阶级利益以及消除一切阶级剥削和压迫的任务。

”(《共产党宣言》)理解:这句话阐述了共产党人的使命和目标。

共产党人代表全社会的公共利益,而不仅仅是自身的阶级利益。

他们致力于消除阶级剥削和压迫,实现社会的平等与正义。

3. 摘抄:“所有社会中一切制度、政治、刑法以及宗教、道德、哲学等等的观点、看法和观念都总是由当时的经济关系与随之而来的社会形态的契合程度来决定的。

”(《德意志意识形态》)理解:这句话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观点。

马克思认为,经济关系是社会基础,而上层建筑,包括制度、政治、法律、宗教、道德等等,则是经济关系的产物。

这句话强调了经济对于社会的决定性作用,而不是上层建筑决定经济。

4. 摘抄:“共产主义让人们摆脱了几千年来的私有制和剥削制度,克服了个体和个人以及私人利益的狭隘束缚。

”(《德意志意识形态》)理解:这句话强调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特点。

共产主义消除了私有制和剥削制度,使人们摆脱了个体和个人以及私人利益的狭隘束缚,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共同富裕。

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个体与整个社会的利益将完全统一起来。

以上只是对马列经典原著的一些摘抄和简要理解,这些经典原著包含了更为复杂和深入的思想,需要在全文的背景下进行全面的理解和思考。

马克思的名言及理解

马克思的名言及理解

马克思的名言及理解
1. "资本主义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创造了条件。

"
这句话表明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的先决条件。

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的发展会导致阶级矛盾的加剧,最终引发革命,推动社会主义的实现。

2. "无产者没有可失去的除了枷锁。

他们有一个世界要夺取。

" 这句话强调了马克思对无产阶级革命的看法。

他认为无产阶级没有任何财产,因此他们只有通过革命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为自己争取权力和资源。

3. "宗教是苦难的呻吟,是人民没有那好饭吃的心灵的鸦片。

" 这句话表达了马克思对宗教的看法。

他认为宗教是一种对于社会困苦的逃避,它以含糊不清的心理安慰来掩盖人们的痛苦和不满,使人民没有毅力去追求改变现实的行动。

4. "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但问题是改变世界。

"
这句话强调了马克思的实践主义思想。

他认为不同的哲学家可以通过不同的解释来看待世界,但真正重要的是如何通过行动来改变这个世界,而不是仅仅停留于理论层面的思考。

5. "共产主义夺取的条件已经成熟。

"
这句话表明马克思相信共产主义的实现是必然的。

他认为在资本主义阶段,阶级矛盾的激化和无产阶级的觉醒将使共产主义的条件逐渐成熟,最终导致无产阶级革命,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总的来说,马克思的名言体现了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对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未来的理想。

他相信通过阶级斗争和革命,无产阶级可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一个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名句解读(二)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名句解读(二)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名句解读《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原著名句解读:如何理解黑格尔2个凡是?“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一章这是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通常简称《费尔巴哈论》)第一章中所引用的黑格尔哲学的经典名句。

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的第一章主要是评述黑格尔哲学,在揭示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局限性的同时,重点分析了黑格尔哲学所包含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黑格尔的这一著名的哲学命题出自他在1821年所写的《法哲学原理》的序言。

如何理解黑格尔的这一命题也成了理解黑格尔哲学基本性质和所起历史作用的关键。

这一命题从表面上看,显然是为德国当时的政治制度作辩护,把德国的君主专制制度看成是现实的合理的,因此当时的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及其拥护者十分感激这一命题,而反对专制的德国最激进的资产阶级自由派也对这个命题感到愤怒。

恩格斯紧接着指出,普鲁士专制政府和德国资产阶级自由派对黑格尔这个命题的看法都是“近视”的。

因为,他们都只看到黑格尔这一哲学命题的表面,并没有正确把握黑格尔这一命题的实质。

实际上,黑格尔的这一命题集中体现了黑格尔哲学的两重性:即革命性和保守性。

这一哲学命题的保守性在于:黑格尔这里所谓的“理性”,指的是绝对观念,“合乎理性”即合乎绝对观念。

绝对观念是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中心范畴,黑格尔认为,绝对观念是世界万物之源,整个世界都是绝对观念发展的表现形式。

因此黑格尔哲学的基本立场是客观唯心主义。

黑格尔站在唯心主义立场上,认为普鲁士国家是绝对观念发展的最高阶段,是绝对观念的完美体现,因此,黑格尔的这一哲学命题显然有替普鲁士专制政府作辩护、相妥协的一面,体现了黑格尔哲学的保守性。

正因为这样,因而这一命题也就必然会引起当时普鲁士专制政府的感激和资产阶级自由派的愤怒。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一、名词解释1.经院哲学: 在中世纪所形成的一种由理论到理论, 由思想到思想, 由文本到文本的关于真理性的空洞的真论, 这种真论只相信《圣经》所说的话是唯一的真理, 凡是符合《圣经》的就是真理, 反之就是谬误, 这种从理论出发并将它绝对化的观点就是经院哲学, 也可叫“空洞的争论”2.新唯物主义: 马克思通过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世界观的不合理性的批判, 创造了一种与以往的所有哲学完全不同的新的世界观或本体论, 即以实践为基础的世界观或实践本体论完成了西方哲学的一次重大本体论转向。

社会静态结构:即社会有四大要素两大基本矛盾。

在马克思看来所有私有制社会都是由这两个矛盾构成, 人类要正确的认识社会历史的存在状态, 都必须从这种基本结构出发。

3.哲学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 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另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4.“实践唯物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为表达自己哲学的本质特征, 以区别于其它一切形态的哲学所使用的概念。

就其本质而言, “实践唯物主义”这一概念初步形成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在《神圣家族》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得到进一步规定,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以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形式正式出现。

5.实践的唯心主义: ①马克思把意识分为“实践的意识”和“理论的意识”两大部分, 社会权力属于前者, 哲学等属于后者。

实践的意识(社会权力)作为对一定的社会生活(如市民社会)的反映, 也是第二性的东西。

②在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工的条件下, 社会权力必然要独立化(统治阶级化, 政治化), 同它的经济基础相对立。

③这个独立化了的社会权力就是“实践的唯心主义”, 即剥削阶级的国家。

其中, “唯心主义”指国家对社会的经济剥削;“实践的”指这种剥削的手段是具有普遍强制性的暴力(Gewalt,权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名句解读《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原著名句解读:如何理解黑格尔 2 个凡是?“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一章这是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通常简称《费尔巴哈论》)第一章中所引用的黑格尔哲学的经典名句。

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的第一章主要是评述黑格尔哲学,在揭示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局限性的同时,重点分析了黑格尔哲学所包含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黑格尔的这一著名的哲学命题出自他在 1821 年所写的《法哲学原理》的序言。

如何理解黑格尔的这一命题也成了理解黑格尔哲学基本性质和所起历史作用的关键。

这一命题从表面上看,显然是为德国当时的政治制度作辩护,把德国的君主专制制度看成是现实的合理的,因此当时的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及其拥护者十分感激这一命题,而反对专制的德国最激进的资产阶级自由派也对这个命题感到愤怒。

恩格斯紧接着指出,普鲁士专制政府和德国资产阶级自由派对黑格尔这个命题的看法都是“近视”的。

因为,他们都只看到黑格尔这一哲学命题的表面,并没有正确把握黑格尔这一命题的实质。

实际上,黑格尔的这一命题集中体现了黑格尔哲学的两重性:即革命性和保守性。

这一哲学命题的保守性在于:黑格尔这里所谓的“理性”,指的是绝对观念,“合乎理性”即合乎绝对观念。

绝对观念是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中心范畴,黑格尔认为,绝对观念是世界万物之源,整个世界都是绝对观念发展的表现形式。

因此黑格尔哲学的基本立场是客观唯心主义。

黑格尔站在唯心主义立场上,认为普鲁士国家是绝对观念发展的最高阶段,是绝对观念的完美体现,因此,黑格尔的这一哲学命题显然有替普鲁士专制政府作辩护、相妥协的一面,体现了黑格尔哲学的保守性。

正因为这样,因而这一命题也就必然会引起当时普鲁士专制政府的感激和资产阶级自由派的愤怒。

但为什么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称政府和自由派都是“近视的”呢?因为,他们只看到这一命题的保守性一面,而没有看出蕴藏在黑格尔命题中的革命性方面,即该命题中包含着“辩证法的合理内核”的因素。

要发现“合理内核”,关键在于对“现实”的理解。

恩格斯指出:“在黑格尔看来,决不是一切现存的都无条件地也是现实的。

在他看来,现实性这种属性仅仅属于那同时是必然的东西;现实性在其展开过程中表明为必然性。

”在黑格尔那里,现实不等于现存,而是指合乎必然性的东西。

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一书中说:“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但必须认识和区别什么是真正现实的;在庸人的生活中,一切都是现实的,但在现象世界和现实之间存在着区别”。

在《小逻辑》里他说:“任何不合理的事物,即因其不合理,便不得认作现实”。

所以,在黑格尔看来,现实性是指符合规律性、具有必然发展趋势的东西。

这样,黑格尔这一命题应理解为:凡是具有必然性的东西都是合理的,而凡是合理的东西,必然要发展壮大起来并继续存在下去;反之,如果丧失了发展的必然性,就必然要衰落下去,就没有继续存在的理由,就必然要被逐渐发展起来的新事物所取代。

这就是黑格尔这一著名哲学命题所蕴含着的革命因素。

恩格斯进一步指出:“根据黑格尔的意见,现实性决不是某种社会状态或政治状态在一切环境和一切时代所具有的属性。

”黑格尔认为,现实性不是凝固不变的,现实性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过去是现实的事物,由于条件的变化,会逐渐变成不具有现实性、不具有必然性的事物。

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第一章中举了罗马共和国和法国大革命两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恩格斯指出,罗马共和国的建立相对于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来讲是现实、合理的,有其产生的必然性。

后来随着条件的改变,罗马帝国取代罗马共和国则又是现实的、必然的过程。

同样法国在 15 世纪末和 16 世纪初实行封建君主制,这在封建生产关系的范围内是合理的、现实的。

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兴起,它日益成为障碍,变为不现实,这就爆发了1789 年的资产阶级大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因此,资产阶级革命就是现实的、必然的了。

接着,恩格斯通过对上述分析进行总结,揭示出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就是他的辩证法思想。

恩格斯指出:“这样,在发展进程中,以前一切现实的东西都会成为不现实的,都会丧失自己的必然性、自己存在的权利、自己的合理性;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就会代替正在衰亡的现实的东西,——如何旧的东西足够理智,不加抵抗即行死亡,那就和平地代替;如果旧的东西抗拒这种必然性,那就通过暴力来代替。

”恩格斯这段论述包含了辩证法的三点思想:第一,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永恒存在的,都是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第二,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第三,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化有两种基本形式——暴力和和平,揭示了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两种基本形式——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

恩格斯最后概括指出,根据黑格尔一切都是变化发展的辩证法思想,“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命题就走向自己的反面,“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这样,该命题中所蕴涵的辩证法思想的革命性就被深刻地揭示出来了。

2、原著名句解读:“这种辩证哲学推翻了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绝对的人类状态的观念。

在它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

它本身就是这个过程在思维着的头脑中的反映。

诚然,它也有保守的方面:它承认认识和社会的一定阶段对它那个时代和那种环境来说都有存在的理由,但也不过如此而已。

这种观察方法的保守性是相对性,它的革命性质是绝对的——这就是辩证哲学所承认的唯一的绝对的东西。

”这是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一章中所阐述的哲学经典名句。

这里,恩格斯通过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的改造,概括总结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基本原理,不仅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也彻底划清了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的界限。

1.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这种辩证哲学推翻了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绝对的人类状态的观念。

”恩格斯这句话明确揭示了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形而上学看不到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过程,主张用孤立、静止和片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分析问题,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引起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归结为事物的外部原因。

这里恩格斯所批判的“关于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绝对的人类状态的观念”,就是形而上学在认识论和历史观上的表现。

在认识论方面,形而上学看不到认识辩证发展过程,把人们在一定历史阶段获得的真理看成是永恒不变的终极真理;在历史观方面,否认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把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形态当作最终的绝对不变的人类发展的顶点。

这是认识论和历史观中形而上学的绝对静止的观点。

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批判了形而上学的片面性的错误,分别从人类认识和历史实践领域两个方面论述了发展是永无止境的辩证法思想。

恩格斯在论述人类认识发展过程中,阐述辩证法的真理观的两点基本思想:①真理不是现成的僵死的教条,真理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体现在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中;②人们认识真理的过程是一个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无限转化的过程。

恩格斯用这种观点分析社会历史的发展,同样阐述了历史辩证法的两点思想:①任何社会制度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都是需要不断完善发展的;②任何社会制度都不能永恒存在,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暂时阶段,它的产生是必然的,它的衰亡也是必然的。

每一社会制度都有存在的理由,但必然让位于更高的阶段,而更高阶段的制度也要走向衰亡。

2.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恩格斯在本章中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思想?恩格斯在批判形而上学的错误的同时,还分别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①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发展中。

“在它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这句话揭示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止息的发展过程中,每个事物的存在都是暂时的,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不存在任何最终的、绝对的东西,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有其暂时性。

从而揭示了永恒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②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这是指出,事物发展的实质是一个不断发生和消灭的过程。

事物的发展不是简单的量的增加,不是单纯的重复,而是新质的生成和旧质的衰亡过程。

③发展的趋势是“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

事物的发展通过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周期运动,揭示出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前进和上升的过程,其中虽然不可避免会出现暂时的倒退,会有曲折的过程,但是前进和上升的基本趋势是不可改变和阻挡的。

④事物发展过程是相对静止和绝对运动的辩证统一。

“诚然,它也有保守的方面:它承认认识和社会的一定阶段对它那个时代和那种环境来说都有存在的理由,但也不过如此而已。

这种观察方法的保守性是相对性,它的革命性质是绝对的”。

这里恩格斯实际上是揭示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这里的“保守性”是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所表现的静止情形,“保守性是相对的”是指事物的静止是相对的;“革命性质”是指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革命性质是绝对的”是指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绝对的。

辩证法认为,事物的静止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而事物的运动发展则是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因此,事物的发展过程就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

⑤辩证法以唯物主义为基础,主观辩证法是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它本身就是这个过程在思维着的头脑中的反映”,恩格斯这句话,揭示了马克思的辩证法与黑格尔的辩证法的根本区别。

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辩证法,他把整个世界的发展看成是绝对观念的自我发展过程的表现,世界本身是不发展的,发展的真正主体是绝对观念,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只是绝对观念自我发展的外在表现。

黑格尔的辩证法由于唯心主义的局限性,因而是不彻底的,在黑格尔哲学中,过分茂密的保守的唯心主义窒息了辩证法思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黑格尔的辩证法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把辩证法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认为客观世界本身是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主观辩证法是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这样,辩证法就建立在科学基础上。

以上就是恩格斯通过对黑格尔哲学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之后所阐述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

3、原著名句解读:“费尔巴哈打破了黑格尔的体系,简单地把它抛在一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