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鉴赏——砚精品PPT课件
视觉文化文房四宝之一砚PPT课件
![视觉文化文房四宝之一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9183f676f1aff00bed51ec3.png)
此历来被文人墨客视为 珍宝,并以此作为鉴别 端石品质高低的标准。
▪ 金银线 ▪ 是水岩砚石中独有的一
种石品。像线条横斜或 竖立在砚石中。黄纹者 叫金线,白纹者叫银线。 在砚石中起装饰作用。 端石中的翠斑是石纹中 绿色的斑纹但又不成圈 眼,古人称:"青脉"。 《端溪砚谱》中说:"青 脉者必有眼。"所以翠斑 中通常伴有眼。砚石中 有翡翠的石品非常名贵, 得之不易。
歙砚 与端砚并称,产生于安徽之龙尾山 。 歙砚有「纹」,如同其砚之眼。
长方抄手澄泥砚,宋 鳄鱼形歙砚,宋
十足元歙砚,宋 十二罗汉绿端砚,宋
蝉形抄手歙砚,元
鹅形眉纹歙砚,元
明清古砚
闲足道人长方端砚,明
紫云心端砚 明
王士祯铭长方抄手歙砚,明 雪云洮河石砚,明
牧牛澄泥砚,明 铜爵瓦砚,明
澄泥仿汉瓦延年益寿纹砚 清中期 10·5厘米
澄泥质地坚硬细腻,所制砚 仿汉瓦形,形制规整,背雕“延 年益寿”四宇。配红木盒,绘古 松山水图。
砚的分类
▪ 中国四大名砚之称始于唐代,它们是端砚、 歙砚、洮砚,红丝砚。宋代澄泥砚兴起,今 日称之为四大名砚的是端砚,歙砚、洮砚、 澄泥砚,加上红丝砚,应是五大名砚。事实 上,中国古砚品种繁多,远不止此,如松花 石砚、玉砚、漆砂砚等,在砚史上均占有一 席之地。
端砚被列为我国四大名砚之首。问世于唐初,至今已 有 1300多年的历史了。端砚石品花色繁多,如青花、 蕉叶白、鱼脑冻、天青、石眼、冰线、翡翠、金银线、 金星点等等。
名砚
![名砚](https://img.taocdn.com/s3/m/0f512506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2e.png)
传统手工艺品
01 砚台材料
03 四大 05 十大
目录
02 对比 04 洮砚 06 砚的产地
基本信息
砚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品。中国名砚有四大,十大等多种说法。作为一种书写工具,在现实社会中的应 用性已是很低,但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是一种有着很高观赏价值的文物性工艺品,而且只要是中国 的书画艺术存在,砚的实用价值就依然存在。名砚的可贵之处,不仅仅表现在它外在的质量上,还有着更深一层 的文化内涵--将历史与文化溶入不足盈尺的小小砚台之中,成为家庭和文人雅士观赏、收藏、馈赠亲友、陶情 怡性之砚林佳品。
四大
四大
从唐代起,甘肃南部的洮砚、广东端溪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和河南洛阳的澄泥砚被并称为“四大名砚”。
洮砚
地位
升值空间
地位
自唐代成名以来,老坑洮砚一直是皇室文豪、富商巨贾才能拥有的。 如宋代赵希鹄曰:“除端、歙二石外,唯洮河绿石,北方最贵重。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然 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 晁无咎《砚林集》中有诗并铭:洮之崖,端之谷,匪山石,唯水玉。不可得兼,一可足温。然可爱,目鸲鹆, 何以易之,鸭头绿。 金代元好问曰:王将军为国开临洮(今卓尼),有司岁馈,可会者,六百钜万,其于中国得用者,此砚材也。 近代“老坑洮砚”作品屡次作为国礼赠与国外元首,敦煌菩萨砚以甘肃省政府名义赠与新加坡总理李光耀、 反弹琵琶砚赠与日本前首相竹下登。
砚台的实用功能是磨墨,其中下墨、发墨是衡量砚材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简单说,下墨,是通过研磨,墨 从墨块到水中“砚台上”的速度。发墨,是指墨中的碳分子和水分子融合的速度、细腻程度。发墨好的墨如油, 在砚中生光发艳,随笔旋转流畅,所以画画的用砚比书法的用砚要求更高。下墨讲求快慢,发墨讲求粗细,但往 往下墨快的发墨粗,发墨好的下墨慢。所以,下墨发墨均佳的砚极其珍贵。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PPT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PPT](https://img.taocdn.com/s3/m/3e02b05c700abb68a982fba4.png)
开始栏设置中可以对字体、间距、大小、行距等进行修改。建议参考此段文本字体大小风格。
此处添加文本信息
壹
点击在此输入标题文字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 更改。建议参考此段文本字体大小风格
叁
主要贡献与创新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改,菜单开始栏设置中可以对字体、间距、大小、行距 等进行修改。建议参考此段文本字体大小风格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改,菜单
开始栏设置中可以对字体、间距、大小、行距等进行修改。建议参考此段文本字体大小风格。
此处添加文本信息
添加文本信息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 行更改。建议参考此段文本字体大小风格
添加文本信息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 行更改。建议参考此段文本字体大小风格
添加文本信息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 行更改。建议参考此段文本字体大小风格。
添加文本信息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 行更改。建议参考此段文本字体大小风格。
此处添加文本信息
点击输入标题
FILL IN THE TEXT HERE
点击在此输入标题文字。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改,菜单开始栏设置中可以对字体、间距、大小、行距等进行修改。建议参 考此段文本字体大小风格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改。建议参考此段文本字体大小风格
点击在此输入标题文字。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
重新输入进行更改。建议参考此段文本字体大小风格。
传统文化之-砚
![传统文化之-砚](https://img.taocdn.com/s3/m/d099da37d5bbfd0a78567356.png)
文房四宝——砚砚是我国传统的文房工具,其样式丰富,融雕刻、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于一身,单独成品也是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可见每个砚都凝聚了众多匠人的智慧。
一、砚的起源与发展1980年,考古人员在西安临潼的一处遗址中发现了一套绘画工具,其中有一件研磨器,由研盖、研磨盘、研磨棒与颜料构成,这件五千多年前的文物被视为中国砚的“鼻祖”。
东汉以前,砚都带有研石棒,1975年,湖南一处墓穴中发现了一套完整的书写砚,同时出土的还有墨和笔,这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书写砚。
两汉时期的砚:到了汉代,砚的使用已比较普遍,配有砚墨的研石棒,是此时期砚台最为突出的特点。
东汉末年,出现墨块,研石棒逐渐消失。
汉砚质地形状丰富多样,既有圆形的石砚,又有山形、龟形的陶砚,造型生动活泼。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砚:魏晋时期,砚进入了迅速发展的阶段。
当时南方盛行陶砚,而北方则盛行石砚,称为“南陶北石”。
陶砚多为圆形、长方形,并配以蹄形砚足。
石砚多为长方形,砚身上常有雕刻的人物、鸟兽、莲花等精美的图案。
隋唐时期的砚:隋唐盛世,文化艺术获得发展,文房四宝也越发受重视,开始兴盛澄泥砚。
这是一种陶制砚,因具有“含津益墨”的特点而著名。
此时期的砚还出现了地域之分,如山东的鲁砚,广东的端砚等等。
唐末时期,高型家具的出现和普及,更方便人们在高桌上进行书写绘画,因此,砚足也逐渐退化,无足砚开始流行。
宋元时期的砚:此时期人们对砚石的了解进一步加深。
发掘了更多可用于制砚的新石料。
此外,石砚的造型也更加多样,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抄手砚”。
宋代的抄手砚,无过多纹饰、朴素大方,正体现了宋代文人清雅的风格追求。
元代将粗犷雄健的民族特色注入砚的造型中,体现出朴拙、粗犷的时代风格。
此时期还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砚——暖砚,这种砚一面有较大空间,可置火加热,防止墨液冻结。
明清时期的砚:明清是砚台制作的鼎盛时期。
明代延续宋砚风格,追求砚台材质的极致。
清代观赏砚则成为社会主流,砚雕人才辈出,砚台的雕刻技术与制作工艺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这些匠人所雕砚台创新与仿古并存,细致又更填精致。
走进砚文化—砚为何物
![走进砚文化—砚为何物](https://img.taocdn.com/s3/m/29893212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a5.png)
走进砚文化—砚为何物关键信息项:1、砚的定义与种类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砚的历史渊源起源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要历史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砚的制作工艺材料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艺流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技艺传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砚的文化内涵象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学艺术中的体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文人墨客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砚的收藏与价值收藏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市场价值评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投资前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砚的定义砚,是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之一,与笔、墨、纸并称为“文房四宝”。
砚是一种用于研磨墨汁的器具,通常由石头、陶瓷、金属等材料制成。
其形状和大小各异,有方、圆、椭圆等多种款式。
111 砚的种类砚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等四大名砚。
端砚产于广东肇庆,石质细腻温润,发墨快而不损毫。
歙砚产于安徽歙县,纹理优美,质地坚实。
洮砚产于甘肃洮河,石色碧绿,呵之能出水珠。
澄泥砚是以泥烧制而成,质地细腻,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112 砚的用途砚的主要用途是研磨墨汁,以供书写和绘画之用。
在古代,砚是文人墨客必备的文具之一,他们对砚的品质和工艺要求极高,认为好的砚能够激发创作灵感,提升作品的质量。
文房四宝︱砚文物欣赏
![文房四宝︱砚文物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c2af3d42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f4.png)
文房四宝︱砚文物欣赏菊花石秋潭菊形砚来源:故宫博物院名称:菊花石秋潭菊形砚(清乾隆年间)。
砚菊花石制,取材于圆状石料,依形略加斧凿。
砚石茶绿色,圆形砚堂,犹如一潭秋水。
砚堂内外各有白菊纹一朵,注水后,恰似菊花倒映于水中,情趣盎然。
砚堂右上方有一天然孔洞,可作墨池。
此砚因材施艺,造型自然,雕工刀法简练,构思奇巧,意趣天成。
澄泥乾隆御制赏砚来源:故宫博物院名称:澄泥乾隆御制赏砚(清乾隆)。
六方砚分别呈圆形、椭圆形、八角形、长方形、风字形、瓦当形。
每方砚之砚背或砚面上方均镌阴文乾隆御题诗一首。
各砚皆装于紫檀木嵌玉珮匣内,匣盖上均刻阴文填金乾隆御制诗一首。
六方砚同装于一楠木盒内。
此种赏砚均成套,其砚型在一套中各不相同,是清代流行的宫内赏赐用品,常用端石、歙石制作,而用澄泥制作的较少,澄泥砚的制作在明代已达到成熟阶段。
端石双龙砚来源:故宫博物院名称:端石双龙砚(清乾隆)。
此砚端石制,椭圆形。
砚面上部及砚边雕作波涛汹涌的海水,正中一龙四旋盘绕,翻腾踊跃。
右侧一游龙突现藏尾露头,昂首仰望,二龙之间,嵌金珠一颗,形成二龙戏珠图。
砚下方为砚堂,金珠煌煌生辉,周围间以飞云、骇浪,有云海相接之意。
艺术家以巧妙的手法,在龙身之下,激流低凹处作暗通的墨池三。
云水四合于砚背,激浪和疾风形成两个急卷的漩涡,前后浑然一体,气势酣畅。
砚石色青紫,纯净无暇,石内隐含“火捺胭脂晕”等纹理。
质地极为细腻,温润,制作精妙,构图新颖,造型典雅,刀法圆润流畅。
为清代砚中佳品。
砚台装一紫檀木盒内,砚盒亦颇为考究。
盒嵌玉佩饰件,盒面有乾隆御制诗,并录苏轼的咏文,盒内雕一龙并显“龙光”二字,盒底外面刻二十八宿图,其图填金“天府永宝”四字。
盒雕线条流畅,华贵富丽。
端石猫蝶砚来源:故宫博物院名称:端石猫蝶砚(清)。
砚端石制,随形。
砚面浮雕一猫扑蝴蝶图案,以端石的黄绿色自然石眼作猫眼及蝴蝶翅膀上的花斑。
猫蝶之下有砚堂。
砚左侧阴识篆书“寿友”二字。
砚背铭阴文“金眼焕彩,粉翅飘香,锡尔纯缎,受福无疆”,下署“丁酉润二月庚寅,并钤韦斋、吴祖谦”,篆书“韦”、“斋”两印。
古名砚赏析
![古名砚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d8a5381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f0.png)
古名砚赏析砚印同源。
砚即是印,印即是砚。
第一流的器形,出神入化的雕工。
不是名家雕刻,亦是名人收藏。
过眼即拥有。
清・长方淌池眉纹双面歙砚砚盒铭文:以介眉寿。
清・长方淌池端砚说明:砚作长方形,方正厚重,开淌池,留阔边,边起阳线,线条含蓄挺劲,端庄大气。
背光素,边起阳线,亦可为砚堂。
石色灰紫,有青花,火捺等名贵石品。
配红木砚盒。
清・方形井田端砚出版:《砚台》40图,株式会社美术出版社,1998年。
说明:砚作正方形,工整秀雅,线条流畅挺拔。
石色灰紫,细腻无瑕,坚润而有锋,发墨流利,并有两条金线横于砚堂。
配紫檀木砚盒。
太平有象端砚说明:砚作一象耳大瓶形,以瓶身为砚堂,瓶口为砚池,瓶颈饰仿古夔龙纹,口沿及足饰乳钉纹。
石色灰紫,纯净细腻,可见青花及翡翠斑满布砚堂,叩之其声如木,为端溪上等佳材。
配红木砚盒。
清・仿青铜器石渠端砚说明:砚为端石所作,长方形,整体仿青铜器,浅开堂,环以石渠砚池,四侧铺锦地,浮雕古兽纹,四足,饰以兽面纹,整体端庄古朴,有庙堂气象。
配红木天地盖。
清・夔龙纹祁阳石砚说明:砚为祁阳石所制,石分两层,上紫而下绿,有紫袍玉带之称。
砚为长方,小巧而厚重,正面作一欹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刻工精美,立意深刻,可为立身之则。
配红木砚盒。
清・松芝双寿随形端砚说明:砚随形,面微凹成砚堂,开椭圆形池,边依势浅雕云纹。
背雕双松之下,怪石嶙峋,上有瑞芝,雕工精雅,有宋人《双松平远图》风致。
配红木砚盒。
清・云蝠纹书卷式端砚铭文:乙丑春二月,翁覃溪题。
说明:砚作书卷式,端正大气,砚堂平浅,借书卷之上端成砚池,砚额处雕云蝠纹。
石色紫,砚堂处有大片透底天青,环以胭脂晕火捺,更有数条金线贯穿砚堂,质地上佳,为难得之上品。
配红木砚盒。
清・岫君款瓜形端砚款识:岫君。
说明:砚近椭圆形,圆浑饱满,雕作硕大之瓜形,藤蔓交缠,瓜叶层迭,雕工精细而不失雅致,石呈灰紫色,纯净无瑕,细腻柔嫩,触手生晕,为端溪之上品佳石。
王岫君,清初琢砚名家,江南人,其砚雄浑精工,可会意而不可言传,时推江南第一。
端州遗砚 PPT课件
![端州遗砚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d3d85d6aeaad1f347933f22.png)
作业
(一) 完成“学习指南”二。 (二)结合课文有关内容,并收集有关端砚的 资料,从砚质、花纹、石眼、图案四方面入手, 写一篇如何鉴赏端砚的说明文。
板书设计
端州遗砚
郑洪杰
序幕:端砚引来众人关注追捧 开端:林县长不看端砚忙考察 发展:林县长待村富后来观砚 高潮:林县长效法包公拒宝砚 (结局)
•
29、人生就像一道漫长的阶梯,任何人也无法逆向而行,只能在急促而繁忙的进程中,偶尔转过头来,回望自己留下的蹒跚脚印。
•
30、时间,带不走真正的朋友;岁月,留不住虚幻的拥有。时光转换,体会到缘分善变;平淡无语,感受了人情冷暖。有心的人,不管你在与不在,都会惦念;无心的
情,无论你好与不好,只是漠然。走过一段路,总能有一次领悟;经历一些事,才能看清一些人。
选材精 结构巧 含义深
欢迎使用
青岛经济学校
脚本:卢齐 制作:卢齐 2007年2月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许多人企求着生活的完美结局,殊不知美根本不在结局,而在于追求的过程。
•
2、慢慢的才知道:坚持未必就是胜利,放弃未必就是认输,。给自己一个迂回的空间,学会思索,学会等待,学会调整。人生没有假设,当下即是全部。背不动的,放
7、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
8、有些人,因为陪你走的时间长了,你便淡然了,其实是他们给你撑起了生命的天空;有些人,分开了,就忘了吧,残缺是一种大美。
•
9、照自己的意思去理解自己,不要小看自己,被别人的意见引入歧途。
•
10、没人能让我输,除非我不想赢!
•
笔墨纸砚PPT
![笔墨纸砚PPT](https://img.taocdn.com/s3/m/e4a0258c83c4bb4cf7ecd1cb.png)
砚砚丝洮
、、石河
瓷玉、石
砚杂砣、
肆砚
四大名砚
砚是一种久负盛名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中国四大名砚是指甘 肃洮州的洮河砚、广东肇庆市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山西 新绛县和山东泗水的鲁柘澄泥砚,它们是中国传统的四大优质 名砚,也有人主张,以天然砚石雕制的鲁砚中的徐公石砚代替 澄泥砚,以及山东青州的红丝砚合称四大名砚。 砚是中国书法 的必备用具。砚台不仅是文房用具,由于其性质坚固,传百世 而不朽,又被历代文人作为珍玩藏品之。
四大名砚欣赏
东汉 晋代
鎏金镶嵌兽形盒铜砚
三足青瓷砚
西汉
彩绘云兽纹漆盒石板砚
晋代
百一眼砚
谢 谢 观 看
纸
料持于成
到时列等
,折使各
鼎期入片
如叠用种
盛,非状
:规纸不
时明物材
锡范张同 箔的。形 纸同世状 、时界的 餐,各艺
期、质料 。清文上
时化做 期遗出 剪产的
纸名镂
手录空
。
等石矶端砚砚
,砚石石台台
共 几 十
、 瓦 砚
、 菊 花
、 歙 石
的 材 料
简 介
种、石、丰
。漆外澄富
沙,泥多
砚还石样
、有、,
铁玉红除
名有以质历宣
“
品 牌 。
”
千 年 寿 纸
耐 老 化 、 拉
地 细 薄 、 棉
史 , 宣 纸 生
纸 因 产 于 古
之力韧产宣
称强、主州
。及洁要而
红不白集得
星变、中名
牌色紧在。
宣为密泾有
纸最而县一
获大著。千
全特称宣多
国色于纸年
“胸有画意、胆大心细”——古砚收藏:浅析砚铭、砚盒及拓片三要素
![“胸有画意、胆大心细”——古砚收藏:浅析砚铭、砚盒及拓片三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7a20122f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01.png)
“胸有画意、胆大心细”——古砚收藏:浅析砚铭、砚盒及拓片三要素天津博物馆馆藏精品:“明代荷鱼朱砂澄泥砚”砚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是历代文人心目中的图腾。
可以肯定的说,在没有纸的时候就有了砚,甚至在未出现笔乃至墨的时候,砚就已经作为矿物颜料的研磨器被广泛使用了。
文人耕耘于砚田,抒怀于砚田,寄情于砚田,是文人墨客的心灵家园,也是东方文人文化旅途的精神涅槃。
而作为砚雕艺术延续生命的要素,历代文人更多了赋予砚的砚铭,砚盒及拓片等形式的艺术魅力,如蓝天中的无数燧石,永恒闪烁在艺术的长河里,亘古不息。
砚铭,砚铭是镌刻于砚表面的文字,是砚雕艺术的一部分,也是收藏古砚,鉴赏古砚,鉴赏新砚,衡量一方砚是否具有人文价值的重要依据。
因受砚的材质及其面积的限制,砚铭创作不同于一般的文字创作,文字稍少,却字字千金,既是语言的精华,又是智慧的火花。
只言片语隽永峭拔,如甘如饴,令人回味;其与砚的设计图案相匹配,相得益彰,也是文学作品在砚上的表现形式,具有人文史记、文学艺术、书法艺术和雕刻工艺价值的总和。
砚铭可长可短,内容亦诗亦文,行式或散或韵,有托物言志,有记事抒怀,不拘一格,韵味深长。
其书体的表现有金文、甲骨、篆、隶、草、行等,既有古代碑帖篆刻,也有历代名人名家的手记,所刻之处一般于砚额,砚边、砚侧、砚背等。
好的砚铭充满着哲理,行文精妙,意浅而旨深,得言外之神,具飘渺之致。
把精湛的刀笔、书法与砚的自然纹饰,雕刻技艺等巧妙的结合在一起,赋予砚更多的艺术生命和文化价值,这就是典型文人砚的重要特征。
而砚铭的雕刻水平直接关系到砚雕的整体的艺术效果、文化品味、金石韵味以及书卷气质。
纵观砚林,能刻者众,善刻者屈指可数。
如清初给黄任刻砚的顾二娘,供职清内府为皇帝制砚的金殿扬,为阅微草堂纪晓岚刻铭的聂际茂,《砚史》作者高凤翰,清代缩摹百汉碑砚的王子若(1788——1841),把鸿篇巨制缩刻与方寸之中,成为碑刻与砚刻融为一体的典范。
为鸣坚白斋沈石友刻铭的吴昌硕,为徐世昌刻铭的金禹民,技艺海派砚雕大师陈端友等都是善刻砚铭的历代高手。
砚台 PPT
![砚台 PPT](https://img.taocdn.com/s3/m/6179a73e58fafab069dc02b2.png)
起源
砚台与笔、墨、纸是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是中国书法的必 备用具。砚台不仅是文房用具,由于其性质坚固,传百世而 不朽,又被历代文人作为珍玩藏品之选。砚台的材料丰富多 样,除端石、歙石、洮河石、澄泥石、徐公砚、易水砚、松 花石红丝石、砣矶石、菊花石外,还有玉砚、玉杂石砚、瓦 砚、漆沙砚、铁砚、瓷砚等,共几十种。
砚台是伴随着笔和墨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最早出现的砚台是 石砚。汉代由于发明了人工制墨,墨可以直接在砚上研磨,于 是砚台开始发展起来,出现了铜砚、陶砚、银砚、徐公砚、木 胎漆砂砚等等,六朝至隋朝最突出的就是瓷砚的出现。唐代是 砚台的重要发展时期,出现了端石和歙石两大砚材,明清时期 制砚的材质更加丰富,出现了瓦砚、铁砚、锡砚、玉砚、象牙 砚、竹砚等等。木砚研究始于何时,没有定论,但以清代居多。 木材因其本性所限定,实际并不适宜做砚台,但文人的浪漫将 这种大胆的尝试,与工匠的巧思融合在一起,为我们留下了许 多颇为精美的文房陈设品。除石砚以外,我国还生产过一些用 其他原料制作的墨砚。汉代有瓦砚,陶砚,玉砚,铁砚和漆砚, 晋代有木砚,瓷砚,和铜砚,唐代有泥砚,宋代有水晶砚,石 泥砚,砖砚和天然砚,明代有化石砚,清代有纸砚,而今有橡 皮砚
砚亦称为研,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砚与笔、墨、 纸合称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
砚台Biblioteka 汉代刘熙写的《释名》中解释:“砚者研也,可研墨 使和濡也”。它是由原始社会的研磨器演变而来。初 期的砚,形态原始,是用一块小研石在一面磨平的石 器上压墨丸研磨成墨汁。至汉时,砚上出现了雕刻, 有石盖,下带足。魏晋至隋出现了圆形瓷砚,由三足 而多足。箕形砚是唐代常见的砚式,形同簸箕,砚底 一端落地,一端以足支撑。唐、宋时,砚台的造型更
端砚产于广东肇庆东郊的端溪,世称端砚为“群砚之首”。其 材料取于广东肇庆高要县东南端溪之烂河山(又称斧柯山)。 不但具有“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摸之寂寞无纤响,按之如小 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之特点,更具有“秀面多姿,呵气研 墨,发墨不损笔毫”的长处。自唐代问世以来,便颇受文人学 士青睐。加上纹理绮丽,各具名目,加工技艺亦愈纷繁,地位 越来越高,以致升到我国石砚之首,长盛不衰。并且与湖笔、 徽墨、宣纸并称为中国文房至宝。
砚台之家砚作品赏析(十)
![砚台之家砚作品赏析(十)](https://img.taocdn.com/s3/m/87d1b2e1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d4.png)
砚台之家砚作品赏析(十)砚之美——素工砚。
砚台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在古代匠师和文人士大夫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一整套独特具有砚雕语言的审美体系,那就是素工砚。
与其他形制相比,素工砚更具内美的性质,宁静,恬淡,平和,严谨的素工砚,做工精到,富有空间感和建筑美,具有恰好的实用性,更能融于书房的气息。
如唐砚之雍容华贵,大度雄浑,宋砚呈现出规矩方直,挺拔劲健,内敛含蓄的气质。
【作品】:《纳玄》淄砚【尺寸】:18×12.2×2.4厘米【描述】:此砚乃淄砚中彩淄的玄黑品种,产于淄博博山西部山区,南起桃花泉、禹王山,北至龙山一线,质地细腻、石质温润。
不少品种还带有冰纹、金线、金晕等纹彩,所制砚利于发墨又不易磨损。
砚做淌池式,做罗汉肚墨池,砚堂有乳白色冰纹,砚尾残缺部位用云纹化解,整砚线条流畅,气息静美。
【作品】:《抄手砚》徐公砚【尺寸】:18.8×11.5×4厘米【描述】:徐公砚产自山东沂南,属于鲁砚中的重要品种。
早在唐宋时期即负盛名。
唐代颜真卿、柳公权,宋代欧阳修、苏轼、米芾等名人,在其有关著述中都曾作过介绍和品评,而且评价甚高。
料选用徐公砚中的石岗岭坑,上层鳝鱼黄石质,墨中淡黄,质细而嫩,以深黄线者为上品,其线黄不浮艳。
下层蟹盖青石质,质润而坚,偶有白色或黄色斑点或线,白色如鱼脑,黄色如浮云,与石之基色对比鲜明,有此石品者为贵。
此砚囊括了两者的优点,可宝之。
【作品】:《镶嵌》砣叽砚【尺寸】:11×2厘米【描述】:古时制砚,佳石难得,石质佳的大材更难得。
砚工对每一片小小的、薄薄的佳石都舍不得放弃。
但用太小或太薄砚材制成的砚台,在实际使用时有较大局限。
而一方砚台用于研墨的其实只有砚堂中的一小块范围,于是,聪明的砚工使用了镶嵌的技法,把一片优质砚石作为砚堂镶嵌在普通砚台上。
这样既利用了小的或者薄的优质砚材,又解决了砚台过于小或过于薄的问题。
这是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办法,既满足了使用功能,又保证了砚台的体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砚
• 汉砚质地以石为主,尚未出现专用砚 材,惟坚硬耐磨即可;造型上已初步显示 了美化的趋势,纹饰、造型多受同期其他 艺术形式的影响。砚体多分为砚身和砚盖 两部分,砚盖与砚身相吻合,将砚面保护 起来。砚的盖顶和足部多以鸟兽圆雕作装 饰,厚朴古拙而不失主动。文具历经战国、 秦、汉几代,已逐渐配套形成,砚也由多 种研磨功能逐渐变成专为书写所用,完成 了它由研磨器到书写用砚的过渡。
• 明清时代是砚成为一种工艺美术品的重要 历史阶段。这个时期,砚台从制砚工艺上讲, 品种增多,有些不适于研磨的材料,如翡翠、 象牙、料器也选作砚材,这纯属工艺美术上的 需要。所表现的内容亦渐广泛,世间万物无所 不包,砚台的形制也一改前代的单纯实用,而 按纹饰的要求而定,雕刻手法纤细工巧,古朴 趋豪华,简单趋繁缛,越到后期越甚,极尽雕 镂之能事。砚的实用性,完全被艺术性、欣赏 性、陈设性所取代,达到材美工巧的追求境界。
• 宋元时期的砚形基本为唐代砚形的延续和演 变,总的趋势以实用为主。经唐、五代至宋, 砚的形制出现了一种体轻且稳的造型,称为 抄手砚。从砚的外观造型到墨堂的处理,以 至砚背抄手的掏挖,制作讲究,线条处理流 畅,造型大方稳重,体现了这一时期的工艺 水平及艺术风格。这时砚的形制,砚池与砚 台已明显分开。
纹饰、造型多受同期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砚体
多分为砚身和砚盖两部分,砚盖与砚身相吻合, 将砚面保护起来。砚的盖顶和足部多以鸟兽圆雕 作装饰,厚朴古拙而不失主动。文具历经战国、 秦、汉几代,已逐渐配套形成,砚也由多种研磨
功能逐渐变成专为书写所用,完成了它由研磨器 到书写用砚的过渡。
• 魏晋南北朝,瓷业渐兴发展,出现了瓷砚,多 为青瓷砚。以瓷土为胎,施青釉,砚堂无釉,造 型仍多为圆形带足。对这一时期出土的瓷砚进行
比较发现,砚面的四周出现了高起的"护堤",即子 母口。砚心也从平坦向中心慢坡隆起发展。这也 是后来辟雍砚的形式。
• 隋唐时期,制砚的工艺有相应的发展。 砚的造型由圆形单纯的三足式,出现了圈足、 多足、辟雍砚等。最享美名的突出形制是两 足箕形砚。初唐,箕形砚四边微弓,较为圆 浑敦美。晚唐,渐趋秀挺,四边微凹。箕形 砚有圆首、方圆首、花瓣首等形式,又有石 质或陶、瓷之分。唐代石质砚材有突出的发 展,各地出现了不少独具特色的砚材,如: 山东青州的红丝砚、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 歙州的歙砚、甘肃洮州的洮砚等。这些优质 砚材自唐代问世起,雄居砚林,奠定了中国 名砚的物质基础,历经千年而不衰,至今仍 有巨大的生命力。
的石头也适合制砚使用,称为螺溪砚,其实砚
也不仅只用石头制作而已,在古代也采取陶土,
制作陶砚,但现代较少制作与使用。
•
相传"黄帝得玉一钮,制为墨海",是制砚
的开始。原始社会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称为研磨器。砚的形制
只是一个经过简单加工的厚厚石饼,由不规则
的鹅卵石简单加工而成。
•
汉砚质地以石为主,尚未出现专用砚材,惟
坚硬耐磨即可;造型上已初步显示了美化的趋势,
中国四大名砚
• 中国四大名砚. 从唐代起,端砚、歙砚、洮河砚 和澄泥砚被并称为“四大名 砚”,其中尤以端砚 和歙砚为佳。 澄泥砚产于豫西黄河岸边诸地,以制作工艺独 特称著于世,为中国历史四大名砚之一。与端、 歙、洮砚齐名,史称“三石一陶”。
• 澄泥砚以沉淀千年黄河渍泥为原料,经特殊炉 火烧炼而成,质坚耐磨,观若碧玉,抚若童肌, 储墨不涸,积墨不腐,厉寒不冰,呵气可研,不 伤笔,不损毫,倍受历代帝王、文人雅士所推崇, 唐宋皆为贡品。武则天、苏东坡、米芾、朱元璋 均有所钟,并著文记之;乾隆皇帝赞誉:抚如石, 呵生津。其功效可与石砚媲美,此砚中一绝。
• 澄泥砚以“朱砂红、鳝鱼黄、蟹壳青、 豆绿砂、檀香紫、为上乘颜色,尤以朱砂 红、鳝鱼黄最为名贵。华夏澄泥砚不施彩 釉,采用科学周密的原料配方,精心的药 物熏蒸,特殊的炉火烧炼,使之自然窑变, 同窑之中的澄泥砚幻变神奇、色彩各异、 无不巧夺天工、不但保持了史书记载的名 贵颜色,而且烧制出古砚从未有过的花石 纹,其纹理天成,美妙多姿,令人叹为观 止。经专家评鉴确认,完全具备古砚“泽 若美玉、击若钟磬、易发墨、不伤笔、冬 不冻、夏不枯、写字做画虫不蛀等特点。
文房四宝之 砚
砚,集书法、绘画、雕刻诸艺术为一体,特 有的色调和造型,加之浑然天工的巧琢,以其 庄重与风雅,成为"四宝"之首。文人学子在案 头陈放一砚,在书写作画时一边慢慢地研磨, 细品墨行于砚上的乐趣,一面细细地舔笔,玩 味笔贴于砚面的细润,似乎可以得到无限的创 作灵感。亦有并非为追求笔墨运行之甘苦,而 只追求砚石发墨的滋味者,执墨悬腕于砚上, 其乐陶陶。而或邀集挚友,取来清水一盆,将 砚沉没其中,品评赏析砚石天然成趣的纹理, 其乐何然。又有成癖者,将砚辗转于掌手间, 感受其温润细腻的肌理。斯人斯乐,唯己可知。 历朝砚台,以其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质地,不 同的种类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构成一部丰富多 彩的中国砚史。
• 古时以石砚最普遍,砚也有石砚、陶砚,砖
砚、玉砚等种类之分,直到现在经历多代考验
仍以石质为最佳。砚的种类是依照制作地区来 命名,质量也因此有差异,质量较佳的石砚,
必须石材坚硬且细腻滋润,又不易吸水,容易
发墨,并且墨汁细匀无渣为佳。较著名的广东
肇庆端溪的「端砚」,另有安徽婺源的歙砚,
是古代文人常推崇的砚台,在台湾浊水溪所产
砚的历史
据说我们的祖先用墨的历史很早,刚开始时以笔 直接蘸石墨写字,后来因为不方便,无法写大字, 人类便想到了可先在坚硬东西上研磨成汁,如石玉、 砖、铜、铁等。殷商时青铜器已十分发达,且陶石 随手可得,砚乃随着墨的使用而遂渐成形。
在周宣王时期,就曾使用黑土及煤烟混合之后用 来写字,不过当初并无「砚」只有「研」,凡是可 以研墨的工具,都如此称呼。砚台的发明据说是春 秋时鲁人仲田凿石而成,根据现代考古专家发掘的 砚,发现「砚」早在汉朝已普遍使用,在唐朝时不 但是研墨的工具,更加以装饰雕刻成艺术欣赏品, 同时也在中国工艺美术上,占有重要地位。 一般作 画用砚,也不一定那么讲究,一般选择那种石质好, 砚池深、稍大有盖的,研磨时发墨快、水份不易挥 发的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