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初中化学专题二:中考化学常见经典题型汇总【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化学中考专题复习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中考专题复习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中考专题复习试题含答案1 化学用语化学与生产、生活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D)A.食醋B.牛奶C.酱油D.纯碱2.为了防止骨质疏松症,医生建议适量补充的元素是(C)A.铁B.碘C.钙D.锌3.下列常见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C)A.陶瓷B.焊锡C.涤纶D.钢筋混凝土4.下列塑料制品用热固性塑料制造的是(C)A.雨衣B.食品包装袋C.手电筒外壳D.盖大棚蔬菜用的薄膜5.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A)A.B.C.D.6.Sb2O5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用X来生产该阻燃剂的化学方程式为X+2H2O2===Sb2O5+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是(C)A.HSbO3B.H3SbO4C.Sb2O3D.SbO27.钛和钛合金是制造飞机的重要材料,钛酸亚铁(FeTiO3)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C)A.+2 B.+3 C.+4 D.+58.如图是镉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镉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镉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金属元素B.镉的原子序数和原子核内中子数均为48C.镉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D.化学反应中,镉原子易失去电子9.“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B)A.常吃水果、蔬菜,可以预防坏血病B.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海鲜以延长保质期C.在食盐中添加碘可以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大D.冬季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时要注意通风,防止CO中毒10.下列做法或说法中错误的是(D)A.火场逃生时在有烟雾的地方应匍匐前进B.为了防止水污染,农业上要合理使用化肥、农药C.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D.人体缺锌会引起生长发育迟缓,因此锌元素的摄入量越多越好11.材料与人类生活紧密相关。

下列物品与所用材料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 )A .汽车轮胎——塑料B .羊毛衫——天然纤维C .食品保鲜膜——有机合成材料D .不锈钢餐具——铁合金1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注意就会发现。

2024年人教版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二部分常考题型突破题型五物质的推断与转化题

2024年人教版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二部分常考题型突破题型五物质的推断与转化题

5. (2023·陕西)如图所示为初中四种常见物质之间的常见反应关系
图,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反应,“→”表示两端的物质通
过一步反应能转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A. X一定是Ca(OH)2 B. Y可能是钠盐
C. X与Y不可能都是盐
D. X与Y反应能生成NaOH
第5题
6. (2023·无锡宜兴一模)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利用太阳能可将
解推断类试题的步骤:首先,读审——仔细读题、审清题意,即弄清题 意和要求,明确已知和未知条件,找出明显条件和隐藏条件。其次,找 突破口或“题眼”——通过分析结构特征、性质特征、反应特征和现象 特征及特征数据等,确定某一物质或成分的存在,以此作为解题突破 口。然后,推理——从突破口向外扩展,通过顺推法、逆推法、假设法 得出初步结论,最后做全面检查,验证推论是否符合题意。
第3题
(1) E的化学式为 HCl 。 ⁠
(2)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通电
① C→B: 2H2O
2H2↑+O2↑ 。

② G与H: Na2CO3+Ca(OH)2 CaCO3↓+2NaOH 。 ⁠
③ I与J: Fe+2AgNO3 Fe(NO3)2+2Ag 。 ⁠
类型二 物质转化类 4. (2023·济宁)通过物质间相互反应可以实现物质间的相互转化。下 列物质间的转化,通过一步化学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B ) A. Ca(OH)2→CaCO3→Ca(HCO3)2 B. CuO→Cu(OH)2→CuSO4 C. H2→H2O→O2 D. NaOH→Na2SO4→NaCl
第2题
(1) 物质E的化学式为
H2O


(2) 物质B的用途为 用于灭火(或用于人工降雨等合理答案均 ⁠

中考经典易错题型,九年级化学常见易错题汇总含答案,初中化学经典易错点归纳及练习

中考经典易错题型,九年级化学常见易错题汇总含答案,初中化学经典易错点归纳及练习

中考经典易错题型,九年级化学常见易错题汇总含答案,初中化学经典易错点归纳及练习易错题1、正确选项为D。

磷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大量白烟,其他选项描述都正确。

易错题2、正确选项为B。

红磷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从而除去氧气。

易错题3、该图说明水分子中的氢、氧原子可以再分。

易错题4、正确选项为C。

在氧气流中加热混合物可以使混合物中的炭粉燃烧,从而提纯氧化铜。

易错题5、错误选项为D。

钢虽然是由生铁炼制而成,但是钢同样会生锈。

易错题6、正确选项为D。

铝可以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三氯化铝。

易错题7、正确选项为C。

不溶物可能含有Cu,但不一定含有Fe,溶液中可能含有FeSO4,但不一定含有CuSO4.易错题8、正确选项为B。

溶液是一种混合物,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易错题9、正确选项为A。

31.6 g硝酸钾可以在水中溶解,但不一定是在100 g水中。

易错题1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的情况是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即在30℃下继续饱和溶解。

A。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钾晶体。

B。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向溶液中加入水。

C。

降低温度至10℃。

D。

在保持温度在40℃的情况下,升高温度蒸发掉一部分水。

2.改写后:A。

碱不一定含有氧元素,盐也不一定含有氧元素。

B。

酸、碱、盐都不一定含有氧元素。

C。

酸一定含有氢元素,盐一定不含有氢元素。

D。

盐一定含有金属元素,酸一定不含有金属元素。

3.改写后:A。

pH值为7的溶液是中性溶液。

B。

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C。

在测定溶液酸碱度时,可以将pH试纸浸入溶液中。

D。

若某溶液的pH值为10,滴入酚酞溶液时,会使溶液呈现红色。

4.改写后:在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发现有金属析出。

过滤后滤液呈浅绿色,向滤液中滴加盐酸,会生成白色沉淀。

因此,析出的金属是Ag和Cu。

5.改写后:为了除去稀硝酸中混有的少量硫酸,可以加入Ba(NO3)2溶液,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Ba(NO3)2 + H2SO4 → BaSO4↓ + 2HNO3.为了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可以加入Ba(OH)2溶液,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 + Ba(OH)2 →2NaOH + BaCl2↓,该反应的类型是双离子交换反应。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化学专题训练及答案详解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化学专题训练及答案详解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化学专题训练及答案详解本文档为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化学专题训练及答案的详细解析,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化学知识并提高解题能力。

专题一:物质的分类与性质1. 问题:纯净水属于什么性质的物质?答案:纯净水属于无色、无味、无臭、透明的物质。

2. 问题:按照物质的触感,将以下物质进行分类。

答案:液体:牛奶、果汁;固体:盐、面粉。

专题二:常见物质的性质及用途1. 问题:铁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物质?它的主要用途是什么?答案:铁是一种金属物质,它的主要用途是制造建筑材料和制造工具。

2. 问题:将以下物质进行分类:酒精、水银、茶叶、木头。

答案:液体:酒精、水银;固体:茶叶、木头。

专题三:物质的微观结构和性质1. 问题:将以下物质的微观结构进行配对:铁、水、盐。

答案:铁:由很多个铁原子组成;水:由氧原子和氢原子组成;盐: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组成。

2. 问题:将以下物质的性质进行配对:铁、水、糖。

答案:铁:有磁性;水:无味、无色、透明;糖:有甜味。

专题四:物质的变化1. 问题:将以下现象进行分类:铁锈生成、燃烧、水蒸气凝华。

答案:化学变化:铁锈生成;物理变化:燃烧、水蒸气凝华。

2. 问题:将以下变化进行分类:融化、凝固、蒸发、燃烧。

答案:固态变化:融化、凝固;气态变化:蒸发;化学变化:燃烧。

专题五:能量与物质的关系1. 问题:将以下现象进行配对:小伙伴在跑步过程中感到疲劳、汽车开动时发出声音、空调制冷。

答案:机械能:小伙伴在跑步过程中感到疲劳;声能:汽车开动时发出声音;热能:空调制冷。

2. 问题:将以下能源进行配对:太阳能、电能、风能、化学能。

答案:太阳能:来自太阳的能量;电能:通过电流传输的能量;风能:来自风的能量;化学能:储存在化学物质中的能量。

专题六:物质的浓度与溶解度1. 问题:浓度是指什么?如何计算浓度?答案: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溶液中溶质的含量,计算公式为浓度 = 溶质的质量 / 溶液的体积。

2. 问题:以下溶解了多少物质的溶液浓度最大?50g/100mL、40g/90mL、30g/80mL。

知识总结:初中中考化学常见的题型总结(大全)

知识总结:初中中考化学常见的题型总结(大全)

知识总结:初中中考化学常见的题型总结(大全)解答除杂质问题时,需要遵循三个原则:不引入新杂质,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杂质易于分离。

同时,需要注意三个要领:根据物理或化学性质的差异确定除杂质方法,选择适当的试剂。

除杂质的方法主要包括沉淀法、化气法、置换法、转纯法和吸收法。

在解答题目时,需要清晰理解题目要求,按照要求进行思路分析,才能准确解题。

混合物的分离主要分为三种情况。

对于可溶性与难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可以通过溶解、过滤和蒸发三个步骤分离得到纯净物质。

对于两种物质均溶于水,但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以采用结晶法进行分离。

对于两种物质均溶于水,可以采用化学方法进行分离。

在进行混合物分离时,需要注意除杂质和分离物质的不同点,即除杂质只需要将杂质除去,保留原物质即可,而混合物分离需要用一定的方法将各成分分开,并保留原混合物中的各成分。

物质的鉴别是通过化学实验将不同特性的物质区分开来。

例如,如何区分两瓶无色溶液中的NaCl和KNO3可以通过检验NaCl溶液中的Cl-离子来鉴别。

常见的离子鉴别试剂包括紫色石蕊试液和pH试纸。

OH-:使用无色酚酞试液(可鉴别碱性溶液),会变成红色。

Cl-:使用AgNO3溶液和稀HNO3,会出现白色沉淀。

SO42-:使用BaCl2溶液和稀HNO3,会出现白色沉淀。

CO32-:在稀HCl和石灰水中,会产生CO2气体。

PO43-:使用AgNO3溶液,会出现黄色沉淀。

NH4+:在强碱溶液(NaOH)中,会产生NH3气体,并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

特征离子关系图:Mg2+、Cu2+、Fe3+、NH4+、OH-、Ag+、H+、Ba2+、Cl-、CO32-、SO42-、Ca2+、Mg2+、Cu2+物质鉴别的原则:1.操作简便,尽可能使用物理方法鉴别。

若必须使用化学方法,则尽可能使用一种试剂。

2.现象明显,使待检物质的现象对比度较大。

3.防止干扰,例如在鉴别Cl-和SO42-时,只能使用BaCl2溶液,不能使用AgNO3溶液。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二章简答题专项知识点总结(答案解析)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二章简答题专项知识点总结(答案解析)

一、解答题1.暗紫色固体A在加热条件下生成B、C和D,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C分解放出D,其中C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若将细铁丝放在D中点燃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E。

用符号表达式表示有关反应,指出化学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① 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_)。

解析:KMnO4 K2MnO4+MnO2+O2(分解反应) H2O2H2O+O2(分解反应) Fe+O2Fe3O4(化合反应)【分析】暗紫色固体A在加热条件下生成B、C和D,则A是高锰酸钾,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C 分解放出D,其中C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则C是二氧化锰,若将细铁丝放在D中点燃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E,则D是氧气,E是四氧化三铁。

①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KMnO4 K2MnO4+MnO2+O2;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故是分解反应。

②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H2O2H2O+O2;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故是分解反应。

③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Fe+O2Fe3O4;该反应是由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故是化合反应。

2.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完成下列问题:(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只答四点即可)。

(2)甲实验进行时,燃烧匙中硫的状态是_________。

(3)上述三个化学反应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请你写出其中一个与另两个的一点不同之处___________。

解析:都是化合反应都与氧气反应生成物都是氧化物反应都放出大量的热液态硫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是气体,另外两个反应的生成物是固体【分析】(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都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由图可知三个反应的反应物都有氧气,都是与氧气反应;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铝燃烧生成氧化铝。

初中化学常见题型及解析归纳

初中化学常见题型及解析归纳

初中化学常见题型及解析归纳 中考将⾄,很多同学都在备战中考,那么在中考之前学⽣们需要把哪些东西细化呢?重点掌握哪些题型呢?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家的初中化学常见题型及解析,希望可以帮到你! 初中化学常见题型及解析 第⼀种,有关“离⼦”的⼀类题。

考点1:有关“离⼦”溶液的颜⾊ 例1.现榨的苹果汁在空⽓中会由淡绿⾊变成棕黄⾊,你猜测其原因可能是( )。

A、苹果汁中的Fe2+变成Fe3+ B、苹果汁中含有Cu2+ C、苹果汁中含有OH- D、苹果汁中含有Na+ 解析:初中化学所涉及到的带⾊“离⼦”有Fe2+、Fe3+和Cu2+等,含有以上三种离⼦溶液的颜⾊分别是淡绿⾊、黄⾊和蓝⾊。

含有其它离⼦溶液的颜⾊⼤多为⽆⾊。

答案:A 考点2:有关“离⼦”个数的计算 例2.某溶液中含Fe3+、Mg2+、SO42-、NO3-,其中Fe3+、Mg2+、SO42-的个数⽐为3∶3∶1,可推知溶液中Fe3+、SO42-、NO3-的个数⽐是( )。

A、3∶2∶1B、1∶2∶1C、3∶1∶15D、3∶1∶13 解析:解此类题的关键就是要明确⼀点:“溶液对外不显电性的原因是阴阳离⼦所带的正负电荷总数相等。

”即该题中阳离⼦Fe3+和Mg2+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SO42-和NO3-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

设Fe3+、Mg2+、SO42-的个数分别为3n、3n、n;NO3-的个数为m,则3×3n+2×3n=2×n+m×1,解得m=13n。

答案:D 考点3:有关“离⼦”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例3.某Al2(SO4)3溶液中,SO42-离⼦与⽔分⼦的个数⽐为1∶50,求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析:这是⼀道电荷守恒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综合题。

题⽬求的Al2(SO4)3溶液中Al2(SO4)3的质量分数,就应分别求出Al2(SO4)3溶液的质量Al2(SO4)3的质量。

利⽤SO42-个数∶H2O个数=1∶50=3∶150,及Al2(SO4)3的电离⽅程式Al2(SO4)3=2Al3++3SO42-,可得Al2(SO4)3的个数∶H2O的个数=1∶150,则Al2(SO4)3的质量∶H2O的质量=342×1∶18×150=342∶2700,所以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1.2%。

初三化学经典题型汇总

初三化学经典题型汇总

初三化学经典题型汇总题目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氯化钠B. 氧化铁C. 氢氧化钠D. 二氧化硅题目2:在下列化学反应中,放出热量的是()。

A. 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B. 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液态水C. 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水D. 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蒸气题目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空气B. 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C. 氧化铁D. 稀硫酸和蒸馏水的混合物题目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B. 稀硫酸和蒸馏水的混合物C. 氧化铁D. 空气题目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氧化铁B. 稀硫酸和蒸馏水的混合物C. 空气D. 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题目6: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稀硫酸和蒸馏水的混合物B. 空气C. 氧化铁D. 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题目7: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稀硫酸和蒸馏水的混合物B. 空气C. 氧化铁D. 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题目8: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稀硫酸和蒸馏水的混合物B. 空气C. 氧化铁D. 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题目9: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稀硫酸和蒸馏水的混合物B. 空气C. 氧化铁D. 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题目10: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稀硫酸和蒸馏水的混合物B. 空气C. 氧化铁D. 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题目1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稀硫酸和蒸馏水的混合物B. 空气C. 氧化铁D. 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题目1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稀硫酸和蒸馏水的混合物B. 空气C. 氧化铁D. 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题目1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稀硫酸和蒸馏水的混合物B. 空气C. 氧化铁D. 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题目1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稀硫酸和蒸馏水的混合物B. 空气C. 氧化铁D. 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题目1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最新人教版初中化学专题一:中考化学常见经典题型汇总【答案】

最新人教版初中化学专题一:中考化学常见经典题型汇总【答案】

专题一:中考化学常见经典题型汇总一、选择题1.生活中的许多变化涉及化学知识,下列过程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鸡蛋煮熟B.光合作用C.汽油洗涤油污D.食物腐败【答案】C【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汽油除油污是利用油污溶解于汽油中,属于溶解作用。

为物理变化。

3..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 B.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C.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D.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答案】A【解析】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 ,A错误。

4.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B.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C.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所以可用做保护气【答案】C【解析】A、氧气能支持燃烧,但它不具有可燃性,所以不可以作燃料,故错误;B、带火星的木条必须在氧气的量达到一定浓度时才能复燃,并不能在含有氧气量少的集气瓶中复燃,故错误.C、水中溶有少量氧气,水中的生物可以依靠这些氧气而存活,故正确;D、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会与大多数的物质发生反应,因此不能作保护气,故错误。

5.砷元素广泛的存在于自然界,共有数百种的砷矿物已被发现。

砷与其化合物被广泛运用在农药、除草剂、杀虫剂与多种的合金中。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砷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3 B.属于金属元素C.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4.92 D.砷的化合物可能有毒【答案】B【解析】从图示看:砷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3,因为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质子数等于原子的序数;属于非金属元素;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4.92;砷的化合物可能有毒。

故选B.6.有人通过闻茶的方法就能判断出茶的产地,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原因是()A.分子间有间隔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答案】B【解析】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茶叶中含有的分子总是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茶香.故选B.7.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净水剂,除了用于饮用水消毒、净化外,还用于污水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铁酸钠中含有7个原子B.高铁酸钠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D.高铁酸钠中铁、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答案】B8.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纯净物乙醇氧气二氧化碳水X 反应前质量/g 2.3 4 0 0 0反应后质量/g 0 0 2.2 2.7 待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后X的质量为1.5g B.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C.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D.X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1【答案】B9.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答案】D【解析】从图示看:丙的质量没有变化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甲丁的质量减少属于反应物,且分别有8克和20克参加反应,乙的质量增加,属于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28克,所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2:7.故选D.10.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蓝B.将一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铁丝在空气中点燃,火星四射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答案】A【解析】A、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变蓝,正确;B、一氧化碳不会与氢氧化钙反应,将一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无明显现象,描述错误;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描述错误;D、红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为固体,生成的应为大量白烟,描述错误。

人教版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知识讲解

人教版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知识讲解

人教版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知识讲解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可燃物R是C、H2、CH4、CO或CH4O中的一种。

将一定量的R和氧气置于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R氧气二氧化碳水一氧化碳反应前质量/g m1m2000反应后质量/g00m3m4m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m1=1/9m4时,R是H2②m1+m2=m3时,R是C或CO③ m3:m4=11:9时,R是CH4或CH4O④8m3/11+8m4/9+4m5/7≥m2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R、氧气反应后质量变为0,是反应物;二氧化碳、水、一氧化碳反应前的质量是0,是生成物,要确定R是哪种物质,生成物是什么,就要通过反应前后质量的关系来进行确定。

①氢气燃烧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2H2 + O2点燃 2H2O,其中氢气与水的质量比为1:9,正确;②碳或一氧化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此时m1+m2=m3,正确;③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与水,化学方程式为CH4 + 2O2点燃CO2 + 2H2O,其中二氧化碳与水的质量比为11:9;甲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与水,化学方程式为2CH4O+ 3O2点燃2CO2 + 4H2O,其中二氧化碳与水的质量比为11:9;通过分析可知,当m3:m4=11:9时,R是CH4或CH4O,正确;④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如果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水、一氧化碳这三种物质,则R 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生成物中的氧元素的质量大于或等于氧气的质量。

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m3××100%=8m3/11,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m4××100%=8m4/9,一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m5××100%=4m5/7,通过分析可知,8m3/11+8m4/9+4m5/7≥m2 ,正确。

人教版中考化学试题及解答参考

人教版中考化学试题及解答参考

人教版化学中考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哪种物质属于纯净物?A. 空气B. 盐水C. 氧化铁D. 海水2、在化学反应中,如果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则该反应属于哪种类型?A. 分解反应B. 化合反应C. 置换反应D. 氧化还原反应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酸的是:A、硫酸(H2SO4)B、氢氧化钠(NaOH)C、盐酸(HCl)D、二氧化碳(CO2)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一定越快B、温度越高,反应速率一定越快C、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频率越高,反应速率一定越快D、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能量越高,反应速率一定越快5、在下列化合物中,哪一种的水溶液pH值最低?A. NaClB. H₂SO₄C. NaOHD. CH₃COOH6、以下哪个过程涉及到化学变化?A. 水结成冰B. 铁生锈C. 蜡烛融化D. 干冰升华7、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无机物的是:A、水(H2O)B、二氧化碳(CO2)C、甲烷(CH4)D、硫酸(H2SO4)8、下列化学变化过程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B、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水C、氯气与氢气反应生成氯化氢D、碳酸钙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9、题目: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A. 氢(H)B. 氧(O)C. 铝(Al)D. 氮(N)11、下列物质中,属于无机化合物的是:A. 乙醇(C2H5OH)B. 甲烷(CH4)C. 氯化钠(NaCl)D. 葡萄糖(C6H12O6)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1、下列物质中,哪些属于无机化合物?()A、H2OB、C6H12O6C、NaClD、CH42、下列实验操作中,哪些是正确的?()A、在量筒中直接进行化学反应B、使用酒精灯时,先预热再加热C、实验过程中,使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尖端应接触容器壁D、将金属钠投入水中时,应在通风橱中进行3、下列物质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A. 乙醇和甲醇B. 甲烷和乙烷C. 丙酮和丙醛D. 乙烯和苯1、在实验室中,为了防止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常常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一种气体。

中考化学常考题型

中考化学常考题型

中考化学常考题型主要包括基础知识题、实验题、工业流程题、离子共存问题、溶液的计算题、有机化学题、化学反应原理题、金属活动性题、溶解度题以及生活中的化学题等。

以下是一些案例:
1. 基础知识题:
案例: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物质是什么?
答案:该物质为有机物。

2. 实验题:
案例:某学生要制取氢气,应选择哪种方法?
答案: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3. 工业流程题:
案例:制盐工业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如何制备精盐?
答案: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等步骤。

4. 离子共存问题:
案例:某无色透明的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答案:正确选项应满足无色透明、能大量共存两个条件。

5. 溶液的计算题:
案例:已知氯化钠溶液的浓度为10%,求200g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

答案:20g。

6. 有机化学题:
案例:下列关于乙醇的描述正确的是()。

答案:乙醇可与水形成氢键。

7. 化学反应原理题:
案例:判断下列反应类型: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答案:氧化还原反应。

8. 金属活动性题:
案例:将锌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会发生什么现象?
答案:锌片上出现红色物质,溶液颜色变浅。

9. 溶解度题:
案例: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该物质是什么类型的化合物?
答案:难溶性盐。

10. 生活中的化学题:
案例:为什么在烹调过程中,食物的香气会四溢?
答案:食物中的分子在受热时会挥发,形成香气。

以上是中考化学常考题型和案例。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化学综合题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化学综合题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化学综合题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化学综合题1.某化学小组为测定一瓶失去标签的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分成甲、乙两组,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定。

实验设计:甲组:取纯净碳酸钙粉末5g于烧杯中,加入20g该盐酸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剩余固体3g。

乙组:取纯净碳酸钙粉末5g于锥形瓶中,将20g该盐酸溶液加入分液漏斗,测定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0.4L(20℃、标准大气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977g/L)计算盐酸浓度。

(数据处理):(1)你认为哪一种实验方法不准确,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利用你认为实验合理的一组数据计算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答案】乙组数据不准确,原因:测量的水的体积小于生成气体的体积; B、C之间的导管内实验前无水,实验后有水;内外气压相同时,二氧化碳无法将相应体积的水压入量筒;二氧化碳可能溶解在A中反应后的溶液中 7.3%【解析】(1)乙组数据不准确,原因:测量的水的体积小于生成气体的体积;B、C之间的导管内实验前无水,实验后有水;内外气压相同时,二氧化碳无法将相应体积的水压入量筒;少量二氧化碳可能溶解在A中反应后的溶液中。

(2)根据甲数据计算,设参加反应的HCl质量为x,消耗碳酸钙质量为5g−3g=2g。

32222HCl+CaCO==CaCl+H O+CO↑73 100x 2g731002x g=x=1.46g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6100%7.3% 20gg⨯=。

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组成。

自然环境由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组成(如图所示),四个圈层经过漫长演化,既相对稳定、动态平衡,又相互作用、不断变化,各圈层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不停循环,这些循环既跟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有关,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并通过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实现。

【最新】人教版中考化学常考专题《物质构成的奥秘及自然界的水》(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中考化学常考专题《物质构成的奥秘及自然界的水》(含答案)

【精编】人教版中考化学历年真题(含答案)专题一:物质构成的奥秘精品考点1 构成物质的微粒1.下列粒子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A)A.电子 B.原子 C.分子 D.离子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A.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D.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考点2 分子的性质3.兰花清香扑鼻,我们能闻到远处兰花的香味是因为(A)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体积很小C.分子间有间隔 D.不同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4.500 mL水中含有约1.67×1025个水分子,说明(D)A.分子可以再分 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5.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D)A.热胀冷缩是构成物质微粒的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的缘故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一定比原子大C.分子可以分裂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D.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6.下列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B)A.氨水挥发——分子不断运动B.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C.18 g水中大约有6.02×1023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很小D.50 mL酒精和50 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分子间有间隔7.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

请回答:(2)B实验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烧杯2中的溶液变为红色__。

命题点3微粒的结构示意图(高频考点)8.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的是(C)9.下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有关该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B)A.质子数为11 B.易得电子形成阴离子C.最外层有1个电子 D.该原子有三个电子层10.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粒子是(C)A.Al B.Al3+C.Mg D.Mg2+11.下图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对相关粒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C))A.①②属于同种元素B.②④具有相对稳定结构C.①③都容易失去电子 D.②④形成的化合物为NaCl12.由以下粒子结构示意图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B)A.④表示的是阳离子 B.①、③属于同种元素,②、④属于另一种元素C.②、④形成的化合物是Al2O3 D.①、③的化学性质相似命题点4元素(常考点)1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C)A.硅B.氧C.铝D.硫14.“增铁酱油”中的“铁”是指(D)A.单质 B.分子 C.原子 D.元素15.有四种元素:A.铁元素、B.碘元素、C.钙元素、D.氧元素,请选择合适元素的字母序号填空:①缺乏后会引起贫血的元素是__A__;②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__D__;③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C__。

初三化学初中化学人教版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初中化学人教版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初中化学人教版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其质量会增加且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浓盐酸B.浓硫酸C.无水CuSO4D.生石灰【答案】CD【解析】A、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溶液质量减小,未发生化学变化,故此选项错误.B、浓硫酸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溶液质量变大,但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此选项错误.C、无水CuSO4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生成硫酸铜晶体,质量增大,故此选项正确.D、生石灰能和空气中的水分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氢氧化钙,质量增大,故此选项正确.故选:CD.【点评】此题是对常见物质物质的特性的考查,解题的关键主要是了解相关物质的特性,并对相关的现象有较明确的认识,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2.Ⅰ.化学用语填写:一个氢原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的化学式.Ⅱ.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原子和离子等.氯化钠的构成粒了是和,氧气的构成粒子是.【答案】Ⅰ.H;O;N2;MgO;Ⅱ.分子;Na+、Cl﹣;O2;【解析】Ⅰ.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一个氢原子,就可表示为:H;地壳中各元素含量前几名排序为:氧、硅、铝、铁、钙,最多的元素为氧,其符号为:O;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是一种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双原子分子构成的,故填:N2;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MgO;Ⅱ.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氯化钠的构成粒子式钠离子和氯离子,其符号分别为:Na+、Cl﹣;氧气的构成粒子是氧分子,其符号为:O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3.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

下列做法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是()A.干冰可用作制冷剂B.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防其变质C.焙制糕点时加入小苏打作发酵粉D.向易变质食品的包装袋中充入氮气【答案】B【解析】A、干冰为固态二氧化碳,无毒;B、甲醛会使蛋白质变性,具有毒性、致癌性,用于浸泡食物会人体健康不利;C、小苏打为碳酸氢钠,加热后分解为碳酸钠和水和二氧化碳,无毒;D、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无毒。

初三化学初中化学人教版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初中化学人教版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初中化学人教版试题答案及解析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质子数B.电子数C.中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答案】A【解析】一种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即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或核电荷数.故选A.2.A.图①:将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缓慢降温B.图②: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加过量稀硫酸C.图③: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D.图④: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锌【答案】B【解析】此题是过程与图象结合题,是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的分析各个反应的过程,并结合图象分析问题,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一定帮助。

A、因为硝酸钾最初不是饱和的,所以刚开始降温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A错误;B、氢氧化钡溶液中有水,故未加入稀硫酸之前,水的质量应大于0;故B错误;C、向氢氧化钠中加水,pH值越来越小,但不会小于7,故C错误;D、一定量稀硫酸加足量的锌会不断放出氢气,直至酸耗尽,氢气量不再变大,故D正确,故选D。

3.离子检验的常用方法有三种:A.H+——沉淀法B.——气体法C.Cu2+——显色法D.——气体法【答案】A【解析】H+的检验方法一般是加指示剂或与金属反应有气体生成或与不溶的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可溶物等,不能用沉淀法.4.香烟燃烧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尼古丁、煤焦油、一氧化碳等几百种有毒物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吸烟可以兴奋神经、提神,对身体无害B.在公共场所吸烟不会影响他人健康C.香烟的烟雾是一种纯净物D.一氧化碳会阻碍氧气和血红蛋白的结合,造成人体内缺氧甚至死亡【答案】D【解析】香烟燃烧可产生几百种有害、有毒的化合物,会给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5.(2014重庆)重庆市委、市政府通过实施“蛋奶工程”和“爱心午餐”,努力改善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某校为学生提供的一次“爱心午餐”含有下列食品,其中含蛋白质最少的是()A.炒青菜B.豆腐汤C.红烧肉D.水煮鱼【答案】A【解析】炒青菜中主要含有维生素,蛋白质的含量较少,其他几种食品的蛋白质含量较高.6.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会使蛋白质发生变质的是()A.水B.食盐水C.酶D.甲醛【答案】D【解析】甲醛会使蛋白质失去活性,使蛋白质变质,也叫变性.7.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就可以与其他化肥区别开的是()A.K2SO4B.磷肥C.KClD.NH4NO3【答案】B【解析】氮肥和钾肥通常均为白色晶体,而磷肥多为灰白色粉末.8.常见的氮肥主要有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和尿素,都是白色固体,下列物质能够将尿素从这四种化肥中鉴别出来的是()A.水B.稀盐酸C.氯化钠D.氢氧化钙【答案】D【解析】氯化铵、硫酸铵与硝酸铵都能与氢氧化钙反应产生氨气,而尿素不能与氢氧化钙反应.9.(2014湖南益阳)下列化肥中不能给作物提供氮元素的是()A.CO(NH2)2B.KCl C.NaNO3 D.NH4Cl【答案】B【解析】KCl中不含氮元素,不能给作物提供氮元素,而其他物质都含有氮元素,可用作氮肥.10.某同学将一朵紫色牵牛花泡在石灰水里,牵牛花很快就变成了蓝色,又将牵牛花泡在稀盐酸中,牵牛花又变成了红色,请你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回答:(1)该同学将紫色牵牛花泡在肥皂水中很快就变成了蓝色,肥皂水显_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2)该牵牛花的汁液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作指示剂.(3)将牵牛花泡在家庭厨房里的某种调味品中,牵牛花变成了红色,选用的调味品可能是________.【答案】(1)碱性(2)能(3)白醋【解析】紫色牵牛花泡在石灰水里,牵牛花很快就变成了蓝色,而将紫色牵牛花泡在肥皂水中很快变成了蓝色,说明肥皂水显碱性:牵牛花在酸性、碱性溶液中能呈现不同的颜色,所以牵牛花汁液能用作指示剂;将牵牛花泡在家庭厨房里的某种调味品中,牵牛花变成了红色,说明该溶液呈酸性,可能是白醋.11.将50g2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到200g,稀释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A.20%B.10%C.5%D.1%【答案】C【解析】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可知稀释后的200g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50g×20%=10g,所以稀释后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2.(2013上海)室温时,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作如下操作,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A.溶质质量相同B.溶质质量分数相同C.均为不饱和溶液D.溶剂质量相同【答案】A【解析】根据题中图示,甲中100mL饱和氯化钠溶液转移50mL到乙烧杯中,此时两者溶质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溶剂质量相等,后来向乙烧杯中加入50mL水后,乙烧杯中水的质量增大了,即溶剂质量增大了,但是溶质质量没有改变,因此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了,此时乙烧杯中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所以正确答案是A.13.物质M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使用降温法可使M从饱和的水溶液中析出C.在50℃与60℃之间,M在水中的溶解度大致相等D.在10℃时,将30g物质M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溶液质量为130g【答案】C【解析】从题图中可以看出:物质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降温只能使物质M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而不会使物质M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10℃时,物质M的溶解度约为10g,故在该温度下,将30g物质M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约110g物质M的饱和溶液.14.(2013天津)溶液具有广泛的用途,根据溶液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在20℃时,向盛有40g氯化钠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后,仍有4g固体未溶解.①所得溶液是20℃时氯化钠的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②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___g.(2)现用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9g/cm3),配制2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①需要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________mL(计算结果精确到0.1),需要水________mL(水的密度为1g/cm3).②该溶液配制过程中用到的仪器除了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________.量取所需要的12%的氯化钠溶液时,应选用________(填“10mL”或“20mL”或“50mL”)规格的量筒.③把配制好的上述溶液装入________中(填“广口瓶”或“细口瓶”),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答案】(1)①饱和②36(2)①9.210②胶头滴管10mL③细口瓶【解析】(1)由于仍有未溶解的固体存在,故形成的溶液一定是饱和的,且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40g-4g=36g,说明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2)①设需要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的体积(mL)为x,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可得:1.09g/cm3×x×12%=20g×6%,解得x=9.2mL;需要水的质量为20g-1.09g/cm3×x=10g,由于水的密度是1g/cm3,则水的体积为10mL;②量取液体的体积时,除了量筒,还需要用胶头滴管;由于需要12%的氯化钠溶液的体积为9.2mL,故量取时需要10mL规格的量筒;③液体药品盛放在细口瓶中,固体药品盛放在广口瓶中,溶液配制完成后,要将配好的溶液装入细口瓶中.15.关于100g 5%的NaCl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00g水溶解了5g NaClB.5g NaCl溶于95g水中C.溶液中NaCl与水的质量比为1︰20D.溶液中NaCl与水的质量比为19︰1【答案】B【解析】100g 5%的NaCl溶液含有NaCl的质量为100g×5%=5g,水的质量为100g-5g=95g.溶液中NaCl与水的质量比为5︰95=1︰19.16.现有三支试管,分别加入不同温度和体积的水,试管编号及相关数据如下表:________;(2)再向B、C两支试管中分别加硫酸铜粉末直至饱和,则B中溶液的颜色较C中的________;(3)由此实验可得出:①溶液的浓度越大,有色溶液的颜色越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A (2)浅(3)深硫酸铜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解析】对于有色溶液而言,溶液颜色的深浅与溶液的浓度有关,浓度越大,颜色越深;浓度越小,颜色越浅.在A、B、C三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溶质,浓度最大的是A;由于硫酸铜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高温时的饱和溶液的浓度要大于低温时的饱和溶液的浓度,即50℃的C中饱和溶液颜色要比20℃的B中饱和溶液颜色深.17.根据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1)A、B、C三种物质有可能为气体的是________.(2)t1℃时,将等质量的A和B分别加入盛有等质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其中一个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未溶解,则未溶解的固体是________.(3)要在不改变溶液浓度的前提下使t2℃时B的饱和溶液成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4)现要配制t3℃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90g,需要A物质的质量为________.【答案】(1)C (2)A (3)升温(4)30g【解析】(1)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C有可能为气体;(2)t1℃时A的溶解度小于B,等质量的水中溶解的A的质量少于B,所以未溶解的固体是A;(3)t2℃时要使B的饱和溶液成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升高温度或加入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但要使浓度不变,只能升温;(4)t3℃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即150g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50g,则要配制90g饱和溶液需要A物质的质量为30g.18.用图所示装置研究“活性炭吸附能力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将NH4NO3固体加入到水中搅拌,观察到两侧玻璃管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不同.(1)由于试管内气体的压强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使得玻璃管内液面上升.(2)NH4NO3固体溶于水________(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3)活性炭吸附气体的能力随温度________而增强.【答案】(1)减小(2)吸收(3)降低【解析】玻璃管内液面上升,说明试管内压强降低;NH4NO3溶于水,左侧玻璃管液面上升,说明试管内温度降低,压强减小;右侧玻璃管液面在加硝酸铵后比加硝酸铵前液面上升,说明加活性炭的试管在随温度降低时,压强降得更低,故低温时活性炭吸附能力更强.19.用质量相等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等质量的稀盐酸充分发生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表示锌粉与稀盐酸反应的曲线为________(填“a”或“b”).(2)对于a曲线表示的反应,________(填名称)有剩余.【答案】(1)a (2)稀盐酸【解析】(1)锌比铁活泼,与酸反应速率快,即在相同时间内产生氢气的质量大,所以曲线a 为锌粉与稀盐酸反应的曲线.(2)由图看出,锌最终产生的氢气质量比铁产生的少,铁、锌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Fe+2HCl=FeCl2+H2↑、Zn+2HCl=ZnCl2+H2↑,由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间的质量可知,若酸完全反应,则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若相同质量的铁和锌完全反应,铁消耗的酸和产生的氢气质量比锌多.在题图所示情况下,与锌反应的稀盐酸有剩余.20.下列有关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的是()A.不能用金属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B.银的导电性强于铜C.镁和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D.铜能将银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来【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铜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的后面,故不与稀硫酸反应;金属的导电性强弱与其活动性无关;镁和铝的活动性强弱不同,因此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铜比银活泼,铜能将银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来.21.铜能够制成铜片或拉成铜丝,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A.导热性B.导电性C.延展性D.金属活动性【答案】C【解析】铜能够制成铜片或拉成铜丝,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与其他性质无关.22.(2011潍坊)工业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请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流程中一种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2)NH3溶于水得到氨水,该溶液的PH_____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________.②氯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________.(4)工业生产纯碱的流程中,碳酸化时析出碳酸氢钠而没有析出碳酸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5)写出高温煅烧碳酸氢钠制纯碱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CO2或H2O(2)大于(3)①MgCl2+Ca(OH)2=Mg(OH)2↓+CaCl2②CaCl2+Na2CO3=CaCO3↓+2NaCl(4)相同温度下,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a2CO3的溶解度(5)2NaHCO3Na2CO3+H2O+CO2↑【解析】(1)流程中氧化物为CO2或H2O;(2)氨水是一种碱,碱的pH>7;(3)按照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逐一完成;(4)同温下,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a2CO3,故碳酸化时,Na2CO3未析出;(5)NaHCO3高温时可分解为Na2CO3、CO2和H2O.23.(2013上海)厨房中的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用油B.白醋C.白糖D.食盐【答案】A【解析】食用油不溶于水,放入水中形成的是乳浊液;白醋、白糖、食盐易溶于水,放入水中形成的是溶液.24.(2011雅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需要加水20g B.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和水的用量有关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D.汽油可以去除衣物上的油污【答案】D【解析】A是溶液的稀释问题,将溶液稀释到原来浓度的一半需加水的质量等于原溶液的质量;B.气体的溶解度只与温度和压强有关;C.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与溶液的浓、稀没有直接关系.25.(2012潍坊)下列生活物品中,使用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铁锅B.乳胶手套C.不锈钢餐具D.瓷器【答案】B【解析】考查了化学材料的判断.铁锅、不锈钢餐具都是用金属材料制作的;瓷器是用无机非金属材料制作的;乳胶手套是用有机合成材料制作的.26.葡萄糖是生命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提出问题]葡萄糖的完全燃烧产物是CO2和H2O,由此能否证明葡萄糖是只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有机物?[实验设计]为了确定葡萄糖的元素组成,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其中浓硫酸、无水CaCl2均为常用干燥剂,部分固定装置省略).(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装置C处氧化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案评价](1)用充有空气的储气球代替装置A,是否更有利于实验的进行?___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装置C处葡萄糖燃烧的设计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1条).[数据处理]下表是同学们填写的实验报告,请你帮助完成.[讨论交流]为了尽量减少误差:(1)该实验在进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1条).(2)从定量实验的角度看,该实验可进一步改进,请简要写出一个改进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实验设计](1)2H2O22H2O+O2↑(2)吸收从A中溢出的水蒸气(3)将葡萄糖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少量CO氧化成CO2,保证葡萄糖中的碳都转化为CO2[方案评价](1)否空气中的CO2会干扰实验结果的测定(2)在密闭体系里燃烧(或反应物均为纯净物或用酒精灯隔着玻璃管加热,达到着火点等)[数据处理]若葡萄糖中只含有C、H两种元素,则需O2为2.64g+1.08g-1.8g-1.92g,而2.64gCO2中氧的质量为2.64g×32÷44=1.92g,1.08g H2O中氧的质量为1.08g×16÷18=0.96g,产物中共有氧1.92g+0.96g=2.88g>1.92g[讨论交流](1)先通氧气再加热(或通过B中气泡的多少来控制产生O2的速率,防止气流过快,冲走葡萄糖和氧化铜,堵塞导气管;或控制反应物的量,防止反应过快热量来不及散发而引起试管炸裂;或氧气足量防止燃烧不充分;或反应结束,待冷却后再称量D、E的质量等)(2)将F换成装有固体NaOH的干燥管,同时吸收空气中的CO2和H2O,减少实验误差(或A、B间加一个空集气瓶,用导气管连接等)【解析】实验原理是用无水CaCl2和固体NaOH分别吸收葡萄糖燃烧生成的H2O和CO2,根据无水CaCl2和固体NaOH增加的质量得出葡萄糖燃烧生成的H2O和CO2的质量,根据化学反应中元素质量守恒可知,生成的H2O中H的质量即为葡萄糖中H的质量,CO2中C的质量即为葡萄糖中C的质量,再将C和H的质量和与参加反应的葡萄糖的质量进行比较,即可判断出葡萄糖中是否含O元素,进而得出结论.[实验设计]A装置是产生氧气的发生装置,由于从导管出来的氧气中混有水蒸气,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在装置C前用浓硫酸将水蒸气除去;由于葡萄糖燃烧可能会产生少量CO,因此装置C中用氧化铜将CO转化为CO2,以保证葡萄糖中的碳都转化为CO2.[方案评价]由于空气中含有CO2,因此,用充有空气的储气球代替装置A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装置C密闭,使测定结果更准确.[讨论交流]实验在进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可从通氧气与加热的先后顺序、产生氧气的速率、氧气量的多少、称量D和E装置的时间等方面来考虑;该实验需要改进的地方可从F装置的作用考虑,F装置用来吸收外界空气中可能对该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的成分,浓硫酸只能吸收水分,不能吸收二氧化碳,因此,可考虑将浓硫酸换成固体氢氧化钠,这样实验结果会更准确.27.(2013株洲)室温下,向盛有10mL NaOH溶液(其中滴有少量无色酚酞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用pH计(用来精确测定溶液pH的仪器)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2)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3mL时,溶液呈________色;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14mL时,溶液呈________色.(3)当烧杯中溶液的pH=2.1时,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10 (2)红无(3)NaCl、HCl【解析】(1)NaOH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pH等于7,此时加入的稀盐酸的体积为10mL.(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3mL时,溶液的pH应介于12.7与12.5之间,溶液显碱性,使酚酞溶液显红色;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14mL时,溶液显酸性,酚酞溶液不变色,应为无色.(3)烧杯中溶液的pH=2.1时,溶液显酸性,此时稀盐酸过量,溶液中的溶质有NaCl和HCl.28.将50g 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需加水的质量为()A.145gB.195gC.196gD.245g【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了关于溶液稀释问题的计算.设稀释后所得硫酸溶液的质量为x,根据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则有50g×98%=x·20%,x=245g,需加水的质量为245g-50g=195g.29.(2011泸州)现有2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若要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可向溶液中加入硝酸钾________g或蒸发掉水________g.【答案】25 100【解析】使题中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也就是变成20%的方法:一是加溶质,设需加硝酸钾的质量为x,则:(200×10%+x)/(200+x)×100%=20%,可得出x=25g;二是蒸发水,设需蒸发掉的水的质量为y,则:200×10%/(200-y)×100%=20%,可得出y=100g.30.下列产品所用的塑料,具有热固性的是( )。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化学综合题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化学综合题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化学综合题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化学综合题1.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杂质高温下不反应。

)是我国硫酸厂制取硫酸的主要原料。

某兴趣小组欲测定某黄铁矿中FeS2含量,设计了如下实验 (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

【查阅资料】①4FeS2+11O2 2Fe2O3+8SO2②Na2SO3+H2O2 =Na2SO4+H2③BaSO4为一种不溶于水、不溶于盐酸的沉淀。

【实验探究】Ⅰ.称取4.80g黄铁矿样品放入下图所示装置(夹持和加热装置省略)的石英管中,从a处不断地缓缓通入空气,高温灼烧石英管中的黄铁矿样品至反应完全。

Ⅱ.反应结束后,将B瓶中的溶液按上图流程进行处理。

【问题讨论】(1)Ⅰ中B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和______;(2)Ⅰ中通入的空气中作用是______和______;(3)Ⅱ中加入盐酸溶液的目的是______;(4)Ⅱ中检验滤渣洗涤是否干净的方法是______。

【含量测定】(5)另取 4.80g黄铁矿样品在空气中加热,测出样品的固体残留率(固体样品的剩余质量固体样品的起始质量×100%)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计算该黄铁矿中FeS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请写出计算过程)【答案】CO2+2NaOH=Na2CO3+H2O SO2+2NaOH=Na2SO3+H2O;提供反应所需的氧气将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排入装置B中除去产生的BaCO3沉淀;取最后一次洗涤液1~2mL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或稀硫酸、碳酸钠)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表明已洗涤干净。

75%【解析】(1)根据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及FeS2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解答;(2)根据空气能提供与硫化亚铁反应所需的氧气和将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排入装置B中解答;(3)根据盐酸能将反应生成的碳酸钡除去解答;(4)根据过滤出来的硫酸钡沉淀是湿润的分析解答;(5)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解答。

最新人教版初中化学专题三:中考化学常见经典题型汇总【答案】

最新人教版初中化学专题三:中考化学常见经典题型汇总【答案】

专题三:中考化学常见经典题型汇总一、选择题1.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纸张燃烧B.牛奶变酸C.燃放鞭炮D.蜡烛熔化【答案】D2.氚是氢的一种同位素,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氚原子结构的是()A.A B.B C.C D.D【答案】A【解析】根据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其核内有一个质子和2个中子,可知,氚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故A正确.故选A3.地壳中含有丰富的氧、硅、铝、铁元素,其有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原子核内质子数为6B.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C.铝离子(Al3+)核外有三个电子层D.铁原子的质量为55.85g【答案】B【解析】A、由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圆圈内的数字是8,氧原子核内质子数为8,故选项说法错误.B、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硅元素原子序数为14,则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4;核外有3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则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故选项说法正确.C、铝离子(Al3+)是铝原子失去3个电子得到的,铝离子(Al3+)核外有2个电子层,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铁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5.下列化学方程式能正确..表示所述内容的是()A.铁片入到稀硫酸:2Fe+3H2SO4=Fe2(SO4)3+3H2↑B.氢氧化钠变质:2NaOH+CO2=Na2CO3+H2OC.实验室制备CO2:CaCO3高温CaO+CO2↑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点燃2Fe2O3【答案】B【解析】A、应为Fe+H2SO4==FeSO4+H2↑,是硫酸亚铁不是硫酸铁,错误;B、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因此正确C、实验室是利用石灰石(主要含有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因此错误;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3Fe+2O2Fe3O4,因此错误。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化学综合题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化学综合题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化学综合题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化学综合题1.(1)某兴趣小组准备通过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氢气来测定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装置如下:①小明同学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你认为他应该选择的最简易...的装置及其连接顺序是:A→______→ D。

②小明若用图2装置收集氢气,应选择集气装置____(填“A”或“B”),为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收集气体的时机是_________。

a.导管口还没有气泡产生时b.导管口连续均匀冒出气泡时c.导管口冒出气泡很多时③小张同学用如图3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Ⅰ.下列能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的是_________。

A连接仪器后,向水准管中注水,直至左右两边管内形成稳定高度差。

B向水准管内注水,连接好左侧装置,抬高水准管,左右两边液面始终相平。

Ⅱ.反应完毕后,气体体积逐渐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排除仪器和实验操作的影响因素)。

Ⅲ.若实验中测得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下列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a.装置漏气b.读取数据时水准管的水面高于量气管的水面c.未待冷却就读取量气管读数(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但小明在做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却出现了异常现象。

(进行实验)取一块绿豆大小的金属钠,放入盛有20毫升硫酸铜溶液的小烧杯中,发现金属钠浮在液面上不停打转,产生大量气体,烧杯发烫,溶液中出现了蓝色絮状沉淀,一会儿部分沉淀渐渐变黑,将反应后烧杯中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得滤渣和无色滤液。

(提出问题)①生成的气体是什么?②滤渣的成分是什么?③无色滤液中的溶质是什么?(查阅资料)①钠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同时放出气体。

②氢氧化铜受热至60~80℃变暗,温度再高分解为相应的金属氧化物(化合价不变)和水。

(实验探究一)探究生成的气体是什么?小明将上述实验药品放入锥形瓶中,立即塞上带导管的单孔塞,把气体通入肥皂水中,将燃着的木条靠近飘起的肥皂泡,有爆鸣声。

人教版2022-2023中考化学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

人教版2022-2023中考化学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

(每日一练)人教版2022-2023中考化学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单选题1、关于水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水中含有氢(H)、氧(O)两种元素C.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的D.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答案:B解析:A、水中不含氢气和氧气,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即水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2、氨气有刺激性气味,结合表中信息,不能得出的是A.氨分子质量很小B.闻到氨水的气味是分子在运动C.温度升高,氨分子体积变大D.压强变大,氨分子间的间隔变小答案:C解析:A、6.02×1023个氨气分子质量为17g,因此氨分子质量很小,正确;B、闻到氨水的气味是因为氨气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正确;C、温度升高,氨分子间隔变大,错误;D、压强变大,氨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正确;故选C。

3、现有一定质量的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生成氢气0.2g,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发,得到13.6g固体。

则金属混合物的组成不可能是A.Mg、FeB.Al、FeC.Zn、MgD.Fe、Zn答案:D解析: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反应中硫酸亚铁和氢气质量比为:152:2,假设金属全部是铁,生成氢气0.2g,则得到固体为15.2g,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Mg+H2SO4=MgSO4+H2↑,反应中硫酸镁和氢气质量比为:120:2,假设金属全部是镁,生成氢气0.2g,则得到固体为12g,铝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Al+3H2SO4=Al2(SO4)3+3H2↑,反应中硫酸铝和氢气质量比为:342:6,假设金属全部是铝,生成氢气0.2g,则得到固体为11.4g,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反应中硫酸锌和氢气质量比为:161:2,假设金属全部是锌,生成氢气0.2g,则得到固体为16.1g,金属混合物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生成氢气0.2g,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发,得到13.6g固体,说明混合物中这两种金属单独与酸反应在产生0.2g氢气时,一种反应后的到固体小于13.6g,一种大于13.6g,铁和锌与硫酸反应产生0.2g氢气时,得到固体都大于13.6g,故不可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中考化学常见经典题型汇总一、选择题2.下列关于物质的变化或物质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A.生石灰变成熟石灰是物理变化B.干冰升华是化学变化C.蔗糖易溶于水是蔗糖的物理性质D.铜能导电是铜的化学性质【答案】C【解析】A、生石灰变成熟石灰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蔗糖易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D、铜能导电,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C3.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B.用糯米等原料做酒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D.灼烧方法来区分羊毛和化纤【答案】C【解析】A、光合作用为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有机物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糯米主要含淀粉,生成了酒精,属于化学变化;C、只是将空气各成分分离,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灼烧生生成了一些气体和灰烬,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4.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答案】C5.通过一年的学习,同学们对化学有了一些初步认识,你认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的元素是有限的,但组成的物质却是无限的B.宏观上相对静止的物体,其构成微粒也是静止的C.物质都具有两面性,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造成危害D.化学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如化学变化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答案】B6.日本福岛核泄漏危机发生后,福岛土壤首现剧毒放射性钚元素.原子序数为94的钚元素的一种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39,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子数为145B.核电荷数为239C.质子数为94D.核外电子数为94【答案】B【解析】A、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钚的原子序数为94,则其质子数为94,质子数+中子数=239,则其中子数为239﹣94=145,所以正确.B、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钚的原子序数为94,则其核电荷数为94,所以错误.C、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钚的原子序数为94,则其质子数为94,所以正确.D、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钚的原子序数为94,则其核外电子数为94,所以正确.故选B.7.下巧有关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错误的是()A.③⑤属于同种元素的不同种粒子B.①②③④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C.②④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D.①②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同一纵行【答案】D【解析】从图示看:①②所表示的元素不能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同一纵行,因为①是离子,而其原子的外层有2个电子。

故选D.8.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从青蒿中提取到了对疟原虫有100%的抑制率的青蒿素(C15H22O5)而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中国人。

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青蒿素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5︰22︰5C.青蒿素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D.青蒿素属于氧化物【答案】D9.在反应2A+3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9:11。

若2.2gA与一定质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D,则反应中B和D的质量比为()A.10:11B.22:15C.15:22D.11:10【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设C的分子质量为9X,反应生成C为Yg,反应消耗B为Zg,则:2A+5B=2C+4D2*9X4*11X2.2g Z Y4.4gYg:4.4g=2*9X:4*11X Y=1.8g又由于质量守恒:2.2g+Z=Y+4.4g代入Y=1.8g得:2.2g+Z=1.8g+4.4g所以:Z=1.8+4.4-2.2=4g所以:B与D的质量比:Z:4.4=4:4.4=10:11。

选A10.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建议:在利用温室生产时,可向温室内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

这是因为()A.CO2可使害虫窒息死亡从而防治病虫害B.施用CO2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C.CO2可产生温室效应从而提高室温D.CO2能灭火,施用后可防止火灾【答案】B【解析】在利用温室生产时,可向温室内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

这是因为施用CO2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故选B.11.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的四种方案中可行的是()A.将Fe、Cu分别加入到ZnSO4溶液中B.将Zn、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C.将Zn分别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D.将Fe分别加入到ZnSO4、CuSO4溶液中【答案】BD12.某白色固体可能由NaCl、BaCl2、Mg(OH)2、NaOH、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实验记录如下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原固体中含有Mg(OH)2、BaCl2、NaOH B.原固体中只含Mg(OH)2、BaCl2C.原固体中不含BaCl2、Na2SO4D.步骤②中得到的溶液中溶质只有MgCl2【答案】A【解析】加入盐酸后沉淀完全消失,说明氯化钡和硫酸钠不会同时存在,而且一定含有氢氧化镁沉淀,通入二氧化碳会得到沉淀,说明其中还含有氯化钡,所以C错误;可能含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钠,所以B 错误;步骤②中得到的溶液中溶质只有MgCl2和过量的盐酸。

故选A.13.根据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后变成饱和溶液C.将t2℃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t1℃时都会析出晶体D.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等质量的溶质【答案】C14.下列除杂的实验过程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A.MnO2(KCl)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B.KCl(K2CO3)加足量稀硫酸、过滤、蒸发、结晶C.CuO(Cu)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D.BaSO4(BaCO3)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答案】D【解析】除杂质的原则:所加的物质只与杂质反应,不能引入新的杂质,A、除去MnO2中的KCl,根据MnO2不溶于水,KCl溶于水,只需通过加水溶解、过滤,即可得到MnO2,不需要蒸发、结晶,错误,B、除去KCl溶液中的K2CO3,加入足量稀硫酸,发生反应:K2CO3+H2SO4=K2SO4+H2O+CO2↑,又引入了新的杂质K2SO4,错误,C、除去CuO中的Cu,加足量稀盐酸,Cu不会反应,反而将CuO反应掉了,错误,D、除去BaSO4中的BaCO3,加足量稀盐酸,发生反应:BaCO3+2HCl=BaCl2+H2O+CO2↑,再过滤、洗涤、干燥即可,正确,故选D15.用一种试剂一次就能鉴别H2SO4、Ca(OH)2、Na2SO4溶液的是()A.碳酸钠试液B.酚酞试液C.稀硫酸D.BaCl2溶液【答案】A【解析】A、Na2CO3与H2SO4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与Ca(OH)2反应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与Na2SO4不反应;分别滴加Na2C O3溶液,产生气泡的是H2SO4,产生白色沉淀的是Ca(OH)2,无明显变化的是Na2SO4;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B、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H2SO4、Ca(OH)2、Na2SO4溶液分别显酸性、碱性、中性,使酚酞溶液分别显示无色、红色、无色,不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C、稀硫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但无明显变化;与Na2SO4溶液不反应,不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D、BaCl2溶液与H2SO4、Na2SO4溶液反应均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不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故选:A.16.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不能鉴别出来的是()A.Na2CO3、稀H2SO4、稀HCl、KNO3B.稀HCl、Na2CO3、BaCl2、Na2SO4C.NaOH、Na2CO3、酚酞、CaCl2D.CuSO4、NaOH、BaCl2、NaCl【答案】A17.能将Na2CO3、NaNO3、Ba(NO3)2三种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的试剂是()A.石蕊试液B.稀盐酸C.稀硫酸D.氯化钙溶液【答案】C【解析】要将三种物质一次性鉴别出来,那么要产生三种不同的现象。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硝酸钠和硝酸钡呈中性,故不能用紫色石蕊鉴别;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泡,但不要硝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大量的气泡,与硝酸钠与反应,与硝酸钡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硝酸钠和硝酸钡不反应。

故选C。

18.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所选试剂不合理的是()A.CO2(CO):灼热的氧化铜B.KOH溶液[Ca(OH)2]:碳酸钾溶液C.CaO(CaCO3):高温煅烧D.CuSO4溶液(FeSO4):铁粉【答案】D19.某固体粉末可能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搅拌,有不溶物;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

下列对固体粉末成分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一定有碳酸钠B.一定有碳酸钙C.可能有氢氧化钠D.可能有氢氧化钙【答案】B【解析】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搅拌,有不溶物;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

说明滤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溶液,其中的不容物质可能是原来含有碳酸钙,也可能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所以无法确定是否含有碳酸钙。

故选B.20.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下列方法正确的是()A.将混合气体点燃B.将混合气体通过入灼热的氧化铜中C.将混合气体通入水中D.将混合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答案】B【解析】混合气体点燃,CO 燃烧不了,A 错误;混合气体通入水中,CO 2溶于水,CO 不能,B 错误;将混合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CO 2与石灰水反应,CO 不能,D 错误;将混合气体通过入灼热的氧化铜中,利用CO 的还原性,B 正确。

21.下列各组物质的俗名、名称和化学式表示不正确...的是()A .食盐、氯化钠、NaClB .盐酸、氯化氢水溶液、HClC .烧碱、氢氧化钠、NaOHD .消石灰、氧化钙、CaO【答案】D【解析】D 中消石灰是熟石灰,名称是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 (OH )2。

故选D .22.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性质和功能.纳米二氧化钛()2TiO 参与的光催化反应可使吸附在其表面的甲醛等物质被氧化,降低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正钛酸()44H TiO 在一定条件下分解失水可制得纳米2Ti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甲醛对人体健康有害B .纳米2TiO 添加到墙面涂料中,可消除甲醛C .纳米2TiO 与普通的2TiO 的性质、功能完全相同D .制备纳米2TiO 的反应:4422H TiO TiO +2H O 一定条件【答案】C二、非选择题23.图中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 、B 、C 、D 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