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抗生素使用指南
2022妇产科围术期抗生素的使用全文
[6]SiChuan Pharmacy Administration andQuality Control Center . Implementation R ules of Perioperative Prophylactic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 in Sichuan Province (四川省围手术期预 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实施细则)
[M ]. Beijing: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 2015 .
[5]Ministry of Health of the People'ASIs R epublic of
China . No . 84r
Ministry of Health on revising the home page of inpatient medical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1 ,3 ( 46 ) : 230-233 .
[2]IORIOA ,SPENCER F A , FALAVIGNA Mletal . Use of G R ADE for assessment of evidence about prognosis : rating confidence in es
水囊引产术推茬的Bi防用药为第一、二代头抱IIjf土甲硝K(推柞强度:强 推荐;证据质M: B),对于布.头胞菌素过敏史患者,可选用氨内幡件类土 甲硝畔(推荐强度:强推荐;证据质#t: C)
妇产科抗生素应用
妇产科抗生素应用摘要:妇产科患者在进行手术时,必须要应用抗生素,但是抗生素的种类比较多,而每种抗生素又有不同的治疗特点,临床上不能随便的选用。
医生应该按照患者病情情况、抗生素适应症以及药敏试验结果来选用,以免引发严重的后果。
本文首先介绍了妇产科抗生素应用的原则,其次对妇产科手术抗生素预防性应用进行了阐释,最后概述了妇产科患者手术前预防应用抗生素的种类选择,仅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妇产科;抗生素;应用抗生素是一种常见的药物,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治疗性抗生素,另一种是预防性抗生素。
通常情况下,医生都会给患者使用预防性抗生素,但是如果患者在手术之前就患有炎症,则需要使用治疗性抗生素。
如果医生决定使用抗生素治疗方案来为患者进行治疗,则首先要确定抗生素品种,其次要明确给药剂量,最后要明确给药途径,尽可能不使用局部抗生素。
一、妇产科抗生素应用的原则抗生素的应用主要是为了提高广大妇女的抵抗病毒的能力,使其不感染等,但是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这就使得抗生素的服用必须因人而异,在应用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相应原则。
抗生素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用于治疗,二是用于预防。
临床上,抗生素的应用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治疗的效果。
妇产科抗生素应用所要遵循的具体原则如下:第一,如果妇产科患者已经确定是细菌或微生物感染,医生可以允许患者服用指征应用抗生素。
医生需要仔细的观察患者的情况,同时借助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初步感染诊断,此时妇产科患者可以应用抗生素。
但是如果没有微生物感染的证据或者是由于病毒而引起的干扰,此时医生要禁止患者服用指征应用抗生素。
第二,医生应该在最短时间内患者感染病原,之后按照病原类型以及药敏实验结果,科学选择抗生素。
通常而言,抗生素的选择主要是以细菌药敏试验数据为依据,所以如果医疗机构有能力,所有的住院患者在进行抗菌治疗之前,将标本存留下来,送到相关部门进行药敏试验,以此确定原菌以及最终结果。
而非住院患者如果病情需要到有关部门进行药敏试验,但是因为很多地方药敏工作开展情况下并不理想,因此大多数门诊患者都没有进进行药敏试验。
妇产科诊疗规范指南规范.doc
宫颈炎症诊疗一、急性子宫颈炎【概述】宫颈炎症包括宫颈阴道部及宫颈管黏膜炎症。
引起阴道炎症的病原体如滴虫、念珠菌等均可引起宫颈阴道部炎症此部分内容见相关阴道炎症。
临床多见的急性宫颈炎是宫颈管黏膜炎。
急性宫颈炎主要由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淋病奈瑟菌及沙眼衣原体所致也可由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所引起。
前者所致者也称为黏液脓性宫颈炎其临床特点是子宫颈管或宫颈管棉拭子标本上肉眼见到脓性或黏液脓性分泌物用棉拭子擦拭宫颈管时容易诱发宫颈管内出血后者常见于感染性流产、产褥期感染、宫颈损伤或阴道异物并发感染。
【诊断要点】1临床表现(1)病史有产褥感染、流产后感染或阴道内异物残留史。
淋菌性宫颈炎常有不良性接触史。
(2)阴道分泌物增多可呈黏液脓性或血性分泌物也可出现经间期出血、性交后出血等症状。
(3)外阴瘙痒及灼热感伴有腰酸及下腹坠痛。
(4)有下泌尿道症状如尿急、尿频、尿痛。
(5)妇科检查见宫颈充血、水肿、黏膜外翻有脓性分泌物从宫颈管流出。
若为淋病奈瑟菌感染因尿道旁腺、前庭大腺受累可见尿道口、阴道口黏膜充血、水肿以及多量脓性分泌物。
2辅助检查(1)擦去宫颈表面分泌物后用小棉拭子插入宫颈管内取出肉眼看到白色棉拭子上有黄色黏液脓性分泌物。
(2)取宫颈管分泌物涂片做革兰染色查找白细胞光镜下平均每个视野有10个以上多形核白细胞。
(3)有条件者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4)对疑有淋病或衣原体感染者应做衣原体及淋病奈瑟菌的相关检测常用的检测方法除宫颈分泌物涂片行革兰染色外还有分泌物培养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详见性传播疾病。
【治疗方案及原则】治疗原则针对病原体选择抗生素治疗。
1单纯急性淋菌性宫颈炎常用的药物有第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及大观霉素目前主张大剂量、单次给药。
由于淋病奈瑟菌感染常伴有衣原体感染因此若为淋菌性宫颈炎治疗时除选用抗淋病奈瑟菌的药物外同时应用抗衣原体感染的药物。
2衣原体感染常用的药物有四环素类、红霉素类及喹诺酮类。
最新版CDC妊娠合并B族链球菌感染(GBS)指南
妇儿中心
GBS阳性的孕妇中新生儿的感染率
妇儿中心
新生儿的感染根据感染时间可以分为早期侵入性感染(出生7天以内)、 晚期侵入性感染(出生7天以后)。
妇儿中心
孕期管理
依据美国10年调查统计结果,其新生儿败血症年 发生率为千分之二点七。其新生儿败血症有一半 左右都是因B族链球菌感染引起的。
对于那些对青霉素过敏的妇女,若无高危过敏,头孢唑 林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孕妇对青霉素有高危过敏,针对GBS的抗生素治疗 可选用克林霉素和万古霉素,但是相关数据表明有效性 略差
应避免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窘迫,或荨麻疹症状的出 现,同时严格把控青霉素或头孢菌素过敏症。
在2010GBS预防指南里,尚未提及红霉素
妇儿中心
对于青霉素过敏的产妇的用药
----摘自美国CDC《围产期GBS预防指南》2010修订版
若对于青霉素或头孢菌素都存在高危过敏,倘若对于红 霉素的耐药阻力测试为负,则可选用克林霉素作为GBS的 抗生素治疗
对于青霉素或头孢菌素过敏反应,若对克林霉素产生耐 药,或者对红霉素的耐药阻力测试敏感性未知,可选用 万古霉素作为为GBS的抗生素的治疗
● 氨苄青霉素是可以接受的替代药物; ● 侵袭性GBS疾病的许多菌株对克林霉素或红霉素有抗药性; ● 有些菌株容易对克林霉素耐药,但对红霉素耐药,可诱导
克林霉素耐药; ● 青霉素过敏性过敏症的高风险妇女的标本应清楚标明。
----摘自美国CDC《围产期GBS预防指南》2010修订版
妇儿中心
国内围产期GBS感染的预防工作可以借鉴美国CDC2010 年发布的GBS预防指南,对于怀孕35-37周的孕妇进行阴 道和直肠的GBS筛检,这样能够提高预防效率,节省资源 ,同时能够大量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
干货!青霉素类抗生素-妊娠哺乳
一、阿莫西林-妊娠哺乳用药【妊娠期用药】FDA妊娠分级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 对本药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为B级。
澳大利亚药物分级澳大利亚药物评价委员会(ADEC) 对本药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为A级。
风险评估1. 本药可通过胎盘,分娩后可在新生儿体内检测到。
2. 动物试验未见本药损害生育力和胎仔。
3. 妊娠期妇女使用本药通常不增加胎儿不良反应的风险,仅少量研究观察到唇裂和腭裂的风险增加。
有研究发现母亲妊娠早期使用青霉素可能与儿童期哮喘有关。
母亲用药还可能增加儿童磨牙矿物质不足的风险。
4. 妊娠期妇女使用本药后,观察到总结合雌三醇、雌三醇葡萄糖苷酸、结合雌酮和雌二醇的血浆浓度短暂性降低。
5. 分娩时口服氨苄西林极少被吸收,但豚鼠试验表明,静脉注射氨苄西林可降低子宫张力、收缩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
尚不明确临产或分娩时使用本药是否对胎儿有即时或延迟的不良影响、延长产程或增加助产干预的可能性。
用药建议1. 妊娠期妇女仅当明确需要时方可使用本药。
2. 妊娠期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推荐使用本药,治疗方案为一次500mg、一日3次,口服给药,共7日。
3. 妊娠期妇女可选用环丙沙星预防和治疗炭疽感染。
先前指南建议对敏感菌株可考虑使用本药预防,但现行指南不建议使用环丙沙星妇女在妊娠时改用本药。
4. 妊娠期无症状菌尿可选用本药,给药方案为一次500mg, 每8小时口服1次,共3-5日。
5. 妊娠期莱姆病宜选用本药。
6. 美国妇产科学会推荐妊娠期足月前胎膜早破(PPROM, 妊娠34+0周前胎膜破裂)使用抗生素。
治疗方案为静脉滴注氨苄西林和红霉素4 8小时,随后口服本药和红霉素共5日;对B-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者可考虑单用红霉素。
对早产和胎膜完整的女性在未证明感染时不建议使用抗生素延长妊娠。
7. 分娩前无感染者不推荐使用本药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但因潜在的重大发病率和死亡率,应考虑对具有不良结局高危因素(包括紫绀性心脏疾病、人工心脏瓣膜或兼有两者)的女性进行预防,可在阴道分娩前30-60分钟口服本药2g.二、氨苄西林-妊娠哺乳用药【妊娠期用药】FDA妊娠分级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 对本药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为B级。
妇产科抗生素使用指南
妇产科抗生素使用指南妇产科抗生素使用指南1.背景:该指南旨在提供准确、全面和最新的妇产科抗生素使用建议,以指导医生在妇产科疾病中的抗生素选择和治疗方案。
2.抗生素的分类和机制:2.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青霉素类- 链霉素类- 咪哒霉素类- 羧苄青霉素类- 三代头孢菌素类2.2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红霉素类- 克拉霉素类2.3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卡那霉素类- 庆大霉素类- 阿米卡星类2.4 四环素类抗生素- 强力霉素类- 盖南霉素类2.5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氟苄西林类- 氧氟沙星类- 氟罗沙星类3.妇产科常见感染疾病的抗生素治疗:3.1 阴道炎- 念珠菌感染:经典治疗方案为甲硝唑治疗,也可选用氟康唑。
- 细菌性阴道炎:建议使用甲基红霉素,替代方案为灭滴灵。
3.2 附件炎- 急性盆腔炎:采用飞秒青霉素和卡那霉素的联合治疗。
3.3 子宫颈感染- 治疗时首选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如有对头孢菌素过敏,则可使用经验性治疗。
4.抗生素的使用原则:4.1 根据致病菌选择抗生素,进行个体化治疗。
4.2 了解患者的过敏史,避免使用对其敏感的抗生素。
4.3 根据疗效监测和病情变化,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
4.4 遵守抗生素使用的时间和剂量,防止耐药性的产生。
4.5 注意禁忌症和不良反应,监测患者的用药安全。
5.附件:- 抗生素使用常见问题汇总- 妇产科常见感染疾病治疗方案比较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 飞秒青霉素:一种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抗革兰阳性菌和某些革兰阴性菌的活性。
- 卡那霉素: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某些革兰阴性菌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
- 灭滴灵:一种用于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抗生素,常用于对甲基红霉素过敏的患者。
- 氟康唑: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用于治疗念珠菌感染。
本文档涉及附件:- 抗生素使用常见问题汇总- 妇产科常见感染疾病治疗方案比较表格。
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AKI
Duration >24h
CDI
Branch-Elliman W, O’Brien W, Strymish J, et al. Association of duration and type of surgical prophylaxis with antimicrobial-associated adverse events[J]. JAMA surgery, 2019, 154(7): 590-598.
0 类切口
I或II类
体表无切口或经人体自然腔道进行的操作以及经皮腔镜操作
I类切口
Ⅰ类切口( 清洁手术)
不涉及炎症区,不涉及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 经过完整 皮肤的手术
II类切口 Ⅱ类切口( 清洁-污染手术)
泌尿生殖道手术, 或经泌尿生殖道手术,可能污染
II类切口
Ⅲ类切口( 污染手术)
手术部位严重污染的手术
器官或腔隙:盆腔或阴道残端蜂窝 织炎或脓肿,子宫内膜炎
三、哪些手术需要用抗菌药物
1. 手术切口类别
手术切口的类型及患者自身具备的感染危险因素决定了是否需要抗菌药物
病案首页切 口类别
指导原则切口类别
妇产科手术
无切口
非切口手术
经血管介入诊断手术、子宫肌瘤-子宫动脉栓塞术、羊膜腔注射引产术以 及羊膜腔穿刺术
备备选
多数II、III类切口妇 第一、二代头孢菌
科手术
素±甲硝唑, 或头
霉素类
克林霉素0. 6 -0. 9 g/次,q8-12 h 头孢曲松 1- 2g·/次, q24 h
+ 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
妇产科抗生素使用指征
妇产科抗生素使用指征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感染性疾病协作组根据妇产科感染性疾病的特点,制定《妇产科抗生素使用指南》。
第一部分:临床应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一、治疗性应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1.细菌性感染的抗生素应用。
2.根据病原微生物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应用抗生素。
3.根据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选择抗生素。
4.综合确定抗生素的应用方案:根据病原微生物种类、感染部位、感染严重程度和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制订抗生素治疗方案。
妇产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妇产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目的: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以及清洁一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妇产科手术预防性抗生素应用的基本原则:妇产科手术基本上属于清洁一污染手术或污染手术,应该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以防感染。
第二部分:妇科常见感染及抗生素应用一、阴道感染1.治疗原则:(1)取阴道分泌物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查,通常在显微镜下检查即可诊断,必要时再进行培养。
难治性或反复发作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必须进行酵母菌培养,获病原微生物后进行药敏试验,根据不同病原微生物选择抗真菌药物。
如为两种病原微生物同时感染,如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和滴虫性阴道炎,可同时使用两种抗生素。
(2)应同时去除病因,如停用广谱抗生素、控制糖尿病等。
(3)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或性交时坚持使用安全套。
(4)抗生素使用必须按疗程完成。
(5)妊娠期应选择阴道局部用药,妊娠初期3个月,禁用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
(6)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应区分单纯性和复杂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应参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诊治规范(草案)》区别治疗。
2.治疗方案:表一二、宫颈炎1.治疗原则:(1)检测宫颈炎致病微生物,可根据高倍(×400)显微镜下宫颈涂片每个视野中多形核白细胞>30个,或油镜下可见每个视野多形核白细胞>10个作出初步诊断。
(2)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
最新【最新版】妇产科抗生素使用指南教学讲义ppt
第一部分 临床应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第二部分 妇科常见感染及抗生素应用 第三部分 产科常见感染及抗生素应用 第四部分 妇产科手术前预防性用抗生素
第一部分 临床应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正确、合理应用抗生素临床的标准: (1)有无指征应用抗生素; (2)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理。
全的抗生素,不必采用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重症感染、 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疗应静脉给药,以确保药效;病 情好转能口服时应及早转为口服给药。
(2)抗生素的局部应用宜尽量避免,黏膜局部应用抗 生素很少被吸收,抗生素在感染部位不能达到有效浓度, 反易引起过敏反应或导致耐药菌产生,因此,治疗全身 性感染或脏器感染时或易产生过敏反应的药物应避免局 部应用抗生素。某些部位如阴道等黏膜表面的感染可采 用抗生素局部应用或外用。
二、妇产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原则3.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选择及给药方法: (1)药物选择:抗生素的选择视预防目的而定。 预防术后切口感染时,选用抗金黄色葡萄球菌药物;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或全身性感染时,则需依据手术野 污染或可能的污染菌种类选用,如对大肠埃希菌和脆弱拟 杆菌有效的抗生素。 (2)给药方法:术前0.5—2.0 h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 给药。 手术时间超过3 h,或失血量>1500 ml,术中再次给 药,抗生素的有效时间覆盖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 h, 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为24 h,必要时延长至48 h。 污染手术可依据患者感染情况酌量延长抗生素的使 用时间。
第一部分 临床应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一、治疗性应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二、妇产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一、治疗性应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一)细菌性感染的抗生素应用指征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
妇科单病种质量管理规范本规范引用的疾病名称与ICD
妇科单病种质量管理规范本规范引用的疾病名称与ICD—10编码采用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疾病分类与代码(修订版)》的通知(卫办综发〔2011〕166号。
)本规范引用的手术名称与ICD—9-CM-3编码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手术与操作》第九版临床修订本2008版(刘爱民主编译)。
抗生素使用管理依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及《妇产科抗生素使用指南》(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感染性疾病协作组2011版执行)。
目录一、异位妊娠ICD-10:O00质量管理规范二、宫颈癌ICD-10 C53。
902质量管理规范三、子宫内膜癌ICD-10 C51—C58质量管理规范四、卵巢恶性肿瘤ICD—10:C56质量管理规范五、葡萄胎ICD-10:O01质量管理规范六、女性不孕症(输卵管因素)ICD-10 N97。
101 质量管理规范七、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质量管理规范八、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质量管理规范九、子宫肌瘤ICD—10:D25质量管理规范十、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ICD—10:N80。
101质量管理规范十一、子宫腺肌症手术治疗质量管理规范十二、性激素替代治疗质量管理规范十三、下生殖道感染治疗质量管理规范十四、自然流产诊疗质量管理规范一、异位妊娠ICD10:O00质量管理规范:1。
患者病情评估。
在到院 60 分钟内完成病情评估.2。
患者首次血常规、尿hCG和/或血β—hCG 及超声检查完成的时间。
在到院 60 分钟内完成患者首次血常规、尿 hCG 和/或血β-hCG 及超声检查.3.药物保守治疗规范(有适应征、无禁忌证者)。
明确诊断 60分钟内实施药物治疗(有适应证、无禁忌证)标准类型。
4.手术的时机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的合理性。
明确诊断30分钟内实施手术及手术方式的选择.5.自体输血.急性腹腔内出血多的异位妊娠患者适合回收式自体输血。
6。
手术并发症。
异位妊娠手术有一定的手术并发症,如持续性宫外孕、术中或术后出血、周围器官损伤、盆腔感染以及麻醉意外等。
妇产科抗生素使用指南
妇产科抗生素使用指南引言:妇产科是关注妇女生殖健康的专科领域,涵盖了多种与妇女生殖系统相关的疾病和问题。
抗生素在妇产科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用于治疗和预防感染、促进术后康复等。
然而,合理使用抗生素是至关重要的,以避免抗生素滥用和耐药性的发展。
本文将为妇产科医生和患者提供关于抗生素使用的指南,以提高护理质量及个体化治疗效果。
一、妇产科常见感染及抗生素选择1. 阴道炎\t阴道炎是妇科常见感染之一,可由多种原因引起。
初次就诊的阴道炎病例通常选择局部抗生素治疗,如甲硝唑凝胶、氯己定软胶囊等。
对于复发性阴道炎或伴有细菌感染的患者,可考虑口服抗生素,如诺氟沙星等。
2. 泌尿生殖道感染\t尿路感染在妇产科中较为常见,主要由革兰阴性菌引起。
通常选择抗生素治疗,如氨苄西林、头孢他啶等。
对于复杂性尿路感染或特殊致病菌的感染,建议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以指导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3. 宫颈炎\t宫颈炎常常与性传播疾病有关,治疗时应充分考虑病原体的多样性。
选择的抗生素种类主要包括头孢菌素类、红霉素类、四环素类等。
建议使用抗生素前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二、抗生素应用原则和注意事项1. 个体化治疗\t每个患者的感染情况各不相同,治疗方案应根据病原体、感染严重程度、患者的药物过敏史等因素进行个体化选择。
医生应在全面评估后,结合临床经验和指南建议,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2. 合理用药\t妇产科抗生素使用应遵循合理用药原则。
在确认感染诊断后,应及时开始抗生素治疗,但也应考虑是否需要联合使用抗生素以达到更好的疗效,并避免出现多药耐药的情况。
同时,应遵循推荐的剂量和疗程,避免过度或过短的使用抗生素。
3. 监测药物不良反应\t在妇产科患者中使用抗生素时,医生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
某些抗生素可能引起过敏反应、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如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或更换抗生素。
4. 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的限制\t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在妇产科领域中常常需要慎重考虑。
孕期用药指南
孕期用药指南怀孕后吃什么、用什么都可能会对肚子的宝宝有影响,尤其是用药,更是需要注意.然而,在我国孕妇自我保健意识不强,对医药的知识还比较贫乏,自己简单用药的现象仍很普遍.有资料显示,92%的孕妇至少用过一种以上的药物,而65%的孕妇曾经自己买过药物。
但是,某些药物是可能引起流产或导致胎儿发育畸形的,当疾病找上门来了,要不要吃药?吃哪些药?怎样吃药呢?母婴宝孕育专家一一替大家解答。
【慎用、忌用与禁用的区别】很多药物的说明书上都标明有孕妇慎用、忌用或禁用的字样,那么,到底这三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慎用指的是用药时应小心谨慎,使用药物后应注意观察。
若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特别是小儿、老年人、孕妇及心、肝、肾功能低下者,尤应慎重从事,但慎用不等于不能使用,一般来说,遇到必须使用慎用药品的情况,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忌用是指避免使用或最好不用。
有些患者在服用某些药物后可能引起明显的副作用,如磺胺类药物对肾脏有损害作用,肾功能不良者忌用;雷米封(抗结核药)对肝细胞有损伤作用,肝功能不良者应当忌用。
但当病情需要不得不使用某些忌用药物时,应当寻找药理作用类似但不良反应较小的其它药品代替。
若非用不可时,则须同时应用能对抗或减弱其副作用的药品,将不安全因素减到最低限度。
禁用即指绝对禁止使用。
对禁用药品可以说无任何选择余地.因为患者一旦服用,就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或中毒,如中药巴豆、牵牛、麝香、水蛭等药,孕妇绝对禁用。
胃溃疡患者禁用阿司匹林,否则易造成胃出血甚至胃穿孔.【孕妇用药分级】目前我国对孕妇的用药借用了美国药物和食品管理局制定的标准,按药物的不同危害分级如下:A级药物:对孕妇安全,对胚胎、胎儿无危害,如适量维生素A、U2、C、D、E等。
B级药物:对孕妇比较安全,对胎儿基本无危害,如青霉素、红霉素、地高辛、胰岛素等。
C级药物:仅在动物实验研究时证明对胎儿致畸或可杀死胚胎,未在人类研究证实,孕妇用药需权衡利弊,确认利大于弊时方能应用,如庆大霉素、异丙嗪、异烟肼等。
完整版妇产科指南目录
产科专业妊娠合并糖尿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推荐指南〔草案〕早产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推荐指南〔草案〕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与引产指南〔草案〕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草案〕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第1版〕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疗指南〔第1版〕妊娠合并梅毒的诊断和处理专家共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 2021版〕胎盘早剥的临床诊断与处理标准〔第1版〕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预防临床指南〔第1版〕前置胎盘的临床诊断与处理指南早产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专家共识〔2021〕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21〕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专家共识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21〕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2021〕妊娠晚期促子宫颈成熟与引产指南〔2021〕胎膜早破的诊断与处理指南〔 2021〕妇科专业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诊治标准〔草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与治疗标准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治疗指南〞解读盆腔炎症性疾病诊治标准〔草案〕妇产科抗生素使用指南细菌性阴道病诊治指南〔草案〕滴虫阴道炎诊治指南〔草案〕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和治疗指南〔试行〕妇科富腔镜诊治标准妇科腹腔镜诊治标准美国FDA“经阴道植入网片平安警示〞解读与专家共识美国妇科泌尿协会“经阴道植入网片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手术医师资格认证指南〞解读澳洲妇科泌尿学组Ⅲ、Ⅳ度会阴裂伤相关处理的指南更新与解读盆腔炎症性疾病诊治标准〔修订版〕腹腔镜子宫或阴道骶骨固定术专家共识盆腔器官脱垂的中国诊治指南〔草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指南妇科肿瘤专业复发性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治标准〔建议〕妇科恶性肿瘤保存生育功能临床诊治指南外阴癌诊治指南阴道恶性肿瘤诊治指南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子宫颈癌诊治指南子宫内膜癌诊治指南子宫肉瘤诊治指南卵巢恶性肿瘤诊治指南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诊治指南妇科恶性肿瘤的化疗指南妇科恶性肿瘤的放疗指南生殖内分泌专业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激素治疗临床应用指南修订草案〔2006版〕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诊断治疗指南〔草案〕高催乳素血症诊疗共识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期激素补充治疗临床应用指南〔2021版〕闭经诊断与治疗指南〔试行〕绝经相关激素补充治疗的标准诊疗流程绝经期管理与激素补充治疗临床应用指南〔2021版〕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与治疗指南方案生育专业人工流产后方案生育效劳指南皮下埋植避孕方法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复方口服避孕药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孕期哺乳期用药的指南
妊娠和哺乳期患者的皮肤科合理用药全网发布:2011-06-23 19:34 发表者:宏翔9117人已访问国外例一:60年代初,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反应停事件”,在德国等欧洲国家及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出生了万余名畸形儿。
经大量回顾性调查发现,这些婴儿的母亲在怀孕的第3~8周服用过中枢性镇静药酞胺哌啶酮(thalidomide,商品名:反应停)。
该药不仅有很好的镇静安神作用,而且对制止妊娠反应有特效,故不仅被制成多种复方制剂,还作为100多种食品、饮料等的添加剂,很受孕妇青睐。
回顾性研究证实,孕妇在受孕后第39天(从最后一次月经开始后的第14天算起)服用该药可发生海豹肢畸胎,而在第34~38天服用可发生双耳和颅神经畸形,第40~50天服用可发生无胆囊及心脏、小肠畸形,50d后服用则对胎儿影响不大。
国自60年代初反应停事件以来,人们对妊娠期用药安全性的关注已明显增加。
我国药物所致畸形儿数量也十分惊人。
据1989年11月11日《健康报》载:1987年全国人口统计表明,该年出生婴儿有33.8万人为畸形,其中约1万人被确定为药物引起。
第一部分妊娠期皮肤科合理用药一、药物致畸及对胎儿的其他影响(一)定义致畸剂被定义为一种当暴露在其中时,能导致胎儿结构和功能异常的物质。
(二)可能致畸的药物1.反应停(沙立度胺,thalidomide)是控制麻风反应的有效药物,近年来发现本品有免疫抑制作用。
反应停事件之后,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各国药品管理法规都增加了相应的法律条文,新药研制中要求必须把致畸实验作为基础研究项目,未作该项目研究或该项目不符合标准者均不批准生产。
2.抗癌药物药品不良反应监察证实,抗癌药中的甲氨喋呤、6-巯基嘌呤、环磷酰胺、苯甲酸氮芥和白消安,激素中的睾酮、孕酮和乙烯雌酚等药物肯定有致畸作用。
3.其他致畸药物口服避孕药及抗癫痫药苯妥英钠、痫酮等可能有致畸作用,而氯氮卓、地西泮、阿司匹林、水酸钠,减肥药左旋苯丙胺、止咳药、吸入麻醉药,巴比妥类药物,磺胺类药物等也与致畸的发生有关。
【最新版】妇产科抗生素使用指南ppt课件
一、治疗性应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四)综合确定抗 生素的应用方
案
4.给药次数: 为保证药物在体内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药效,杀灭感染灶病原 微生物,应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相结合的原则给药。青 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B内酰胺类、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 氯林可霉素等消除半衰期短者,应1d多次给药;氟喹诺酮类、 氨基糖苷类等可1d 给药1次(重症感染者除外)。
02 第二部分 妇科常见感染及抗生素应用--1.阴道感染
1.细菌性阴道病:
阴道加德纳菌、各种厌氧菌
和动弯杆菌属
01
3.滴虫性阴道炎:病原体为毛 03
滴虫,可同时合并细菌 或假
丝酵母菌感染。
( 一)分类
2.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80%以上为白假丝酵母菌; 10%~20%为其他假丝酵母
02 菌,如热带假丝酵母菌、光
5.疗程: 抗生素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 退后72—96h;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如盆腔炎等疾病需较长 的疗程(14d)方能彻底治愈,并防止复发。
一、治疗性应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四)综合确定抗 生素的应用方
案
6.抗生素的联合应用: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 合用药,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联合用药。 (1)病原微生物尚未查明的重症感染。 (2)单一抗生素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种或 2种以上病原微生物感染。 (3)一抗生素不能有效控制的重症感染。 (4)联合用药时宜选用具有协同或相加作用的2种抗生素联合 应用,3种及3种以上药物联合仅适用于个别情况。 此外,必须注意联合用药后药物不良反应将增加。 (5)对有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用抗生素时应掌握给药 方式、代谢途径、主要副反应等。
为A 、B、C、D及X类。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围手术期是指患者因手术治疗需要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全过程。
在围手术期中,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对于降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实用指南。
本指南适用于各类手术患者,遵循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以确保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选择:根据手术部位、患者年龄、病情等因素,选择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常见病原菌的抗菌药物。
对于清洁手术,可选用一代头孢菌素类;对于污染手术,可选用二代头孢菌素类或联合甲硝唑等。
用药时间:术前半小时至2小时内给予首剂抗菌药物,以确保在手术过程中血液及组织中的抗菌药物达到有效浓度。
药量:按照抗菌药物说明书中的推荐剂量给药,一般不超过常规剂量。
与其他术前准备的区别:注意抗菌药物与其他术前准备如禁食、备皮等的时间关系,尽量确保患者在进行抗菌药物治疗后进行手术。
预防方法:在手术过程中,保持手术室的无菌环境,严格遵循手术无菌操作规程。
对于手术时间较长、污染风险较高的手术,可在术中再次给予抗菌药物。
持续时间:术中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3天。
剂量:术中给药剂量可根据手术具体情况适当调整,一般为常规剂量的1/2至全量。
与手术流程的关系:在手术过程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组织损伤和血液暴露,降低感染风险。
治疗方案:术后应根据手术部位、病情及病原菌检测结果选择抗菌药物,治疗时间一般不超过7天。
如发生术后感染,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种类和剂量。
疗程长短:术后抗菌药物治疗疗程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通常清洁手术疗程为1至2天,污染手术疗程为3至7天。
特殊情况下,如高龄、免疫功能低下等患者,可适当延长疗程。
药物选择:术后抗菌药物选择应综合考虑患者病情、病原菌类型及抗菌药物敏感性。
对于一般感染,可选用一代或二代头孢菌素类;对于严重感染,可选用广谱抗菌药物如三代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等。
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的抗菌药物
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的抗菌药物手术部位感染(SSI)是剖宫产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3%-15%。
剖宫产是产后感染的重要因素,与阴道分娩相比,剖宫产感染的危险增加了 5-20 倍。
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可以降低术后感染的危险,剖宫产术前可以预防性应用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有效的抗生素。
本文将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的药物选择及用药方案等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总结如下: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的抗菌药物?不同的指南推荐预防感染的药物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第一代头孢菌素为头孢唑林,第二代头孢菌素为头孢呋辛。
给药时机问题根据 ACOG 正常分娩抗生素预防性应用指南(2018),建议所有剖宫产分娩都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除非患者已经接受了广谱抗生素(如绒毛膜羊膜炎),且预防应在剖宫产开始前 60 min 内实施。
如果无法按照这一推荐实施预防(如需要紧急分娩),应在切皮后尽快实施抗生素预防。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建议应在皮肤黏膜切开前 0.5-1 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在输注完毕后开始手术,保证手术部位暴露时局部组织中抗菌药物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沾染细菌的药物浓度。
但《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指导方案》中,除上述给药时机外也提出,如考虑预防用抗菌药物对胎儿有风险,可在断脐时使用。
个人认为考虑断脐时给药预防感染适用于使用克林霉素+氨基糖苷类,因药物可能对胎儿会产生不良影响。
关于抗菌药物剂量选择问题ACOG 指南建议,肥胖患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剂量应适当增加,但尚未见研究结果显示肥胖患者感染率会随预防性抗生素剂量的增加而降低。
▪体重≤80 kg 的患者可考虑在剖宫产分娩前预防性静脉注射 1 g 头孢唑林(克林霉素+氨基糖苷类,900 mg + 5 mg/kg);▪体重>80 kg 的患者建议增加剂量至 2 g(克林霉素+氨基糖苷类,900 mg + 5 mg/kg)。
▪然而,体重≥120 kg 的患者给予 3 g 头孢唑啉的益处尚未确定。
妇产科抗生素使用指南(2024)
引言概述:妇产科领域的感染和炎症是常见问题,抗生素的使用在这个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正确或滥用的抗生素使用可能会导致多种问题,包括耐药性的增加和不良药物反应。
为了帮助妇产科医生正确、有效地使用抗生素,本文将探讨妇产科抗生素使用的准则和指南。
正文内容:一、抗生素的适应症1.阴道感染:包括细菌性阴道炎、念珠菌感染等。
根据病原菌类型和耐药性情况,选择适当的抗生素。
2.上生殖道感染:如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等。
常见的病原菌有淋菌、衣原体等,针对不同病原菌的敏感性进行抗生素选择。
3.下生殖道感染:如宫颈炎、阴道裂口炎等。
根据病原菌的敏感性,选用适当的口服或局部使用的抗生素。
4.阴道手术前后感染预防:在妇科手术前后使用适当的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发生。
5.产褥感染:如宫腔感染、乳腺炎等。
根据病原菌类型和抗生素敏感性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二、抗生素的选择原则1.谨慎使用广谱抗生素:广谱抗生素常常使用于涉及多种病原菌的感染,但也容易导致耐药性的增加。
在明确病原菌类型的情况下,应优先选择狭谱抗生素。
2.选择具有活性和渗透性的抗生素:某些抗生素对妇产科常见病原菌活性较强,如青霉素类对革兰阳性菌的活性较好。
抗生素在感染部位的渗透性也会影响其疗效。
3.考虑孕妇和哺乳妇女的特殊情况:在妇产科应用抗生素时,特别需要注意孕妇和哺乳妇女的特殊情况。
一些抗生素对胎儿或乳汁中的婴儿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应谨慎选择。
4.注意过敏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抗生素应用过程中需要考虑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避免引起过敏反应。
同时,抗生素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也需要注意,避免不良药物反应。
三、用药剂量和疗程1.合理确定用药剂量:用药剂量的确定应考虑患者的体重、年龄、肝肾功能等因素。
合理的用药剂量可以保证药物在体内的浓度达到治疗效果所需水平。
2.临床症状的改善后应持续用药:抗生素治疗中,临床症状的改善并不意味着病原菌已经清除。
因此,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完成整个疗程的治疗,以避免感染的复发。
妇产科处方指南
使用指南《处方手册》第一版的印发、实施将促进我院合理用药、提高用药水平。
现将本手册内容及特点逐一介绍,作为使用指南,以便大家使用,本手册包括总论、各论和附录。
一、总论综述了医务人员工作中所需要的,与合理使用药物有关的一些重要知识和国家相关规定,包括以下内容:1.关于处方的管理规定。
2.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
3.妊娠与哺乳期妇女用药。
4.手术感染的药物预防。
二、各论1.按照妇产科疾病治疗系统分为9节,每节按照疾病、药物特点和具体情况又分若干小节。
2.性传播疾病属于感染性皮肤病,常见淋病、梅素、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等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另列一节介绍。
3.各节开始时一般有扼要的“综述性前言”,其内容以疾病为起点,重点描述该疾病与药物治疗密切相关的内容,然后叙述其治疗药物的类别和具体品种;结合药品在作用、不良反应、使用方面的特点,叙述选择药品和用药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有关药物治疗内容参照《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分册)、《国家药典用药须知》等权威书籍。
4.在“综述性前言”之后,介绍具体药物品种及其信息。
如通用名称、适应证、注意事项、禁忌证、不良反应、用法与用量、制剂与规格等。
在所收录药物的遴选上,主要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共同收录的品种为主,结合本院目前实际治疗用药情况,本手册只涉及化学药品与生物制品。
三、附录附录收载了常用药物的皮肤敏感试验、静脉输注药品的一般原则和处方示例。
由于是首版《处方手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在使用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以便修正。
目录第一章总论/1一、关于处方的管理规定/1 (一)概述/1(二)处方书写规则/1(三)处方开具规则/2(四)处方调剂规则/3(五)处方监督管理规则/4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4 (一)概述/4(二)报告与监测/5(三)评价与控制/5三、妊娠与哺乳期妇女用药/5 (一)妊娠期妇女用药/5(二)哺乳期妇女用药/7四、手术感染的药物预防/8 (一)概述/8(二)各类手术的术前预防应用抗生素的用法/8第二章妇产科疾病用药/9第1节流产、先兆早产及其用药/91.1 流产、早期先兆流产保胎的药物治疗/91.2 晚期流产和先兆早产的药物治疗/91.3 促胎肺成熟药/11 第2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其用药/112.1 解痉药/122.2 镇静药/122.3 抗高血压药/122.4 利尿药/13第3节引产、产后出血用药/14 3.1 妊娠晚期引产用药/143.2 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治疗用药/14 3.2.1 产后子宫收缩用药/153.2.2 产后出血其他用药/15第4节产科特有疾病及其用药/19 4.1 羊水栓塞及其药物治疗/19 4.2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及其药物治疗/19第5节盆腔炎性疾病和阴道炎及其用药/205.1 盆腔炎性疾病/205.1.1 经验性治疗/205.1.2 针对敏感菌性治疗/215.2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药物治疗/235.2.1 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药物治疗/235.2.2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药物治疗/235.2.3 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药物治疗/23 10.4 尖锐湿疣的治疗用药/49 10.5 生殖器疱疹的治疗用药/515.3 滴虫阴道炎及其药物治疗/235.4 细菌性阴道病及其药物治疗/245.5 萎缩性阴道炎及其药物治疗/26第6节女性激素失调疾病及其用药/286.1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及其药物治疗/286.1.1 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及其药物治疗/286.1.2 排卵性月经失调的药物治疗/306.2 绝经综合证及其药物治疗/306.3 多蘘卵巢综合证及其药物治疗/31第7节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其药物治疗/31第8节妇科恶性肿瘤的化疗用药/43第9节终止妊娠用药/459.1 药物流产/459.2 引产用药/45第三章附录/52第10节性传播疾病用药/47一、常用药品的皮肤敏感试验/5210.1 梅毒的治疗用药/47二、静脉输注药品的一般原则/5310.2 淋病的治疗用药/48三、处方示例/5410.3 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治疗用药/491第一章总论一、关于处方的管理规定(一)概述1.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以下简称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技术专业人员(以下简称药师)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妇产科抗生素使用指南作者:单位:来源: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感染性疾病协作组为提高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及减少细菌耐药性,2004年8月19 Et卫生部颁布了《抗生素临床应用原则》,对感染性疾病中最重要的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预防性应用指征以及合理给药方案的制订原则进行了阐述,并列出了常用抗生素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各种常见细菌性感染的病原体治疗。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感染性疾病协作组根据妇产科感染性疾病的特点,制定《妇产科抗生索使用指南》(《指南》),希望能更好地帮助妇产科临床医师正确使用抗生素。
各类抗生素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请参照卫生部颁布的《抗生素临床应用原则》。
《指南》为临床应用抗生素获取最佳疗效,并最大程度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而制定,不是教材或参考书,也不涉及具体的给药方案。
《指南》主要限于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的抗生素,不包括各种病毒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治疗药物。
《指南》中抗生素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在临床治疗中必须遵循.各类抗生素临床应用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以及各种感染的病原体治疗原则供临床医师参考。
《指南》仅涉及国内临床常用抗生素的部分品种,重点介绍各类药物的抗菌作用、适应证和注意事项,有关抗生素临床应用的详细内容仍应参考有关专业书籍。
在医疗丁作中,临床医师仍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汀个体化给药方案。
除《指南》所列通常选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用的药物品种外。
临床医师可根据患者临床情况、病原体耐药性及当地药物供应情况选用最合适的抗生素。
临床应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第一部分抗生素临床应用是否正确、合理,基于以下两方面:(1)有无指征应用抗生素;(2)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理。
一、治疗性应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细菌性感染的抗生素应用一)(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细菌性感染或经病原微生物检查确诊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生素;由真菌、衣原体、螺旋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也有指征应用抗生素。
如果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证据,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无指征应用抗生素。
(二)根据病原微生物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应用抗生素抗生素应用的原则是根据病原微生物种类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或耐药程度而定,即根据细菌的药物敏感(药敏)试验的结果而定。
因此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必须在开始抗生素治疗前,先留取相应标本,立即送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以尽早明确病原微牛物和药敏结果。
危重患精品文档.精品文档者在未获知病原微生物及药敏结果前,可根据患者的发病情况、发病场所、原发病灶、基础疾病等凭经验推断最可能的病原微生物,并结合当地细菌耐药状况先给予经验性的抗生素治疗,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后,对疗效不佳的患者应调整给药方案。
(三)根据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选择抗生素各种抗生素的药效学(抗菌谱和抗菌活性)和人体药代动力学(吸收、分布、代谢和排出过程)特点不同,其临床适应证临床医师应根据各种抗生素的特点,按临床适应证正确选用抗生素。
也不同。
综合确定抗生素的应用方案)四(根据病原微生物种类、感染部位、感染严重程度和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制订抗生素治疗方案。
.抗生素选择:根据病原微生物种类及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
12.给药剂量:按各种抗生素的治疗剂量范围给药。
治疗重症感染和抗生素不易达到部位的感染时。
抗生素剂量宜较大,即治疗剂量范围的高限。
3.给药途径:(1)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生素,不必采用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
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疗应静脉给药,以确保药效;病情好转能口服时应及早转为口服给药。
(2)抗生素的局部应用宜尽量避免,黏膜局部应用抗生素很少被吸收,抗生素在感染部位不能达到有效浓度,反易引起过敏反应或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导致耐药菌产生,因此,治疗全身性感染或脏器感染时应避免局部应用抗生素。
某些部位如阴道等黏膜表面的感染可采用抗生素局部应用或外用,但应避免将主要供全身应用的抗生素作为局部用药。
局部用药宜采用刺激性小、不易吸收、不易导致耐药和不易导致过敏反应的杀菌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易产生过敏反应的药物不可局部应用。
4.给药次数:为保证药物在体内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药效,杀灭感染灶病原微生物,应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相结合的原则给药。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B内酰胺类、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氯林可霉素等消除半衰期短者,应1 d多次给药;氟喹诺酮类、。
重症感染者除外)给药1次(氨基糖苷类等可l d 5.疗程:抗生素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 h,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如盆腔炎等疾病需较长的疗程(14 d)方能彻底治愈,并防止复发。
6.抗生素的联合应用: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
不需联合用药,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联合用药。
(1)病原微生物尚未查明的重症感染。
(2)单一抗生素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种或2种以上病原微生物感染。
(3)单一抗生素不能有效控制的重症感染。
(4)联合用药时宜选用具有协同或相加作用的抗生素联合应用,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其他B内酰胺类与氨基糖苷类联合。
联合用药通常采用2种药物联合,3种及3种以上药物联合仅适用于个别情况。
此外,必须注意联合用药后药物不良反应将增加。
(5)对有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用抗生素时应详细阅读所选药物的给药方式、代谢途径、主要副反应等,严格抗生素的使用适应证。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二、妇产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妇产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索的目的一)(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以及清洁一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妇产科手术预防性抗生索应用的基本原则二)( 妇产科手术基本上属于清洁--污染手术或污染手术,应该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以防感染。
1.清洁一污染手术:由于阴道存在大量寄殖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野引致感染,故此类手术需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2.污染手术:多为开放性创伤未经扩创等已造成手术野严重污染的手术,此类手术需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如盆腔腹膜炎、盆腔脓肿切除术等,属抗生素治疗性应用,不属预防性应用范畴。
3.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选择及给药方法:(1)药物选择:抗生素的选择视预防目的而定。
为预防术后切口感染时,应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选用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或全身性感染时,则需依据手术野污染或可能的污染菌种类选用,如对大肠埃希菌和脆弱拟杆菌有效的抗生素。
选用的抗生素必须是疗效肯定、安全、使用方便及价格相对较低的品种。
(2)给药方法:应符合围手术期用药的原则。
在术前0.5—2.0 h内给药.或精品文档.精品文档麻醉开始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
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 h,或失血量>1500 ml,可在手术中再次给抗生素预防感染,抗生素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 h,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为24 h,必要时延长至48 h。
但污染手术可依据患者感染情况酌量延长抗生素的使用时间。
对手术前已形成感染者,抗生素使用时间应按治疗性应用而定。
第二部分妇科常见感染及抗生素应用一、阴道感染根据病因和病原微生物的不同,阴道感染可分为细菌性阴道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和滴虫性阴道炎等,也有部分为需氧菌感染。
细菌性阴道病的最常见病原体为阴道加德纳菌、各种厌氧菌和动弯杆菌属。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病原微生物80%以上为白假丝酵母菌;10%~20%为其他假丝酵母菌,如热带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
滴虫性阴道炎的病原体为毛滴虫,可同时合并细菌或假丝酵母菌感染。
1.治疗原则:(1)取阴道分泌物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查,通常在显微镜下检查即可诊断,必要时再进行培养。
难治性或反复发作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必须进行酵母菌培养,获病原微生物后进行药敏试验,根据不同病原微生物选择抗真菌药物。
如为两种病原微生物同时感染,如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和滴虫性阴道炎,可同时使用两种抗生素。
(2)应同时去除病因,如停用广谱抗生素、控制糖尿病等。
(3)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或性交时坚持使用安全套。
(4)抗生素使用必须按疗程完成。
(5)妊娠期应选择阴道局部用药,妊娠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初期3个月,禁用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
(6)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应区分单纯性和复杂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应参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诊治规范(草案)》区别治疗。
.治疗方案:阴道感染的具体治疗方案应遵循各疾病的诊治规范。
2二、宫颈炎急性宫颈炎最常见的致病微生物是淋病奈瑟球菌(淋菌)和沙眼衣原体。
均为性传播疾病;也可由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和肠球菌属引起。
1.治疗原则:(1)检测宫颈炎致病微生物,可根据高倍(×400)显微镜下官颈涂片每个视野中多形核白细胞>30个,或油镜下可见每个视野多形核白细胞>10个作出初步诊断。
(2)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
(3)抗生素的剂量和疗程必须足够。
(4)约50%的淋菌性宫颈炎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应同时应用对这两种病原微生物均有效的抗生索。
2.治疗方案:宫颈炎的治疗应尽可能针对病原微生物进行治疗精品文档.精品文档三、盆腔炎性疾病盆腔炎性疾病(PID)是由女性上生殖道炎症引起的一组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和盆腔腹膜炎。
性传播感染(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TI)的病原微生物如淋菌、沙眼衣原体是主要的致病微生物。
一些需氧菌、厌氧菌、病毒和支原体也参与PID 的发生。
多数引起PID的致病微牛物是由阴道上行感染的。
且多为混合感染。
1.治疗原则:(1)采集血、宫颈管分泌物和盆腔脓液等标本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
(2)对有发热等全身感染症状明显者,应全身应用抗生素。
(3)盆腔炎症大多为混合感染,根据经验选择广谱抗生素覆盖可能的病原微生物,包括淋菌、沙眼农原体、支原体、厌氧菌和需氧菌等。
病原微生物检查阳性者依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
(4)抗生素的剂量应足够,疗程为14 d,以免病情反复发作或转成慢性。
初始治疗时根据病情轻重可静脉给药或非静脉给药;病情好转后可改为口服给药。
2.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方案可参见《盆腔炎症性疾病诊治规范(草案)》¨1。
具体方案包括:头孢替坦(或头孢西丁或其他二代或i代头孢菌素)+多西环素(或米诺环素或阿奇霉素)+甲硝唑;氯林町霉素+硫酸庆大霉素;氟喹诺酮类+甲硝唑(如为莫西沙星,不必加甲硝唑);氨苄西林或舒巴坦+多西环素(或米诺环素或阿奇霉素)+甲硝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