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生物化学》习题的解题经验分享--偶数碳原子脂肪酸β氧化能量统计(ATP计数)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化学真题及解析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化学2007年真题一,概念题(每题2分,共14分)1.糖有氧氧化2.脂肪酸β-氧化3.鸟氨酸循环4.酮体5.中心法则6.联合脱氨基7.氮的正平衡8.糖异生9.DNA的变性 10.Tm值 11.核糖体 12.引发体 13.冈崎片断 14.半保留复制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0分)1.糖酵解有 步脱氢反应和 步底物磷酸化反应。
2.18C的饱和脂肪酸经 次β氧化生成 个FADH2 个NADH和 个ATP。
3. 真核细胞mRNA 端有 帽子结构 。
5. 糖原分解的关键酶是 。
琥珀酸脱氢酶的辅酶是。
6. 丙酮酸转变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时共消耗了 个ATP。
7.三羧酸循环中有 步脱羧反应, 步脱氢反应, 步底物磷酸化反应。
8. 氮的总平衡是指机体摄入的氮量 排出的氮量。
9.LDL是由 向 运输胆固醇。
丙酮酸脱氢酶系含, , 酶和 种辅酶。
10. 脂肪酸合成时所需的NADPH 来自 和 。
11.饥饿时大脑可以用 代替糖的需要。
12.降低血糖的激素是 ,其主要作用是 。
13.PRPP的中文是 。
hnRNA的中文是 。
11.糖代谢为脂肪合成提供 , , 和 。
12.主要的生物氧化途径是 和 。
13.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起始氨基酸是 ,携带起始氨基酸的tRNA反密码子是 。
琥珀酸脱氢酶的辅酶是 。
14. 奇数碳原子脂肪酸代谢的 可以进入三羧酸循环。
15.丙酮酸脱氢酶含 , , 酶。
16.脂肪酸合成时所需的NADPH 来自 和 。
17.酮体在 合成而在 分解。
18.酪氨酸转变成 和 再生成糖和酮体。
19.脂肪酸合成的原件是 。
20.HDL在 形成,主要运输 。
甘油先转变成再进入糖代谢途径。
磷酸戊糖途径不可逆的部分是由 酶催化。
21.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受体是 。
谷氨酸脱氢反应中的氢的受体是 。
22.嘌呤在人体内的最终分解产物是 。
23.肝肾以外的组织由于没有 酶而无法直接补充血糖。
糖原分解的关键酶是 。
24.LDL是由 向 运输胆固醇。
生物化学判断题

第一章蛋白质化学1、蛋白质的变性是其构象发生变化的结果。
T2、蛋白质构象的改变是由于分子共价键的断裂所致。
F3、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分子中都含有不对称的α-碳原子。
F4、蛋白质分子的亚基就是蛋白质的结构域。
F5、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能与茚三酮生成紫色物质。
F6、Pro不能维持α-螺旋,凡有Pro的部位肽链都发生弯转。
T7、利用盐浓度的不同可提高或降低蛋白质的溶解度。
T8、蛋白质都有一、二、三、四级结构。
F9、在肽键平面中,只有与α-碳原子连接的单键能够自由旋转。
T10、处于等电点状态时,氨基酸的溶解度最小。
T11、蛋白质的四级结构可认为是亚基的聚合体。
T12、蛋白质中的肽键可以自由旋转。
F第二章核酸化学1、脱氧核糖核苷中的糖环3’位没有羟基。
F2、若双链DNA中的一条链碱基顺序为CTGGAC,则另一条链的碱基顺序为GACCTG。
F3、在相同条件下测定种属A和种属B的T m值,若种属A的DNA T m 值低于种属B,则种属A的DNA比种属B含有更多的A-T碱基对。
T4、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染色体均为DNA与组蛋白的复合体。
F5、核酸的紫外吸收与溶液的pH值无关。
F6、mRNA是细胞内种类最多,含量最丰富的RNA。
F7、基因表达的最终产物都是蛋白质。
F8、核酸变性或降解时,出现减色效应。
F9、酮式与烯醇式两种互变异构体碱基在细胞中同时存在。
T10、毫无例外,从结构基因中的DNA序列可以推出相应的蛋白质序列。
F11、目前为止发现的修饰核苷酸大多存在于tRNA中。
T12、核糖体不仅存在于细胞质中,也存在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T13、核酸变性过程导致对580nm波长的光吸收增加。
F14、核酸分子中的含氮碱基都是嘌呤和嘧啶的衍生物。
T15、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叫做核苷酸残基。
T16、RNA和DNA都易于被碱水解。
F17、核小体是DNA与组蛋白的复合物。
T第三章糖类化学1、单糖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类。
T2、蔗糖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它们之间以α(1→6)键连接。
生物化学试题及其答案——脂类

一、填空题1.在所有细胞中乙酰基的主要载体是 辅酶A(-CoA) ,ACP是 酰基载体蛋白 ,它在体内的作用是 以脂酰基载体的形式,作脂肪酸合成酶系的核心 。
2.脂肪酸在线粒体内降解的第一步反应是 脂酰辅酶A 脱氢,该反应的载氢体是 FAD 。
3.发芽油料种子中,脂肪酸要转化为葡萄糖,这个过程要涉及到三羧酸循环,乙醛酸循环,糖降解逆反应,也涉及到细胞质,线粒体,乙醛酸循环体,将反应途径与细胞部位配套并按反应顺序排序为 b. 三羧酸循环 细胞质 a. 乙醛酸循环 线粒体c. 糖酵解逆反应 乙醛酸循环体 。
4.脂肪酸b—氧化中有三种中间产物:甲、羟脂酰-CoA; 乙、烯脂酰-CoA 丙、酮脂酰- CoA,按反应顺序排序为 乙;甲;丙 。
5. 脂肪 是动物和许多植物的主要能量贮存形式,是由 甘油 与3分子 脂肪酸 脂化而成的。
6.三脂酰甘油是由 3-磷酸甘油 和 脂酰-CoA 在磷酸甘油转酰酶作用下,先生成磷脂酸再由磷酸酶转变成 二脂酰甘油 ,最后在 二脂酰甘油转酰基酶 催化下生成三脂酰甘油。
7.每分子脂肪酸被活化为脂酰-CoA需消耗 2 个高能磷酸键。
8.一分子脂酰-CoA经一次b-氧化可生成 1个乙酰辅酶A 和比原来少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A。
9.一分子14碳长链脂酰-CoA可经 6 次b-氧化生成7个乙酰-CoA, 6 个NADH+H+,6 个FADH2 。
10.真核细胞中,不饱和脂肪酸都是通过 氧化脱氢 途径合成的。
11.脂肪酸的合成,需原料 乙酰辅酶A 、NADPH 、和ATP、HCO3-等。
12.脂肪酸合成过程中,乙酰-CoA来源于 葡萄糖分解 或 脂肪酸氧化,NADPH主要来源于 磷酸戊糖途径 。
13.乙醛酸循环中的两个关键酶是 苹果酸合成酶 和 异柠檬酸裂解酶,使异柠檬酸避免了在 三羧酸 循环中的两次 脱酸 反应,实现了以乙酰-CoA合成 三羧酸 循环的中间物。
14.脂肪酸合成酶复合体I一般只合成 软脂酸,碳链延长由 线粒体或 内质网 酶系统催化,植物Ⅱ型脂肪酸碳链延长的酶系定位于 细胞质 。
某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化学》考试试卷(239)

某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化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95分,每题5分)1. 柠檬酸是乙酰CoA羧化酶的激活剂,长链脂酰CoA则为其抑制剂。
()答案:正确解析:2. 只有偶数碳原子的脂肪酸才能在氧化降解时产生乙酰辅酶A。
()答案:错误解析:偶数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经过β氧化,最终全部分解为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进一步氧化分解。
长链奇数碳原子的脂肪酸在开始分解时,每经过一次β氧化产生一个乙酰CoA,但当分解进行到只剩下末端3个碳原子的丙酰CoA时,就不再进行β氧化。
3. 在肌肉细胞中磷酸戊糖途径比在脂肪细胞中更活跃。
()答案:错误解析:磷酸戊糖途径能为脂肪酸合成提供大量的还原当量NADPH,因而在脂肪细胞中该途径远比在肌肉细胞中更为活跃。
4. TCA中底物水平磷酸化直接生成的是ATP。
()答案:错误解析:TCA中底物水平磷酸化在哺乳动物形成一分子GTP,在植物和微生物直接形成ATP。
5. 丙酮酸羧化酶被高浓度的乙酰CoA所活化是补充柠檬酸循环中间物的一种机制。
()答案:正确解析:6. 淀粉,糖原,纤维素的生物合成均需要“引物”存在。
()答案:正确解析:7. 在蛋白质合成时的启动阶段,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是在mRNA的5′端或靠近5′端。
()[山东大学2017研]答案:错误解析:肽链合成方向为mRNA的5′→3′,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是在起始密码子附近的SD序列,并非空间意义上的mRNA的5′端或靠近5′端。
8. TATA box是真核生物所有细胞核基因都具有的核心启动子元件。
()答案:错误解析:TATA box是大多数真核生物核基因具有的核心启动子元件,但有例外,一些持家基因(housekeeping gene)如腺苷脱氨酶等和一些发育调节基因如果蝇的同源异型基因缺少TATA box。
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化学真题解析

海文专业课09年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化学冲刺班讲义(七)答题技巧一、名解一般要求答到以下几点:基本概念、意义或者举例。
如果是一名词,则解释结构、功能、(特点)。
如G-蛋白:在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中起着重要作用的GTP结合蛋白,由αβγ三个亚基组成。
激素与激素受体结合诱导GTP与G蛋白结合的GDP进行交换,结果激活了位于信号途径中下游的腺苷酸环化酶。
G蛋白将细胞外的第一信使(肾上腺素等激素)和细胞内的腺苷酸环化酶催化的腺苷酸环化生成的第二信使cAMP联系起来。
G蛋白具有内源GTP酶活性。
如果是一过程,则解释过程和意义即可。
如丙氨酸-葡萄糖循环:指丙氨酸和葡萄糖在肌肉和肝脏之间进行氨转运的过程。
其具体过程是:肌肉中的氨基酸经转氨基作用将氨基转给丙酮酸生成丙氨酸,丙氨酸经血液循环运到肝脏。
在肝脏内丙氨酸通过联合脱氨基作用释放氨基用于合成尿素,转氨基生成的丙酮可经糖异生作用生成葡萄糖,后者经血液循环到达肌肉组织,通过糖酵解途径再生成丙酮酸,再接受氨基生成丙氨酸,丙氨酸和葡萄糖在肌肉和肝脏之间反复进行氨的转运的过程称为丙氨酸-葡萄糖循环。
二、填空遇到不会的,先跳过。
一般,北师考研填空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重要酶,尤其是限速酶。
E.g.脂肪酸β氧化的限速酶是,它存在于细胞的E.g.催化乙醛酸循环途径的特有酶是和。
(08真题)2.重要代谢产物。
e.g.由尿素循环过程中产生的两种氨基酸和不参与人体蛋白质的合成。
(06真题)3.重要的基本概念。
如根据酶催化的反应类型,可以把酶分为6大类,它们分别是、、、、和。
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化学2005年真题解析一.名词解释1.等电点和等离子点:等电点,对于某一种蛋白质在某一pH,他所带的正电荷与负电荷恰好相等,也即净电荷为零,这一pH值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蛋白质的等电点和它所含的酸性氨基酸和碱性氨基酸的数目比例有关。
等离子点:没有其它盐类干扰时,蛋白质质子供体解离出的质子数与质子受体结合的质子数相等时的pH 值称等离子点,是每种蛋白质的特征常数。
一道《生物化学》习题的解题经验分享--偶数碳原子脂肪酸β氧化能量统计(ATP计数)

偶数碳原子脂肪酸分解能量计算
分析脂肪酸分解过程,包括三个步骤
1、
2、
3、
1、 活化过程需要消耗2个ATP
本过程能量变化 -2ATP
2、β-氧化过程需要分析清楚经过______次β-氧化,生成_____个乙酰辅酶A ?
16C-----14C+乙酰辅酶A
解释:16碳的脂酰辅酶A 经过一次β-氧化,生成比原来少2个碳院子的脂酰辅酶A (14C )和一个乙酰辅酶A
2C 的脂酰辅酶A 分析其化学式,就是乙酰辅酶A ,所以产生乙酰辅酶A 的个数总是=循环次数+1
本过程能量变化 次数×5=
(数出生成_____个乙酰辅酶A ,以备第3步使用)
经过______次β-氧化,每次β-氧化过程有两处H 原子被呼吸链传递伴有能量的生成:2+3=5个ATP 生成
注:( H 原子被FAD 呼吸链传递生成2个ATP ,H 原子被NAD 呼吸链传递生成2个ATP )
3、三羧酸循环过程 利用上一步数出的_____个乙酰辅酶A
需要使用一个结论数据:1分子乙酰辅酶A 进入三羧酸循环,可以生成12个ATP 本过程能量变化 个数×12=
通用解题模板。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5)知识分享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5)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5)第五章脂类代谢【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脂肪动员2.脂酸的β-氧化3.酮体4.必需脂肪酸5.血脂6.血浆脂蛋白7.高脂蛋白血症8.载脂蛋白9.LDL-受体代谢途径10.酰基载体蛋白(ACP)11.脂肪肝12.脂解激素13.抗脂解激素14.磷脂15.基本脂16.可变脂17.脂蛋白脂肪酶18.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LCAT)19.丙酮酸柠檬酸循环20.胆汁酸二、填空题21.血脂的运输形式是,电泳法可将其为、、、四种。
22.空腹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脂蛋白是,其主要作用是。
23.合成胆固醇的原料是,递氢体是,限速酶是,胆固醇在体内可转化为、、。
24.乙酰CoA的去路有、、、。
25.脂肪动员的限速酶是。
此酶受多种激素控制,促进脂肪动员的激素称,抑制脂肪动员的激素称。
26.脂肪酰CoA的β-氧化经过、、和四个连续反应步骤,每次β-氧化生成一分子和比原来少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A,脱下的氢由和携带,进入呼吸链被氧化生成水。
27.酮体包括、、。
酮体主要在以为原料合成,并在被氧化利用。
28.肝脏不能利用酮体,是因为缺乏和酶。
29.脂肪酸合成的主要原料是,递氢体是,它们都主要来源于。
30.脂肪酸合成酶系主要存在于,内的乙酰CoA需经循环转运至而用于合成脂肪酸。
31.脂肪酸合成的限速酶是,其辅助因子是。
32.在磷脂合成过程中,胆碱可由食物提供,亦可由及在体内合成,胆碱及乙醇胺由活化的及提供。
33.脂蛋白CM、VLDL、LDL和HDL的主要功能分别是、,和。
34.载脂蛋白的主要功能是、、。
35.人体含量最多的鞘磷脂是,由、及所构成。
三、选择题A型题36.下列物质中哪种在甘油三酯合成过程中不存在A.甘油一酯B.甘油二酯C.CDP-甘油二酯D.磷脂酸E.以上都不是37.下列生化反应主要在内质网和胞液中进行的是A.脂肪酸合成B.脂肪酸氧化C.甘油三酯合成D.甘油三酯分解E.胆固醇合成38.小肠粘膜细胞合成脂肪的原料主要来源于A.小肠粘膜细胞吸收来的脂肪水解产物B.脂肪组织的脂肪分解产物C.肝细胞合成的脂肪再分解产物D.小肠粘膜吸收的胆固醇水解产物E.以上都是39.正常情况下机体储存的脂肪主要来自A.脂肪酸B.酮体C.类脂D.葡萄糖E.生糖氨基酸40.甘油三酯的合成不需要下列哪种物质A.脂酰CoAB.З-磷酸甘油C.二酯酰甘油D.CDP甘油二酯E.磷脂酸41.在脂肪细胞的脂肪合成过程中所需的甘油主要来自A.葡萄糖分解代谢B.糖异生提供C.脂肪分解产生的甘油再利用D.由氨基酸转变生成E.甘油经甘油激酶活化生成的磷酸甘油42.甘油在被利用时需活化为磷酸甘油,不能进行此反应的组织是A.肝B.心C.肾D.肠E.脂肪组织43.脂肪动员的限速酶是A.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B.胰脂酶C.脂蛋白脂肪酶D.组织脂肪酶E.辅脂酶44.以甘油一酯途径合成甘油三酯主要存在于A.脂肪细胞B.肠粘膜细胞C.肌细胞D.肝脏细胞E.肾脏细胞45.下列能促进脂肪动员的激素是A.胰高血糖素B.肾上腺素C.ACTHD.促甲状腺素E.以上都是脂解激素46.下列激素哪种是抗脂解激素A.胰高血糖素B.肾上腺素C.ACTHD.胰岛素E.促甲状腺素47.关于激素敏感性脂肪酶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A.是脂肪动员的限速酶B.胰高血糖素可的通过磷酸化作用激活C.胰岛素可以加强去磷酸化而抑制D.催化储存的甘油三酯水解E.属于脂蛋白脂肪酶类48.下列物质在体内彻底氧化后,每克释放能量最多的是A.葡萄糖B.糖原C.脂肪D.胆固醇E.蛋白质49.下列生化反应过程,只在线粒体中进行的是A.葡萄糖的有氧氧化B.甘油的氧化分解C.软脂酰的β-氧化D.硬脂酸的氧化E.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50.下列与脂肪酸β-氧化的无关的酶是A.脂酰CoA脱氢酶B.β-羟脂酰CoA脱氢酶C.β-酮脂酰CoA转移酶D.烯酰CoA水化酶E.β-酮脂酰CoA硫解E51.下列脱氢酶,不以FAD为辅助因子的是A.琥珀酸脱氢酶B.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C.线粒体内膜磷酸甘油脱氢酶D.脂酰CoA脱氢酶E.β-羟脂酰CoA脱氢酶52.乙酰CoA不能由下列哪种物质生成A.葡萄糖B.脂肪酸C.酮体D.磷脂E.胆固醇53.脂肪动员大大加强时,肝内生成的乙酰CoA主要转变为A.葡萄糖B.酮体C.胆固醇D.丙二酰CoAE.脂肪酸54.下列与脂肪酸氧化无关的物质是A.肉碱B.CoASHC.NAD+D.FADE.NADP+55.关于脂肪酸β-氧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在胞液和线粒体进行B.反应在胞液中进行C.起始代谢物是脂酰CoAD.反应产物为CO2和H2OE.反应消耗ATP56.脂肪酸氧化分解的限速酶是A.脂酰CoA合成酶B.肉碱脂酰转移酶IC.肉碱脂酰转移酶IID.脂酰CoA脱氢酶E.β-羟脂酰CoA脱氢酶57.脂肪酰进行β-氧化的酶促反应顺序为A.脱氢、脱水、再脱氢、硫解B.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C.脱氢、再脱氢、加水、硫解D.硫解、脱氢、加水、再脱氢E.缩合、还原、脱水、再还原58.一分子甘油彻底氧化可以净生成多少分子ATPA.12B.36~38C.20~22D.21~23E.18~2059.在肝脏中生成乙酰乙酸的直接前体是A.乙酰乙酰CoAB.β-羟丁酸C.β-羟丁酰CoAD.β-羟β-甲基戊二单酰CoAE.甲羟戊酸60.缺乏VitB2时,β-氧化过程中哪种中间产物的生成受阻A.脂酰Co AB.α、β-烯脂酰CoAC.L-羟脂酰CoAD.β-酮脂酰CoAE.都不受影响61.一摩尔软脂酸经一次β-氧化后,其产物彻底氧化生成CO2和H2O,可净生成ATP的摩尔数是A.5B.9C.12D.15E.1762.在肝脏中脂肪酸进行β-氧化不直接生成A.乙酰CoAB.H2OC.脂酰CoAD.NADHE.FADH263.下列有关硬脂酸氧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包括活化、转移、β-氧化及最后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四个阶段B.一分子硬脂酸彻底氧化可产生146分子ATPC.产物为CO2和H2OD.氧化过程的限速酶是肉碱脂酰转移酶IE.硬脂酸氧化在线粒体中进行64.肝脏不能氧化利用酮体是由于缺乏A.HMGCoA合成酶B.HMGCoA裂解酶C.HMGCoA还原酶D.琥珀酰CoA转硫酶E.乙酰乙酰CoA硫解酶65.下列哪项关于酮体的叙述不正确A.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B.酮体是脂肪酸在肝中氧化的正常中间产物C.糖尿病可引起血酮体升高D.饥饿时酮体生成减少E.酮体可以从尿中排出66.严重饥饿时脑组织的能量主要来源于A.糖的氧化B.脂肪酸氧化C.氨基酸氧化D.乳酸氧化E.酮体氧化67.饥饿时肝脏酮体生成增加,为防止酮症酸中毒的发生应主要补充哪种物质A.葡萄糖B.亮氨酸C.苯丙氨酸D.ATP E.必需脂肪酸68.肉毒碱的作用是A.脂酸合成时所需的一种辅酶B.转运脂酸进入肠上皮细胞C.转运脂酸通过线粒体内膜D.参与脂酰基转移的酶促反应E.参与视网膜的暗适应69.脂肪酸分解产生的乙酰CoA的去路是A.氧化供能B.合成酮体C.合成脂肪D.合成胆固醇E.以上都可以70.饲以去脂膳食的大鼠,将导致下列哪种物质缺乏?A.甘油三酯B.胆固醇C.磷脂D.前列腺素E.鞘磷脂71.下列在线粒体中进行的生化反应是A.脂酸的β-氧化B.脂酸的合成C.胆固醇合成D.甘油三酯分解E.不饱和脂酸的氧化72.脂酸β-氧化酶系存在于A.胞液B.内质网C.线粒体D.微粒体E.溶酶体73.有关脂酸氧化分解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在胞液中进行B.脂酸的活性形式是RCH2CH2COSCoAC.有中间产物RCHOHCH2COSCoAD.生成CH3COSCoAE.NAD+→NADH74.催化体内储存的甘油三酯水解的脂肪酶是A.胰脂肪酶B.激素敏感性脂肪酶C.脂蛋白脂肪酶D.组织脂肪酶E.肝脂肪酶75.脂酸合成过程中的递氢体是A.NADHB.FADH2C.NADPHD.FMNH2E.CoQH276.脂肪酸合成的限速酶是A.脂酰CoA合成酶B.肉碱脂酰转移酶IC.肉碱脂酰转移酶ⅡD.乙酰CoA羧化酶E.β-酮脂酰还原酶77.脂肪酸合成能力最强的器官是A.脂肪组织B.乳腺C.肝D.肾E.脑78.下列维生素哪种是乙酰CoA羧化酶的辅助因子A.泛酸B.叶酸C.硫胺素D.生物素E.钴胺素79.乙酰CoA用于合成脂肪酸时,需要由线粒体转运至胞液的途径是A.三羧酸循环B.α-磷酸甘油穿梭C.苹果酸穿梭D.柠檬酸-丙酮酸循环E.葡萄糖-丙氨酸循环80.不参与脂肪酸合成的物质是A.乙酰CoAB.丙二酰CoAC.NADPHD.ATPE.H2O81.脂肪酸合成酶系在胞液中催化合成的脂肪酸碳链长度为A.12碳B.14碳C.16碳D.18碳E.20碳82.下列哪种酶只能以NADP+为辅酶A.柠檬酸合酶B.柠檬酸裂解酶C.丙酮酸羧化酶D.苹果酸酶E.苹果酸脱氢酶83.下列有关乙酰CoA羧化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存在于胞液中B.受化学修饰调节C.受柠檬酸及乙酰CoA激活D.受长链脂肪酰CoA抑制E.是脂肪酸合成过程的限速酶84.下列物质经转变可以生成乙酰CoA的是A.脂酰CoAB.乙酰乙酰CoAC.柠檬酸D.β羟β-甲基戊二单酰CoAE.以上都可以85.下列有关脂肪酸合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脂肪酸合成酶系存在于胞液中B.脂肪酸分子中全部碳原子均来源于丙二酰CoAC.生物素是辅助因子D.消耗ATPE.需要NADPH参与86.软脂酸合成时,分别以标记的14CH3COSCoA和H14CO3—为原料A.14CH3COSCoA中的14C出现在软脂酸的第一个碳原子上B.14CH3COSCoA中的14C出现在软脂酸的奇数碳原子上C.14CH3COSCoA中的14C出现在软脂酸的偶数碳原子上D.14CH3COSCoA中的14C出现在软脂酸的每一个碳原子上E.14CH3COSCoA中的14C出现在软脂酸的羧基碳上87.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受到抑制,可以影响脂肪酸合成,原因是A.糖的有氧化加速B.NADPH减少C.乙酰CoA减少D.ATP含量降低E.糖原合成增加88.胞液中由乙酰CoA合成一分子软脂酸需要多少分子NADPHA.7B.8C.14D.16E.1889.脂肪酸合成时,原料乙酰CoA的来源是A.线粒体生成后直接转运到胞液B.线粒体生成后由肉碱携带转运到胞液C.线粒体生成后转化为柠檬酸而转运到胞液D.胞液直接提供E.胞液中乙酰肉碱提供90.增加脂肪酸合成的激素是A.胰高血糖素B.肾上腺素C.胰岛素D.生长素E.促甲状腺素91.胰岛素对脂肪酸合成的调节,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胰岛素诱导脂肪酸合成酶系的合成B.胰岛素诱导乙酰CoA羧化酶的合成C.胰岛素诱导ATP-柠檬酸裂解酶的生成D.胰岛素促进乙酰CoA羧化酶磷酸化E.以上都不对92.与脂肪酸β-氧化逆过程基本一致的是A.胞液中脂肪酸的合成B.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C.线粒体中脂肪酸碳链延长D.内质网中脂肪酸碳链的延长E.胞液中胆固醇的合成93.脂酰基载体蛋白(ACP)是A.载脂蛋白B.带脂酰基的载体蛋白C.含辅酶A的蛋白质D.一种低分子量的结合蛋白,其辅基含有巯基E.存在于质膜上负责转运脂肪酸进入细胞内的蛋白质94.乙酰CoA羧化酶的别构抑制剂是A.乙酰CoAB.长链脂酰CoAC.cAMPD.柠檬酸E.异柠檬酸95.下列有关脂肪酸合成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脂肪酸的碳链全部由丙二酰CoA提供B.不消耗ATPC.需要大量的NADH参与D.生物素是参与合成的辅助因子E.脂肪酸合成酶存在于内质网96.下列脂肪酸中属于必需脂肪酸的是A.软脂酸B.硬脂酸C.油酸D.亚油酸E.廿碳酸97.将大鼠长期的去脂膳食后,会导致体内主要缺乏下列哪种物质A.胆固醇B.1,25-(OH)2D3C.前列腺素D.磷脂酰胆碱E.磷脂酰乙醇胺98.人体内的多不饱和脂酸是A.软脂酸、亚油酸B.软脂酸、油酸C.硬脂酸、花生四烯酸D.油酸、亚油酸E.亚油酸、亚麻酸99.下列脂肪酸哪种含有三个双键A.软脂酸B.油酸C.棕榈酸D.亚麻酸E.花生四烯酸100.下列有关HMG-CoA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HMG-CoA即是3羟3甲基戊二单酰CoAB.HMG-CoA由乙酰CoA与乙酰乙酰CoA缩合而成C.HMG-CoA都在线粒体生成D.HMG-CoA是胆固醇合成过程的重要中间产物E.HMG-CoA是生成酮体的前体101.下列有关类脂的叙述错误的是A.磷脂、胆固醇及糖脂的总称B.类脂是生物膜的基本成份C.类脂的主要功能是维持正常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D.分布于体内各组织中,以神经组织中含量最少E.因类脂含量变动很少,故又被称为固定脂102.通常生物膜中不存在的脂类是A.脑磷脂B.卵磷脂C.胆固醇D.甘油三脂E.糖脂103.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脂类A.胆固醇B.磷脂酸C.甘油D.前列腺素E.维生素E104.类脂在体内的主要功能是A.氧化供能B.保持体温防止散热C.维持正常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D.空腹或禁食时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E.保护内脏器官105.生物膜中含量最多的脂质是A.胆固醇B.胆固醇脂C.甘油磷脂D.糖脂E.鞘磷脂106.下列关于HMG-CoA还原酶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此酶存在于细胞胞液中B.是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C.胰岛素可以诱导此酶合成D.经磷酸化作用后活性可增强E.胆固醇可反馈抑制其活性107.肝脏生成硐体过多时,意味着体内的代谢A.脂肪摄取过多B.肝功能增强C.肝脏中脂代谢紊乱D.糖供应不足E.脂肪转运障碍108.下列哪种磷脂不含甘油A.脑磷脂B.卵磷脂C.心磷脂D.肌醇磷脂E.神经鞘磷脂109.脂类合成时,不以磷脂酸为前体的是A.脑磷脂B.卵磷脂C.心磷脂D.神经鞘磷脂E.甘油三酯110.在类脂合成过程中,以CDP-甘油二酯为重要中间产物的是A.磷脂酸B.脑磷脂C.卵磷脂D.磷脂酰肌醇E.神经鞘磷脂111.卵磷脂由以下哪组成份组成A.脂肪酸、甘油、磷酸B.脂肪酸、甘油、磷酸、乙醇胺C.脂肪酸、甘油、磷酸、胆碱D.脂肪酸、甘油、磷酸、丝氨酸E.脂肪酸、磷酸、胆碱112.甘油磷脂合成过程中需要的核苷酸是A.ATP、CTPB.CTP、TTPC.TTP、UTPD.UTP、GTPE.ATP、GTP113.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是A.HMG-CoA合酶B.HMG-CoA裂解酶C.HMG-CoA还原酶D.鲨烯合酶E.鲨烯环化酶114.磷脂酶A2作用于卵磷脂的产物是A.甘油、脂肪酸和磷酸胆碱B.磷脂酸和胆碱C.溶血磷脂酰胆碱和脂肪酸D.溶血磷脂酸、脂肪酸和胆碱E.甘油二酯和磷酸胆碱115.胆固醇合成过程中,哪种物质不参与A.CoASHB.乙酰CoAC.NADPHD.ATPE.H2O 116.体内合成胆固醇的原料是A.丙酮酸B.苹果酸C.乙酰CoAD.α-酮戊二酸E.草酸117.血浆中催化胆固醇酯化的酶是A.LCATB.ACATC.LPLD.肉碱脂酰转移酶E.脂酰转移酶118.细胞内催化胆固醇酯化的酶是A.LCATB.ACATC.LPLD.肉碱脂酰转移酶E.脂酰转移酶119.下列以胆固醇为前体的物质是A.胆素B.胆红素C.胆钙化醇D.乙酰CoAE.维生素A120.胆固醇不能转化为下列哪种物质A.胆红素B.胆汁酸C.1,25(OH)2D3D.皮质醇E.雌二醇121.胆固醇在体内的主要代谢去路是A.转变成胆固醇酯B.转变为维生素D3C.合成胆汁酸D.合成类固醇激素E.转变为二氢胆固醇122.正常人空腹时血浆中不含哪种脂类物质A.游离脂肪酸B.甘油三酯C.胆固醇D.神经磷酯E.溶血脑磷脂123.有关脂蛋白脂肪酶(LPL)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LPL催化脂蛋白中甘油三酯水解B.apoCⅢ可抑制LPL活性C.apoAI可激活LPLD.LPL在脂肪组织、心肌、脾及乳腺等组织活性较高E.LPL是一种细胞外酶,主要存在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表面124.脂蛋白脂肪酶的作用是A.催化肝细胞内甘油三酯水解B.催化脂肪细胞内甘油三酯水解C.催化CM和VLDL中甘油三酯水解D.催化LDL和HDL中甘油三酯水解E.催化HDL2和HDL3中甘油三酯水解125.肝细胞内脂肪合成后的主要去向是A.被肝细胞氧化分解而使肝细胞获得能量B.在肝细胞内水解C.在肝细胞内合成VLDL并分泌入血D.在肝内储存E.转变为其它物质126.自由脂肪酸在血浆中主要的运输形式是A.CMB.VLDLC.LDLD.HDLE.与清蛋白结合127.乳糜微粒中含量最多的组分是A.脂肪酸B.甘油三酯C.磷脂酰胆碱D.蛋白质E.胆固醇128.血浆脂蛋白中,所含胆固醇及其酯的量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A.CM、VLDL、LDL、HDLB.HDL、LDL、VLDL、CMC.VLDL、LDL、HDL、CMD.LDL、HDL、VLDL、CME.LDL、HDL、CM、VLDL129.载脂蛋白不具备的下列哪种功能A.稳定脂蛋白结构B.激活肝外脂蛋白脂肪酶C.激活激素敏感性脂肪酶D.激活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E.激活肝脂肪酶130.有关血脂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均不溶于水B.主要以脂蛋白形成存在C.都来自肝脏D.脂肪与清蛋白结合被转运E.与血细胞结合被运输131.血浆脂蛋白中转运外源性脂肪的是A.CMB.VLDLC.LDLD.HDLE.IDL132.血浆脂蛋中转运内源性脂肪的是A.CMB.VLDLC.LDLD.HDLE.IDL133.血浆脂蛋白中将肝外胆固醇转运到肝脏进行代谢的是A.CMB.VLDLC.LDLD.HDLE.IDL134.下列有关LDL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LDL在血浆中由VLDL转变而来B.LDL即是β-脂蛋白C.富含apoB48D.富含apoB100E.是胆固醇含量最高的脂蛋白135.血浆脂蛋白中富含apoB100的是A.HDLB.LDLC.IDLD.VLDLE.CM136.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功能是A.转运外源性脂肪B.转运内源性脂肪C.转运胆固醇D.逆转胆固醇E.转运游离脂肪酸137.有关HDL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主要由肝脏合成,小肠合成少部分B.肝脏新合成的HDL呈圆盘状,主要由磷脂、胆固醇和载脂蛋白组成C.HDL 成熟后呈球形,胆固醇酯含量增加D.HDL主要在肝脏降解E.HDL的主要功能是血浆中胆固醇和磷脂的运输形式138.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纯合子的原发性代谢障碍是A.缺乏载脂蛋白BB.由VLDL生成LDL增加C.细胞膜LDL受体功能缺陷D.肝脏HMG-CoA还原酶活性增加E.脂酰胆固醇脂酰转移酶(ACAT)活性降低139.下列哪种磷脂含有胆碱A.脑磷脂B.卵磷脂C.心磷脂D.磷脂酸E.脑苷脂140.含有磷酸、胆碱,但不含甘油的类脂是A.脑磷脂B.卵磷脂C.心磷脂D.神经磷脂E.脑苷脂B型题A.胰脂酶B.激素敏感性脂肪酶C.脂蛋白脂肪酶D.组织脂肪酶E.肝脂肪酶141.催化脂肪细胞中甘油三酯水解的酶142.催化VLDLxx甘油三酯水解的酶143.催化组织细胞内甘油三酯水解的酶144.催化小肠中甘油三酯水解成2-甘油一酯的酶A.磷脂酶A1B.磷脂酶A2C.磷脂酶BD.磷脂酶CE.磷脂酶D145.水解甘油磷脂的第一位酯键的酶146.水解甘油磷脂的第二位酯键的酶147.水解甘油磷脂的第三位酯键的酶148.水解甘油磷脂第一位或第三位酯键的酶149.水解甘油磷脂生成磷脂酸的酶A.胞液B.线粒体C.胞液和线粒体D.胞液和内质网E.内质网和线粒体150.脂肪酸β-氧化的酶存在于151.脂肪酸合成酶体系主要存在于152.软脂酸碳链延长的酶存在于153.胆固醇合成酶存在于154.肝内合成酮体的酶存在于155.肝外组织氧化利用酮体的酶存在于A.乙酰CoAB.肉碱C.NAD+D.CTPE.NADP+ 156.脂肪酸β-氧化需要157.脂肪酸β-氧化可生成158.脂肪酸合成需要159.胆固醇合成需要160.卵磷脂合成需要161.活化的脂酸转移进入线粒体需要A.HMG-CoA合酶B.HMG-CoA裂解酶C.HMG-CoA还原酶D.乙酰乙酸硫激酶E.乙酰CoA羧化酶162.脂肪酸合成的限速酶163.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164.只与酮体生成有关的酶165.催化酮体氧化利用的酶166.与胆固醇及酮体的合成都相关的酶A.脂酰CoAB.β-羟脂酰CoAC.丙酰CoAD.丙二酰CoAE.HMG-CoA167.脂肪酸合成需要168.脂肪酸β氧化的中间产物是169.奇数碳脂肪酸β-氧化终产物中包括170.在胞液和线粒体都能合成的物质是171.在胞液生成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的物质是A.长链脂酰CoAB.胆固醇C.柠檬酸D.ATPE.丙二酰CoA 172.乙酰CoA羧化酶的别构激活剂173.乙酰CoA羧化酶的别构抑制剂174.HMG-CoA还原酶的抑制剂175.肉碱脂酰转移酶I的抑制剂A.NAD+B.FADC.NADPHD.生物素E.泛酸176.脂酰CoA脱氢酶的辅酶177.β-羟丁酸脱氢酶的辅酶178.乙酰CoA羧化酶的辅酶179.HMG-CoA还原酶的辅酶180.酰基载体蛋白的辅基是A.乳糜微粒B.前β-脂蛋白C.β-脂蛋白D.α-脂蛋白E.清蛋白181.CM182.VLDL183.LDL184.HDL185.apoB48主要存在于186.apoB100主要存在于187.电泳速度最快的是188.在血浆中转变生成的是189.逆转胆固醇的是190.含甘油三酯最多是的191.携带转运游离脂肪酸的是192.转运外源性甘油三酯的是193.转运内源性甘油三酯的是194.含胆固醇及酯最多的是195.由小肠粘膜细胞合成的是196.由肝细胞合成的是197.由肝细胞和小肠粘膜细胞共同合成的是A.apoAIB.apoAⅡC.apoB100D.apoCⅡ198.激活LCAT的是199.激活LPL的是200.抑制LPL的是201.识别LDL受体的是202.识别HDL受体的是ⅢE.apoCX型题203.下列物质中与脂肪消化吸收有关的是A.胰脂酶B.脂蛋白脂肪酶C.激素敏感性脂肪酶D.辅脂酶E.胆酸204.脂解激素是A.肾上腺素B.胰高血糖素C.胰岛素D.促甲状腺素E.甲状腺素205.与脂肪水解有关的酶是A.LPLB.HSLC.LCATD.胰脂酶E.组织脂肪酶206.必需脂肪酸包括A.油酸B.软油酸C.亚油酸D.亚麻酸E.花生四烯酸207.花生四烯酸在体内可以生成A.前列腺素B.血栓素C.白三烯D.亚油酸E.亚麻酸208.脂肪酸氧化产生乙酰CoA,不参与下列哪些代谢A.合成葡萄糖B.再合成脂肪酸C.合成酮体D.合成胆固醇E.参与鸟氨酸循环209.下列有关脂肪酸氧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脂肪酸在胞液中被活化并消耗ATPB.β-氧化过程包括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四个连续的反应步骤C.反应过程需要FAD和NADP+参与D.生成的乙酰CoA可进入三羧酸循环被氧化E.除脂酰CoA合成酶外,其余所有的酶都属于线粒体酶210.脂肪酸β-氧化过程中需要的辅助因子有A.FADB.FMNC.NAD+D.NADP+E.CoASH211.乙酰CoA可以来源于下列哪些物质的代谢A.葡萄糖B.脂肪酸C.酮体D.胆固醇E.柠檬酸212.下列有关酮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酮体是肝脏输出能源的重要方式B.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C.酮体在肝内生成肝外氧化D.饥饿可引起体内酮体增加E.严重糖尿病患者,血酮体水平升高213.下列哪些生理或病理因素可引起酮症A.饥饿B.高脂低糖膳食C.糖尿病D.过量饮酒E.高糖低脂善食214.参与脂肪酸氧化的xx有A.维生素B1B.维生素B2C.维生素PPD.泛酸E.生物素215.下列代谢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的是A.脂肪酸β-氧化B.脂肪酸合成C.酮体的生成D.酮体的氧化E.胆固醇合成216.直接参与胆固醇合成的物质是A.乙酰CoAB.丙二酰CoAC.ATPD.NADHE.NADPH 217.胆固醇在体内可以转变为A.维生素D2B.睾酮C.胆红素D.醛固酮E.鹅胆酸218.在肝外组织使酮体转化成乙酰乙酰CoA的酶有A.硫解酶B.硫酯酶C.乙酰乙酸硫激酶D.琥珀酰CoA转硫酶E.脂酰CoA合成酶219.乙酰CoA羧化酶的别构激活剂是A.乙酰CoAB.柠檬酸C.异柠蒙酸D.长链脂酰CoAE.胰岛素220.合成甘油磷脂共同需要的原料A.甘油B.脂肪酸C.胆碱D.乙醇胺E.磷酸盐221.参与血浆脂蛋白代谢的关键酶A.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B.脂蛋白脂肪酶(LPL)C.肝脂肪酶(HL)D.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E.脂酰基胆固醇脂酰转移酶(ACAT)222.脂蛋白的结构是A.脂蛋白呈球状颗粒B.脂蛋白具有亲水表面和疏水核心C.载脂蛋白位于表面D.CM、VLDL主要以甘油三酯为核心E.LDL、HDL主要的胆固醇酯为核心四、问答题223.简述脂类的消化与吸收。
8脂代谢习题_生物化学

第七章脂代谢学习要点一、脂类降解 1.脂肪的酶促降解:脂肪(甘油+脂肪酸2.甘油的降解:甘油(糖酵解3.脂肪酸的氧化分解:(1) (-氧化:激活,(-氧化过程(脱氢,加水,脱氢,裂解),能量计算(n个碳的脂肪酸产生ATP数为:[(n/2-1)×3+(n/2-1)×2+n/2×12-2])(2)(-氧化、(-氧化4.乙醛酸循环:底物(乙酰辅酶A),产物(琥珀酸)意义:在油料种子发芽时,脂肪转化为糖的主要途径二、脂肪的合成 1.磷酸甘油的合成:甘油(磷酸甘油(磷酸二羟丙酮2.脂肪酸的合成:(1)丙二酸单酰CoA的合成:乙酰CoA羧化酶系催化;(2)脂肪酸合成酶系:酶系(I型):6种酶,1个酰基载体蛋白(ACP),从头合成到16碳反应:转移(缩合(还原(脱水(还原特点:NADPH为还原力,乙酰CoA为底物,丙二酸单酰CoA为直接底物,反应时中间产物一直与ACP结合,每次增加两个碳(3)脂肪酸链的延长:II型:到18碳,III型:20和20碳以上(4)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饱和脂肪酸的去饱和作用习题一、选择题1.脂肪酸的(-氧化具有下列特点,但除()外:起始于脂酰-CoA b.需要NAD+、FAD作为受氢体c.产物为乙酰CoAd.在胞液中进行2. 脂肪酸的(-氧化的酰基载体是:a. CoAb.ACPc.甘油d.琥珀酸3.脂肪酸从头合成途径具有下列特点,但除()以外:利用乙酰CoA作为活化底物 b.生成16碳脂肪酸c.需要脂肪酸合成酶系催化d.在细胞质中进行4.脂肪酸从头合成以什么为还原剂?a.NADHb.NADPHc.FADH2d.还原态铁氧还蛋白5.生物体内脂肪酸氧化的主要途径是a.(—氧化 B. (—氧化 C. (—氧化 D.过氧化6.下列关于乙醛酸循环的论述哪个是不正确的?以乙酰CoA为底物存在于油料种子萌发时的乙醛酸体中c.动物体内也存在乙醛酸循环d.主要生理功能是合成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琥珀酸7.脂肪酸从头合成时的酰基载体是:a.ACPb.CoAc.TPPd.生物素8.甘油的代谢与哪个代谢途径有关?a.糖酵解b.三羧酸循环c.脂肪酸氧化d.乙醛酸循环9.脂肪酸氧化产生的乙酰CoA可进一步代谢成为:a.葡萄糖b.天冬基酸c.CO2d.核苷酸10.脂肪酸合成的活化底物是:a.乙酰CoAb.丙二酸单酰CoAc.脂酰ACPd.乙酰ACP二、填空题1._脂肪_是动物和许多植物的主要能量贮存形式,是由甘油_与3分子脂肪酸_酯化而成的。
生物化学(动态部分)问答题参考答案

2、1分子软脂酸完全氧化成CO2和H2O可生成多少分子ATP?并说明计算过程。
1分子软脂酸经β-氧化,则生成8分子乙酰CoA,7分子FADH2和7分子NADH+H+。
1分子乙酰CoA在三羧酸循环中氧化分解,一个乙酰CoA生成12个ATP,所以12×8=96ATP。
7分子FADH2经呼吸链氧化可生成2×7=14 ATP。
7分子NADH+H+经呼吸链氧化可生成3×7=21ATP。
三者相加,减去消耗掉1个ATP,实得96+14+21-1=130mol/LATP。
所以1分子软脂酸完全氧化,即可生成130分子ATP。
3、简述遗传密码的基本性质。
1)密码子不重叠。
每3个核苷酸为一个单位,组成一个密码子,相互间不重复和交叉。
2)密码子的通用型。
所有的生物都共用一套密码子。
3)密码子的简并性。
除个别氨基酸外,一个氨基酸具有2个以上的密码子,且多是第三位的核苷酸不同。
4)密码子的连续性。
2个密码子之间没有任何核苷酸的间隔,是连续的进行排列的。
5)密码子的摆动性。
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配对关系,第一、二碱基的配对是标准的,第三个碱基为非标准配对,这种碱基的配对识别具有一定的摆动性。
简述Chargaff 定则。
在DNA的碱基组成规律为:嘌呤的总数等于嘧啶的总数(A+G=T+C);A+C=G+T;A=T, G=C;DNA分子的碱基组成具有种属的特异性,但不具有组织器官的特异性。
EMP途径在细胞的什么部位进行? 它有何生物学意义?EMP途径在细胞的细胞质中进行。
其生物学意义为:为机体提供能量;是糖分解的有氧分解和无氧分解的共同途径;其中间产物是合成其他物质的原料;为糖异生提供基本的途径。
氨基酸脱氨后产生的氨和α-酮酸有哪些主要的去路?氨的去路:在血液中通过丙氨酸,谷氨酰胺的形式进行转运,氨的再利用或储存;直接排出,或转变成尿酸、尿素而排出。
α-酮酸的主要去路:合成氨基酸;氧化生成CO2及水;转变成脂肪和糖。
生物化学真题之脂类代谢与合成

脂代谢2014简述细胞质内脂肪酸氧化降解的三个步骤及其相关活性载体(未)第一个步骤是脂肪酸的-氧化。
-氧化又包括活化、氧化、水合、氧化、断裂这五个步骤。
每一轮氧化切下两个碳原子即乙酰辅酶A第二个步骤是氧化形成的乙酰辅酶A进入柠檬酸循环,继续被氧化最后脱出二氧化碳。
第三个大步骤中脂肪酸氧化过程中产出还原型的电子传递分子——NADH和FADH2,它们在第三步骤中把电子送到线粒体呼吸链,经过呼吸链,电子被运送给氧原子,伴随这个电子的流动,ADP经磷酸化作用转化为ATP。
所涉及的相关活性载体包括-氧化中将脂肪酸的形式乙酰辅酶A转送到线粒体的载体肉碱。
第三个步骤电子传递的载体包括:NADH—Q还原酶、琥珀酸—Q还原酶、细胞色素还原酶、细胞色素氧化酶等2011脂肪酸氧化和载体脂肪酸氧化共包括五个步骤1.活化:脂肪酸在硫激酶的作用下形成脂酰辅酶A2.氧化:脂酰辅酶A的羧基邻位被脂酰辅酶A脱氢酶作用,脱下两个氢原子转化为反式-2-烯酰辅酶A,同时产生FADH23.水合:反式-2-烯酰辅酶A水合成3-羟脂酰辅酶A,这部反应是在烯酰辅酶A水合酶的作用下完成的4.氧化:3-羟脂酰辅酶A在3-羟脂酰辅酶A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化为3-酮脂酰辅酶A,并产生NADH5.硫解:3-同脂酰辅酶A受第二个辅酶A的作用发生硫解,断裂为乙酰辅酶A和一个缩短了两个碳原子的脂酰辅酶A,这部反应是在-酮硫解酶的催化下。
其总结果是脂肪酸链以乙酰辅酶A形式自羧基端脱下两个碳原子单元,缩短了的脂肪酸以脂酰辅酶A形式残留,又进入下一轮-氧化。
2010磷脂合成的共性脂质合成所包括的绝大多数反应发生在膜结构的表面,与之相关的各种酶具有两亲性。
甘油磷脂合成的第一阶段是甘油-3-磷酸形成磷脂酸的反应途径,甘油酸和脂酰辅酶A在脂酰转移酶的作用下生成磷脂酸。
磷脂酸一旦形成就很快转移为二脂酰甘油和CDP-二脂酰甘油。
常见的磷脂如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甘油、二磷脂酰甘油,这三种甘油磷脂的生物合成途径从开始到CDP-二脂酰甘油的生物合成途径是共通的,自CDP-二脂酰甘油一下就分别有各自的途径。
生物化学习题(3)

1. 淀粉分子中含有两种糖苷键,它们是 α - 1 , 4 糖苷键 和 α -1,6 糖苷键 。
糖原 的分子结构与支链 淀粉相似,存在于动物体中,被称为动物淀粉。
淀粉糊化的本质 是 淀粉粒中有序及无序(晶质与非晶质)态的淀粉分子之间 的氢键断开,分散在水中成为胶体溶液 蔗糖由 葡萄糖 和 果糖通过 糖苷键 键连接而成。
糖类是指多羟基醛 或 酮 及其衍 生物。
必需脂肪酸是指: 亚油酸 、 α -亚麻酸 和 花生四烯酸 。
油脂的熔点随分子量的增大 而 增大 , 随不饱和度的增大而 降低 。
酸价是中和 1 克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 KOH 的 毫克数 。
碘价是指 用 100 克油脂进行碘加成反应 , 所 吸 收 碘 的 克 数称 为碘 价 。
卵 磷 脂 是 由磷 脂酸 和 胆 碱 通过 酯 键连接而成。
油脂自动氧化的速度随不饱和程度的增 加而 增大 。
核糖核酸的构件分子是 核糖核苷酸 , 脱氧核糖核酸的构件分子是 脱氧核糖核苷酸 。
RNA 主要有三种类型,它们是 tRNA 、 mRNA 和 rRNA 。
20 种氨基酸中, 半胱氨酸 在稳 定许多蛋白质结构中起重要作用, 它可参与形成链内或链间的共 价键。
研究蛋白质构象的方法很多,但主要是应用 X-光衍射 。
在 ph6.0 时对 Gly(甘氨酸) ,Ala(丙氨酸) ,Glu (谷氨酸) ,Lys(赖氨酸) ,Arg(精氨酸) ,和 Ser(丝氨酸)的 混合物进行纸电泳,向阳极移动最快的是 谷氨酸 ;向阴极 移动最快的是 赖氨酸和 精氨酸 ; 移动很慢接近原 点的是甘 氨酸 , 丙氨酸 和 丝氨酸 。
20 种氨 基酸中 苯丙氨酸 具有非极性侧链且是合成 Tyr 的前体。
组 成 蛋 白 质 的 20 种 氨 基 酸 中 苏氨酸和 丝氨酸 分子量比较小,而且含有羟基,在折叠的多肽中能形成氢键。
组 成蛋白质的 20 种氨基酸中除 苏 外,都是不对称分子, 且都为 L 构型。
第八章+脂类代谢练习

脂类代谢练习(一)名词解释1、脂肪酸的β-氧化: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是脂肪酸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在α碳原子和β碳原子之间断裂,β碳原子氧化成羧基生成含2个碳原子的乙酰CoA和比原来少2个碳原子的脂肪酸。
2、乙醛酸循环:一种被修改的柠檬酸循环,在其异柠檬酸和苹果酸之间反应顺序有改变,以及乙酸是用作能量和中间物的一个来源。
某些植物和微生物体内有此循环,他需要二分子乙酰辅酶A的参与;并导致一分子琥珀酸的合成。
(二)填空题:1.脂肪是动物和许多植物主要的能源贮存形式,是由甘油与3分子脂肪酸酯化而成的。
2.在线粒体外膜脂酰CoA合成酶催化下,游离脂肪酸与A TP-Mg2+和CoA-SH反应,生成脂肪酸的活化形式脂酰S-CoA,再经线粒体内膜肉毒碱-脂酰转移酶系统进入线粒体衬质。
3.一个碳原子数为n(n为偶数)的脂肪酸在β-氧化中需经0.5n-1次β-氧化循环,生成0.5n个乙酰CoA0.5n-1个FADH2和0.5n-1个 NADH+H+。
4.乙醛酸循环中两个关键酶是异柠檬酸裂解酶和苹果酸合成酶,使异柠檬酸避免了在三羧酸循环中的两次脱羧反应,实现从乙酰CoA净合成三羧酸循环的中间物。
5.脂肪酸从头合成的C2供体是乙酰CoA,活化的C2供体是丙二酸单酰CoA,还原剂是NADPH+H+。
6.乙酰CoA羧化酶是脂肪酸从头合成的限速酶,该酶以生物素为辅基,消耗ATP,催化丙二酸单酰CoA 与HCO3-生成丙二酸单酰CoA,柠檬酸为其激活剂,长链脂酰CoA为其抑制剂7.脂肪酸从头合成中,缩合、两次还原和脱水反应时酰基都连接在ACP上,它有一个与CoA一样的4’-磷酸泛酰巯基乙胺长臂。
8.脂肪酸合成酶复合物一般只合成软脂酸,动物中脂肪酸碳链延长由线粒体或内质网酶系统催化;植物的脂肪酸碳链延长酶系定位于细胞溶质。
9.真核细胞中,不饱和脂肪酸都是通过氧化脱氢途径合成的;许多细菌的单烯脂肪酸则是经由厌氧途径合成的。
10.三酰甘油是由3-磷酸甘油和脂酰-CoA在磷酸甘油转酰酶的作用下先形成磷脂酸,再由磷酸酶转变成二酰甘油,最后在二酰甘油转移酶催化下生成三酰甘油。
生化问答计算

问答1.虽然脂肪酸氧化的功能是为A TP的生成提供还原力,但是,肝脏却不能氧化脂肪酸,除非有ATP存在,为什么?答:脂肪酸活化步骤需要ATP2.试解释为什么缺乏肉碱-软脂酰转移酶II的个体会感到肌肉无力。
为什么当饥饿时这种症状更严重?患这种病的个体影响肌糖原的有氧代谢吗?答:肉碱-软脂酰转移酶II是脂肪酸转运进线粒体的酶,若缺乏则脂肪酸难以进入线粒体,当然不能氧化。
当糖类供给不足时,表现更加严重。
患这种病的个体不影响肌糖原的有氧代谢3.动物不能将偶数C脂肪酸净转化成葡萄糖,相反,奇数C脂肪酸的某些C能够作为葡萄糖异生的前体。
请解释。
答:奇数脂肪酸氧化可生成琥珀酰CoA是糖异生前体,而偶数脂肪酸只能生成乙酰CoA,不能作为糖异生的前体)4. 1mol软脂酸彻底氧化生成CO2和H2O共产生多少摩尔ATP?并说明主要反应过程。
答:,共产生106mol A TP5.请计算1mol硬脂酸完全氧化为水和二氧化碳时可产生多少ATP?答:1mol18C硬脂酸经8次β-氧化,生成9mol乙酰CoA,8molFADH2,8Mmol NADH;因此,共产生A TP数是:12×9+5×8=148除去脂肪酸激活消耗的2molATP,则净生成数为:1466.为什么说三酰甘油是能量储存的良好载体?答:高还原性物质提供较多能量,疏水性不需携带额外的重量7.正常情况下,血液中酮体的浓度是很低的。
但是,在饥饿或糖尿病情况下,酮体可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一般在肝脏中酮体形成的速度超过肝外组织利用的能力时才出现。
(1)为何饥饿或糖尿病情况下血液中酮体浓度升高?(提示:草酰乙酸量不足,导致乙酰CoA只能和自身反应生成酮体)(2)为什么肝脏组织不能利用酮体?(提示:没有酮体氧化分解的酶)(3)有人说,酮体的形成目的是为了把在肝脏中氧化产生的乙酰CoA更好的转移到肝外,这话对吗?(提示:对,乙酰乙酸或β羟基丁酸是水溶性,容易迁移的形式)8.在糖尿病人中,因组织不能利用葡萄糖,转而氧化大量的脂肪酸。
朱圣庚《生物化学》(第4版)(下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朱圣庚《生物化学》(第4版)(下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完整版资料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精研学习网》查找资料第15章新陈代谢总论15.1复习笔记一、新陈代谢1概念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是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自我更新的过程,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细胞是进行新陈代谢的基本单位。
2新陈代谢的分类3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4新陈代谢的基本要略新陈代谢的基本要略是将分解代谢产生的ATP、还原力和构造元件用于生物合成。
(1)自由能驱动代谢:自由能是指能够用于机体做功的那部分能量。
能够直接通过提供自由能推动生物体多种化学反应的是腺嘌呤核苷三磷酸分子即ATP。
(2)ATP供能的基本方式:当ATP提供能量时,ATP分子失掉一个γ-磷酰基而变为ADP和磷酸分子。
ADP又可在捕获能量的前提下,再与无机磷酸结合形成ATP。
ATP和ADP的相互转化是生物机体利用能量的基本方式。
(3)辅酶Ⅰ和辅酶Ⅱ的递能作用:物质氧化产生的高能位电子和脱下的氢原子通过辅酶Ⅰ(NAD+)或辅酶Ⅱ(NADP+)传递给生物合成中需要还原力的反应。
①NADH是辅酶Ⅰ的还原形式,它能进入呼吸链,传递质子和电子给氧,偶联ATP的形成,起到氧化供能的作用,是线粒体中能量产生链中的控制标志物。
②NADPH是辅酶Ⅱ的还原形式,它不进入呼吸链,为生物大分子化合物的合成提供还原力,在还原性生物合成中起氢负离子供体的作用。
(4)FMN和FAD的递能作用如下表所示:表15-1FMN和FAD的递能作用(5)辅酶A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如下表所示:表15-2辅酶A的结构与作用5新陈代谢的调节二、代谢中常见的有机反应机制代谢过程几乎都是酶促有机反应,机体的新陈代谢反应大体可以分为五大类:1基团转移反应(表15-3)在生化反应中,基团转移(或称亲核体的取代反应)是指亲电子基团从一个亲核体转移到另一亲核体的过程。
表15-3常见的基团转移反应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在生物体的能量代谢反应中,从代谢物转移的电子,通过一系列的传递体转移到氧,并伴随能量的释放,电子的传递通过辅酶来完成。
某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化学》考试试卷(877)

某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化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95分,每题5分)1. 只有偶数碳原子的脂肪酸才能在氧化降解时产生乙酰辅酶A。
()答案:错误解析:偶数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经过β氧化,最终全部分解为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进一步氧化分解。
长链奇数碳原子的脂肪酸在开始分解时,每经过一次β氧化产生一个乙酰CoA,但当分解进行到只剩下末端3个碳原子的丙酰CoA时,就不再进行β氧化。
2. 构成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碱基都只是A、U、C、G。
()[暨南大学2019研]答案:错误解析:反密码子中存在稀有核苷酸,因配对不严格而能识别多种密码子,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中称为“摆动性”。
3. 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是天冬氨酸转氨甲酰酶(ATCase),它是一个变构酶。
()答案:正确解析:4. fMettRNAmefMet与MettRNAmMet的合成由同一种氨酰tRNA合成酶催化。
()答案:正确解析:fMettRNAfMet与MettRNAmMet的合成由同一种氨酰tRNA合成酶催化。
5. 增强子(enhancer)是真核细胞DNA上一类重要的转录调节元件,它们并没有启动子活性,却具有增强启动子活性转录起始的效能。
()答案:正确解析:6. 真核生物mRNA多数为多顺反子,而原核生物mRNA多数为单顺反子。
()答案:错误解析:7. 生物氧化只有在氧气的存在下才能进行。
()答案:错误解析:只要有合适的电子受体,生物氧化就能进行。
8. 基因工程使用的Ⅱ类核酸限制性内切酶不仅具有内切核酸酶的活性,而且有甲基化酶的活性。
()答案:错误解析:Ⅱ类核酸限制性内切酶没有甲基化酶的活性。
9. IF3作为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因子,可以促进核糖体小亚基与大亚基的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偶数碳原子脂肪酸分解能量计算
分析脂肪酸分解过程,包括三个步骤
1、
2、
3、
1、 活化过程需要消耗2个ATP
本过程能量变化 -2ATP
2、β-氧化过程需要分析清楚经过______次β-氧化,生成_____个乙酰辅酶A ?
16C-----14C+乙酰辅酶A
解释:16碳的脂酰辅酶A 经过一次β-氧化,生成比原来少2个碳院子的脂酰辅酶A (14C )和一个乙酰辅酶A
2C 的脂酰辅酶A 分析其化学式,就是乙酰辅酶A ,所以产生乙酰辅酶A 的个数总是=循环次数+1
本过程能量变化 次数×5=
(数出生成_____个乙酰辅酶A ,以备第3步使用)
经过______次β-氧化,每次β-氧化过程有两处H 原子被呼吸链传递伴有能量的生成:2+3=5个ATP 生成
注:( H 原子被FAD 呼吸链传递生成2个ATP ,H 原子被NAD 呼吸链传递生成2个ATP )
3、三羧酸循环过程 利用上一步数出的_____个乙酰辅酶A
需要使用一个结论数据:1分子乙酰辅酶A 进入三羧酸循环,可以生成12个ATP 本过程能量变化 个数×12=
通用解题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