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教育学考研知识点:骑士教育

合集下载

骑士教育

骑士教育

家庭教育阶段:0—8岁,受母亲教育, 主要学习宗教知识、道德教育和身体 的养护 与锻炼 礼文教育阶段:8—14岁,贵族之家 按其等级将儿子送入高一级贵族的家 中充当侍童,学习礼节、行为规范等, 有时也学习一些知识(拉丁文、法 文),开始学习赛跑、骑马、击剑等。
三、骑士教育的三个阶段
侍从教育阶段: 14—21岁,重 点学习“骑士 七技”,侍奉 领主夫妇,养 战马,擦兵器, 21岁正式授予 骑士称号。
一、概念、性质、目标
性质:家庭教育 目标:培养勇猛、豪侠、忠君敬主的 骑士精神和技能
二、骑士教育的基本信息
骑士要求:勇猛顽强、虔敬上 帝、忠君爱国、宠媚贵妇 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 击剑,打猎,弈棋,吟诗。 骑士美德:谦恭,正直,怜悯, 英勇 公正,牺牲,荣誉,灵魂
三、骑士教育的三个阶段
骑士精神和道德是上层社会 的贵族文化精神,它是以个 人身份的优越感为基础的道 德与人格精神,但它也积淀 这西欧民族远古尚武精神的 某些积极因素。如别淋司基 指出的“对个人的人格的爱 护和尊重;为被压迫者和被 迫者牺牲全部力量乃至生命 的慷慨勇敢精神;把女子作 为爱和美在尘世上的代表及 · 作为和谐,和平与安慰的光 辉之神而加以理想化的崇拜 等等”。
五、骑士教育的实质
3、骑士教育是一种有效的非形式 的军事教育,培养了西方冷兵器时 代最具战斗能力的骑士部队。 4、骑士教育是一种纯粹的男性教 育,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骑士教 育只针对贵族男孩,女儿接受教育 的极 少,主要是在贵族官邸中进 行,目的在于养成贤妻良母。
六、骑士教育的影响
最直接的是,骑士教育也在一 定程度上帮助澄清和改造了欧 洲中世纪的骚乱和野蛮现象 骑士的道德与理想同基督教精 神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勇 武忠诚侠义、正义感强烈

外国教育史经典笔记:第五章 西欧中世纪教育和阿拉伯的教育

外国教育史经典笔记:第五章 西欧中世纪教育和阿拉伯的教育

外国教育史经典笔记:第五章西欧中世纪教育和阿拉伯的教育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前的近1000年,通称为“中世纪”(Middle Age s)。

这是西欧封建制度从发生、发展到衰落的历史时期。

西欧中世纪教育就是指这一时期的教育。

在整个中世纪,教会学校是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机构,与教会学校并存的主要是世俗教育。

第一节西欧中世纪的基督教教育在西欧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基督教会成为一种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

它在意识形态上居于独尊的地位,并且垄断了中世纪的教育。

一、教会学校在中世纪,西欧的教会学校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修道院学校、大教堂学校和堂区学校。

在这三类学校中,修道院学校因其藏书丰富、管理严格等特点而成为最重要的教会学校。

1.修道院学校修道院学校主要是指设在修道院内的教育机构。

就其发生而言,修道院学校是基督教修行制度(或称寺院制度)的产物。

修道院学校分为两部分。

一为“内学”,主要负责对准备充当神职人员的学生的教育。

一为“外学”,负责对不准备担任神职的学生的教育。

修道院学校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服从、贞洁、安贫等品质。

修道院学校以圣经为主要学习内容。

通行的教材为《教义问答》,是基督教教会对初信教者传授基本教义的教材,用问答体裁写成。

神学加上“七艺”构成了修道院学校的主要学习内容,而神学则成为其他学科的“王冠”。

修道院学校的教师多由修道士和其他神职人员担任。

教会学校对学生的管教极为严格,棍棒和鞭条是学校的必备品。

2、大教堂学校和堂区学校大教堂学校又称主教学校或座堂学校,一般设在主教的所在地,其性质和水平同修道院学校相近,学校设备和条件比较好,学科内容也比较完备。

堂区学校一般设在牧师所在的村落,是对一般居民子弟进行初步教育的一种形式。

二、托马斯·阿奎那的教育思想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1224~1274)是西欧中世纪著名的基督教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也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和大学教师。

《外国教育史》知识点汇总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外国教育史》知识点汇总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同等学力申硕《外国教育史》知识点汇总(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最早提出课程分类思想的教育家斯宾塞。

有关常识:1、古希腊教育分为三个时期:荷马时代的教育、希腊城邦时代的教育(斯巴达军事教育、雅典品质教育)和希腊化时代的教育。

2、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儿》、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被称为西方教育史上教育思想发展的三个里程碑。

3、西塞罗是罗马共和时期著名的演说家和教育家,其代表作《论雄辩家》。

他的教育思想主要有:雄辩家应有广博的学识,要有修辞方面的特殊修养,要有优美的举止和文雅的风度;模拟演说、写作等练习方法是培养雄辩家的重要途径。

“人道”教育思想是西塞罗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

要尽为人之道,就要发挥人之所以为人的特点;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要以“人道”相处,具有同情、仁爱、礼让、谦和等品质;此外,还要有文化修养。

4、1780年,报馆经理雷克斯仿照学校方式首创一种在星期日传授宗教知识的班级,主要招收童工,在每个星期日参加宗教仪式,学习宗教条文,兼学初步的读、写、算知识,被称为“星期日学校”(亦称“主日学校”)。

这种学校利用休息日把贫穷阶层的儿童组织起来进行学习,也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因而得到较快的发展。

19世纪后期,随着正规初等学校的大量开办,星期日学校日益减少。

5、17世纪,英国出现了由非国教派创办的一种新的学校形式,称为“学园”。

学园除传授古典知识以外,还传授农业、政治、法律、医学、建筑、军事等实用知识科目。

学园在17世纪中后期得到较快的发展,成为一种具有实科性质的中学。

18世纪以后逐渐衰落。

6、科学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斯宾塞和赫胥黎。

教育基本主张: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科学知识;把人类的活动归为五种,相应提出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包括各类课程的学校教育课程体系;用自然科学改造传统教育,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全面科学教育。

科学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适应了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客观要求,其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教育论断;科学教育思想影响了学校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有力地推动了欧美各国学校课程的改革;科学教育思想对近代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骑士教育 讲义

骑士教育   讲义

骑士教育讲义赵康一、引言在世界教育史上曾经存在过这样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它产生并流行于中世纪的西欧,通常是小封建领主的子弟去爵位比自己高一级的封建领主那里充当侍从,并接受旨在训练勇猛、果敢、忠诚的骑士的以“七技”为核心的三个阶段的教育,整个过程熔宗教性、效忠性、军事性与文明性于一炉,它形式特殊,可以称之为家庭教育,也可以称之为武夫教育,但不管怎样在它前后延宕的几个世纪里产生过显著的效果,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并一直深深影响着之后的西欧社会。

那么它究竟是什么教育呢?没错,它就是骑士教育。

以上我们对其进行了简短的引述,接下来,我将从五个方面为大家详细而全面地介绍骑士教育。

二、相关背景要了解骑士教育,务必要先弄清两个概念,即骑士与骑士制度。

骑士最初是以重装骑兵的姿态出现在中世纪西欧世界的,而重装骑兵开始显露头角,始自4世纪的日耳曼人入侵。

在日耳曼人的世界中,哥特人及部分伦巴底人堪称精湛的骑手。

378年,哥特人的骑兵在亚德里亚堡手持长矛和长剑,突然出现在罗马军队的侧翼,给对手以毁灭性的打击。

这种备有装甲的骑兵的出现为古罗马军团的霸权敲响了丧钟。

于是,骑兵,尤其是重装骑兵开始成为野外战场上决定性的力量,为骑士及骑士制度的出现与确立铸造了坚强的形象外壳。

但是,真正意义上的骑士的出现要晚300多年。

公元 715年,查理·马特在内忧外患中登上了握有法兰克王国实权的宫相宝座。

为了力挽狂澜,查理·马特令中小贵族和富裕农民组成骑兵以取代步兵,为配合扩建骑兵的需要,他开始推行新的土地政策——军事采邑制,即改变无条件赏赐土地的制度,换以骑兵服役为条件将土地作为采邑加以分封。

这样,双方以土地为基础、以骑兵服役为纽带确定了各自的位置,维系了相互的关系,服役者不仅获得了经济上的力量,而且获得了政治上、法律上的力量,而统治阶级则获得了其地位与权力的保卫者。

这时,不但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骑士,而且诞生了骨架坚挺的骑士制度。

2018年教育学333(统考)考研真题答案解析

2018年教育学333(统考)考研真题答案解析

2018年教育学333(统考)考研真题答案解析选择题:1.某家长认为目前学校课业负担过重,担心会影响孩子创造力和批判反思能力的发展,决定亲自给孩子上课。

该事例说明学校教育具有(D)A.正面显性功能B.负面显性功能C.正面隐性功能D.负面隐性功能【勤思解析】正向功能是有助于;负向功能是阻碍;显性功能是主观目标与客观结果相符的情况;隐性功能与显性功能相对,指这种结果既非事先筹划,亦未被觉察到。

2.教育工作需要循序渐进,主要依据的是儿童身心发展的是(D)A.差异性和阶段性B.差异性和顺序性C.不均衡性和差异性D.阶段性和顺序性【勤思解析】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遵循量力性原则,循序渐进地促进儿童身心的发展;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

故本题选D。

3.对人力资本理论提出质疑,认为教育并不提高人的能力,只是用来区别不同人能力的手段,这种观点属(B)A.冲突论B.文凭理论C.结构理论D.劳动力市场理论【勤思解析】筛选假设理论,又称文凭理论,它承认教育与工资的正相关,指出这种正相关是通过筛选作用而实现的。

但认为教育只反映了个人的能力,并没有增加个人的能力。

故本题选B。

4.农耕时代教育的目的是强调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统治者,工业时代兼顾脑力劳动者和体力者的培养。

信息时代更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说明教育的目的受限制于(生产力)A.文化传统B.生产方式【勤思解析】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一个社会的教育目的。

17.1912年蔡元培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其中超越政治的教育为()A实利主义教育、世界观教育B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C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D军国民教育、美感教育【勤思解析】蔡元培认为"教育有两大别:曰隶属于政治者,曰超轶乎政治者。

"前者有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分别相当于体育、智育和德育;后者有世界观教育。

第四章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第四章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资料2:基督教对欧洲中世纪的影响
“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基督教神学在各个意识领域都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其他的意识形态都成了神学的奴婢。 有学者断言:“现代社会或现代社会所有产生的近 代化运动,包括新型城市文明、文艺复兴、宗教改 革、启蒙运动以及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 革命,都是从它那个社会脱胎而来的,或者说,是 从浸透它的精神的中世纪脱胎而来的。”
5.教学方法

西欧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演和辩论。 讲演包括宣读和解释权威性教材的课文。 辩论也都是从书本出发,结论是现成的。辩论对于 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不无裨益,但它们仍然是 脱离实际的。
6.意 义

西欧中世纪的大学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而是中世纪的 一种独特的教育机构。 中世纪大学突破了教会和神学的垄断局面,为文化科学的发 展提供了较以前更为有利的条件。 由于中世纪的社会性质,中世纪大学以后都逐渐为教会所控 制。但其体制、特点影响深远,是近代西方大学的直接渊源。 在现代西方大学高等教育的不少方面,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中 世纪大学所具有的文化精神和教育特征。
C、巴黎大学: 是西欧中世纪成立较早的大学。它是 在主教学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很久以来,巴黎 的主教学校就是七艺和神学教育的著名中心,许多 著名的经院哲学家来此讲学,进行争辩,从而吸引 了许多国家的青年,终于使这里的主教学校发展为 以神学著称的巴黎大学。

以上三所大学创办之后,西欧各国大兴办学之风。 英国在1168年设牛津大学,1209年又设剑桥大学, 都是按照巴黎大学的模式办理的。
资料4:中世纪教育的历史地位
1.为西方文明发展留下了大量的遗产; 2.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学校系统; 3.教育思想首先强调德育,为后来的德育提供了很多 见解;其次提出了很多教学方面的合理的问题,如 分班教学;中世纪教育家跃然推崇经院哲学,试图 调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这偏偏为理性的发展打通 了道路。

2018年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备考笔记(完整版)

2018年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备考笔记(完整版)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一、教育1、来源:《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2、概念(1)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2)广义的教育是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3)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4)更狭义的教育是指思想品德教育,即德育。

(5)教育是社会的个性化和个体的社会化。

3、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是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1)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2)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体作用(3)教育影响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含物质手段)三者关系:(1)这三者之间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活动系统(2)教育者是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之间联系的纽带(3)受教育者是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4)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工具4、属性(1)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是质的规定性(2)社会属性:①历史性②永恒性③相对独立性5、起源(1)神话起源说:最古老的起源说(2)生物起源说:①第一个正式提出的起源说②提出者:利托儿诺、沛·西能③把教育归之为动物的本能,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和目的性(3)心理起源说:①提出者:孟禄②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否认了教育的目的性(4)劳动起源说:①代表人物:米丁斯基、凯洛夫②理论基础: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6、发展历程(1)原始教育——特点:①没有阶级性②没有独立形态③没有固定的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场所和教育制度④与生产劳动相结合⑤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生产和生活(2)古代教育[1] 古代中国奴隶社会:庠、序、校出现夏朝:出现学校教育,有记载但没有证实商朝:①学校教育存在,已被证实②产生了专门的教师西周:①政教合一②“国学”“乡学”出现③“六艺”:礼、乐、书、数、射、御,礼乐为中心,核心是礼封建社会汉代: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察举制③太学④“文翁兴学”隋唐:科举制宋代:“四书五经”(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明代:八股文清代:1905年废科举[2] 古代印度:①教育内容:《吠陀》②教师是僧侣③婆罗门教: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舎、首陀罗④教学活动: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3] 古代埃及:①有史可查最早的学校是宫廷学校②设置最多的学校: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4] 古希腊罗马:①雅典:培养政治家和商人,要求身心和谐发展②斯巴达:培养忠于统治者的强悍军人[5] 封建社会的欧洲:(1)教会教育——“七艺”:①“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②“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2)骑士教育——“七技”: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6] 特点:①产生了学校②与生产劳动相脱离③具有阶级性或等级性④具有道统性、象征性和刻板性⑤尚未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7、近代教育——特点:①教育世俗化②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③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学校崛起④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⑤具有阶级性8、现代教育(1)发展趋势: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②加强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相渗透方向发展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界线淡化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2)特点:①终身化②民主化③全民化④多元化④技术现代化二、教育学1、概念:教育学是以教育对象和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1)研究对象: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其中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2)根本任务:揭示教育规律2、教育学的发展历程萌芽阶段(古代)(1)孔子《论语》[1] 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2] 观点:①有教无类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性原则,孔子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启发性原则的人)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④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⑤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2)《学记》[1] 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论述,是“教育学的雏形”[2] 选自《礼记》[3] 教育思想:①与政治的关系:“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②课内与课外的关系:“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臧息相辅”③启发性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④循序渐进原则:“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⑤长善救失:学者四失——过多、过寡、过难、过易⑥教学相长⑦豫时孙摩(3)墨子[1] 素丝说——环境重要性[2] 教育培养目标:兼士:①具有知识技能、思维论辩和高尚道德三个要求[3] 提倡“虽不扣而鸣”,即要主动说教(4)老子[1] 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著作《道德经》[2] 提倡道法自然、弃圣绝智、弃人绝义、回归自然、复归本性(5)苏格拉底[1] 助产术:①又称产婆术,问答法②三步: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2] 美德是否能教(6)柏拉图著作《理想国》,人分三等:哲学王、军人、劳动者(7)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学者)①著作《政治学》②美育:开人心智、健人灵魂③教育要遵循自然④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教育(8)昆体良昆体良是古代欧洲教育集大成者,又说古代欧洲教育最高成就,著作《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论著创立阶段(1)培根[1] 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确立下来[2] 著作《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1623年)(2)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1+ “[2]著作《大教育学论》(1632年),是近代第一部教育学著作[3]是近代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开端[4] 观点:①学年制②班级授课制(世界上第一个提出的)③泛智教育(“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3)洛克著作《教育漫话》;观点:①绅士教育②白板说(4)卢梭著作《爱弥儿》,这是一部小说体教育著作,主张自然教育科学教育学阶段(1)康德[1] 首次把“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2] 著作《康德论教育》(2)赫尔巴特[1] 著作《普通教育学》①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②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③是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2] 观点:①一个原则:教育性教学原则②二个理论基础:哲学伦理基础、心理学基础③三个中心: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④四个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3] 其他:①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传统教育学派代表人物” ②是最早把教育学放在心理学基础上研究的③认为德育不能同整个教育分开,而应同其他教育问题联系在一起发展多样化阶段(1)“实验教育学”代表:①梅伊曼:首次提出“实验教育学” ②拉伊:《实验教育学》,系统论述实验教育(2)“实用主义教育学”· 杜威[1] 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又《民本主义与教育》[2] 地位:现代教育学派代表人物[3] 观点:①“新三中心”: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②五步:困难、问题、假设、验证、假设③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VS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合一)(3)斯宾塞[1] 《教育论》[2]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最早提出课程分化与拓展阶段(1)布鲁姆[1] 《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2] 掌握学习(2)布鲁纳[1] 《教育过程》[2] 认知结构主义[3] 发现学习(3)赞可夫[1] 《教育与发展》[2] 教学要走在发展前面;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当代教育学(1)凯洛夫《教育学》是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凯洛夫是对我国教育学发展影响最大的人(2)杨贤江著作《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PS——————————————————————————————①《论语》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②“启发性教育原则”第一人是孔子③《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论著④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论著⑤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确立下来⑥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是近代第一部教育学著作⑦夸美纽斯第一个提出班级授课制⑧康德是吧教育学首次列入大学课程⑨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⑩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梅伊曼首次提出“实验教育学”?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最早提出“课程”?凯洛夫的《教育学》是世界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三、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教育的功能按教育功能的作用对象:①个体发展功能②社会发展功能按教育作用的性质:①正向功能②负向功能按教育功能呈现的形式:①显性功能②隐性功能2、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1)教育与生产力[1]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①决定了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②制约着人才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③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变革[2] 经济功能:①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②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③是创造和发展新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2)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1]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①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了教育的性质②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了教育的领导权③决定了教育的宗旨和目的④决定了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⑤决定了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2] 政治功能:①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②促进政治体制的变革与完善③推动民主政治建设④形成社会舆论(3)教育与文化[1] 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①文化知识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水平②文化模式制约着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③文化传统制约着教育的传统与变革[2] 文化功能:①文化传承功能②文化选择功能③文化融合功能④文化创新功能[3] 学校文化:①学校文化的核心: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②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③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可分为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精神文化(校园文化的核心)、学校制度文化(4)教育与人口[1] 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①人口的数量和增长影响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②人口的质量影响着教育的质量③人口的结构影响着教育的发展④人口流动也对教育有一定的影响[2]教育对人口再生产的作用:①控制人口数量②提高人口质量③改善人口结构(5)教育的相对独立性:①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②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③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④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四、教育与个体的发展1、人的发展包括:①生理发展,又称身体发展②心理发展2、青春期生理的变化:①青春期是人生中最为关键的发展阶段,是继婴儿期之后第二个生长关键期②身体外形、体内机能、脑发育、性发育和成熟3、人的发展规律:①抓住年轻一代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个性发展②掌握年轻一代的阶段性,抓住个体发展的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促进个体发展③掌握年轻一代的不平衡性,抓住个体发展的关键期④抓住年轻一代的互补性,长善救失地促进个体发展⑤抓住个体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地促进个体发展4、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1)理论[1] 内发论:①孟子“性善论” ②董仲舒“人性三品说” ③弗洛伊德:性本能④威尔逊:基因复制⑤格塞尔:成熟机制⑥高尔顿“能力由遗传得来” ⑦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2] 外铄论:①荀子:性恶论②洛克:白板说③华生“一大婴儿” ④墨子:素丝说[3] 实践主体论(2)影响因素[1] 遗传:①为人的发展提供生理基础和物质基础②遗传素质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③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着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④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2] 环境:①为人的发展提供现实可能和外部作用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作用之分③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有主观能动性[3] 学校教育:①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②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③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④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⑤具有开发个体的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PS: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的原因:①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②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进行的活动③学校教育能有效控制影响学生学生发展[4]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为人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分为三个层次:①生理活动(最低层次)②心理活动(认识活动)③社会实践活动(最高层次)五、教育制度1、概念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

骑士教育教案资料

骑士教育教案资料
骑士精神体现了当时社会所 崇尚的人格品质和道德风范, 对主人和君长尊崇忠诚,对 贵妇斯文典雅,作战是勇猛 果敢,与人交往总慷慨豪侠。
骑士精神和道德是上层社会 的贵族文化精神,它是以个 人身份的优越感为基础的道 德与人格精神,但它也积淀 这西欧民族远古尚武精神的 某些积极因素。如别淋司基 指出的“对个人的人格的爱 护和尊重;为被压迫者和被 迫者牺牲全部力量乃至生命 的慷慨勇敢精神;把女子作
家庭教育阶段:0—8岁,受母亲教育, 主要学习宗教知识、道德教育和身体 的养护 与锻炼 礼文教育阶段:8—14岁,贵族之家 按其等级将儿子送入高一级贵族的家 中充当侍童,学习礼节、行为规范等, 有时也学习一些知识(拉丁文、法 文),开始学习赛跑、骑马、击剑等。
三、骑士教育的三个阶段
侍从教育阶段: 14—21岁,重 点学习“骑士 七技”,侍奉 领主夫妇,养 战马,擦兵器, 21岁正式授予 骑士称号。
骑士教育
内容目录
概念、性质、目标
骑士教育的实质
骑士教育的基本信息 三个教育阶段 骑士教育的特点
骑士教育的影响 骑士精神
一、概念、性质、目标
概念:骑士教育是指宗主文化传承的 扈从培 养和沿袭的使命追寻熏陶, 自己本身也是小封建领主的子弟去爵 位比自己高一级的勋贵那里成为侍从, 在上帝的指引下护从自己的主人,贯 彻神圣的使命和责任,获得更高阶的 恩赐和封赏,追求那种崇高使命感并 不惜为之付出生命,是为骑士教育。
、概念、性质、目标
性质:家庭教育 目标:培养勇猛、豪侠、忠君敬主的 骑士精神和技能
二、骑士教育的基本信息
骑士要求:勇猛顽强、虔敬上 帝、忠君爱国、宠媚贵妇 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 击剑,打猎,弈棋,吟诗。 骑士美德:谦恭,正直,怜悯, 英勇 公正,牺牲,荣誉,灵魂

中世纪骑士教育

中世纪骑士教育

中世纪骑士教育骑士制度是一种全欧洲的机制,它起源于法国南部,然后到了北部,通过弗兰德、勃艮第传到了德意志帝国西部,它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在1100年到1250年间1,而骑士则为骑士制度中的主角,他是欧洲中世纪时受过正式的军事训练的武士,后来演变为一种荣誉称号,用于表示一个社会阶层,本文主要论述骑士的教育及对欧洲封建制度内部变化进行思考。

一、学术史回顾从教育史的角度来看,目前还没有一本关于中世纪骑士教育的专着,很多都是对整个西方的教育史进行论述的时候略微涉及骑士教育的内容。

在中国方面有曹孚编的《外国教育史》、罗炳之的《外国教育史》、袁桂林的《外国教育史》、北京教育行政学院等合编的《外国教育史简明教程》和谢觉一的《简明外国教育史》,都是通论整个西方从古代到现代的教育过程,其中对于中世纪的骑士教育只是略略带过,并且多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进行评价,抨击过多。

外国方面的着作最着名的有美国格莱夫斯所着的《中世教育史》,书中通过对中世纪各阶段教育进行回顾来反斥“黑暗时代”这个称呼的不公评价,认为近代各种革新的觉悟运动事实上导源于中世纪。

从对骑士研究方面来看,目前国内的研究相当不足,仅有倪世光的《西欧中世纪骑士的生活》和《中世纪骑士制度探究》两本专着。

1(德国)汉斯-维尔纳·格茨着、王亚平译,《欧洲中世纪生活》,东方出版社,2002,第178页。

其余涉及这方面的都是一些关于贵族的研究,如阎照祥先生的《英国贵族史》,书中也有论及了英国的骑士制度,对骑士的册封和教育的内容。

此外,朱孝远先生的《欧洲贵族史》、《近代欧洲的兴起》等书籍也有一些对于骑士教育的论述。

在论文方面,有罗辉的《论西欧中世纪骑士的生活方式》、倪世光的《西欧中世纪骑士的培养和教育》、王德林的《试论西欧中世纪的骑士教育》等文章。

国外关于骑士的研究,着作颇丰,法国学者乔治·杜比(GeorgesDuby)对骑士多有研究,着有《骑士社会》(TheChivalrousSociety)和《骑士、贵妇、僧侣》(TheKnight;theLady;thePriest)。

山东2018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重点内容整理笔记

山东2018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重点内容整理笔记

第一部分教育学Part OneEducationChapter 1教育与教育学Section 1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定义广义:泛指一切能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狭义:学校教育更狭义:德育二、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二、教育的基本要素1.教育者教育活动的主体,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受教育者(学习者)学习的主体3.教育影响(媒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相作用的中介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三、教育的本质有目的的培养人时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即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四、教育的功能1.含义: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2.类型:从作用对象: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从作用方向:正向功能(积极)和负向功能(消极)从呈现形式: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五、教育起源说六、教育的历史发展与改革(一)原始社会的教育1.教育是在生产劳动中进行的2.教育没有阶级性3.教育水平低下(二)古代学校的教育1.古代中国教育夏代:早在4000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孟子》:设庠、序、校以教之。

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西周:“学在官府”官学体系有了“国学”“乡学”之分春秋战国:私学兴起百家争鸣(儒、墨、道、法)秦朝:文化教育专制,法家占统治地位焚书坑儒,百家争鸣over汉代:帛和纸作为书写工具出现;汉武帝独尊儒术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消极影响隋唐:选士制度科举制中央官学宋代:程朱理学成为国学产生书院《四书》作为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宋元明清] 明代:八股文被规定为科举的固定格式清末:废科举,开学堂2.古代印度教育婆罗门教育(贵族性):私立教育《吠陀》教育内容僧侣是唯一的教师佛教(平民性):依傍与寺院佛教僧侣是教师3.古代埃及教育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院“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一大特征4.古希腊、罗马教育古代雅典教育: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丰富灵活古代斯巴达教育: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单一严厉古罗马教育:主要形式是家庭教育目的是培养雄辩家5.中世纪的西欧教育(封建社会)教会教育: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神学和七艺骑士教育:教育内容是骑士七技(三)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文艺复兴后欧洲兴起人文主义教育代表人物:埃拉斯莫斯莫尔蒙田培根(四)近、现代学校的教育1.近代社会教育的特征教育国家化:19世纪后,公立教育崛起初等教育义务化:德国是世界最早(1763年)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教育的世俗化:教育从宗教中脱离出来教育的法制化: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2.现代社会教育的特征:教育终身化:保罗·朗格朗(法)教育全民化:人人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其次是师生关系民主再次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的民主(可选性)最后是指追求教育的自由化(扩大自主权)教育多元化: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全球化、教育信息化、教育具有科学性原始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奴隶社会:(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封建社会:(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现代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Section 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外国教育史考研重点

外国教育史考研重点

外国教育史考研重点1、智者〔狡辩家,智术之师〕:指古典时代一批收费传授辩论术和其他知识,并以此为职业的巡回老师,是西方最早的职业老师。

最早确立三艺〔文法修辞辩证法〕2、苏格拉底方法〔问答法,产婆术〕:是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或教学中形成的由挖苦、助产、归纳、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方法。

3、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智慧和道德具有内在的直接联络,人的行为善恶取决于他是否具有相关的知识。

4、柏拉图:创办学园,著作?理想国?,学习即回忆。

?理想国?:是一部讨论政治和教育的著作,被认为是西方教育史上最为重要和伟大的著作之一。

智慧、英勇、节制、正义四大美德。

5、亚里士多德:创办吕克昂哲学学校;灵魂论〔植物、动物、理性灵魂〕;自由教育七艺。

6、昆体良:古罗马帝国初期的雄辩家和教育家。

?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部专门以教育为题材的教育学著作。

7、基督教教育的特点:教育目的宗教化;教育内容神学化;教育方法原始机械。

8、骑士教育:是中世纪世俗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目的在于培养骑士阶层。

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

培养了当时社会所需要的社会实用性人才。

9、城市学校〔行会学校〕新兴市民阶层子弟创办的学校总称。

10、中世纪大学:12世纪左右兴起的自治的教授和学习中心。

是由老师和学生组合的团体,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

11、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人文主义、古典主义、世俗性、宗教性、贵族性。

12、维多里诺:快乐之家,人文主义教育家13、公学:英国公众团体集资兴办的私立贵族学校。

14、贝尔—兰开斯特制〔导生制〕由英国传教士贝尔和兰开斯特所创。

老师对导生教学,由导生教学生,缓解老师奇缺的压力,但造成教育质量下降。

15、福斯特法案1870?初等教育法?英国第一个关于初等教育的法案,标志着英国国民初等教育制度的正式形成。

16、巴特勒法案?1944年教育法??1988教育改革法?强化中央集权式的教育管理体制。

17、泛爱学校:巴西多德国。

主张热爱儿童,让儿童自由开展,适应自然的教学方法。

中世纪骑士教育

中世纪骑士教育

中世纪骑士教育骑士制度是一种全欧洲的机制,它起源于法国南部,然后到了北部,通过弗兰德、勃艮第传到了德意志帝国西部,它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在1100年到1250年间1,而骑士则为骑士制度中的主角,他是欧洲中世纪时受过正式的军事训练的武士,后来演变为一种荣誉称号,用于表示一个社会阶层,本文主要论述骑士的教育及对欧洲封建制度内部变化进行思考。

一、学术史回顾从教育史的角度来看,目前还没有一本关于中世纪骑士教育的专着,很多都是对整个西方的教育史进行论述的时候略微涉及骑士教育的内容。

在中国方面有曹孚编的《外国教育史》、罗炳之的《外国教育史》、袁桂林的《外国教育史》、北京教育行政学院等合编的《外国教育史简明教程》和谢觉一的《简明外国教育史》,都是通论整个西方从古代到现代的教育过程,其中对于中世纪的骑士教育只是略略带过,并且多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进行评价,抨击过多。

外国方面的着作最着名的有美国格莱夫斯所着的《中世教育史》,书中通过对中世纪各阶段教育进行回顾来反斥“黑暗时代”这个称呼的不公评价,认为近代各种革新的觉悟运动事实上导源于中世纪。

从对骑士研究方面来看,目前国内的研究相当不足,仅有倪世光的《西欧中世纪骑士的生活》和《中世纪骑士制度探究》两本专着。

1(德国)汉斯-维尔纳·格茨着、王亚平译,《欧洲中世纪生活》,东方出版社,2002,第178页。

其余涉及这方面的都是一些关于贵族的研究,如阎照祥先生的《英国贵族史》,书中也有论及了英国的骑士制度,对骑士的册封和教育的内容。

此外,朱孝远先生的《欧洲贵族史》、《近代欧洲的兴起》等书籍也有一些对于骑士教育的论述。

在论文方面,有罗辉的《论西欧中世纪骑士的生活方式》、倪世光的《西欧中世纪骑士的培养和教育》、王德林的《试论西欧中世纪的骑士教育》等文章。

国外关于骑士的研究,着作颇丰,法国学者乔治·杜比(GeorgesDuby)对骑士多有研究,着有《骑士社会》(TheChivalrousSociety)和《骑士、贵妇、僧侣》(TheKnight;theLady;thePriest)。

外国教育史教程

外国教育史教程

外国教育史教程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一、名词解释1、产婆术: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称为苏格拉底方法。

这种教学发的优点是不将现成的结论硬性灌输或强加与对方,而是与对方共同讨论,通过不断提问诱导对方认识并承认自己的错误,自认而然地得到正确的结论。

57-582、骑士教育:骑士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教育目标是培养勇猛豪侠、忠君敬主的骑士精神和技能。

主要学习内容为宗教知识、道德教育和身体的养护与锻炼、上流社会的礼节和行为规范,重点是“骑士七技”。

118-1193、教育心理学化:即将教育工作置于儿童心理活动规律基础上:(1)要求将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理论指导置于儿童本性发展的自然法则的基础上(2)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制适合儿童的心理学习规律,即教学内容心理学化(3)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心理学化(4)要让儿童成为他自己的教育者。

293-2984、教育性教学:赫尔巴特认为知识与道德有直接的和内在的联系,愚蠢的人不可能有德行,德育应把其他部分作为先决条件,德育问题是不能同整个教育分离开来的,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也没有“无教育的教学”。

320-32110、导生制:是英国传教士贝尔和兰喀斯特所创,基本方法是教师先在学生中选择一些年龄较大、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充任导生,教师先对导生进行教学,然后由他们去教其他学生。

38015、《国防教育法》:1958年,艾森豪威尔总统颁布《国防教育法》,该法的目的:加强国防,鼓励和支持教育计划的扩展与改进,以满足国防的重大需要,主要内容:加强普通学校的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教育,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强调“天才教育”,增拨大量教育经费。

16、终生教育:终身教育20世纪60年代在国际上出现的一种教育思潮,创立者是法国的保罗·朗格朗。

终身教育观点:1、教育是贯穿人的整个一生及人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2、终身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养成学习的习惯和继续学习所需的各种能力;3、各国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提出终身教育的模式。

骑士教育名词解释

骑士教育名词解释

骑士教育名词解释( 1)什么是骑士教育:这是一种源自西方的贵族教育,旨在培养孩子的贵族气质,培养他们在社会上立足的能力,学习尊重、责任和信守承诺。

所以其教育内容包括:骑士精神、骑士风度、高尚礼仪和武艺等。

因为成本较高,不少私立贵族学校至今还有骑士教育这门课程。

( 2)骑士教育的特点: a、注重对孩子礼仪、信用、勇敢、担当和诚实的培养; b、强调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和个性的完整性。

我们对这些贵族大多都很熟悉,但关于他们的事迹和故事恐怕就不那么熟悉了,这是因为现代社会正在将骑士精神逐渐抛弃。

这不是因为人们丧失了对英雄的崇拜,恰恰相反,现代文明社会鼓励更多地对科学技术进行探索,相比之下,那些单纯的道德准则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已经显得苍白无力。

但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它仍旧是精英教育阶层的必修课,依旧维持着最后的一点荣光。

在中国历史上也曾出现过这样的骑士精神。

然而中国的骑士精神却在日益消失,并非没有贵族传统,也并非因为制度与外界的侵略,根本原因是人们失去了奋斗目标,人们在迷茫中丢掉了人格,忘记了作为“人”应该坚守的原则。

人类发展至今,有了飞机、汽车、电脑等新的发明,而每当遇到灾难,我们总是喜欢向古人寻求救助,而不是想想怎么靠自己获得生存的技能,可见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

中国很多精英家庭是富裕的,但人们花费在子女教育上的时间并不多。

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曾说过,中国人宁愿花两代人的钱来供养一个贵族,也不愿花一代人的钱让一个孩子接受教育。

到了民国时期,知识分子又找回了对传统文化的信仰,张伯苓提出了“公民教育”、陶行知创办了“晓庄师范”、梁漱溟创办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等,他们纷纷将西方先进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骑士教育”。

骑士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鼓励儿童努力工作,承担责任,同时教导他们遵循正直和公平竞争的原则。

在儿童教育上,这种教育或许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但是在精英教育上,这种教育却未免是在拔苗助长,这样的教育理念不仅是对现代教育的不尊重,更是对社会规则的漠视。

外国教育史考试重点

外国教育史考试重点

外国教育史考试重点一、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1、教育无产阶级性,教育平等,对儿童实行公养公育2、教育与生产劳动生活紧密相连,以生产劳动知识、技能的传授为主,同时也传授社会意识。

3、教育的组织和方法都还处于原始状态,没有文字、教科书、学校以及专职教师,教育的主要方式是成人的榜样、讲述、奖惩,以及儿童自己的活动、观察、模仿。

在原始社会末期,教育开始分化,性质发生变化,并产生文字以及学校的萌芽。

二、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古希伯来的教育1、古巴比伦的文士教育:苏美尔时期的学校是一种专门培养“文士”或“书吏”的机构,因此被称作文士学校,而这种教育被称为文士教育。

文士教育一般可以分为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在初级阶段苏美尔文的学习是教育的基础,接受完初级教育的青年,将取得初级文士的资格,此后被政府部门接受高级阶段的教育,主要是通过学习掌握各种实用知识和技能。

文士教育中的学习相当的单调,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也相当的严格,一旦发现学生有不良行为,教师就会施以惩罚。

2、古埃及的学校类型:(1)宫廷学校;宫廷学校是国王法老在宫廷中设立的学校,以教育皇子皇孙和朝臣的子弟为宗旨,学生学习完毕,接受适当的业务锻炼后,即分别被委任为官吏。

(2)僧侣学校(或者是寺庙学校);是中王国以后出现的一种附设在寺庙中的学校,着重科学技术教育,亦为学术中心。

(3)官职学校;创办于中王国时期,训练一般的从事某种专项工作的官员,修业期12年。

(4)文士学校;主要培养能够熟练运用文字从事写作以及计算功能的人,此学校较僧侣学校官职较低,招收人数多,对出生限制稍宽,修业期有长有短。

3、印度教育的类型:(1)婆罗门教育;在佛教兴起之前,教育由婆罗门教所掌控,我们称之为婆罗门教育,婆罗门教育以维持种姓压迫和培养宗教意识为核心任务。

教育对象主要为婆罗门高级种姓。

早期婆罗门教育的教育活动主要在家庭中进行的,公元前8世纪后,随着文化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新的半载家庭中的学校,被称为“古儒学校”,教师被称为古儒。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教育简史真题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教育简史真题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教育简史真题(总分:100.00 ,做题时间:15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的,请将其选出。

(总题数:20 ,分数:20.00)1. 中国私学的兴起,发端于()。

(分数:1.00 )A. 商代B. 西周C. 春秋VD. 战国解析:2. 在古代文献记载中,我国西周时期设在王都的小学和大学,总称为()。

(分数:A. 国学VB. 乡学C. 党庠D. 州序解析:3. 荀子主张教育要培养的理想人格是()。

(分数:1.00)A. 大儒VB. 鸿儒C. 君子儒D. 雅儒解析:4. 先秦时期提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理想的教育家是()。

(分数:1.00)A. 孔子B. 孟子VC. 荀子D. 墨子解析:5. 南朝宋文帝时,开设的专科学校是()。

(分数:1.00)A. 律学B. 画学C. 书学D. 医学V 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1.00)解析:6. 为保证门阀世族的特权,晋武帝咸宁二年( 276 年)所新创立的学校是( A. 国子学VB. 四门学C. 太学D. 鸿都门学解析:7. 王守仁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 )。

(分数: 1.00)A. 天命论B. “致良知”说 VC. 三纲五常D. 中庸思想解析:8. 我国第一个正式颁布并在全国施行的近代学制是( )。

(分数: 1.00)A. 壬寅学制B. 癸卯学制 VC. 壬子癸丑学制D. 壬戍学制解析:9. 近代提出“活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

(分数: 1.00)A. 梁漱溟B. 陶行知C. 晏阳初D. 陈鹤琴 V解析:10.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中,以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为校训的学校是()。

(分数: A. 延安大学B. 鲁迅艺术学校 VC. 抗日军政大学D. 陕北公学解析:11. 在“七艺”中智者派创立的学科被称作( )。

(分数: 1.00)A. “六艺”B. “五艺”C. “四艺”D. “三艺” V解析:12. 中世纪神学哲学化最高阶段的产物是( )。

教育学考研真题2018年统考311真题原文及答案解析

教育学考研真题2018年统考311真题原文及答案解析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1.主张用“理解”和“解释”的立场与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教育学流派是A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批判教育学D.元教育学2.某家长认为目前学校课业负担过重,担心会影响孩子创造性和批判反思能力的发展,决定在家亲自给孩子上课。

该事例说明学校教育具有A.正向显性功能B.负向显性功能C.正向隐性功能D.负向隐性功能3.对人力资本理论提出质疑,认为教育并不提高人的能力,只是用来区别不同人的能力的手段,这种观点属于A.冲突论B.文凭理论C.结构功能论D.劳动力市场理论4.教育工作需要循序渐进,主要依据的是儿童身心发展的A.差异性和阶段性B.差异性和顺序性C.不均衡性和差异性D.阶段性和顺序性5.农耕时代的教育目的强调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统治者,工业时代兼顾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培养,信息时代则更加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这说明教育目的在根本上受制于A.文化传统B.生产方式C.教育政策D.教育理论6.以下关于终身教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终身教育是现代社会民主化的要求B.终身教育的原则是连续性、整体性C.终身教育是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延续D.终身教育将学校化教育转变为社会化教育7.泰勒原理由两条密切相关的基本原理组成,一条是课程编制原理,另一条是A.课程实施原理B.课程设计原理C.课程评价原理D.课程组织原理8.近代以来,人们设计出一些力图克服班级授课制局限性,同时保持其优越性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A.分层教学、个别教学、小队教学B.个别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分层教学C.小组合作学习、小队教学、个别教学D.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小队教学9.在“海因兹食药”的道德两难问题上,某儿童认为:“不管妻子过去对他好不好,他都要对妻子负责。

为救妻子去偷药,只不过做了丈夫该做的事。

中世纪骑士教育

中世纪骑士教育

中世纪骑士教育骑士制度是一种全欧洲的机制,它起源于法国南部,然后到了北部,通过弗兰德、勃艮第传到了德意志帝国西部,它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在1100年到1250年间1,而骑士则为骑士制度中的主角,他是欧洲中世纪时受过正式的军事训练的武士,后来演变为一种荣誉称号,用于表示一个社会阶层,本文主要论述骑士的教育及对欧洲封建制度内部变化进行思考。

一、学术史回顾从教育史的角度来看,目前还没有一本关于中世纪骑士教育的专著,很多都是对整个西方的教育史进行论述的时候略微涉及骑士教育的内容。

在中国方面有曹孚编的《外国教育史》、罗炳之的《外国教育史》、袁桂林的《外国教育史》、北京教育行政学院等合编的《外国教育史简明教程》和谢觉一的《简明外国教育史》,都是通论整个西方从古代到现代的教育过程,其中对于中世纪的骑士教育只是略略带过,并且多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进行评价,抨击过多。

外国方面的著作最著名的有美国格莱夫斯所著的《中世教育史》,书中通过对中世纪各阶段教育进行回顾来反斥“黑暗时代”这个称呼的不公评价,认为近代各种革新的觉悟运动事实上导源于中世纪。

从对骑士研究方面来看,目前国内的研究相当不足,仅有倪世光的《西欧中世纪骑士的生活》和《中世纪骑士制度探究》两本专著。

其余涉及这方面的都是一些关于贵族的研究,如阎照祥先生的《英国贵族史》,书中也有论及了英国的骑士制度,对骑士的册封和教育的内容。

此外,朱孝远先生的《欧洲贵族史》、《近代欧洲的兴起》等书籍也有一些对于骑士教育的论述。

在论文方面,有罗辉的《论西欧中世纪骑士的生活方式》、倪世光的《西欧中世纪骑士的培养和教育》、王德林的《试论西欧中世纪的骑士教育》等文章。

国外关于骑士的研究,著作颇丰,法国学者乔治·杜比(Georges Duby)对骑士多有研究,著有《骑士社会》(The Chivalrous Society)和《骑士、贵妇、僧侣》(The Knight;the Lady;the Pries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教育学考研知识点:骑士教育
2018考研,考生必须具有广阔全面的专业知识、扎实的基础和有效的方法,尤其要系统地掌握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大纲所规定的基本内容,才能轻松应对统考对我们的考验,小编给大家总结了教育学考研资料:骑士教育,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骑士教育:是结合宗教教育与武士教育为一体的一种西欧封建主阶级的特殊教育形式。

⑴骑士的要求是:勇猛顽强、虔敬上帝、忠君爱国、宠媚贵妇
⑵“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奕棋,吟诗。

⑶教育的三个阶段:
①0-8岁,家庭教育阶段,受母亲教育,主要学习宗教知识、道德教育和身体的养护与锻炼
②8-14岁,礼文教育阶段,贵族之家按其等级将儿子送入高一级贵族的家中充当侍童,侍奉主人和贵妇。

③14-21岁,侍从教育阶段,重点学习"骑士七技"。

“骑士精神”体现了当时社会所崇尚的人格品质和道德风范,对主人和君长尊崇忠诚,对贵妇斯文典雅,作战是勇猛果敢,与人交往总慷慨豪侠。

中世纪大学(产生、发展、评价)
⑴产生和发展:源于欧洲工商业的发展,出现了市民阶层,需要学习专门知识研究世俗文化。

①欧洲工农业的发展,工商业发展出现市民阶层
②十字军的东征促进了东西方的接触,刺激了贸易的发展,加强了不同文化交流
⑵特点:①文科是进入大学的必要条件②每一所大学都有名人和权威
⑶组织机构和特权:
①教学方式以读课、评述、辩论和游历为主
②导体制分为两种:“学生”大学与“先生”大学
③已有学位制度,是源于教会的教阶制(主教-牧师-教士),学生修毕大学课程,经考试合格,可得“硕士”“博士”学位
④特权主要有:迁校的自由、不用交纳税费、有司法审判权、大学教授享有参政权、大学中获得学位的人具备教学资格
⑷作用和影响:
①从思想上打破了教会在思想上对人垄断,推动了当时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②促进了各个地区和国家的交流,打破了封建闭塞的局面
③为文艺复兴做好了思想上的准备,培养了新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