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赏析论文
音乐鉴赏课论文音乐剧《猫》赏析
音乐剧《猫》赏析通过对音乐剧〈猫〉的赏析,使我对音乐剧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音乐剧,不仅仅是音乐,其还融入了歌曲、舞蹈和对白结合等,表演形式比较随意,多元,音乐部分通俗易懂,正是音乐剧这种表现形式和众多元素的加入深深的吸引了我。
《猫》是当今世界音乐剧中最成功的作品,已经成为音乐剧音乐经典。
《猫》讲述了杰里科猫族每年都要举行的一次聚会,每年在这个时间众猫们会在这一年一度的盛大聚会上挑选一只猫升天,以获得新生。
于是,在舞会上形形色色的猫依次登场,各显身手;或歌或舞或嬉戏,用歌声和舞蹈来讲述白己的故事,希望能够被选中, 最后,当年曾经光彩照人今日却无比邀遢的“魅力猫”以一曲《回忆》打动了所有在场的猫儿,并获得猫儿们的推举成为可以升入天堂的猫,上演了一出荡气回肠的“人间悲喜剧”,诉说着爱与宽容的主题。
《猫》其实没有什么复杂的情节关系和扣人心悬的内容,但正是这份简单让人们认识了很多东西,明白了一些简单的道理。
我们通过每一只猫的肢体表演,通过他们的言行,看到了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有的勇敢,有的迷人,有的狡猾,有的慈祥……让观众感觉自己仿佛与猫为伍了,是在自己的的世界里扮演自己的角色。
音乐剧《猫》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的音乐剧,主要在于它将经典的舞美元素舞蹈元素、音乐元素、完美地糅合在了一起。
其次情境式舞台美术造型音乐剧《猫》整体舞台美术设计基本是追求气氛渲染,用气氛使得观众白然而然地融入剧情,这是《猫》剧独一无二的带给观众一种情境式的观剧体验。
音乐剧是以戏剧为基石,以音乐为灵魂,以舞蹈为重要表现形式,将舞台美术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表演艺术.在一部音乐剧作品中,戏剧,音乐舞蹈通常不是那么壁垒分明,而是相辅相承,在绝大多数音乐剧中,歌唱舞蹈与对口是交替使用。
而音乐剧《猫》的音乐与舞蹈一样非常动人。
全剧近三个小时,共由二十三首乐曲组成•除了配合不同舞蹈场面的舞曲之外,前后四次出现的主题曲《回忆》更是一首白听不厌的金曲。
歌剧赏析论文--猫5篇
歌剧赏析论文--猫5篇第一篇:歌剧赏析论文--猫音乐剧《猫》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形形色色的人们穿行奔走在各个角落、叙写述说着自己的故事。
人间的悲喜剧一天又一天的上演在名为社会的大舞台上。
到底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善、什么又是恶?一百个人心中恐怕有着一百种不同的答案。
那么,若是以猫的视角来审视这个世界的善恶美丑,又该是什么样的一番情景呢?现代歌剧《猫》就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猫世界中的“猫”生百态。
《猫》所讲述的是一个富有童话般意味的现代浮世绘——在杰里科猫族一年一度的舞会上,众猫们聚集在一起,纷纷展开各自本领,以歌舞来展现自己的故事——争取成为唯一被选中得以重生的猫。
在这群外表各异、性格更是迥异的猫中,既有作为长老般统领大局的“领袖猫”老杜特洛内米,又有过着安逸无忧生活的“保姆猫”詹妮安点点;既有反叛热情的“摇滚猫”若腾塔格,也有踏实稳重的“铁路猫”史金波旋克斯;既有青春美丽的“迷人猫”邦巴露娜,还有邋遢苍老的“魅力猫”格里泽贝拉……各式各样的猫的角色不但在视觉和听觉上给我们以丰富且多样的感受,还在不知不觉中将我们带进了一个好似人类世界但又绝然不同的猫的国度。
就在众猫都在为重生的名额争相比拼的时候,曾经光彩照人而现在却邋遢肮脏衰弱不堪的格里泽贝拉出现在猫们的面前。
对于格里泽贝拉这样一只流浪在下等街区,身份卑微受到唾弃的猫而言,得到这一珍贵的重生机会几乎是不可能的。
然而,在一曲感人至深的“回忆”过后,她奇迹般的得到了众猫的推选,成为了那得以升上天堂的猫。
就是这样一个传奇般的故事,在作曲大师安德鲁·韦伯与导演特雷沃尔努恩的创作下,成功的以歌舞剧的形式焕发出了熠熠的光彩。
《猫》的开场非常精彩。
初次接触《猫》时,我就是首先被第一场中富于节奏感的歌曲、独特新颖的造型以及奇妙的氛围所吸引了。
一开场,身着宛若猫的毛皮般服装的演员们接连登场,虽然每位演员都以猫的形象出现,但他们的造型又全然各异——“毛皮”的花纹、颜色以及脸部的妆容似乎已经在预示着每只猫的性格特点。
音乐剧欣赏论文
音乐剧《音乐之声》赏析为期十二周的课即将结束,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看了包括《音乐之声》在内的一共五部音乐剧。
虽然每一部都各有特色,但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音乐之声》,它以音乐剧的形式塑造了一群各具清晰性格特色的鲜活人物形象,讲述了一个既富有生动活泼的浓郁生活气息,又充满理解与爱心的真实感人的故事。
与其他影片不同的突出风格是:它不仅具有浓厚的戏剧性情节,而且有优美悦耳的歌声和大量自然而又精彩的人物对白。
其语言独具特色,既有用词精练、韵律整齐、节奏规范、艺术性强的高雅诗歌歌词,又有大量朴实、自然而又颇具风趣的日常生活对话。
在这一部音乐剧中,22岁的玛利亚是一个修女,但她活泼好动和热爱自然的性格却总是让她惹上麻烦。
修女院的女院长觉得她这样的活泼的性格不适合僧侣生活。
于是,她决定让玛利亚去冯•特拉普上校家做家庭教师,也借此让她探索出生活的目的。
玛利亚到达冯•特拉普家,发现他是一个有七个孩子的鳏夫,长期的海军生活和亡妻的悲伤使他对待孩子像管教士兵一样严格,上校要求玛利亚也像他一样,但是玛利亚没有听从,而是用她天生的温柔和善良赢得了孩子们的好感,孩子们原有的拘禁和忧郁渐渐被音乐和笑声取代。
不久上校回家了,还带回了孩子们喜欢的麦克叔叔和孩子们不甚喜欢的上校的女朋友埃尔莎•施瑞德男爵夫人。
当他听到孩子们唱歌的时候十分感动,玛利亚还和孩子们一起准备了一场木偶戏即《孤独的牧羊人》。
几天之后,上校和男爵夫人一起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舞会,孩子们在舞会中也有歌唱表演。
出乎意料的是,舞会中上校走过来和玛利亚共舞,舞蹈最后他们互视对方,他们之间的爱意一目了然,于是男爵夫人劝玛利亚回修道院。
玛利亚怕自己对上校的感情会越陷越深,她悄悄地离开了。
后来在孩子们和女院长的努力下,玛利亚回到冯•特拉普家里。
男爵夫人发现她已经无法挽回玛利亚和上校之间的感情,主动退出了婚约,上校和玛利亚互诉衷肠,很快地,他们就结婚了。
当他们还在度蜜月的时候,德国纳粹占领了奥地利。
歌剧欣赏的论文
歌剧欣赏的论文第一篇:歌剧欣赏的论文歌剧《贝隆夫人》观后感电影的开篇是在两组葬礼中交叉着进行的。
一边是举国上下为EVITA夫人的哀悼,最豪华的葬礼,最隆重的仪式,布宜诺斯艾利斯城的街道上阳台里站满来自四面八方的前来送行同时为了瞻仰他们精神领袖最后的遗容的恸哭着的人民,每一个地方都摆放着她高贵的遗像和那张自信的笑容。
而另一边,是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葬礼,人们用疑惑的眼神看着一个小姑娘突然闯进来的,为死者献上了鲜花,轻轻的亲吻死者的额头,被粗暴的拒绝在父亲葬礼教堂的门外,因为她是父亲和下等女人生下来的私生子!只配远远的看着父亲的灵车离去,“肮脏的东西”不容许靠近家族的荣誉!艾薇塔,这位传奇的女士在阿根廷人心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她出生贫寒,但对未来充满憧憬,在那个时代,为此她付出许多代价。
在她年仅十五岁时,就跟一个抒情歌手跑到首都,但歌手已婚,她只有流落街头成了一名舞女。
但具有美丽容颜的她,很快在一个摄影师的镜头下成名,从此辗转在富人和官员中,直到她遇到贝隆上校一个声望上升的军官,她才脱颖而出,成为耀眼的政治明星。
她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既深受人民爱戴,被称为“穷人的旗手”,也被富人们称为“不择手段的女人”。
人们忘不了她对社会、劳工、教育所做出的贡献。
其悲剧性的早逝(年仅33岁),令人惋惜。
她曾哀感“永远也不会被理解”,其实,阿根廷人民对她的缅怀是很深的,毕竟,她悲惨的过去,不是她本人的过错。
如果她处的时代是一个公平、富足的时代,象她一样天真无邪的女孩就不必为生存而做不愿做的事,而能选择她所喜爱的生活方式。
I’d be surprisingly good for you 整个曲调宛如调情,狡黠魅惑,而且,萨克斯管真是性感入骨的一种乐器啊。
的确适合被称为“冷音乐”和“最佳调情音乐”。
这首歌是影片《贝隆夫人》的插曲,写的是麦当娜饰演的伊娃在宴会邂逅贝隆,以身相许。
在一次慈善晚会上,Eva邂逅了炙手可热的胡安.贝隆上校。
音乐剧欣赏课论文、总结
音乐剧欣赏课总结一、我所认识的音乐剧在中国,音乐剧并不为许多人所熟知,甚至有小部分人将音乐剧等同于我们习惯的歌剧或轻歌剧,其实不然。
音乐剧是由喜歌剧及轻歌剧演变而成的。
早期称作“音乐喜剧”,后来简称为“音乐剧”,是19世纪末起源于英国的一种歌剧体裁,是由对白和歌唱相结合而演出的戏剧形式。
音乐剧熔戏剧、音乐、歌舞等于一炉,富于幽默情趣和喜剧色彩。
它的音乐通俗易懂,因此很受大众的欢迎。
今天的音乐剧主要包含了三个元素:1.歌、舞、道白发挥到极至的综合性表演。
2.豪华,场面气派的舞台布景大制作。
3.娱乐和文化交流相交融的现代艺术水准。
此外,音乐剧是一种年轻的、有生命力的表演形式,它能得到这么大的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1、音乐剧具有兼容并包的特性。
体现在五个方面:其一、表演艺术形式的多样性。
音乐剧融合了音乐、舞蹈、话剧等多种艺术形式。
其二、音乐艺术形式的多元性。
音乐剧中,演唱可能有古典唱法,也可能有通俗唱法;音乐可能有传统的爵士乐、也可能有摇滚乐、乡村音乐、迪斯科、灵魂乐,还可能有现代的电子音乐。
其三、题材的多样性。
一部音乐剧,可以是悲剧、喜剧、正剧;可以是单纯的爱情剧,也可以是童话故事、神话故事、科幻故事;可以是古代故事、现代故事,甚至想象未来的故事。
其四、它可以接受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人同台表演。
这在传统戏剧舞台上,是几乎不可能的事。
其五、音乐剧与电影、文学之间具有很强的交互性。
很多著名的音乐剧往往就是由一些文学作品改编而来,比如《猫》就是改编自一部儿童文学作品;许多音乐剧被人们搬上银幕并获得成功,如《贝隆夫人》、《窈窕淑女》;2、音乐剧能紧贴时代的步伐,非常具有现代感。
它的灯光、布景等都极具现代感,而且,很多曾经用在音乐剧中的歌曲都名列当年流行歌曲排行榜的前列。
如《贝隆夫人》中的“阿根廷别为我哭泣”、《猫》中的“回忆”等。
3、具有高度的商业性。
给从事音乐剧创作、演出的人带来很大的收益。
在我国音乐剧事业起步较晚,而且由于音乐剧多数使用英语表演,对我国的普通观众来说,理解上还有点困难,因此,目前我国的音乐剧事业尚未得到从分发展。
音乐剧歌剧赏析论文
音乐剧歌剧赏析论文河北传媒学院歌剧、音乐剧赏析考试论文课题名称:论音乐剧《歌剧魅影》中音乐的使用姓名:张蕊所在系:音乐系年级:08本专业:音乐表演(声乐) 指导老师:李璇【摘要】: 近年来,音乐剧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表演形式在我国风靡开来,它以其优美动听的旋律、引人入胜的戏剧性情节、璀璨夺目的舞美场景吸引着无数音乐爱好者。
百老汇经典音乐剧《歌剧魅影》以其独特的声乐魅力在音乐剧历史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的经典声乐作品也在全球广为传唱。
《歌剧魅影》中的声乐演唱结合了古典歌剧的美声唱法,又融入了流行音乐的现代元素,使得它既不失古典音乐的高贵,又具有现代音乐的流行气息。
分析研究它的声乐演唱特征,并通过对它的分析,归纳、概括出音乐剧的声乐演唱特征,能够对我们更好地演唱音乐剧作品起到推动作用。
本文即以经典音乐剧剧目《歌剧魅影》中的音乐分析为切入点,通过音乐剧中唱段的分析和研究,探讨音乐剧的声乐演唱特征。
【关键词】:音乐剧《歌剧魅影》声乐演唱特征绪论:本文通过对音乐剧《歌剧魅影》音乐的分析,来阐述其成功的原因。
歌剧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是一部安德鲁?劳埃德?伟伯(Andrew Lloyd Webber)作曲的百老会音乐剧。
又译:歌声魅影、剧院魅影或歌剧院的幽灵。
改编自加斯通?勒鲁著《歌剧幽灵》。
1986年首演,于1988年获得七项托尼奖,是史上最成功的音乐剧之一。
1986年伦敦的首演由麦克尔•克劳福德和莎拉•布莱特曼担任男女主角,至今全球已有16个制作版本,也被改编成同名电影上映。
他的作品除了《歌剧魅影》,还有《猫》、《万世巨星》、《星光列车》等多部著名作品。
论音乐剧《歌剧魅影》中音乐的使用剧院魅影可以说是一部折射着后现代魅力的剧作,首先它成功的改编了加斯通?勒鲁(Gaston Leroux,18)68-1927的原作小说,既保留了原作的风格又使之更适合舞台演出,提升了作品的可看性,其次,巧妙的戏中戏令观众徘徊于现实与虚幻之间。
音乐剧艺术赏析论文范文怎么写
音乐剧艺术赏析论文范文怎么写音乐剧作为一种独立的新兴艺术品种,是改革开放以后从西方传入我国的,对音乐剧进行赏析有助于我们陶冶情操。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音乐剧赏析论文,供大家参考。
音乐剧赏析论文篇一:《试谈中国原创音乐剧》[摘要]当前,国内音乐剧的演出剧目令人应接不暇,无论是国外引进剧,还是中文版的外国音乐剧,亦或本土原创音乐剧,都在努力掠夺新兴的音乐剧市场。
本文以东莞原创音乐剧为例,从制作模式的角度来探索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发展并分析这一模式的利弊:它的利在于推动了音乐剧在现阶段的发展,而它的弊端在于这不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音乐剧制作模式本土化说起音乐剧,美国百老汇是世界戏剧界的奇葩。
百老汇是音乐剧产业的发源地,也是美国最具代表性和研究价值的剧场聚集区。
它的制作与运营模式在一百年的发展中,经过不断的完善,己经形成非常完备与经典的制作体系。
它在商业上的成功运作方式给许多国家的音乐剧发展都带来了启迪。
在中国,音乐剧从近几年开始频繁走入大众的视野,身贴“舶来品”的标签,以其丰富多彩的舞台呈现方式吸引了大众的眼球。
当前,国内音乐剧演出剧目令人应接不暇,但笔者意识到,目前的音乐剧发展状态仍处于本土化探索和市场培育阶段,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以东莞原创音乐剧为例,试图探索原创音乐剧的发展之路。
一、基本概念界定(一)什么叫原创音乐剧?对于“原创音乐剧”的概念,目前学界未能给出准确的概念。
“原创”指的是创作或发明出全新的作品,而不是由复制、改编、剽窃、模仿、抄袭、二次创作,或系列创作的衍生作品。
“原创是独一的,是母本不是幕本”。
而又因为音乐剧属于舶来品,属于外来文化,所以笔者认为“中国原创音乐剧”是指在西方音乐剧元素的基础上,能反映本国人民的生活与情感、表现当地文化、符合大众审美需求的音乐剧,并在其组织、制作、演出过程中按照本国的运行规律产生的全新作品。
介于以上的定义,关于“海外引进的原版音乐剧”和“中文版音乐剧”这两个音乐剧类型暂不作讨论。
音乐剧赏析的论文
音乐剧鉴赏——猫管理系 130701班李睿 130734020这学期,我的选修了音乐剧赏析这门课程,本没有抱太大的热情,可是老师每节课都会给我们欣赏中外音乐剧,并且在第一节课上给我们演唱了很多的音乐剧。
当音乐响起,花朵般芬芳的音乐缭绕耳际,指尖以及身体的每个细胞仿佛都开始陶醉,我发现我竟渐渐的喜欢上了那灵动的音乐。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柴《猫》。
音乐剧《猫》是世界历史上最成功的音乐剧,也是有史以来演出时间最长的音乐剧, 是世界上票房最高的舞台剧,也是在美国纽约百老汇和英国伦敦西头连续公演最长的舞台剧。
自从在1981年伦敦首场演出之后开始风靡世界21年,共以10几种语言在20几个国家出演无数次。
仅仅在伦敦的演出场次就达9000多次。
《猫》曾获得七项托尼奖,包括最佳歌剧。
而剧中《记忆》一曲则成为现代音乐中的经典。
主要讲的是一年一度的杰克利猫的聚会的故事,在故事中,许多猫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詹尼安点点、剧院猫、厨师猫、摇滚猫、英雄猫、铁路锚、剧院猫等等令人觉得新奇却又觉得亲切的形象让人十分喜欢,在这之中,我最喜欢的是摇滚猫与铁路猫的故事,摇滚猫的形象张扬有个性,桀骜不驯十分活灵活现,而铁路锚这一形象,让猫穿上马甲,作为铁路秩序的维持员,很有意思,当中的音乐也很好听。
当然,这其中的所有故事之中,最重要的还是格里泽贝拉的故事,这只早先混迹于人类世界的猫已不受杰里科猫们的欢迎,被排挤被唾弃,但年迈的她仍想回到杰里科猫们之中,先后两次闯入聚会,而这两次的闯入,为我们带来了剧中最经典的曲目——回忆,两次的演唱相似但绝不相同,第一次,更多的是对于往日时光的回忆,当时的美丽已不复存在,而第二次的演唱更加有力,像是对回忆声嘶力竭的控诉,对错误选择的严肃忏悔,我更喜欢第二次的演唱,在演唱之中,她终于像一只猫一样躬下身去,趴在地上,不再像人类一样行走,而趴下之后的再次站起把歌曲推上了另一个高峰,这动情的演唱感动了所有的猫,也打动了所有的观众,最终格里泽贝拉被选上进入杰里科之月,重新来过这一生,这意料之外但情理之中的事情也让人十分欣慰。
音乐剧赏析课结课论文
音乐剧赏析与大学生素质的提高摘要:本文主要结合作者选修《音乐剧赏析》这门课的实际经历和切身体会讨论音乐剧对大学生素质的提高的影响。
音乐剧以强烈的极富现代气息的娱乐性为外表特征,而内集审美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于一体。
从而实现在娱乐性的审美过程中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完成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
关键词:音乐剧赏析大学生素质高校修养这学期(大一下学期)我选修了“音乐剧赏析”这门生动有趣的校公选课。
在就个星期的学习中老师给我们讲解了许多有关音乐剧的知识,更主要的是在课上我们观看了多部世界知名音乐剧,在这些世界名剧中我深深感受到了音乐剧的魅力。
这门课的学习带给我的不仅仅是音乐知识,更重要的的是它给我展示了一个我以前所不了解的世界,那就是音乐剧的世界。
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第八周我们看的音乐剧《巴黎圣母院》。
一、音乐剧知识结构多样化和对其他艺术门类的“高度综合性”,为大学生广泛了解各个艺术门类提供学习动机和热情,“高度综合”地培养大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当我们将音乐剧视为一个整体时,“它的构成元素几乎囊括了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艺术品种:从文学、戏剧、诗歌、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到幽默艺术、滑稽表演、服装设计和声光艺术,甚至还涉及到了电影、杂技、魔术等等。
”,音乐剧的知识结构是由多门相关学科知识及多种艺术门类共同建构的。
而“从艺术构成学的角度看,音乐剧正是在整体上综合了话剧、歌剧、舞剧这三种综合性舞台戏剧样式的表现优势而成为一个更高层次的综合艺术的,因此可以说,它是综合的综合,是继一度综合后的第二度综合,是对综合艺术的再综合。
”这成为我们视音乐剧具有“高度综合性”的理论依据。
综合了多种艺术门类和艺术因素的音乐剧,涵盖的知识、信息的广度和密度是其他艺术无可比拟的。
如此众多的艺术品种在不同程度上被融汇于一剧,使音乐剧发散出无穷的艺术魅力。
当我们翻开西方音乐剧100多年发展的历史画卷,不得不为其壮观图景而惊叹。
音乐剧[优秀范文五篇]
音乐剧[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音乐剧音乐剧:是由喜歌剧及轻歌剧(或称“小歌剧”)演变而成的,早期称作“音乐喜剧”,后来简称为“音乐剧”,是19世纪末起源于英国的一种歌剧体裁,是由对白和歌唱相结合而演出的戏剧形式。
音乐剧又称为歌舞剧,是音乐、歌曲、舞蹈和对白结合的一种戏剧表演,剧中的幽默、讽刺、感伤、爱情、愤怒作为动人的组成部分,与剧情本身通过演员的语言,音乐和动作以及固定的演绎传达给观众。
音乐剧熔戏剧、音乐、歌舞等于一炉,富于幽默情趣和喜剧色彩。
它的音乐通俗易懂,因此很受大众的欢迎。
音乐剧是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综合舞台艺术,集歌、舞、剧为一体,广泛地采用了高科技的舞美技术,不断追求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的完美结合。
同时,西方的音乐剧在百年多的商业表演经验中总结出了一套成功的市场运作手段,并且创作出一系列老少皆宜的优秀剧目,使这一艺术形式突破年龄、阶层等客观因素的局限,广受观众的喜爱。
一些著名的音乐剧包括:奥克拉荷马、音乐之声、西区故事、悲惨世界、猫以及歌剧魅影等。
音乐剧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上演,但演出最频密的地方是美国纽约市的百老汇和英国的伦敦西区。
因此百老汇音乐剧这个称谓可以指在百老汇地区上演的音乐剧,又往往可是泛指所有近似百老汇风格的音乐剧。
音乐剧特点和歌剧的区别是,音乐剧经常运用一些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以及流行音乐的乐器编制;在音乐剧里面可以容许出现没有音乐伴奏的对白;而音乐剧里面亦没有运用歌剧的一些传统,例如没有了宣叙调和咏叹调的区分,歌唱的方法也不一定是美声唱法。
一些音乐剧如悲惨世界是从头到尾都有音乐伴奏,而一些轻歌剧如卡门却有对白音乐剧普遍比歌剧有更多舞蹈的成份,早期的音乐剧甚至是没有剧本的歌舞表演。
相比之下,音乐剧里戏剧、舞蹈的成份更重要。
音乐剧与歌舞片很多音乐剧后来又被移植为歌舞片,而剧场版本和电影版本并不一定完全相同,因为剧场擅长于场面调度和较为抽象的表达形式,利用观众的想像去幻想故事发生的环境,而电影则择长于实景的拍摄和镜头剪接的运用。
【经典西方歌剧鉴赏】 论文5篇
《论浪漫主义时代的歌剧》浪漫主义时期意大利歌剧的特点意大利歌剧产生于巴罗克时期,并在这一百五十年的时间里辗转于意大利各大城市,期间它经历了产生、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并影响了欧洲各国。
佩里和卡契尼等作曲家使歌剧初具雏形,蒙特威尔第和A.斯卡拉蒂使歌剧趋于完善,并使它在欧洲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随后意大利歌剧在发展中经历了三个重要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和真实主义时期,其中后两个时期最关键。
音乐史上的浪漫主义时期大约是19世纪前后的100多年,该时期的音乐不像巴罗克音乐那样壮观、华丽,在细节上精致修饰;也不像古典主义音乐那样具有精练、朴实的音乐语言,形式结构明晰匀称;它更多地强调个性与自我感受,无拘无束地表达情感世界,体现了浪漫主义所特有的激情。
浪漫主义音乐的这些特点都在意大利浪漫主义歌剧中得到了体现,它强调强烈的感情渲染、个人主义精神的展现以及强烈的个性表现,重视歌唱性和抒情性,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创作宗旨,反对古典主义音乐的传统形式和内容,作曲家们期望最大程度地体验各种感受。
这些都是当时意大利歌剧的鲜明特点。
述浪漫主义时期交响曲的发展浪漫主义的交响曲所表达的情感热烈、夸张、充满主观性和幻想性;交响曲形式不拘一格,随内容而确立;内容常源自于文学、美术、戏剧等艺术类型“标题交响曲”盛行一时;音乐语言上许多革新,如旋律的抒情性和描绘性增加,和声表现功能扩大,使用半音和声和不协和和旋,调性多变,乐队色彩丰富,新型乐器加入。
舒伯特的交响曲开创了歌唱抒情性交响曲的新领域,门德尔松和舒曼的交响曲,表达了浪漫主义对大自然的特殊青睐;勃拉姆斯的交响曲的贯穿发展的手法是贝多芬的进一步推进,布鲁克纳的交响曲采用管风琴式的对位写作和古老的众赞歌式的和声,带有浓郁的宗教气息。
意大利歌剧的发展浪漫主义风格的意大利歌剧从罗西尼开始,经过贝里尼、唐尼采蒂到威尔第早期,内容主要体现了爱国情感与英雄主义。
到威尔第的创作后期,出现了新的音乐潮流——真实主义歌剧,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普契尼的《艺术家的生涯》等作品是推动这股潮流向前发展的代表作。
音乐剧《猫》赏析__论文
音乐剧《猫》赏析__论文“猫”是在1981年由安德鲁·劳埃德·韦伯所编写的歌曲,并以同名歌曲“猫”为基础,发展成为一部充满着音乐,舞蹈和戏剧表演的大型音乐剧。
这部音乐剧讲述了一群废弃的猫,落魄在一起,分享和回忆着它们的生活故事的故事。
这篇论文将对音乐剧《猫》进行赏析。
首先,音乐剧《猫》的音乐和歌词是这部音乐剧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编写的歌曲中充满了旋律丰富的微调曲式,美妙的和弦进程和长久的高音。
音乐上的变化和多样性与其神奇的背景,与舞蹈所讲述的故事相互融合。
歌词方面,多变的曲调,词语的精准配合,通过深入的情感和隽永的情景描述来呈现故事的情节,这些都是音乐剧《猫》的成功之处。
其次,音乐剧《猫》的舞蹈是别具一格的。
这部音乐剧伴随着人物的舞蹈,建立起了一个充满着动感和神秘色彩的世界。
表演者的舞蹈技巧和演员的视觉效果突出了整部音乐剧的美感。
由约翰·内皮尔执导,他在剧中创造了一系列精致和深沉的舞蹈节目,如“猫之舞”,“阿斯珀拉比斯之舞”等等,所有这些节目都考虑到了音乐剧的真正精髓,每个舞蹈场景都使观众感受到了新鲜感。
第三,音乐剧《猫》在剧情安排上也是相当出色的。
整部音乐剧讲述了废弃猫的故事是很传统的剧情安排方法,但剧中又有很多其他的情感线在其中铺展。
剧中人物的情感和心境交替在故事中展开,唤起了观众多方面的情感和共鸣,让观众从中获得了真实的感受。
综上所述,音乐剧《猫》凭借其丰富的音乐,独特的舞蹈和真实而令人难忘的故事情节,成为了一部真正的伟大的音乐剧。
它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欢迎,开创了一个新的音乐剧时代。
无论从音乐、舞蹈、剧情安排、场景设计、灯光效果等各方面来看,这部音乐剧都是充满着人性和美感。
音乐剧赏析论文
音乐剧赏析论文音乐剧赏析论文音乐剧《悲惨世界》赏析法国人克劳德勋伯格根据法国文豪雨果的名著《悲惨世界》改编的同名音乐剧自从1985年上映之后就常演不衰,并且这部音乐剧与他自己的另一部音乐剧《西贡小姐》以及英国人安德鲁韦伯的《猫》和《歌剧魅影》并称为世界四大音乐剧。
《悲惨世界》的多数配乐都是以古典音乐作为基础的,虽然不知道什么是古典音乐,但还是很喜欢《悲惨世界》这部音乐剧。
然而无法现场亲身体验这部经典名剧实在是非常遗憾。
除了在课堂上欣赏过该剧后,我在课余时间又完整地看了两遍,每一次欣赏这部音乐剧都会给我深深地震撼。
虽然没有看过雨果的原著,但这部音乐剧通过视觉和听觉对我的冲击,让我深切地体会到了原作中所要反映的东西。
下面就就我印象最深的几个音乐片段谈一点自己的感受。
第一个触动我的音乐片段是《At the End of the Day》,描述的是工厂里有一个叫芳汀的女工,她的美丽遭到其他女工的妒忌;当她们看到芳汀因对老板的轻薄不从,而且得知芳汀有一个寄人篱下的私生女时,便以此为借口怂恿厂主将其开除。
这首曲子的节奏很快,演员们的词也都很多,但同样的曲调、同样的节奏在两类人的演绎下表现出了不同的感觉。
一类人就是那几个带头的女工,她们一人一句,歌词就像连珠炮似的从她们嘴里蹦出来,好像巴不得一口把芳汀吃掉,言语中透露出来的轻蔑、鄙夷,让人不禁对她们产生厌恶之情。
而她们几个人与跟风起哄的女工们的一唱一和――一句独唱一句合唱相间的安排,则把女工们急于赶走芳汀之心暴露无遗。
另一类人就是孤独的芳汀。
虽然还是一样的曲调,一样的节奏,但演员那略带哭泣的唱腔、委屈无奈的表情则表现出了芳汀孤独无依的窘境。
芳汀一个人还辩驳不上几句,就被女工们更多更大声的无理指责给压了下去。
同样的快节奏,放在芳汀身上,与其说是表现其有力地反驳,倒不如说是表现其在众女工以多欺少的情况下艰难无奈地抓紧仅有的一点喘息之机进行反驳。
随着工厂主的一句“On your way!(马上滚吧)”,芳汀无奈地被赶出了工厂,她也失去了生活的来源。
音乐剧《猫》赏析--论文
音乐剧《猫》赏析--论文青岛农业大学音乐赏析论文论文题目:音乐剧《猫》赏析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上交时间 2013-11-20 2013 年 11月16日各显身手;或歌或舞或嬉戏,上演了一出荡气回肠的“人间悲喜剧”,剧中人物众多,而服装竟没雷同的,虽然是猫的服饰,与现代人的角色也差不多,有威严老人,有落魄老妇,有凶恶男人,有活力男人,有娇媚女人,有贤惠女人,有黑衣,白衣,花衣,有资产者,有魔术师等等。
而当步履蹒跚、蓬头垢面的魅力猫格瑞泽贝拉再次出场吐露心声的时候,我心被抓住了,她独特的表达宣告了音乐剧历史上不朽的名曲的诞生,那就是《回忆》。
出走之后而又落寞潦倒地返家的“格里泽贝拉”要追回那失去的脚印,要找回记忆中的温暖与幸福,她渴望获得新的生活,她在外面的世界领悟了幸福的真谛,所以她回来了,这实在让人牵挂了,让人心疼了,那曾经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在悠远的歌声中使人们回到了一个单独的可以倾诉的世界。
猫的领袖最终选择把这只出走流浪的、曾经美丽的魅力猫送上天堂去获得新生,给了魅力猫一种崇高的谅解。
内心表达:该剧虽然表现了形形色色的猫, 实际是以猫喻人, 正如猫首领所唱“猫很象你们”。
杰利科猫都有三个名字, 第一个是日常居家的名字, 第二个是奇特而更加尊贵的名字, 第三个是人类无法发现也永远猜不到的名字。
所谓猫的几种名字, 实际上就是人性的各个方面。
每个人的人性都是多面的, 既有日常生活中普通的一面,也有附庸风雅、装模做样的一面, 第三个名字则恰似人性中欲望的一面, 因为它们复杂、隐晦却又是绝不可缺少的, 属于每个人心灵深处的秘密。
观众在接受了这样的暗示后, 就会明白后面各种猫的表演其实就是在表现各种不同的人性。
舞台上每只猫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 都代表着现实生活中的每一类人,让每个观众感同身受。
这部音乐剧中《回忆》无疑是最核心最动听的,这首歌不仅唱出了老猫的心声,也唱出了那些年华不再但又对生活充满信心的人们的心声。
音乐剧欣赏论文
(一)音乐剧的诞生在十七世纪——十八世纪的欧洲在那些进步思想活跃的国家里,音乐成了人们用来表达思想和感情的有力工具。
意大利人找到了用声音概括情感的方式;德国人找到了用声音概括哲理和刻画心理的方式;另外,在法国和英国也发展了富丽堂皇的音乐剧和英雄气概的清唱剧。
这是进步的艺术家由于受到文艺复兴思想的启发,有意识地追求一种新的表现方法——最富于戏剧力量的表现方法的结果。
歌剧在艺术上的用意是把崇高的情绪贯注给观众,使他们变得丰富而高贵。
然而这种华丽的意大利式歌剧并不能完全满足观众兴趣和情感,于是一种被称之为“居于杂要和歌剧两端当中地带”的艺术形式得以产生。
历史上第一部“音乐剧”是约翰·凯的《乞丐的歌剧》首演于1728年的伦敦,当时被称为“民间歌剧”,它采用了当时流传甚广的歌曲作为穿插故事情节的主,在一定程度上讽刺了统治者和华丽的意大利式歌剧。
1750年,一个巡回演出团在美国北部首次上演了《乞丐的歌剧》,这便是美国人亲身体验音乐剧的开端。
之后英国喜歌剧、法国歌剧和维也纳轻歌剧也进行了一些类型尝试,可谓旱期音乐剧的雏形。
但是直到1866年,由于音乐剧《黑魔鬼》的冲击才使纽约的观众真正为音乐剧的魅力所折服。
《黑魔鬼》也因此被公认为第一部美国的音乐剧。
那壮丽的场面及一群赤膊的美丽少女给观众圈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从那时候起欣赏用歌曲进行润饰的剧目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娱乐方式。
(二)音乐剧的发展经过十九世纪中叶之后半个多世纪的多方位的探索期,音乐剧逐步融合了音乐、舞蹈。
戏剧的结合,到二十世纪中期它已成为一种独具魁力的戏剧演出形式。
概括他说,它是以简单的有独特性的有吸引力的情节为支撑,以演员的戏剧性表演为根基,使音乐舞蹈得以充分发挥其潜能,并把这些因素融合为有机的同一体的艺术。
正如《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音乐剧的界定所示:它乃是能“激发情感而又给人娱乐”的“戏剧表演的作品”。
如果说,戏剧本身是一种综合艺术,那么与话剧相比,音乐剧则是“综合性”充分发挥的戏剧形式。
音乐剧赏析论文
音乐剧赏析课论文--我与歌剧的第一次接触在以前的生活中,“音乐剧”对于我来说一直是个陌生的词汇。
对音乐剧的了解也仅限于这个词的表面含义,而非它的内容形式。
通过这半学期的选修课,加深了我对音乐剧的认识,同时也让我被这种大型、真切、震撼的艺术表现形式吸引住了。
以前曾无知的认为音乐剧之所以被称为“高雅”,是因为多数人对其不感兴趣,所以用“高雅”自居的。
而当我走进这门选修课的课堂,随着老师的带领在歌剧的领域逐步深入的时候,我意识到了自己之前的想法是多么庸俗。
这门课程,老师运用的教学方法形式多样,用电影和视频吸引我们的眼球。
通过放碟,让我们自己去欣赏领会歌剧的魅力。
在整个上课的过程中不会觉得闷,只是会把这门课程当作一次享受的体验,没有负担。
对于这门课程,我很是喜欢。
在听过几部经典作品后,我突然感觉这种表现手法才真正称得上是艺术,而这种艺术才当之无愧被称作高雅。
每一部音乐剧都深刻的表达了一个具有历史背景的主题,每当一部作品结束时,我都会有很多感慨,浮想联翩:会想到编剧,在深夜的宁静中奋笔疾书,把自己置身于脑海里的场景中,揣摩每一个人物的心灵,设计每一句饱含深意的对白;会想到音乐制作人,根据剧情的发展、高潮谱写出跌宕起伏的乐曲,一字一句,一音一符对应的丝毫不差;还会想到导演,不仅要有文字的理解能力去体会编剧的写作思想,还要有音乐鉴赏力去把持整个音乐剧的进程。
除此之外,挑选演员、现场表演、后期制作等都离不开这位灵魂人物;当然,让我想的最多的还是演员,我想音乐剧的演员个个都是顶级艺术家,他们不仅要演的好,还要唱的好,他们既是表演者,又是歌唱家。
还有现场的合唱团,交响乐团,指挥家……总之,我似乎清楚的认识到音乐剧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只有一个词能形容,那就是——高雅。
与其他变现形式相比,音乐剧要比电影的台词和人物更加精炼,比小说的内容和手法更加丰富,比单纯音乐的内涵更加深刻,比任何形式的演员要求更高。
它是多种艺术交织融合,最后提炼出的作品。
音乐剧欣赏论文
音乐剧欣赏摘要:音乐剧是什么音乐剧就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舞台艺术的形式,结合了歌唱、对白、表演、舞蹈;通过歌曲、台词、音乐、肢体动作等的紧密结合,把故事情节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表现出来;音乐剧有着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独特之处,它对歌曲、对白、肢体动作要求都比较高;音乐剧在世界很多地方的很流行,特别是美国纽约的百老汇;通过对音乐剧的欣赏,我们可以了解音乐剧艺术的基础知识,感受世界经典音乐剧作品的艺术内涵,充分体验音乐剧综合性的艺术文化;更重要的是,音乐剧表演揭示了生活的本源,让我们在里面探寻悲喜人生,感受各种各样的丰富的情感,让我们品味音乐剧人物情感下的大师人生;近些年来,音乐剧凭借其悦耳动听的旋律、耐人寻味的情节和夺人眼球的舞蹈美吸引着越来越多音乐剧爱好者;总而言之,当我们对音乐剧进行欣赏时,我们要有深层次的的觉悟,因为音乐剧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精彩的情节,更重要的是其背后反映的生活本源和悲喜人生;关键词:生活本源、情感、大师人生、艺术风格、主角、线索人物引言:随着近年来中国音乐剧市场的日益繁荣,音乐剧已进入了相当数量的中国观众的日常生活,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并热衷于音乐剧,例如,令大家耳熟能详的音乐剧悲惨世界、猫、歌剧魅影等;对音乐剧的欣赏,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体验并感受别样的人生的经历,感受丰富的情感;1.美国音乐剧之细枝末节纵观美国百老汇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到,美国音乐剧是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并且生命力强大的剧种,是一种大众化的娱乐艺术;概括的说,它的发展有四大特点:娱乐化、喜剧化、大众化、商业化;艺术具有娱乐、消遣的功能,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纵观美国音乐剧的发展史,娱乐是它的首要目的,这也是都市观众的心理需求;喜剧化这是美国音乐剧的另一特点,体现了美国式幽默和人文精神,十分的幽默,也打动了每一个观众;音乐剧,作为一个真正面对大众的审美艺术,是为大众而生的,为大众而存在的,大众化是音乐剧发展的原有动力,为了在这一点和大众口吻符合,美国百老汇就朝着大众化的方向发展,例如,猫不仅用了现代舞、流行舞、摇滚舞,在演出中处处讨好观众,逗观众开心,感动,猫们于是出现在了观众席上,特别的娱乐化、喜剧化、大众化;在美国,音乐剧的商业化伴随着音乐剧的成长发展与成熟,娱乐业引进了规模经营的工业机制;一方面,各剧院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另一方面,应运而生了一批集合于剧院周围的专职剧作家;美国音乐剧的运营机制是,在美国的音乐剧界有很成熟音乐剧专业机构,每个相关协会、公会、联盟都有特殊的职能和功用;比如:美国戏剧之翼America Theatre Wing、演员工会Actors’Equity Association、剧作家协会the Dramatists Guild、舞台剧导演和舞蹈编导协会the Society of Stage Directors andChoreographers、戏剧艺术家联合会United Scenic Artists、舞台剧制作人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Theatrical Press Agents and Managers、美国戏剧演员理事会the Theatrical Council of the Casting Society of America和美国剧场制作人联盟the League of American Theatres and Producers;12.音乐剧表演内涵及其生活本源音乐剧表演不单单给我们展示故事的生动情节,更重要的是,作家想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即音乐剧表演内涵及其生活本源;每一部音乐剧都有一个独特的内涵,通过演员在舞台上歌唱、对白、舞蹈、各种肢体动作传达出主人公生活的一个生活背景,人生经历,折射出这个社会或者这一时代的一种普遍社会现象,展示给我们生活的本源,生活中最本质的东西;例如:在悲惨世界这个作品中,表演内涵就是贫穷使男人沉沦,饥饿使女人堕落,黑暗使儿童嬴弱;生活本源就是:全面反映了19世纪前半期法国的社会政治生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尖锐矛盾和贫富悬殊,描写了下层人民的痛苦命运,猛烈抨击了资产阶级法律的虚伪;因此说,在欣赏音乐剧时,感悟音乐剧表演内涵及其生活本源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3.探寻悲喜人生观看音乐剧之后,我们要学会思考,学会感悟,学会探寻人物的悲喜人生;在音乐剧里,我们可以领略到人生的悲欢离合,人生的起起落落,徜徉在音乐剧里,我们仿佛就和作者一样身临其境,真真正正的感受到音乐剧的真正美,从不同的角度体会到各种角色人物的生活履历;例如:在猫里面,它象征的是社会世相的缩影;猫看似是一场特别时尚的party,但是有精神升华层面的东西,它是用人类的社会来写猫族的,从音乐一开始就是族群仪式的场面,而到最后格雷兹·贝拉升入九重天,每一只猫都接纳了它,这也是和人类社会相通的很像早期的宗教仪式,很神圣,可能感觉比人类社会的宗教感还强烈,但又夹杂着一种令人愉悦又令人感到神秘的东西,它来自于人们长期对猫的认识,观察,和研究,看的时候很真实,因此说,一场戏剧就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社会的缩影,一个猫群就是一群人类的缩影;在猫群中,“领袖猫”,猫族的首领,充满着智慧和丰富的经验,它必须出席一年一度的猫会,并决定哪只猫最终可以升天重获新生;“迷人猫”成熟女性的代表;“魅力猫”,年轻时是猫族中最美丽的一个,厌倦了猫族的生活到外面闯荡,但尝尽了世态炎凉,再回到猫族时已丑陋无比——她的样子最像人类,长发披肩,身穿黑色晚礼服,脚蹬一双高跟鞋;一曲回忆平息了所有猫儿对她的敌意,唤起了对她的深深同情和怜悯;还有“富贵猫”“犯罪猫”“摇滚猫”等等;不胜枚举的猫们上演了一场荡气回肠的猫类悲喜剧,诉说着“爱与宽容”的主题;在猫中,播放着回忆这首金曲,开始是音乐表达了孤独,凄凉的情境,再后来变成了温馨、宽容的场面,猫们的同情与宽容唤起了魅力猫对生活的自信,这也就折射出人生中的悲喜情境;我们可以从猫们的学到好多东西,给人太多触动,可以从中体验到人生的悲欢离合,爱和宽容;因此,在我们以后赏析音乐剧时,要积极探寻悲喜人生;4.何情为要在音乐剧中,会表达出各种各样的情感;会表达出爱情,会表达出亲情,会表达出友情,激情以及对家、对人生、对天下的情感;在我个人看来,激情最重要;在音乐剧中,有许许多多的摇滚类的音乐,这些摇滚乐传达着激情的音符,正是这种激情,这种振奋的调子,可以让一个失败的人重获信心,可让一个跋涉者充满斗志,在人生路上加快步伐,冲向成功彼岸;这全都是音乐剧给我们带来的好处,这是这种激情,给人力量,让人振奋;记得在上课时看过一个音乐剧,一个小女孩的朋友特别喜欢摇滚,在他的摇滚世界,他是自由的,带动着这个女孩也去北京寻找自己心中的摇滚,这种音乐剧中的激情驱使着她想自己的梦想靠近;因此,对于音乐剧,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情感是激情;5.中华文化视角下的音乐剧音乐剧自产生至今已走过了百余年的发展历程,是一种深为世界人民所喜爱的艺术形式,其登陆中国以来,已在中国的演艺市场上扮演着夺目的角色随着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外交流的日益活跃和频繁,音乐剧创作和演出人员的不断成长壮大,中国音乐剧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中国音乐剧的发展走了两条路,一条是艺术家先出国学习,后回国创作本土音乐剧;另一条是教学线中央戏剧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等率先在国内开设音乐剧专业,进行音乐剧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培养专业人才在实践中,现代史上两次歌剧的创作成果对于中国音乐剧的创作具有强烈的指导意义第一次,是黎锦辉先生开拓的儿童歌舞剧他的这些作品影响了整整一代人,题材之新"形式之新"文化概念之新都是绝对的创新第二次,则是始于白毛女的新民族歌剧的创作这批成果在创造中国风格“时代风格”而又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新艺术样式上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诸如民间音乐素材的运用"现代生活题材的选择"戏剧冲突的简明与情感情绪表现的细腻丰富等多方面完全可运用在音乐剧的创作中事实证明,中国音乐剧的出路不在纯粹的照搬上,创造才是真正的时代需要和大众需要26.隐藏在音乐剧人物情感下的大师人生所谓的隐藏在音乐剧人物情感下的大师,就是那些百老汇大师、宝莱坞大师;探索他们的人生是别有一番风趣的,因为音乐剧是在他们的人生、情感下的产物,跟他们的情感,人生履历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音乐剧猫中,韦伯非常注重题材选取;韦伯不愧是一位音乐剧的革新者和大师,他为音乐剧开辟了宽广的艺术表现道路,并以自己的巨大成就开创了“现代派”的音乐剧流派;为当时处于低靡状态的音乐剧注入了新的活力;他的成功崛起使英国音乐剧走向国际,和百老汇音乐剧分庭抗礼;在承袭传统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使自己的艺术有了不断发展的动力;这种不断推陈出新的精神和努力成为如今繁荣的英国音乐剧市场的重要基础;这是因为韦伯的人生体验,他对社会,对人们的生活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情感也就很自然的流露出来了;因此,大师的人生情感经历对于音乐剧的创造就相当于催化剂的作用,是音乐剧创作的关键; 7.论音乐剧艺术的张力8.时代发展下的音乐剧风格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剧进行着翻天覆地发展与改变;每一时代,它的政治,文化,经济,人民的文化素质都不相同,对于音乐剧的发展也就不一样;1、音乐剧源起于19世纪末产生于欧洲的轻歌剧“可以说轻歌剧是传统歌剧与音乐剧承上启下的桥梁”是音乐剧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环节;2、音乐剧成熟时期以轻歌剧风格为主的爵士、乡村风格的融入,音乐剧在自身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既传承了了歌剧的精髓又吸纳了多种艺术的表现因素;3、音乐剧革新时期的摇滚演唱风格,随着五十年代摇滚乐以摧枯拉朽之势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六十年代"摇滚乐也作为一个时代的主流登上了百老汇的舞台以莱昂内尔-巴特为首的音乐人掀起了强劲的音乐剧摇滚风;4、欧洲大制作音乐剧时代古典与流行相结合的演唱风格,随着韦伯的现代派音乐剧风靡世界标志着大制作音乐剧在5、全球化、多元化音乐剧时代的音乐剧唱法;随着世界各地新生音乐剧力量如英国、法国音乐剧势力的崛起和加入“各种音乐元素的融入”使90年代后的音乐剧更趋于全球化和多元化的态势而音乐剧这一艺术元素由于它自身与流行文化紧密结合的特点也使得它向通俗性、时代性、流行性发展;比如以巴黎圣母院为典型的法国音乐剧“摇滚的音乐配上极富亲和力的流行乐的嗓音”这种最时尚的搭配,对传统的音乐剧形式又是一种全新的体验;9.论音乐剧中的女主角们。
音乐剧《猫》赏析论文
音乐剧<猫>赏析论文通过一学期的学习,使我对音乐剧的赏认识和赏析有了很大的提高。
音乐剧,不仅仅是音乐。
他还融入了歌曲、舞蹈和对白结合等,表演形式比较随意,多元。
音乐剧不同于歌剧,音乐剧经常运用一些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以及流行音乐的乐器编制,或者加入一些没有音乐伴奏的对白。
使音乐剧里的音乐部分显得更加多元化,也更加流行,通俗易懂,容易被我们大众欣赏。
音乐剧普遍比歌剧有更多的舞蹈成分,有些音乐剧甚至是没有剧情的舞蹈表演,有些音乐剧把音乐和舞蹈结合起来,比如第一堂课上看的《破铜烂铁》,用生活中的经常用到的各种工具和舞蹈结合起来,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也把我深深的带入了音乐剧欣赏的世界里。
在表达形式上,音乐剧与其他歌舞片也不一样,他是属于现实主义的,在一部剧中,时空可以被压缩或者放大,地点也可以随意转换,有时主角也不一定是人,正是音乐剧这种富于变化的表现形式和众多元素的加入深深的吸引了我。
这学期的音乐剧欣赏课上,我看到了许多音乐剧,感觉都很精彩,就以最后一堂课的《猫》为例谈谈我得感受吧。
《猫》是当今世界音乐剧中最成功的作品,1981年5月11日首演于新伦敦剧院,连续演出至2002年5月11日在它21岁生日时,在同一个剧场落幕。
是伦敦和百老汇上演时间最长的音乐剧,1983年获得最佳音乐剧奖等7项托尼奖.。
剧中一曲《回忆》(Memory),已经成为音乐剧音乐经典。
当我看过之后,我终于明白他为什么能如此所向披靡。
《猫》的故事情节很简单:杰里科猫族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聚会,众猫们会在这一年一度的盛大聚会上挑选一只猫升天,我们知道猫有九条命,升天以后可以再次获得新生。
并且指出猫有三个名字:家庭里常使用的名字、较高压的名字和秘密的名字。
剧中有“领袖猫”、“迷人猫”“魅力猫”“富贵猫”“保姆猫”“剧院猫”“摇滚猫”“迷人猫”“英雄猫”“超人猫”“魔术猫”等。
这形形色色的猫纷纷登场,尽情表现,用歌声和舞蹈来讲述自己的故事,希望能够被选中,他们上演了一出荡气回肠的“人间悲喜剧”,诉说着爱与宽容的主题。
音乐剧欣赏论文
音乐剧欣赏论文浅谈音乐剧欣赏摘要:艺术分为摹象艺术和意象艺术两类。
音乐剧起源于20世纪,流行于纽约和伦敦。
音乐剧是音乐和戏曲的综合体,是一种独立的大众表演体系。
音乐剧具有艺术的综合性、现代性、多元性、灵活性和商业性等特点。
在音乐剧欣赏课上,宋老师带领我们欣赏了几部音乐剧的经典之作,如《发胶星梦》,《歌剧魅影》,《妈妈咪呀》等等。
在文中我阐述了一下印象较深的几部音乐剧的感受。
关键字:艺术音乐剧起源发展特点观后感一、音乐剧的起源于发展阶段在先谈音乐剧之前,我先简单地说一下艺术。
艺术分为两类,摹像艺术和意象艺术。
摹像艺术注重模仿生活,重客观的再现,是再现性的艺术。
比如,影视剧、油画、小说等等。
而意象艺术则重主观表现,创作者以形传神使观众产生传神的幻觉感,是表现性艺术。
比如戏曲、国画、诗歌、舞蹈、音乐。
音乐剧是商业化的音乐、戏剧、情境的综合体,起源于偶然的历史事件,刚开始是短小、吸引人眼球的“姑娘剧”。
音乐剧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20世纪30年代,以音乐、歌舞、滑稽小丑和女人大腿为主,以踢踏舞或踢踏舞风格为代表。
(2)20世纪40年代,不愿被人歧视为市民艺术,其以古典芭蕾舞风格为代表,成为音乐剧发展的全盛时期。
(3)20世纪50-60年代,以电影《西区故事》所开创的民族舞和爵士舞风格为代表的音乐剧风格。
(4)80年代以后,以《歌剧魅影》、《西贡小姐》为代表开创了多样化情节、华丽多变的舞台背景和人物角色灵活的音乐剧,其中以韦伯为代表。
二、音乐剧的特点与分类音乐剧的特点是艺术的一种。
它具有艺术的综合性、现代性、多元性、灵活性和商业性。
综合性是指音乐剧将音乐、舞蹈、表演,特别是话剧表演等各种艺术形式的有机结合;现代性是说音乐剧在音乐和表演都追随着时代的步伐在前进;而多元性指的是创作者可以无拘无束的发挥,不再坚持单一的艺术形式,不受任何公式化模式的束缚;灵活性是指音乐剧不拘一格可以大胆的想象,用各种方法来吸引观众的眼球;商业性是指它非常注意把音乐家、制作人和商业化运作的机构用公司的形式组织起来。
2021音乐剧论文(精选10篇)范文1
2021音乐剧论文(精选10篇)范文 音乐剧是由“小歌剧”演变而成的,是由对白和歌唱相结合而演出的戏剧形式,通俗易懂,富于喜剧色彩,由于其熔戏剧、音乐、歌舞等于一炉,因此很受大众的喜爱和欢迎。
本文整理了10篇专业的“音乐剧论文”,希望能帮助大家对音乐剧有更深刻的认识。
音乐剧论文(精选10篇)之第一篇:浅析中国音乐剧的现状 摘要:本文在研究音乐艺术与音乐产业的现状的基础上,发现音乐剧行业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根据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鼓励音乐剧中小型产业的发展,为中小型音乐剧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创新,使我国音乐剧得到相应的发展。
关键词:音乐剧,产业化,现实,振兴之道 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音乐剧的创作和表演走上了一条以原创为基础,辅以红色的道路。
一些专业院校和教学单位在播放欧美经典音乐剧时更加关注中国和中国原创作品,音乐作品的不断增多也促进这音乐产业的不断发展。
一、中国音乐剧产业的现状 中国当前音乐剧行业比较低迷,只有少部分音乐产业有着较好的发展。
而大部分音乐剧产业发展低迷的原因有很多,不仅在于本身音乐剧作品并不出众,而且大部分音乐剧没有好的选题,没有好的立意,而且相关专业性人才的缺乏,导致创作不出经典的作品,国家对音乐剧行业的支持不足够音乐剧产业没有好的政策引导,没有国家政策的指领,相关音乐剧投资领域不够活跃,音乐剧成本较高,音乐剧收益较低等这些问题在我国音乐剧行业比较严重,因此具体分析这些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措施可以促使音乐剧行业改善相关问题,并在自身创作过程中,促进企业的发展。
(一)专业型人才不足 我国音乐剧行业缺乏专业型人才,在演出过程中,很多人都是身兼数职。
比如导演参与演出等现象。
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成本,但是却有着极为严重的弊端。
专业型人才的不足也制约了我国音乐剧行业的发展,限制了我国创作出经典作品的数量,。
因此,必须加强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只有专业的人才才能明晰音乐剧创作过程中各个细小的问题,才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剧赏析与大学生素质修养
学院:资环学院班级:采矿工程(订单)11-1班
姓名:王建宁学号:201101031529
摘要:音乐剧,是现代音乐舞台戏剧表演艺术的一朵奇葩。
其知识结构多样化,对其他艺术门类具有"高度的综合性"。
其以强烈的极富现代气息的娱乐性为外表特征,而内集审美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于一体。
从而实现在娱乐性的审美过程中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完成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
关键词:音乐剧大学生素养高校
音乐剧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舞台戏剧艺术,包含了艺术门类中绝大多数品种,如音乐,舞蹈,戏剧,诗歌,绘画, 甚至电影,魔术等,是20 世纪最重要,发展最快的一项文化成果之一。
音乐剧赏析课是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选修课程,通过音乐剧赏析课堂教学活动,可以使大学生了解音乐剧艺术的基础知识,感受世界经典音乐剧作品的艺术内涵, 充分体验音乐剧综合性的艺术文化,了解和学习不同的艺术门类及相关知识,进一步完善,丰富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而音乐剧知识结构的多样化,对其他艺术门类高度的综合性以及使这一特性得以尽情发挥的强大娱乐功能,使音乐剧在大学生中颇受欢迎,因而音乐剧赏析对大学生的素质修养就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音乐剧知识结构多样化和对其他艺术门类的"高度综合性",为大学生广泛了解各艺术门类提供学习动机和热情,"高度综合"地培养大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美的能力"。
当我们将音乐剧视为一个整体时,"它的构成元素几乎囊括了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艺术品种:
从文学,戏剧,诗歌,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到幽默艺术,滑稽表演,服装设计和声光艺术,甚至还涉及到了电影,杂技,魔术等等。
" 音乐剧的知识结构是由多门相关学科知识及多种艺术门类共同建构的。
而"从艺术构成学的角度看,音乐剧正是在整体上综合了话剧,歌剧,舞剧这三种综合性舞台戏剧样式的表现优势而成为一个更高层次的综合艺术的,因此可以说,它是综合的综合,是继一度综合后的第二度综合,是对综合艺术的再综合。
"这成为我们视音乐剧具有"高度综合性"的理论依据。
综合了多种艺术门类和艺术因素的音乐剧,涵盖的知识,信息的广度和密度是其他艺术无可比拟的。
如此众多的艺术品种在不同程度上被融汇于一剧,使音乐剧发散出无穷的艺术魅力。
对音乐剧充满了好奇,渴望了解音乐剧为什么具有这般的魔力,而成为推动他们认识事物,探索事物的内在动力,使大学生热切地关注到音乐剧所包容的相关知识系统,使他们充满热情地自发了解欣赏各类艺术品种,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从而"高度综合"地培养大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学生都讲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现实社会,健全的心理品格,良好的内在气质,浓厚的形象意识,对当代大学生显得尤为重要。
当今世界的经济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
能否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适当时代发展需要的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面临的紧迫问题,它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三,"吸纳人类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在娱乐性的审
美过程之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全面"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文中提出面向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学会认知, 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人"这四项基本要求来重新设计,重新组织。
顺应国际教育形势的进步,国家教委曾多次提出,要把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文素质作为面向21 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探索,即实行人文素质教育。
在高校进行的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指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多种形式的知识传授和环境熏陶,促进受教育者通过自身的内化和发展,逐步形成一种稳定的内在品质和价值取向的教育。
"爱"是音乐剧中永恒的主题。
只要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各种情感,在西方音乐剧的各类剧目中都会以不同的方式来表现。
人与人之间的亲情,爱情,友情等最淳朴,最美好的情感在诸多经典剧目,这同样会让大学生在欣赏艺术的同时认识和体会到各种情感的珍贵。
综上所述,通过观赏蕴含人文教育意义的音乐剧佳作,使大学生在极富现代气息的娱乐与审美过程之中获得综合性的知识结构及高度综合的审美能力,帮助大学生们实现主动地关切人的命运,尊严和价值,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肯定和塑造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用剧中爱,善,美等教育主题的价值内涵来丰富大学生的情感,让大学生对人生有更丰富的体验,给他们对道德生活的向往;教会他们理解亲人之爱,故乡之爱,教会他们用爱的眼光看待世界,教会他们以爱美的心,完善对自由,对幸福,对人生的理解,从而成为更加合格的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因此,音乐剧赏析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以及素质修养的提升都
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塑造人格美人格美,指人的思想品格,道德情操和聪明才智的美,是现实性和理想性的统一。
理想的人格是一种完美的人格,既是一种价值目标,又体现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
无论是中外文学名著还是戏剧,电影等文艺载体中展现的高尚的思想境界, 精神境界,政治品德,道德情操等对大学生所产生的影响力,都是一种高尚的境界和行为的自然渗透和体现。
都能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在润物无声中受到影响。
回顾这十年中先后在全国各高校举办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电影周,"让京剧走向青年","青春的节拍"等多种形式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都使各高校的大学生们在欣赏艺术美的同时,被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可敬,可爱和可信的英雄人物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所敬佩。
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思想最为活跃,求知欲最为强烈,情感最为丰富和敏感的一个群体,在欣赏高雅艺术的同时,是最容易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和强烈的感情共鸣——培养才能美。
当代大学生要博学多才,要具备相对齐全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各种知识,还要具备至少一种以上的艺术才能或较高的艺术鉴赏水平。
现实生活表明:思想的空虚和知识的贫乏形影不离,智慧和觉悟与学问难舍难分。
十年来,一批又一批的上海各高校的大学生每每在欣赏诸如京剧,芭蕾舞,昆曲,交响乐,民乐等高雅艺术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为艺术工作者出色的表演才华发出由衷的赞叹和敬佩。
大学生在欣赏高雅艺术过程中,都会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只有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能博得社会的认可和人们的尊重。
只有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愈臻完善。
通过欣赏和领略艺术
工作者的精彩表演,许多大学生领悟到:人的才华越多,水平越高,对社会的贡献就会越大。
他(她)也就会赢得人们的信赖和尊敬。
一个没有真才实学的人,不仅得不到发展,甚至生存都会成问题。
"一定要像艺术家们一样,做个有才能的人。
这也许是很多大学生在赞赏艺术家的精彩演出之后产生的一种迫切的心愿吧。
——铸造行为美行为美是指人们在良好动机的驱使下,以身作则,为人表率,以非权力的影响力激励他人产生效仿意识而产生美感的一种行为。
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大学生在欣赏高雅艺术,为艺术工作者的精彩表演鼓掌喝彩的同时,都会对诗人冰心的小诗所揭示的哲理产生感同身受般的领悟: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 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多少艺术工作者,为练就一招一式,经年累月地艰苦磨练。
多少艺术大家是吃了许许多多常人难以想象的苦,经历了多少次的失败和挫折才终于成就了今日的辉煌。
"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嚼得菜根,百事可做"。
平时,一些大学生对这些耳熟能详的道理往往不以为然,然而,在欣赏和赞叹艺术家们的惊人才华时, 大学生们的心被震撼了。
平时不经意间养成的一些懒散,放纵,害怕艰苦等坏习惯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艺术家们以自己在台上的言传身教影响着大学生们,许多来上外等高校演出的艺术家们成为了大学生自觉效仿的榜样。
这样,大学生在自己的专业学习,社会实践和校园各项活动中就会心甘情愿地乐于投入,倾注自己所有的热情和创造力,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而许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和抗挫折的心理承受力也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提高和强化。
提高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人们发现,感受,鉴赏以至创造美的能力,即对各种事物的审美价值进行分辨,品评时所必需的感受力, 想象力,理解力和创造力。
它是一个综合结构,是欣赏力与创造力的有机融合,是人类独有的能力。
一个人的审美能力的高低,制约着其情感的丰富程度和精神境界的高低。
大学生较高的审美能力是其深厚素养的集中体现,是其审美观成熟与否的主要标志。
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十年来,在情趣高雅的文化艺术氛围熏陶下,上海各高校成千上万的大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有了一种"审美的敏感"和"统摄力",较之过去,不少大学生发现美的眼光开始变得敏锐了;区分美的水平开始变得准确了;鉴别美的水平也开始让人刮目相看了。
参考文献:1.《音乐剧之旅》周小川肖梦等著
2.《歌剧概论》钱苑林华著上海音乐剧出版社
3.《论音乐教育与大学生素养培训》黄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