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二-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安一中2019~2020学年度高二年第一次阶段考
语文科试卷
本试卷考试内容为:高二语文。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4.保持答题纸纸面清洁,不破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自行保存,答题纸交回。
第I卷(共90分)
一、基础知识检测(本大题共10小题,共32分)
(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1. 《陈情表》中借晋成公绥《<乌赋>序》中的典故写明人应尽孝心的两句是
“,。”
2.《逍遥游》中写人们的品德和能力可能达到最高境界的两句是“,。”
3.《归去来兮辞》诗中用“,”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
到精神满足。
(二)课内文言文检测(共26分)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接.孟氏之芳邻接:接待 B.一言
..均赋一言:一句话
C.恭疏短引.引:序 D.臣之辛苦
..辛苦:劳累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①泉涓涓而.始流②弃甲曳兵而.走
B.①问征夫以.前路②是以.区区不能废
远
C.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②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D.①悟以往之.不谏②夫晋,何厌之.有
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园日.涉以成趣②眄庭柯以怡.颜③襟.三江而带五湖④徐孺下.陈蕃之榻
⑤而后乃今将图南.⑥行比一乡,德合.一君⑦臣不胜犬马
..怖惧之情⑧臣具以表闻.
A.①③/②④⑥/⑤⑦/⑧ B.①⑦/②/③/④⑥⑧/⑤
C.①③⑤⑦/②④⑥⑧ D.①③/②⑥⑦/④/⑤/⑧
7.下列句子句式相同的一组是()(2分)
A.①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B.①问征夫以前路。②云无心以出岫。
C.①今臣亡国贱俘。②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D.①而彼且奚适也?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8.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我国传统历法以月圆月缺的周期来定月,朔为每月初一日,望为每月十五日,晦则
为每月
三十日。
B.晋代完整地保留了汉代以来的选官制度,包括设孝廉以选拔孝顺父母、品行方正之人,
设
秀才以选拔有才华的人等等。
C.“三”是一个有趣的数字,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或实或虚的数量,也成为了一种文化符
号,
例如:“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三径”是古代隐士住处的代称,“三吴”则是吴兴郡、吴郡、会稽郡的统称。
D.古人将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奄奄黄昏后”中的“黄昏”、“寂寂人定初”
中的“人
定”、“鸡鸣桑树巅”中的“鸡鸣”就是时辰的名称。
9.解释下列加横线字词的意思(每题0.5分,共10分):
(1)而后乃今培风:
(2)刘夙婴疾病:
(3)感吾生之行休:
(4)门衰祚薄:
(5)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6)宁移白首之心:
(7)倩人攀折者,每不合意:
(8)若新栽花木,不妨歪斜取其势,听其叶侧:
(9)前事我已尽知,汝盍归乎:
(10)未尝稍涉怨尤:
(11)此本留为亡荆扶柩之费:
(12)足下一人独处,夜深不寐,得无畏怖耶:
(13)抵潼关甫三月,琢堂又升山左廉访:
(14)曩者小徒不知食何物而腹泻:
(15)聊乘化以归尽:
(16)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17)庄周忿然作色曰:
(18)激西江之水而迎子:
(19)于半道栗里要之:
(20)置杯焉则胶:
10.课内翻译(每题3分,共6分)
(1)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2)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9分)
中国旧小说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是指叙述人并不进入作品,而是站在统揽全局的位置上,仿佛世间万事万物无所不知晓、无所不能表现。如此,虽便于展现广阔的生活场景,自由地刻画、剖析人物,但失掉了文学联系生活和读者的最宝贵的东西:真情实感。
鲁迅对全知全能的外视角叙事的突破和改造,运用的是限制叙述原则。所谓限制叙述,是指叙事者所知道的和书中的人物一样多,这就从根本上破除了作者那种居高临下妄断一切的专制态度,以有限的职能和平等态度建立起作者与读者的新型关系,从而赋予作品以真诚性和逼真感。
第一人称小说在《呐喊》和《彷徨》中超过半数。第一人称叙事的一种情况是内部第一人称叙述,“我”是故事的主人公或当事人,如《狂人日记》。鲁迅在必须真实的体裁——日记中去虚构一个“迫害狂”的文学故事。当狂人成了小说的叙述者后,立刻把读者引入到他自己观察和体验到的世界,他对世俗社会、历史文化的“吃人”本质的认识,他的浓重的“罪感”意识和容不得吃人的人、救救孩子的精神挣扎,在常人看来是语无伦次甚至荒唐的
格调中显示出惊人的真实性。以第一人称叙述所冲淡和消解的文学故事的虚构性也许是《狂人日记》的最大艺术成功。
第一人称叙事的另一种情况是,“我”虽是故事的讲述人,却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这可称之为外部第一人称叙述。如《孔乙己》。《孔乙己》中的“我”只是咸亨酒店的一个很不起眼的小伙计,他对周围的世界和社会世相没有多少明确的冷暖感受和是非观念,但孔乙己的穷酸、迂腐、落魄、善良和痛苦,以及这个世界对社会“苦人儿”的态度,都在他的带有童真的眼光和心灵中被不动声色甚至朦朦胧胧地折射出来。读者自然会伴随着叙述人,开始以一种超然的、调侃的态度对待孔乙己,说不定还会“附和着笑”。最后随着孔乙己的惨死而“我”的叙述口吻反倒越发轻松、平静起来时,表层叙述与真正意义的矛盾冲突也达到了高潮。这种矛盾所产生的压力和张力往往能产生比正面的、直接的引导更强烈的艺术效果。最终必然会使读者从表面的“误导”中走出来,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和矛盾,感受到社会的不平以及建立在不平和矛盾基础上的人心的“冷漠”,从而以内省的态度思考自己与悲剧故事的关系和应负的道德责任。
内部第一人称叙述大多以充沛情感、激越语调和明确的思想倾向性构成直接作用于读者的力量,外部第一人称叙述则是借助叙述者的超然的或近乎“无言”的存在,把作家自身的心理经验经由完全中立的叙述间接转移到读者的灵魂波动中。无论“内部”或“外部”,第一人称“我”的“当事人”和“在场者”的身份,使小说这种虚构的形式具有了极大的艺术真实性。
(摘编自姜振昌《<呐喊><彷徨>:中国小说叙事方式的深层嬗变》)1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旧小说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的优点是便于展现社会生活,自由地刻画人物形象,能统揽全局。
B.小说叙述者扮演的不是无所不知的角色,而是与作品中的人物一样所知有限,这符合限制叙述原则。
C.《狂人日记》虚构了一个“迫害狂”的形象,“狂人”向读者叙述了一个他体验到的“吃人”的世界。
D.在作者看来,小说叙述者的叙述口吻越是轻松、平静,就越能给小说带来更大的戏剧张力。
1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狂人日记》和《孔乙己》为例,论述了内部第一人称叙述和外部第一人称叙述的区别。
B.文章是在明确了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举例论证,论述了鲁迅作品对中国旧小说的突破和改造。
C.文章重点论证了鲁迅小说的艺术成就,即用第一人称叙述赋予作品“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