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外古诗词背诵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公开课教案_6

合集下载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案设计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案设计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案设计《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案设计《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作品,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教案应该怎么做呢?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翻开中国的文学史,说到唐朝,我们会很自然的想到唐代的“诗”那么说到宋朝呢?对,是宋朝的词。

在宋朝有一位大词人,他叫辛弃疾。

课前大家都搜集了辛弃疾的有关资料,谁来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好,今天我们就通过一首词来走近南宋这位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

二、读题,提出疑问1、出示课题,齐读。

2、找题眼。

(大写“怀”能用怀组词吗?)过渡:登上京口的北固亭,词人在怀念谁?“怀”些什么呢?三、读词,自主学习1、请大家拿出你的课文纸,把这首词多读几遍。

借助注把词读通,读顺,再读出节奏。

(生自由读)2、检查读词3、合作读。

4、交流读懂的部分。

四、品词精讲点拨,解决问题作者登高有怀,他“怀”的是什么呢?交流:1、“怀”英雄。

(副板书:孙仲谋)交流孙权。

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2、学习下阕a、理解:万兜鍪。

齐读。

b、理解坐断江南战未休。

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孙权?师小结:这“怀”是怀念的怀。

(板书:念)他为什么会想到这些人呢?(孙权?)咱们继续学习。

登上北固楼,作者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3、学习上阕请大家默读词的上阕。

交流汇报:看到了滚滚长江奔腾东去理解:满目风光北固楼。

能描述一下这满眼的风光吗?(生叙述)小结过渡:这满眼风光如今早已不再。

出示资料如果你是南宋的统治者,你应该怎么做?过渡:是啊!可当时的`统治者早已不想再战。

有诗为证。

南宋诗人林升在《题临安邸》中就曾这样写道:出示:(齐读)激情读词你读到了南宋统治者怎样的生活?这正是当局真实的写照。

现在你知道作者为什么会想起孙权了吗?A、激情读上阕触景伤情,这怀里还有作者那挥之不去的忧伤,这份“怀”是“伤怀”的怀。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案 ..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案 ..

赵昺:若说古代职业,哪行最尊贵,最吃香,非帝皇莫属。

因为成了皇,天下权力掌握在手,九州美女任你拥有,八方豪杰踊跃来投,端的是一个高大上铁饭碗的行当。

连现代看多了穿越剧的男人们,都恨不得一下子穿梭回去,过一把皇帝瘾儿。

不过要真是穿越到了一个皇朝末年,且附身的主人年纪较小,那真是难以力挽狂澜,后果也就悲催了。

南宋末年的赵昺就是一个现成的例子,活生生,很鲜明。

不知道前世投错了胎,还是今生前几代祖坟未冒青烟,总之,他摊上了事儿,而且还是大事。

他生来年纪小,懂事也很早,但就是因为如此,作为一个末代小皇帝,最后跳海自尽,悲哀一生,给后世留下了无数令人唏嘘的传说。

1272年,赵昺出生了,生在皇朝临安,这是不幸的。

当然生在其他地方也是一样的,更为不幸。

因为这是一个即将来临的乱世。

身为皇家子弟,他以后担负的责任会更多。

不过这时他处于婴儿时代,什么都不懂,因此也就无所谓了。

而实际上,此时的整个南宋朝廷早已风雨飘摇,苟延残喘。

这时整个天下,金朝早已灭亡多年,元军即将南下,摧毁一切反对势力。

而朝廷却在南方偏安一隅,醉生梦死。

他父亲度宗更是可笑,即位后根本不顾朝政,把整个大权放在奸臣贾似道手上,自己却在后宫寻欢作乐,荒淫无道。

假使此时赵昺有意识,明事理,估计一看这情形,早就想跑了。

两岁时,他父亲终于挂了,死在了女人肚皮身上。

其实这一点,也许从最初之时,结果就注定了。

自从北宋灭亡,南宋在南方建立后,早就有这么一天,赵构之后的所有皇帝,基本上开始不思进取起来,不想收复北方,只想躲在南方苟活,有一天算一天,最后也终于到了赵昺这一代。

1276年,他哥哥端宗即位了,9岁。

他此时2岁。

9岁能干啥,想必现在大家都知道,估计最多才读小学三年级而已,能有啥处理国家大事的本领。

因此大部分政务的处理,都放在了文天祥,陆秀夫等人身上。

待到后来某一天,元军直接攻破了临安城,大部分都开始逃亡。

端宗也不例外,在途中不慎落水,救上来时,因为受到惊吓生了一场大病,不久之后,直接上天了。

【部编版】九年级下语文《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优质课说课稿

【部编版】九年级下语文《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优质课说课稿

【部编版】九年级下语文《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的一首古诗,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歌,描绘了诗人登上京口北固亭,远眺江南美景,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忧虑。

整首诗意境高远,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对学生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首诗之前,已经学习了许多古诗文,对古诗文的阅读和理解积累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这首诗的背景、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诗歌的艺术特色,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启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诗文的背景,了解作者王之涣的生平和创作风格;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能够把握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理解诗的意境和主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欣赏古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忧虑,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诗文的理解和欣赏,诗歌背景和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

2.教学难点:诗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诗歌意境和主题的领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写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文的背景图片和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文。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图片展示和简介的方式,引入诗文背景和作者王之涣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2.朗读:学生朗读诗文,教师指导朗读的节奏和情感。

3.解读:学生自读,理解诗文内容,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的意境和主题。

4.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5.欣赏:学生欣赏诗文的艺术特色,教师引导欣赏诗歌的语言、形象和情感。

_南乡子_登京口北固亭有怀_教学实录_

_南乡子_登京口北固亭有怀_教学实录_

初中2014.7-8/《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学实录一、初读词句,初识词体师:今天,我们要学习辛弃疾的一首词,词牌名是“南乡子”。

(师板书“南乡子”。

)师:现在,同学们放声读这首词,读两遍。

(生读。

)师:大家都读得很投入。

读完全词,你们有没有发现有不会读的字?生:“年少万兜———”什么,我不会读。

师:请看课下注释。

“兜鍪”的“鍪”和“孙仲谋”的“谋”的读音是一样的。

还有吗?生:没有了。

师:现在,我们听写一下词里难写的字。

我们请这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写,其他同学写在自己的本子上。

(师听写“神州”“悠悠”“兜鍪”“坐断”;黑板上,一生将“神州”写成“神舟”,一生“坐断”的“坐”字没写出来,“断”的笔顺也有问题;师边批改,边讲解。

)师:“神州”是地名,指中原地区。

“鍪”从字形看,有“矛”,有“金”,可能是什么意思?和什么有关系?生:和打仗有关系,它是古代士兵打仗时戴的头盔。

师:现在,写错字的同学快速改正。

全对的同学请举手。

(约有三分之一的同学全部写对。

)师:好,解决了读音和书写,现在我们请一位同学站起来为大家朗读一遍全词。

(生读。

部分学生和听课教师鼓掌。

)师:老师和同学都为你鼓掌,说明你朗读得很好。

你的朗读有一个显著的优点,那就是词的节拍读得特别好。

(师模仿学生读。

)师:“南乡子”这个词牌的词五字句和七字句特别多,他把五字句“何处望神州”处理成212节拍,把七字句“千古兴亡多少事”处理成223节拍。

模仿这两个句子的读法,大家读一读,看看其他五字句和七字句是不是也这么读。

(生自由读。

)师:同学们,读词读准节拍很重要,因为诗词是节拍的艺术。

刚才这位同学有一个句子读得不太理想,读“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好,还是读“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好?生:将“悠悠”两个字断开读不好。

(师范读。

全班齐读。

)二、巧用语感,活用朗读师:这首词分上下两阕,我们先学习上阕。

下面,大家边读边体会阅读感受。

可以将阅读感受写在课堂笔记本上。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PPT教学优秀课件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PPT教学优秀课件
整体感知——朗读诗歌,理解诗意
北风席卷大地吹折了白草,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飘降大雪。 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争相开放。 雪花飞进珠帘沾湿了罗幕,狐裘不保暖盖上锦被也嫌单薄。 将军的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上。 无边沙漠结着厚厚的冰,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山路曲折已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第三节
深入探究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诗的两部分
咏雪:瀚海雪景图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领 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Nhomakorabea边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人教部编版 初中语文 九年级下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第一节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同学们,有没有听过描写雪的这样一 句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 开。”那大家知道这句诗的出处吗?今天 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便是这句诗句的来 源。其实这首诗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边塞 诗表现着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建功立业 的豪情。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走入岑参诗中 的世界。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诗的两部分
送别:风雪送客图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第24课 诗词曲五首《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24课 诗词曲五首《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24课诗词曲五首《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三回穿越,四度寻“望"九年级下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穿越”情境的设置,理解怀古诗词的内容即古人如何怀古人、忆古事;2、以“望"字为线索,理解作者从“眺望”之景联系到“回望"历史的心绪思路;3、结合词中用典手法的运用,并补充作者相关背景资料,知人论世,感悟作者“渴望”报国的热血与最终对朝廷“失望"的悲愤与讽刺之意。

【教学重难点】学会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把握用典手法的妙处。

一、激趣导入:怀古吟始导入:翻开语文书,我们进入的每一篇古文,古诗词,都是一次奇妙的穿越,与历史的对话,与古代文学的交流与共舞......我们所学的有哪些怀古诗呢?【预设】《咸阳城东楼》、《登幽州台歌》、《过长沙贾谊宅》、《赤壁》等现在,让我们开启穿越时空的门,去理解这短短56字的内容,领会它所诉说的情志。

二、反复诵读:初步感知1、学生自读,提出字音疑问2、教师解惑,标注易错字词3、倾听范读,感受节奏音韵4、学生齐读,初步感知词意三、理解词意,领悟情志:开启穿越之旅(一)一度穿越——今人品辛词1、请根据题目,填写以下信息,获取穿越钥匙:穿越目标朝代(时间)穿越目标地点(空间)穿越所遇之人(人物)穿越所见之事(事件)【设计意图】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学会解题2、你已到达目的地,词人此时正在......请找出本词的题眼?【明确】“望”字。

接下来的品读,我们将以“望"字为线索,串起整首词的理解。

【任务一】遥望山河,找寻“神州”朗读首句: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提出疑问:许多怀古诗先写“临古地"之景,以景发语,如“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咸阳城东楼)”;如“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潼关怀古)",即先望后感。

而辛弃疾开篇却直接发问:何处望神州?后一句才展开登高所见之景:满眼风光北固楼。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部分1. 引入课题:今日我们要进修的诗歌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2. 引入作者:辛弃疾,北宋著名文学家,有“词中之龙”之称。

他的词作结构美丽,语言清新,情感真挚,深受后人喜爱。

二、分析诗歌1. 诗歌背景:《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辛弃疾在京口北固亭游玩时的所感所怀。

2. 诗歌内容:诗人在登京口北固亭之际,回忆往事,感慨身世,表达对逝去时间的眷恋和对将来的期许。

3. 诗歌结构:本诗为南乡子体,共七句,每句五言。

整首诗行亦自成章法,结构周密,情感流畅。

4. 诗歌特点:辛弃疾的词作通常情感饱满,语言精练,富有音韵美。

5. 重点词语:京口北固亭、悠悠、人生几何、阡陌交通、白发。

三、诗歌理解与赏析1. 你认为诗人在这首词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为什么?2. 你觉得诗中最令你动容的地方是哪里?为什么?3. 你认为诗人通过描绘北固亭的景物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4. 这首词有哪些音韵上的特点?这些特点如何增强了词的艺术表现力?5. 你能从词中感受到诗人对人生的沉思和体验吗?请简要谈谈你的感受。

四、拓展延伸1. 你还了解宋代其他文学家的作品吗?请简要介绍一位宋代文学家及他的作品。

2. 你认为唐宋诗词和摩登诗歌有何不同?有何共同的地方?3. 若果你要写一首以南乡子体为格式的词,你会选取什么主题?简要描述一下你的想法。

五、课后反思1. 今日进修了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你觉得你有哪些收获?2. 在今后的进修中,你会如何将这首词的情感和表达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3. 你对辛弃疾的作品有了更深度的了解吗?你还想进一步了解他的其他作品吗?以上是针对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导学案,期望同砚们通过进修这首词,能够领略其文学魅力,感悟其中的情感与智慧。

愿大家在探究古代文学的同时,也能够启发自己的文学创作灵感,不息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优秀课件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优秀课件
京口、北固亭
象征历史的长河,寓意朝代更迭、世事沧桑。
长江水
渲染出萧瑟的氛围,象征作者内心的苍凉与悲壮。
落日、秋风
03
CHAPTER
诗词的艺术手法
气势磅礴
豪放派诗词通常气势恢宏,给人一种宽广、辽阔的感觉。
03
语言铿锵有力
诗中的措辞铿锵有力,字字珠玑,彰显出豪放派诗词的语言特点。
01
意境开阔
诗中描绘的京口北固亭的景色,展现出辽阔的意境,体现了豪放风格的特点。
03
02
01
该词作于辛弃疾被贬谪期间,表达了他对国家的深深忧虑。
创作时间
京口北固亭,位于江苏镇江,是当时的一个军事要塞。
创作地点
词中提到了“烽火扬州路”等,反映了当时南宋与金国间的战争氛围。
背景事件
《青玉案·元夕》:描写元宵节繁华背后的孤独与忧国之情。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与《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同为京口北固亭之作,但主题略有不同,表达了作者的怀古之情。
珍惜时光,奋发有为
诗中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赞美,提醒我们要关注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传承,营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关注自然与人文环境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以建康赏心亭为背景,抒发豪情壮志。
这些背景和作品介绍,能够帮助读者更为深入地理解《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这首词的内涵与意境。
02
CHAPTER
诗词赏析
全词气势豪壮,表现出作者洒脱不羁的个性,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豪放洒脱
词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内心的感慨与忧思。
人生短暂与功业未成的感慨
诗中通过对京口北固亭周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赞美,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优秀教案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优秀教案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大意,学习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联想、想象,揣摩理解诗句含义。

2.在熟读的基础上,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读。

3.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理解诗歌大意。

2.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和平的热爱。

【教学过程】一、导入偏安一隅的南宋王朝,统治者的不作为引起无数仁人志士的愤慨和不满。

陆游是,李清照是,豪放派辛弃疾同样是投笔从戎,渴望能为国报效,却又同样报国无门,化满腔的热血于字里行间——《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二、新授1.作者及背景简介2.读一读:a自读b听读3.说一说:词中内容大意4.品诗中“三问”一问:“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问江山——悲)极目远眺,中原故土在哪里呢?哪里能够看到,映入眼帘的只有北固楼四周一片美好的风光了!二问:“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问兴亡——叹)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年代太久了。

看着永远也流不尽的长江水滚滚东流思绪万千。

(问英雄——赞)三问:“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若问天下英雄谁配称他的敌手呢?唯曹操与刘备耳!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5.再读,想一想(一)作者在北固楼上看到了什么?(二)作者在北固楼上想到了什么?6.品一品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句话隐含着很深的意思,就是说今天的朝廷不如当时的东吴,今天的皇帝不如孙权。

为什么不直说呢?因为直说了就有生命危险。

我们这样去体会,就知道辛弃疾写这首词的真正用意了。

他对当时朝廷的不满,也就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他的很多首词,都是怀着这种心情写的。

三、总结今天,读罢辛弃疾的这首南乡子,我想你一定对辛弃疾有了更深的了解,你一定读到了作者怎样的内心。

没错,是爱国情怀。

正是因为爱国这份浓浓的情愫贯穿整个宋词,所以宋词才会在中国文学上熠熠生辉。

让我们记住宋词记住爱国,永远爱国!。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优秀教案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优秀教案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1 / 4坐断:占领,占据。

曹刘:曹操和刘备。

3.读准节奏领悟感情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南宋)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dōu móu),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翻译】全词以三问、三答构成,问答贯穿全文。

1.词作思路是什么?问江山——问兴亡——问敌手新知讲解一问:“何处望神州?”答曰:“满眼风光北固楼。

”二问:“千古兴亡多少事?”答曰:“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三问:“天下英雄谁敌手?”答曰:“曹刘。

”2.思考:一问为何而问?问答中的弦外之音你能读懂吗?明确:何处望神州?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己有了!开篇这突如其来的呵天一问,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注意:“神州”指“中原”或“中原大地。

开头这两句是倒装句,即“满眼风光北固楼,何处望神州?”背景:当时南宋与金以淮河分界,江北已被金兵占领,辛弃疾站在长江之滨的北固楼上,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领区,大有风景不再、山河变色之感,心中不禁悲愤不已,触景生情故而发问。

二问:“千古兴亡多少事?”答曰:“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3.思考:二问何事?问答中抒发了怎样的情?运用设问,自问自答。

这是更进一步的质疑。

自然引出后面感慨:往事悠悠,英雄已不在,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

“悠悠”者,兼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和词人思绪之无穷也。

“不尽长江滚滚流”,借用杜甫《登高》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以此透露作者情感:无奈,伤感,抑郁。

往事悠悠,逝者如斯乎?而词人胸中倒来倒去的不尽愁思和感慨,正如这长流不息的江水!问句纵观千古成败,意味深长,不胜感慨,充满无尽忧伤。

三问:“天下英雄谁敌手?”答曰:“曹刘。

”重点句子翻译讨论交流带疑阅读,感知文本内容理清思路师生互动,讨论交流,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翻译重点句子引导思考,激发兴趣熟读课文理清思路板书归纳2 / 4小典故《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曹操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刘备)与操耳。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学设计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学设计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教學設計作者:朝陽縣羊山實驗中學李樹銳教學目標:1、了解辛棄疾の有關文學常識,積累名句。

2、反複誦讀,提高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

3、品味作者の思想感情,培養愛國之志。

教學重點:目標1.教學難點:目標2.教學方法:朗讀、研討。

課型:新授課。

課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一、釋題導入:“南鄉子”是詞牌名。

“登京口北固亭有懷”是題目。

京口,今江蘇鎮江。

北固亭,在鎮江城北北固山上。

晉蔡謨築樓山上,名北固樓,亦稱北固樓。

有懷,有所懷念。

標題點明作詞緣由,簡潔。

二、整體感知:1、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曆城人,其詞抒寫力圖恢複國家統一の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の悲憤,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の作品。

藝術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與蘇軾並稱為“蘇辛”。

有《稼軒長短句》。

存詞六百多首。

今人輯有《辛稼軒詩文鈔存》。

2、選自《稼軒長短句》。

本詞作於宋開禧元年(1205),當時作者在鎮江知府任上。

鎮江,在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業之地,此時成了與金人對壘の第二道防線。

每當他登臨京口北固亭時,總是觸景生情,感慨萬千。

這首詞就是在這一背景下寫成の。

3、學習生字:萬兜鍪..(dōu móu)4、教師範讀,指導朗讀。

三、細讀品味:1、“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

”——倒裝句,望神州何處,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有了!開篇這突如其來の呵天一問,真可謂驚天地,泣鬼神。

2、“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運用設問,自問自答。

這問句縱觀千古成敗,意味深長,回味無窮。

然而,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這無盡の江水依舊滾滾東流。

上片寫景,以問起句,以答結句,使人觸景生情,不勝感慨。

3、“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

”——“戰未休”含義深刻,借孫權諷刺南宋王朝。

孫權雄踞東南,征戰不休,從未向誰低頭屈服,而南宋王朝呢?諷刺之意溢於言表,卻又含蓄深沉。

4、“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初中语文课教案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初中语文课教案

课程名称:《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赏析年级:初中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了解《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作者、作品及其历史背景。

掌握《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主要情节和主题。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主要情节和主题。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古文课文中的语言和表达。

引导学生思考《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深层次意义。

教材准备:《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文本。

板书或电子白板。

PPT或投影仪。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5分钟)通过提问或展示辛弃疾的图片,引入话题,让学生了解作者以及作品的背景。

第二步:了解作品(15分钟)介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作者和背景。

简要介绍本节课要赏析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主要情节。

第三步:阅读和分析文本(30分钟)分段阅读《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解释古文中的语言技巧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主题和意义,包括作者传达的思想和教训。

第四步:课文赏析(20分钟)讨论《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的历史背景和情节,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情境。

引导学生分享对课文的感受和理解,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疑惑。

第五步:总结与展示(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主题和文学价值,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思考。

拓展活动: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古代文学作品,以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古文诗歌朗诵比赛,以展示他们的文学才华。

这个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辛弃疾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历史背景,深入分析课文中的情感和文学技巧,并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需要进行调整,以确保教学效果。

【部编版】九年级下语文《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优质公开课说课稿

【部编版】九年级下语文《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优质公开课说课稿

【部编版】九年级下语文《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优质公开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首古诗。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抒情诗,表达了诗人登高远望,怀念古代英雄,感慨时光荏苒的情感。

本诗的意境高远,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古代诗人的豪情壮志,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文阅读基础,对古代诗人的情感表达和诗歌意境有一定的理解。

但另一方面,这首诗的意境较高,对学生来说仍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感受诗人的情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理解诗文的基本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解读古诗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的豪情壮志,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诗文的基本内容,诗人的情感。

2.教学难点:诗文意境的理解,诗人情感的把握。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文相关的图片和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幅古代战场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对古代英雄的思考。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文,理解诗文的基本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意境,分享自己的感悟。

4.说文解字:对诗文中的关键字词进行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

5.情感共鸣: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爱国情怀。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文意境和诗人情感的理解。

7.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背诵这首诗,并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

七.说板书设计1.板书标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2.板书内容:意象 -> 情感 -> 意境意象:京口北固亭、古代英雄情感:豪情壮志、怀念英雄意境:高远、抒发情感八.说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部编版语文《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公开课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公开课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公开课导学案——《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公开课导学案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⑴何处望神州⑵?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⑶?悠悠⑷。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⑸,坐断东南战未休⑹。

天下英雄谁敌手⑺?曹刘⑻。

生子当如孙仲谋⑼。

(1)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

北固亭:在今镇江市北固山上,下临长江,三面环水。

(2)神州:这里指沦陷的中原地区。

(3)兴亡:指国家兴衰,朝代更替。

(4)悠悠:形容漫长、久远。

(5)年少:年轻。

指孙权十九岁继父兄之业统治江东。

万兜(dōu)鍪(móu):犹言千军万马。

兜鍪,原指古代作战时兵士所戴的头盔,这里代指士兵。

(6)坐断:坐镇,占据,割据。

东南:指吴国在三国时地处东南方。

休:停止。

(7)敌手:能力相当的对手。

(8)曹刘:指曹操与刘备。

(9)“生子”句:曹操率领大军南下,见孙权的军队雄壮威武,喟然而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一、知人论世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居士,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

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

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二、课前预习读完《南乡子》,你有什么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有什么疑惑?三、教学过程:读“望”:通读全词,读准字音:万兜(dōu)鍪(móu),读通词义,读出情味。

品“望”:析“望”中深情。

请大家默默地思考,把你认为有深情的地方做好批注。

故事一:孙权十九岁继父兄之业统治江东,西征黄祖,北拒曹操,独据一方。

第24课 诗词曲五首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第24课 诗词曲五首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写作特色】
(1)把写景和抒情、议论密切结合起来,而且都是围绕着“登北固楼”的主题,大处落墨,视野开阔:远眺只写 风光无际,近处只写滚滚流水;抒情则只集中于慨叹“千古兴亡”的悠远难追;议论则也仅仅赞扬在京口开创伟业的 少年英雄孙权,气魄极其宏大雄壮。能在小令中包含如此重大的题材内容,气势又如此壮阔,古今词中实不多见。
Hale Waihona Puke (2)看内容结构:临古地一思古人一忆其事一抒己志 (3)看诗歌意象: 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洛阳、汴京…… 历史事件地点:骊山、赤壁、新亭、华清宫、乌江亭…… 帝王或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乌衣巷、秦始皇陵、湘妃祠……典型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唐代 、后蜀…… 其他:吴钩、《玉树后庭花》……
(2)全词的层次极为分明。整篇三问三答,自相呼应,创前所未有的意境。 (3)熔经铸史,借古讽今,毫无斧凿痕迹。 【板书设计】 【拓展延伸】 如何解读咏史怀古诗(词/曲) 1.怀古诗(词/曲)概念: 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感怀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 古讽今等目的。 .怀古诗(词/曲)特点: ①兴感地点常常是历史古迹; ②作品内容常涉及古人或史事,并以议论或用典的形式呈现; ③创作意图或借古讽今,或借古咏志,或揭示历史现象背后的真谛。 .解读支架 (1)看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名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名后加“怀古”“咏怀”等 。
然风光联想到历史上的兴亡之事,悠悠岁月,犹如奔流的长河,淹没了历史的风云,所以此句又暗指时间的流 逝,也是虚写。
.词人以“年少万兜鎏,坐断东南战未休”盛赞孙权有何作用?
(1)借古讽今,抒发词人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求收复失地的愤懑之情。
(2)希望能有像孙权那样有才略的人来领导抗金斗争,收复失地(或:含蓄地表达了词人渴望收复中原、统一 国家的愿望)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ppt课件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ppt课件

词句解释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这句表达了作者登高远眺,渴望收复失地的情感。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这句描绘了年轻的孙权统率千军万马,占据东南地区,战斗不止的场景。
主题思想
01
该词通过对京口北固亭的描绘, 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以及对国家统一的渴望。
02
通过赞颂孙权的英雄气概,表达 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追慕 。
对个人成长的启示
培养远大志向
通过这首词,可以启发年轻人树 立远大志向,追求卓越,为国家
和社会做出贡献。
坚持理想信念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坚定的理想信 念,启示现代人在面对困难和挫 折时,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珍视亲情和友情
这首词中表达的亲情和友情,启 示现代人要珍视家庭和友情,用 真诚和关爱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THANKS
感谢观看
诗词的现代意义与启示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弘扬民族精神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统一的 渴望,对民族精神的颂扬,有助 于激发现代人的爱国情怀和民族
自豪感。
重视历史传承
通过对这首词的解读,可以引导现 代人重视历史传承,弘扬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关注国家命运
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 注和忧虑,启示现代人要关注国家 大事,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怀古之情
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 表达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和怀古之情。
深邃意境
通过意象的运用和语言的 表达,营造出深邃、悠远 的意境,使读者感受到历 史的厚重和人生的无常。
表现手法
对比手法
叙事与抒情结合
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突出历史的沧 桑和时代的变迁。
通过叙事描绘北固亭的景象,抒发出 对历史和人生的感慨。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案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案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案《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言语形式(此处指问答句),探究作者内心情感;2. 体会典故在诗词中的表达作用,本词借古讽今的写法。

3. 练习诗词的朗读方法,提高朗读水平。

教学重点:知人论世,学习典故的表达作用。

教学难点:体会问答句对作者情感的表现功能。

教学设计:一、预习复习1. 导入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今天,课前,我们来复习一下问答句这种语言形式。

这儿有三组你熟悉的问答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三组问答句从问答的关系上看有什么不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分辨三种问答类型依次是:直问直答,有问喻答,自问无答。

过渡:现在,我们来共同学习一首词,这首词中也有几个问句,它就是《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2、回忆作者的相关知识辛弃疾(公元1140年-1207年),(朝代)爱国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别号,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一生力主抗金。

辛弃疾词作艺术风格多样,以为主,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

我们上学期学过他的(南宋、幼安、稼轩、豪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介绍写作背景辛弃疾在公元1203年(宋宁宗嘉泰三年)六月末被起用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

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

每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系之。

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

二、问题导学1、朗读此词听名家朗读――――学生自读―――――学生齐读2、对照注释,翻译此词⑴南乡子:词牌名。

⑴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

北固亭:在今镇江市北固山上,下临长江,三面环水。

⑴望:眺望。

神州:这里指中原地区。

⑴北固楼:即北固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言语形式(此处指问答句),探究作者内心情感。

2.通过阅读和讨论,体会典故在诗词中的表达作用及对作者情感的表现力,理解本词借古讽今的写法。

3.边感受作者情感边揣摩和练习诗词的朗读方法,提高朗读水平。

教学重点:
知人论世,学习典故的表达作用。

教学难点:
体会问答句对作者情感的表现功能。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今天我们的学习就从温故知新开始。

<教学准备:PPT呈现三组诗>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请学生齐读寻找写法上的相同之处。

相同点:都是问答句的形式
三种问答类型依次是:直问直答,有问喻答,自问无答。

(以上环节3-5分钟呈现完毕。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词,这首词中也巧妙地包含着三组问答句,他就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的抒怀之作《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二、整体感知
(一)作者简介
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今山东济南)人。

一生力主抗金。

我们学习过他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词作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

<PPT 设置相关填空,学生齐答>
(二)写作背景介绍
辛弃疾在公元1203年(宋宁宗在位时)被启用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改派到镇江做知府。

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将公立也的地方,此时成了南宋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

镇江(即京口)
(三)诵读指导
1、教师范读,学生标注字音。

学习生字:万兜d ōu 鍪m óu
2、学生大声自由朗读全词,读准字音,读出词的节奏。

3、随意抽两名学生诵读 (教师倾听要点:一看是否读准字音,二看节奏是否有乱。

无,及时点评,有,作好纠正。


4、全体同学齐读
5、欣赏名家诵读音频,帮助学生创设课堂氛围。

三、精读品析
1、识别《南乡子》一词中的问答句并对照刚才学习的几组,区分问答类型。

何处望神州? 自问无答。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有问喻答。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直问直答
2、三组问答句所问主体分别是什么?
概括为:问江山——问兴亡——问敌手
3、依照内容分层赏析
(一)上阕精读
1、品析——“问江山”
为什么说“何处望神州?”是自问无答?
(此问难度较大,教师根据学生情况适当提示:倒装句)
句式判定出处:中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唐宋词鉴赏词典》
<教学准备:PPT呈现>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满眼风光北固楼。

何处望神州?——无处望神州。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写作背景结合词作者的身份,思考,“神州”何在?南宋的江山何在?等一系类问题。

使学生感受词人无奈、抑郁、愤懑、愁苦的感情基调。

)在辛弃疾身上将军与墨客两个身份并存着,他有着为国杀敌的决心,却无奈南宋政府的软弱,所以只好将一腔爱国赤诚融进笔墨,感慨系之写下重重的一问。

2、品析——“问兴亡”
这一部分的品读,教师旨在引导学生赏析词作语言上、写法上的精妙之处
<教学准备:PPT呈现>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这一问一答间作者留露出怎样的感情?你从哪些字词间体味到了此人的心绪?“悠悠”:指时间漫长、久远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杜甫
(教学处理:直奔着作者的情感)
上、下阕过度:
悠悠历史,滚滚江河,浪花里淘尽了多少千古英雄。

回首千载,三国时的群雄逐鹿依旧让我们热血澎湃。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喜爱的三国人物和故事,引出曹操、刘备、孙权。

(二)下阕精读
3、品析——“问敌手”
合作探究:
请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预习时所了解到的相关典故。

用时约三分钟(可播放背景音乐《滚滚长江东逝水》),讨论结束后请学生来前面与全班分享。

(生分组讨论)
(教学处理:预习透彻)
<教学准备:PPT呈现>
“问敌手”这五句,涉及到了三则历史典故。

它们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典故一: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典故二: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典故三:生子当如孙仲谋。

(生讲述三则典故内容)
学生每分享完一则典故,教师在把握情感主基调的前提下适当拓展。

辛弃疾用孙权十九岁继父兄之业统治江东,西征黄祖,北拒曹操,独据一方、年方二十七岁赤壁之战大破曹兵的故事突出了孙权的年少有为,“年少”而敢于与雄才大略、兵多将广的强敌曹操较量,这就需要非凡的胆识和气魄。

孙权建功立业的地点与辛弃疾所站的地点相似。

这触发他的怀想,他之“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政权相似。

显然,稼轩热情歌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正是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懦怯苟安。

词人把孙权作为三国时代第一流叱咤风云的英雄来颂扬,其所以如此用笔,实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也!
他用:“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刘表)儿子若豚犬耳!”的故事表明了在历史上,孙权能称雄江东于一时,而南宋经过了好几代皇帝,竟没有出一个像孙权一样的人!实则讽刺南宋朝廷。

所以,“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本是曹
操的语言,而由辛弃疾口中说出,却是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时代的呼声。

下阕小结:
作者写孙权典故意在何处呢?
词人把孙权视作三国时代第一流叱咤风云的英雄来颂扬,实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当今南宋朝廷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是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鞭挞。

四、课堂小结
主旨:
词人赞扬孙权为天下英雄,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付诸笔端,也表达了对南宋朝廷的强烈不满,以及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时代呼声。

(生体会,揣摩情感,再次诵读。


古人以远,但是他的词作却流传千载,直至今日,他的忧国忧民,为国奋战的情怀,依然能够感染着我们。

他的精神将千古传承,与时代共勉,与我们华夏的子孙共勉。

五、课后作业
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六、板书设计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坏
辛弃疾
问江山——故国之思问兴亡——历史感慨问敌手——雄才大略
坚决抵抗不畏强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