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麻雀》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优秀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4112b4c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05.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优秀教案第【1】篇〗文本分析:本文是生活主题的第二篇课文,选择了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
文章叙述了“我”打猎途中碰到的一个意外——一只小麻雀被风吹落,猎狗欲吃小麻雀,老麻雀飞下来想拯救自己的孩子,最终“我”唤回猎狗离开。
作者通过神态、动作描写,表现了老麻雀为救小麻雀奋不顾身的勇敢形象,歌颂了母爱的伟大。
教学设计中,要紧扣文章重点(第4、5自然段),抓住动作和神态描写的句子,体会老麻雀“勇敢”与“胆怯”交织的双重性格。
同时要通过反复诵读,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传达出的同情、爱护弱小,藐视、不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可以适当地放开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质疑问难。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嗅、奈、煞”等7个生字,会写“呆、巢、齿”等13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明确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抓住描写老麻雀和猎狗动作的词语,体会老麻雀的无畏精神。
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是如何把一件事情写清楚的。
2.从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动人故事中,懂得动物也有伟大的母爱。
课时安排:2课时1.认识本课“嗅、奈、煞”等7个生字,会写“呆、巢、齿”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打猎、无可奈何”等词语。
2.学习用查字典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老麻雀伟大的举动。
1.读写、积累并运用生字新词。
2.交流、学习、掌握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麻雀,引导学生观察麻雀的体型,获得视觉上的观感。
导语:“小小尾巴高高翘,不会走路只会跳。
房檐树洞是它家,爱吃谷物不吃草。
”大家知道这个谜语说的是什么动物吗?清早出门时,我们经常能听到它们叽叽喳喳的叫声哦。
《麻雀》公开课教案设计
![《麻雀》公开课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bb959c0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29.png)
《麻雀》公开课教案设计【背景介绍】麻雀是一种小型鸟类,属于雀科动物。
它以其独特的形态和优美的歌声而闻名,广受人们喜爱。
本文将设计一节关于麻雀的公开课教案,帮助学生了解麻雀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保护意义,并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1. 了解麻雀的外貌特征。
2. 掌握麻雀的生活习性。
3. 认识麻雀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保护意义。
4.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5.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你们小时候有没有看过麻雀?麻雀长什么样?它们喜欢生活在哪里?2. 向学生展示一些麻雀的图片,让学生描述麻雀的外貌特征。
二、了解麻雀的外貌特征(15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选择一份麻雀的图片,围绕外貌特征展开讨论,例如:麻雀的体型、嘴的形状、羽毛的颜色等。
2. 学生进行小组展示,整合各组的观察结果,共同总结麻雀的外貌特征。
三、探究麻雀的生活习性(25分钟)1. 观察麻雀的栖息地:带领学生到校园或附近的公园观察麻雀的栖息地,记录麻雀的栖息地特点。
2. 进行麻雀的觅食行为观察:观察麻雀在自然环境中寻找食物的行为,记录观察结果。
3.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麻雀的生活习性进行研究,例如:麻雀的筑巢行为、交流方式等。
4. 小组展示:让学生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并共同了解麻雀的生活习性。
四、了解麻雀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保护意义(15分钟)1.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麻雀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例如:帮助控制害虫数量、传播植物的种子等。
2. 阅读文章:让学生阅读一篇关于麻雀保护意义的文章,并进行讨论。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组设计一个麻雀保护海报,宣传麻雀的保护意义。
五、拓展活动(20分钟)1. 麻雀手工制作:提供麻雀模型的制作材料,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个自己的麻雀模型。
2. 视频观看:向学生展示一段关于麻雀的纪录片,增加学生对麻雀的了解。
新教材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上册《麻雀》教学设计及反思 共2篇
![新教材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上册《麻雀》教学设计及反思 共2篇](https://img.taocdn.com/s3/m/b877068ded630b1c58eeb539.png)
《麻雀》教学设计及反思(一)一、教材分析《麻雀》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写的一篇散文。
课文主要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
课文通过“猎狗”“小麻雀”“老麻雀”和“我”四者的交锋,串联起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热情地赞颂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抒发了作者对老麻雀的敬佩之情。
二、教学目标认识“嗅、奈”等6个生字,会写“嗅、呆”等13个字,会写“打猎、猛烈”等17个词语。
三、教学重难点1.知道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事,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2.知道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麻雀对同学们来说是一种很常见、很普通的鸟。
它没有漂亮的羽毛,没有动听的歌喉,更不被人们关注。
然而,在这普普通通的麻雀身上,却有着一种令人敬佩、令人感动的精神。
这篇课文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麻雀身上的感人故事。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麻雀》这篇课文,一起来欣赏作家笔下的麻雀是怎样的。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
2.分析记忆字形。
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3.理解词义。
4.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搏”,第六笔是横折,无钩)(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先读得正确、流利,再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中有几个角色?人物关系是怎样的?谁是弱者?谁是庞然大物?(板书:猎狗老麻雀小麻雀)2.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1)“我”走在林荫路上发生了什么事?(2)猎狗想怎么样?(3)老麻雀是怎么应对的?3.根据刚才的讨论,把相关重点句用“”画出来。
4.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理清文章脉络。
起因:猎狗发现小麻雀。
经过: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
结果:猎狗退缩,“我”唤回猎狗。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小结:通过学习,我们不但知道了文中发生的故事,而且还认识了猎狗、小麻雀和老麻雀,同时也学到了许多知识,大家的收获真不小呀!希望大家课后再读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麻雀》教案及板书设计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麻雀》教案及板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2a0cb5cf111f18583d05a80.png)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麻雀》教案及板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嗅、煞”等7个生字,会写“奈、巢”等13个生字;理解“摇撼、无可奈何、拯救、嘶哑、搏斗、庞大”等词语。
2.从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动人故事中,懂得动物也有伟大的母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描写来表现老麻雀掩护小麻雀的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
学习、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实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欣赏麻雀图片。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鸟吗?平时,你们都见过哪些鸟儿?是的,大自然中鸟儿的确很多,但我们平常见得最多、最普通的鸟儿你知道是什么鸟吗?(出示麻雀图片)2、导入课题。
麻雀的确太不起眼了,它没有漂亮的外表,没有动听的叫声,甚至不被人们关注,可是就在它的身上,却发生了一段极不寻常的故事。
3、介绍作者背景。
这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了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心,他把这个故事写了下来,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一边说,一边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出示屠格涅夫图片及介绍)这就是屠格涅夫,读过他的文章么?今天学的课文《麻雀》就是节选自他的《猎人笔记》。
那么,在这一只小小的麻雀身上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连这么伟大的作家都被打动呢?二、整体感知1、了解文章内容。
初读课文,课文出现了哪几个角色?(老师根据学生汇报贴图) 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呢?2、理清课文结构。
(指名说段意)三、合作探究,品读悟文(一)学习第3自然段。
其实故事的发生总有它的起因、经过、结果。
我们先来看一下,故事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请你一边读一边想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出示屏幕)你是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哎,别忘了用笔画一画。
1、学生自由朗读后谈体会。
师:谁来谈一谈,你体会到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出示字幕)(1)“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公开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46a0782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dd.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是习作单元,语文要素是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
《麻雀》是小学教科书语文部编版第七册第五单元的开篇之作,出自19世纪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之手。
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热情地歌颂了“爱”这一种强大的力量。
【教学目标】1.认识“嗅、奈、煞”等6个生字,会写“嗅、呆、奈”等13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抓住描写老麻雀、小麻雀及猎狗动作、神态等语句,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
培养学生能按照一定的写作顺序和细节描写等方法把事情写清楚。
4. 知道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事,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知道在写作时,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会把内容写的更清楚。
5.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通过抓住描写老麻雀、小麻雀及猎狗动作、神态等语句,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
培养学生能按照一定的写作顺序和细节描写等方法把事情写清楚。
2. 知道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事,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知道在写作时,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会把内容写的更清楚。
【品格培养目标】1.感受母爱的伟大。
2.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专注、尊重他人的优秀品质。
【资料补充】屠格涅夫的资料【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主持人:今天我跟大家交流中国神话故事《大禹治水》。
同学们倾听,并发表看法。
主持人: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他的坚持不懈、为民造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评价预设:**同学准备充分,既有文字又有图片,很吸引人。
通过**的分享,我懂得了大禹的可贵品质。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16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这篇课文是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写的,对于作者你有哪些了解?(出示屠格涅夫图片及介绍)今天学的《麻雀》就是节选自他的《猎人笔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教学设计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d92720e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ff.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教学设计第1篇】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寓意深刻的童话故事。
讲的是一只小麻雀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由于不听妈妈的告诫而掉到了大花猫旁边。
妈妈奋不顾身地去保护他,小麻雀飞到了窗台上,而妈妈尾巴上的毛却被大花猫咬掉了。
这篇童话一方面告诉人们,小孩子自作聪明,往往是要吃亏的;另一方面又说明,只有让孩子们在实践中经受锻炼,生活的本领才能更快地增长起来。
学情分析教学目标1、会认“蹈、瞪、舔”3个生字。
会写“檐、脖、摔、蹲、扯、嗓、蹈、莹、瞪、啄、舔、懊、鼠、秃”等14个字,理解“纠正、手舞足蹈、绿莹莹、懊恼、光秃秃”等词语。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小麻雀的成长过程中,吸取成长经验。
3、能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普季克是怎样的一只小麻雀,麻雀妈妈是怎样的妈妈。
难点:正确认识麻雀母子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所表达的意思。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我们都很喜欢看童话故事。
他们不仅向我们叙述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还能给我们以启示。
谈谈你都读了哪些童话故事,它使你明白了哪些为人处世的道理。
今天,我们将学习著名作家高尔基的童话《小麻雀》。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又会有怎样的收获呢?(板书:小麻雀)2、了解作者概况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自由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和不理解的词语。
并联系上下文和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效果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思考:普季克在成长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把文中相应的概括性语句画出来,再读一读。
出示课件:开始()后来()最后()文中哪些自然段分别讲述了上述内容?2、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梳理出重点学习的问题。
(普季克是怎样的一只小麻雀,麻雀妈妈是一个怎样的妈妈?)四、通读课文,加深理解1、再读课文,并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2019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16 麻 雀。公开课教学设计
![2019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16 麻 雀。公开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21c57e2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9d.png)
2019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16 麻雀。
公开课教学设计本节课我们要研究一篇关于动物母爱的故事——《麻雀》。
这篇文章是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XXX所写,讲述了一只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而勇敢斗争的故事。
我们将通过读、思、画、议,深入探究老麻雀的形象和母爱的力量。
二、教师引导学生读一遍课文,让学生感受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
三、教师介绍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提醒学生注意重点语句和形象描写。
第二课时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默读,并进行自主研究和交流。
学生可以通过自问自答、互问互答的方式,深入探究老麻雀保护幼儿的心情和无畏气概,进而领悟母爱的力量。
二、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品读,重点关注老麻雀和猎狗的形象描写,让学生感受爱的强大力量。
三、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研究作者通过神态、动作和外形的描写将内容写清楚的方法。
四、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拓读,研究生字、词语和句子,提高阅读能力。
五、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巩固研究成果。
以上是对原文的改写,删除了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同时对每段话进行了小幅度的改写,使其更加通顺易懂。
同学们,你们喜欢阅读外国名著吗?今天我们要研究的课文《麻雀》选自XXX的《猎人笔记》。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动人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生命的可贵和保护弱小的重要性。
课文中出现了四个角色,分别是“我”、猎狗、小麻雀、老麻雀。
其中,老麻雀是主人公。
在打猎回来的路上,“我”的猎狗发现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
猎狗想伤害小麻雀,但老麻雀飞落下来保护小麻雀,奋不顾身地与猎狗对峙。
最终,“我”唤回了猎狗,小麻雀得救了。
在初读课文时,我们需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起因、经过和结果。
在第一部分中,我们了解到“我”在林荫路上遇到了猎狗和小麻雀。
第二部分中,老麻雀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与猎狗对峙。
在最后一部分中,小麻雀得救了。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6 麻雀 (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6 麻雀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ee6558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34.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6 麻雀(教案)教学内容:《麻雀》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首散文诗。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引导学生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作者对麻雀的喜爱之情;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通过品味课文语言,提升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麻雀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
2.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3. 品味课文语言,提升表达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自然吗?喜欢哪些动物?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动物的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喜爱的。
2. 出示课题,板书:麻雀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3. 教师提问: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1. 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段落,仔细阅读,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在旁边简单批注感受。
2. 小组交流:组内分享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3. 全班交流:每组推荐代表分享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点评并引导其他学生补充。
四、品读课文,体会情感1. 教师提问:课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从词语、句式等方面品味课文语言。
2.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麻雀的喜爱之情。
3. 教师总结:课文语言优美、生动,表达了作者对麻雀的喜爱之情。
五、总结拓展1. 教师提问:通过学习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从内容、方法、情感等方面进行总结。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95eb448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81.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麻雀》是人教版第八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课文主要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歌颂了热爱幼小者的高尚品质。
学情分析班中发言比较积极的只要一少部分,发言一般的学生近一半,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很少发言,甚至于几乎从不发言。
学生作业正确率不高,粗心的学生较多。
作业整洁度也不太好。
学生整体感悟不深,浮于比较表面的东西学生能较容易地体会到,而对于较深层次的内容学生很难感悟出来。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
3、有感情地读课文,想画面,体会老麻雀对小麻雀的那样伟大的.、无与伦比的爱,从而受到爱弱小者,同情弱小者,见义勇为的熏陶。
教学重点和难点抓重点句子,想画面,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描写来表现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那种精神。
教学过程一、激趣提出问题:师生明确学习目标1、看画面(课件),回忆学习的内容。
2、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想了解些什么呢?(学生自由提问题)3、整理问题,明确学习目标。
二、学习课文4~7自然段,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一)教学第4自然段(扶)1、我们先一起看一下猎狗走近小麻雀想干什么呢?此时谁来救它?请同学们自读第4自然段,想想通过读这一自然段,你了解到什么?2、指名回答。
师引导: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突然一只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3、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说明了什么?(老麻雀看到猎狗要吃小麻雀非常焦急,所以要很快下落)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适机指导朗读)4、(出示两个句子)这里有两个写老麻雀的句子,请你想一想,这两个句子都是描写什么的?比较一下不同在什么地方?①它蓬起了全身的羽毛……②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师生归纳:这两个句子都是写老麻雀象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时羽毛的样子,不同在一个是"蓬起"、一个是"扎煞起"。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教案模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教案模板(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401b237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6a.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教案模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教案模板第【1】篇〗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认读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在朗读中了解课文内容,体会集体的力量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谈感受。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团结的力量大。
重难点、关键(1)认识12个生字,书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遇事发挥集体力量。
课时划分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读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导入:一、激趣导入: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读文识字,分组学习。
(1)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读准字音。
(2)组内交流识字情况。
(3)把文中难度的句子多读一读。
2、开火车读生字,要求学生读准字音3、出示词语,学生开火车认读麻雀、唧唧喳喳、俯冲、叫唤、惊慌失措、草垛、石头缝、晕头转向、查一查4、出示带生字的句子测读5、指名朗读课文,学生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解决。
6、齐读课文三、学习生字1、出示要写的8个生字,学生读准字音。
2、给这些生字组词。
3、学生记字。
4、教师重点指导一下字的书写。
5、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6、评价书写四、作业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生字复习2、学习新课1)、学生自由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出示词语。
“蹦蹦跳跳、叽叽喳喳”学生练习说类似词语。
(2)齐读第一自然段,练习用“一边……一边”说话3、学习课文“雀鹰在天上打旋……齐下手跟它干”这部分。
(1)自由朗读这一部分,雀鹰打旋的时候看到了什么?(2)雀鹰看到又圆又壮的`麻雀它想干什么?(3)麻雀看到雀鹰它们是怎么说的?(4)齐读这一部分。
4、学习“可是等到雀鹰真的飞来了……各顾各”。
这一部分(1)看图图上画的什么?(2)自由读(3)指导朗读(4)造句“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说话(5)朗读这一部分5、学习“刚才雀鹰往下飞时……查查少谁”这一部分。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7《麻雀》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7《麻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c1ee81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5c.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7《麻雀》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了解麻雀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状态。
2.能初步感悟并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爱护小动物,关心自然环境,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2.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
1.教学生认读字词,理解课文。
2.学会感悟自然之美。
三、教学难点
1.让学生从课文中感悟美的风光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
四、教学过程
1. 新课导入
通过观看有关麻雀的短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课文内容。
2. 集体朗读
老师带领学生进行课文的集体朗读,注意语音语调,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
3. 分组学习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探讨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并引导他们展开讨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 课文讲解
老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展开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生词和语句,并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含义。
5. 情感抒发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麻雀的印象和感受,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6. 课后作业
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复习课文内容,并围绕课文主题展开一定的写作活动。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麻雀这篇课文,感受自然之美,培养
爱护环境的意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进一步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6《麻雀》(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6《麻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719e9be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65.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6《麻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麻雀》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6课。
本课以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通过讲述麻雀妈妈为了保护小麻雀,勇敢地与猎狗搏斗的故事,展现了母爱的伟大。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情节紧凑,寓意深刻。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到母爱的伟大,培养关爱他人、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提高阅读兴趣。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用关键词和关键句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关爱他人、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2)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
2. 学会关键词和关键句的运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麻雀》。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感受其中的魅力吧!2. 出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理解生字词。
2. 学生分享自主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小组讨论,用关键词和关键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深入学习1.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思考:麻雀妈妈是如何保护小麻雀的?她为什么要这样做?2. 学生分享阅读感悟,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总结提升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
2. 学生发表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麻雀》2. 主要内容:麻雀妈妈保护小麻雀3. 母爱的伟大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积累好词好句。
最新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麻雀》公开课教案
![最新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麻雀》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0309eccc7931b764ce1572.png)
最新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麻雀》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而表现出的那种强大的力量。
2.重点学习第4、5自然段,进一步学习、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实思想感情的方法。
重点:感悟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而表现出的那种强大的力量,感悟“母爱”的力量。
难点:抓住重点词句,能够找出文中描写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神态、动作的句子,学习作者通过神态、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故事中有什么角色?2.同学们说得真好,接下来就让我们看一下老麻雀是怎样保护小麻雀的。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防止学习断层,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到新课程的学习,温故而知新。
二、学习故事的起因1.学生自读课文第1~3自然段,弄清这一部分交代了什么内容,了解这一部分是故事的开始。
2.学生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我”看到了一只什么样的小麻雀?在书中画出描写小麻雀动作、外形的句子。
课件出示:我顺着树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
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反复读一读这些句子,对“呆呆地”和“无可奈何”进行深入解读,让学生说一说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深入理解这两个词语在句中的作用。
接下来,让学生想一想从描写小麻雀动作和外形的句子中,我们能看出什么。
预设:“呆呆地”说明小麻雀吓傻了,“无可奈何”说明了小麻雀没有任何办法。
从小麻雀的动作、外形中,可以看出小麻雀从鸟巢掉落到地上时的孤独和无助。
设计意图:“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把书多读几遍,反复咀嚼文中的关键词语,教师适时给予指引,使得学生读起来有明确的方向。
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比直接告诉学习的结果更重要。
3.小结第一部分的学习,过渡到第二部分。
猎狗发现了这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那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我们继续理解故事的经过。
《麻雀》教学设计及板书
![《麻雀》教学设计及板书](https://img.taocdn.com/s3/m/fdde1347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08.png)
《麻雀》教学设计及板书 1教学要求:1.通过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勇敢地与庞然大物猎狗搏斗的故事,引导学生体味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2.掌握本课 12 个生字;理解“摇撼、无可奈何、拯救、嘶哑、搏斗、庞大”等词语;会用“无可奈何”“搏斗”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理解、欣赏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
教学难点: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即母爱的力量,使弱小战胜强大。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一段表现激烈搏斗的音乐,由弱到强,再到弱。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求: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了解文中人物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教学过程:一、导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百多年前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写的一篇文学作品的片段。
在屠格涅夫生活的时代,俄国的农民是奴隶,他们没有任何人身自由,地主是农奴主,他们对农奴可以任意鞭打,可以把农奴当做牲口买卖,可以随意地残杀农奴。
屠格涅夫非常同情农奴,并且认为残酷的农奴制度一定要灭亡。
屠格涅夫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有许多机会接触大自然,使他深深地爱上了大自然,他的作品往往反映他对农奴的同情,对大自然的热爱。
今天学习的《麻雀》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自学——引导学生了解大意1.先自读课文,看有几个角色?要搞清晰人物关系,谁是弱者,谁是庞然大物?板书:小麻雀老麻雀猎狗2.你还读懂了什么?三、再自学——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1.提示:1). “我”走在林阴道上发生了什么事?2).猎狗想怎么样?3).老麻雀是怎么对付的?小麻雀老麻雀猎狗摔下来飞下来掩护准备搏斗张开露出愣住后退2.根据刚才讨论的,把这些重点句用“~~~~”画下来。
小麻雀从巢里摔下来了。
猎狗走近小麻雀,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小麻雀,准备着一场搏斗。
统编版《麻雀》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统编版《麻雀》小学语文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668f15a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a7.png)
统编版《麻雀》小学语文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1.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麻雀》。
学会文中的生字词,如“嗅”“拯”“嘶”等,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
能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的写作方法。
1.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默读、圈点批注等方法,体会文中描写的老麻雀、小麻雀和猎狗的形象特点。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深入理解文中动物的行为和情感。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而表现出的伟大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敬重之情。
培养学生关爱小动物、尊重生命的意识。
2.教学重难点2.1教学重点分析老麻雀、小麻雀和猎狗的形象特点。
例如,在课文中描写老麻雀“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通过“像一块石头似的”“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这些描写,生动地表现出老麻雀在危急时刻为保护小麻雀而奋不顾身的形象。
理解老麻雀的行为体现出的伟大母爱。
老麻雀明知自己面对猎狗毫无胜算,但依然毫不犹豫地冲下来保护小麻雀,这种行为体现出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掌握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的写作方法,从课文中梳理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课文的起因是小麻雀从巢里掉落到地上,经过是猎狗发现小麻雀并欲攻击,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结果是猎狗被老麻雀的勇气所震慑,退缩了。
2.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通过描写动物来表达的情感。
作者不仅仅是在描写动物之间的故事,更是在借这个故事表达对母爱以及生命的敬重之情,这需要学生深入体会。
理解文中一些描写动物行为和心理的句子的深刻含义。
比如“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这里的“强大的力量”就是指母爱的力量,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这种抽象概念在具体情境中的体现。
3.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麻雀、猎狗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以及课文朗读音频。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麻雀》教学详案设计(附板书设计)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麻雀》教学详案设计(附板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641f282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b2.png)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麻雀》教学详案设计(附板书设计)【教学目标】1.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2.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3.通过对比老麻雀和猎狗的形象,感受老麻雀的勇敢。
【教学重点】1.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2.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对比老麻雀和猎狗的形象,感受老麻雀的勇敢。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检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麻雀》,再来看一下这些字词认识了吗?认读并造句。
无奈巢穴牙齿身躯掩护幼儿搏斗庞大2.回顾分段: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事情的起因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事情的经过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事情的结局。
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麻雀》。
4.板书课题-生书空课题-齐读课题二、品读感悟(一)学习第一部分1.自主学习:(1)自由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
(2)交流探讨:这件事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2.出示第1-3自然段。
3.事情的起因:打猎回来的路上,“我”的猎狗发现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
4.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时间:打猎回来时。
地点:林荫路上。
5.出示句子:突然,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
(1)“野物”指什么?“野物”指的是小麻雀。
(2)“嗅”的意思是闻,用鼻子辨别气味。
一般习惯用在动物身上。
比如,狗、猫等。
(3)“放慢”“嗅”写出了猎狗发现猎物之后的敏感和警惕。
6.出示段落: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
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
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1)小麻雀的外形: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部编版小学语文麻雀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麻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7a4a11d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6a.png)
1.默读课文,完成学习单一,初步了解课文和本文故事的写作顺序。
师:字词我们都掌握啦,那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这个故事。先请一位同学告诉老师,这个故事中有几个人物,分别是谁?最好按照出现的顺序说。(我、猎犬、小麻雀、老麻雀。板书)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努力寻找出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给这样的事情写作顺序取个名字,完成“学习单一”(出示“学习单一”课件)。
教学难点:
1.学会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对比,激趣导入。
1.依次出示麻雀和猎犬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二者体型,引出麻雀“弱小”,猎狗“强大”的悬殊对比。
师:自然界总是弱肉强食的,那如果小麻雀遇到了大猎犬,结果总会是弱小的麻雀败下阵来吗?不,一切皆有可能,那让我们一起学习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这篇《麻雀》吧。
朗读指导:请你们慢慢地(说得很慢)走近小麻雀,读出猎狗的凶恶。
学生预设二:
请大家看到第六段,我画的句子是: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我认为这一句是心理、动作描写。我体会到这是一条被吓着了的的猎狗。我是从愣住、没料到、向后退这几个词中体会到的。我的汇报完毕,请其他同学补充。(相机板书:没料到、心理)
朗读指导:请你们坚定地(说得很坚定)飞到小麻雀身前,读出老麻雀的勇敢。
学生预设四:
请大家看到第五段,我画的句子是: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发出嘶哑的声音,准备着一场搏斗。我认为这一句是动作、声音描写。我体会到这是一只紧张、奋不顾身的老麻雀。我是从掩护、拯救、嘶哑的声音、搏斗这几个词中体会到的。我的汇报完毕,请其他同学补充。(相机板书:掩护、嘶哑)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1328ec3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8d.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6个生字,会写16个生字。
2.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并能概括文章内容。
3.体会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表现出的不畏强暴的精神,感受母爱的伟大。
教学重难点:说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
理清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感受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而表现出的伟大母爱。
教学准备:学生:观察麻雀;为母亲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备好教材。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读课题。
2.你在哪里还见过麻雀呢?3.出示学习目标。
二、检查预习内容1.读词语,要求读准字音。
2.想想你用什么方法记字形,哪些生字比较容易写错。
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上的位置,要写好这些生字有哪些地方必须特别注音?3.教师出示“拯”的书写视频示范,指导书写。
4.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5.齐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找出起因、经过、结果。
6.与同桌或小组里的同学讨论交流。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1 •默读课文,讨论交流。
(1)遭到大风猛烈的摇撼,从树上巢里掉在地上的小麻雀是怎样的?画出表现小麻雀弱小可怜的词语。
(2)猎狗走近小麻雀,它想干什么?画出表现猎狗凶猛厉害的词语。
(3)引导学生将上面的内容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小麻雀处境的危险。
(4)就在小麻雀即将遭到不测的时候,又发生了什么事?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图文对照,讨论、探究:①为什么老麻雀飞下来时像一块石头落地?②在文中找出两个描写老麻雀“临战”前紧张姿态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③“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这句话说明了什么?④老麻雀为什么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力量?⑤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描写老麻雀形象的句子,把自己的感动之情读出来。
2.小结:父母的爱是伟大的,是只知道给予而不企求回报的。
父母的爱坚忍不拔,无怨无悔,常常会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雀
教学目标:
1、读准“拯救、嘶哑、摇撼、无可奈何、似的、嗅到、扎煞、庞大”等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深入学习课文4、5小节,能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小节。
3、从对老麻雀救小麻雀的描写中,感悟老麻雀的勇敢无畏,体会爱的伟大力量。
教学重难点:
着重理解课文第4、5两个自然段,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的描写来表现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课前谈话:第一次上课,老师送大家一份礼物,请欣赏一组图片,有什么感受?一句话?一个词呢?你们回答的太棒了,很精彩,把掌声送给你们自己。
出示图片:认识它吗?在哪里看到过?跟着老师一起写写它的名字吧?注意雀字这边的是一点下面一共有几横?你们喜欢麻雀吗?
一、激趣导入
麻雀是我们非常常见的一种鸟,既没有美丽的外表,也没有动听的歌喉,甚至或多或少有那么点讨厌的小鸟,但今天我们却要去认识一只让我们改变看法的麻雀。
二、初读感知
1、出示: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每一句话;读完了把课文中出现的几个小动物的名字写在书上空白处,想想在他们身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开始吧。
2、生自读出示新词:正音:似的扎煞摇撼给庞大找反
义词齐读
3、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小动物?板书:略它们之间是怎么样的关系?
板书:要吃拯救猎狗和老麻雀之间是?板书:搏斗你们能把三者之间的关系连起来说说吗?(同桌—指名)
4、初读课文以后,你有什么感受?
三、品读课文
1、看来你们都被那猎狗和老麻雀之间惊心动魄的这一幕感动了。
出示图
从老麻雀和猎狗的体形上,你能各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们吗?板书:庞大弱小
弱小的老麻雀和庞大的猎狗搏斗,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但老麻雀却要试一试,课文哪些自然段是写了这个内容?这究竟是一只怎样的老麻雀?
2、默读四五自然段,划划相关句子,再圈一圈字词,体会体会
把你划的句子读给同桌听,说说你的体会?
交流出示:突然,……绝望地尖叫着。
①生读句子,说感受。
我们也读读这个句子,你圈了哪个地方,还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关爱、爱惜孩子用自己保护孩子绝望着急(你读谁读)齐读
师:你们见过石头从高空中落下来的情景吗,会怎么样?预设:粉身碎骨血肉模糊你体会到了什么?急切请你带着这样的感受读
老麻雀像石头一样落下来,一定受到伤害,此刻它顾得上这些吗?因为……
②猎狗慢慢……露出锋利的牙齿。
读一读,如果你是老麻雀,此时你眼睛里看到的猎狗怎么样?(凶猛强大)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神态、动作、外貌)指读—评价:凶猛吗?你不是老麻雀,你还没感受到猎狗的可怕齐读。
③看到自己的孩子生命受到威胁时,难怪老麻雀会像石头一样落下来—谁再读这句
一个凶猛、一个弱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你感受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预设:更凸显老麻雀的勇敢,爱孩子不惜牺牲自己。
指读
师:哪怕是只有一线希望也要搏一搏。
是呀,多么坚定的老麻雀。
女生读
师:老麻雀是在用自己的身体,用自己的生命做代价来救自己的孩子呀!男生
老麻雀扎煞起全身的羽毛,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老麻雀怎么样的样子?
预设:羽毛张开羽毛都竖起来了你们真了不起,我没告诉你们扎煞的意思,你们自己已经在这个句子里读懂了它的意思。
④虽然老麻雀明明知道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较量,但它还是摆出了作战的架势,这绝望的尖叫仿佛在跟猎狗说些什么呢?请你想一想。
写一写
我们看到了一只(义正词严临危不惧无所畏惧拼命)的老麻雀——齐读
3、再读读课文,你还从四五自然段的哪里看到了这是一只怎么样的老麻雀?
交流,出示:可是因为紧张,……一场搏斗。
①师:你圈了哪些地方感受到的什么?带着你的理解,请你读—
—你们听出了害怕吗?——齐读。
②一只麻雀斗得过一只猎狗吗?它没有庞大的身躯,没有锋利的牙
齿,它只能——回读;尽管“紧张,浑身发抖”,但它仍“呆立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
为什么,老麻雀啊老麻雀,你明知道斗不过,为什么还要飞下来呢?
③出示:“我顺着林阴路望去,……从巢里掉下来的。
”
自读,如果你是老麻雀,你心情怎么样?交流,齐读
4、多么可爱的小麻雀呀!可此刻它多么无助呀!只有呆呆地站在那,
无可奈何地拍打着翅膀。
猎狗正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老麻雀毫不犹豫地从树上落了下来。
引读……读着读着,我们就把文章读成了一首小诗;自己读读这首小诗,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老麻雀?
是一种什么力量使渺小的老麻雀和庞大的猎狗搏斗?(板书:画爱心)带着敬佩,带着感动齐读
四、升华情感
1、弱小的老麻雀做好了一切准备,誓死要与庞大的猎狗搏斗,可结果怎么样?请同学们速度文章最后两个自然段,说一说。
板书:唤回
2、文章的作者如格涅夫去干嘛的?(打猎)猎狗捕杀小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他却唤回了猎狗。
那是为什么?板书:敬佩
3、爱孩子就是连麻雀也会做的事情,更何况人呢?你们的父母爱你们吗?出示光西一对夫妻的爱子壮举
爱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把这份爱铭刻在心中。
画大爱心
板书:麻雀
敬佩
拯救
老麻雀
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