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结构案例分析概要

合集下载

《战略管理》第2版教案第14章 战略性公司治理 教案

《战略管理》第2版教案第14章 战略性公司治理 教案

第14章战略性公司治理第一部分本章概要1.1重要概念1. 公司治理:在一定的法律、文化和规范环境中,公司不同相关利益主体之间形成的相互约束制衡的机制,及在此基础上出现的关系结构和制度安排。

2. 公司治理结构:围绕一个公司的各种治理机制的整体组合和结构化表现形式。

3. 公司治理模式:根据现实中许多公司的具体治理形式而归纳出来的一些具有共同特征的典型治理结构样式。

4. “委托-代理”理论:迈克尔·詹森和威廉·麦克林在1976年提出的理论,认为作为委托人的公司股东和作为代理人的公司管理者之间利益和目标不一致,所以代理人有可能采用机会主义行为损害委托人利益。

5.利益相关者理论:该理论认为除了作为公司所有者的股东之外,还存在着许多在公司经营过程中投入资源的个体和群体,他们对于公司的发展和战略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公司追求的应该是这些“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特定主体的利益。

6. 公司治理问题:指公司治理所要解决的潜在利益冲突问题。

包括委托代理问题、侵占问题和广义代理问题。

7. 公司治理的内部机制:指公司内部制定或决定的正式和非正式治理机制。

8. 公司治理的外部机制:指公司治理可以借用的、来源于公司外部的各种市场机制、法律法规、权威监管和文化习俗等正式和非正式机制。

9. 市场主导型模式:指现实中某些公司采用的主要倚重外部市场机制来达到治理目的模式。

10. 内部控制型模式:指现实中某些公司采用的以公司股东(主要是法人股东)以及债权人(银行)发挥主导力量,通过董事会、监事会等开展公司治理的模式。

11. 国家主导型模式:指现实中某些公司采用的,以政府委派的核心管理层代表国有出资方利益来主导公司治理的模式。

12. 关系主导型模式:指现实中某些公司采用的,以情感和义务关系、信任和互惠规范、家长制式的权威和服从等非正式关系机制为主导力量的公司治理模式。

1.2关键知识点1. 公司治理的概念公司治理的本质是公司各利益相关方在内外部各种正式和非正式制度环境中,寻找、利用和创造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协调相互间关系和解决可能出现的冲突。

【企业案例】企业组织结构和部门职能

【企业案例】企业组织结构和部门职能

资产核算
项目核算
成本分摊与 成本分析
客户与产品 盈利性分析 财务报告并 财务报表分析
流动性管理
计划、组织人 力资源
管理职位空缺 与招聘新员工
员工培训
向员工提供指 导,领导并听
取反馈
计划和管理预算
薪酬管理
资本结构管理
奖励制度及留 住优秀人才
信息资 源管 理
资产管 理
资本性 支出管

管理支 持服务
制定信息资源 工厂维修、保 项目方案与可 行政服务管理

人力资源 的招聘、 开发、培

信息资源 管理
资产管 理
资本性 支出管

客户服 务
后勤服 务管 理
创新系统 客户服务系统 价值增值链 财务管理 业绩评估
6
变革管理 技术战略 网络资源 资本支出 战略
流程中相近似的经营管理活动构成部门



经营单位



采购
制造
销售


7
结 构 优 化 --业 务 管 理 流 程 与 部 门 结 构 及 职

主要问题 结构方面 流程方面
优化重点
部门设置
与职责
案 岗位与 例 授权
分 人员构成


考核与 激励
组织 环节
组织 环节 监控
效率
执行主体

授权体系

业绩评估


信息传递
监控 效率
信息系统
22
优 化 建 议 -- 概 要
优化重
优先 程度

难易 程度
执行主体 高 中

企业治理结构概要

企业治理结构概要

企业治理结构概要企业治理结构是指企业内部组织架构和运作方式,是为了有效管理和监督企业各层级和利益相关方而设立的制度。

一个健全的企业治理结构可以帮助企业规范管理,提高经营效率,保护股东利益,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企业治理结构的基本要素包括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和股东大会。

董事会是企业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和监督执行情况;监事会负责监督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决策和行为,保护利益相关方权益;高级管理层则负责具体的经营管理工作,执行董事会的决策;股东大会是企业最高权力机构,决定重大事项和选举董监高人员。

除了上述基本要素外,企业治理结构还包括一系列制度和规定,如内部控制制度、信息披露制度、财务审计制度等,以确保企业各项活动合法合规、透明公开。

此外,企业治理结构还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董监高和员工为企业创造价值,提高企业绩效。

一个良好的企业治理结构应具备以下特点:透明度高,信息披露充分;决策程序规范,责任明确;权力制衡,制度监督;风险控制有效,内部控制完善;合规合法,诚信经营。

只有在这样的企业治理结构下,企业才能保持稳健发展,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吸引投资者信任。

在全球化竞争加剧的今天,企业治理结构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建立健全的治理结构对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性。

因此,不论企业规模大小,都应该重视企业治理结构的建设,不断完善和优化,以适应市场变化和企业发展的需要。

总之,企业治理结构是企业的基石,是企业长期发展的保障。

只有建立健全的企业治理结构,企业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企业应该从制度建设、管理实践和文化营造等多方面入手,不断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提升企业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IBM公司案例分析

IBM公司案例分析

《公司治理》案例研讨个人分析报告工商管理(本)________________ 第_2_ _ a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本次案例题目:美国IBM公司的兴衰本人承担的具体学习研讨主题:问题四:请从五个方面来探讨公司治理机制如何在IBM 公司运营中发挥作用?问题五:对我国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何启发?案例概要:美国IBM公司从1984年左右开始由兴到衰,由年盈利66亿美元到1992年亏损达49. 7亿美元。

在此8年期间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埃克斯被迫下台。

新上任的格斯特纳对公司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包括更换2/3的高层经理人员,将公司原来的分权管理改为强调各部门资源、技能和思想的更大程度的共享。

公司开始出现转机,并由亏损到1996年盈利约60亿美元。

问题四:请从五个方面来探讨公司治理机制如何在IBM公司运营中发挥作用?1. 公司董事会的监督与被监督角色。

董事会是由董事组成的、对内掌管公司事务、对外代表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

IBM公司前任董事长的罢免和新董事长的产生,主要靠的就是董事会约束这股力量。

董事会行使的职权主要包括:执行股东大会的各项决议;决定召集股东大会并向股东大会报告工作;审查、批准公司的发展规划,年度经营计划,年度财务决算,盈利分配方案;选举、监督和罢公司正、副总经理(经理)等公司的高级职员;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这些职责能否得到有效行使,自然与董事会的组成是否合理有关。

在IBM公司,其原来的董事会中3/4成员基本上只起装饰作用,董事会议已沦为形式,董事会只能依靠其常设的执行委员会来行使职责。

然而公司执行委员也没有行使好执行董事的有力监督权。

2. 资本市场约束。

资本市场对于企业经营者的行为也具有不可忽视的约束作用。

尤其是股票上市的公众公司,随时都在对公司经营者发挥一种鞭策和牵制的力量。

在股票市场上,股价的涨跌与企业的金利能力和资产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

泰科公司治理生态与财务舞弊案例剖析(一)概要

泰科公司治理生态与财务舞弊案例剖析(一)概要

泰科公司治理生态与财务舞弊案例剖析(一)美国泰科国际有限公司(Tyco International Ltd,以下简称泰科)始创于1960年,其前身只是一个为政府部门提供实验服务的实验宣。

1973年,泰科在纽约证交所上市,开始了其全方位、多领域的扩张之路,通过收购兼并迅速发展为世界最大的电子元件制造商、世界最大的防火系统和电子安全服务的生产商、世界最大的流量控制阀门制造商、世界最大的海底通信系统服务商。

泰科的经营机构遍布100多个国家,雇佣了26万员工,2003年营业额超过300亿美元,股票市值接近1000亿美元,是企业界一艘不折不扣的“泰坦尼克”,在相关领域里仅次于通用电气公司.一、“丑闻冰山”突现正当华尔街为泰科的迅速崛起惊叹不已,并称其为“通用电气"的克隆版本时,这艘巨轮却突然撞上了“丑闻冰山”。

2002年初,一笔未经授权的2000万美元奖金引起了泰科董事会的注意,并委托一家律师事务所进行调查。

这笔奖金是首席执行官丹尼斯。

科兹洛夫斯基(Dennis Kozlowski)支付给前董事兼薪酬委员会主席沃尔什(Frank置。

Walsh)的所谓“中介费”,以奖励其在泰科收购CIT金融公司过程中的“撮合作用”。

可是,数额如此巨大的奖金居然并未得到董事会的认可与授权,这引起了董事会对科兹洛夫斯基的不满与怀疑。

但董事会仍将其视为孤立的事件,并未对其采取进一步行动。

直到2002年6月1日,另一重磅炸弹引爆。

泰科董事会突然被告知科兹洛夫斯基因偷逃艺术品销售税180万美元而正在接受纽约地区法院的犯罪调查并极有可能被起诉。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科兹洛夫斯基和首席法律顾问贝尔尼克(Mark A.Belnick)企图“瞒天过海”,未及时通知董事会配合司法调查,使泰科陷入了妨碍司法公正的丑闻中.此事终于让泰科董事会对科兹洛夫斯基的诚信彻底失去了信心,并于6月3日凌晨1:30宣布解雇科兹洛夫斯基。

正如“冰山理论”所指出,被发现的舞弊事件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更为惊人的舞弊往往隐藏在深海之中.随着调查的逐步深入,泰科前首席执行官兼董事会主席科兹洛夫斯基、前首席财务官斯沃茨(Mark H.Swaltz)、前董事沃尔什、前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法律顾问贝尔尼克先后被告上了法庭,其中科兹洛夫斯基和斯沃茨更是以贪污、舞弊、共谋、巨额盗窃、伪造公司支出账目、非法出售股票等多项罪名被指控非法敛财多迭6亿美元,并可能面临长达30牟的牢狱之灾.截至2002年底,泰科撤换了60多名高管人员,包括首席财务官、法律总顾问、财务总监以及人力资源总监等等,此外泰科还撤换了整个董事会。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结构概要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结构概要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研究报告班级:13工商管理4班学号:201342105428 姓名:刘晓晴一、公司简介(一)总体情况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始创于1989年。

自成立以来,三一集团秉持“创建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的企业宗旨,打造了业内知名的“三一”品牌。

2007年,三一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35亿元,成为建国以来湖南省首家销售过百亿的民营企业。

2008年和2009年,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三一仍然延续了以往的增长。

2010年,三一集团销售超过500亿。

2011年7月,三一重工以215.84亿美元的市值,首次入围FT全球500强,成为唯一上榜的中国机械企业。

目前集团拥有员工7万余名。

三一集团主业是以“工程”为主题的机械装备制造业,目前已全面进入工程机械制造领域。

主导产品为混凝土机械、筑路机械、挖掘机械、桩工机械、起重机械、非开挖施工设备、港口机械、风电设备等全系列产品。

其中混凝土机械、桩工机械、履带起重机械为国内第一品牌,混凝土泵车全面取代进口,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7%,为国内首位,且连续多年产销量居全球第一。

三一是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也是中国最大、全球第六的工程机械制造商。

近年来,三一连续获评为中国企业500强、工程机械行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最强企业、福布斯“中国顶尖企业”、中国最具成长力自主品牌、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标志性品牌、亚洲品牌50强。

三一集团的核心企业三一重工于2003年7月3日上市,是中国股权分置改革首家成功并实现全流通的企业。

三一集团是由三一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的。

经有限公司2000年10月28日股东会决议通过,三一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所有资产、债务和人员全部进入股份有限公司。

有限公司以2000年10月31日为基准日经审计的净资产18000万元,按1:1的比例折为18000万股,由原有限公司股东三一控股有限公司、湖南高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锡山市亿利大机械有限公司、河南兴华机械制造厂和娄底市新野企业有限公司按其在原有限公司的权益比例持有,其中三一控股持有17380.93万股,高创投公司持有334.64万股,亿利大公司持有167.33万股,兴华厂持有89.24万股,新野公司持有27.86万股,分别占股份公司总股本的96.56%、1.86%、0.93%、0.50%和0.15%。

MBA公司治理学案例概要

MBA公司治理学案例概要

MBA/EMBA《公司治理学》案例教材新学科“公司治理学”的确立不仅需要填补在公司治理理论和公司治理实务方面的不足,也迫切需要建立起不同层次的教材体系,以满足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需要。

李维安教师主持编写的研究生教材《公司治理教程》在国家教育部的推荐下得到广泛使用【案例1】三井财阀源远流长的基石:分家不分业【案例2】可口可乐的真实故事【案例3】东北高速资金蒸发——股东结构的缺陷【案例4】江苏阳光被攫取途径——金字塔股权结构【案例5】新任董事长的问题【案例6】公司安然:神话的破灭【案例7】郑百文:独立董事在做什么?【案例8】科龙电器:独董集体辞职【案例9】 GE公司选拔CEO接班人【案例10】 TCL:董事会的洋务运动【案例11】大午集团:放大了权限的监事会【案例12】三九集团的监事会缘何失效:赵新先获刑留下的问号【案例13】德国西门子公司的监事会运作【案例14】万科首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设计【案例15】储时健与“59岁现象”引起的余波【案例16】东风:尊重投资者回报投资者【案例17】青岛啤酒百年老店的IR管理【案例18】新浪反击盛大:毒丸战略案例【案例19】丽珠股份控制权争夺:代理权征集案例【案例20】万科的公司治理溢价:好的公司治理带来的投资收益【案例1-1】三井财阀源远流长的基石:分家不分业(1三井财阀的创业及形成三井的创业可以追溯到日本元和年间(1615-1623,当时越后的地方官三井高安之子三井高俊,在伊势松坂地方开设当铺,并兼营酒以及酱类商品,标志着三井家族作为商人起家的初步。

1622年三井财阀、三井集团的始祖三井八郎兵卫高利在伊势松坂诞生了。

高利十四岁时就开始在父亲的安排下,来打理江户的店铺,并于1673年与曾经在后次的店帮忙的长子高平、次子高富、三子高治一起在江户本町一丁目开设了“越后屋吴服(和服店”,同时在京都开设了吴服的采购店。

之后由于采取了被称为“越后屋商法”的独特的销售、贩卖与采购技巧,到1683年,不仅营业额在十年间增长了五倍之多,而且开设了分店和扩大了采购店的规模。

试论国外公司治理模式与我国的比较及启示概要

试论国外公司治理模式与我国的比较及启示概要

试论国外公司治理模式与我国的比较及启示概要近年来,国外公司治理模式备受关注,因其在提升企业效益、增强公司竞争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比之下,我国的公司治理模式尚需和完善。

本文将从公司治理架构、董事会职能、监管机制和股东权益保护等方面,对国外公司治理模式与我国的比较进行探讨,并得出相关的启示。

首先,国外公司治理模式在公司治理架构方面更加完善和科学。

在国外,公司治理架构一般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三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明确的职责和权力范围。

而我国目前的公司治理结构主要以董事会为核心,忽略了监事会的作用。

因此,我国的公司治理模式需要进一步调整,加强监事会的监督作用,以确保公司利益和股东权益的充分保护。

其次,国外公司的董事会职能更加明确和专业化。

国外公司的董事会一般由独立董事组成,他们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能够为公司提供有效的监督和决策支持。

而我国的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数量和作用往往较弱,导致决策不够科学和合理。

因此,我国应当加强独立董事的选拔和培养,提升他们的权力地位和影响力,以实现董事会职能的有效发挥。

再次,国外公司治理模式的监管机制更加健全和有效。

在国外,有专门的监管机构对公司治理进行监督和审查,例如美国的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英国的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FCA)。

而我国的公司治理监管相对薄弱,缺乏独立的、专门的监管机构。

因此,我国应当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监管体系,强化对公司业绩和财务信息披露的监管,防止公司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最后,国外公司更加注重股东权益的保护。

在国外,股东的权益受到法律和监管机构的保护,例如,股东拥有投票权、参与公司决策等权益。

而我国的股东权益保护体系尚需完善,存在股东权益利益分配不公、缺乏有效的维权途径等问题。

因此,我国应当加强对股东权益的保护,建立健全的股东权益保护机制,增强股东的参与度和话语权。

总之,国外公司治理模式在架构、职能、监管和股东权益保护等方面具有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的若干思考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的若干思考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的若干思考聂丽芳&中国人民银行忻州市中心支行山西忻州市#’(###)一、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的难点现代公司制理论表明,作为公司基本概要表征之一的公司治理结构实质上是一套制度安排,即*用来支配若干在企业中有重大利益关系的团体,特别是所有者、董事会和经理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以便尽可能地降低代理成本,实现股东和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按照这一理论推演,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比较认可的表述是*在一定的产权制度安排下,一组联结所有者、经营者之间权力与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以解决商业银行内部不同权利主体之间的监督、激励和风险等问题&朱正元,"###)。

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中,作为商业银行组织核心的产权关系及其安排问题,从根本上决定着商业银行的决策机制、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产权的实质是一套激励和约束机制,当产权没有明确界定时,权利和义务显现出非对称关系,“搭便车”、“逆向选择”等行为就难以避免,真正的公司治理结构也就无法建立。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难点就在于面临产权的困境,即有效产权不明晰。

名义上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由国家所有,国家再按规定的程序决定谁可以使用或不能使用这些权利。

但国家是一个抽象的主体,必须通过代理人来实现其产权,这个代理人实际上就是政府。

在这样一种产权制度安排下,导致两方面的结果*一方面,作为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的代理机构与代表国家的政府的效用函数并不总是一致的。

由于权利是由国家选择的代理人来行使,使用权利者对资源的使用和转让以及最后成果的分配都不享有充分的权利,这样就减弱了其对经济绩效和对其它成员的监督和激励。

另一方面,政府作为国有银行产权的行使主体,它不仅仅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更多的时候为追求政治利益而偏离利润最大化原则,表现在选择代理人时也往往从政治利益出发而非经济利益。

换个角度看,因为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拥有者实际上是政府,所以银行有义务实现政府的政治和经济目标,政府也有责任在银行出现问题时给予救助。

略论美国公司治理结构制度概要

略论美国公司治理结构制度概要

略论美国公司治理结构制度我国的《公司法》自1994年实施以来,对市场经济主体制度的转型和规范转型后的主体行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该法的实施,其所暴露出的问题受到立法机关和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的关注。

公司的治理结构便是其中的问题之一。

公司的治理结构是牵涉到公司的股东及相关利益者的利益能否实现和公司能否正常运作的重大问题.通常认为“现代公司的治理结构发展的新趋势,主要表现为股东大会的权力逐渐缩小,而董事会的权力日益扩大。

”(注:吴建斌:《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新趋势》,载《中国法学》1998年第1期,第16页。

)但是,美国公司的治理结构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和世界潮流基本保持一致的情况下,却呈现出某些和其他国家相区别的特点。

本文拟对美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演变过程进行具体的论述,以期我国在修订公司法时有所启发。

一、美国公司法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历史演变在美国,判例法是法律的渊源之一。

但在公司法方面,公司建立和经营所依据的法律大都是成文法。

“公司法在美国通常是被作为一个部门法来看待的”.(注:[德]爱里克。

松尼曼编:《美国和德国的经济与经济法》;彼得。

赫尔佐克著,高基生译:《美国法律制度导论》第112页。

)因此,研究美国公司法的公司治理结构必须在不同时期的公司法的有关规定中寻找答案。

美国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大致分为四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现分述如下:(一)股东会中心主义时期.这一时期,从时间上看大致在美国独立以后到19世纪20年代。

1776年,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成立了美利坚合众国.这一新生的国家在宣告独立之时即继承了其宗主国的法律制度。

在公司法方面,由于其宗主国英国直到1908年才制定第一部公司法,因此,美国只是继承了英国有关公司设立的一些制度及判例制度。

在这一时期,连英国学者也一直认为:“股东(大)会就是公司本身,而董事仅仅是受制于股东(大)会的公司代理而已。

(注:陈东:《英国公司法上的董事”受信义务“》,载《比较法研究》1998年第2期,第198页。

有效的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核心概要

有效的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核心概要

有效的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核心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来,从中央到地方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取得了宝贵经验,改革在不断深入。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指出:“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形式。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

”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任务,要求“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的权责”,“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

企业党组织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并适应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改进发挥作用的方式,”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正确认识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对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具有决定意义。

可以认为,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当前微观经济领域最重要的制度建设。

(一)公司制是实现两权分离最有效的制度安排所有权经营权分离是当代大型经营机构普遍采用的运营方式。

国有资本管理、监管和运营的微观制度基础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为什么要实行“两权分离”?一个大型现代化生产经营组织涉及多个不同的利益主体和极其复杂的利害关系,在市场中要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和经营风险。

因此,它的经营决策。

管理运营和监督控制都属高度专业化的领域。

一般而言,投资者并不就是高明的经营管理者,他们的特长是选择项目、选择业主。

因此,投资者投入资源组建公司后宁愿委托给精心选择的诚信并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经营管理者来管理。

在进行委托管理时,投资者必须在专业经营管理所带来的预期收益和由于利益不一致而产生的委托成本及风险两个方面进行权衡。

为保障投资者利益,需要采取法律、合同和酌情处置权等形式,既使经营管理者充分发挥才能,为股东创造价值;又要构建投资者对公司的最终控制机制。

这就是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实质和建立有效公司治理机制的必要性。

现代公司制度与传统国有企业制度相比至少有四个优点:1、公司是迅速聚集社会资本、发挥国有资本引导和辐射作用最有效的财产组织形式;2、公司可以引入包括非国有的多家股东,形成混合所有制企业,有利于公司将目标集中于经济效益;3、公司提供了投资者有效监督的体制框架,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情况下保障投资者权益;4、公司制度可以使投资者、经营者和管理者各自发挥所长,实现动态最佳组合,有可能创造良好业绩和“百年老店”。

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公司治理结构研究——基于AHP模型

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公司治理结构研究——基于AHP模型

论, 并强调其在经济增长和制度变迁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 , 人力
资本在企业中的重要地 位和 作用 日益受到关注 , 对企 业理论 和 公 司治理结构产生重大 影响 , 人力 资本产权理论 开始挑战传统 的公司治理结构理论。 0世纪 8 2 0年代以届 , 国内学者把人力资
本产权引入到公司冶理结构 的研究中。 譬如 : 张维迎(9 5 认为 19 )
二 、 型 构 建 模
【 关键词 】 公 司治理结构 人力资本 A P层次分析 法 H


文 献概 要 — — 关 于 人 力 资本 理 论
2 0世纪 6 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了“ 人力资本” 理
层析 分析 法 ( n l i HeacyPo e , A z t i r rcs 简称 A P 是 由美 yc r h s H ) 国运筹学家 T・ Sa L・at y等人于 2 世纪 7 年代提出的 ,是 一种 O O
公司内部因素 人力资本 公司外部环境 权 重
公司内部因素 1 12 / 3 039 . 0
表 3 公 司对 其 治 理 结 构各 个指 标 的特 征 向 量 一
各个指标体系下三个公司的特征 向量
公司
企业文化
生产规模 内部制度
利益相关
人 力资本
公司外部环境

簿
臻 蒙
■■l 广 cN loT

【 摘要 】 现代公 司治理结构中 , 力资本和 非人 力资本共 人
同 享有 公 司的 剩 余 索 取 权 和 控 制 权 . 前 者 地 位 有 逐 渐 上 升 的 且
人力资本所 有者都是企业所 有者 , 企业治理 的 目标是“ 保护所

公司治理概要

公司治理概要

公司治理概要之二董事简历及其履职情况2010年6月30日更新一、董事长:刘丰简历: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

历任中国人民银行浑江市支行湾汤办事处副主任,中国人民银行浑江分行党组成员、副行长,中国人民银行白山市分行党组书记、行长,中国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党组成员、副行长,长春金融监管办助理特派员,辽宁保监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党委书记、局长,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派驻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现任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2009年2月开始担任本公司第一届董事会董事,2009年8月公司董事会改选后开始担任公司第二届董事会董事。

二、副董事长:蒋明简历: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

历任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宁波市分公司国外业务处副处长、处长,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宁波市分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中美保险公司副总裁,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宁波市分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主持工作),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宁波市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中国再保险公司办公室主任、党委办公室主任,中国再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现任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

2003年8月开始担任公司第一届董事会董事,2009年8月公司董事会改选后开始担任公司第二届董事会董事。

三、副董事长:时利众简历: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

历任宁波电业局生技科科长、计划处处长,宁波市电力开发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

现任宁波市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兼任宁波市电力开发公司总经理、法人代表。

2003年8月开始担任公司第一届董事会董事,2009年8月公司董事会改选后开始担任公司第二届董事会董事。

四、董事:张泓简历:本科学历,经济师。

历任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再保部分入处干部,中国保险(英国)有限公司干部,中保再保险有限公司分入业务部海外业务处副处长、办公室综合秘书处处长,中国再保险公司财产险业务部副总经理、总经理,中国再保险公司营业部总经理,中国再保险公司深圳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中国再保险公司党委委员、总经理助理,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中国财产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人寿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全聚德案例分析

全聚德案例分析

目录1. 概要 (2)2. 引言 (2)3. 当前经济状况 (3)4. 财务分析 (3)4.1 分析前提与准备 (3)4.2 杜邦分析 (4)4.2.1 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分析 (4)4.2.2 对总资产收益率的分析 (5)4.2.3 对销售净利润的分析 (5)4.3 资产管理水平分析 (6)4.3 盈利能力分析 (7)4.4 总体评价 (8)5. 策略分析 (9)5.1 PEST分析模型 (9)5.1.1 政治环境 (9)5.1.2 经济环境 (10)5.1.3 社会环境 (10)5.1.4 技术环境 (10)5.2 SWOT模型分析 (11)5.2.1 优势 (11)5.2.2劣势 (11)5.2.3机会 (12)5.2.4威胁 (13)5.3 SWOT矩阵分析 (13)6. 策略计划 (14)6.1专业厨师分级化 (14)6.2品牌价值应用化 (15)6.3营销方式多元化 (15)7. 实施计划 (15)7.1 专业厨师分级化 (15)7.2 品牌价值应用化 (16)7.3营销方式多元化 (17)8. 财务预测 (18)9. 公司治理惯例回顾 (19)10. 附录和参考资料 (20)1. 概要通过对全聚德2011-2013年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分析,我们小组编写了这份商业计划书,旨在提高全聚德公司未来三年的经营业绩,提升全聚德公司在餐饮行业的领导力。

我们的计划书以全聚德公司的经济状况为研究起点,根据其近三年的年度报告,对其重要财务比率进行了分析,并运用PEST和SWOT分析模型,对企业内部优劣及外部宏观经济环境进行了研究。

通过分析,我们为全聚德集团制定了专业厨师分级化、品牌价值应用化、营销方式多元化的经营策略寻求建立持久的竞争优势,以提高全聚德的毛利率。

针对以上三点策略,我们在计划书中给出了清晰的说明和详细的实施计划,并对全聚德公司未来三年的经济状况进行了预测。

公司的利润将呈稳定增长趋势。

在对公司治理惯例回顾之后,我们梳理了问题的脉络,找到了公司解决问题的办法。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讲解及案例精析概要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讲解及案例精析概要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讲解及案例精析--目录第一部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讲解及案例精析第一章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类指引(3第一节组织架构及案例精析(3一. 组织结构内部指引解读(一组织结构内部控制概述1. 组织结构的意义首位3-42. 组织结构设计与运行风险4-53. 组织结构的一般要求5(二组织结构的设计5-61.公司治理结构设计(1股东大会(2监事会(3经理层2.权力制衡机制7-8(1股东会与董事会之间的权力制衡(2董事会内部和董事会对经理的制衡(3监事会对董事会和经理层的制衡机制3.”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重大决策,事项,人事任免及大额支付 8 (1内容要具体,做到规范化(2程序要合理,做到制度化(3方式要正确,做到民主化(4形成有交拜的决策失误追究制度,增强决策责任感4.内部机构的设计8-95内部管理相关文件(三组织架构的运行9-101.组织架构梳理(1治理结构层面.(2内部机构层面2.母子公司管控制度3.组织机构评估和调整二.织织架构案例精析11-18案例1 S公司组织架构问题与对策11-13案例2 GSK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分析13-14案例3 海尔集团组织结构成功案例分析15-16案例4 江纸集团的濒临破产与组织架构16-18 第二节发展战略及案例精析(18一. 发展战略内部指引解读(一发展战略内部控制概述1. 发展战略的意义192. 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的风险19-203. 一般要求20(二发展战略的制定1.制定发展目标(进行SWOT分析 20-212.战略规划的制定21-223.战略委员会(董事会下设立 224.审议和批准22-23(三发展战略的实施23-241. 发展战略的分解落实2. 发展战略的宣传培训3.发展战略的监控与调整二. 发展战略案例精析24-30案例1 某电力企业战略规划咨询案例案例2 英特尔公司的战略转折点案例3 实达集团的战略转型与战略重组第三节人力资源及案例精析(30 一. 人力资源内部控制指引解读(一人力资源内部控制概述30-321. 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2. 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风险3. 一般要求(二人力资源的引进与开发32-341.人力资源规划2.人力资源引进3.劳动合同4.岗前培训(三人力资源的使用与退出35-361.人力资源的考核与激励2.人力资源的轮岗制度3.人力资源的退出二.人力资源案例精析36-47案例1 A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问题分析案例2 基于人力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案例案例3 DEG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分析第四节社会责任及案例精析(47 一. 社会责任内部控制指引解读(一社会责任内部控制概述48-491. 社会责任的意义2. 社会责任的主要风险3. 一般要求(二安全生产49-501.建章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2.不断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和经常性维护管理3.开展员工安全生产教育4.建立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警和报告机制(三产品质量50-511.建产产品质理标准体系2.严格质量控制和检验制度3.加强产品售后服务(四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51-521.实现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2.着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3.建立完整监测考核体系,强化日常监控(五促进就业与员工权益保护52-541.建立科学的员工薪酬制度和激励机制2.维护员工的身心健康3.产学研用相结合(生产,学习,科学研究,实践运用的系统合作4.支持慈善事业二.社会责任案例精析54-58案例1 三鹿集团破产与企业社会责任案例2 中国移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案例分析第五节企业文化及案例精析(58一. 企业文化内部控制指引解读(一企业文化内部控制概述58-601. 企业文化的意义2. 企业文化的建设与评估的风险3. 一般要求(二企业文化建设60-611.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2.并购重组后的企业文化建设3.要强化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领导责任(三企业文化评估61-621.要着力构建企业文化评估体系2.企业文化分析二.企业文化案例精析62-67案例1 A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分析案例2 蒙牛文化的品牌效应第二章企业内部控制业务类指引之一——资金活动(68 第一节筹资活动及案例精析(68一.筹资活动内部控制指引解读(一筹资活动内部控制概述68-691.筹资活动内部控制目标(业务目标,财务目标2.筹资活动风险3.一般要求(二筹资决策控制69-711.拟订筹资方案2.筹资方案可行性研究3.筹资方案审批(三筹资执行控制721.筹资计划编制与执行2.筹资资金使用(四筹资偿付控制72-731.利息支付的内部控制2.股利发放的内部控制(五筹资会计控制73-74二. 筹资活动内部控制指引应用指南(一筹资活动内部控制制度74-781.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制度2.筹资授权批准制度3.筹资计划与审批管理制度4.筹资执行管理制度5.筹资偿付管理制度6.筹资记录控制(二筹资业务内部控制流程78-801.筹资决策控制流程2.筹资执行控制流程3.筹资偿付控制流程三.筹资活动内部控制案例精析80-86案例1 完达山公司筹资活动内部控制制度与分析第二节投资活动及案例精析(86 一.投资活动内部控制指引解读(一投资活动内部控制概述86-881.投资活动内部控制目标2.投资活动风险3.一般要求(二投资决策控制88-891.可行性研究控制2.投资方案决策审批(三投资执行控制89-911.签订投资合同2.跟踪管理(四投资处置控制90(五投资业务的会计系统控制90-91 二.投资活动内部控制指引应用指南(一投资活动内部控制制度91-951.不相容岗位制度2.授权批准制度3.投资可行性研究,评估与决策控制4.投资执行控制5.投资处置控制(二投资活动内部控制流程96-971.投资决策流程2.投资执行流程3.投资处置流程三.投资活动内部控制案例精析98-102案例1 XX集团公司对外投资内部控制问题分析及完善对策案例2 上海某公司投资失败内控案例分析第三节营运活动及案例精析(102 一.营运活动内部控制指引解读(一营运活动内部控制概述1.资金营运内部控制目标2.营运资金风险(存货变现,赊账收回,现金开支,资金流动性3.一般要求(二资金营运活动的预算管理1.科学编制资金预算2.强化资金预算的执行3.建立与资金预算管理配套的考评体系(三资金运用与筹措管理(四营运资金的会计系统控制1.审批控制点2.复核控制点3.收付控制点4.记账控制点5.对账控制点6.银行账户管理控制点7.票据与印章管理控制点二.营运活动内部控制指引应用指南(一营运活动内部控制制度1.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制度2.货币资金授权审批制度3.现金管理控制制度4.银行存款控制制度5.其他货币资金控制(二营运活动内部控制流程1.现金管理业务流程2.银行存款管理业务流程三.营运活动内部控制案例精析案例1 甲煤炭企业集团运营控制分析案例2 某建筑公司资金管理问题分析案例3 E公司资金内部控制的现状与问题分析第三章企业内部控制业务类指引之二——采购业务与销售业务(120 第一节采购业务及案例精析(120一.采购业务内部控制指引解读(一采购业务内部控制概述1.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的目标2.采购业务风险(经营,财务3.一般要求(二购买控制1.采购模式2.采购申请3.供应商选择4.采购方式5.采购定价6.采购合同7.采购验收(三付款控制1.付款流程2.预付账款和定金3.会计系统控制4.退货管理二.采购业务内部控制指引应用指南(一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1.不相容职务岗位分离制度2.采购授权审批制度3..采购预算管理制度4.采购控制制度5.验收管理制度6.付款控制制度(二采购业务内部控制流程1.采购与审批控制流程2.采购与验收控制流程三.采购业务内部控制案例精析案例1: 莱州企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成功案例分析案例2.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采购控制失效案例分析案例3. 北京爱劳高科技有限公司采购内控措施案例4. 商美泰公司采购内部控制失败案例分析第二节销售业务及案例精析(139一.销售业务内部控制指引解读(一销售业务内部控制概述1.销售业务内部控制的目标2.销售业务风险3.一般要求(二销售控制1.信用控制2.销售谈判与销售合同3.销售执行(三收款管理1.应收账款管理2.商业票据管理3.会计系统控制二.销售业务内部控制指引应用指南(一销售业务内部控制制度1.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2.销售授权审批制度3.客户信用管理制度4.销售合同管理制度5.发货.退货管理制度6.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二销售业务内部控制流程1.销售业务流程2.发货业务流程3.收款业务流程三.销售业务内部控制案例精析案例1 BBC公司销售与收款内部会计控制案例案例2 宝钢股份公司销售与收款环节的内部控制措施案例3 茂盛公司销售业务失效案例分析第四章企业内部控制业务类指引之三——资产管理(160 第一节存货及案例精析(160一.存货内部控制指引解读(一存货内部控制概述1. 存货内部控制的目标2..存货控制风险3.一般要求(二存货的请购与采购控制(三验收(四存货保管(五审批权限(六记录(七确定最佳库存量(八存货盘点清查二.存货业务内部控制指引应用指南(一存货业务内部控制制度1.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2.存货授权审批制度3.存货采购控制制度4.存货储存管理制度5.存货领用,发放与处置制度6.存货盘点管理制度7.存货核算工作规范(二存货业务内部控制流程1.请购与采购控制流程2.验收与保管控制流程3.领用与发放控制流程4.盘点与处置控制流程三.存货内部控制案例精析案例1 B公司存货内部控制问题与完善案例2 E公司存货内部控制问题分析案例3.合信木制品公司存货内控失效案例案例4 999集团的存货内控制度及分析第二节固定资产及案例精析(180一.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指引解读(一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概述1.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目标2.固定资产控制风险3.一般要求(二固定资产使用.维护环节的控制1.使用控制2.维护控制3.盘点控制(三固定资产投保(四固定资产抵押管理(五固定资产清查与处置二.固定资产业务内部控制指引应用指南(一固定资产业务内部控制制度1.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2.固定资产授权审批制度3.固定资产购置管理制度4.固定资产验收管理制度5.固定资产保管制度6.固定资产折旧制度7.固定资产盘点制度8.固定资产处置制度(二固定资产业务内部控制流程1.取得与验收控制流程2.使用与维护控制流程3.使用与转移控制流程三.固定资产控制案例精析案例1 长案福特公司与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成功案例案例2 某国有公司固定资产内控失效案例案例3 某合资企业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简要第三节无形资产及案例精析(201一.无形资产内部控制指引解读(一无形资产内部控制概述1. 无形资产内部控制的目标2.无形资产管理风险3.一般要求(二无形资产的取得与验收1.外购无形资产2.自行开发无形资产(三无形资产产权保护(四无形资产的处置与开发(五品牌建设二.无形资产业务内部控制指引应用指南(一无形资产业务内部控制制度1.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2.无形资产授权批准制度3.取得与验收控制制度4.无形资产使用管理制度5.无形资产处置与转移管理制度(二无形资产内部控制流程1.无形资产取得与验收控制流程2.无形资产使用控制流程3.无形资产保全控制流程4.无形资产处置与转移控制流程三.无形资产内部控制案例精析案例1 YXY商场的倒闭与无形资产管理案例2 D公避开无形资产管理不当的损失案例分析第五章企业内部控制业务类指引之四——特殊业务活动(217 第一节研究与开发及案例精析(217一. 研究与开发内部控制指引解读(一研究内部控制的意义(1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2有助于企业减少对研发资源的浪费(3有利于减少研发投入,提高研发效率2.研发活动风险3.一般要求(二立项与研究1.研发可行性论证与审批2.研究过程管理3.成果验收4.研发人员控制(三开发与保护二.研究与开发内部控制指引应用指南(一研发业务内部控制制度1.产品研发立项审批制度2.研发策划内部控制制度3.研发过程内部控制制度4.研发验收管理控制制度5.研发成果管理控制制度6.研发资金管理制度三.研究与开发内部控制案例精析案例1 某科研单位知识产权保护与开发中心职责与岗位责任案例2. 某中药研发公司的研发立项管理制度案例3. 软件公司研发项目风险分析第二节工程项目及案例精析(233一.工程项目内部控制指引解读(一工程项目内部控制概述1.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目标(1业务目标(2财务目标2.工程项目风险3.一般要求(二工程立项1.工程项目建议书和项目可行性研究2.工程项目评审3.工程项目决策(三工程项目招标1.招标准备阶段2.开标评标阶段3.评标委员会4.决标签约阶段(四工程造价1.概预算编制2.概预算的一般要求3.概预算审核(五工程建设1.采购工程物资2.工程监理3.相关部门控制4.变更(六工程验收1.工程项目竣工决算2.工程项目竣工验收3.工程项目档案4.工程项目完工后评估二.工程项目内部控制指引应用指南(一工程项目内部控制制度1.职责分工制度2.工程项目授权批准制度3.项目决策管理制度4.概预算审查制度5.竣工清理管理制度6.竣工验收管理制度(二工程项目内部控制流程1.项目决策控制流程2.工程概预算控制流程3.工程进度款支付流程4.竣工决算控制流程三.工程项目内部控制案例精析案例1 H工程建设项目的内部控制问题分析案例2 联通北京北分公司工程项目管理启示案例3 某书店工程外包案例第三节担保业务及案例精析(261 一.担保业务内部控制指引解读(一担保业务控制概述1.担保业务内部控制的目标2.担保业务风险3.一般要求(二担保业务调查评估与审批控制1.对担保申请人的审查2.担保业务授权审批制度(三担保业务执行与监控控制1.订立担保合同2.担保合同的履行3.反担保财产4.会计系统控制二.担保业务内部控制指引应用指南(一担保业务内部控制制度1.职务分离制度2.担保授权审批制度3.担保风险评估制度4.担保业务执行管理制度5.反担保制度6.内部审核制度(二担保业务流程1.担保评估审批流程2.担保执行控制流程三.担保业务内部控制案例精析案例1 银行授信从正常走向呆滞的案例分析案例2 某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员工诈骗案背后案例3 甲公司的担保内部控制第四节业务外包及案例精析(275 一.业务外包内部控制指引解读(一.业务外包的内部控制概述1.业务外包内部控制的目标2.采购业务风险3.一般要求(二业务外包承包方选择控制1.承包方的选择2.业务外包合同(三业务外包实施控制1.业务外包过程控制2.外包索赔管理3.验收4.会计系统控制二.业务外包内部控制指引应用指南(一业务外包内部控制制度1.业务外包授权审批制度2.外包业务管理制度(二业务外包内部控制流程1.承包方选择流程2.外包协议管理流程3.外包固定资产管理流程4.外包产品验收管理流程三.业务外包内部控制案例精析案例1 ABC企业物流外包实施策略案例2 海信,科龙并非外包的外包第六章企业内部控制业务类指引之五——财务报告(292 第一节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指引解读(292(一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概述1.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目标(业务,合规2.财务报告失控风险(业务,财务3.一般要求(二财务报告的编制1.财务报告编制前的操作规范2.客观性控制3.谨慎性控制4.现金流量表5.附注6.合并报表7.会计信息技术(三财务报告的对外提供1.及时性2.财务报告的审计与报送(四财务报告的分析利用1.财务报告分析的内容和意义2.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3.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4.现金流量分析第二节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指引应用指南及案例精析(302一.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1.反财务舞弊制度2.财务报告编制准备管理制度3.会计凭证管理方法4.财产清查管理制度5.财务报告编制管理制度6.财务报告报送与披露管理制度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流程1.财务报告编制准备流程2.财务报告编制实施流程3.财务报告报送披露流程三.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案例精析案例1 红光实业财务报告舞弊案例2 ABC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案例3 B公司财务报告分析第七章企业内部控制手段类指引(317第一节全面预算及案例精析(317 一.全面预算内部控制指引解读(一全面预算内部控制概述1.全面预算内部控制的目标(1业务目标(2合规目标2.全面预算管理风险3.一般要求(二预算编制内部控制1.预算管理委员会2.预算编制的原则与起点3.预算编制方法4.预算编制程序(三预算执行内部控制1.建立预算执行责任制度2.预算过程监控3.预算分析4.预算调整(四预算考核内部控制1.预算考核的主要功能2.预算考核过程控制3.预算考核指标体系二.全面预算内部控制指引应用指南(一全面预算内部控制制度1.预算授权批准制度2.预算执行控制权限3.预算调整管理制度4.预算执行分析制度5.预算审计管理制度(二全面预算内部控制流程1.预算编制控制流程2.预算执行控制流程3.预算调整控制流程4.预算考核控制流程三.全面预算内部控制案例精析案例1 某特钢企业预算管理规划案例2 三泰公司预算调整内部控制咨询案例分析第二节合同管理及案例精析(337 一.合同管理内部控制指引解读(一合同管理内部控制概述1. 合同管理内部控制的目标2.合同管理风险3.一般要求(二合同订立的内部控制1.合同签署前的准备工作2.合同审核3.合同正式签署4.合同保密控制(三合同履行的内部控制1.合同履行的监控2.合同协议的变更与解除3.合同违约和纠纷4.合同履行评估二.合同管理内部控制指引应用指南(一合同管理内部控制制度1.合同授权审批制度2.合同会审制度3.合同违约及纠纷处理制度(二合同管理内部控制流程1.合同协议编制审核流程2.合同协议订立控制流程3.合同协议履行控制流程三.合同管理内部控制案例精析案例1 M公司合同管理内部控制的流程重构案例2 某公司合同管理制度分析案例3 XYZ服份有限公司合同管理制度及分析第三节内部信息传递及案例精析(358 一.内部信息传递内部控制指引解读(一内部信息传递内部控制概述1.内部报告的意义2.内部信息传递风险3.一般要求(二内部报告的形成1.内部报告的指标体系2.内部报告的编制原则3.内部报告内容4.内部报告形成(三内部报告的使用1.内部报告的使用2.内部报告的评估二.内部信息传递内部控制应用指南(一内部报告的主要内容1.生产经营报告2.成本费用分析报告3.资产经营报告4.资本经营报告(二内部报告的形式设计1.内部报告形式有多种,如书面报告,口头介绍,电话会议,音像制品,多媒体等2.报告的格式设计有文本格式,图表格式,数字和综合格式等(三内部报告的使用1.使用对象2.对反映出的问题和风险应启动应急预案3.建立评诂制度4.控制知情者在最小范围内,5.内部报告制度需不断地进行检查及修正三.内部信息传递内部控制案例精析案例1. 中国科健服份有限公司重大信息内部报告制度第四节信息系统及案例精析(370 一.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指引解读(一信息系统内部控制述1.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目标2.信息系统风险3.一般要求(二信息系统开发的内部控制1.信息系统开发的原则2.信息系统开发过程的控制3.信息系统的变更控制4.信息系统的验收测试与上线控制(三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的内部控制1.预防性措施2.授权控制3.账号,密码控制4.安全措施二.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指引应用指南(一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制度1.信息系统管理授权审批制度2.信息系统开发,变更与维护管理制度3.信息系统访问安全管理制度4.会计信息化综合管理制度5.会计信息化岗位责任制度(二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流程1.信息系统开发维护流程2.系统访问安全管理流程3.系统硬件管理控制流程4.会计信息化操作控制流程三.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案例精析案例1 某集团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对策案例2 信息沟通对S公司的影响分析案例3 广东联通信息系统及启示第八章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389第一节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解读(389(一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概述1.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意义2.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目标3.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原则(全面性,重要性,客观性,风险导向,一致性,公允性,成本效益4.衡量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标准5.内部控制评价的一般要求(二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1.内部环境评价2.风险评估机制评价3.控制活动评价4.信息与沟通评价5.内部监督评价(三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1.制定评价方案2.组成评价工作小组3.内部控制评价方法4.获取相关证据5.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四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1.内部控制缺陷的分类2.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3.内部控制缺陷整改(五内部控制评价报告1.内部控制报告的内容要求2.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报出要求3.评价报告参考格式第二节企业内部控制指数评价方法应用指南(401 (一评价指数体系设计的原则1.目的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适用性原则(一内部控制的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设计1.内部环境评价指标2.风险评估评价指标3.控制活动评价指标4.信息与沟通评价指标5.内部监督评价指标(三企业内部控制指数1.关键控制点指数。

(完整版)IBM公司案例分析

(完整版)IBM公司案例分析

《公司治理》案例研讨个人分析报告工商管理(本)____________ 第_2______组学生姓名学号本次案例题目:美国IBM公司的兴衰本人承担的具体学习研讨主题:问题四:请从五个方面来探讨公司治理机制如何在IBM公司运营中发挥作用?问题五:对我国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何启发?案例概要:美国IBM公司从1984年左右开始由兴到衰,由年盈利66亿美元到1992年亏损达49.7亿美元。

在此8年期间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埃克斯被迫下台。

新上任的格斯特纳对公司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包括更换2/3的高层经理人员,将公司原来的分权管理改为强调各部门资源、技能和思想的更大程度的共享。

公司开始出现转机,并由亏损到1996年盈利约60亿美元。

问题四:请从五个方面来探讨公司治理机制如何在IBM公司运营中发挥作用?1.公司董事会的监督与被监督角色。

董事会是由董事组成的、对内掌管公司事务、对外代表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

IBM公司前任董事长的罢免和新董事长的产生,主要靠的就是董事会约束这股力量。

董事会行使的职权主要包括:执行股东大会的各项决议;决定召集股东大会并向股东大会报告工作;审查、批准公司的发展规划,年度经营计划,年度财务决算,盈利分配方案;选举、监督和罢公司正、副总经理(经理)等公司的高级职员;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这些职责能否得到有效行使,自然与董事会的组成是否合理有关。

在IBM公司,其原来的董事会中3/4成员基本上只起装饰作用,董事会议已沦为形式,董事会只能依靠其常设的执行委员会来行使职责。

然而公司执行委员也没有行使好执行董事的有力监督权。

2.资本市场约束。

资本市场对于企业经营者的行为也具有不可忽视的约束作用。

尤其是股票上市的公众公司,随时都在对公司经营者发挥一种鞭策和牵制的力量。

在股票市场上,股价的涨跌与企业的金利能力和资产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

公司经营状况看好,股价就会上涨,经营状况不良时股价就会下跌。

这种关系在IBM公司“三起两落”发展历程中得到了鲜明的反映。

城市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分析及监管思考:浙江台州案例

城市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分析及监管思考:浙江台州案例

城市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分析及监管思考:浙江台州案例黄星澍;乐韵
【期刊名称】《浙江金融》
【年(卷),期】2010()7
【摘要】台州作为一个地级市,拥有三家城市商业银行,这是全国唯一;台州的三家城市商业银行以民营资本为主组建,政府不控股,这也是全国唯一,两个“唯一”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结果,20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可以成为研究台州城商行公司治理的起点。

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1998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人民银行《整顿城市信用合作社工作方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对城市信用社进行了全面清理整顿,通过更名改制、收购兼并、撤消退出等多种方式进行处置。

【总页数】3页(P42-44)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浙江台州;公司治理;治理分析;历史发展进程;案例;监管;中国人民银行
【作者】黄星澍;乐韵
【作者单位】台州银监分局;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2.33
【相关文献】
1.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探讨--结合汇丰银行、德意志银行与俄罗斯的银行公司治理案例分析 [J], 任志安;杨正军
2.对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防范的实证分析与监管研究 [J], 刘喜平
3.中国小型民营银行公司治理的现状与思考——浙江台州三家城市商业银行的案例研究 [J], 黄星澍
4.城市商业银行自主经营的思考——以浙江台州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J], 于洁
5.城市商业银行自主经营的思考——以浙江台州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J], 于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董事会的组成 董事会会议 董事会所属的委员会 管理者的业绩评价和责任
Intel:董事会的组成(1)
• 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的选择 • 董事会应该在公司规定的时间内自由作出最佳选择。 • 董事会董事会没有规定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两个职位一定要 分离,如果二者是分开的,也没有规定是从非雇员董事中选 出,还是从雇员董事中选出。 董事会的规模 • 根据公司的规章制度,董事会由11人组成,并定期审查董事 会的规模是否合适。目前,董事会还有3个名誉董事,他们参 加会议,但不投票。董事会对名誉董事的数量没有规定。
• Market-based Vs. Relationshiporiented( Steven Kaplan, 1997)
• Market-based vs. Bank-based(Jeremy Edwards & Klaus Fiscal, 1994) • Shareholder vs. Stakeholder(Reinhard H.
内部人体制与外部人体制的比较
所有权 市场 法律
内部人体制 所有权集中程度 高 交叉持股 正常 资本市场 非流动性 公司控制权市场 不活跃 公司法 严厉 证券法 自由
外部人体制 低 不正常 流动性 活跃 自由 严厉
公司治理模式A
股东 股东 股东 股东 股东
管理层
单个股东具有正 式的控制权 控制和现金流要求权
公司法的趋同
理论意义
学术研究
股东积极主义
公司治理结构的流变趋势
(二)公司治理结构的 案例讨论
公司治理结构的案例讨论
• • • • 通用汽车公司(GM)的公司治理 英国电信(BT)的公司治理 英特尔(Intel)的公司治理 学员案例讨论
GM: 通用汽车的公司治理
GM的公司治理
• 董事会的使命 • 公司治理准则
执行补偿委员会 (Executive Compensation
Committee)
• 董事会选举投资基金委员会的成员和主席; • 委员会可以执行董事会授权,对公司雇员的任 何激励补偿计划享有至高无上的任何权力、权 威和责任; • 委员会决定的补偿内容包括:
• 公司雇员的补偿计划 • 评价和建议公司CEO和董事长的补偿计划 • 公司或下属机构的任何激励补偿计划都必须提交给 执行补偿委员会进行评估
• 董事会选举投资基金委员会的成员和主 席; • 投资基金委员会对公司和公司下属的机 构赋有觉察的责任,委员会必须履行所 有的关于公司的收益计划的诚信(信托 的)职责,包括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案 (1974年); • 委员会可以执行董事会授权的任何权力、 权威和责任。
GM:投资基金委员会 (Investment Fund Committee)
(基于通用汽车公司的公司章程General Motor Corporation By-Law讨论,)
GM:董事会的使命
• 代表股东执行持续成功的商业经营,保 证对股东的长期回报; • 确保管理层顺畅地履行经营责任; • 定期评估公司的政策、战略、预算以及 相应的重大事项 • 评价并履行对公司利益相关者——客户、 雇员、供应商、债权人、公司业务对涉 及的社区——的责任。
• 与从公司或下属机构接受免税的实体没有发生 过重要的联系;
• 不能是公司任何人士的配偶、父母、近亲或子 女。
董事会所属的委员会
• 董事会所属委员会的建立必须得到董事会的批准和决 议,在董事会的授权和法律的约束下运行,在董事会 需要的时候,这些所属的委员会必须独立提供所需要 的报告; • GM董事会所属的委员会都是常设委员会,包括:投 资基金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执行补偿委员会,公共 政策委员会,董事事务委员会和股本委员会。 • 每一个常设委员会的成员和主席在股东年会之后的董 事会第一次会议上选举出来,常设委员会所出现的空 缺董事会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作出决定进行补缺,公司 的任何官员或雇员都不能是常设委员会的成员,投资 基金委员的成员除外。
审计委员会 (Audit Committee)
• 董事会选举投资基金委员会的成员和主席; • 委员会的成员不能符合资格和条件参与公司或 下属机构的激励补偿计划; • 审计师必须符合会计师委员会所列举的条件, 必须保证每年的独立工作时间,必须在股东年 会上提交独立的审计报告; • 委员会可以执行董事会授权的任何权力、权威 和责任,并在特发性事件发生期间,享有独立 的权力、权威和责任。
BT批发 BT工程 BT个人通信
BT的执行委员会
• 为董事会提供公司发展战略建议并审查 它的执行情况; • 年度运行计划和资本支出计划、预算 • 评价公司日常活动和监督公司的大政方 针
提名委员会
• 董事长任主席,由3名非执行董事和1名 常务副总裁构成; • 负责所有董事的提名和任命; • 定期评价董事的职业技能和资格 • 推荐董事的留任和续任
• 委员会可以执行董事会授权的任何权力、权威 和责任。
BT: 英国电信的公司治理结构
BT的公司治理结构
• 董事会的构成 • 执行委员会及其分工
董事会
董事长
Christopher Bland(62)
执行董事:2人
CEO: Peter Bonfield(56) Group Finance Director: Philip R. Hampton(47)
• 董事会选举投资基金委员会的成员和主席;
公共政策委员会 (Public Policy Committee)
• 委员会必须调查公司以及其下属的机构所有的 商业活动以及与这些商业活动相关的公共政策; • 在公司的战略政策形成和执行的过程中,委员 会必须以公司的利益和社区的利益为基准向董 事会作出最佳战略政策推荐; • 委员会可以执行董事会授权的任何权力、权威 和责任。
控制的 作用 决策控制权 代理理论 法理分析
整体绩效: •生存和增长
社会绩效: •社会预期
决策管理+决策控制权 管家理论
战略的作用
公司治理模式的几种不同的划 分方式
• Insider vs. Outside(OECD, Julian Frank & Colin Mayer, 1995) • Arm’s length Vs. Control-oriented(Erik Berglof, 1997)
BT董事会所属的委员会
• • • • • • 执行委员会 审计委员会 薪酬委员会 提名委员会 养老金委员会 社区关系委员会
BT商业服务 BT的执行委员会 BT零售服务 BT—CTO
BT无线通信
BT战略与发展 执行委员会 执行总裁(CEO) BT网络 BT商务和秘书 BT财务
BT媒体 BT集团通信
公司治理自然路径:
–经济发展的自然路径
现代公司的形成:
–Berle-Means 范式——所有权与控制 权的分离
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运动的兴起
•作为经济学范式的公司治理 •作为立法对象的公司治理 •外生的政治和法律理论 –Marc Roe(1994), –Brain R. Cheffins(1998,2000) –LLS&V(1997, 1998, 1999, 2000) –Hamilton(1999) 内生的法律和政治经济理论
审计委员会
• 全部由非执行董事计报告和审核公司披露的信 息 • 评价审计师的资格和技能 • 决定审计费用的支出
薪酬委员会
• • • • 全部由非执行董事组成 决定薪酬标准和退休计划 期权 养老金
Intel的公司治理
Intel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
偶然性/必然性:立法、所有制形式、社会压力以及管制体制
投入
构成:
•规模 •执行与非执行董事 服 务 的 作 用
生产总量
战略决策过程
产出
创立
结构: •委员会 •组织 •领导层 过程: •会议 •估价
特色: •背景 •个人魅力
决策管理权 •资源独立理论 批准 •股东理论
执行 监督
财务绩效: •股东财富
董事事务委员会 Committee on Director Affairs
• 董事会选举投资基金委员会的成员和主席; • 委员会对公司董事会的服务以及公司治理结构 负有责任; • 委员会必须不断研究公司董事会的规模和人选, 并在每一次股东大会之前作出董事提名和推荐; • 委员会也必须评价每一个董事的任职资格和条 件,并向董事会作出推荐; • 此外,委员会必须附带地研究每一个董事的薪 酬,并与业绩挂钩进行评估; • 委员会可以执行董事会授权的任何权力、权威 和责任。
公司治理结构 案例讨论
主要讨论内容
• 公司治理结构的相关理论问题
• 为什么要关注公司治理结构? • 一场革命,一场运动? • 公司治理结构解决什么问题?
• 公司治理结构的案例讨论 • 公司治理结构的演化趋势
(一)公司治理结构 的相关理论问题
公司治理结构的定义
• 董事会是公司经营管理的核心组织,对公司的 有效运行负有重要责任,这已经是各国公司法 理论所普遍认同的原则。1992年,英国 Cadbury委员会发表了一份关于公司治理的 报告,特别对董事会的重要作用作了极为精辟 的阐述,“国家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公司的效率 和发展。因而,公司董事会履行其职责的效率 决定着国家竞争的位势,董事会应当拥有运行 公司的自由,但必须在合法的框架内行使这个 权力。”
• 董事会选举投资基金委员会的成员和主席; • 股本委员会对公司的政策、项目和实践负有责 任,这些责任包括:
股本委员会 (Capital Stock Committee)
• 公司以及它的任何所属机构的商业和财务关系, • 红利政策、股东收益的披露以及公众关系的问题, 重大的交易 • 与公司的政策、项目和实践相关的任何重大问题 • 涉及到公司股本变动的决策和决策过程
GM:董事会的组成
• 公司的经营和事务必须在董事会的掌控 下运行,董事的数量必须根据董事会的 决议实时(from time to time)决定, 但是全体董事成员的数量不得低于10人, 不得超过20人。目前,GM董事会的成 员有13人。 • 董事会成员中独立董事必须占绝大多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