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教版《超重和失重》教学课件1

合集下载

新教材人教版《超重和失重》教学课件1

新教材人教版《超重和失重》教学课件1

同理,人加速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有
体重计的示数大于人受到的重力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所受 重力的现象,叫作超重现象
思考:如果减速向下运动、减速向上 运动,对应的是超重还是失重? 总结规律
规律:
视重 > 重力 a竖直向上 超重状态 视重 < 重力 a竖直向下 失重状态 无论超重还是失重由a决定,与v方向无关
电梯中的超重失重现象
小试牛刀 练习1
弹簧秤的秤钩上挂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在 下列情况下,物体的重力是多少?弹簧秤的 读数是多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计算 (g= 10m/s2 )
1)物体以5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
10N 15N
2)物体以5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10N 5N
3)物体以10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1 课堂小结 2 作业 完成练习册相关内容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4.6超重和失重(共19张PPT)

1.书面语是由口语加工而成的,大多 采用书 面形式 表达, 由于言 者与听 者、作 者与读 者不是 直接接 触,所 以在修 辞上要 求有严 密性、 系统性 和规范 性。

2.本文是一篇充满激情、现场发挥的 讲演词 ,口语 色彩极 浓,从 而更好 地表达 了自己 的感情 。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4.6超重和失重(共19张PPT)
练习4 在太空站的完全失重环境中,下列仪器 能继续使用的是( AD ) A. 水银温度计 B. 天平 C. 体重计 D. 弹簧秤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4.6超重和失重(共19张PPT)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4.6超重和失重(共19张PPT)
F=45N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4.6超重和失重(共19张PPT)

《超重和失重》课件ppt

《超重和失重》课件ppt

起立的动作
)
解析 下蹲过程中,先向下加速后向下减速,则人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
重状态,选项A错误;起立过程中,先向上加速后向上减速,则人先处于超重
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选项B错误;由图结合以上分析可知,该同学做了一次
下蹲再起立的动作,选项C错误,D正确。
答案 D
规律方法 判断超重、失重状态的方法
物体究竟处于超重状态还是失重状态,可用三个方法判断:
到完全蹲下,体重计的示数如何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要点提示 人在下蹲的过程中,向下做先加速后减速的运动,加速度的方向
先向下后向上,所以人先处于失重状态再处于超重状态,最后处于平衡状态,
体重计的示数先减小后增大,最后等于重力G。
[知识点拨]
求解超重与失重问题的基本思路
超重和失重问题实质上就是牛顿第二定律应用的延续,解题时应抓住加速
C.体重计示数先减小后增大
D.体重计示数先增大后减小
解析 人从下蹲状态站起来的过程中,先向上做加速运动,后向上做减速运动,
最后回到静止状态,人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故体重计示数先增大
后减小,故D正确,A、B、C错误。
答案 D
问题二
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超重、失重现象
[情境探究]
人站在体重计上静止时,体重计的示数就显示了人的体重。人从站立状态
[实例引导]
例3一个物块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受到的水平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
系如图(a)所示,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g取10 m/s2,求:
(1)1 s末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Ff1;
(2)物块在前6 s内的位移大小x;
(3)物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新人教版必修1超重与失重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超重与失重课件

F
故:F =G — F合 = m g — m a = 16N < 20N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体对弹簧秤的拉
力F’ = F < G
mg 总结: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
物的压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称
为失重现象。
思考:如果加速度a = g,则F’ = ?
【问题】在弹簧秤下端挂一质量为m的钩码,分别以加速度a

THE END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2021/3/172021/3/172021/3/172021/3/17
谢谢观看
(2)要使上顶板的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为零,箱沿竖直 方向运动的情况可能是怎样的?
解析:当向上匀减速运动时,加速度方向向下,设上顶 板的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为N1,弹簧弹力为F,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N1+mg一F=ma……① 弹簧弹力F等于下底板的压力传感器的示数N2:
F=N2=10N代入①可解得m=0.5kg。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3/172021/3/17Wednesday, March 17, 2021

《超重和失重》人教版PPT精品课件1

《超重和失重》人教版PPT精品课件1
由FN = m(g – a)得:FN =0
4. 完全失重:当加速度 a = g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 力(视重)为零的现象。
实验演示
小窗口播放
5.超重、失重、视重和重力的区别
(1)视重是指物体对支物体的压力(或悬挂物对物体的拉力),是 可变的。
(2)物体的重力与运动状态无关,不论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 重力不变。(G=mg)

4.这表示了我 们 的 社 会 结构 本 身 和 西 洋的 不 同 , 我 们的 格 局 不 是 一捆 一 捆 扎 清 楚的 柴 , 而 是 好像 把 一 块 石 头丢 在 水 面 上 所发 生 的 一 圈 圈推 出 去 的 波 纹, 愈 推 愈 远 ,愈 推 愈 薄 。 每个 人 都 是 他 社会 影 响 所 推 出去 的 圈 子 的 中心 。 被 圈 子 的波 纹 所 推 及 的就 发 生 联 系 。

2.这一段介绍 了 怎 样 学 习, 也 就 是 学 习的 要 素 。 荀 子认 为 积 累 是 学习 的 第 一 要 素, 也 是 学 习 的根 本 。 学 习 可以 达 到 奇 妙 的效 果 , 可 以 “兴 风 雨 ” “ 生蛟 龙 ” 。 “ 神明 自 得 , 圣 心备 焉 ” 从 人 的角 度 , 来 说 学习 的 效 果 。 接着 运 用 正 反 对比 的 手 法 来 说明 积 累 的 效 果, 体 现 了 荀 子文 章 说 理 的 生动 性 。
3. 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 对悬挂物的拉力(视重)大于物 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小窗口播放
小窗口播放
观察:物体超重或失重与速度方向有关吗?与加速度方向有关吗?
小窗口播放
例题.设人的质量为60kg,站在电梯内的水平 地板上,当电梯以0.2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 上升时,求人对电梯的压力。g取9.8m/s2。

人教版高中物理《超重和失重》优秀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超重和失重》优秀PPT

说学生
2、熟练掌握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说学法 说教法 说教学程序
3、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在生活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解 释生活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培养学生用科学知识 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Page 4
第四页,共13页。
教材分析 说学生
说学法
说教法
说教学程序
二、说学生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受力分析的方法,学习了 牛顿运动定律和动力学的基本规律,具备了进一步求解力学 问题的知识基础;同时高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已经慢慢 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对物体规律和生活实际的联系 比较感兴趣。
在学习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上,来引导学生分析超重和失重现象,解释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本质。
例题:若视频中弹簧秤上挂着5kg的物体,取g=10m/s2.
说教法 1、超重失重现象是否会引起重力的变化;
总结加速度方向与超失重的关系
情景演示法
第二定律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分
析,使学生理解超重失重现象的 通过本节的学习,能巩固和深化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更好地解释生活、生产以及航天事业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
速度方向辨识不清的困难。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的现象
1、台秤的示数(视重)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通过情景演示,引起学生对超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
重失重现象的兴趣,并利用牛顿 在学习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上,来引导学生分析超重和失重现象,解释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本质。
理解“视重”和“实重”的区别
牛三的原理
二力平衡
1、理解台秤测量重力的原理
2、理解视重和实重的区别,知道在运动

超重和失重—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PPT课件

超重和失重—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PPT课件
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6.超重和失重
目标体系构建 课前预习反馈 课内互动探究 核心素养提升 素养脉络构建 课堂达标检测 夯基提能作业
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物理[必修 · 第一册 RJ]
目标体系构建
返回导航
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物理[必修 · 第一册 RJ]
【学习目标】 1.知道超重、失重现象,理解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 的原因。
返回导航
超重和失重—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 一册PPT 课件
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物理[必修 · 第一册 RJ]
课内互动探究
超重和失重—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 一册PPT 课件
返回导航
超重和失重—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 一册PPT 课件
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一 对超重与失重现象的理解
情境导入
你乘坐过高速电梯吗?电梯在启动、停 止的过程中你有怎样的感受?将你的体验与 同学交流一下,体会其中蕴含的物理规律。
超重和失重—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 一册PPT 课件
返回导航
超重和失重—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 一册PPT 课件
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物理[必修 · 第一册 RJ]
预习自测
『判一判』 (1)物体向上运动时一定处于超重状态。( × ) (2)物体减速向下运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 ) (3)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重力减小了。( × ) (4)超重就是物体的重力变大的现象。( × ) (5)减速上升的升降机内的物体对地板的压力小于重力。( √ ) (6)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 )
2.方法二:利用力的平衡条件对重力进行测量,将待测物体悬挂或 放置在测力计上,使它处于__静__止__状__态___。这时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测力计 对物体的拉力或支持力的大小__相__等___,测力计的示数反映了物体所受的 重力__大__小___。

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4.6超重和失重(共23张ppt)

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4.6超重和失重(共23张ppt)

超重 FN mg a向上
失重 FN mg a向下
加速上升 减速下降
加速下降 减速上升
完全失重 FN 0 a向下且a=g
本质是牛顿运动定律的具体应用
v ↑a ↑ v ↓a ↑
v ↓a ↓ v ↑a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寻找答案吧
一、重力的测量 【思考1】平常我们怎么测量一个物体的重力呢? 方法1:将物体悬挂(或放置)在测力计上,使 物体静止。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这时测力计对物 体的拉力(或支持力)与重力大小相等。 方法2:先测量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g,再用天平测量物 体的质量m,由G=mg可得重力。 【思考2】在方法1中,为什么要使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不静止还能 测量出重力吗?
二、超重和失重现象 体重计的示数称为视重,反应了人对体重计的压力。根据牛 顿第三定律可得,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和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 FN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如图,人站在体重计上,当 人向下蹲的过程中,先后要经历 加速、减速和静止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向下加速运动的过程中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mg-FN=ma>0 即:FN < mg
因此体重计的示数所反映的视重(力)小于 人所受的重力,即视重 < 重力。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者对悬挂物的拉力) 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叫作失重
第二阶段:向下减速运动的过程中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mg-FN=ma<0 即:FN > mg
因此体重计的示数所反映的视重大于人所受 的重力,即视重 > 重力。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者对悬挂物的拉力) 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叫作超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FN
由FN = m(g – a)得:FN =0
v

4.6超重和失重人教版(教材)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PPT

4.6超重和失重人教版(教材)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PPT
C.不管电梯向上或向下运动,只要加速度的方向竖直向上,弹 簧测力计的示数一定增大
D.不管电梯向上或向下运动,只要加速度的方向竖直向下,弹 簧测力计的示数一定减
巩固练习
例2、一个质量为60kg的人乘电梯下楼。快到此人要去
的楼层时,电梯以0.25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求这
时他对电梯地板的压力。(g=10m/s2)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力或支持力的大小相等,测力计的示数反映了物体所 【教学步骤】
9.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受的重力大小。 “雨巷诗人”的大名我们早已听过,有谁知道作者的基本情况?
过后,用漫长漫长的一生来回味这一刹那,珍藏这一刹那,于是,刹那即永恒。 如:烛之武为何不在“臣之壮也”的时候,也像三百年后的晚生毛遂那样,大胆地“自赞”于郑伯的驾前呢?
很明显,图像直观的描绘了人在下蹲的过程中力传感器的示数先变小, 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2。《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后变大,再变小,最后保持某一数值不变的全过程。 一、要了解战国末期燕国与秦国的斗争形势,从整体出发,再来观察燕太子丹遣荆轲刺奏王的意义。
(2)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物体不一定是向上加速运动,也可以 是向下减速运动,即只要物体的加速度方向是向上的,物体就处于超 重状态,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向上也可能向下.同理,物体处于失重 状态时,物体的加速度向下,物体既可以做向下的加速运动,也可以 做向上的减速运动.
(3)无论是超重还是失重,物体所受的重力都没有变化.
什么呢? 1.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杜牧《阿房宫赋》:“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

《超重和失重》人教版高中物理完美课件1

《超重和失重》人教版高中物理完美课件1
示数先变小,再变大最后还原
《超重和失重》人教版高中物理完美 课件1
• 超重和失重 《超重和失重》人教版高中物理完美课件1
《超重和失重》人教版高中物理完美 课件1
• 超重和失重 《超重和失重》人教版高中物理完美课件1
四、小试牛刀
例1: 几位同学为了探究电梯起动和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他
们将体重计放在电梯中.一位同学站在体重计上,然后乘坐电梯 从 1 层直接到 10 层,之后又从 10 层直接回到 1 层.并用照 相机进行了相关记录,如图所示.他们根据记录,进行了以下推
航天器在太空轨道上绕地球或其他天体运动时,航天器内的 物体将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完全失重时,物体将漂浮在空中, 液滴呈球形,气泡在液体中将不会上浮,走路时稍有不慎,就教版高中物理完美课件1
• 思考
一个人站在体重计的测盘上,在人蹲下的过程中, 指针示数如何变化?
• 超重和失重
由受力分析,得

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 挂物的拉力)F 小 于物体所受的重力G ,此时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a。
完全失重:当 a=g,F=0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例:太空中的宇航员
• 超重和失重
三、超重和失重现象
火箭发射时,向上的加速度很大,火箭底部承受的压力要比 静止时大得多。如果是载人航天,在火箭发射阶段,航天员要 承受数倍于自身重力的压力。只有很好地研究材料、机械结构、 人体自身承受的压力问题,才能使火箭成功发射,航天员顺利 飞向太空。
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G ,此时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a。
3.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 挂物的拉力)F
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G ,此时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a。
4.完全失重:当 a=g,F=0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超重和失重(教学课件)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超重和失重(教学课件)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员王亚平观察到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被抛出后近似做匀速直线运动,
不计空气阻力。则刚抛出后( )
A.“冰墩墩”不受外力
B.“冰墩墩”的合外力为零
C.“冰墩墩”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D.该运动过程可以用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参考答案】C
课堂练习
【练习3】(2022·北京·清华附中高一)(多选)如图所示是我国长征火箭把 载人神舟飞船送上太空的情景。宇航员在火箭发射与飞船回收的过程均要 经受超重与失重的考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加速上升时,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 B.飞船加速下落时,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 C.飞船落地前减速,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小于其重力 D.火箭加速上升时,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小于其所受支持力
02 学以致用3
应用3:在航天飞机中所有和重力有关的仪器都无法使用!但仍Βιβλιοθήκη 能测量拉0
力或
压力
的大
小.
无法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弹簧测力计无法测量物体的重力
02 学以致用4
航天器在太空轨道上绕地球或其他天体运行时,航天器内的 物体将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完全失重时,物体将飘器内的物浮在 空中,液滴呈球形,气泡在液体中将不会上浮,走路时稍有不 慎,将会“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mg - FN =- ma
FN = m(g + a)> mg
此时,体重计的示数(视重)大于人受到的(实重)重力。
06 超重
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 体所受重力的现象,叫作超重(overweight)现象。
特征:物体加速度向上, 视重变大,实重不变。
举例:
07 超重与失重的本质
目录
CONTENT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超重和失重
我“超重”……
我“超重(超载)”……
如何理解物理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
活泼的体重计
器材准备:体重计
活动内容:找两名男同学,一位 站在体重计,稳定后另一位读出 示数。然后向下蹲,并站起的过 程中,体重计的示数变化了吗?
为什么体重计的示数会变化那?
同学之间讨论交流。 (提示:牛顿第二定律)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8通过了解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学习 他不畏 困难的 坚强意 志和为 阿拉伯 民族统 一与幸 福而奋 斗的远 大抱负 。

9.掌握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联 系当今 考试的 实际培 养分析 问题的 能力; 学生对 唐朝人 衣食住 行的时 尚和博 大宏放 的精神 面貌的 了解, 感知科 举制度 的创新 对社会 进步的 促进作 用;想 象唐朝 人的生 活,培 养学生 丰富的 想象力 。
自由落体运动是否可以看成完全失 重?
练习4 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自
由下落,A,B之间是否存在弹力?
练习5 火箭发射时,航天员要承受超重 的考验。某火箭发射的过程中,有一段 时间的加速度达到3.5g,平时重力为10N 的体内脏器,在该超重过程中需要的支 持力有多大?g=10m/s2
F-mg=ma 将a=3.5g mg=10N代入
10N 0N
练习2、一个质量为50kg的人在电梯中用体重计 称体重,当电梯静止时体重计的示数为 500 N; 当电梯匀速上升时体重计的示数为 500 N; 当电梯以5 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时体重计的示 数为 750 N;当电梯以5 m/s2的加速度减速下 降时体重的示数为 750 N;当电梯10m/s2的重 力加速度下降时体重计的示数为 0 N。 (g=10m/s2)
同理,人加速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有
FN - mg=ma FN=m(g + a)> mg 体重计的示数大于人受到的重力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所受 重力的现象,叫作超重现象
思考:如果减速向下运动、减速向上 运动,对应的是超重还是失重? 总结规律
规律:
视重 > 重力 a竖直向上 超重状态 视重 < 重力 a竖直向下 失重状态 无论超重还是失重由a决定,与v方向无关
分析: 体重计的示数称为视重,反应了人对体重 计的压力。静止站在体重计上时,根据牛顿第三定 律,人对体重计的压力与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FN 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
mg=FN
向下蹲,是加速向下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mg-FN =ma
FN=m(g-a)< mg
体重计的视重小于人所受的重力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物体所受重 力的现象,叫作失重现象

5.了解“三角贸易”的背景,知道“三角 贸易”路 线和内 容,能 概括出 殖民扩 张的大 致手段 。
6.说出玻利瓦尔在拉美独立运动中的主 要事迹 ,简要 了解拉 美其他 国家和 地区的 独立运 动。
7通过了解日本大化改新是学习和模仿 中国文 明的史 实,懂 得善于 学习和 模仿他 人是提 高自身 素质的 一种重 要途径 。
练习3.下面关于失重和超重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所受重力减小;处 于超重状态时,所受重力增大
B.在电梯上出现失重状态时,电梯必定处于 下降过程
C.在电梯上出现超重现象时,电梯有可能处 于下降过程
D.只要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向上,物体必 定处于失重状态
如果人在加速下降的过程中a=g,那么体重计的 示数为0。这时物体对支持物完全没有作用力, 这种现象被叫作完全失重状态。
电梯中的超重失重现象
小试牛刀 练习1
弹簧秤的秤钩上挂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在 下列情况下,物体的重力是多少?弹簧秤的 读数是多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计算 (g= 10m/s2 )
1)物体以5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
10N 15N
2)物体以5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10N 5N
3)物体以10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1 课堂小结 2 作业 完成练习册相关内容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4.6超重和失重(共19张PPT)

1.书面语是由口语加工而成的,大多 采用书 面形式 表达, 由于言 者与听 者、作 者与读 者不是 直接接 触,所 以在修 辞上要 求有严 密性、 系统性 和规范 性。

2.本文是一篇充满激情、现场发挥的 讲演词 ,口语 色彩极 浓,从 而更好 地表达 了自己 的感情 。

3.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的分析, 使学生 认识到 历次危 机爆发 的形式 虽有所 不同, 但就其 根源来 讲,都 是源于 资本主 义社会 的基本 矛盾。

4.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影响的 讲述, 使学生 认识到 罗斯福 新政在 维护资 本主义 制度的 前提下 进行调 整改革 ,克服 了危机 ,但不 能根本 消除危 机。引 导学生 辩证地 看待资 本主义 国家的 改革和 内部调 整。
F=45N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4.6超重和失重(共19张PPT)
练习5 以6m/s的速度匀速上升的气球,当升 到离地面14.5m高时,从气球上落下一个小球, 小球的质量为0.5kg,假设小球在运动过程中 所受阻力大小总等于1N。小球经多长时间到 达地面?g取10m/s2。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4.6超重和失重(共19张PPT)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4.6超重和失重(共19张PPT)
练习4 在太空站的完全失重环境中,下列仪器 能继续使用的是( AD ) A. 水银温度计 B. 天平 C. 体重计 D. 弹簧秤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4.6超重和失重(共19张PP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4.6超重和失重(共19张PP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