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实验练习题(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化学实验练习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
1.通过普通蒸馏方法较好地分离两种不共沸的化合物,要求两种化合物的沸点相差应不小于:
(A)10℃ (B)20℃ (C)30℃ (D)40℃
2.采用常规干燥剂干燥50ml待干燥液体,应使用干燥剂
(A)1-2g (B)2-5g (C)6-9g (D)10-16g
3.为提纯含有色杂质的萘,一般一次应加的活性炭量是粗萘重量的
(A)1-5% (B)6-10% (C)11-15% (D)≥20%
4.用毛细管法测量化合物的熔点时,在接近熔点时应控制升温速度为
(A)1-2℃/min (B)2-3℃/min (C)3-4℃/min (D)5-6℃/min
5.在蒸馏操作中,下列温度计位置正确的是
6.使用70%乙醇重结晶萘粗产物时,加入溶剂至恰好溶解后,为使热过滤顺利进行,溶剂还应过量:
(A)1% (B)5% (C)10% (D)20%
7.在制备正溴丁烷时,正确的加料顺序是:
(A)NaBr+H
2SO
4
+CH
3
CH
2
CH
2
CH
2
OH+H
2
O
(B)NaBr+ H
2O+CH
3
CH
2
CH
2
CH
2
OH+H
2
SO
4
(C)H
2O+H
2
SO
4
+CH
3
CH
2
CH
2
CH
2
OH+NaBr
(D)H
2SO
4
+H
2
O+NaBr+CH
3
CH
2
CH
2
CH
2
OH
8 . 蒸馏操作中,应选择合适的冷凝管,用水冷凝,蒸馏液体的沸点应低于
(A)100℃ (B) 130℃ (C) 140℃ (D) 200℃
9.普通蒸馏操作中,不正确的步骤是:
(A) 液体沸腾后,加入沸石,以防止爆沸
(B) 蒸馏装置应严格密闭。
(C) 不能将烧瓶中的液体蒸干。
(D) 蒸馏沸点高于140℃物质时,换用空气冷凝管。
10.蒸馏前,至少要准备几个接受瓶: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1.蒸馏装置的正确拆卸顺序:
(A) 先取下接受瓶,然后拆接液管,冷凝管,蒸馏瓶
(B) 先取下蒸馏瓶,然后拆接液管,冷凝管,接受瓶
(C) 先拆接液管,然后取下接受瓶,冷凝管,蒸馏瓶
(D) 先取下冷凝管,然后拆接液管,接受瓶,蒸馏瓶
12.蒸馏操作中,应控制馏出液体的速度为
(A) 3~4滴/秒 (B) 5~6滴/秒 (C) 9~10滴/秒 (D) 1~2滴/秒13.下列那种情况不符合水蒸气蒸馏的条件
(A)被分离和提纯的物质与水不反应
(B) 被分离和提纯的物质不溶或微溶于水
(C) 100℃左右是蒸气压很小(小于1.33ⅹ103Pa)
(D) 混合物中有大量固体,用一般方法难以分离
14.提纯乙酸乙酯粗产物的正确操作为:
(A) 饱和碳酸钠中和,依次用饱和氯化钠,饱和氯化钙洗涤。
(B) 饱和氯化钙洗涤,依次饱和碳酸钠中和,用饱和氯化钠洗涤。
(C) 饱和碳酸钠中和,依次用饱和氯化钙,饱和氯化钠洗涤。
(D) 饱和碳酸钠中和,依次用水,饱和氯化钙洗涤。
15.工业乙醇的含量是
(A) 98% (B) 95% (C) 99% (D) 90%
16.下列液体化合物需要用分馏来进行纯化的是
(A) 互相溶解
(B) 被分离的组分沸点相差较大
(C) 沸点较低,不易冷却
(D) 沸点相差较小,或沸点接近的液体化合物
17.冷凝管的选择和操作正确的是
(A) 沸点在140℃以上的,应用直形冷凝管
(B) 蒸气温度140℃以下的,应用空气冷凝管
(C) 球形冷凝管用于回流
(D) 用水冷凝管时,从上口通入冷水,水自下口流出。
18.关于沸点的说确的是
(A) 纯物质具有一定的沸点
(B) 不纯的物质沸点不恒定
(C) 具有一定沸点的液体一定是纯物质
(D) 沸点相同,组成相同。
19.普通蒸馏装置,应用不正确的仪器是
(A) 蒸馏头 (B) 温度计 (C) 冷凝管 (D) 缓冲瓶
20.气相色谱分析流程中不包括
(A) 色谱柱
(B) 载气系统
(C) 光学系统
(D) 检测器
21.使用沸石时,操作错误的是
(A) 在液体未被加热时加入沸石
(B) 液体接近沸腾温度时加入沸石
(C) 液体冷却后补加沸石
(D) 在液体经沸腾、冷却并重新加热操作,补充新的沸石。
22.蒸馏操作中,读得沸点偏高的步骤是
(A) 调节蒸馏速度为每秒1~2滴
(B) 加热的热源温度太高,在瓶的颈部造成过热现象
(C) 蒸馏能进行得太慢
(D) 温度计的位置偏高
23.实验室中用乙醇制备乙醚,适宜温度是
(A) 80~90℃ (B100~110℃) (C) 135~140℃ (D) 170~180℃